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感的培育策略_第1页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感的培育策略_第2页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感的培育策略_第3页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感的培育策略_第4页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感的培育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增强中职生的政治认同感,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中职生相对普高学生,他们的政治认同感稍显不足,加之转型时期社会失范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培养中职生的政治认同感任重道远。作为教师,要深入贯彻课程标准,将理论教学与社会生活、正面教育与反面剖析、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全方位地进行教育,努力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关键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由于中职生普遍存在理论水平低、民主法治意识差、政治热情不高、思想政治表现不好,以及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实践体验能力偏差等问题,因此他们的政治认同度普遍低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培育中职生的政治认同感,需要学校不断改进德育工作,需要广大教师深入进行课程思政。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坚持用政治认同素养理念引领课前设计,用政治认同素养内容指导课堂教学,用政治认同素养标准评价学生,用政治认同素养目标推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与态度,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一、理论教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衔接(一)学习理论,引导认同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材经过多轮改革,现在已经设计成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个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指出,“基础模块是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四部分内容。”教材中处处渗透着政治认同感元素。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政治认同元素,运用分析、论证、说理等方式,正面阐述理论,培养与提升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国家利益等方面的态度、信仰和归属感;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从学习强国网站、中央及各地方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撷取中央领导的一些重要讲话、重要新闻事件、重大建设成就等,用于补充说明理论知识,论证各种理论观点,激发学生的政治热情;关注时事政治动态,及时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激发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成功案例、重要成果,给学生强烈的代入感和共情性,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特别是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展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理论的教学。教师还要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情况,让学生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全方位介绍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让学生的思想能够与社会接轨,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教育启发他们树立强国信心,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事理结合,巩固认同单纯的理论说教与灌输,过于空洞与抽象,容易引发学生的精神疲劳或逆反心理。事实胜于雄辩,在教学中,教师要将事理进行结合,善于引用各种现实事例、图表数据、重大事件,做到有圖有真相、有理有实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行各业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五个文明”齐头并进,国际地位与影响力逐渐提升,这为政治认同教育提供了可视、可感、可思、可悟的真实素材。教学中,教师可援引全国各行各业社会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通过今昔的各种数据对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例如,在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时,教师可通过视频介绍以高铁工程、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洋山深水码头、福清核电站等为代表的一个个超级工程的建设成果,让学生对中国“基建狂魔”这一别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明白什么叫中国速度、中国骄傲;适时引入“天问一号”成功实现火星着陆和巡视探测,“人造太阳”(HL-2M)实现超过100秒的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及“天舟三号”“天舟四号”货运飞行任务相继完成,“北斗三号”系统全面建成,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服役等重大事件,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科技领域飞速发展的态势,认识到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这增强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的理解,增进了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三)联系实际,促进认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重要原则,也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重要措施。如果学生对本地资源感同身受,对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有一种亲近感与认同感,就能够很快上升到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增强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效果。具体而言,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用身边人、身边事,地方故事、地方新闻等,通过学生身边有代表性的人物或故事,体现政策从上到下的一体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情感;播放各地经济建设成就的新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城乡社会的沧桑巨变;介绍本地区的各级各类道德模范、美德少年的先进事迹,能够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好感,以及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社会主义道德先进性、社会主义法治科学性的认识。例如,在教学“践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时,教师可适当介绍泉州九一○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庞素秋,泉州市温陵实验幼儿园园长、副书记庄婉瑜,安溪县殡仪馆火化组组长叶昆平等泉州市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等基本道理,帮助学生知晓乐业、勤业、敬业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这在强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理解的同时,帮助学生加强了对政府部门每隔两年评选一次各行各业道德模范重要意义的认识,在共鸣中,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二、正面教育与反思剖析相互结合(一)正确教育引导课堂教学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渠道,也是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关键一环。备课时,教师要明确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融入政治认同素养培养目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师生互动、层层设问、质疑反思,建立起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对政治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产生情感共鸣、思想升华,进而形成政治认同;善于挖掘教学资源,将易混淆、有争议的理论与议题,放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使学生间产生思维碰撞、心理冲突,在活动中升华了学生的政治认同;善于引入典型案例、事件,将比较抽象的政治理论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通过分析更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提升了政治认同。例如,在教学“立足专业谋划发展”一课时,教师可播放2022年5月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工匠精神,铸就卓越”视频,让学生学习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杨德将等大国工匠精益求精、匠心筑梦的事迹;还可借助视频资料,插播一些本校优秀毕业生成为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的事例,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就业观、劳动观,促使学生愿意努力形成工匠精神,期望将来走上社会成就一番事业;引导学生畅谈如何以先进为榜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苦练专业技能,形成专注认真、追求卓越的品质;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现的正确的价值观与政治情感给予积极肯定,并进行深度挖掘,强化学生已经形成的政治认同。(二)反面剖析纠偏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和风气,加之学生的生活阅历少、经验不足,心理与思想均不够成熟,对事物的认识偏向于感性,容易对一些政治观点怀有异议,对一些政治理论将信将疑甚至“唱反调”。政治认同培养要直面异见、正视质疑,澄清理论和认识困惑,不回避社会负面现象。当学生质疑时,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借助案例分析、因果认证等方法,既要合情合理地说明理论本身的正确性和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又要因势利导、事理结合,教会学生客观、全面、发展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有效地落实政治认同。例如,在教学“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时,一些学生会从新闻报道各式官员的贪污、腐败、受贿等案例说起,质疑我国法律制度建设存在着重大问题,甚至直指依法治国措施并不成功。面对学生的这些质疑,教师要说明,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政策、一张蓝图,但又是一项涉及全局的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我国也只是提出在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距离全面建成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虽然我国惩治腐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还不完善,出现“前腐后继”的现象在所难免;再运用中外、古今数据对比,说明当前我国政治清明,政府公信力提升,法治建设群众满意率正在日益提升。教师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评价,转变了学生的错误认知,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了学生的政治认同。三、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相互补充(一)课堂实践增进认同政治认同需要转化成外在行为,将政治理论付诸实践,才能不断地发挥出政治认同的作用与价值。学科教学实践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主阵地,教师要努力创造课堂实践条件,使学生在实践活动和政治参与中不断强化政治理论认知。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专题探究、角色扮演、模拟表演、课前演讲、小型辩论、时事评论等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创造更多的实践空间,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新体验、新认知,获得更多的政治认同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插入时事评论、新闻播报等环节,通过学生辨别、集体评论,巧妙地融入更多的政治认同素材,提升学生的表达、认知能力,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文化的认同;在“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心理自画像刻画、与人对话的角色扮演、同学或师生之间日常交流的情景剧表演等实践活动,由部分学生直接参与实践体验,另一部分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学生集体讨论、形成共识,在课堂实践中增加了心理健康常识,提升了重视健全心理人格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认同。(二)社会体验强化认同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还需要在社会大课堂中进行,教师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从教学实际出发,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体验。一是组织红色研学。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重走长征路”、探寻红色足迹、寻找革命记忆等主题实践,参观博物馆、革命遗址、领袖故居、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曲折艰难,理解今天生活幸福的来之不易,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二是开展考察调研。教师组织学生深入高科技企业、新农村、矿山、机关单位、景区,开展形式多样的观察体验与调查研究活动,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建设成就与存在的不足,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对调查发现的一些缺点与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调动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三是开展志愿服务。教师组织学生走进福利院、养老院、图书馆、闹市区等场所,开展慰问老人、整理书籍、打扫卫生等各种义务劳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