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高考方案一轮物理第二章 相互作用第4讲 微专题-共点力的静态平衡_第1页
2025新高考方案一轮物理第二章 相互作用第4讲 微专题-共点力的静态平衡_第2页
2025新高考方案一轮物理第二章 相互作用第4讲 微专题-共点力的静态平衡_第3页
2025新高考方案一轮物理第二章 相互作用第4讲 微专题-共点力的静态平衡_第4页
2025新高考方案一轮物理第二章 相互作用第4讲 微专题-共点力的静态平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新高考方案一轮物理第二章相互作用第4讲微专题——共点力的静态平衡(综合融通课)(一)解答静态平衡问题的三种常用方法方法1合成法与分解法1.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分解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作用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1.(粤教版教材必修1,P86练习T1)将完全相同的原木按图(a)所示堆放。设原木半径为R,重力为G。若不考虑原木之间的摩擦,最上面三根原木可视作图(b)一样的“品”字形。最上面这根原木对其下面两根原木有怎样的作用效果?分别求出最上面这根原木对其下面两根原木的作用力大小。2.(2023·浙江6月选考)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两排平行的半圆柱体,重为G的光滑圆柱体静置其上,a、b为相切点,∠aOb=90°,半径Ob与重力的夹角为37°。已知sin37°=0.6,cos37°=0.8,则圆柱体受到的支持力Fa、Fb大小为()A.Fa=0.6G,Fb=0.4GB.Fa=0.4G,Fb=0.6GC.Fa=0.8G,Fb=0.6GD.Fa=0.6G,Fb=0.8G|考|教|衔|接|粤教版教材中的题目是利用力的分解法求解上面原木对下面两根原木的作用力,而2023年浙江6月选考的高考题是利用合成法求解圆柱体受到下面两个半圆柱体的作用力,两题情境相近,考查的均为静态平衡问题,解法也相似。这启示我们,无论是同步学习还是高三复习,教材的基础本位作用不可忽视。方法2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时,将物体所受的力沿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每个方向上的力都满足力的平衡条件。3.(2024·洛阳高三模拟)如图为一名健身者正在拉绳锻炼,已知健身者质量为50kg,双手对绳的拉力均为100N,两根绳间夹角θ=60°,两根绳关于上方连接的总绳对称且跟总绳处于同一平面,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若健身者处于静止状态,健身者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则健身者受地面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分别为(g取10m/s2)()A.FN=350N,Ff=25NB.FN=(500-50eq\r(3))N,Ff=50eq\r(3)NC.FN=350N,Ff=50eq\r(3)ND.FN=350N,Ff=175N方法3力的三角形法对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图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4.(2024·德州高三联考)如图所示,一玻璃清洁工人坐在简易的小木板BC上,通过楼顶的滑轮和轻质绳索OA在竖直平面内缓慢下降。工人两腿并拢伸直,腿与竖直玻璃墙的夹角β=53°,在下降过程中β角保持不变。玻璃墙对脚的作用力始终沿腿方向,小木板BC保持水平且与玻璃墙平行。某时刻轻绳OA与竖直玻璃墙的夹角α=37°,连接小木板的两等长轻绳AB、AC的夹角θ=120°,且与OA在同一倾斜平面内。已知工人及工具的总质量m=60kg,小木板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工人在稳定且未擦墙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2)()A.从该时刻起,工人在缓慢下移的过程中,脚对墙的作用力增大B.从该时刻起,工人在缓慢下移的过程中,绳OA的弹力增大C.此时若工人不触碰轻绳,小木板受的压力大小为360ND.此时若工人不触碰轻绳,绳AB的张力大小为600N(二)多物体的平衡问题1.多物体平衡问题的常用解题方法整体法整体法是指将相互关联的各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方法。整体法的优点在于只需要分析整个系统与外界的关系,避开了系统内部繁杂的相互作用。隔离法隔离法是指将某物体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单独分析该物体的方法。隔离法的优点在于能把系统内各个物体所处的状态、物体状态变化的原因以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表达清楚。2.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灵活选择(1)当分析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整体的受力情况及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宜用整体法。(2)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宜用隔离法。(3)整体法和隔离法不是独立的,对一些较复杂问题,通常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交替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典例](2024·海南省嘉积中学检测)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半球A和B放置在一直角墙角处,A放在水平地面上,B放在半球A上并与竖直墙壁接触,球面与竖直墙壁均光滑,两半球处于静止状态。半球A的球心离竖直墙面的距离为球半径的1.2倍,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半球A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小值为()A.eq\f(3,8)B.eq\f(\r(3),4)C.eq\f(3,4)D.eq\f(\r(3),2)听课随笔:[应用体验]1.[隔离法的应用]如图,质量均为m的小球A和B分别用轻质细线a、b悬于O点,A、B用轻质细线c连接。给B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静止时,细线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细线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细线c刚好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则拉力F的大小为()A.eq\f(2\r(3),3)mg B.eq\r(3)mgC.eq\f(4\r(3),3)mg D.eq\f(5\r(3),3)mg2.[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综合应用](2022·浙江1月选考)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电子秤上有一磁性玩具,玩具由哑铃状物件P和左端有玻璃挡板的凹形底座Q构成,其重量分别为GP和GQ。用手使P的左端与玻璃挡板靠近时,感受到P对手有靠向玻璃挡板的力,P与挡接触后放开手,P处于“磁悬浮”状态(即P和Q的其余部分均不接触),P与Q间的磁力大小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对P的磁力大小等于GPB.P对Q的磁力方向竖直向下C.Q对电子秤的压力大小等于GQ+FD.电子秤对Q的支持力大小等于GP+GQ(三)“活结”与“死结”、“动杆”与“定杆”模型一、“活结”与“死结”模型[例1·“活结”模型]如图所示,细线穿过固定在重物上的光滑小环C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B两点,重物(包括小环)的质量为m,对重物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AC段细线竖直且重物静止,已知A、B间距离为L,细线长为3L,重力加速度为g,则F的大小为()A.eq\f(1,3)mgB.eq\f(\r(3),3)mgC.eq\f(1,2)mgD.eq\f(\r(3),2)mg听课随笔:[例2·“死结”模型](2022·辽宁高考)如图所示,蜘蛛用蛛丝将其自身悬挂在水管上,并处于静止状态。蛛丝OM、ON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β(α>β)。用F1、F2分别表示OM、ON的拉力,则()A.F1的竖直分力大于F2的竖直分力B.F1的竖直分力等于F2的竖直分力C.F1的水平分力大于F2的水平分力D.F1的水平分力等于F2的水平分力听课随笔:|模|型|建|构|模型模型结构模型解读模型特点活结模型“活结”把绳子分为两段,且可沿绳移动,“活结”一般由绳跨过滑轮或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绳子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为同一根绳“活结”两侧的绳子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死结模型“死结”把绳子分为两段,且不可沿绳子移动,“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两根独立的绳“死结”两侧的绳子上张力不一定相等二、“动杆”与“定杆”模型[例3]如图1所示,细绳AD跨过固定的水平轻杆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如图2所示,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也成30°,在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求:(1)细绳AC段的张力FTAC与细绳EG的张力FTEG之比;(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规范答题:|模|型|建|构|模型模型结构模型解读模型特点动杆模型轻杆用光滑的转轴或铰链连接,轻杆可围绕转轴或铰链自由转动当杆处于平衡时,杆所受的弹力方向一定沿杆定杆模型轻杆被固定在接触面上,不发生转动杆所受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可沿任意方向作业评价:请完成配套卷P343课时跟踪检测(十)第5讲微专题——共点力的动态平衡(综合融通课)(一)“三法”破解动态平衡问题动态平衡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又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在问题描述中常用“缓慢”关键词。解决该类问题的总体思路是“化动为静,静中求动”。方法1解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先画出受力示意图,再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得到因变量与自1.(2024·昆明高三“三诊一模”)果农设计分拣橙子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两细杆间上窄下宽、与水平地面所成的夹角相同。橙子从装置顶端由静止释放,大小不同的橙子会在不同位置落到不同的水果筐内。橙子可视为球体,假设细杆光滑,不考虑橙子转动带来的影响。某个橙子从静止开始下滑到离开细杆的过程中,受到每根细杆的支持力()A.变大 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2.(2024年1月·安徽高考适应性演练)如图所示,轻绳1两端分别固定在M、N两点(N点在M点右上方),轻绳1上套有一个轻质的光滑小环O,质量为m的物块P通过另一根轻绳2悬挂在环的下方,处于静止状态,∠MON=60°。现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缓慢拉动物块,直到轻绳2与MN连线方向垂直。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施加拉力F前,轻绳1的张力大小为eq\f(\r(3),3)mgB.物块在缓慢移动过程中,轻绳2的延长线始终平分∠MONC.物块在缓慢移动过程中,轻绳2的张力越来越大D.物块在缓慢移动过程中,轻绳1的张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方法2图解法此法常用于求解三力平衡且有一个力是恒力、另有一个力方向不变的问题。一般按照以下流程解题:eq\x(\a\al(受力,分析))eq\o(→,\s\up7(化“动”),\s\do5(为“静”))eq\x(\a\al(画不同状态,下的平衡图))eq\o(→,\s\up7(“静”中),\s\do5(求“动”))eq\x(\a\al(确定力,的变化))3.(2024·咸阳实验中学高三检测)图1是工人把货物运送到房屋顶端的场景,简化图如图2所示,绳子跨过定滑轮拉动货物A,沿倾角为θ的玻璃棚缓慢向上移动,忽略货物所受摩擦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货物A对玻璃棚的压力不变B.货物A对玻璃棚的压力越来越大C.绳子的拉力越来越大D.绳子的拉力越来越小方法3相似三角形法在三力平衡问题中,如果有一个力是恒力,另外两个力方向都变化,且题目给出了空间几何关系,多数情况下力的矢量三角形与空间几何三角形相似,可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进行计算。4.(2024·西安高三模拟)如图所示,竖直墙壁O处用光滑铰链铰接一轻质杆的一端,杆的另一端固定小球(可以看成质点),轻绳的一端悬于P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已知轻质杆长度为R,轻绳的长度为L,且R<L<2R。A、B是墙上两点,且OA=OB=R。现将轻绳的上端点P沿墙壁缓慢下移至A点,此过程中轻绳对小球的拉力F1及轻质杆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大小变化情况为()A.F1和F2均增大B.F1保持不变,F2先增大后减小C.F1和F2均减小D.F1先减小后增大,F2保持不变(二)“三法”破解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临界问题是指当某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从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在问题的描述中常用“刚好”“刚能”“恰好”等语言叙述;极值问题是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解决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常用以下三种方法:方法1物理分析法根据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若只受三个力,则这三个力能构成封闭矢量三角形,然后根据矢量图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1.(2024·辽宁沈阳模拟)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且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则需对小球施加的最小力等于()A.eq\r(3)mg B.eq\f(1,2)mgC.eq\f(\r(3),2)mg D.eq\f(\r(3),3)mg方法2数学分析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方程,在解方程时利用数学知识求极值。通常用到的数学知识有二次函数求极值、讨论公式求极值、三角函数求极值以及几何法求极值等。2.(2022·浙江1月选考)如图所示,学校门口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石墩,石墩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工作人员用轻绳按图示方式匀速移动石墩时,两平行轻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均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轻绳的合拉力大小为eq\f(μmg,cosθ)B.轻绳的合拉力大小为eq\f(μmg,cosθ+μsinθ)C.减小夹角θ,轻绳的合拉力一定减小D.轻绳的合拉力最小时,地面对石墩的摩擦力也最小方法3极限分析法首先要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和变化过程分析,找出平衡的临界点和极值点;临界条件必须在变化中去寻找,不能停留在一个状态来研究临界问题,而要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和极小。3.如图1所示,筷子是中国人常用的饮食工具,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汉代时称“箸”,明代开始称“筷”。如图2所示,用筷子夹质量为m的小球,筷子均在竖直平面内,且筷子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为使小球静止,求每根筷子对小球的压力N的取值范围。已知小球与筷子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第6讲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重点实验)一、实验知能/系统归纳一、理清原理与操作原理装置图操作要领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1)安装:按照原理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2)操作:弹簧竖直悬挂,待钩码静止时测出弹簧长度。(3)作图:坐标轴标度要适中,单位要标注,连线时要使各数据点均匀分布在图线的两侧,明显偏离图线的点要舍去。二、掌握数据处理方法图像法根据测量数据,在建好直角坐标系的坐标纸上描点。以弹簧的弹力F为纵轴,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轴,根据描点的情况,作出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列表法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研究测量的数据,可发现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比值不变函数法根据实验数据,找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函数关系三、注意实验细节1.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弹簧被过度拉伸,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2.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3.观察所描点的走向: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实验前并不知道其规律,所以描点以后所作的曲线是试探性的,只是在分析了点的分布和走向以后才决定用直线来连接这些点。4.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四、做好误差分析偶然误差(1)弹簧长度的测量是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测量时尽量精确地测量弹簧的长度(2)描点、作图不准确也会造成误差系统误差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所作直线只是近似过坐标原点。尽量选用质量较轻的弹簧二、实验关键/重点解读本实验通过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研究弹簧的弹力大小变化规律及求解弹簧的劲度系数,高考常常以弹簧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利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等作为考查的关键点。关键点(一)是否需消除弹簧自重的影响[题点训练]1.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质量均为m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图线不过原点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整理仪器。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4·烟台高三检测)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刻度尺的“0”刻度线处,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钩码挂在绳子的下端,测量相应的数据,通过描点法作出F-l(F为弹簧的拉力,l为弹簧的长度)图像,如图乙所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每次增加的钩码数量必须相等B.通过实验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C.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水平且处于平衡状态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弹簧伸长量,会得出拉力与弹簧伸长量之比相等(2)根据乙图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像中在A1处出现拐点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将弹簧水平放置而不是竖直放置,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建模]1.因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弹簧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和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的长度是不同的。2.将弹簧水平穿在细杆上,且使弹簧与细杆没有接触,可以消除弹簧自身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关键点(二)区分F-x图像和F-l图像[题点训练]1.下表是某同学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的几组数据,g取10m/s2。悬挂钩码的质量/g50100150200250弹簧伸长量/cm2.305.087.889.8012.50(1)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F-x图像。(2)写出图线的函数表达式。(3)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4)若弹簧的原长l0=40cm,以弹簧的总长l为自变量,写出弹簧弹力F与l的关系表达式,并说明F-l图像和F-x图像的区别。2.(2024·广州高三联考)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弹簧弹力F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把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记录弹簧自由下垂时下端所到达的刻度位置,然后在弹簧下端悬挂不同质量的钩码,记录每一次悬挂钩码的质量和弹簧下端的刻度位置,实验中弹簧始终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1)实验时认为可以用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来代替弹簧弹力的大小,这样做依据的物理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弹簧受到的弹力F为纵轴、弹簧长度l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依据实验数据作出F-l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弹簧自由下垂时的长度l0=______cm,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3)该小组的同学将该弹簧制成一把弹簧测力计,某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所测力的大小F=________N。[归纳建模]1.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直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2.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时,因所选取的坐标轴不同,图线特点也不同。如作F-x图像,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作F-l(l为弹簧长度)图线,图线为一条与l轴有交点的倾斜直线。3.无论是F-x图像还是F-l图像,图线的斜率均表示弹簧(或弹性绳)的劲度系数。第7讲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重点实验)一、实验知能/系统归纳一、理清原理与操作1.原理装置图如果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1、F2作用于挂在橡皮条一端的小圆环上,与只用一个力F作用于小圆环上都能使小圆环伸长到同一点,也就是作用效果相同,则F为F1和F2的合力。用力的图示作出F1、F2和F,比较它们的大小和方向,找出其中的规律。2.操作要领等效同一次实验中两次把橡皮条拉长后的结点O位置必须保持不变拉力沿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拉(与板面平行),橡皮条、弹簧测力计和细绳套与板面平行;两分力F1、F2的夹角不要太大或太小记录记下每次各力的大小和方向,标记方向的两点尽量远些作图选定比例要相同,严格按力的图示要求作平行四边形求合力二、掌握数据处理方法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套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2.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实验步骤中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图示。3.用虚线将拉力F的箭头端与拉力F1、F2的箭头端连接起来,观察所围成的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然后,改变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做实验,确认所围成的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三、注意实验细节位置不变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是为了使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效果相同,这是利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角度合适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60°~100°之间为宜力度适中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形变应尽量大一些。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标度统一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取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四、做好误差分析偶然误差读数误差和作图误差,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刻度,根据有效数字要求正确读数和记录系统误差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二、实验关键/重点解读本实验是利用等效替代法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但因实验器材与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实验操作过程与要求也有所不同,高考命题常以结点是否需要固定、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是否需要测出具体数值作为考查的关键点。关键点(一)是否需要固定结点[题点训练]1.(2024·重庆高三统考)某同学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轻质光滑小圆环(可视为质点)挂在橡皮条的一端,另一端固定,橡皮条刚好伸直无弹力,长度为GE;②用手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小圆环受到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处于O点,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其方向;③撤去F1、F2,改用一个力F单独拉住小圆环,________,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其方向;④做出三力的图示,猜想它们的关系,再用作图工具进行检验,并改变拉力F1、F2的大小和方向,重做上述实验,验证猜想。(1)其中步骤③中,横线上应填入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C.等效替代法 D.转换法(3)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标记的单位为N,某次实验如图丙所示,则测力计示数F1=________N,欲使F1大小和小圆环位置不变,F2稍增加,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A.F1绕O点顺时针稍转动、F2绕O点顺时针稍转动B.F1绕O点逆时针稍转动、F2绕O点顺时针稍转动C.F1绕O点顺时针稍转动、F2绕O点逆时针稍转动D.F1绕O点逆时针稍转动、F2绕O点逆时针稍转动2.甲同学尝试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Q,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细线的方向。(1)图中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________N。(2)下列不必要的操作是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B.细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C.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乙同学换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的方式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拉到O′点,测力计读数分别为F1和F2,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到O′点时读数为F′,通过作图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四幅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________。[归纳建模]1.在用拉橡皮条做本实验时,同一次实验中,两次拉橡皮条的作用效果应相同,必须保证结点的位置相同(如第1题)。2.若实验过程中,不是“先用两根绳去拉,再用一根绳拉并使它的作用效果与两根绳拉的作用效果相同”,而是“用三根绳直接拉结点O”,则不必保证结点O固定不变。如第2题中O点的位置在不同次实验中是可以不同的。关键点(二)是否测量力的具体值[题点训练]1.某学习小组在课外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1)该实验需要用到如图甲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并用对拉的方法选择弹簧测力计。有两种选择方案,方案一:两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对拉;方案二:两弹簧测力计置于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对拉。下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