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601-1700篇(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601-1700篇(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601-1700篇(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601-1700篇(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601-1700篇(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33页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601-1700篇(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崔光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①于廊庑②间,不可校数。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③而去。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④,蹶倒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朝贵服其清廉。(选自《洛阳伽蓝记》)[注]①露积:堆积后不加覆盖。②廊庑:走廊、廊屋。③称力:量力。④过任:力不胜任。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库藏盈溢______(2)太后赐百官负绢______(3)侍中崔光止取两匹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4.面对太后的赏赐,官员们分别有哪些表现?阅读与赏析杯弓蛇影房玄龄乐广字彦辅,迁河南尹,尝有亲客,久阔①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②听事③壁上有角④,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⑤解,沉疴⑥顿愈。(注释)①久阔:久别。②河南:郡名,乐广担任河南尹。③)听事:官府办理政事的厅堂。④角:角弓,用牛角装饰的弓。⑤意:心里的顾虑。⑥沉疴:久治不愈的病。5.解释下列加点字。⑴方欲饮,见杯中有蛇⑵既饮而疾⑶复置酒于前处⑷酒中复有所见不6.下列加点的“之”与“意甚恶之”的“之”用法不同的的一项是…………()A.下车引之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C.择其善者而从之D.曲肱而枕之7.翻译下列句子。⑴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⑵广乃告其所以。8.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二)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释)此:指滁州。掇:拾取,采取。刻露:清楚地显露出来。9.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归云归而岩穴暝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B.秀佳木秀而繁阴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C.景四时之景不同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D.负至于负者歌于途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10.把语段(一)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11.语段(一)第二段太守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醉和乐有什么关系?12.语段(一)(二)都写了滁州四时之景,它们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结合文段内容分析。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解缙尝从游内苑。上登桥,问缙:“当作何语?”对曰:“此谓一步高一步。”上大说。及下桥,又问之。对曰:“此谓后边又高似前边。”上大说。一日,上谓缙曰:“卿知宫中夜来有喜乎?可作一诗。”缙方吟曰:“君王昨夜降金龙。”上遽曰:“是女儿。”即应曰:“化作嫦娥下九重。”上曰:“已死矣。”又曰:“料是世间留不住。”上曰:“已投之水矣。”又曰:“翻身跳入水晶宫。”上本欲诡言以困之。既得诗,深叹其敏。【注】①解缙:明朝人。②内苑:御花园。③上:指明成祖朱棣。13.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A.解缙∕尝从游内苑B.解缙尝从∕游内苑C.解缙尝∕从游内苑D.解缙尝从游∕内苑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上大说___________(2)深叹其敏_______________(3)上谓缙曰____________(4)解缙尝从游内苑______________15.翻译下列句子。上本欲诡言以困之16.缙方吟曰:“君王昨夜降金龙。”中“降金龙”是什么意思”17.短文反映了解缙怎样的特点,哪个词最能体现这一特点?18.如何理解和评价“大同”社会?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___________)(2)云归而岩穴暝(______________)(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__________)(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______)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间也。(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1.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泻出于两峰之间者”的“泻”字写出山泉自高而下倾斜飞流的美态。B.文章第一段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描述美景极富层次感。C.文章第三段依次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太守醉、众宾欢”四幅图景。D.文章第四段以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衬托出了太守之乐。22.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一种著名的贬官文化,让一群山山水水中原本寂寂无名的亭台楼阁在失意文人的笔下不经意间扬出了墨香,站成了诗文。有人认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是贬官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儒家心系天下、心境旷达的传统思想。你赞同这一论述吗?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2)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3)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至,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特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郭伋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2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丘舍去(舍弃)B.伋辞谢之(道歉)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相委而去人不知而不愠B.为人谋而不忠乎?其为人若此C.先期一日陈太丘与友期行D.特期乃入去后乃至25.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尊君在不?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使君何日当还?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闻使君至,喜,故来奉迎。27.上面三段选文都谈到了诚信,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诚实守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安国寺记苏轼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②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③自落,表里翛然④,无所附丽⑤,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⑥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余是以愧其人。(注释)①陂(bēi)池:池塘。②罪垢:指罪孽。③染污:烦恼。④翛(xiāo)然:自由超脱的样子。⑤附丽:附着,依附。⑥赐号: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封号和赐衣制度。28.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表里翛然/公欣然曰B.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俄而雪骤C.两狼之并驱如故/私窃乐之D.染污自落/自非亭午夜分29.用三条“/”划分下面的句子。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30.你怎样理解“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观月记张孝祥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①,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②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③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④,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⑤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注释:①盖有之矣:假如有这样的地方;②若夫……则……:“如果不是……那么……”或“要么……要么……”;③蕲:通“祈”;④纤云:一丝云彩;⑤却:退去31.给文中划线句子点上标点符号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3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⑴观中秋之月,临水胜(____)⑵去人远者又胜也(____)⑶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____)⑷尽却童隶而登焉(____)33.解释下面语句的大意⑴安得皆临水?⑵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34.下列加点的“之”字与“中秋之月”中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盖有之矣B.今余之游金沙滩……C.盖余八月之望过洞庭D.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5.作者认为在什么条件下观月景最美?(摘录原文词语作答36.展开联想与想像,将“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一句改写成一段优美的景物描写,要写出事物的神韵。提示:不要写成原文的翻译,要加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阅读《穿井得一人》,完成后面的题目。3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家无井而出溉汲汲:_________(2)国人道之国人:_____________(3)丁氏对曰对:________(4)得一人之使使:_____________3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吾穿井得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40.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曾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①济。司马②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③,不鼓不成列。”(注释)①既:尽。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指子鱼。③重(ch6ng):重复,再次④二毛:头发斑白的人。⑤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4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又何间焉(_____)(2)公将鼓之(_____)(3)宋师败绩(_____)(4)国人皆咎公(_____)4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公将驰之古之为军也B.又以告何以战C.言和而色夷既陈而后击之D.惧有伏焉门官歼焉43.翻译下面句子。(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2)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44.造成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阅读《愚公移山》,完成小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4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其妻献疑曰/其一犬坐于前C.以君之力/以天下之所顺D.杂然相许/人恒过,然后能改46.翻译句子: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47.选文中"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为什么?48.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作用是什么?49.请从文中找出一组对比,简单说一下这组对比的作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隋文帝①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杨素启奏:“王,陛下爱之,请舍其过。”文帝曰:“法不可违。若如公意,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②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我安能亏③法?”卒不许。(注释)①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共育有五子——房陵王杨勇、隋炀帝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②兆人:兆民,万民。③亏:使……受损害。50.请用“/”给下面文字断句。(限断两处)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5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陛下爱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若如公意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C.我安能亏法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D.卒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5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隋文帝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53.本文体现了隋文帝怎样的治国思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节选自《富贵不能淫》)5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2)以顺为正者______5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56.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B.居天下之广/居C.蹴尔/而与之D.富贵/不能淫57.甲、乙两文中,孟子论述的观点一致的地方是什么?这其中又有何差异?58.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神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径去”之狼动作及心理活动的句子是:_________。

(4)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59.59.解释下列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1)与: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②蹴尔而与之(2)于:①所欲有甚于生者②万钟于我何加焉(3)为:①乡为身死而不受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4)奉:①今为妻妾之奉为之②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60.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⑵吾日三省吾身(三省:)⑶思而不学则殆(殆:)⑷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⑸于我如浮云(于:)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舍:)⑺博学而笃志(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寒食①后雨,午霁,偕诸友至第三桥,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②以为快。忽骑者白纨而过,光晃衣③,鲜丽倍常,诸友白其内者皆去表。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花,多者浮④,少者歌,以为乐。偶艇子出花间,呼之,乃寺僧载茶来者。各啜一杯,荡舟浩歌而返。(节选自袁宏道《雨后游六桥记》)注:①寒食:传统节日名称。②翻:同"反",反而。③光晃衣:绸衣上的白光晃人眼睛。④多者浮:脸上落花多的人饮酒。浮,饮酒。6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①余拏一小舟(____)②雾凇沆砀(____)③客此(____)④鲜丽倍常(____)6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②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花。63.山水风景,寄情达意。请你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王冕[明]宋濂冕既归越,复大言天下将乱。时海内无事,或斥冕为妄。冕曰:“妄人非我,谁当为妄哉?”乃携妻孥隐于九里山。种豆三亩,粟倍之。树梅花千,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余头。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尝仿《周礼》著书一卷,坐卧自随,秘不使人观。更深入寂,辄挑灯朗讽,既而抚卷曰:“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①事业不难致也。”当风日佳时,操觚赋诗,千百不休,皆鹏鶱海怒,读者毛发为耸。人至不为宾主礼,清谈竟日不倦。食至辄食,都不必辞谢。善画梅,不减杨补之②。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短长为得米之差。人讥之。冕日:“吾藉是以养口体,岂好为人家作画师哉?”未几,汝、颍兵起,一一如冕言。皇帝③取婺州,将攻越,物色得冕,置幕府,授以咨议参军,一夕以病死。冕状貌魁伟,美须髯,磊落有大志,不得少试以死,君子惜之。(注释)①伊、吕:指伊尹、吕尚,皆古代著名贤相。②杨补之:南宋著名书画家,善画梅。③皇帝: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64.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桃杏居其半居天下之广居B.尝仿《周礼》著书一卷尝趋百里外C.秘不使人观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D.君子惜之宫使驱将惜不得65.细读选文,了解大意。写出后文中与“冕既归越,复大言天下将乱”相呼应的句子:________。66.人物语言可以塑造人物形象。仿照示例,分析文中画线句。(示例)妄人非我,谁当为妄哉?面对别人的斥骂,王冕并不争辩,而是以“我不狂妄,还有谁狂妄呢”来回应。这是对一众目光短浅者的蔑视,凸显了其遗世独立的品性。吾藉是以养口体,岂好为人家作画师哉?分析:________________67.请你结合选文内容,探求《儒林外史》将王冕作为全书开篇的原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田父得玉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①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邻人阴欲图之,诈之曰:“此怪石也。畜②之弗利其家,弗如复之③。”田父虽疑,犹录以归,置于庑④下。其夜玉明,光照一室。田父称家大怖,复以告邻人。邻人曰:“此怪之征,遄弃⑤,殃⑥可销。”于是遽而弃于远野。邻人无何⑦盗之。[注释]①径尺:直径一尺。②畜:收藏,保留。③复之:把宝玉放回原处。④庑:廊。⑤遄(chuán)弃:赶快丢弃。⑥殃:灾祸。⑦无何:没过多久。68.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A.邻人阴欲图之/解衣欲睡B.犹录以归/一屠晚归C.田父称家大怖/对子骂父D.复以告邻人/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69.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70.邻人骗取宝玉的图谋为什么能够得逞?试作简述。(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71.(小题1)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实是欲界之仙都然是中有深趣也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年与时驰C.复与疏钟相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D.倘能从我游乎一狼仍从72.(小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73.(小题3)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果不得见。7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质于邯郸(______)(2)王信之乎(______)(3)去魏也远于市(______)(4)愿王察之(______)75.由文中的故事,后人概括出一个成语“三人成虎”,它比喻76.庞恭对魏王讲“三人成虎”的故事有何用意?77.庞恭从邯郸返回,得不到召见的原因是什么?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①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②,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③,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④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周公诫子》)(注释)①相(xiàng):辅佐。②宽裕:宽大、宽容。③尊盛:位高势盛。④由:奉行,遵守。78.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静以修身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B.险躁则不能治性治:修养C.守之以畏者畏:害怕,畏惧D.亡其身者亡:使……灭亡7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非宁静无以致远——不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就无法达成远大目标。B.成王封伯禽于鲁——周成王将周公之子伯禽封给一个叫鲁的人。C.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大丈夫拥有了这六点,就是一个谦虚谨慎的人。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时光一年年地流逝,意志一天天地消磨。80.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都是中国著名的古训。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周公诫子》是东周初期,周公告诫儿子立国道理的一则古训。B.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儿子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要立德、修身;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C.甲乙两文虽都是短短几十字,但传递出的讯息及诫子效果,比起长篇大论要好得多。两文都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D.甲乙两篇家训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很多语句因为语言精练都成为传颂千古的成语,如:宁静致远、握发吐哺、博闻强记等。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8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湖中人鸟声俱绝(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3)及下船8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8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是全文的中心词,充分展示了作者屡试不第后怀才不遇的愤世之情和不随流俗的高洁情怀。B.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将人与景有机结合起来,为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C.文末引用舟子的话既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也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愁绪。D.同样写出游,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尽显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豁达,本文则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富贵不能淫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8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一怒/而诸侯惧B.故/天降降大任于/是人也C.自康乐以来/未有能/与其奇者D.盖竹/柏影也85.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A.贫贱不能移(移动)B.其妻献疑(他的)C.自三峡七百里中(于,文中解释为“在”)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哪里能够)86.下列对《富贵不能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奉行的最多也只是妾妇之道,谈不上是大丈夫。C.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能够身居高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人。D.孟子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8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能屈。88.孟子所说的大丈夫是怎样的?请举一例子具体说明。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魏文候时,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渐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①、廷掾②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巫祝③共分其余钱持归。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④。”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⑤、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⑥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⑦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河中。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节)(注释)①三老:古代掌管教化的乡官。②廷掾:县令的助手,负责处理案件。③巫祝:巫婆。④娉,通“聘”;取,通“娶”;娉取:聘娶。⑤豪长者:地方豪绅。⑥趣:同‘促’,催促。⑦白:禀告。89.请用“/”为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共划三处。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90.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西门豹为邺令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B.①西门豹往会之河上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C.①问之民所疾苦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陶渊明《桃花源记》)D.①以故渐贫②以其境过清(柳宗元《小石潭记》)9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是女子不好是:__________(2)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好:__________(3)幸来告语之语:__________(4)从弟子女十人所从:__________9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93.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94.下列加点字意思有误的一项是()A.差可拟差:大体B.传不习乎传:传授C.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D.饭疏食饭:吃9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下车引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择其善者而从之人不堪其忧C.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于我如浮云96.下列对文章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儿女们讲解诗文。B.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翻译:友人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不管他就走进了自家的大门。97.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词意隽永著称,对后代作品影响颇大。B.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公欣然”和公“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与小辈们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学习态度,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强调了时常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D.第八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看来,在“富贵”与“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而坚守“义”。孔子并不绝对排斥富贵,并且他还认为富贵是人们正常的欲求,但如果追求富贵要以损害道德仁义为代价,那就不可取了,仁者、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甲】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阑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98.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然则/何时而乐耶C.至于/负者/歌于途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99.下列加点字词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至若春和景明(阳光)B.伛偻提携(搀扶着的人,指老年人)C.吾谁与归(归依,归属,这里有志同道合的意思)D.宴酣之乐,非丝非竹(泛指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100.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或异二者之为宴酣之乐B.不以物喜醒能述以文者C.先天下之忧而忧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D.其喜洋洋者矣颓然乎其间者10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2.对甲、乙两段文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段文字在语言运用上都是骈散结合,清丽明快,富于音韵美。B.《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借景抒情的散文名篇,把人物的感受融入景物描写中C.《醉翁亭记》里的“太守之乐”指“与民同乐”,它没有包含“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有关成分。D.两文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主题积极向上。【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元丰六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103.将原文补充完整。104.解释加点的词。(1)陶后鲜有闻鲜:_______________(2)濯清涟而不妖濯:_____________(3)亭亭净植植:_______________(4)相与步于庭中步:_____________105.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陶渊明/独爱菊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念无/与为乐者D.庭下/如积水空明106.翻译下面的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7.甲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108.下面对乙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苏轼写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他贬官黄州时期。B.文中作者自称“闲人”,充满自豪与庆幸,庆幸自己做官清闲,才得以饱览这样美的月色。C.“欣然”与“念无与为乐者”都是心理描写,前者写出作者的兴奋喜悦之情,后者写出他遭贬后的寂寞之感。D.最后三句是借景抒情,寥寥数语,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0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②男有分,女有归。③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④是谓大同。110.从选文中找出一组排比句、对偶句,并指出其效果。111.①本语段可分为__层,每一层的大意是___。②这几层的关系是:_______。112.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____,照应此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113.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__。114.大同社会在当时能否变成现实?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这一理想?阅读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浊浪排空(2)薄暮冥冥(3)余尝求古仁人之心11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1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已经暗示了作者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埋下了伏笔。B.文章三、四段结构一致,所写景物一暗一明,人物一悲一喜,传达出了两种人的登楼览物之情。C.文章第五段以“嗟夫”开始,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之后,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更高的理想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本文语言骈散结合,极具特色,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议论部分字数虽然不多,但有统帅全文的作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1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2)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3)孰若孤(_________)11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120.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告诉吕蒙读书有“治”(研究)和“涉猎”两种方法,其目的分别是从事专门学业和了解历史,以便吸取经验教训。B.文章主要运用语言描写,表现出孙权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育。C.文章通过简练生动的语言,既可见孙权的善于劝学,又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D.文中鲁肃的话表明他对吕蒙的进步既感到惊讶,又流露出对吕蒙的嫉妒和蔑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申不害者,郑之贱臣也,学黄、老、刑名,以干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申子尝请仕其从兄,昭侯不许,申子有怨色。昭侯曰:“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二》)1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⑴郑之贱臣也⑵群响毕绝⑶昭侯不许⑷棹数小舟1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行子之术策之不以其道B.以干昭侯静以修身C.所为学于子者于厅事之东北角D.君真其人也其真不知马也123.翻译下列句子。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12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韩昭侯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文言文阅读任城威王彰①,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②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③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④,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注释)①彰:曹彰。②膂力:体力。③课:督促。④卫、霍: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1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彰谓左右曰(______)②对曰(_______)③但当涉猎(________)④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12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是:()A.大祖尝抑之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而好乘汗马击剑学而不思则罔C.使各言其志其一犬坐于前 D.好为将为人谋而不忠乎127.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数从征伐,志意慷慨。②卿今当涂事,不可不学!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28.对于曹彰好武,太祖曹操起先制止,为什么后又大笑并封曹彰为候?古诗文阅读(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案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丙)涸辙之鲋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12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濠梁(濠水上的桥) B.布衾多年冷似铁(锦袍)C.低者飘转沉塘坳(水边低地) D.俄顷风定云墨色(不久)130.下列“之”的用法与“我知之濠上也”相同的一项是()A.游于濠梁之上 B.安知鱼之乐C.子之不知鱼之乐矣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131.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句起势迅猛,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不仅极富动作性,也具浓烈的感情色彩。B.“卷”“飞”“渡”“洒”“挂胃”“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词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寓情于客观描写之中。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简笔白描勾勒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D.“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尽显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132.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漆梁之上》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相濡以沫、望洋兴叹、游刃有余。B.庄子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与惠子的机智善辩不同,他机智好辩。C.本文除第一句用叙述语言做故事背景交代,通篇采用对话形式。D.本文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读来有趣又令人沉思。133.对《涸辙之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用十分简练的文笔,描绘出监河侯的吝啬鬼形象。B.故事源于庄周借粮,面对监河侯空头支票,庄周妙用故事来反击监河侯,让监河侯明白救人要从实际出发,不要说空话和大话。C.“消辙之鲋”比喻处于困境,迫切需要救助的人。D.从庄周的“忿然作色”可见庄周性子急,脾气暴躁。134.请用“/”给《涸辙之鲋》中画线句子断句。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1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3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3)劳其筋骨(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3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D.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必先苦其心志13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39.两千多年来,孟子的许多思想一直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请结合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①。”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②?”庄子笑曰:“周③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选自《喻林》)【注释】①终其天年:活到自然死亡为止。②将何处:打算怎么做。③周:指庄子自己。14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14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以不材得终其天年(2)舍于故人之家14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143.阅读全文,请选出与本文主题不相符的一项()A.看问题不能僵化,应该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机动灵活地处理。B.矛盾双方不是绝对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是会互相转化的,所谓世事无绝对。C.庄子为所有无用之材作辩护,这体现他消极避世的处世心态。D.在材与不材之间作出判断抉择是劳神费心的,“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我们因顺其自然,在材与不材之间作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这已经是最接近自然大道了。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小题。杨继盛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贬秋道典史①。其地杂番②,俗罕知诗书,继盛简③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鬻④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⑤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⑥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注释)①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②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③简:通“拣”,挑选。④鬻(yù):卖。⑤仰:依赖、依靠。⑥我曹:我们。14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继盛/七岁失母B.睹里中/儿读书C.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D.民/仰薪二百里外14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好(______________)(2)益(_______________)(3)谕(____________)14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2)杨公即须我曹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147.“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可见杨继盛在番民中很有威望。请写出番民“信爱”杨继盛的原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阎百诗天质奇钝百诗先生为国朝经学大师①,记诵精博,而其天质实奇钝。幼受书,读百遍,始略上口。性又善病,母禁之读,遂暗记不复出声。如是者十年。一日,自觉豁然,再观旧所研究本,了无疑滞,盖积苦精力之应也。世之以下愚自诿②或托词因病废学者观于先生,愧可知已。(注)①国朝:指清朝。经学大师:把儒家经典作为研究对象的大学问家。②诿:推托。14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如是者十年(2)愧可知已14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幼受书,读百遍,始略上口。150.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请用“/”画两处。)世之以下愚自诿或托词因病废学者观于先生。151.阎百诗“记诵精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请用文中原句回答。)152.这则故事给你一个什么启示?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三人成虎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注:“庞恭”一作“庞葱”)15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B.王信之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C.寡人自为知/屠自后断其股(《狼》)D.而谗言先至/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154.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A.久之,目似瞑(《狼》)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C.有闻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D.夫君子之行(《诫子书》)15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156.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15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则人之食于虎也(______)(2)于人不啻倍也(______)(3)虎利其爪牙(______)(4)故人之为虎食者(______)158.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四处)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15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然虎之食人不恒见。160.作者说虎的目的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用原文回答)161.本文最后说“是谓大同”,那么从文中看,“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解释。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回答问题。岳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①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②。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③,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注)①求访:寻找。②药饵必亲:一定亲自给母亲喂药。③营第:建造府邸。16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岳飞至孝(2)遂绝不饮(3)飞辞曰(4)或问天下何时太平16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敌未灭,何以家为?(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164.请结合本文谈谈岳飞是一个怎样的人。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孟子·告子上》)(二)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①,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②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③,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节选自苏辙《东轩记》)【注释】①抱关击柝:守关击梆,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②贫窭(jù):贫穷,贫寒。③羁絷(zhí):束缚。16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二者不可得兼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C.故患有所不辟也故虽有名马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16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67.语段(一)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请结合文段内容进行分析。168.语段(二),作者以怎样的经历印证了语段(一)中的“鱼与熊掌不可得兼”?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后面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6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与友期行__________(2)去后乃至___________(3)太丘舍去___________(4)尊君在不____________17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D.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17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72.比较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173.你认为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态度合适吗?你的理由是什么?根据课文《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完成下列小题。17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词义正确的一项是()A.法皆斩(法律)B.上使外将兵(外面)C.大王加惠(给予恩惠)D.休祲降于天(吉祥)17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A.秦王怫然怒吴广以为然B.徒以有先生也扶苏以数谏故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胜、吴广乃谋曰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此庸夫之怒也176.下列各句翻译无误的一项是()A.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翻泽:秦王变了脸色,一着跪着感谢道:“先生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翻译: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没有会错意。C.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翻译:即使能免于斩邢,但戍守边塞的人本来也要死十六七人。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翻译:如今如果把我们的人假装自称为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发出倡议,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177.选出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唐雎不辱使命》第二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这是斗争的第一回合,也是这场斗争中的高潮。B.《唐雌不辱使命》篇幅不长,却绘声绘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作者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中,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C.《陈涉世家》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文中真实、完整地记述了爆发这次农民大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局,表现了陈涉在反对秦王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