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中生物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1高中生物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1高中生物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1高中生物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1高中生物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高中生物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1,狼体内含有a种蛋白质,兔体内含有b种蛋白质,狼捕食了兔之后,狼体内的蛋白

质种类最可能是()

A.AB.a+bC.少于aD.多于a

2.科学家在被称为"九北"(东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北纬9度)的漆黑的海底深处的火

山口附近发现了“人丁兴旺"的生物村落。这里的细菌能把有毒的废料当"早餐",能利用

硫化氢、铁、氢和其他一些化学物质来产生葡萄糖,从而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这些细菌代

谢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A.光能自养型B.化能自养型

C.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的混合型D.异养型

3.如果人体在一段时间内不进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并且体重不变,呼吸作用释放

的能量主要转变成()

A.电能B.热能C.机械能D.渗透能

4.甜菜块根细胞中的液泡中有花青素,能使块根呈现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蒸

储水中,蒸储水颜色无明显的变化。但用盐酸处理块根后,则使蒸储水变红。其原因是()

A.细胞壁被盐酸破坏B.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C.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5.将水稻分别培养在成分相同但浓度不同的培养液中,发现在高浓度溶液中的水稻

(A),其光合作用较弱,而在低浓度溶液(正常浓度)中的水稻(B)光合作用较强,这主

要是因为()

A.A吸收的水分较少B.A吸收的CO2少

C.A细胞内离子浓度高,抑制光合作用D.A离子吸收少,光合作用弱

6.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占50%,基因

型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繁殖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代

中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16B.1/9C.1/8D.1/4

7.在右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

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

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

B.溶液内产生的CO2大量附着在叶面上

二-二二/

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02附着在叶面上

岐图邀破

D.NaHCO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

8.下列是两类不同植物叶片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在CO2浓度较低时,下列叙述合理

的是()

富岫施微眦

甲乙

A.乙是C4植物,C02的移动途径是:CO2一含四碳的有机酸一三碳化合物

B.甲是C3植物,C02的移动途径是:C。2T二碳化合物T葡萄糖

C.甲是C4植物,CO2的移动途径是:CO2T含四碳的有机酸T三碳化合物

D.乙是C3植物,C02的移动途径是:CO2T三碳化合物T四碳化合物

9.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02

的容器内,180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具有放射性的化合物是()

A.丙酮酸B.乳酸C.二氧化碳D.水

11,2003年10月,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机获得圆满成功,杨利伟成为国际空间站的

第一位中国“飞人",杨利伟在太空舱内主要以下列哪一种食物为食()

A.以含糖类高的食物为食B.以含蛋白质类高的食物为食

C.以含脂质高的食物为食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猫在饥饿时对纸片都感兴趣;饱食后,老鼠的叫声也常常不能引起猫的反应,这

说明()

A.猫的行为刺激来自身体内部B.鼠叫不是猫行为的刺激因素

C.饱食后的猫,其神经系统变得迟钝D.猫的行为是内外刺激共同

作用的结果卜

13.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了大田油菜的受粉。防止减产的补救措施是()①N\

A.喷施硼肥③J'

B.追施氮肥(

C.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D.以上措施均不可取

14.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往往可以表现为两重性:低浓度时可以促进生长,高

浓度时则可以抑制生长。若右图代表白杨树主干的上端,其中⑤为顶芽,①②③④分别是四

个正常的侧芽,在自然条件下,如果把顶芽去掉,则首先发育的侧芽是()

A.①B.②C.③D.④

15.下列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

B.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

C.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免疫反应

D.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免疫反应

16.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B.牛奶喝进胃中

C.注射胰岛素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17.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了一种功能类似于胰岛素的真菌化合物,这一发现为治疗糖尿

病的研究开启了一个全新之门,它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只通过服药而不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

疗。关于文中"真菌化合物”的推测,肯定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

B.该化合物应该不是蛋白质

C.该化合物应该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

D.该化合物应该是蛋白质

18.图中甲和乙分别为青蛙和海星发育过程中的原肠胚时期的模式图,下列分析不正

确的是()

A.青蛙原肠胚已经分化成三个胚层

B.海星原肠胚形成过程中动物极细胞周期持续时间

比植物极短

甲乙

c.青蛙原肠胚的发育变化是基因表达的结果

D.海星原肠胚所含的有机物总量比受精卵多

19.我国学者童第周等人从蛛螺内脏中提取DNA,再注入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发现

约有1%的小金鱼在嘴后长有一根有尾两栖类的平衡器,这个实验主要证明DNA()

A.能控制生物的性状B.能进行自我复制

C.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D.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20.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甘酸对,其中腺瞟吟脱氧核

甘酸4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嚏碇脱氧核甘酸

的个数是()

A.540个B.8100个

C.17280个D.7560个

21.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刚刚兴起的时候,都是以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目

必须在"负压"(低于外界的大气压)的实验室里操作。这里"负压”的作用主要是()

A.防止具有重组基因的生物进入人体或逃逸到外界,从而对环境造成基因污染

B.提高微生物的基因突变频率

C.加快微生物的繁殖速度

D.避免其他生物对实验材料的污染

22.多种海鱼一次产卵可高达数万粒至数百万粒以上,但鱼苗死亡率很高,因此发育

为成鱼的数量很少。这些鱼的高产卵量的现象是()

A.长期遗传和变异的结果B.一种适应性

C.受非生物因素制约的结果D.适应的相对性

23.在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测定中,生存斗争最显著、最激烈的时期是()

A.调整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

24.当河水被生活污水污染后,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其中蛋

白质的分解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工、口、山、IV、V均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的,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不含氮部分

InrinCO2+H2O

蛋白质-氨基酸--

NH.IVNO;VNO;

A.生活污水污染河水后,河水会发臭,主要原因是产生了硝酸盐

B.工过程和n过程都产生水

c.参与ni过程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消费者

D.参与IV、V过程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自养需氧型

25.在下列生态因素中,哪一种因素与种群数量的相关性最小()

A.寄生B.代谢废物积累

C.捕食D.严寒的冬天

26.(9分)某地区有一片丛林和几家工厂,图中A图形表示该地区一天内丛林水分散

失,B图形表示该地区一天内当地植物对C02净吸收或释放量,C图形表示该地区当地附近

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图示,并回答有关的问题(S代表面积,横轴表示时间/h)。

或t

p度

82

1C2

A

(1)若SB<SA,仅从外界环境推测,当日气温可能偏,或者丛林地表土壤溶

液的浓度根细胞液的浓度,这时植物体内水分的含量将会。

(2)若SB>SA,则多余水分去向是用于o

若则这片丛林当日有机物的变化是,这是由

(3)SB>SA,Sni>Si+Sn,

于0

(4)图中大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5)每天清晨,在这片丛林里有许多退休职工早起锻炼,从环境因素考虑,你认为是否合适?

请说明理由。O

27.(6分)对某一种蛋白质分析表明,在编码甘氨酸位点上发生的三次突变都是由一

个碱基替换引起的,突变起源如图:

一塘氨酸-------甲硫氨酸

甘氨酸工[

精氨薮

用化学方法使一种六肽分子降解,其产物中测出三种三肽:甲硫氨酸一组氨酸一色氨

酸;精氨酸一级氨酸一甘氨酸;甘氨酸一甲硫氨酸一组氨酸

氨基酸密码子:a精氨酸:CGU.CGC.CGA.CGG.AGA.AGG

b缀氨酸:GUU.GUC.GUA.GUG

c甘氨酸:GGU.GGC.GGA.GGG

d组氨酸:CAU.CAC

e色氨酸:UGG

f甲硫氨酸:AUG

(1)甘氨酸的密码子可能是0

(2)这种六肽的氨基酸顺序为,编码这个六肽的RNA最

多含种核甘酸。

28.(9分)右图表示氢随着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转移过程,分析回答:

(1)[H]经①T②转移到C6H12O6的过程中还原X,贝(JX

指o在形成C6H12O6的同时还伴有

的产生。\

(2)[H]经②一①转移到水中,则X代表,[H]

在膜上传递给氧,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3)人体内实现③的转移,发生

在腺体细胞中;植物细胞实现③的向右转移,是在和

中进行的。

(4)X经④转移过程中,是通过作用完成的。

(5)在人体内通过④过程形成的氨基酸约有种。

29.(3分)根据坐标图像,说出此图像能够表示的三种有关生物学相关知识的变化关

系(即图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的时候,在生物学上此图像成立X

(1);

①②③

-------多糖

(2).H?O*—=—*x*------►C6HnO6t►

,④

(3)oR

I

30.(6分)PCR技术是把某一DNA片段NH2—C-COOH

在酶的作用下,合成许许多多相同片段的一种

方法,利用它能快速而特异地扩增任何要求的目的基因或DNA分子片段。电泳技术则是在

外电场作用下,利用分子携带的净电荷不同,把待测分子的混合物放在一定的介质(如琼脂

糖凝胶)中进行分离和分析的实验技术,利用它可分离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核甘酸、核

酸等物质和做亲子法学鉴定。图中图(1)~图(4)是电泳装置及相应电泳结果。请回答:

待测混合物琼脂糠凝胶

(1)电泳技术与叶绿体色素分离采用的纸层析法比较,后者使用的介质

是。电泳过程中分子的迁移速率除与本身所带净电荷的多少有关

外,你认为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列出2种)0

(2)PCR技术能把某一DNA片段进行扩增,依据的原理是。

(3)图(3)是把含有21个氨基酸的多肽进行水解,将得到的氨基酸混合物进行电泳的

结果,故可推知该多肽由种氨基酸构成的。

(4)图(4)通过提取某小孩和其母亲,以及待测定四位男性的DNA,分别由酶处理后,

生成的含有若干DNA片段并已进行扩增得到的混合物,然后进行电泳所得到的一组DNA

指纹图谱,请分析:谁是该小孩真正生物学上的父亲?。为什

么?。

31.(7分)2001年,我国科学家在山东莱阳农学院培养出克隆牛"康康"和"双双",

过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甲牛去核卵细胞数个乙半体细胞数个

血组细胞数个

适当剌激

1

早期胚胎数个

[⑥

A母牛子宫B母牛子宫

|<—妊娠、出生一►|

“康ST“双双”

(1)a、b所指细胞工程的名称分别是和o

(2)"康康"和"双双"之间能否进行器官移植?。为什么?。

(3)实施细胞工程时,所需的受体细胞大多采用动物卵细胞的原因

是O

(4)"康康"和"双双"的培养成功说明了什么问题?

32.(10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膜的问题:

(1)磷脂分子参与构成动物细胞的哪些结构?(至少答出4个)。

(2)2003年研究细胞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科学家研究细胞

膜上的各种蛋白质时,通过测定氨基酸序列及其相应的DNA序列,发现了一种细胞水通道蛋

白,并推测细胞渗透吸水、失水过程中,水分子进出细胞需通过此通道。为验证这一假设,科学

家得到了如下材料:

a.分离纯化的水通道蛋白;

b.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细胞;

c.去除水通道蛋白的细胞;

d.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内含水溶液的球状体(其膜结构能与加入的蛋白质结合);

e.能够抑制蛋白质活性的含正离子的试剂;

f.蒸镭水。

某生物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研究水通道:取一只培养皿,加入一定量的蒸储水,放入

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细胞,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加入水通道蛋白的细胞吸水胀破。

结论: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内部。

①此实验的目的是。

②找出上述实验过程的不合理之处,并加以改正。O

③选取科学家找到的材料设计另外一个实验,验证科学家提出的假设。

方法:0

预计将出现的现象:0

结论:0

33.(20分)请设计《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课的教案。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为()

(1)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2)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获取新知识的能力(4)自学与探究的能力

(5)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A.(l)(2)(3)(5)(6)B.(l)(2)(4)(5)(6)

C.(l)(3)(4)(5)(6)D,(1)(2)(3)(4)(6)

2.以下教学中不属于"重视知识生长过程"的是()

A.浓缩、提炼或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B.暴露问题思考过程

C.重视结论的应用过程D.重视先见、直觉、试误与错念的过程

3.教师行动研究起点不正确的是()

A.一个兴趣或新的想法B.一个任务或新的立项

C.一个困难或新的问题D.一个困惑或不明情况

4.校本研修中,属于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有()

(1)外出(2)协作(3)交谈(4)帮助(5)讲座

A.(l)(2)(3)B,(1)(3)(4)

C.(2)(3)(4)D.(2)(4)(5)

5.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中没有()

A.启发式教学B.支架式教学

C.情境性教学D.随机进入教学

二、填空题(10分)

6.探究学习中的教师角色是顾问、、、、批判者。

7.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和两个维度。

三、简答题(10分)

8简述课外活动的作用。

一、选择题

1.D【解析】略。2.A【解析】略。3.D【解析】略。

4.D【解析】略。5.B【解析】略。

二、填空题

6.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7.纵向横向

三、简答题

8.【答案要点】课外活动因其自身特点,有着独特的教育作用:

(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关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爰好,发挥学生的特长。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

第二部分生物专业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A【解析】兔被狼所捕食以后,其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相应的氨基酸。

2.B【解析】从题干中可分析出该细菌是利用硫化氢、铁、氢和其他物质在体内发生

物质变化过程中释放出的化学能来促进葡萄糖的形成。

3.B【解析】体内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D【解析】花青素从细胞中溢出,说明破坏了细胞膜、液泡膜等原生质层结构。

5.A【解析】水分是光合作用的反应物之一,而题干中的外界溶液浓度高低正是影响

水稻细胞失水和吸收水分的重要因素。

6.B【解析】aa失去繁殖能力,则原来种群中基因型AA和Aa的比例发生变化,

为为,所以随机交配后代中所占个体比例=

AA1/3,Aa2/3aa2/3x2/3x1/4=1/90

7.C【解析】叶片利用NaHC03溶液释放出来的C02作光合作用的原料,在有光照

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02释放氧气而上浮。

8.C【解析】花环型结构是C4植物叶片结构的典型特征之一。

9.D【解析】。2参与小鼠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10.C【解析】牛奶变质主要是因为细菌的大量繁殖,进而分解营养物质并伴随产生

大量的代谢产物所致,而许多细菌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会通过物质代谢产生大量的二氧化

碳。

11,B【解析】太空中,由于环境与地球环境条件极大不同,因此各种调节蛋白和功

能蛋白的代谢速度会加快。

12.D【解析】动物行为的发生是受体内环境和体外环境共同影响的。

13.D【解析】油菜产量主要是指种子产量,A、B、C均无法得到种子。

14.A【解析】生长素总是由形态学上端移向形态学下端,因此形态学下端浓度往往

比较高。

15.A【解析】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体内产生的抗体主要结合于细胞表面,当过敏原再

次进入机体时,引起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部分组织器官发生过敏反应。

16.C【解析】内环境主要是指组织液、血浆、淋巴,A、B两项物质进入的不是上述

部分,D项物质进入的是细胞内。

17.D【解析】调节蛋白质和功能蛋白质口服会丧失其相应的功能。

18.D【解析】在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供应能量。

19.A【解析】提取的DNA和有尾两栖类平衡器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基因通过

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对性状的控制。

20.B【解析】目的基因含A为460,故可推知其含T为460、含G为540,而第一

代增殖需要C为540,第二代增殖需要C为540x2,第三代增殖需要C为540x4,第四

代增殖需要C为540x8,所以共需要C为8100。

21.A【解析】“负压"可导致实验装置内外形成压力差。

22.B【解析】A、C描述的是结果而不是生物现象,D项题干材料不能体现。

23.D【解析】种内斗争最激烈最显著的是稳定期,而生存斗争最激烈最显著的时期

是无机环境比较恶劣,微生物活体数量急剧减少的衰亡期。

24.D【解析】略。

25.B【解析】代谢废物的累积不是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二、非选择题

26.(1)高大于减少(2)光合作用和其他的代谢活动(3)净增加光

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4)被丛林中植物吸收掉(5)

不适合。因为清晨空气中CO2多,同时大气污染物浓度比较高。

[(3)题提示:SB表示植物体内净增加的水分,SA表示植物体内净减少的水分,Si

+Sn表示一天中有机物的净消耗量,S瓜表示一天中有机物的净积累量。]

27.(1)GGG(2)精氨酸一级氨酸一甘氨酸一甲硫氨酸一组氨酸一色氨酸4

[提示:甘氨酸一缅氨酸,甘氨酸一精氨酸,精氨酸一甲硫氨酸均为一个碱基替换而成,

由此可推出甘氨酸密码子为GGG,氨基酸顺序可由三肽起点和终点对比分析即可得出。]

28.(1)C3化合物山。和C5化合物(2)丙酮酸线粒体(3)肝脏叶绿体

高尔基体(4)氨基转换(5)12

[提示:③过程表示葡萄糖和多糖可以互相转变,则表示该多糖为肝糖元,高尔基体可

参与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分子的形成。]

29.(1)无氧呼吸强度与氧浓度的关系(2)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重量与对

应时间的变化关系(3)长期不能进食,以注射葡萄糖维持生命的病人,其原生质中蛋白

质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即体重与时间的关系)(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0.(1)层析液电泳的电压,被测分子的大小,被测分子的形状,凝胶的种类密度等

(2)碱基互补配对原理(3)6(4)F2C和F2两者的DNA指纹图谱完全相同

[提示:图(4)中处于一个水平位置的为相同的氨基酸,是不同样品中的氨基酸在电

泳槽中移动的结果。]

31.(1)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2)能因为它们的遗传物质几乎相同差异

小,免疫排斥反应弱(3)卵细胞体积大,容易操作,并能为细胞核基因的表达提供合适

的细胞质环境(4)动物细胞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32.(1)细胞膜、核膜、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2)①验证水分子进出细胞需通过水通道蛋白②缺少对照实验。改正:取另一只

培养皿,加等量的蒸储水;将不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细胞放入,在相同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

用显微镜观察。不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细胞,保持原状③方法:A.将分离纯化的水通道

蛋白与球状体混合,得到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球状体;B.取甲、乙两只培养皿,加入等量的

蒸播水;C.将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球状体放入甲培养皿中,将不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球状体

放入乙培养皿中;D.在相同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

预计将出现的现象:含水通道蛋白的球状体吸水胀破,不含水通道蛋白的球状体保持

原状。

结论: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球状体。

33.

课题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教学目标1、说明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教学方法讲述与学生练

2、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习、讨论相结合

教事占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材难点主动运输

分教具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回忆、复习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细胞膜的组成和结学生回忆(可快速地翻阅笔记)后达到复习、巩

并导入新课构,请同学们回忆并回答:回答。固并导入新

问题1:细胞膜主要由哪些物质组成?请2~3位同学到黑板上,其他同学课之目的

问题2:细胞膜的结构是怎样的,你能在纸上完成画图。

画出来吗?(学生讨论,教师点评)

问题探讨指导学生观察书本标题图,并据图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