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普查与征集技术规范 无性繁殖_第1页
资源普查与征集技术规范 无性繁殖_第2页
资源普查与征集技术规范 无性繁殖_第3页
资源普查与征集技术规范 无性繁殖_第4页
资源普查与征集技术规范 无性繁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技术规范无性繁殖资源本文件规定了无性繁殖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术语和定义、普查准备、普查内容、征集对象、样本采集、样本保管与提交、无性繁殖资源的保存、数据整理、普查征集成果汇编、征集资源数据信息的提交。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NY/T3757-2020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技术规范DB15/T1816-2020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无性繁殖种质资源Germplasmresourcesofasexualpropagation由植株母体的一群细胞、部分组织或器官,通过体细胞有丝分裂,分化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形成完整植株的资源材料。如果树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甘薯、菊芋、马铃薯等块根/块茎类资源材料等。3.2块根tuberousroot是由营养繁殖的植株不定根或实生苗侧根膨大形成的,一株上可形成多个块根,它的组成不含下胚轴和茎的部分,完全由根构成,甘薯、菊芋的块根都属此类。3.3块茎tuber是植物茎的一种变态,呈块状,具有植物茎的主要特征,比如芽、叶痕等,常肉质膨大呈不规则的块状,贮藏如淀粉,糖类等碳水化合物。如半夏、天麻、马铃薯等。3.4接穗scion2嫁接时接于砧木上的枝或芽,嫁接成活后,接穗可以生长,形成树冠并生产产品,其遗传特性与母株一致。在休眠期采集的接穗称硬枝接穗,在生长季采集的接穗称为嫩枝接穗或半木质化接穗。3.5根蘖rootsucker由母株根系上不定芽萌发生成的苗,其遗传特性与母株一致。3.6插条cutting在人工培育下,能够生根并生长成植株的枝条或根段。3.7优良单株superiorindividualplant表型优良的植株,即在生长和某些性状表现上,远远超过同等生长条件下周围的同种、同龄植株的单株。3.8分株繁殖Divisionpropagation是将母树的萌蘖枝、丛生枝、匍匐枝等从母株上分离,栽植为独立新植株的方法。3.9扦插繁殖Cuttingpropagation是将母体植株上切离下来的芽、叶、根、茎等营养体插在栽培基质中,使之重新形成新的完整植株的繁殖方法。3.10压条繁殖Layeringpropagation是采取一定的措施使连在母株上的枝条形成不定根,然后再切离母株成为一个新生个体的繁殖方法。4普查准备4.1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制定包含普查时间、范围、进度安排、经费安排、普查人员组成与分工、保障措施等内容的具体普查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4.2组织准备成立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专家咨询组,明确分工。4.3资料查阅查询已有的技术档案和文献资料,掌握普查区域内种质资源的基础信息,了解资源分布及整体概况。4.4知情人访谈3通过会议或个人访谈等形式,召集基层技术人员和熟悉情况的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了解普查区域内种质资源基本情况。确定重点普查线路和重点普查区域。4.5资源征集用具准备4.5.1仪器、设备及工具包括数码相机、电脑、数据采集仪、围尺、钢卷(围)尺、皮尺、土壤刀、测高器、定位仪、望远镜、生长锥等必要工具。4.5.2图表和文具普查用图,普查表格,记录用纸、笔、包等文具。4.5.3样品采集器械采集袋、枝剪、高枝剪、手锯、放大镜、吸水纸、台纸、透明纸、采集标签等。4.5.4辅助用品及其他野外常用药品、野外防护装备、通讯设备、安全用具等。4.5.5技术培训开始资源征集前,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实训的方式,组织技术人员系统学习并熟练掌握普查技术规程、资源识别和分类、普查照片拍摄、安全等有关知识及技术要求。5普查内容5.1查清区域内无性繁殖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面积或株数)、分布区域、生长状况、群落类型及生长环境等。5.2查清区域内同一类作物不同品种、品系、变异类型等种质资源的分布、特性、适应性、经济性状、利用和保存状况等。填写附录A普查表6征集对象征集对象为行政区域内无性繁殖农作物种质资源。包括以插条、接穗、芽、根蘖、幼苗、块根、块茎、鳞茎、球茎、地下茎、种茎、匍匐茎等营养体繁殖种质资源的栽培品种、野生种及优良变异单株。如苹果、梨、桃、李、杏、樱桃等的硬枝或嫩枝;山核桃、梨、山楂、樱桃、三定子、海棠果或苹果营养系矮化砧等的根段;马铃薯的块茎等。7样本采集7.1块根/块茎类种质资源块根、块茎作物从不同植株采集至少15个~30个块根/块茎,采集各种种质材料时尽量多一些。采集数量:可参照国家行业标准NT/3757-2020。7.2插条/植株类种质资源7.2.1取样方式嫁接的栽培、半栽培品种:取代表性植株的接穗(插条、根蘖)。4地方品种:各种类型植株的接穗(插条、根蘖)。野生资源:按类型分别取样,每一类型为一份样本。7.2.2取样数量木本:每份取接穗(插条)或根蘖5~15个,每条有3~5个营养芽眼。藤本:每份取10~15条,每条有3~5个营养芽眼。7.2.3取样时期一般应采集当年生、生长充实、表面光滑、无病、芽体饱满的营养体。果树类资源在春季芽萌动之前或秋季落叶后取样;块根/块茎种质资源在秋季成熟期或春季播种前取样。7.2.4注意事项采集插条或接穗时,应取一年生或当年生木质化的生长枝,长度20cm左右,粗度0.5~0.7cm。样本的保鲜特别重要,接穗、插条或根蘖等采集后,需立即摘去叶片和嫩梢,将接穗、插条或根蘖绑紧并系上标签,下部用浸水后攥半干的脱脂棉包上,再用湿毛巾扎住接穗或插条的下部,或者在当地取新鲜洁净苔藓包扎接穗,外面用塑料袋包严,用撕裂膜系好,临时置于阴凉处,并尽早快速寄往有关资源保存7.2.5图像采集样本应及时拍照或录像。每份种质图像资料应包括样本、完整植株、生境、花或果实等的照片。图片格式为“样本编号.jpg”,像素大小至少为1024×3648或600dpi。并详细记录样本的编号、拍摄时间、地点和拍摄人等信息。填写附录B-1或附录B-2征集表。8样本保管与提交8.1块根、块茎和鳞茎类要干湿度适中,放在阴凉通风处。8.2根茎、根蘖和幼苗类采集时要连根带土挖起,根部放在塑料袋中保湿,干燥时可加少许水,但应防霉变;必要时可先假植。8.3接穗、插条和茎尖类要剪成段,摘除叶子和嫩枝,并两端烫蜡封口,放入尼龙袋(塑料袋)内保湿并防霉变。保湿的用品如毛巾、半脱脂棉等。采集的营养体应尽快送到指定的单位保存(本区域种质圃或国家种质圃保存)。填写附录C提交清单。9数据整理9.1普查表和征集表整理核对表格是否齐全,项目填写是否符合要求,计算是否准确,文字材料有无错漏,文字资料、图表是否一致。补充遗漏普查内容。对普查表进行统计、汇总,并整理成册。59.2影像资料整理对普查与征集中拍摄的照片和视频进行分类整理,并备份。核对照片和视频的编号、种质名称、拍摄时间、地点与普查和征集表相一致。9.3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将普查数据录入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旗(县)、盟(市、区)、自治区三个层次进行。10普查征集成果汇编10.1普查报告根据普查结果,编写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报告。重点分析本区域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突出体现地区优势和特色。对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现状、利用潜力进行客观和综合评价。10.2技术资料汇集——管理与文书资料:文件、会议纪要、实施方案、技术规程、培训照片、管理规章制度、技术经济责任合同等;——表格资料:普查表、征集表、汇总表等;——图件资料:种质资源分布图、照片、影像等;——上述材料的电子文档:上述材料、图片和文字的电子文档。11征集资源数据信息的提交各旗县应将普查表、征集资源清单及其征集表等技术资料整理好,及时提交征集资源组织部门。6(规范性)内蒙古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表(栽培品种)表A.1内蒙古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表(栽培品种)作物名称分布乡镇、村种植面积(亩)种植品种数目具有保健、药用、工艺品、宗教等特殊用途品种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名称用途单产(kg/亩)数目代表性品种数目代表性品种名称面积单产(kg/亩)名称面积单产(kg/亩)注:表格不足请自行补足7表A.2内蒙古农作物野生种质资源普查表资源名称学名俗名科名属名种名分布乡镇、村经度纬度海拔分布地形分布面积/株用途(具有保健、药工艺品、宗教等特殊用途资源)注:表格不足请自行补足8表B.1内蒙古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表样品编号普查单位填表人及电话地点盟(市)旗(县/区)乡(镇)村经度纬度海拔作物名称种质名称科名属名种名学名种质类型□地方品种□选育品种□野生资源□其他种质来源□当地□外地□外国生长习性□一年生□多年生□越年生繁殖习性□有性□无性播种期收获期主要特性□高产□优质□抗病□抗虫□耐盐碱□抗旱□广适□耐寒□耐热□耐涝□耐贫瘠□其他其他特性主要特性详细描述种质用途□食用□饲用□保健药用□加工原料□其他利用部位□种子(果实)□根□茎□叶□花□其他种质分布种质群落(野生)□群生□散生生态类型□农田□森林□草地□荒漠□湖泊□湿地□海湾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寒带地形□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土壤类型□盐碱土□红壤□黄壤□棕壤□褐土□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漠土□沼泽土□高山土□其他采集方式□农户搜集□田间采集□野外采集□市场购买□其他采集部位□种子□植株□种茎□块根□果实□其他样品数量样品照片是否采集标本提供人姓名:性别:民族:年龄:联系电话:备注9本表为征集资源时所填写的资源基本信息表,一份资源填写一张表格。1.样品编号:征集的资源编号。由P+县代码+3位顺序号组成,共10位,顺序号由001开始递增,如“P150922001”,化德县第1号种子。2.日期:分别填写阿拉伯数字,如2021、03、01。3.普查单位:组织实地普查与征集单位的全称。4.填表人及电话:填表人全名和联系电话。5.地点:分别填写完整的省、市、县、乡(镇)和村的名字。6.经度、纬度:直接从GPS上读数,请用“度”格式,即ddd.dddddd(只填写数字,不要填写“度”字或是“°”符号),一定要在GPS显示已定位后再读数。7.海拔:直接从GPS上读数。8.作物名称:该作物种类的中文名称,如马铃薯、小麦等。9.种质名称:该份种质的中文名称。10.科名、属名、种名、学名:填写拉丁名和中文名。11.种质类型:单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2.生长习性:单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3.繁殖习性:单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4.播种期、收获期:括号内填写月份的阿拉伯数字,再选择上、中、下旬。15.主要特性:可多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6.其他特性:该资源的其他重要特性。17.种质用途:可多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8.种质分布、种质群落:单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9.生态类型:单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0.气候带:单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1.地形:单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2.土壤类型:单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3.采集方式:单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4.采集部位:可多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5.样品数量:按实际情况选择粒、克或个/条/份,填写阿拉伯数字。26.样品照片:样品的全写、典型特征和样品生境照片的文件名,采用“样品编号”-1、“样品编号”-2……的方式对照片文件进行命名。“P150922001.jpg—1”,表示化德县第1号样本第1张照片。27.是否采集标本:单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8.提供人:样品提供人(如农户等)的个人信息。29.备注:如表格填写项不足以描述该资源的情况,或普查人员觉得必须要加以记载的其他信息,请在此作详细描述。表B.2内蒙古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果树类)征集表样品编号普查单位填表人及电话地点盟(市)旗(县/区)乡(镇)村经度纬度海拔年均温度降水量果实成熟期作物名称种质名称科名属名种名学名资源类型□地方品种□选育品种□野生资源□其他种质类别□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我国特有树种□自治区特有树种□国外引进树种□其他树种生活型□乔木□灌木□藤本□其他繁殖习性□有性(种子繁殖、胎生繁殖)果实产量□无性(根繁、分蘖、扦插等)主要特性□高产□优质□抗病□抗虫□耐盐碱□抗旱□广适□耐寒□耐热□耐涝□耐贫瘠□其他特征特性详细描述种质用途□食用□饲用□保健药用□加工原料□观赏□其他利用部位□种子(果实)□根□茎□叶□花□其他种质分布生态类型□农田□森林□草地□荒漠□湖泊□湿地□海湾种质群落□群生□散生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寒带地形□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土壤类型□盐碱土□红壤□黄壤□棕壤□褐土□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漠土□沼泽土□高山土□其他土壤质地□轻壤土□中壤土□沙土□粘士□重壤土采集方式□农户搜集□田间采集□野外采集□市场购买□其他采集部位□种子□植株□种茎□块根□果实□其他样品数量样品照片图像编号标本采集提供人姓名:性别:民族:年龄:联系电话:备注表C.1提交国家(自治区)种质库(圃)的种质资源清单表序号*1采集编号*2采集单位*3种质名称*4作物名称*5名*6种质类型*7采集地*8采集日期*9培育年份*10种地点*11种年份*12种单位*13否首次收集*14芽率种子重量(g)*15农民认知*16源提供人姓名*17资源提供人电话旗县全称注*1-*17为必填项*1序号*1:资源顺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