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新乡市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新乡市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新乡市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新乡市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高二期末(下)测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根据2000年发布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的定义,目前将对地球以外天体开展的空间探测活动称为深空探测。深空探测是人类了解太阳系甚至宇宙,进而考察、勘探和定居太阳系其他天体的第一步。深空探测是21世纪人类进行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空间科学与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目前深空探测的六个重点方向为: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小行星与彗星的探测、太阳探测、水星与金星的探测、巨行星及其卫星的探测。深空探测活动在当今世界高新科技领域中极具挑战性、创新性和带动性,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科学上,深空探测活动直面宇宙和生命起源及演化、行星的比较研究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将推动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天文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催生比较行星学、太阳系演化学等一批新兴学科;开展深空探测将极大地促进空间科学的发展,为人类认知客观世界做出独特的贡献。技术上,深空探测活动是一项多学科交叉、技术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将牵引空间先进推进、智能化控制、新兴电源等一大批共性关键技术的发展;促进计算机、微机电、材料、精密制造等基础技术发展。经济效益上,深空探测活动能够广泛带动工程技术的进步,推动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向国民经济的推广和转移,将产生长期的收益,特别有益于当今时代背景下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绿色增长需求。同时,深空探测能够提高人类进入太空、利用太空资源的能力,太空采矿等将为未来人类社会带来潜在的经济增长点,一旦成功实施并成熟应用,能够一定程度上化解地球资源日益匮乏的困境。(摘编自孙泽洲《深空探测技术》)材料二:迄今为止,人类已进行10次月球采样返回,但这些采样均位于月球正面。1970年9月12日至24日,苏联的月球16号探测器成功完成了人类首次月面自动采样,携带101克月球样品安全返回地球。至1976年8月,苏联共发射了5个自动采样探测器,其中,月球16号、20号和24号共取回了326克月壤。1969年7月16日至24日,美国完成了人类首次登月任务,2名航天员采集了21.7千克月球样品后返回地球。美国总共6次成功载人登月并从月球取回381千克月壤和月岩样品。2020年底,嫦娥五号从月球正面采回1731克月壤。作为嫦娥五号的备份,嫦娥六号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除了开展月表勘测,还要前往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阿波罗环形山地区进行样品采集,争取实现采回2千克月壤的目标。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由此开启了为期53天的全球首次月球背面取样返回之旅。这标志着由嫦娥六号、七号和八号组成的中国探月工程四期正在稳步推进。那么,①______?嫦娥六号副总设计师王琼指出,比起月球正面,月球背面基本是古老的月壳和高地,坑洞更多,可能隐藏着月球形成和演化的秘密,因此更具科研价值。计划着陆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是月球背面一处直径约2400千米的撞击坑,是月球上最古老、最大的撞击坑,也是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撞击坑之一。嫦娥六号可进行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等工作,在该坑内获取月球南极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样品。科学家将通过研究月背样品来了解和分析月表浅层结构、矿物组分、月面形貌等,有望在太阳系早期撞击历史、火山活动和月球地质演化等重大科学议题上取得突破,拓展人类对月球乃至太阳系的认知。值得一提的是,嫦娥六号采集的样品地质年龄预期将达到40亿年。此前,美国和苏联采集的样品地质年龄约为30亿年,而嫦娥五号样品地质年龄约为20亿年。②______?此次会沿用嫦娥五号的“钻取”和“表取”两种“取样”方式,获得不同深度的样品。“表取”是通过机械臂和机械爪的配合,从月球表面抓取一部分月壤;“钻取”是通过特殊的钻头钻到月表以下两米左右的位置,把月壤整体取出来,然后将其封装,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地转移和再入回收等过程将样品送回地球。此次任务涉及多项技术挑战,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为止复杂程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系统工程。研究团队实现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包括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着陆器的精准软着陆、月球样本采集、月背上空精准悬停降落、月背智能采样和月背起飞上升以及返回舱的发射与返回等。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无法和地面测控站直接进行通信,需要中继星提供中继通信支持。2024年3月20日,我国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解决了这一问题。嫦娥六号的地月轨道转移也更复杂。工程团队综合考虑地月位置关系等因素,应用“窄窗口多轨道”发射技术,在连续两天、每天50分钟的窗口内,设计了10条奔月轨道。此外,我国还将基于嫦娥六号,继续深入讨论和构建环月球通信导航卫星星座。嫦娥六号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将进行载人登月、建立月球科研站等任务,中国人将进入太空,利用太空资源。(摘编自张志会《从错失浪潮到全球领跑,中国探月的历史与未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小行星与彗星的探测、太阳探测、水星与金星的探测等深空探测方向中,月球探测是最重要的。B.深空探测能提高人类进入太空、利用太空资源能力,太空采矿等一旦成功实施并成熟应用,将解决地球资源匮乏的问题。C.历史上,美国完成了人类首次月面自动采样,还完成了人类首次登月任务,美国总共6次成功载人登月并从月球取回样品。D.嫦娥六号任务的工程团队综合考虑地月位置关系等因素,在连续两天、每天50分钟的窗口内,设计了10条奔月轨道。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深空探测活动直面宇宙和生命起源及演化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能为人类认知客观世界做出独特的贡献。B.嫦娥五号从月球正面采回1731克月壤,嫦娥六号则前往月球背面进行样品采集,争取实现采回2千克月壤的目标。C.在嫦娥五号样品地质年龄超越此前美国样品地质年龄的基础上,嫦娥六号采集的样品地质年龄预期将达到40亿年。D.嫦娥六号任务涉及多项技术挑战,是我国航天领域复杂程度高、技术跨度大的系统工程,实现了一些技术突破。3.下列关于“月球背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球背面基本是古老的月壳和高地,可能隐藏着月球形成和演化的秘密,科研价值高。B.南极—艾特肯盆地是一处直径约2400千米撞击坑,是月球上最古老、最大的撞击坑。C.科学家通过对月球背面样品的研究,有望在月球地质演化等重大科学议题上取得突破。D.月球背面上的探测器与地面测控站直接通信的质量差,需要中继星提供中继通信支持。4.根据语境,材料二中画横线的两处是提出问题,请补充完整。5.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嫦娥六号任务的意义。【答案】1.D2.C3.D4.①嫦娥六号为什么非要去月球背面呢②嫦娥六号如何从月球背面“取样”呢5.①科学上的意义。嫦娥六号将着陆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并进行相关探测和勘察,我国获取月球样品并进行研究,有望在重大科学议题上取得突破,为人类认知客观世界做出贡献。②技术上的意义。嫦娥六号任务涉及多项技术挑战,研究团队实现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解决了月球背面的通信问题。这将促进相关基础技术的发展。③经济效益上的意义。嫦娥六号任务奠定了中国载人登月、建立月球科研站等任务的基础。中国人将进入太空,利用太空资源,促进经济增长。【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月球探测是最重要的”分析不当,原文只是介绍了目前深空探测的六个重点方向,没有表达“月球探测是最重要的”。B.“将解决地球资源匮乏的问题”说法绝对,原文是“一旦成功实施并成熟应用,能够一定程度上化解地球资源日益匮乏的困境”。C.“美国完成了人类首次月面自动采样”张冠李戴,原文是“1970年9月12日至24日,苏联的月球16号探测器成功完成了人类首次月面自动采样”。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C.“在嫦娥五号样品地质年龄超越此前美国样品地质年龄的基础上”不合文意,原文表述为“嫦娥六号采集的样品地质年龄预期将达到40亿年。此前,美国和苏联采集的样品地质年龄约为30亿年,而嫦娥五号样品地质年龄约为20亿年”,据此可知,嫦娥五号样品地质年龄没有超越此前美国样品地质年龄。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月球背面上的探测器与地面测控站直接通信的质量差”不合文意,根据原文“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无法和地面测控站直接进行通信,需要中继星提供中继通信支持”可知,应是“月球背面上的探测器无法与地面测控站直接进行通信”。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根据“比起月球正面,月球背面基本是古老的月壳和高地,坑洞更多,可能隐藏着月球形成和演化的秘密,因此更具科研价值”可知,下文分析的是月球背面的特点和科研价值,此处的关键词应该是“月球背面”;结合语境中“嫦娥六号副总设计师指出”,可知,动作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嫦娥六号”。因此可填写“嫦娥六号为什么非要去月球背面呢”。②下文介绍了“钻取”和“表取”两种“取样”方式,及其工作原理,此处的问题应该与“取样”方式有关。可填写“嫦娥六号如何从月球背面‘取样’呢”。【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①科学上的意义。根据材料一“科学上,深空探测活动直面宇宙和生命起源及演化、行星的比较研究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将推动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天文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催生比较行星学、太阳系演化学等一批新兴学科;开展深空探测将极大地促进空间科学的发展,为人类认知客观世界做出独特的贡献”,以及材料二“嫦娥六号副总设计师王琼指出,比起月球正面,月球背面基本是古老的月壳和高地,坑洞更多,可能隐藏着月球形成和演化的秘密,因此更具科研价值。计划着陆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是月球背面一处直径约2400千米的撞击坑”可知,嫦娥六号将着陆南极—艾特肯盆地,去月球背面探测,将催生新兴学科,促进空间科学的发展,为人类认知客观世界做出独特的贡献。②技术上的意义。根据材料一“技术上,深空探测活动是一项多学科交叉、技术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将牵引空间先进推进、智能化控制、新兴电源等一大批共性关键技术的发展;促进计算机、微机电、材料、精密制造等基础技术发展”和材料二“此次任务涉及多项技术挑战,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为止复杂程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系统工程。研究团队实现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包括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着陆器的精准软着陆、月球样本采集、月背上空精准悬停降落、月背智能采样和月背起飞上升以及返回舱的发射与返回等”“我国还将基于嫦娥六号,继续深入讨论和构建环月球通信导航卫星星座”可知,嫦娥六号任务涉及多项技术挑战,研究团队实现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在月球通信方面取得重大突破。③经济效益上的意义。根据材料一“经济效益上,深空探测活动能够广泛带动工程技术的进步,推动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向国民经济的推广和转移,将产生长期的收益,特别有益于当今时代背景下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绿色增长需求。同时,深空探测能够提高人类进入太空、利用太空资源的能力,太空采矿等将为未来人类社会带来潜在的经济增长点,一旦成功实施并成熟应用,能够一定程度上化解地球资源日益匮乏的困境”,以及材料二“嫦娥六号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将进行载人登月、建立月球科研站等任务,中国人将进入太空,利用太空资源”可知,嫦娥六号任务有助于利用太空资源,促进经济增长。(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明天鲁迅“没有声音,——小东西怎了?”红鼻子老拱手里擎了一碗黄酒,说着,向间壁努一努嘴。蓝皮阿五便放下酒碗,在他脊梁上用死劲的打了一掌,含含糊糊嚷道:“你……你你又在想心思……”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间壁的单四嫂子,她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所以睡的也迟。这时候,单四嫂子正抱着她的宝儿,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黑沉沉的灯光,照着宝儿的脸,绯红里带一点青。单四嫂子心里计算: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偏方也吃过了,要是还不见效,怎么好?——那只有去诊何小仙了。但宝儿也许是日轻夜重,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也会退,气喘也会平的:这实在是病人常有的事。①单四嫂子等候天明,却不像别人这样容易,觉得非常之慢,宝儿的一呼吸,几乎长过一年。现在居然明亮了;天的明亮,压倒了灯光,——看见宝儿的鼻翼,已经一放一收的扇动。单四嫂子知道不妙,暗暗叫一声“阿呀!”心里计算:怎么好?只有去诊何小仙这一条路了。她虽然是粗笨女人,心里却有决断,便站起身,从木柜子里掏出每天节省下来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都装在衣袋里,锁上门,抱着宝儿直向何家奔过去。天气还早,何家已经坐着四个病人了。她摸出四角银元,买了号签,第五个便轮到宝儿。何小仙伸开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②单四嫂子暗地纳罕,心里计算:宝儿该有活命了。但总免不了着急,忍不住要问,便局局促促的说:“先生,——我家的宝儿什么病呀?”“他中焦塞着。”“不妨事么?他……”“先去吃两帖。”“他喘不过气来,鼻翅子都扇着呢。”“这是火克金……”何小仙说了半句话,便闭上眼睛;单四嫂子也不好意思再问。单四嫂子接过药方,一面走,一面想。她虽是粗笨女人,却知道何家与济世老店与自己的家,正是一个三角点;自然是买了药回去便宜了。③于是又径向济世老店奔过去。店伙也翘了长指甲慢慢的看方,慢慢的包药。单四嫂子抱了宝儿等着;宝儿忽然擎起小手来,用力拔她散乱着的一绺头发,这是从来没有的举动,单四嫂子怕得发怔。宝儿吃下药,已经是午后了。单四嫂子留心看他神情,似乎仿佛平稳了不少;到得下午,忽然睁开眼叫一声“妈!”又仍然合上眼,像是睡去了。他睡了一刻,额上鼻尖都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单四嫂子轻轻一摸,胶水般粘着手;慌忙去摸胸口,便禁不住呜咽起来。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变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啕。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子老拱之类。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单四嫂子家的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这时候,单四嫂子坐在床沿上哭着,宝儿在床上躺着,纺车静静的在地上立着。许多工夫,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她心里计算: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明天醒过来,自己好好的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的睡在自己身边。他也醒过来,叫一声“妈”,生龙活虎似的跳去玩了。但单四嫂子待她的宝儿,实在已经尽了心,再没有什么缺陷。昨天烧过一串纸钱,上午又烧了四十九卷《大悲咒》;④收敛的时候,给他穿上顶新的衣裳,平日喜欢的玩意儿,——一个泥人,两个小木碗,两个玻璃瓶,——都放在枕头旁边。后来王九妈掐着指头仔细推敲,也终于想不出一些什么缺陷。这一日里,蓝皮阿五简直整天没有到;咸亨掌柜便替单四嫂子雇了两名脚夫,每名二百另十个大钱,抬棺木到义冢地上安放。王九妈又帮她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太阳渐渐显出要落山的颜色;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显出要回家的颜色,——于是他们终于都回了家。她现在知道她的宝儿确乎死了;不愿意见这屋子,吹熄了灯,躺着。她一面哭,一面想:想那时候,自己纺着棉纱,宝儿坐在身边吃茴香豆,瞪着一双小黑眼睛想了一刻,便说:“妈!爹卖馄饨,我大了也卖馄饨,卖许多许多钱,——我都给你。”那时候,真是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但现在怎么了?现在的事,单四嫂子却实在没有想到什么。——我早经说过:她是粗笨女人。她能想出什么呢?她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但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还魂是不能有的事,她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于是合上眼,想赶快睡去,会她的宝儿,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得明白。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胧的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跄跄踉踉出了咸亨,却又提尖了喉咙,唱道:“我的冤家呀!——可怜你,——孤零零的……”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斜的笑着挤着走去。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鲁镇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咸亨酒店和间壁的单四嫂子两家,咸亨酒店里几个酒肉朋友吃喝得正高兴,而单四嫂子靠纺棉纱来求生存。B.王九妈帮单四嫂子置办丧事,把单四嫂子家的板凳和衣服拿去作抵押,替她借钱,给帮忙的人备饭,这些主要体现了王九妈有同情心。C.单四嫂子是一个勤劳善良、本分的劳动妇女,想靠双手养活自己的儿子,只能通过“明天”来寄托希望,她是被压迫的底层百姓的典型。D.单四嫂子和阿Q一样有愚昧的一面:单四嫂子为给儿子治病去求神许愿;而阿Q被赵太爷打了,却说是被儿子打了,还为此得意很多年。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觉得非常之慢,宝儿的一呼吸,几乎长过一年”运用了夸张手法,突出单四嫂子此时的心理感受。B.句子②通过心理、神态和语言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单四嫂子在何小仙那里给宝儿看病时的情状,她满怀希望。C.句子③写单四嫂子“奔”到药店,但店伙却“慢慢的看方,慢慢的包药”,在一快一慢之中表现了店伙的沉稳。D.句子④写泥人、小木碗和玻璃瓶这些玩意都被入殓,情景真实而感人,表现出单四嫂子真挚而深沉的母爱。8.有评论认为:鲁迅克制、朴实的叙述却蕴含着辛辣的讽刺。请结合文本举两例来简要分析。9.“红鼻子老拱”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这个人物形象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答案】6.B7.C8.①“何小仙”“济世老店”的名字是讽刺,所谓的“小仙”和“济世老店”并没有救回孩子的命,讽刺了庸医行骗害人的本质。②“但单四嫂子待她的宝儿,实在已经尽了心,再没有什么缺陷”是讽刺,单四嫂子尽心尽力了,在宝儿生前尽心为他治病,在宝儿死后给他烧纸钱和《大悲咒》,可是宝儿的生命终究是逝去了。讽刺了整个社会的愚昧无知。9.(1)人物形象特点:①无赖,如开头写“红鼻子老拱”偷听隔壁单四嫂子家动静的神态和动作,表现了他无赖的形象;②冷漠,如写单四嫂子一面哭,一面回想宝儿生前的情状,而老拱却唱着“我的冤家呀!——可怜你,——孤零零的”的小曲,在对比中表现了他的冷漠。(2)人物形象作用:①“红鼻子老拱”冷漠,对单四嫂子缺乏同情,他和“王九妈”“蓝皮阿五”一样都是底层群众,他们共同构成了更广泛的社会环境;②表现了当时社会世态人情的凉薄,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漠和残忍。【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B.“这些主要体现了王九妈有同情心”理解有有误,王九妈的行为显得机械、冷漠,在单四嫂子最爱的儿子死去时,王九妈并没有表现出应不有的同情或安慰,而是以一种命令的方式处理宝儿的后事。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句子的分析与鉴赏能力。C.“在一快一慢之中表现了店伙的沉稳”分析不当,应是表现了店伙的装腔作势、怠慢病人。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艺术手法的能力。①从小说中人物、店铺的命名来看,“何小仙”为巫医神婆,装腔作势,招摇撞骗,打着行医的旗号坑骗百姓;“济世老店”为一药铺的名字,店伙傲慢势力。“何小仙”和“济世老店”这两个名称本应悬壶济世,护佑百姓,但在文中对穷人没有丝毫恩惠怜悯,并没有救回单四嫂子家孩子的命,充满讽刺。②从人物形象与情节方面来看,单四嫂子的宝儿生病,因没有得到合适的医治死去。单四嫂子寄希望于何小仙,她认为“待她的宝儿,实在已经尽了心,再没有什么缺陷”,“昨天烧过一串纸钱,上午又烧了四十九卷《大悲咒》”,以及“后来王九妈掐着指头仔细推敲,也终于想不出一些什么缺陷”等情节,写出了单四嫂子和她周围的人愚昧无知,作者对这些人既有同情又有批判,克制、朴实的叙述蕴含着辛辣的讽刺。【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及其作用的能力。(1)人物形象特点:①恃强凌弱,地痞无赖形象。如小说开头写“‘没有声音,——小东西怎了?’红鼻子老拱手里擎了一碗黄酒,说着,向间壁努一努嘴”,“红鼻子老拱”深更半夜在咸亨酒店喝酒,偷听隔壁单四嫂子家动静,“你……你你又在想心思……”,人物对话表现了他地痞无赖的形象;②作为底层民众,缺乏真诚同情。如“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胧的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跄跄踉踉出了咸亨,却又提尖了喉咙,唱道:‘我的冤家呀!——可怜你,——孤零零的……’”,单四嫂子的孩子病死,单四嫂子痛不欲生,而“红鼻子老拱”无丝毫同情,反而唱小曲幸灾乐祸,在悲喜对比中表现了“红鼻子老拱”冷漠自私、丧尽天良。(2)人物形象作用:①从情节、环境方面来看,“红鼻子老拱”是底层群众的代表,他和文中的“王九妈”“蓝皮阿五”一样,对单四嫂子没有同情,只是看客的心态。冷漠、无情、麻木是他们的共同特点,这些人物构成的社会就是单四嫂子的生活环境——无情、冷漠的封建社会;②从主旨方面来看,描写他们体现作者更深层次的思考,达到深刻揭示主题的目的,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今世近习之请行,则官爵可买;官爵可买,则商工不卑也矣。奸财货贾得用于市,则商人不少矣。聚敛倍农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则耿介之士寡而商贾之民多矣。是故乱国之俗: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其言谈者,为设诈称,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遗社稷之利。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其患御者,积于私门,尽货赂,而用重人之谒,退汗马之劳。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此五者,邦之蠹也。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选自《韩非子·五蠹》,有删改)材料二: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河间献王曰:“管子称:‘仓库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谷者,国家所以昌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尚书》五福,以富为始,子贡问政,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晋文公见咎季,其庙傅于西墙,公曰:“孰处而西?”对曰:“君之老臣也。”公曰:“西益而宅。”对曰:“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其墙坏而不筑。”公曰:“何不筑?”对曰:“一日不稼,百日不食。”公出而告之仆,仆顿首于轸曰:“君之明,群臣之福也。”乃令于国曰:“毋淫宫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时,无夺农功。”(选自《说苑·建本》,有删改)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则称先王之道A以籍仁义B盛容服而饰C辩说D以疑E当世之F法G而贰H人主之心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与“位卑则足羞”(《师说》)两句中的“卑”意思相同。B.“以成其私”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私”意思不同。C.“聚弗靡之财”与“则弗能攻”(《兼爱》)两句中的“弗”意思不同。D.“西益而宅”与“单于益骄”(《苏武传》)两句中的“益”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混乱风气的形成跟五种像蛀虫一样的人有关,不除掉这些人,国家就危险了。B.人们想要行为正当就需要本性正,如果一开始就不够强盛,那么,最后肯定会失败。C.晋文公听到咎季家的墙坏了不修的事,深受启发,下令不准滥修宫室,要保障农事。D.管仲认为君王应把百姓当作天,百姓亲附,国家就安宁;百姓背弃,国家就要灭亡。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聚敛倍农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则耿介之士寡而商贾之民多矣。(2)夫谷者,国家所以昌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14.两则材料中,给君王的建议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答案】10.BDG11.D12.C13.(1)(奸商)搜刮所得成倍地超过农民的收入,而在社会上受到的尊重又超过从事耕战的人,那么光明正直的人就减少,而经营工商业的人就增多。(2)谷物,国家是靠它繁荣昌盛的,礼义是靠它实行的,人心是靠它安定的。14.①相同点:以农为本,重视农事。②材料一中希望君王能保证从事农耕的人多于经商之人,否则会本末倒置,导致社会风气不好,体现了以农为本、重视农事。③材料二中管子劝谏君王,国家粮食增加则国家富裕,国富则兵力可以强大;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很难治理,体现了以农为本、重视农事。【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称引先王之道来宣扬仁义道德,讲究仪容服饰而文饰巧辩言辞,用以扰乱当今的法令,从而动摇君主的决心。“称先王之道”为做法,“以”为表目的的连词,“籍仁义”为目的,应该在B处断开;“盛容服”与“饰辩说”为并列结构,用“而”字连接,应该在D处断开;“疑”为动词,“当世之法”为名词性短语,“疑当世之法”为动宾短语,语意完整,应该在G处断开。故选BD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二者都解释为“卑微”。句意:总是要使工商业者和游手好闲人尽量减少,而且(让他们)名位卑下。/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B.正确。私欲,私人目的/偏爱。句意:来达到私人目的。/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C.正确。奢侈/不。句意:积累奢侈资财。/就不能进行医治。D.错误。扩建/更加。句意:从西边扩建您的住宅。/单于更加骄横。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咎季家的墙坏了不修”错误,根据原文“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其墙坏而不筑”可知,是咎季隔壁的老臣的墙坏了不修,不是咎季。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倍”,成倍超过;“致尊”,受到的尊重;“过”,超过;“耿介”,光明正直。(2)“所以”,表凭借,是靠它来……;“昌炽”,繁荣昌盛;“……者,……也”,判断句。【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两则材料中都强调要重视农业生产。材料一:文中“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首先明确了观点——要使工商业者和游手好闲的人尽量减少。“今世近习之请行,则官爵可买;官爵可买,则商工不卑也矣。奸财货贾得用于市,则商人不少矣”,分析了工商业盛行的危害,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思想。材料二:根据“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可知,管子把民众当作天。“仓库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以及“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也体现了管子重视农业生产,他认为百姓生活富足,国家才能安定。参考译文:材料一:明君治理国家的政策,总是要使工商业者和游手好闲的人尽量减少,而且(让他们)名位卑下,因为从事农耕的人少而致力于工商业的人多。现在社会上向君主亲近的侍臣行贿托情的风气很流行,这样官爵就可以用钱买到;官爵可以用钱买到,那么工商业者的地位就不会低贱了。投机取巧非法获利的活动可以在市场上通行,那么商人就不会少了。(奸商)搜刮所得成倍地超过农民的收入,而在社会上受到的尊重又超过从事耕战的人,那么光明正直的人就减少,而经营工商业的人就增多。因此,造成国家混乱的风气是:那些著书立说的人,称引先王之道来宣扬仁义道德,讲究仪容服饰而文饰巧辩言辞,用以扰乱当今的法令,从而动摇君主的决心。那些纵横家们,弄虚作假,招摇撞骗,借助于国外势力来达到私人目的,进而放弃了国家利益。那些游侠刺客,聚集党徒,标榜气节,以图显身扬名,结果触犯国家禁令。那些国君的近臣,大批依附权臣贵族,肆意行贿,而借助于重臣的请托,逃避从军作战的劳苦。那些工商业者,制造粗劣器具,积累奢侈资财,囤积居奇,待机出售,希图从农民身上牟取暴利。上述这五种人,都是国家的蛀虫。君主如果不除掉这五种像蛀虫一样的人,不广罗刚直不阿的人,那么,天下即使出现破败沦亡的国家,地削名除的朝廷,也不足为怪了。材料二:孔子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本性不正的人最后肯定行为不正当,一开始就不够强盛的最后肯定会失败。齐桓公问管仲:“当君王的人,应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管仲回答说:“应把天当作最宝贵的。”齐桓公仰起头望着天。管仲说:“我所说的 天’,不是广阔无边的天,给人民当君主的人,要把百姓当作天。百姓亲附,国家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国家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国家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国家就要灭亡。”河间献王说:“管子曾说过:‘仓库充实时,人民会明白什么是礼节;衣食丰裕时,人民会认识到光荣和耻辱。’谷物,国家是靠它繁荣昌盛的,礼义是靠它实行的,人心是靠它安定的。《尚书》五福中把富裕作为开端,子贡问为政之法,孔子说:‘使百姓富裕。’富裕之后再进行教导,这就是治国之本。”晋文公去见咎季,看到他的家庙紧靠在西墙下,晋文公说:“谁住在您的西边?”咎季回答说:“是君王的老臣。”晋文公说:“从西边扩建您的住宅。”咎季回答说:“我忠于职守,但比不上老臣的功劳,老臣的墙坏了却没有再修筑。”晋文公问:“为什么不修筑呢?”咎季回答说:“一天不种庄稼,一百天都得不到吃的。”晋文公出门就将此事告诉了他的车夫,车夫在车后叩头说:“君王的英明,是群臣的幸福。”晋文公于是向全国发布命令说:“不准滥修宫室,以此妨害百姓的住宅,修建要按一定的时间,不准妨碍农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书愤二首(其一)陆游白发萧萧卧泽中①,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②。细雨春芜上林苑③,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注】①泽中:指诗人居住之地镜湖。②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督战时“嚼齿皆碎”,后被俘,不屈而死。③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所在地。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年迈而闲散的状态,幽居在镜湖旁,只有天地才能洞察他报国无门的忠肝义胆。B.颔联的“久”与“空”富有表现力,写出了苏武遭难的时间久,张巡忧愤而恨不得把牙齿咬碎嚼光。C.尾联写诗人自己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但诗句在整体上给人凄婉、哀伤之感。D.这首诗与陆游另一首《书愤》诗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16.这首诗情感意蕴丰富,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首联直接抒情,“卧泽中”“孤忠”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不被人理解的愤懑。②颔联借典抒情,借苏武、张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的耿耿忠心。③颈联借景抒情,借昔日皇宫所在地荒凉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感伤,也表达了对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愤慨。④尾联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年虽老但壮心不已,期盼能够建功立业。【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形象、情感、语言的能力。C.“给人凄婉、哀伤之感”错误,诗人年老衰退,但是老骥伏枥,壮志犹存,只是壮志难酬,因此情感应当是“激昂、悲壮”。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抒情手法的能力。鉴赏诗歌情感手法可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用典抒情、咏物抒情)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首联,直接抒情。诗句描写诗人年迈力衰,远离朝廷。他想到,光阴既不待我,衷肠亦无处可诉,只好凭天地来鉴察自己的一片孤忠。抒发自己的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不被人理解的愤懑。颔联,运用典故抒情。诗人抚今追昔,想起了古人。苏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安史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齿吞牙,不屈而死。作者的耿耿孤忠,不减他们二人,有天地可鉴。颈联,借景抒情。描写上林苑和洛阳宫的景色:丝丝的春雨飘洒在上林苑的乱草上,清冷的夜月照见了洛阳宫的断砖破墙。昔日繁华的皇宫如今荒凉萧瑟,诗人借景物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感伤,对当权者的愤慨。尾联,语气激昂,情绪悲壮,直接抒情。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甚至死去仍要做鬼中的英雄。表达了诗人壮心不死,期盼建功立业的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明在森林公园里游玩,看到了树上的蝉蜕,他想到了可以用蝉蜕打比方来赞美人,如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的“______,______”两句赞美屈原品质高洁,自动地远离污浊。(2)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______,______”两句与杜甫《哀江头》中的“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两句,在表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3)黄庭坚《登快阁》中,运用伯牙和阮籍的典故来表现诗人内心烦忧和孤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答案】①.自疏濯淖污泥之中②.蝉蜕于浊秽③.念桥边红药④.年年知为谁生⑤.朱弦已为佳人绝⑥.青眼聊因美酒横【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濯、淖、秽、药、横。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对于诗圣杜甫的名字,①。我们在孩童时期就被“两个黄鹂”启蒙,长大一些后又在课堂上诵读过“国破山河在”,知晓《石壕吏》和《秋兴八首》。时光荏苒,代际嬗替,在无数读者的心中,生发出了一个(A)的病叟形象,他漂泊无依,疾病缠身。人们崇尚他忧国忧民的伟大精神,但又对这个高度脸谱化的历史人物倍感疏离。走进(B)的卷帙,我们恍惚间发现,对于杜甫的真实人生,②。在“千家注杜”的盛况之下,人们对杜甫的生命史却不重视。这段生命史,③,还包括他所看到的历史景象,以及他所关涉的历史暗流。而其中最为含混的,则是杜甫前四十四年的人生。在个体生命的成长过程中,杜甫借助诗歌,筑造起一个远超自身活动范围的宏大世界。对一个唐代人来说,杜甫足迹所至已经足够广阔,但在他的诗歌世界里,这个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可以看到:葱岭的雪山,交河的层冰,辽海的巨帆,交趾的铜柱。他在夔州亲历荆南水军溯峡而上,直抵白帝城的甚嚣阵势,写下“太常楼船声嗷嘈,问兵刮寇趋下牢”的壮观诗句;他在白帝寒城看到兵马使自豪非凡,炫耀弯刀的洋洋得意,写下“白帝寒城驻锦袍,玄冬示我胡国刀”的奇险诗句;[]。纵观而知,杜甫诗中的意象,几乎大都源自他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指向具体的人物与事件,这些人物与事件中既有一些是人们熟知的,但有一些是人们不知的。这是杜诗历史性的更高层次的意义,突破了政治斗争与人事纠葛,反映出了整个时代的风气与面貌。18.请在文中(A)(B)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如果改成:“可以看到雪山层冰和巨帆铜柱。”语意基本相同,但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请根据杜甫《蜀相》的内容,仿照加点处的句子在文中“[]”处再写一组句子,使它与前文一起构成排比。要求表达准确流畅。【答案】18.A.颠沛流离(流离失所)B.数不胜数(浩如烟海)19.示例:杜甫诗中的意象,大都源自他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指向具体的人物与事件,这些人物与事件中既有一些是人们熟知的,也有一些是人们不知的。20.①原句内容丰富。原句承接上文,以“葱岭”“交河”“辽海”“交趾”列举地名,引人遐想,凸显诗歌内容丰富,所涉范围进一步扩大。②原句句式整齐。“葱岭的雪山,交河的层冰,辽海的巨帆,交趾的铜柱”并列,句式整齐,节奏分明,更具美感,更吻合文段整体风格。21.①我们都不陌生②其实我们所知有限③不仅指杜甫的生命历程22.[示例]他在武侯祠缅怀诸葛亮智慧贤能,辅佐两位君主的无限忠心,写下“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感人诗句。【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此处修饰杜甫的境况,结合下文的“漂泊无依”可知,此时的杜甫流浪在外,可选用成语“颠沛流离”或“流离失所”。颠沛流离: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流离失所:由于灾荒战乱等而流转离散在外,失掉安身的地方。B处,此处修饰“卷帙”,形容资料丰富,可用“数不胜数”或“浩如烟海”。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原句语病有:“几乎大都”重复赘余,可删去“几乎”;语序不当,“丰富的社会阅历”应对应“复杂的人际关系”。“既有……但有……”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改为“既有……也有……”。【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①从内容方面分析,原句内容丰富,“葱岭”“交河”“辽海”“交趾”四个地点与上文“杜甫足迹所至已经足够广阔,但在他的诗歌世界里,这个范围又进一步扩大”相照应,表明杜甫所涉范围之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