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湖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湖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湖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湖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引入后,有人认为中国美学思想中的刚健、雄浑、阳刚之美等都可包括在“崇高”范畴之中。实际上,由于人文基因和文化传统不同,中华美学的“刚健"精神与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并不相同,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并在中西美学观念的对比中体现出鲜明的美学价值。

西方美学的“崇高"观念,产生于抵抗浩大外力之时人的内在感受,蕴含着感性与理性的不和谐。西方近代美学家们认为,“崇高”指向关于伟大、壮丽、惊人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是与美相对立的、外在的观念。在对“崇高"范畴的理论阐发中,西方美学家往往注重冲突各方的矛盾对立与分裂,认为“崇高”是一种由痛感转化出来的消极快感,起源于人们面临危险时所产生“自我保护的心理”,恐怖和惊惧是崇高感的心理内容,只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才活跃起来。

与西方美学范畴不同,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源自民族文化精神上的刚健有为、不屈不挠,是正面的、积极奋发的力量表现。宇宙雄浑劲健、运行不息,中华民族的先人从宇宙伟力中感悟永恒而又深邃的启示,充分肯定和高扬人的尊严、自信和理性力量,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获得人的最大自由。在这和谐的壮美之中,没有偏颇、极端、分裂与毁灭,更无恐怖和惨厉。同时,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既包含着阳刚、壮美的精神追求,也包含着刚柔相济的宇宙哲学。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从不对立。《尚书》中就推重“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易传》认为“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刚健”之中蕴含着韧性的追求,这是中华民族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在中华美学思想中,阳刚之美不仅雄伟、劲健,同时要有内在蕴藉,不能锋芒毕露;阴柔之美不仅要秀丽、柔婉,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在的骨力。当然,在两种美之中,阳刚美始终是主导方面,这是中华文化“刚健"之美的鲜明特征。

中华民族具有连续性的文化进程告诉我们,文艺必以气象取胜。刚健雄浑的美学精神中,蕴含着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精神力量。这令人联想到鲁迅先生对“刚健”文艺美学的重视和呼吁。在民族陷入生存危机的积贫积弱的年代,他大力倡导“力足以振人"的文艺,批评那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悲欢并视之为全世界”的狭隘文艺趣味,并身体力行,致力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鲁迅晚年倾力于译介外国版画作品,其意正在于通过编辑出版这些版画作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扶植刚健、质朴的文艺,以期达到振作国民精神的目的。

刚健、质朴、有力的审美追求,集中体现了昂扬向上、不断奋进的文化品格和时代精神。这种美学精神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广泛共鸣,发挥重要作用,产生深远影响。如延安革命文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蓬勃发展,结出丰硕的果实,诞生《黄河大合唱》《白毛女》等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文艺作品,不仅激励着革命军民奋起抗战、救亡图存,推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取得最后胜利,也振奋千千万万普通民众走向美好明天的澎湃激情。

今天,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求有强大凝聚力、刚健清新、生气昂扬的文化精神与美学力量。倡导弘扬传统文论和审美范畴中的“刚健"美学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

(摘编自叶青《传承“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

材料二:

诚然,青年人很自信,但也会遇到挫折,短时间内有困惑,但走出后将变得坚忍。在网络上,“躺平"佛系”成为热词,而调查显示,真正“躺平"的青年是极少数,不懈奋斗的是大多数。青年口头语中的这种“躺平”“佛系”,更多还是缓释压力的调侃和情绪的表达。如此种种,都表现出刚健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一种特质。

刚健是一种珍贵的精神风貌: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是刚健,追求远大理想、深植家国情怀是刚健,勇担使命、奋发有为也是刚健。无论是优越的物质发展环境,还是富足的精神成长空间,无论是不断彰显的社会公平正义,还是日益完备的政策保障,都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出力出彩创造了优厚的条件。新时代没有辜负中国青年,中国青年也没有辜负新时代。无论疫情防控还是脱贫攻坚,无论奥运赛场还是抢险现场,以及在“天宫”“蛟龙"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都能看到青年人的身影。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刚健有为的青春就是奋斗的青春。那些用一砖一瓦建造起高楼大厦的青年人,那些拧好每个螺丝、焊好每个接头的青年人,那些在希望的田野上寒耕暑耘、精耕细作的青年人,那些风里来、雨里去为千家万户送去外卖的青年人,都在用奋斗拥抱新时代。尽管他们默默无闻、朴实无华,但身上那种刚健有为的气息,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实现民族复兴,需要新时代青年刚健有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永不停滞的前进姿态建功立业。具体到每个青年人,刚健有为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为青年人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青年人只要锚定正确方向、踩准时代节奏,就能在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中实现精彩人生。

(摘编自王石川《做刚健有为的新时代青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刚健"美学在振奋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作用,特别倡导要弘扬传统文论。

B.材料一认为,比较中西美学的观念可知,中国的“刚健”文化比西方的“崇高"美学精神的内涵更丰富。

C.材料一指出,西方近代美学家眼中的“崇高”范畴包括人在遭遇危险时产生的一种恐怖、惊惧的消极快感。

D.材料二认为,网络上所谓的“躺平"佛系”只是青年们用来调侃释压的,不懈奋斗体现的刚健才是他们的特质。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的“崇高美"中有一种分裂的力量,而中国的“刚健美”则体现了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和谐壮美。

B.中华文化中“刚健"之美的鲜明特征主要体现在雄浑苍劲的阳刚美和蕴藉柔婉的阴柔美之间的均衡统一。

C.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对中华美学影响较大,诸如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等思维方式影响刚健对韧性的追求。

D.具体到文艺领域,能够给人带来自强向上力量并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的文艺作品大都能体现“刚健”美学。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将西方的“崇高美"与中国的“刚健美”进行比较,突出了中华美学刚健精神的独特民族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B.材料一第三段引用《尚书》和《易传》中的句子,说明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中的阳刚和阴柔并非对立。

C.材料二中提到诸如建筑、电焊等平凡岗位的青年,论证了新时代下社会公平、政策保障完备,没有辜负中国青年。

D.材料二首先联系现实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刚健特质,然后阐释其内涵意义,呈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论证思路。

4.1935年9月9日,鲁迅在给青年木刻家李桦的信中写道:“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界也。”请根据材料一分析鲁迅推崇汉石刻入木刻的原因。(4分)

5.某男主播在直播时故意矫揉造作地展示“阴柔美”,引起大部分网友的极大反感而被封杀,此事还在文艺传播领域掀起了崇尚“阳刚美”的大讨论。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当下倡导传承中华文化中的“刚健美"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从中兴到末路

鲁迅

阿Q前几回的上城,大抵早就兴高采烈的对人说,但这一次却并不,所以也没有一个人留心到。他或者也曾告诉过管土谷祠的老头子,然而未庄老例,只有赵太爷钱太爷和秀才大爷上城才算一件事。因此老头子也就不替他宣传,而未庄的社会上也就无从知道了。

但阿Q这回的回来,却与先前大不同,确乎很值得惊异。天色将黑,他在酒店门前出现了,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穿的是新夹袄,看去腰间还挂着一个大褡裢,沉甸甸的将裤带坠成了很弯很弯的弧线。未庄老例,看见略有些醒目的人物,是与其慢也宁敬的,现在虽然明知道是阿Q,但因为和破夹袄的阿Q有些两样了,古人云,“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所以堂倌,掌柜,酒客,路人,便自然显出一种疑而且敬的形态来。掌柜既先之以点头,又继之以谈话:

“豁,阿Q,你回来了!”

“回来了。"

“发财发财,你是——在……”

“上城去了!"

这一件新闻,第二天便传遍了全未庄。

据阿Q说,他是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这一节,听的人都肃然了。这老爷本姓白,但因为合城里只有他一个举人,所以不必再冠姓,说起举人来就是他。这也不独在未庄是如此,便是一百里方圆之内也都如此。在这人的府上帮忙,那当然是可敬的。但据阿Q又说,他却不高兴再帮忙了。这一节,听的人都叹息而且快意,因为阿Q本不配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而不帮忙是可惜的。

据阿Q说,他的回来,似乎也由于不满意城里人。然而也偶有大可佩服的地方,即如未庄的乡下人不过打三十二张的竹牌,只有假洋鬼子能够叉“麻酱”,城里却连小乌龟子都叉得精熟的。什么假洋鬼子,只要放在城里的十几岁的小乌龟子的手里,也就立刻是“小鬼见阎王"。这一节,听的人都赧然了。

“你们可看见过杀头么?”阿Q说,“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这一节,听的人都凛然了。但阿Q又四面一看,忽然扬起右手,照着伸长脖子听得出神的王胡的后项窝上直劈下去道:

“嚓!”

王胡惊得一跳,同时电光石火似的赶快缩了头,而听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了。从此王胡瘟头瘟脑的许多日,并且再不敢走近阿Q的身边;别的人也一样。

阿Q这时在未庄人眼睛里的地位,虽不敢说超过赵太爷,但谓之差不多。

然而不多久,这阿Q的大名忽又传遍了未庄的闺中。女人们见面时一定说,邹七嫂在阿Q那里买了一条蓝绸裙,旧固然是旧的,但只化了九角钱。还有赵白眼的母亲,——一说是赵司晨的母亲,待考,——也买了一件孩子穿的大红洋纱衫,七成新,只用三百大钱九二串。于是伊们都眼巴巴的想见阿Q。

后来这终于从浅闺传进深闺里去了。赵太爷便在晚饭桌上,和秀才大爷讨论,以为阿Q实在有些古怪,我们门窗应该小心些;但他的东西,不知道可还有什么可买。于是家族决议,便托邹七嫂即刻去寻阿Q,而且为此新辟了第三种的例外:这晚上也姑且特准点油灯。

油灯干了不少了,阿Q还不到。赵太太还怕他因为春天的条件不敢来,而赵太爷以为不足虑:因为这是“我"去叫他的。果然,到底赵太爷有见识,阿Q终于跟着邹七嫂进来了。

“太爷!”阿Q似笑非笑的叫了一声,在檐下站住了。

“阿Q,听说你在外面发财,"赵太爷踱开去,眼睛打量着他的全身,一面说,“那很好,那很好的。听说你有些旧东西,……可以都拿来看一看,……这也并不是别的,因为我倒要……”

“我对邹七嫂说过了。都完了。"

“完了?”赵太爷不觉失声的说,“那里会完得这样快呢?"

“现在,只剩了一张门幕了。”

“就拿门幕来看看罢。"赵太太慌忙说。

“那么,明天拿来就是。”赵太爷却不甚热心了。

阿Q虽然答应着,却懒洋洋的出去了,也不知道他是否放在心上。这使赵太爷很失望,气愤而且担心。秀才对于阿Q的态度也很不平,于是说,这王八蛋要提防,或者竟不如吩咐地保,不许他住在未庄。但赵太爷以为不然,说这也怕要结怨,况且做这路生意的大概是“老鹰不吃窝下食",本村倒不必担心的;只要自己夜里警醒点就是了。

但第二日,邹七嫂便将那蓝裙去染了皂,又将阿Q可疑之点传扬出去了。然而这已经于阿Q很不利。最先,地保寻上门了,取了他的门幕去,阿Q说是赵太太要看的,而地保也不还,并且要议定每月的孝敬钱。其次,是村人对于他的敬畏忽而变相了,虽然还不敢来放肆,却很有远避的神情,而这神情颇混着“敬而远之”的分子了。

只有一班闲人们却还要寻根究底的去探阿Q的底细。阿Q傲然的说出他的经验来。从此他们才知道,他不过是一个小脚色,不但不能上墙,并且不能进洞,只站在洞外接东西。有一夜,他刚才接到一个包,正手再进去,不一会,只听得里面大嚷起来,他便赶紧跑,连夜爬出城,逃回未庄来了,从此不敢再去做。然而这故事却于阿Q更不利,村人对于阿Q的“敬而远之"者,本因为怕结怨,谁料他不过是一个不敢再偷的偷儿呢?这实在是“斯亦不足畏也矣”。

(节选自《阿Q正传》)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阿Q这次上城,未庄没有人留心到。其根本原因是管土谷祠的老头子没有替他宣传。

B.未庄人听阿Q讲述进城经历时的“肃然"赧然”“悚然”,分别侧重表现敬、愧、畏的心理。

C.阿Q不在举人老爷家帮忙了,听的未庄人都替阿Q失去这样的谋生机会而深感惋惜。

D.赵太太担心阿Q不敢来,而赵太爷却认为不足虑,体现了赵太爷对阿Q的了解和信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把现钱“在柜上一扔”、裤带“坠成了很弯很弯的弧线"等细节描写,活灵活现地刻画了阿Q得意忘形的形象特点。

B.小说中提到“未庄老例”“不独在未庄是如此"等,让读者感受到封建落后的保守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C.小说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描述阿Q讲述杀革命党时的情景,形象生动,令人如临其境。

D.小说结尾才点明阿Q“不过是一个不敢再偷的偷儿”,尽管前文未设伏笔,但并不突兀,反而让人感觉甚合情理。

8.小说第二段中的“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一句讽刺效果极佳,请分析其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

9.鲁迅说他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文中国民的“沉默"针对不同的对象各有表现,并映射出不同的“魂灵”,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藉。大将军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

(节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材料二:

何充字次道,庐江人。丞相王导妻之姊子,故少与导善,早历显官。明帝亦友昵之。成帝即位,迁给事黄门侍郎。平苏峻乱,稍迁东阳太守。在郡甚有德政,荐徵士虞喜,拔郡人谢奉、魏顗等以为佐吏。王导、庾亮并言于帝曰:“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由是加吏部尚书。及导薨,转护军将军,与中书监庾冰参录尚书事。庾冰兄弟以舅氏辅王室,权侔人主,虑易世之后,戚属转疏,将为外物所攻,谋立康帝【注】,即帝母弟也。每说帝以国有强敌,宜须长君,帝从之。充建议曰:“父子相传,先王旧典,忽妄改易,惧非长计。故武王不授圣弟,即其义也。昔汉景亦欲传祚梁王,朝臣咸以为亏乱典制,据而弗听。今琅邪践阼如孺子何社稷宗庙将其危乎!”冰等不从。既而康帝立,帝临轩,冰、充侍坐。帝曰:“朕嗣鸿业,二君之力也。"充对曰:“陛下龙飞,臣冰之力也。若如臣议,不睹升平之世。”帝有惭色。建元初,出为骠骑将军、假节,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以避诸庾。俄而帝疾笃,冰、翼意在简文帝,而充建议立皇太子,奏可。及帝崩,充奉遗旨便立太子,是为穆帝,冰、翼甚恨之。充居宰相,强力有器局,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己任,凡所选用,皆以功臣为先,不以私恩树亲戚,谈者以此重之。然性好释典,崇修佛寺,供给沙门以百数,糜费巨亿而不吝也。于时郗愔及弟昙奉天师道,而充与弟准崇信释氏,谢万讥之云:“二郗谄于道,二何佞于佛。"永和二年卒,时年五十五,赠司空,谥曰文穆。

(节选自《晋书·何充传》)

【注】康帝,即后来的晋康帝,当时身份是琅邪王。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今A琅邪B践阼C如D孺子E何F社稷G宗庙H将其危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文中指友好、亲善,与《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意思相同。

B.稍,文中指逐渐,与《项脊轩志》“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的“稍"意思不同。

C.重,文中指敬重,与《离骚(节选)》“又重之以修能”中的“重"意思不同。

D.数,文中指计算,与《六国论》“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中的“数"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将军王敦特意在众人面前夸赞担任庐江太守的哥哥王含政绩斐然、广受赞誉,作为下级的何充对此却持有异议。

B.何充在东阳太守任上有很多有益于百姓的政治措施和成就,颇受王导和庾亮的赏识,在二人力荐之下,得到提拔重用。

C.外戚庾冰兄弟权倾朝野,为了继续保有自己的地位,他们希望让太后的弟弟康帝即位,并最终实现了这一目标。

D.何充担任宰相,才能度量出众,一心为公,正直无私,深受人们赞誉,但又笃信佛教,花费无度,受到他人讥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

(2)每说帝以国有强敌,宜须长君,帝从之。

14.后世评价何充“抗直不谄”,文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陆游

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黼黻【注】世不知。

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

予使江西时以诗投政府丐湖湘一麾会召还不果偶读旧稿有感陆游

文字尘埃我自知,向来诸老误相期。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注】火龙黼黻,《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前两句直击为文之弊,写诗作文不要一味因袭拼凑,不要刻意雕琢字句。

B.第二首前两句,诗人自知自己文章价值不高,以致诸位前辈向来对自己不抱希望。

C.“养气塞天地”中“养气",与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义。

D.两首诗的标题中“次韵"见赠”“以诗投"等用语体现了古代诗歌的交际功能。

16.古人常以诗歌的形式论诗,陆游的这两首诗阐发了怎样的诗歌创作主张?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简要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在《望海潮(东南形胜)》一词中用对仗与互文的手法,写杭州西湖歌乐昼夜不停、人们快乐生活的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2)《离骚》用比喻的手法写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两句,借鸟、猿猴等动物表现蜀道的奇崛险峻。

(4)《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孤单无依独自生活,只有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的处境。

(5)在《项脊轩志》中,归有光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让原本昏暗的房间变得明亮起来。

(6)酒是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拟行路难》中鲍照为排解心中苦闷只好“__________";而《客至》中,杜甫用“__________”表达自己因为家贫而无法拿出好酒来招待朋友的愧疚之意。

(7)用典,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姜夔《扬州慢》中化用杜牧诗句虚写过去扬州的繁华景况,用“"实写眼前扬州的荒败凄清;黄庭坚《登快阁》中“”一句巧用阮籍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的情怀;杜甫的《蜀相》中的“___"一句化用三顾茅庐的典故,表达对诸葛亮才能的仰慕之情;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化用陆机的诗句,用“___”来表达自己不愿被官场的污浊风气所玷污的正直品质。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18.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___B.乙___C.丙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要想获得无籽水果,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培育或者筛选出种子发育不良的个体。但是,如果用这种方法来培育石榴,我们最终就只能去啃苦涩的石榴皮了。你可能已经猜到了,之所以没有培育无籽石榴,那是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_。石榴籽是由种子和种皮组成的,只不过石榴的种皮分成了两层——骨质的内种皮和肉质的外种皮。这层外种皮就是我们最喜欢的石榴“果肉"了。____②_____________,那这个石榴也不用吃了。

有没有两全其美的一种解决方案呢?那就需要从内种皮的质地入手来改善问题。那么,如何培育优秀的软籽石榴呢?研究发现,石榴内种皮的硬度与细胞中木质素的积累有关,在育种过程中,选出那些种皮木质素积累表达缺陷的个体,就能③_____________,其口感接近无籽。由此看来,吃石榴不用吐石榴籽儿的日子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19.下列句子中的“想”和“要想获得无籽水果"中的“想”,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我想他听了这样的话一定会有同感吧。

B.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

C.香雪想快点跑过去,但脚为什么变得异常沉重?

D.于是我想起了上图书馆之乐。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柏拉图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特别倡导要弘扬传统文论”错误,根据材料一“倡导弘扬传统文论和审美范畴中的‘刚健’美学精神"可知,倡导弘扬的是“传统文论中的‘刚健’美学”,而非传统文论本身。此外,材料二并未涉及“‘刚健’美学"。B.“中国的‘刚健’文化比西方的‘崇高’美学精神的内涵更丰富”错误,根据材料一“由于人文基因和文化传统不同,中华美学的‘刚健’精神与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并不相同,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并在中西美学观念的对比中体现出鲜明的美学价值"可知,原文并未涉及两者内涵谁更丰富的比较。选项“内涵更丰富”无中生有。D.“网络上所谓的‘躺平’‘佛系’只是青年们用来调侃释压的"错误,根据材料二“调查显示,真正‘躺平’的青年是极少数,不懈奋斗的是大多数……更多还是缓释压力的调侃和情绪的表达”可知,“躺平"佛系”是极少数,更多还是缓释压力的调侃和情绪的表达。选项“只是青年们用来调侃释压的"表述绝对化。故选C。

2.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鲜明特征主要体现在雄浑苍劲的阳刚美和蕴藉柔婉的阴柔美之间的均衡统一”错误,根据原文“当然,在两种美之中,阳刚美始终是主导方面,这是中华文化‘刚健’之美的鲜明特征"可知,“阳刚”占据主导,“均衡统一"的表述不正确。故选B。

3.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论证了新时代下社会公平、政策保障完备,没有辜负中国青年”错误,根据材料二“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刚健有为的青春就是奋斗的青春。那些用一砖一瓦建造起高楼大厦的青年人,那些拧好每个螺丝、焊好每个接头的青年人……但身上那种刚健有为的气息,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可知,原文提到这些平凡岗位的青年,旨在论证“刚健有为的青春就是奋斗的青春”。选项曲解文意。故选C。

4.①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蕴含着一种雄浑质朴,刚健昂扬的力量。②在当时积贫积弱、民族危亡的时刻,鲁迅鼓励这样的艺术风格,实则欲以刚健之美学,增强民族自信,振奋国民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①结合原文“在中华美学思想中,阳刚之美不仅雄伟、劲健,同时要有内在蕴藉,不能锋芒毕露"刚健雄浑的美学精神中,蕴含着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精神力量”“刚健、质朴、有力的审美追求,集中体现了昂扬向上、不断奋进的文化品格和时代精神"以及题干信中“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可知,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符合中华美学思想中的阳刚美,蕴含着一种雄浑质朴,刚健昂扬的力量。

②结合原文“中华民族具有连续性的文化进程告诉我们,文艺必以气象取胜。刚健雄浑的美学精神中,蕴含着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精神力量"在民族陷入生存危机的积贫积弱的年代,他大力倡导‘力足以振人’的文艺,批评那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悲欢并视之为全世界’的狭隘文艺趣味,并身体力行,致力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鲁迅晚年……倡导新兴木刻运动,扶植刚健、质朴的文艺,以期达到振作国民精神的目的”可知,在当时积贫积弱、民族危亡的时刻,鲁迅鼓励这样的艺术风格,实则欲以刚健之美学,增强民族自信,振奋国民精神。

5.①刚健质朴、阳刚有力的审美,集中体现了昂扬向上、不断奋进的文化品格和时代精神,能激发民众勇敢追求美好未来的澎湃热情。②倡导“刚健美"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华民族复兴需要具有强大凝聚力、刚健清新、生气昂扬的文化精神与美学力量。③能帮助新时代青年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新时代为青年展现自我提供了平台,而青年则需要用“刚健精神”瞄准方向,奋发有为。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①结合原文“刚健、质朴、有力的审美追求,集中体现了昂扬向上、不断奋进的文化品格和时代精神。这种美学精神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广泛共鸣,发挥重要作用,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取得最后胜利,也振奋千千万万普通民众走向美好明天的澎湃激情"可知,刚健质朴、阳刚有力的审美,集中体现了昂扬向上、不断奋进的文化品格和时代精神,能激发民众勇敢追求美好未来的澎湃热情。

②结合原文“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求有强大凝聚力、刚健清新、生气昂扬的文化精神与美学力量”可知,倡导“刚健美"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华民族复兴需要具有强大凝聚力、刚健清新、生气昂扬的文化精神与美学力量。

③结合原文“实现民族复兴,需要新时代青年刚健有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永不停滞的前进姿态建功立业。具体到每个青年人,刚健有为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为青年人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青年人只要锚定正确方向、踩准时代节奏,就能在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中实现精彩人生”可知,能帮助新时代青年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新时代为青年展现自我提供了平台,而青年则需要用“刚健精神"瞄准方向,奋发有为。

B【解析】A项,“根本原因”错误,应该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阿Q地位低下。C项,“深感惋惜”错误,原文表述为“听的人都叹息而且快意,因为阿Q本不配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而不帮忙是可惜的"。D项,“体现了赵太爷对阿Q的了解和信任”错误,体现了赵太爷对自己权贵地位的“自信"。

D

【解析】“尽管前文未设伏笔”错误,前文有多处伏笔,未庄的闺中人从阿Q那里花小钱买贵重的衣服,赵太爷在讨论时指出“阿Q实在有些古怪,我们门窗应该小心些”,后来又说“况且做这路生意的大概是‘老鹰不吃窝下食’……只要自己夜里警醒点就是了”,阿Q告诉未庄人自己的经验“不但不能上墙,并且不能进洞,只站在洞外接东西"等,这些都在暗示阿Q是小偷,他的东西是偷来的。

【答案】①本句使用了反语手法。②讽刺了未庄人见风使舵、随波逐流的特点,表现了国民的愚昧和劣根性。③反语的使用使表达委婉含蓄、发人深省,增强了批判性。

【解析】题干“讽刺效果极佳”已经暗示这句话使用了反语手法。先前,未庄的人看不起阿Q,如今阿Q从城里回来,“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穿的是新夹袄,看去腰间还挂着一个大褡裢,沉甸甸的将裤带坠成了很弯很弯的弧线”,未庄人看到阿Q有些两样了,便“刮目相待”,对他恭敬起来,“未庄老例,看见略有些醒目的人物,是与其慢也宁敬的,现在虽然明知道是阿Q”,“堂倌,掌柜,酒客,路人,便自然显出一种疑而且敬的形态来"。从内容上看,这是使用反语讽刺未庄人见风使舵、随波逐流的特点,表现了国民的愚昧和劣根性。从表达效果上,反语的使用使表达委婉含蓄、发人深省,增强了批判性。

【答案】①对权贵的“沉默”。未庄人认为只有赵太爷钱太爷和秀才大爷上城才算一件事,体现了国民对权贵的盲从与膜拜。②对反动势力的“沉默"。未庄人对革命党被杀津津乐道,体现了国民的落后和麻木。③对阿Q的“沉默”。未庄人怕受阿Q的牵连纷纷“敬而远之”,体现了国民的趋利避害、明哲保身。④对自身处境的“沉默”。未庄人坐稳了奴隶而无动于衷,体现了其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心理。

【解析】首先找出国民的“沉默"针对的不同对象,然后分析由此反映出的国民思想。原文中说“未庄老例,只有赵太爷钱太爷和秀才大爷上城才算一件事”,这体现了国民对权贵的盲从与膜拜。这是对权贵的“沉默"。由“你们可看见过杀头么?”“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这一节,听的人都凛然了。但阿Q又四面一看,忽然扬起右手,照着伸长脖子听得出神的王胡的后项窝上直劈下去道:‘嚓!’”“王胡惊得一跳……别的人也一样"可知,未庄人对革命党被杀津津乐道,体现了国民的落后和麻木。这是对反动势力的“沉默”。阿Q刚从城里回来时,村里人争相找他,后来怕受他牵连,“村人对于他的敬畏忽而变相了,虽然还不敢来放肆,却很有远避的神情”,体现了国民的趋利避害、明哲保身。这是对阿Q的“沉默”。由“未庄老例,只有赵太爷钱太爷和秀才大爷上城才算一件事"据阿Q说,他是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这一节,听的人都肃然了”“地保寻上门了,取了他的门幕去,阿Q说是赵太太要看的,而地保也不还,并且要议定每月的孝敬钱"可知,未庄人坐稳了奴隶而无动于衷,体现了其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心理。这是对自身处境的“沉默”。

CFH【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今琅邪王继位,年幼的太子怎么办!国家宗庙,恐怕是要危险了!“今琅邪践阼"意思是帝王继位,不需要接宾语,“今”是状语,“琅邪"是主语,“践阼”为谓语动词,故应在C处断开;“如孺子何"是一句疑问句,“如……何”表疑问,故应在F处断开;“社稷宗庙将其危乎"中,“社稷宗庙”为复指短语,作句子主语,为了强调其后可以停顿,“将其危乎"主谓短语作谓语部分,表达感叹兼判断的语气,独立存在以示强调突出,故应在H处断开。故选CFH。

11.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D.错误。动词,计算/名词,理数、天数。句意:供养的和尚以百计/胜败存亡的命运。故选D。

12.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太后的弟弟”错,根据原文“庾冰兄弟以舅氏辅王室……谋立康帝,即帝母弟也"可知,应是皇帝的同母弟弟。故选C。

13.(1)旁边的人都替何充感到不安,何充却十分安定淡然,神情和平时一样。(2)(他们)经常用国家面临强敌威胁,应该立年长的君主的道理来劝说晋成帝,成帝听从了他们的主张。

【解析】本题考查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为”,替;“反侧”,感到不安;“晏然”,安定淡然;“自若”,和平时一样。(2)“传祚”,传位;“咸”,全、都;“亏乱”,毁乱。

14.①不阿附上司王敦,敢于当众提出异议;②不畏权贵,在立储问题上坚持父子相传,坚持立太子;③他当面表明不支持康帝即位,让刚登基并向他示好的晋康帝尴尬羞愧。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原文“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可知,何充不阿附上司王敦,敢于当众提出异议。

根据材料二原文可知,当“每说帝以国有强敌,宜须长君,帝从之”时,“充建议曰:‘父子相传,先王旧典,忽妄改易,惧非长计。故武王不授圣弟,即其义也。昔汉景亦欲传祚梁王,朝臣咸以为亏乱典制,据而弗听。今琅邪践阼,如孺子何!社稷宗庙,将其危乎!’"俄而帝疾笃,冰、翼意在简文帝,而充建议立皇太子,奏可。及帝崩,充奉遗旨便立太子,是为穆帝,冰、翼甚恨之。”由此可见,何充不畏权贵,在立储问题上坚持父子相传,坚持立太子。根据材料二原文“既而康帝立,帝临轩,冰、充侍坐。帝曰:‘朕嗣鸿业,二君之力也。’充对曰:‘陛下龙飞,臣冰之力也。若如臣议,不睹升平之世。’帝有惭色"可知,他当面表明不支持康帝即位,让刚登基并向他示好的晋康帝尴尬羞愧。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王含任庐江郡太守的时候,贪财纳贿,行为不检,声名败坏。大将军王敦袒护他哥哥,特意在大家面前赞扬说:“我哥哥在郡内一定政绩很好,庐江有名望的人都称颂他!”当时何充在王敦手下任主簿,也在座,严肃地说:“我就是庐江人,所听到的和你说的这些不一样。"王敦沉默不语。旁边的人都替何充感到不安,何充却十分安定淡然,神情和平时一样。

材料二:

何充字次道,庐江人。他是丞相王导妻姐的儿子,因此年少时便与王导友善,很早就担任显要官职。明帝也与他很亲近。成帝即位后,何充升任给事黄门侍郎。平定苏峻之乱后,他逐渐升迁为东阳太守。在郡为官有很多有益于百姓的政治措施和政绩,举荐处士虞喜,选拔郡里贤达谢奉、魏顗等为郡府佐吏。王导、庾亮一起向皇帝进言说:“何充才识度量过人,端正有节操,有万夫所归的声望,必能总领朝臣。老臣辞世之日,希望陛下选用何充为近侍,那么就外誉和睦,国家安定,社稷无忧了。”因此何充升为吏部尚书。等到王导逝世后,何充转任护军将军,与中书监庾冰参与总领尚书事。庾冰兄弟以国舅身份辅佐朝廷,权势等同天子,担心新帝即位之后,自己与皇帝的关系疏远,将遭到外人攻击,因而策划拥立康帝,就是成帝的胞弟。(他们)经常用国家面临强敌威胁,应该立年长的君主的道理来劝说晋成帝,成帝听从了他们的主张。何充建议说:“父子传位,是先王既定的法典,忽然妄加改变,恐怕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武王不传位给有圣德的弟弟,就是这个道理。从前汉景帝也打算传位给其弟梁王(刘武),百官都以为毁乱典章制度,不能接受。如今琅邪王继位,年幼的太子怎么办!国家宗庙,恐怕是要危险了!"庾冰等不听。不久康帝继位,康帝来到前殿,庾冰、何充两边侍坐。康帝说:“朕继承大业,是二位爱卿之力啊。”何充回答说:“陛下即位,是臣子庾冰一人之力。如果依我的主张,就看不到升平之世了。"康帝脸上露出羞愧神情。建元初年,何充出任骠骑将军、持节,兼任徐州刺史,镇守京口,以回避庾氏兄弟。不久康帝病重,庾冰、庾翼想要立简文帝,而何充建议立皇太子,他的建议被康帝采纳。等到康帝驾崩,何充奉遗诏立太子为帝,这便是晋穆帝,庾冰、庾翼十分怨恨何充。何充担任宰相,刚强果敢,才识度量过人,执掌国政,正气凛然,以国家兴旺为己任,凡是选任官员,无不以功臣为先,不因私情任用亲人,人们因此敬重他。然而他爱好佛典,大修寺庙,供养的和尚以百计,浪费亿万而不吝惜。当时郗愔和他的弟弟郗昙信奉天师道,而何充和他的弟弟何准笃信佛教,谢万讥笑他们说:“二郗奉承道教,二何沉迷于佛教。”何充于永和二年去世,终年五十五岁,朝廷追赠为司空,谥号为文穆。

15.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以致诸位前辈向来对自己不抱希望"错误,“文字尘埃我自知”,是说自己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诗写得不怎么好,像尘埃一样没有分量,没有价值。这是诗人的自谦之词。“向来诸老误相期"意思是:一直以来,蒙诸位前辈谬奖,认为“我”能够成为优秀的诗人,说明诸位前辈对“我"抱很大的希望。可是,我让他们失望了。这也是诗人的自谦之词。故选B。

16.①第一首诗强调创作者要注重提升个人修养。养好心中浩然之气,这样自能写出佳作;

②第二首诗强调诗歌来源于生活,创作者要深入实际、反映现实。挥毫作诗应有潇湘山水相助,感悟生活、远游览胜有助于激荡诗情。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诗意:谁能够培养自己充满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吐将出来足以化为横跨苍空的霓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