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1大青树下的小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1大青树下的小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1大青树下的小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1大青树下的小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青树下的小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统编三上册的首篇课文,通过描写大青树下一所乡村小学的生动场景,展现了边疆地区乡村孩子们快乐幸福的校园生活,反映了祖国各民族儿童共同学习成长的主题。文章结构清晰,叙述清楚,先写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的情景,最后进行总结,升华情感。

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是语言生动优美,内容富有情趣。比如课文的开头:“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这个语句,描写的是孩子们上学的情景,不但富有画面感,而且富有节奏感。通过长短句的交替运用,读起来能体会到一种跳跃、灵动、活泼和美好的感受,孩子们上学时的快乐与幸福,自然而然地流淌在字里行间。像这样新鲜、独特、有趣的语句,课文中俯拾皆是,描写上课时的情景:“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描写下课时的情景:“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找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这些词句,对于当下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都充满了新鲜感。

结合本单元“美丽校园”的人文主题和“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的语文要素,确定本课的学习任务是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体验不一样的校园生活,在此基础上进行读写迁移,尝试用有新鲜感的词句,介绍自己的学校。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逻辑主线。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字,积累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关注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感受大青树下小学的不一样的校园生活。

3.能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尝试运用有新鲜感的词句,介绍自己的学校。

教学重难点

关注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感受大青树下小学的不一样的校园生活;尝试运用有新鲜感的词句,介绍自己的学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认识单元篇章页

金秋时节,我们又回到了美丽的校园,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生活。祝贺小朋友们成为三年级的学生了!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也跟二年级不太一样。你看——

(1)出示第一单元篇章页,引导学生认识“单元篇章页":

读一读单元主题句:

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起航的地方。

指名说一说单元学习要求:

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阅读时有明确的学习要求了!

体会习作的乐趣。——我们将开始学习写作文了!

(2)翻一翻第一单元的书页,大致了解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

学习任务一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来到大青树下的小学

1.揭示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你对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好奇呢?

相机出示中国地图,了解“这是一所边疆的小学”,理解“边疆"一词。

大致了解作者:吴然,云南人,当代作家。

2.大青树下的小学,究竟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

出示学习任务: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

(2)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陌生的、感到新鲜的词语。

3.交流反馈,学习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

(1)指名交流圈出的陌生而新鲜的词语

相机板书(板贴)成三个不同的组别:

第一组: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第二组:坪坝绒球花太阳花凤尾竹铜钟

第三组:跳孔雀舞摔跤

(2)学习第一组有新鲜感的词语

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①指名读,正音。

②根据图片,猜一猜四个少数民族

傣族:回顾二年级学过的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泼水节就是傣族的习俗;傣族姑娘还会跳孔雀舞。

景颇族:能歌善舞;姑娘的服饰很有特点,肩上到胸前挂着很多银饰。

阿昌族: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整个阿昌族人口总数只有四万多人。

德昂族: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整个阿昌族人口总数只有一万二千人。

③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一共有56个民族,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其它55个都是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3)学习第二组有新鲜感的词语

坪坝绒球花太阳花凤尾竹铜钟

①指名读,注意读好“绒”的字音。

②出示图片,结合生活经验,了解这些事物

(4)学习第三组有新鲜感的词语

跳孔雀舞摔跤

①指名读,注意读好“摔"的字音。

②出示图片,结合生活经验,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5)齐读这三组词语,根据这三组词语,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与我们自己的学校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小结:上学的孩子不一样,上学的环境不一样,校园里的活动也不一样。

学习任务二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走进大青树下的小学

过渡语:除了这些新鲜的词语,课文中还有许多新鲜的语句,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大青树下的小学很独特。

1.出示学习任务: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画出有新鲜感的语句,想一想:大青树下的小学哪里让你觉得很特别?

2.交流分享,点拨引导,品味有新鲜感的语句: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1)体会语句内容:这个语句,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生早晨上学的画面。这个画面跟我们上学的画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出示句式,说一说:

大青树下的小学生__,而我们___。

预设:大青树下的小学生,是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着来上学的,而我们是从城市里,从小区里,从街道上,走路或乘坐小汽车、校车、公交车来上学的。

相机了解我国多民族大家庭和云南省少数民族聚居情况。

(2)聚焦语句形式:这个语句用词也很有特点,再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呢?(反复地使用了三个“从”和三个“有"。)如果只用一个“从”和“有”,对比朗读,说说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早晨,从山坡上、坪坝里、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傣族的、景颇族的、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预设:课文中的语句读起来更整齐,更有节奏感。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1)大青树下的小学生,穿戴跟我们有什么不同?

预设:大青树下的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他们民族不同,穿戴也不同,把校园打扮得绚丽多彩,而我们大多数同学都是汉族的,穿着统一的校服,显得十分整齐。

(2)圈出语句中的三个“向”,朗读语句,感受节奏。从这个三个“向”,你体会到了什么?

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大青树下的小学生,心情像小鸟一样快乐。

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大青树下的小学生,尊敬老师,很懂礼貌。

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大青树下的小学生,热爱祖国。

3.带着体会,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课文中还有哪些特别新鲜的语句让你觉得大青树下的小学很特别呢?我们下节课继续体会。

课堂练习巩固识字写字,摘抄有新鲜感的词句

1.认一认,再组词

坝汉艳扮扬读摔跤凤洁

2.指导写字

(1)观察写字表中的字,交流难写易错的字。

(2)重点指导写好:绒球服装孔雀

3.摘抄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喜欢的、有新鲜感的语句。

第二课时

听写词语,当堂反馈订正

早晨绒球花汉族穿戴鲜艳服装

敬礼打扮安静孔雀招引粗壮

学习任务三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继续走进大青树下的小学

1.出示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

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有哪些让你觉得特别新鲜的地方呢?

(1)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画出有新鲜感的语句;

(2)在小组内交流,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与我们的学校不同在哪里。

2.学生小组内交流之后,全班交流分享。预设要点如下: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1)大青树下的小学,上课铃声特别在哪里?

(2)喜欢这样的上课钟声吗?我们来模拟一下这样的上课钟声!

(3)“当,当当!当,当当!"这悠扬的钟声仿佛在对大青树下的孩子们说——上课了!出示语句: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好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大青树下的小学,上课时的情景与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2)最有趣的是哪个情景?你仿佛看见两只猴子怎样的神情、动作?

如:在窗外瞪大了眼睛看着同学们上课,竖着耳朵听同学们朗读课文;

如:悄悄地走到了教室门口,悄悄地走进了教室,仿佛也来听课。

追问:这个时候,同学们会逗小猴子玩吗?

(1)这个语句写的是同学们上课,为什么要写树枝、鸟儿、蝴蝶,还有两只猴子呢?交流,预设:从侧面体现同学们朗读课文的声音很好听!

“当,当当!当,当当!”下课的钟声响了!出示语句: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找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大青树下的小学,下课后的校园与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大青树下的小学,校园的环境与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学习任务四学习有新鲜感的表达,说说我们自己的学校

1.创设语用情境:嗨!我们是大青树下小学的同学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