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教学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68b87fdd6b819a06b94e8ec19a5e5c/8968b87fdd6b819a06b94e8ec19a5e5c1.gif)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教学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68b87fdd6b819a06b94e8ec19a5e5c/8968b87fdd6b819a06b94e8ec19a5e5c2.gif)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教学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68b87fdd6b819a06b94e8ec19a5e5c/8968b87fdd6b819a06b94e8ec19a5e5c3.gif)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教学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68b87fdd6b819a06b94e8ec19a5e5c/8968b87fdd6b819a06b94e8ec19a5e5c4.gif)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教学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68b87fdd6b819a06b94e8ec19a5e5c/8968b87fdd6b819a06b94e8ec19a5e5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化学上学期人教版2019专题1.1物质的分类教学课件0
1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
【学习任务一】宏观辨识,学习物质分类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在什么地方用到分类的方法呢?图书馆超市图书馆、超市、药房、书店、快递公司等地方都利用了分类的手段,可以提高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请同学们根据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尝试将化学物质进行分类,画出图示,说一说分类的标准初高中知识衔接:那么在我们化学学习过程中能不能利用分类的方法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呢?物质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根据组成元素的性质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及物质的性质有机物无机物(1)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思考与交流1】根据元素的组成可以将下列物质:CO2、Na2O、SO2、MgO、SO3、CaO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试分析它们的化学性质,还可以怎样分?CO2+Ca(OH)2==CaCO3↓+H2O
MgO+2HCl==MgCl2+H2O
SO2、SO3CaO、Na2O碱性氧化物+酸盐+水酸性氧化物+碱盐+水概念辨析1、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2、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2、酸性氧化物都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Mn2O7是酸性氧化物NO、CO××新概念: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的氧化物知识拓展:NO、CO等氧化物既不能与酸反应又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属于不成盐氧化物×Na2SO4K2SO4K2CO3碳酸盐硫酸盐钾盐Na2CO3钠盐根据组成的阳离子分根据组成的阴离子分特征:不同类别的物质有交集。【思考与交流2】请同学们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并说说你的分类标准拓展应用:工业生产中,常需要K2SO4,如何选定原料来制备K2SO4?交叉分类法:对一种事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练习1、下列每组中的两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A.CaO和CaS B.和C.C60和C70 D.HCNO和HOCNC学习评价一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练习2、现有下列物质:①H2O②空气
③Mg④CaO⑤H2SO4
⑥Ca(OH)2⑦CuSO4·5H2O⑧碘酒
⑨C2H5OH和⑩NaHCO3。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酸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②⑧
①④
⑥
⑤
⑦⑩
练习2:对下列酸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并说出你的分类标准。H2SO4、HCl、H2CO3、H3PO4
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强酸
弱酸
含氧酸
无氧酸
H2SO4
H2CO3
H3PO4
HCl是否含氧酸性强弱酸分子电离出H+个数分类标准:交叉分类法【思考与交流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CuSO4溶液、泥水、振荡后的植物油与水的混合物属于什么类?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初高中知识链接】【新概念】【学习任务二】分散系的分类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宏观辨识【思考与交流2】以CuSO4溶液、泥水、振荡后的植物油与水为例,说说这三种分散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分散剂相同粒子直径大小不同、稳定性不同按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分液态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1nm1nm至100nm>100nm稳定性:稳定不稳定介稳性稳定性如何?微观探析【新概念】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nm的分散系是胶体。胶体的分类液溶胶气溶胶分散剂是液体分散剂是气体固溶胶标准:分散剂的状态分散剂是固体Fe(OH)3胶体云、雾有色玻璃P8实验Fe(OH)3胶体的制备:逐滴加入到饱和溶液5-6滴煮沸蒸馏水25mL红褐色液体,透明FeCl3+3H2OFe(OH)3(胶体)+3HCl如何区分溶液和透明的胶体?【学习任务三】科学探究(胶体的制备和性质)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可被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4.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①Fe(OH)3胶体②水③蔗糖溶液④FeCl3溶液⑤云、雾A.②④⑤ 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④学习评价二:胶体性质的应用练习1《必修一》P12练习2、某混合液中含泥沙、淀粉、氯化钠三种成分,如何将它们逐一分离开来?(提示:淀粉溶液是胶体)[实验一]
泥水的过滤(固液分离)半透膜水[实验二]
泥沙淀粉胶体氯化钠溶液过滤泥沙滤液(淀粉胶体、氯化钠溶液)渗析胶体(淀粉胶体)(氯化钠)溶液溶液是一种提纯胶体方法半透膜怎样判断淀粉没有透过半透膜?总结:1、分类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分类的前提是有准确的分类标准2、用树状分类法,按物质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按物质性质对氧化物进行分类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4、分散系的概念5、胶体的概念与分类6、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7、丁达尔效应一、新冠病毒的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粒子直径约60-220nm,传播方式以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为主,也可能经气溶胶近距离传播。飞沫、气溶胶等都属于分散系。胶体颗粒直径1nm-100nm,胶体较稳定(介稳性),飞沫的颗粒直径>50um,在空气中悬浮时间较短。气溶胶可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达几个小时。视野拓展
一款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蛋白快速检测的试剂盒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做为免疫标记探针的胶体金粒子,其直径应在3-30nm范围内。检测时间短(15分钟以内),操作简单,肉眼可判断结果,可进行快速筛查,大大加快检测速度。视野拓展
二、新冠病毒的检测
在工业生产中,存在污水中的胶体物质,常用投加明矾、硫酸铁等电解质的方法进行处理;有的胶体体系,如大气中的飘尘、工业废气中的固体悬浮物、矿山开采地的粉尘、纺织厂或食品加工厂弥漫于空气中的有机纤维或颗粒等都极为有害,均可利用静电除尘的装置加以清除。课后活动:请同学们查阅资料这是利用了胶体的什么性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有关?THANKYOU必修版2019化学高一上学期必修一教学课件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第2课时物质的转化
0
2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第2课时物质的转化
【学习任务一】酸、碱、盐的化学性质链接初中:同类物质往往具有相似的性质,请同学们完成P10思考与讨论。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反应实例(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酸与碱反应酸与某些盐反应指示剂Cu(OH)2
+H2SO4=CuSO4+2H2OBaCl2
+H2SO4=BaSO4↓+2HClFe+
H2SO4=FeSO4+H2↑Fe2O3
+
3H2SO4=Fe2(SO4)3+3H2O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1、酸的化学性质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反应实例(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指示剂与酸反应与酸性氧化物反应与某些盐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NaOH+HCl=NaCl+H2OCO2+2NaOH
=Na2CO3+H2O2NaOH+CuSO4=Cu(OH)2↓+Na2SO4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碱的化学性质盐的主要化学性质
反应实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与金属反应与酸反应与碱反应与盐反应Fe+CuSO4
=Cu+FeSO4CaCO3+2HCl=CaCl2+H2O+CO2↑2NaOH+CuSO4=Cu(OH)2↓+Na2SO4NaCl+AgNO3=AgCl↓+NaNO3
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3、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酸、碱、盐相互反应小结:为什么不同的酸(或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宏观辨识组成相似微观探析H+HClH2SO4HNO3NaOHKOHBa(OH)2Na2CO3K2CO3(NH4)2CO3OH-CO32—结构决定性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请同学们完成P11思考与讨论【学习任务二】物质的转化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O2H2O酸或酸性氧化物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O2H2O碱或碱性氧化物从物质的分类角度构建物质转化规律的模型认知酸或酸性氧化物碱或碱性氧化物【思考与交流】根据上面的转化过程,写出由金属单质Na到Na2CO3、非金属单质S到对应盐CuSO4的转化过程,并讨论两个物质系列之间可能发生的反应。NaNa2ONaOHNa2CO3SSO2H2SO4CuSO4SO3各类物质的转化关系拓展应用:工业上制取NaOH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在工业生产中要制取某种物质,除了要考虑反应进行的可能性,还要考虑原料来源、成本高低和设各要求等因素,以选取最适当的方法。制备碱的常用方法:(1)碱性氧化物与水发生反应(2)盐与另一种碱发生反应工业上制取NaOH一般不采用Na2O与H2O的反应(Na2O作为原料,来源少、成本高),而主要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过去也曾采用盐(如Na2CO3)与碱[如Ca(OH)2]反应的方法。物质组成与性质物质的分类物质的转化工业生产中物质的制备例如:许多食品包装袋中常有一个小纸袋,内盛白色固体物质,标有“干燥剂”字样,其主要成分为生石灰。(1)写出生石灰的化学式。生石灰属于哪一类别的物质?(2)生石灰可以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工业上如何制备熟石灰(氢氧化钙)?1.已知X和Y能发生如下反应:X+Y=H2O+盐,下列有关物质X和Y所属种类的判断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X为酸、Y为碱B.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C.X为盐、Y为碱D.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性氧化物学习评价:物质的转化规律D学习评价:化学反应类型5、从Zn、BaCl2、NaOH、KClO3、CuCl2、Na2SO4、Na2O、H2O、H2SO4等物质中选出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1)化合反应(2)分解反应(3)置换反应(4)复分解反应教材P127、采用不同方法制取下列物质,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以Fe、CuO、H2SO4三种物质为原料,用两种方法制取Cu。(2)用三种方法制取MgCl2。学习评价:物质转化的应用教材P12练习答案THANKYOU必修版2019化学高一上学期必修一教学课件0
3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学习任务一】身边的化学,发现问题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给电气设备通电时,湿手操作易发生
触电事故。这是为什么呢?1.水导电吗?2.什么化学物质是导电的,什么化学物质又是不导电的呢?【初高中知识衔接】初中电解水的实验中,水中是加入了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来增强导电性的,实际纯水在一般条件下是很难测出导电性的。生活常识:铜、石墨是导电的。初中物质导电性实验:盐酸、硫酸、NaOH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等溶液是导电的。【思考】NaC1溶液、KNO3溶液导电吗?NaCl固体、KNO3固体呢?
【学习任务二】宏观辨识,分析、解决问题
[实验1-2](视频)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干燥的NaCl固体、KNO3固体和蒸馏水,如图1-9所示连接装置,将石墨电极依次放入三个烧杯中,分别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现象。取上述烧杯中的NaCl固体、KNO3,固体各少许,分别加入另外两个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溶液。如图1-9所示,将石墨电极依次放入NaC1溶液、KNO3溶液中,分别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现象。【知识拓展】如果将NaCl、KNO3、NaOH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它们也都能导电。
电流是由带电荷的粒子按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因此,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具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石墨、Cu导电是由于有自由移动的电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熔融NaCl导电是由于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归纳总结】物质导电的原因
【新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物质混和物纯净物化合物单质电解质非电解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酸、碱、盐、水、活泼金属氧化物(CaO)大多数有机物(酒精/蔗糖)非金属氧化物(CO2/SO2)NH3【评价任务一】利用分类方法,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归纳入物质中,并用图示表示出来。1.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①铜②固态NaCl③CO2④H2SO4⑤硫酸钡⑥酒精⑦KOH水溶液⑧熔融状态的KNO3⑨蔗糖溶液【评价任务二】【答案】电解质:②固态NaCl④H2SO4⑤硫酸钡⑧熔融状态的KNO3非电解质:③CO2
⑥酒精⑨蔗糖溶液
【注意】(1)电解质首先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某些非电解质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从而使溶液导电,但是该化合物依然是非电解质(例如:CO2)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态HCl、固态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不是电解质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C人的手上常会沾有NaCl(汗液的成分之一),有时也会沾有其他电解质,当遇到水时,形成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因此,湿手直接接触电源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解决问题】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给电气设备通电时,湿手操作易发生触电事故。这是为什么呢?【思考】为什么NaCl固体不导电,而NaCl溶液、熔融NaCl可导电?【学习任务三】微观辨析,探究问题根源
【新概念】电离:物质溶于水后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思考】观察下图,NaCl溶液、熔融NaCl导电的过程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NaCl=Na++Cl
-【新概念】电离方程式:电解质的电离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为简便起见,一般仍用离子符号表示水合离子)。
【评价任务三】写出HCl、H2SO4、HNO3
、NaOH、KOH、Ba(OH)2、NaCl、K2SO4和NH4NO3的电离方程式:HCl=H++Cl-H2SO4=2H++SO42-HNO3=H++NO3-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叫做碱。NaOH=OH-+Na+KOH=OH-+K+Ba(OH)2=2OH-+Ba2+【思考与讨论】请参考酸的本质,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的本质。NaCl=Na++
Cl
-K2SO4=2K++
SO42-NH4NO3=NH4++
NO3-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者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评价任务四】已知,水溶液中,强酸的酸式根能完全解离,而弱酸的酸式根不能完全解离。书写以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并归纳电离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NaHCO3NaHSO4
NaHSO4=Na++H+
+
SO42-NaHCO3=Na++HCO3-1、阴阳离子拆开写,但原子团不能拆,如:NO3-、SO42-、OH-、NH4+、CO32-等2、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3、水溶液中,强酸的酸式根(HSO4—)要拆开写,而弱酸的酸式根(HCO3—)不能拆。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的注意事项:
2.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
H3PO2是一元中强酸,NaH2PO2
为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正盐1、已知HClO4是一种酸,则其溶于水完全电离生成的离子是_____和
。H+ClO4-【评价任务五】
【解析】H3PO2是一元中强酸,只能离解出一个氢离子,剩下的氢元素不能离解出来,也就是H2PO2-并非酸式根离子,所以NaH2PO2
为正盐。【课堂小结】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2、电离:电解质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3、电离方程式:离子的拆分要正确,原子个数应该守恒。4、酸碱盐的拆分:酸拆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碱拆为阳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盐拆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THANKYOU必修版2019化学高一上学期必修一教学课件04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离子反应【学习任务一】温故知新,发现问题
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若将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在一起,这些离子之间是否一定会发生反应?写出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硫酸的电离方程式。Na2SO4=2Na++SO42-
Ba(OH)2=2OH-+Ba2+
H2SO4=2H++SO42-
【实验1-3】
用如图装置及试剂进行【实验1-3】,并参考下表进行分析。(a溶液是硫酸钠溶液或者硫酸)创原家独现象分析相应物质的电离方程式混合前两溶液中的离子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结论】实验中产生了白色沉淀,说明Ba2+
和SO42-
发生反应,生成了BaSO4沉淀。这种离子间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新概念】离子反应: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问题探究】两个反应的过程中均产生白色沉淀,表观现象无差异。两个反应是否都可以用如下离子方程式表示呢?反应①a为硫酸钠时:Ba2++SO42-=BaSO4↓反应②a为稀硫酸时:Ba2++SO42-=BaSO4↓【学习任务二】宏观辨识,分析、解决问题
【问题分析】反应中除Ba2+和SO42-结合生成可见的白色沉淀BaSO4外,还有其他离子吗?它们是否也能结合?有可见的现象吗?如果不可见,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吗?怎么证明?反应①中还有Na+、OH-,反应②中还有H+和OH-,它们能否分别结合决定了溶液中是否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二者的差异可以由溶液导电性实验予以外显。【补充实验】按图1-4所示装置进行溶液导电性实验。
实验现象:反应①发生时,灯泡亮度变化不大;反应②发生时,灯泡亮度先变小至熄灭,再变大。【学习任务三】微观辨析,探究问题根源
【思考】如何正确书写上述两个实验的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是怎样的?步骤:(1)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并将方程式化为最简。(4)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通过以上四步可得出上述两个实验的离子方程式:反应①a为硫酸钠时:Ba2++SO42-=BaSO4↓反应②a为稀硫酸时:Ba2++2OH-+2H++SO42-=BaSO4↓+2H2O{强酸:HCl、HNO3、H2SO4强碱:NaOH、KOH、Ba(OH)2可溶性盐:熟记溶解性表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书写关键】通过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还可得出以下结论:离子反应的结果(实质):使某些离子的浓度降低【思考】从上述实验可知,并不是所有的离子之间都可以发生离子反应,那么哪些离子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呢?你能举些具体例子并写出相关离子方程式吗?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呢?
(提示:请联系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举例:碳酸钙与盐酸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
CaCO3+2H+=Ca2++H2O+CO2↑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
H++OH-=H2O
……
【小结】离子反应的条件复分解型: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思考与讨论】完成下表中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思考两种方程式在表示某一类反应时,表达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并进行讨论。——自由移动的离子之间
的反应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写、拆、删、查——生成沉淀、
气体或水【课堂小结】有离子参与的置换反应也属于离子反应。【评价任务一】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是离子反应吗?如果是,请写出该离子方程式。
Zn+2H+=Zn2++H2↑
【思考】该反应还能表示哪些化学反应呢?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金属单质Zn和强酸发生置换生成氢气的反应。
1.表示可溶性钙盐和可溶性碳酸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离子反应Ba2++SO42-=BaSO4↓表示的可能是哪类反应?Ca2++CO32-=CaCO3↓可溶性硫酸盐和可溶性钡盐的反应、硫酸和可溶性钡盐的反应【跟踪练习】
3.写出与下列离子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2)CO32-+2H+=H2O+CO2(1)Cu2++2OH-=Cu(OH)2Na2CO3+2HCl=2NaCl+H2O+CO2CuSO4+2NaOH=Na2SO4+Cu(OH)2H+
强酸(硫酸,盐酸,硝酸等)OH-
可溶性强碱(NaOH,KOH等)
酸根离子
钠盐,钾盐
金属阳离子
强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①铁与盐酸反应
Fe+2H+=Fe3++H2↑②铜与硫酸锌反应:
Cu+Zn2+=Zn+Cu2+③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CO32-+2H+=H2O+CO2↑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不符合反应事实不该拆的拆了【评价任务二】·⑤氧化铜与盐酸反应:
O2-+2H+
=H2O④向澄清的石灰水中滴加稀盐酸:Ca(OH)2+2H+=Ca2++2H2O(澄清石灰水应该拆)(氧化物不该拆)⑥氯气通入亚铁溶液:
Fe2++Cl2=Fe3++2Cl-(电荷不守恒)⑦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Ba2++SO42-=BaSO4↓漏了一些离子的反应【评价任务三】1.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Fe3+、K+、Cl-、NO3-B.Ag+、Na+、NO3-、Cl-C.Zn2+、Al3+、
SO42-、Cl-D.Ba2+、NH4+
、Cl-、HCO3-
C2.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Na+、Cu2+、NO3-、Cl-B.K+、Na+、CO32-
、NO3-C.K+、Ba2+
、CO32-、Cl-D.Na+、K+、MnO4-、SO42-B离子共存小结:原则:能反应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的不能共存。1.与H+不能共存的离子:CO32-、CH3COO-、HCO3-
OH-H+会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离子3.微溶物、难溶物的两种离子不能共存:如CaSO4是
微溶物,故Ca2+与SO42-不共存,AgCl是难溶物故Ag+
与Cl-不共存。2.与OH—不能共存的离子:
4.要注意题目隐含条件:溶液有无颜色【Cu2+(蓝)、Fe3+(棕黄)、Fe2+(浅绿)、MnO4-(紫色)】,溶液的酸碱性、pH等。【评价任务四】离子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如混合物分离、物质提纯和鉴定、清除水中污染物等。水体中含量过高的Ca2+、Mg2+
既会造成锅炉结垢,也会降低洗涤衣物时肥皂的使用效率。如何在不引入新杂质的情况下除去这些离子,使水得到净化?【方案设计】①选择药品(溶液),确定加药顺序和操作顺序;②确保所加药品(应适当过量)在后续反应中被清除。【参考答案】先加石灰除去Mg2+
,再加碳酸钠除去Ca2+,最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OH-和CO32-。THANKYOU必修版2019化学高一上学期必修一教学课件05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生活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现象燃料的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在初中我们根据反应中物质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学习任务一】宏观视角,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20思考与讨论第(1)问,并思考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否分别发生?结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在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CuO、Fe2O3C、CO还原反应氧化反应那么只有得氧(或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吗?继续完成课本P20思考与讨论第(2)、(3)问。2CuO+C高温2Cu+CO2
Fe2O3+3CO高温2Fe+3CO2
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那是否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会同时存在得失氧和化合价升降这两个变化特征呢2CuO+C高温2Cu+CO2
Fe2O3+3CO高温2Fe+3CO2
+2-200+2-2+3-2+2-20+2-2化合价降低,化合价降低化合价升高,化合价升高,失氧,还原反应得氧,氧化反应失氧,还原反应得氧,氧化反应小结:化合价升降与反应类型的关系?思考与交流:下列两个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请说明理由,并说一说你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什么新的认识?+20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0+2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0+1-10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新认识:1、并不是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的得失,但一定会有元素化合价变化2、元素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特征,也是判断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元素化合价规律(1)化合价原则: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2)在化合物里,氢通常显+1价,氧通常显-2价。(3)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4)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5)许多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例如:Fe有+2、+3价;Cl有-1、+1、+3、+5、+7价。(6)元素最高正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最低负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8。(7)原子团的化合价由构成元素原子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算。复习回顾:(1)H2O、H2O2
氧元素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_______
(2)NaH、NH3氢元素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3)HCl、KClO3、ClO2中氯元素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4)MnO2、KMnO4中锰元素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_______(5)Fe3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______拓展练习
-2-1-1+1-1+5+4+4+7+2、+3注意事项:(1)氧在过氧化物中(例:H2O2
、Na2O2
)显-1价。(2)氢在金属氢化物中(例:NaH、CaH2)显-1价。(3)像Cl、N、S、Mn等具有可变价态的元素,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求算。评价任务一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前后一定有氧的得失B、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C、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特征D、实现Cu2+→Cu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2、(教材P25习题6)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2HCl==CaCl2+CO2↑+H2OB.CaO+H2O==Ca(OH)2C.WO3+3H2==
W+3H2OD.CaCO3==CaO+CO2↑高温高温评价任务一C【学习任务二】微观视角,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那么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它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思考与交流1: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哪些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哪些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多少时达到稳定结构?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为第一层)或8时达到稳定结构。
思考与交流2:以钠在氯气中燃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为例,结合原子结构分析引起化合价变化的根本原因?+11+17+17+11Na+Cl-NaClCl-Na+00+1-1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微观探析引起化合价变化的根本原因?结论:化合价升降的原因——电子得失HCl均不容易失去e-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偏离氢00+1-1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结论:化合价升降的原因——共用电子对偏移微观探析+17+1形成共用电子对,双方都达到稳定结构——共赢HCl+1-1引起化合价变化的根本原因?+1+17小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根本原因电子转移、化合价升降、反应类型的关系: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得降还)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失升氧)练习、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数目和反应类型正确的是()A、B、C、D、C评价任务二思考与交流:(1)分析下列反应,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角度进行分类,并指出哪些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概括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画出关系图。【学习任务三】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1)(3)(4)(9)(2)(6)(5)(7)(8)根据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分为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非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1)(2)(4)(6)(3)(5)(7)(8)(9)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小结: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东晋炼丹价葛洪的《抱朴子》里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原成丹砂”,这句话里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有()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C评价任务三2、下列诗句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C
阅读教材P23科学史话—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人们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归纳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得氧、失氧元素化合价升降元素(宏观视角)电子(微观视角)局限性特征本质
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意义,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冶炼工业、化工产品(合成氨,工业制硝酸等)的生产、农业生产,化学电源的制造等方面的应用。请同学们查找有关资料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课后活动THANKYOU必修版2019化学高一上学期必修一教学课件06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氧化剂还原剂
练习回顾口诀:升失氧;降得还+300+3得到2x3e-,失去2x3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置换反应铝铁失去得到氧化还原氧化还原+300+3得到2x3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失去2x3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学习任务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表示反应前后__________由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电子转移的情况。同一元素(1)基本步骤标价态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明确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关系连双线一条线始于反应物中的降价元素,止于产物中同种元素另一条线始于反应物中的升价元素,止于产物中同种元素注得失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总数(2)注意事项(3)巧记口诀①箭头、箭尾必须对应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的原子;②双线桥上必须注明“得到”或“失去”;③反应中转移电子数=氧化剂“得”电子数=还原剂“失”电子数先标化合价,再看价变化;起止同元素,桥上标变化。难点——“得”“失”电子数目判断+300+3得到2x3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失去2x3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单个Fe原子得到3个电子两个Fe原子单个Al原子失去3个电子两个Al原子小结:电子转移数=“得”或“失”电子数
=变价原子数×单个变价原子得(失)电子数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方程式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MnO2+4HCl(浓)=MnCl2+Cl2↑+2H2O△+4-1+20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被氧化化合价升高,失去2×e-,易错警醒:该反应中,只有一部分氯原子化合价发生变化,还有一部分氯原子价态不变,故失去电子数为2×e-,而不是4×e-。部分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例1:例20-1+1失去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被还原化合价降低,得到e-,易错警醒:该反应中,同一反应物中氯原子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氯原子个数比为1:1。歧化反应例3-2+40失去2×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被还原化合价降低,得到4e-,易错警醒:该反应中,不同反应物中的硫原子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硫原子个数比为2:1。归中反应表示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原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不同元素0+30+3意义: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反应中,Al失去6e-,化合价升高;Fe得到6e-,化合价降低,电子转移方向由Al指向Fe。6e-2.单线桥法(1)基本步骤标价态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明确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关系连单线始于反应物中的升价元素,止于反应物中降价元素注数目正确标出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注意:不需要标明“得到”或“失去”注意:要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特别提示单线桥和双线桥两种表示方法的形式不同,实质相同——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氧应还原反应相关概念间的联系。在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用“单线桥”方便。在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化合价升降、物质被氧化、被还原等关系时,用“双线桥”方便;评价任务一1、判断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B、2Na+2H2O=2NaOH+H2↑C、Cl2+2FeCl2=2FeCl3+5-100+2+3-1A、2KClO32KCl+3O2↑失去6e-得到6e-0+12e-失去2e-得到2e-D、3Cu+8HNO3=3Cu(NO3)2+2NO↑+4H2O0+56e-B学习任务二、氧化剂、还原剂红酒中添加SO2具有抗氧化的作用食品包装中的脱氧剂——还原铁粉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剂:得到(或电子对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还原剂:失去(或电子对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CuO+
H2
===
Cu+H2O△2e-
氧化剂还原剂2e-
氧化剂还原剂例如: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性:物质得电子性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且物质得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性质,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且物质失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
什么剂具有什么性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还原剂:H2氧化剂:CuO被还原还原产物:Cu被氧化氧化产物:H2OCuO+
H2
===
Cu+H2O△2e-
氧化剂还原剂思考与交流1、分析下列反应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情况,并指出在反应中谁是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2、总结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模型MnO2+4HCl=MnCl2+Cl2↑+2H2O△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MnO2HClMnCl2Cl2+4-1+20化合价降低,得2e-,被还原化合价升高,失2×e-电子,被氧化反应物得失电子化合价变化性质反应类型产物氧化剂还原剂得电子降低还原反应(被还原)还原产物失电子升高氧化反应(被氧化)氧化产物氧化性还原性小结: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构建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模型: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口诀:2、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⑴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易得电子,高价态物质。O2,Cl2
CuO,Fe2O3
KMnO4,K2Cr2O7,浓H2SO4,HNO3,KClO3Fe3+,H+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2)高价的氧化物:3)高价的含氧酸及其盐:4)某些阳离子:⑵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低价态物质
另外,具有中间价态的化合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既能得到电子又能失去电子,既能做氧化剂又能做还原剂,例如H2O2、SO2、SO32-等。(1)活泼的金属单质:K,Na,Mg,Fe,Al(2)某些非金属单质:H2,C(3)变价元素的低价态物质:CO,H2S,Cu2O
(4)某些阴离子:
I-,S2-(1)2H2+O2===2H2O(2)4P+5O2===2P2O5(3)Fe+H2SO4===FeSO4+H2↑(4)2HgO===2Hg+O2↑点燃加热点燃氧化剂:O2还原剂:H2氧化剂:O2还原剂:P氧化剂:H2SO4还原剂:Fe氧化剂:HgO还原剂:HgO1、(教材P26、第10题)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评价任务二2.(教材P25、第7题)下列反应中,HCl做还原剂的是(),HCl做氧化剂的是()。A.NaOH+HCl==NaCl+H2OB.Zn+2HCl==ZnC12+H2↑C.MnO2+4HCl(浓)==MnCl2+2H2O+Cl2↑D.CuO+2HCl==CuCl2+H2O△CB口诀: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3.(教材P25、第8题)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
SO3→H2SO4B.Cu→Cu(NO)3C.CuO→CuD.CO→CO2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分析】A中无化合价升降;B中铜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被氧化,需加入氧化剂;C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被还原,需加入还原剂;D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被氧化,加入氧化剂。C(1)H2O2+H2S=2H2O+S↓(2)H2O2+Cl2==2HC1+O2(3)2H2O2
===2H2O+O2↑4、(教材P26、第11题)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角度,分析下列三个反应中H2O2的作用。MnO2H2O2作氧化剂H2O2作还原剂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2CO+2NO===2CO2+N2高温催化剂还原剂氧化剂目前,汽车尾气系统中均安装了催化转化器(如图⒈17)。在催化转化器中,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CO2和N2。(1)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请分析上述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请指出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2+2+40化合价升高,失2×2e-,被氧化化合价降低,得2×2e-电子,被还原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教材P24【思考与讨论】NO、CO均有毒,二者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产物N2,和CO2,都是无毒物质,从而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空气污染。(3)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对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有什么作用?请查阅资料,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其他具体事例,与同学讨论你对氧化还原反应价值的认识。教材P24【思考与讨论】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广泛存在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电镀燃料的燃烧光合作用金属的冶炼有益于人类生活的氧化还原反应食物的腐败钢铁的锈蚀有害人类生活的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广泛存在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THANKYOU必修版2019化学高一上学期必修一教学课件07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3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练习回顾】4.
2FeCl3+2HI===2FeCl2+I2+2HCl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剂:H2OCKClO3KClO3I2SO2氧化剂:还原剂:1.H2O+C==H2+CO2.2KClO3==2KCl+3O2↑3.
I2+SO2+2H2O===H2SO4+2HI高温1、判断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FeCl3HI口诀: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2、用双向桥法表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KClO3+6HCl=KCl+3Cl2↑+3H2O+5-1-10
得到5e-失去5×e-KClO3+6HCl=KCl+3Cl2↑+3H2O+5-1-10
失去6×e-得到6e-【拓展】价态不交叉规律: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高价态和低价态变成它们相邻的中间价态最低价最高价中间价最低价最高价中间价中间价最低价最高价中间价中间价H2S+H2SO4(浓)=S↓+SO2↑+2H2O-2+60+4失去2e-得2e-又如:最低价最高价中间价中间价ClO2O3KMnO4H2O2生活中常用ClO2、KMnO4、O3、H2O2物质能杀菌消毒,利用它们的什么性质?氧化性:物质得电子性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性质,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学习任务一】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概念辨析】物质得失电子数目越多,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就越强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其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物质得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失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
1、概念3.元素处于中间价态,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2.元素处于低价态具有还原性,最低价态,则只具有还原性元素处于高价态具有氧化性,最高价态,则只具有氧化性宏观辨识——根据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判断
下列物质只具有氧化性的是();只具有还原性的是();即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A.HClB.Cu2+C.Cl2D.I-E.F2BE
D
AC
【练习】2、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判断【实验探究1】生活中常用到双氧水(H2O2溶液)杀菌消毒,是利用了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吗?(可选择的实验试剂:H2O2溶液、酸性KMnO4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淀粉KI溶液。)H2O2分析:KMnO4是常见的氧化剂,KI中碘元素处于最低价,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科学探究结论:实验设计原理: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实验方案:向试管中加入2mL淀粉KI溶液,再滴加5滴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溶液变蓝实验中H2O2体现氧化性,把KI氧化,产生I2,遇淀粉显蓝色实验现象:KIH2O2(可选择的实验试剂:H2O2溶液、酸性KMnO4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淀粉KI溶液)【实验探究2】从价态上分析,过氧化氢中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除了体现出氧化性,还能体现出一定的还原性,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过氧化氢具有还原性?(可选择的实验试剂:H2O2溶液、酸性KMnO4溶液,氢硫酸(H2S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淀粉KI溶液)科学探究结论:实验设计原理: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实验方案:向试管中加入2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滴加5滴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试管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紫红色褪去实验中H2O2体现还原性,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产生O2,KMnO4被还原,紫红色褪去。实验现象:KMnO4H2O2(可选择的实验试剂:H2O2溶液、酸性KMnO4溶液,氢硫酸(H2S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淀粉KI溶液)学习评价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有Fe2+。若误食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制造股权融资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游戏软件试用授权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退休人员再就业解除合同协议
- 2025年度货运驾驶员绿色出行与节能减排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项目电力施工简易协议书
- 2025年度豪华公寓私人房屋转租管理服务合同
- 科技在校园食品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 职场妈妈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沟通
- 远程家庭旅行安全知识与传播
- 除雪专项应急预案
- 企业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
- 你好法语第七课课件
- 图形创意(高职艺术设计类)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PM2.5)自动监测手工比对核查技术规范
- 水上水下作业应急预案
- Jane-Eyre简爱英文课件
- (小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钟表》课件
- 2022年营口市大学生专考专招考试真题及答案
- API520-安全阀计算PART1(中文版)
- 医院信息科考核内容标准细则
- 商务提成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