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苏联正在顺利地解决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美国的任务。1966年,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三大上指出苏联正在循序渐进的解决这一任务,并同样坚信苏联将会赶超美国。这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A.否定了改革的必要性B.坚持以农业改革为重点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基本沿袭了斯大林模式2.某思想家洞察到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遂将儒家伦理道德建立在简易的哲学基础上,使人人可行,以此纠正宋明以来程朱理学烦琐、僵化的流弊。该思想家是A.陆九渊 B.王守仁 C.黄梨洲 D.顾亭林3.“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种变化表明A.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 B.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C.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 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4.奥古斯都允许外出当兵的儿子,对他在服役期间取得的财物享有合法权利,如果该儿子在未立遗嘱的情况下死亡,其财产将转归其父。后来,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在其他各种公务部门服务时获取的财物。此外,对不是来源于父亲的财产,同样也允许儿子享有一定程度的利益。材料说明在罗马帝国时期A.积极鼓励儿子离家外出当兵B.父亲的利益是执法的唯一标准C.用法律来协调财产权的矛盾D.父子关系是法律关注的核心5.“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对列宁的这段话可以理解为A.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B.改革后俄国确立了资产阶级议会制C.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发展进程D.改革对俄国政治经济产生一定影响6.新中国60年代外交部副部长王稼祥曾提出外交上的“三和一少”政策,即是对帝国主义要和气一点,对反动派印度尼赫鲁要和气一点,对修正主义要和气一点,对亚非拉人民斗争的援助要少一点,此政策在当时被毛泽东认为是修正主义而遭受批判,这说明当时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未得到实践B.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对外政策C.党内外交政策开始出现严重分歧D.外交政策受到极左思潮影响7.唐代的宫廷体育、美术与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狩猎、马球、舞马之术、武艺,到养生、下棋的体育运动,在皇帝的热衷下,全国上下掀起了热潮。结合上述材料,据《马球图》可以推知A.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 B.当时文人画已初步流行C.唐王朝好勇斗狠的民风 D.北方文化性格引领潮流8.1931年9月25日,日本《读卖新闻》称“帝国政府于满洲并无领土欲求,我所期待的是帝国臣民安居乐业,以资本与劳力获得参加地区开发机会”。据此可知,这篇报道的实质是A.掩盖日本政府的侵略野心B.推脱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责任C.为全面侵华进行舆论宣传D.强烈反对对伪满洲国的批评9.史诗是人类文明初启阶段的文学形式之一。下列古代作品中不属于史诗的是:A.《汉穆拉比法典》 B.《摩诃婆罗多》 C.《罗摩衍那》 D.《荷马史诗》1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11.1920年,孙中山说:“此种新文化运动……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指陈独秀等人②“爱国之运动”指五四运动③“新文化”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④孙中山由此弃暴力革命而从事思想革命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2.如图是东汉纺织画像石拓片,展示了汉代纺织的集体劳作:下边女子在用络车进行“调丝”,中间女子在用纬车进行“摇纬”,左边是用织机制成绢帛。这块画像石反映的是A.家庭手工业技术先进 B.民营手工业市场扩大C.官营手工业管理规范 D.庄园手工业分工协作13.“他是乌鲁克国王,他非人非神。众神创造了他完美的身躯,并赋予他美貌、智慧、勇敢,使他具有世人无法具有的完美品质。”该传说出现在A.古代埃及 B.古代两河流域 C.古代中国 D.古代印度14.宣传画打有时代烙印。若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④③①② 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15.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可以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这在当时产生的最具重大影响的是()A.将人们从权威迷信中解放出来 B.动摇了教会在人们心中的权威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动摇了西欧封建统治的基础16.从1870年到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4.6倍,英国仅1.3倍,法国为1.6倍。1870~1913年,各国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比重,英国从30%下降到14%,法国从10%下降为6%,德国则从13%上升到16%。形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因素是A.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 B.电气革命开展的先后C.先进科技的利用程度 D.工业发展速度的快慢17.下表为1937年至1941年国家资本、民营资本工矿企业新设立的厂家的数量(单位:家)。据表可知,这一时期A.近代中国工矿业呈发展趋势B.民营工矿企业发展优于国营企业C.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日益改善D.国际局势制约中国近代工业发展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l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段文字中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A.牛顿力学诞生 B.工厂制度出现 C.海外市场扩大 D.君主立宪制确立19.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材料中,毛泽东重点论述了A.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B.中国革命的依靠对象C.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D.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20.如表中内容最合适用来论证的主题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B.君主立宪制不是完美的政治制度C.民主政治的建立过程具有渐进性D.法律是保证中央权力的重要武器21.唐代有的学者抛弃了汉儒的注疏之学,由注重章句转向强调经义:有的学者主张“以已意解经”:有的学者提出了“何为性”和“如何修性”的问题。这些现象A.背离先秦孔孟之道 B.导致儒佛道三教并行C.表明唯物思想出现 D.推动了儒学的思辨化22.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防止资产阶级腐蚀,反对突出个人的六条措施:不给党的领导祝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这些措施的提出主要是因为A.资产阶级要夺取政权 B.中共的腐败问题突出C.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 D.当时个人崇拜很严重23.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近代英国和日本充当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B.甲午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明显低于日本C.甲午战后日本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英国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24.赫尔曼·梅尔维尔有句名言:“美国人血管里的每一滴血都混合着全世界各民族的血!”观察下表,分析该时段美国人口构成呈现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正确的是《1700-186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单位:万人)时间

土著人口

白种人口

黑种人口

合计

1700

75.0

22.3

2.7

100.0

1820

32.5

788.4

177.2

998.0

1860

16.0

2724.0

400.0

3140.0

A.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和奴隶贸易的进行致使黑种人口剧增B.对现代文明的不适应,导致土著人口骤减C.欧洲移民源源而来,导致黑色人种的数量大幅度增加D.赋税政策调整和高产粮食作物的引种使人口总数大幅度上升25.下面是关于汉魏统治阶层社会成分的统计表。据此表可知,3世纪上半期大族小姓平民合计数量百分比数量百分比数量百分比数量汉(196—219年)3829.01914.57456.5131曹魏(220—239年)6038.73824.55736.8155曹魏(240—264年)7447.15937.62415.3157——(资料来源于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A.门阀士族势力受到抑制 B.汉代选官制度得以延续C.豪强地主垄断人才选拔 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减弱26.1998—2007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0.9%、10.8%。2008—2017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和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分别下降到1.0%和3.2%。这表明2008年以来经济全球化A.遭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抵制 B.获益最大的是发展中国家C.由快速发展期转入调整期 D.促进了各国新经济的崛起27.下图空格①政权建立者的民族是A.契丹 B.女真 C.匈奴 D.鲜卑28.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它与自然和谐一致,它撒播至所有的人(指自由民)。”符合这种精神的法律是A.《十二铜表法》B.《民法大全》C.《权利法案》D.《独立宣言》29.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恩格斯意在说明A.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 B.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C.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D.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30.唐朝是庶族地主大量涌上政治舞台的时期,给诗坛增添了一大批新诗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风格来反映现实生活,突破六朝门阀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浮雕文风,丰富、充实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这说明了A.唐代诗歌形式渐趋成熟 B.文学深受政治制度影响C.唐代诗歌水平迅速提升 D.经济决定诗歌发展水平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从唐到宋经历了很大的改变。拿唐的750年与宋的1050年做一个比较。就会发现:从外交关系上,唐有霸权,在北方唐以外没有国家,只有少数民族,而到了宋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就不一样了,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有宋、辽、夏、金;另外,唐时有1/8-1/4的人口在南方,而宋朝时则有1/2的人口在南方,南方却变成了--个多元化的地方,有多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多种语言;唐朝首都是一个典型的adminitrativecity,是政治的,而宋则是经济中心变成了首都;宋的人口是唐的两倍,货币数量是唐的二十倍,这都说明了商业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方面,宋朝还有了印刷、火药、指南针,这三个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从社会方面,唐朝人的社会地位还是要看血统、身份,而宋朝人的社会地位则是看教育文化,科举制度被扩大,其重要性在社会中也越来越大。宋朝9%的学生考不上,可这些人还算是士人,仍是国家的精英,士人中做官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到了13世纪中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45万人,但只有500人得到进士。.——摘编自包弼德《唐宋巨大历史变迁的现代意义:对nation观念的重新思考》材料二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这就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500年前后,许多事指向农业文明的解体,比如说,农奴制解体解放了人身,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发现则把人推向全球,第一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它就把自己的疆城封闭起来,使它与外界隔离,致力于自身的发展,而不顾基督教大世界中其他兄弟的景况如何。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民族国家总是以牺牲别人为代价的。这样,原先基督教大世界中社会经济状况基本拉平的情况就消失了,代之出现的,是某些地区发展起来,其他地区则相对落后。因此,可以说,民族国家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的起点,发展与社会的根本变迁都是从这里开始的。——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历史变迁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唐宋历史变迁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向现代化转型所做的准备,并指出唐宋历史变迁和西方社会变迁的实质差异。32.材料1941年12月是已经变成全球战争的这次大战的第二个重要转折点。当月苏联在莫斯科周围开始的反攻证明,闪电战至少在这里是失败了。而且,尽管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头六个月内的辉煌战果严重打击了同盟国,但是失去的领土(甚至是新加坡或菲律宾)从总战略的角度讲实际上都并不真正极为重要。更重要的是,日本的行动以及希特勒无必要的对美宣战,最终使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参战了。诚然,单单工业生产力并不能保证军事实力——尤其是德国的作战能力说明,简单地人对人和美元对美元的比较是很荒唐的——但是,大同盟(丘吉尔喜欢这么叫)比起轴心国来在物资方面占有很大优势,并且它的生产基地也远离德国和日本武装部队,因此它拥有建立一支压倒优势的军事力量所需的资源和机会,而任何一个早期的法西斯侵略对手都不可能拥有这样的力量。实际上,在第二年,托克维尔在1835年关于出现两极世界的预言最终即将实现。——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1年12月成为“第二个重要转折点”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参战给二战和战后世界带来的影响。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司马迁《史记·秦本纪》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检索传世文献,对秦国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虎狼之国”……秦朝速亡,则又与其“虎狼之国”的特性有关。秦是从兼并统一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但是,“虎狼之国”的传统并没有因秦的统一而有所改变。——刘德增《虎狼之国——秦国》请回答:(1)据材料一,秦国在西部崛起时面临怎样的形势?当时秦国的政治处境如何?(2)材料二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措施对秦国旧制度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3)据材料三,秦形成“虎狼之国”的特性与材料二的改革措施有何关系?秦统一后继续保持“虎狼之国”的传统,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从材料“苏联正在顺利地解决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美国的任务”“苏联正在循序渐进的解决这一任务,并同样坚信苏联将会赶超美国”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赫鲁晓夫改革还是勃列日涅夫改革,都基本沿袭了斯大林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故D正确;A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排除。2、B【解析】

王守仁即王阳明是明朝时期的大儒,强调的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突出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对宋明理学求理繁琐弊端的纠正,B正确;陆九渊是南宋时期的思想家,与材料时间不符合,A排除;黄梨洲即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强调的是工商皆本,不符合题意,C排除;顾亭林即顾炎武强调的是经世致用思想,不符合题意,D排除。【点睛】本题关键信息是“某思想家洞察到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遂将儒家伦理道德建立在简易的哲学基础上”,结合王阳明的思想分析即可。3、D【解析】

题干体现“夷夏之辨”由利器逐渐被遗弃,表明不同民族间的界限越来越小,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4、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可以解决财产权上的矛盾。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罗马法的目的【名师点睛】罗马法的本质及影响:(1)罗马法的实质:维护罗马统治者的利益,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是奴隶制的法制体系。恩格斯说:“罗马法是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是“充分预料到现代私有制的法律”。(2)世界性的法律影响:近代欧洲都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制度,如《德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等都以罗马法为法律蓝本。现在世上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都渊源于罗马法。世上公认的法学理论、法制民主原则也均发端于罗马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成了法治建设永恒的价值观了。5、C【解析】

近代化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材料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说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故C正确;材料论述的是近代化问题,不是单纯从资本主义发展角度论述,排除A;“俄国确立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属于政治的近代化,排除B;D属于单纯的影响,不是从近代化的方面论述,排除D。故选C。6、D【解析】

【详解】据材料中“三和一少”政策可体现中国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正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践,故A项排除;材料中王稼祥是根据国情做出的有利于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而毛泽东对此批判则不是从国家利益出发,故B项排除;材料仅是反映了分歧,但无法说明是“开始”,故C项排除;据材料信息可知面对王稼祥针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对外关系方面提出应采取缓和的而非紧张的稳妥务实的外交政策,他的是主张有利于对经济的调整和恢复工作,争取时间度过困难,但受当时的极左思想影响,遭到毛泽东的评判,故D项正确。7、D【解析】

《马球图》的画面以及全国上下掀起的与马相关的体育热潮,体现了北方文化性格引领唐朝社会潮流,D项正确;唐朝举国上下盛行与马相关的体育运动,不能说明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A项错误;《马球图》和全国体育热潮,与集文学、书法和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文人画不符,B项错误;《马球图》和体育活动不能说明唐王朝好勇斗狠的“民风”,C项错误。8、A【解析】

材料中《读卖新闻》表面上强调日本在满洲没有领土野心,但实际上妄图掩盖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占领东北,欲把东北变成其殖民地的野心,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题干中“实质”的要求,排除;九一八事变时,日本是局部侵华,还未发展到全面侵华的阶段,排除C项;当时还未建立伪满洲国,排除D项。9、A【解析】

《汉穆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A符合题意,答案为A;BCD是亚洲和欧洲的著名史诗,不符合题意,排除。10、A【解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和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详解】公车上书时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有限,而参与者也仅仅局限于上京应考的知识分子,而五四运动是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冲击之下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由此看出导致二者差别的主要因素是民族觉醒与群众基础的不同,故A正确;BD都不是主要原因,而且说法也不科学,不管列强的手段如何不同,都是损害中国利益,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奋起反抗,故排除BD;大众传媒对民众有影响是外因,关键是内因民众自身的觉醒,故C错误。【点睛】五四运动的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精神。(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4)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11、A【解析】

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领军人物,因此材料中的“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指陈独秀等人,①正确;1920年之前的爱国运动,且根据“学潮弥漫全国”,可知该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②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③错误;“孙中山由此弃暴力革命而从事思想革命”不符合史实,他没有放弃暴力革命而从事思想革命,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故A选项正确;排除B、C、D选项。12、D【解析】

根据题干“集体劳作……络车进行“调丝”……纬车进行“摇纬……织机制成绢帛”可见图片反映的是汉代庄园手工业规模较大并集体协作的情景,D项正确;家庭手工业为个体劳作,排除A项;图片反映的是集体劳作与分工协作,不能体现民营手工业的市场规模及官营手工业的管理规范问题,排除BC两项。故选D。13、B【解析】

依据材料“他是乌鲁克国王,他非人非神。众神创造了他完美的身躯,并赋予他美貌、智慧、勇敢,使他具有世人无法具有的完美品质”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史诗《吉尔伽美什》的内容,《吉尔伽美什》是西亚两河流域的上古人民创造的一部优秀文学作品。B正确;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不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14、B【解析】

①是1976年文革结束,②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建国初期,我国以苏联为师,④1956年“大跃进”,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③④①②,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15、B【解析】

每个基督教徒都可以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弱化了教会的地位,动摇了教会在人们心中的权威,B正确;马丁·路德的主张依然提倡宗教信仰,A排除;马丁·路德认为上帝是最高的权威,排除C;西欧封建统治的基础是经济因素,而非信仰因素,排除D。16、C【解析】

材料信息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的工业增长速度和工业生产总额已经远远高于英、法等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三国对先进科技的利用程度不同带来的结果,故C项正确;德国的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如英法,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展开,故B项错误;D项是材料信息的表述,不是原因,故错误。17、A【解析】

材料表明1937年至1941年国家资本、民营资本工矿企业新设立的厂家的数量大幅增加,说明近代中国工矿业呈发展趋势,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营企业数量多于国营企,不能得出民营工矿企业发展优于国营企业,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不能反映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日益改善,并且1937年至1941年是抗日战争时期,环境恶劣,故C错误;材料表明1937年至1941年国家资本、民营资本工矿企业新设立的厂家的数量大幅增加,反映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不能体现“制约”,排除D。18、B【解析】

“l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是分析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工厂制度出现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故B符合题意;牛顿力学诞生为工业革命发生奠定理论基础,海外市场扩大提供了市场,君主立宪制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因此ACD排除。故选B。19、B【解析】

由材料“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说明毛泽东指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依靠对象,故选B项;材料内容是对农民问题与农民革命力量的分析,没有涉及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A项;材料内容是对农民问题与农民革命力量的分析,没有涉及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排除C项;材料内容是对农民问题与农民革命力量的分析,没有涉及新民主主主义社会蓝图,排除D项。20、C【解析】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力限制越来越多,体现了英国民主政治建立过程的渐进性,故选C;表格内容无法体现其不彻底性,排除A;B项与题意主旨无关,排除;表格内容主要体现了对国王权力的限制,而不是保证中央权力,排除D。故选C。21、D【解析】

唐代学者抛开汉儒的研究方法,强调经义,关注经义中的人性和修养等问题,推动了儒学的思辨化,D项正确;唐代研究儒家经义,并未背离孔孟之道,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佛、道的传播与教义,B项错误;人性与修性方法不是世界本源,不能说明其为唯物思想,C项错误。22、C【解析】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防止资产阶级腐蚀,反对突出个人的六条措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的提出主要是因为新中国即将成立、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故C正确;资产阶级要夺取政权、中共的腐败问题突出、当时个人崇拜很严重不符合史实,故ABD错误。23、C【解析】

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英国在1894—1914年期间,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不断减少,而日本在这时期对中国外贸总值不断增长,说明甲午战后日本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对比西方列强对近代中国侵略,无法得出英国和日本充当侵略中国急先锋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甲午战争后日本和英国对中国外贸总值百分比,没有体现英日的国际地位,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而不是商品输出,D项错误。24、A【解析】

早期对外殖民扩张中的三角贸易把黑人奴隶大量的运往美洲,导致黑种人口增加,故A项正确;欧洲移民的迫害,使得土著人口骤减,B项错误;欧洲移民主要是白种人,C项错误;人口大幅度上升是因为地广人稀,大量移民涌入,D项错误。25、D【解析】

依据表格数据并结合当时的选官制度可知统治阶层中出身平民的比重下降,出身大族和小姓的比重上升,门阀士族势力加强,说明这一时期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减弱。D正确,排除A;材料信息不能看出选官制度是否得以延续,B排除;材料与豪强地主垄断人才无关,C排除。故选D。26、C【解析】

材料核心信息两方面,一是2007年前后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服务贸易出口比较,二是2008年后服务贸易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提升,答案要完整涵盖这两方面信息,这是经济全球化调整的表现,故答案为C项;A项本身错误,经济全球化是历史趋势;B项错在经济全球化规则是发达国家制定的,他们也是最大获益方;D项错在材料本身无法体现新经济兴起。27、D【解析】

十六国之后是鲜卑族北魏政权统一黄河流域,选项D正确;选项A、B是在隋唐之后出现的少数民族,排除;匈奴在南北朝时期并未统一黄河流域,排除C。28、B【解析】

材料中说明法律适用于一切自由民,显然是自然法的思想,《民法大全》是罗马法汇编,体现这种思想,故B正确;A仅适用于罗马自由民;C是英国法律文献;D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文献。【详解】29、A【解析】

1890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提出,欧美无产阶级在革命旗帜的动员下成长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A项正确;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就已经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B项错误;19世纪末欧洲各国无产阶级主要进行和平斗争,C项错误;1890年国际工人协会已经解散,第二国际尚未建立,D项错误。30、B【解析】

根据材料“唐朝是庶族地主大量涌上政治舞台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唐朝科举制的不断完善使得唐朝庶族地主有更多的机会登上政治舞台,导致了唐朝的文学突破六朝的陋习,充实、丰富了诗歌的社会意义,可见唐朝时期文学深受政治制度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的落足点是说唐朝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的提升,没有涉及到诗歌形式的多样性和诗歌水平的提升,故A、C项错误;材料介绍的是政治制度的变化对诗歌的作用而不是经济的变化对诗歌的影响,故D项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表现:外交多元化;经济重心南移;商品(市场)经济发达,科技(文化)先进;士人政治。原因:封建经济发展,士族衰弱(庶族崛起);选官、赋税等制度改革;汉学衰弱(理学兴起或新儒学出现);市民阶层崛起。(2)准备:解放农奴;解放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世界连成一体);民族国家出现;制度变革。实质差异:唐宋,封建社会阶段性发展;西方,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解析】

(1)“表现”,根据材料一信息“从外交关系上,唐有霸权,在北方唐以外没有国家,只有少数民族,而到了宋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就不一样了,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唐时有1/8-1/4的人口在南方,而宋朝时则有1/2的人口在南方”、“宋则是经济中心变成了首都;宋的人口是唐的两倍,货币数量是唐的二十倍,这都说明了商业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方面,宋朝还有了印刷、火药、指南针,这三个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宋朝9%的学生考不上,可这些人还算是士人,仍是国家的精英,士人中做官的人只是一小部分”概括得出:外交多元化、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士人政治等。“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封建经济发展、士族衰弱、科举制完善、赋税制度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