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主干知识+重难点综合性学案(通史版)_第1页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主干知识+重难点综合性学案(通史版)_第2页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主干知识+重难点综合性学案(通史版)_第3页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主干知识+重难点综合性学案(通史版)_第4页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主干知识+重难点综合性学案(通史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主干学问】一、商鞅变法(一)变法背景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1)经济上:铁犁牛耕消灭并逐步推广,生产力进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2)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气壮大,要求把握政权,进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3)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4)思想文化上:文化富强,“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进展的需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2.具体缘由(1)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斗中取胜。(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加国力。(3)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4)商鞅的变法宣扬和改革精神。(二)变法内容措施内容影响以农求富废井田、开阡陌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进展重农抑商、嘉奖耕织使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加,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统一度量衡为经济文化沟通供应了便利;对经济的进展和巩固中心集权制度都有促进作用加强集权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的兵源得到保证普遍推行县制巩固了中心集权的封建统治制订秦律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嘉奖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思想把握“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思想把握,也压制了人民的思想,使我国文化典籍患病重大损失改革旧俗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室居住;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进一步进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三)变法评价1.乐观作用(1)政治上: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头建立中心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2)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乐观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气。(3)军事上:嘉奖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制造了有利条件。2.历史局限(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2)加重了宽敞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3)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四)变法成功的缘由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进展的潮流。(根本缘由)2.改革符合秦国的实际状况。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重要因素)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改革背景1.有利条件(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2)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进展。2.社会冲突(1)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冲突尖锐。(2)鲜卑贵族实行民族卑视政策,激化了民族冲突。(3)北魏社会动荡担忧,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二)改革内容概况时期措施内容作用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建立各种新制度推行均田制与租调制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把握的土地分给农夫,由农夫担当肯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进展了北方经济设立三长制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把握,有利于中心集权的巩固整顿吏治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和发放北魏吏治有所好转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推行汉化措施迁都洛阳公元495年正式迁都洛阳打击了保守势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统治(三)改革评价1.使农夫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进展,商业活动日趋活跃。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四)全面生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1.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展,就中华民族而言,更加丰富、进展了汉族文化。2.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是为了加强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进展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多民族共同进展作出了贡献。3.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定被先进民族文化所制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讲,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顺应了历史进展规律,值得确定。4.从本质上说,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五)比较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不同点目的为了缓和社会冲突,转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斗中取得优势地位侧重点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侧重于富国强兵相同点都顺应了历史进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受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三、王安石变法(一)历史背景1.社会危机(1)社会冲突日益激化:土地兼并严峻,农夫负担加重,阶级冲突尖锐;辽和西夏威逼着北宋的平安,民族冲突尖锐。(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宋初集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的局面。(3)封建统治消灭危机:农夫抵制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2.有利条件(1)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2)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二)变法内容项目领域措施内容作用经济上富国之法(转变积贫局面)青苗法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夫,收获后还本付息限制了高利贷对农夫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农田水利法鼓舞垦荒和兴修水利保证浇灌,防洪抗灾募役(免役)法纳钱代役有利于经济进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市易法在东京设市易务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增加了政府收入,农夫得到实惠均输法选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军事上强兵之法(转变积弱局面)保甲法把农夫编为保甲,实行连坐法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保马法鼓舞百姓养马节省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将兵法在各路设“将”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武器的产量、质量提高政治上取士之法(培育变法人才)改革科举制度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设明法科有利于选拔和培育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整顿太学编纂教科书,太同学成果优异者直接为官,设特地学校唯才用人重改革、破成规(三)改革评价1.历史作用(1)积贫局面的转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在肯定程度上减轻了农夫负担。(2)积弱局面的改善: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2.历史教训(1)改革必定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行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简单性和困难性。(2)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乐观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状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4)改革家要有远见的卓识和坚决的政治魅力。(四)正确生疏王安石变法1.从背景看: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面临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状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2.从内容看:主要是调整农夫、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安排。3.从措施和结果看: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因此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冲突,在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之下,新法很快被废除。4.从性质看: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行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5.从目的看: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动身点,农夫的境况没有根本的转变,负担照旧沉重。6.综合来看:这场变法在当时取得肯定成效。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简单的局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确定。【强化训练】1.材料汉武帝依据御史大夫张汤和侍中桑弘羊的建议,颁布了打击富商大贾的算缗令和告缗令。据《史记·平准书》的记载,这两项法令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凡属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囤积商等,不论有无市籍(汉代商人另立户口册,叫做市籍),都要据实向政府呈报自己的财产数字,并规定凡二缗(一缗为一千钱)抽取一算,即一百二十文(一说二百文)。而一般小手工业者,则每四缗抽取一算。这叫作“算缗”。(二)除官吏、三老(乡官,掌教化)和北边骑士外,凡有轺车(即小马车)的,一乘抽取一算;贩运商的轺车,一乘抽取二算;船五丈以上的抽取一算。(三)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的人,罚戍边一年,并没收他们的财产。有敢于告发的人,政府赏给他没收财产的一半,这叫作“告缗”。(四)禁止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家属占有土地和奴婢,敢于违背法令的,即没收其全部财产。(1)依据材料,概括“算缗”“告缗”的主要内容。(4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述汉武帝颁布算缗令和告缗令的历史影响。(11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中四方面的内容分别概括归纳。第(2)问,由材料信息从巩固统治、进展经济等方面概括。答案:(1)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鼓舞检举揭发工商业者隐瞒财产的行为。(2)增加了财政收入;缓和了土地兼并;迟滞了商品经济的进展;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巩固。2.材料北魏短暂统一北方后,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以宇文泰为首的西魏(北周)统治集团进行了军事改革,建立起府兵制度。宇文泰设置六个柱国大将军,以合周礼六军之制。周武帝宇文邕时,将柱国统帅的兵士改称为侍官,使兵士具有皇帝卫队的性质。士兵最初由豪强子弟充任,后以平民子弟为主。士兵装备自给,免除课税,战时打仗,闲隙农耕,有了兵农合一的趋势。府兵制的确立是北周军制的重大改革,周武帝死后,北周大权落入外戚杨坚手中。——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北周府兵制改革的主要特点。(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北周府兵制改革的主要影响。(9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宇文泰设置六个柱国大将军,以合周礼六军之制”得出融合汉族礼制;据材料“周武帝宇文邕时,将柱国统帅的兵士改称为侍官,使兵士具有皇帝卫队的性质”得出减弱武将权力,加强皇权;据材料“士兵装备自给,免除课税,战时打仗,闲隙农耕,有了兵农合一的趋势”得出兵农合一。第(2)问,可以从增加了部队的战斗力量,加强中心集权、恢复经济等方面分析。答案:(1)融合汉族礼制;减弱武将权力,加强皇权;兵农合一。(2)增加了部队的战斗力量;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把握;兵农合一有利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为隋朝统一奠定基础。3.材料唐初,《田令》载:“应收授之田,每年起十月一日,里正预校勘造簿,县令总集应退应受之人,对共给授。”据《唐律疏议·户婚》载:“卖口分田者”,“占田过限者”,“盗耕种公私田者”,“妄认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者”,均处以轻重不同的笞刑、杖刑。唐律令规定:“若一户之内,尽脱漏不附籍者,所由家长合徒三年”;“里正不觉脱漏增减者”,“州县不觉脱漏增减者”,要依据脱掉家户漏掉人口的多少,处以相应的笞刑、杖刑和徒刑;“里正及官司,妄脱漏增减以出入课役”,要处以徒刑;“相冒合户者,徒二年”;“于法应别立户而不听别,应合户而不听合者,主司杖一百”。(1)依据材料,概括唐朝在土地和户籍管理上的主要措施。(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唐朝土地和户籍管理措施的作用。(6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中《田令》与《唐律疏议·户婚》的相关要求得出规范对土地和户籍的管理;由材料“应收授之田,每年起十月一日,里正预校勘造簿,县令总集应退应受之人,对共给授”得出准时把握全国土地和人口的变动状况;由材料“若一户之内,尽脱漏不附籍者,所由家长合徒三年”“于法应别立户而不听别,应合户而不听合者,主司杖一百”得出加大对民众违反管理行为及基层官员不作为行为的惩罚力度。第(2)问,由材料“应收授之田,每年起十月一日,里正预校勘造簿,县令总集应退应受之人,对共给授”得出对土地兼并起了肯定的缓和作用;由材料“‘妄认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者’,均处以轻重不同的笞刑、杖刑”得出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对推动唐代社会富强起了肯定作用。答案:(1)主要措施:规范对土地和户籍的管理;准时把握全国土地和人口的变动状况;加大对民众违反管理行为及基层官员不作为行为的惩罚力度。(2)作用:对土地兼并起了肯定的缓和作用;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对推动唐代社会富强起了肯定作用。4.材料明初政治制度承袭元制。中书省是“百司纲领,总率郡属”,凡事必先“关白”左、右丞相,然后奏闻皇帝。胡惟庸任丞相后擅权挠政,促使朱元璋决心削夺中书大臣的权力。洪武九年,先削去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官名,只保留左、右丞相和左、右丞。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杀了胡惟庸。同时,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使六部直属于皇帝。六部各设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六部尚书的品秩由原正三品升为正二品。又以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分掌兵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分典刑狱,使其相互牵制,一切兵刑大权也都总揽于皇帝。朱元璋还藉胡惟庸案废置御史大夫。后又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监察御史虽职责重大,但不过是七品官。另外,刑部主审讯,大理寺复审亦可驳正,朱元璋还按六部的建制,设立六科给事中,负责稽查各部,驳正章疏违误。——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朱元璋改革的举措。(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朱元璋改革的影响。(6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从“废丞相”“设都察院,弹劾百司”“机构之间相互制约”等方面分析。第(2)问,结合所学学问进行作答,须接受一分为二的冲突分析法:一方面,从制度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心集权并在肯定程度上有利于惩治腐败;另一方面,机构重叠影响了行政效率,而皇权过度膨胀导致政治制度严峻依靠皇帝个人,为明中后期的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答案:(1)举措:罢中书省,废丞相,分散中枢权力;以小制大,使各机构相互牵制;行政制度与监察制度并举;加强君主对监察机关的把握。(任答三点即可)(2)影响:从制度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心集权;肯定程度上有利于惩治腐败;机构重叠影响了行政效率;皇权过度膨胀导致政治制度严峻依靠皇帝个人,为明中后期的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任答三点即可)第2讲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一)改革背景1.内忧(1)政治: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导致社会阶级冲突激化,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峻威逼。(2)经济:落后的农奴制度严峻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进展,俄国工业进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3)思想:消灭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十二月党人反对沙皇封建专制,主见废除农奴制,进展资本主义。2.外患:克里米亚战斗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冲突也进一步激化。(二)改革酝酿1.目的:化解冲突,巩固统治,增加国力,重振大国威望。2.酝酿(1)亚历山大二世吸取历史阅历教训,坚持推行改革。(2)报纸公开争辩,舆论力气化解阻力。(3)成立隐秘委员会争辩解放农奴问题,后将隐秘委员会更名为农夫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并拟订改革法令。(三)改革内容(“二一九法令”)、评价与特点1.内容(1)政治: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2)经济:土地仍归地主全部,农夫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夫还要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租。(3)组织: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夫的人身把握。2.评价(1)进步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展,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2)局限性:具有不彻底性、掠夺性和哄骗性。3.特点(1)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具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2)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全部,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夫的掠夺。(3)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四)改革影响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进展供应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进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动,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消灭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4.教育近代化:鼓舞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高校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头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猛烈。二、日本明治维新(一)历史背景1.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心情高涨,幕府面临统治危机。2.经济:日本资本主义萌芽消灭并进展。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民族危机加剧。4.前提:倒幕派推翻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的统治。(二)维新内容1.政治(1)“废藩置县”,把全国划为3府72县,把地方置于中心政府直接管辖之下。(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公平”,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3)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与士族的俸禄与禄米,适应资本主义进展的体制建立起来。2.经济(1)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2)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全部制,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3)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全部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4)“殖产兴业”:建立近代企业,政府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把私人资本引向进展近代工业的道路。3.文化:派遣同学到欧美国家留学;依据欧美国家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实行“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大力推动西化。4.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建立常备军;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并建立现代化军工企业;进行武士道教育,军队只向天皇负责。5.法制: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三)历史影响1.乐观作用(1)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加速了日本经济的进展,实现了富国强兵。(2)加强了中心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3)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4)其成功阅历为其他国家和地区供应了有益的借鉴。2.局限性(1)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带有深厚封建专制颜色的日本近代天皇制。(2)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四)改革特点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领域,比较全面。2.从改革方向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大力进展资本主义,不仅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且留意更新改造。3.从改革方式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气,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4.从改革内容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三、戊戌变法(一)变法背景1.社会背景(1)民族危机加深:《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清政府统治危机: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日益严峻,阶级冲突、社会冲突更加激化。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进展。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气开头登上历史舞台。4.思想基础(1)康有为: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查找理论依据,著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系统阐述变法理论。(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主见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需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3)谭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4)严复:借进化论阐明变法主见,认为只有变法,才能“自强保种”。(二)变法过程1.开头: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共同领导“公车上书”,维新运动转入政治实践。2.预备(1)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峻危机,主见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引起光绪帝的猛烈共鸣。(2)保国会的成立: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3.高潮——百日维新(1)开头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2)内容、意义、作用:内容意义作用政治鼓舞官民上书言事;改旧制,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由国家供给的特权资产阶级学问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见,在肯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经济中心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和农工商总局,嘉奖农工商业的进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文教普遍设立中学校堂,京师设立高校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嘉奖科学著作和创造;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军事建立新式军队,按新法练兵;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增加国防力气(三)变法失败1.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大肆搜捕维新派;杀害“戊戌六君子”,废除新法,“百日维新”宣告失败。2.失败缘由(1)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封建顽固势力格外强大。(2)变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进展很不充分。(3)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全部制,没有涉及农夫问题,也就不行能广泛发动群众。(4)国际环境方面,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四)历史意义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2.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3.思想: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4.经济: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进展。5.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传媒)和教育事业(新式学堂)的进展。6.习俗: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五)多角度生疏戊戌变法的乐观意义1.从时代背景看:变法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峻的状况下开头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进展资本主义是变法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的、进步的。2.从变法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进展资本主义。从人类历史进展规律及世界历史进展潮流看,向西方学习,提出进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进展的趋势。3.从历史影响看:戊戌变法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学习西方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成为一股不行抗拒的思想潮流。同时,维新变法运动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民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六)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项目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社会背景资本主义进展水平较高,封建统治相对薄弱小农经济为主导,民族危机深重,顽固势力强大领导力气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依靠主体明治新政府无实权的光绪帝具体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并强力推行发布大量改革上谕,但由于顽固派的反对,无法推行国际环境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忙于侵略亚洲其他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中国成为列强的瓜分对象【强化训练】1.材料丙午(1906年)九月,厘定中心官制。清朝中心主要的机构有内阁、军机处、六部、九卿。所谓九卿,多半是无用的衙门。六部接受委员制,每部有满汉尚书各一,满汉侍郎各二,共6人主政,责任不专,遇事推诿,并且自道光、咸丰以后,各省督抚权力大,六部成为审核机关,本身几乎全不举办事务……丙午年的改革,将过去旧有机构理藩院改为理藩部,大理寺改为大理院,都察院改为都御史、副都御史。将职事交叉的机构予以合并,如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并入礼部;将工部并入商部,更名为农工商部。此外,保存了军机处,另设立11部,每部以一个尚书为最高长官。这种改革虽不圆满,比旧制实在好多了。但11名尚书公布以后,汉族人只占5人,比以前六部满汉各一的比例还差了。所以,这种改革不但未缓和汉族人的不平,反而增加了革命运动力气。——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清末厘定中心官制的背景及内容。(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清末厘定中心官制的影响。(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改革时间(1906年)及材料“所谓九卿,多半是无用的衙门。……本身几乎全不举办事务”信息,结合八国联军及《辛丑条约》的影响等相关信息可得出改革背景。其次小问,依据材料信息“丙午年的改革,将过去旧有机构理藩院改为理藩部……将职事交叉的机构予以合并,如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并入礼部……保存了军机处,另设立11部,每部以一个尚书为最高长官”分析可得出清末中心官制改革的内容。第(2)问,依据材料最终两句话,从改革旧官制的弊端、激化满汉官员冲突、增加革命力气等角度进行作答。答案:(1)背景:旧官制难以适应时代进展要求;八国联军入侵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激化民族冲突和阶级冲突;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和阻挡革命力气的进展。内容:废除部分旧有机构;合并重组部分机构;增设新的国家机构。(2)影响:转变了官制混乱的局面,提高了中心行政效率;引起汉族官员不满,激化其与中心的冲突;壮大了革命力气,加速清王朝的瓦解。2.材料1815年,英国政府为了维护国内的谷物价格水平和土地贵族的利益而颁布了《谷物法》,规定国内市场的小麦价格每夸脱低于80先令时,禁止进口外国谷物。这一规定引起社会上的不满,工人阶层在高物价下生活困苦,工业原料和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使英国工厂主比其外国竞争者处于不利的地位,越来越期望得到完全彻底的贸易自由,实现彻底的“自由放任”。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中一批激进派议员成立了一个“反谷物法同盟”,他们出版书刊、小册子,散发传单,召开群众会议,进行宣扬演说,因此吸引了大批工人成为他们的坚决支持者。他们最有效的策略是:通过筹集大量资金,选出事先议定好的支持同盟纲领的议员。经过多年斗争,1846年议会通过了废除《谷物法》法案。——摘编自刘成《英国废除谷物法刍议》(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英国废除《谷物法》的特点。(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英国废除《谷物法》的影响。(9分)解析:第(1)问,依据“工业资产阶级中一批激进派议员成立了一个‘反谷物法同盟’”得出工业资产阶级领导;依据“吸引了大批工人成为他们的坚决支持者”得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依据“通过筹集大量资金,选出事先议定好的支持同盟纲领的议员”得出实行和平方式和政治斗争手段;依据“越来越期望得到完全彻底的贸易自由,实现彻底的‘自由放任’”并结合所学得出顺应工业革命的时代要求。第(2)问,依据“为了维护国内的谷物价格水平和土地贵族的利益”“使英国工厂主比其外国竞争者处于不利的地位”得出沉重打击了土地贵族势力,壮大工业资产阶级力气;依据“越来越期望得到完全彻底的贸易自由”得出推动了自由贸易的进展,顺应工业革命的要求,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依据“工人阶层在高物价下生活困苦”得出降低生活成本,肯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冲突。答案:(1)特点:顺应工业革命的时代要求;工业资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实行和平方式和政治斗争手段。(2)影响:沉重打击了土地贵族势力,壮大工业资产阶级力气;推动了自由贸易的进展,顺应工业革命的要求,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降低生活成本,肯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冲突。3.材料一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方案的教育改革的文件——《学制》。《学制》序文中说:“人之得以独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以遂其生者,此无他,乃因修身,开智,长才艺者也。而修身、开智、长才艺,非学不能,故乃设学校。”同时指出改革教育的目标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族、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学校义务教育。1890年10月,日本明治天皇签署颁布了《教育敕语》。——摘编自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材料二1901年清末新政伊始,清廷就启用管学大臣张百熙着手学制制定工作。1902年8月,清政府正式公布中国近代第一部学校系统章程《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培育目标、修业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连接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多参照日本学制。1904年1月,清廷再次颁布由张百熙等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其中强调:“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同学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注: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有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摘编自刘翔《论明治维新对清末学制改革的影响》(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日本的教育改革特点。(6分)(2)综合以上两则材料,指出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相像之处。(9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学制》序文的内容并结合政府的行为分析其改革特点。第(2)问,依据两则材料信息从政府行为、教育教学内容、学制建设等方面分析。答案:(1)特点:重视基础教育,普及学校义务教育;推行全民教育,女子与男子同样享受教育的权利;推行军国主义教育;留意专业技术教育。(任答三点即可)(2)相像:建立了近代学制;重视道德教育;政府主导。4.材料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大量政府官职被总统和政党作为犒赏和馈赠的“礼品”分发给同党亲信和追随者,甚至国会议员手中也有大量的联邦政府职务可以出售和馈赠,很多官员把公职权力作为交换条件,中饱私囊。1883年,联邦政府签署了由议员彭德尔顿提交的改革议案——《彭德尔顿法》。法案规定:第一,文官必需通过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其次,文官不得由于政党关系等政治缘由被开除,也不得强迫文官参与政治活动或供应政治捐款;第三,文官在政治上要保持“中立”。该法案第一次确立了联邦政府用人制度的三项基本原则:即竞争考试、职务常任和政治中立。通过文官制度改革,美国联邦政府在法律和制度上界定了官员的身份和权限,对用人上的腐败进行了强有力的治理;同时强化舆论监督,对腐败发起强大攻势,使其难以藏身,腐败渐渐呈现下降趋势。——摘编自石庆环《美国联邦政府治理腐败争辩》(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背景。(7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评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影响。(8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第一句话和当时美国经济进展水平分析背景所在。第(2)问,据材料中《彭德尔顿法》的三条规定分别概括。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进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展;两党制形成,政治斗争激烈;旧文官制度弊端导致腐败滋生。(2)影响:提高了文官系统中官员的文化素养;增加了政府的执政水平;协调了资产阶级内部的冲突;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其他国家治理腐败供应了阅历借鉴。第3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全国卷5年考情分析]试题来源引文出处设问方式关键词命题特征分析2022·全国卷乙《荀子》等缘由、评价商鞅军事改革(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2)从问题设计看,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很强,第(1)问和第(2)问之间有肯定规律关联性,同学若在第(1)问判定失误很简洁导致第(2)问答案偏离。(3)从设问方式看,多接受内容类(5次),缘由类(3次),特点类(5次),作用(意义、影响)类(12次),留意对同学“调动和运用学问”力量的考核,特殊是对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理解和分析。(4)从关键词看,以古代中国史为主,着重经济领域的改革,也涉及了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改革。(5)从与教材的关联度看,古代史试题与选修教材内容无直接联系,近代史试题与必修教材有肯定的联系,目前仅涉及清末新政一道题2021·全国甲卷《魏书》等内容、意义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2021·全国乙卷《张文襄公全集》等相同点、评价“江楚会奏”变法方案、洋务运动2020·全国卷Ⅰ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等措施、意义(影响)类清末新政2020·全国卷Ⅱ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背景、评价王安石、将兵法2020·全国卷Ⅲ(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变化、缘由俄国农奴制改革2018·全国卷Ⅰ宫崎市定《中国史》等特点类、意义类西汉,年号制改革2018·全国卷Ⅱ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背景类、内容类、影响类1977~1981年,科技体制改革2018·全国卷Ⅲ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缘由类、内容类19世纪后期,近代社会治安改革【常考题型】题型一、考查某一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以及影响[例1](2021全国甲卷)材料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把握。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疆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方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始终没有转变。——据《魏书》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7分)【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地方行政制度改革【解析】(1)由材料中的“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可得,改镇、戍为州、郡、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化管理;由材料中的“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可得,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据民户多少赐予俸禄;由材料中的“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方法推而广之,…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可得,中心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由材料中的“三长制”再结合所学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内容可得,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2)可以从改革对当时和对后世的影响两个角度思考作答。具体来说,对当时北魏的影响,可以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思考。政治上,改革实现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推动了北魏政权的转型;同时也有利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心集权。经济上,上述改革使北魏的均田制得以顺当推行,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进展。对后世影响可以由材料中的“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始终没有转变”等信息可得,改革影响了隋唐地方行政制度。【答案】(1)内容:改镇、戍为州、郡、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化管理;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据民户多少赐予俸禄;中心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2)意义:实现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推动了北魏政权的转型;使均田制得以顺当推行,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进展;有利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心集权;影响了隋唐地方行政制度。题型二、运用改革的有关理论考查生疏的中外改革[例2](2018·全国卷Ⅰ)材料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其次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全部地方,后世依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1)依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分。(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9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此前……以在位年序纪年……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得出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依据材料信息汉武帝“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全部地方”得出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后世依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得出便利纪年;依据材料“诸王国……易产生混乱”推出,有利于君主集权与国家统一;依据材料信息“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得出长期使用,影响深远;依据材料信息“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得出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答案](1)区分: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2)历史意义:便利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长期使用,影响深远;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题型三、从近代化角度考查中外改革的背景、举措及作用[例3](2018·全国卷Ⅲ)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担当。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始终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依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缘由。(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7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近代湖南治安尤难”“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创设了湖南保卫局”等信息分别归纳。第(2)问,据材料“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可以得出受西方、日本的影响;依据材料“保卫局由官商合办”可以得出官商合办;依据材料中涉及的湖南保卫局的职责及其机构设置可以得出,它属于特地的警察机构,并且管理规范化。[答案](1)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湖南维新运动活跃;地方官员推动。(2)受西方、日本的影响;官商合办;特地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题型四、考查相像或不同改革的分析比较[例4](2016·全国卷Ⅱ)材料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心机构。1904年打算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进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快速扩大。——据《清史稿》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6分)[解析]第(1)问,应最大限度地挖掘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回答。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的特点,首先要依据材料概括得出新军在哪些方面比八旗军新,材料呈现的内容有西法训练与新式装备、实行的是全国招募与固定服役期限等。第(2)问,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要考虑改革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的关系,结合所学学问从军队近代化建设和瓦解清王朝统治的角度思考。[答案](1)设立特地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心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接受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2)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规律总结】一、改革的定义和分类1.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进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2.改革的分类(1)从程度上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2)从内容上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3)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①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②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③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④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二、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1.社会进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缘由。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展——主要缘由。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冲突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4.改革力气:阶级条件——组织条件。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缘由。三、改革的一般缘由1.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进展,顺应社会进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如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冲突,缓和民族关系等)。如雅典梭伦改革,埃及阿里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3.吸取其他民族的特长。少数民族为吸取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有汉族吸取少数民族特长的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4.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欧洲宗教改革(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四、归纳“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乐观作用是否得到维持。留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进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境况怎样,都能连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缘由”(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进展的潮流。(2)看当时力气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气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决的政治魄力。(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五、评价改革的原则及改革规律性的生疏1.原则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反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进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确定或否定。2.规律性生疏(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进展进步,必需与时俱进,敢于改革。(2)改革必定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困难性和简单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需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决的政治魄力。(3)是否顺应历史进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缘由。(4)分析改革成败的具体缘由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气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气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过关检测】1.材料明朝中叶,土地兼并的状况相当严峻。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贵族大地主疯狂掠夺土地,租种官田的农夫生活极苦,有“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只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的民谣。此外,政府的财政危机日渐加重。明洪武年间,夏秋两税米2473万石,麦471万石。但到嘉靖后,税收则降到了米1822万余石,麦462万余石。官员冗腐现象也日益严峻。明宪宗成化时(1465~1487年),明政府文武官员已达10万人,至嘉靖时(1522~1566年),更是“岁增月益”;官员“无功可以受赏,有罪可以逭诛”,官风极坏。张居正为扭转这种局面,从整顿吏治着手,裁汰冗官。同时,对有才能之人,一概以“功实为准”,大胆提拔。万历元年,他修订“考成法”,以六科把握六部,以内阁把握六科,凡各项法令、章程的实施状况都必需在簿册上加以注明。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逐月进行检查;六科亦可依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状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终内阁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考成法”是张居正推行其他各项改革的有力武器。此法实行后,当时朝廷命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张居正政治改革的背景及措施。(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作用。(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明朝中叶,土地兼并的状况相当严峻”可知明朝土地兼并严峻;据材料“贵族大地主疯狂掠夺土地,租种官田的农夫生活极苦”可知封建剥削加剧;据材料“政府的财政危机日渐加重”可知明朝财政危机加重;“官员冗腐现象也日益严峻”可知官员冗腐现象严峻。其次小问,据材料“张居正为扭转这种局面,从整顿吏治着手,裁汰冗官。同时,对有才能之人,一概以‘功实为准’,大胆提拔”可知他裁汰冗官,提拔人才;据材料“修订‘考成法’,以六科把握六部,以内阁把握六科”可知制定考成法,对官员进行考核。第(2)问,据材料“‘考成法’是张居正推行其他各项改革的有力武器。此法实行后,当时朝廷命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可知成为张居正推行其他各项改革的有力武器,加强中心集权。答案:(1)背景:土地兼并严峻;封建剥削加剧;严峻的财政危机;官员冗腐现象严峻。措施:裁汰冗官;提拔人才;加强对官员的考核。(2)作用:成为张居正推行其他各项改革的有力武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心集权。2.材料“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拨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州郡县。”中国中古时代是一个家族时代,呈现出鲜亮的家族政治、家族经济与家族文化的特征。东晋南朝时代,侨州郡县普遍设置乃至成为一种制度。侨流人口的迁徙与定居新地,基本上保持着乡族集团的形式,这就使得安辑侨流实行设立郡县的方法比较简便可行。而就乡族集团置州郡县,也有利于保证这一集团内部组织的稳定性,符合大族及侨流人民的利益。东晋南朝失去了重要的地理上的正统依据。夫所谓祖宗疆土,尺寸不敢与人,既境地止画方隅,又讳言减弱,则侨置不失为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又东晋南朝例不侨置十六国北朝新立的州郡县,借以表明对其政权的否定。东晋以来,豫、并、兖诸州及江淮间流人南渡江,侨寓在这一带,因置侨州郡县,皖南傍江经济文化因之快速进展。但侨州郡县对行政、治安、征税等政府管理极为不便。在地方行政与户籍制度上,“侨置制度尤为紊乱之源”。——摘编自《东晋南朝侨州郡县对当时政区之影响述论》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东晋南朝设侨州郡县的缘由。(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东晋侨置郡县的影响。(9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晋自中原丧乱……百姓之自拨南奔者”“基本上保持着乡族集团的形式”“借以表明对其政权的否定”等关键信息分别概括。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从稳定统治、进展经济和政府管理难度增加等方面分析。答案:(1)缘由:北方战乱,大量北民南迁;受地域乡里观念的影响;统治者维护正统借以表明对北方政权的否定;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答出三点即可)(2)影响:安置了移民,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吸取大量的劳动力及北方先进的生产阅历和技术,促进南方的开发,有利于经济重心的南移;维护并进展了士族势力;加大了政府管理的难度,造成地方行政制度紊乱。(任答其中三点即可)3.材料“政变以后,下诏废各省学校,然民间私立者,尚纷纷可见,亦由民智已开,不行遏制。”梁启超将教育制度改革提到变法的根本高度,也不能不说是维新派的远见卓识。早期革命派通过集合演讲、文字宣扬等“社会教育”的形式向属于“下等社会”和“中等社会”的宽敞人民宣扬其革命思想。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教育部颁布《一般教育暂行方法》《一般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民国教育部官职令》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对清末旧教育进行改革,并从7月开头重新规划学校系统。教育总长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指出:清末的教育宗旨中,“忠君”与共和不符,“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应予以废除,代之以“培育公民道德”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教育宗旨。9月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新的教育宗旨:“留意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至此,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初步确立。——摘编自李韧青《中国近代文化变迁与教育变革》(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清末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形式的不同。(5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的意义。(10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从教育改革的形式、改革的力度、改革的结果上分析。第(2)问,依据材料从近代教育的进展、思想解放、人才培育等方面综合分析。答案:(1)不同:清末实行改良的形式,民国以革命的形式对旧教育进行更为全面、深刻的批判。(2)意义:对教育性质进行重新定位,建立了将宽敞人民作为施教对象的国民教育;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的初步确立;有利于学校教育的进展,提倡思想自由,培育全面进展的人才;否定了清末“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展起了推动作用。4.材料19世纪中期的德国,住房是农夫进城后的第一大难题,由于租不到房子,消灭了很多只能租床轮换休息的“租床人”。为解燃眉之急,大量的简易房屋得以兴建并导致了贫民窟的产生。基于同样的缘由,19世纪的英国也产生了大量贫民窟。尤其地产商为谋取高额利润,密集地修建大量“背靠背房屋(两排房屋背向而建,只有前窗而没有后窗)”住宅区。“背靠背房屋”空气不对流、间距小、市政公用设施极不完善,平均每间居住7人,条件极为恶劣。法国直到19世纪末还“约有1/3的巴黎人生活在这种既拥挤又肮脏,没有卫生设备,没有照明和没有足够新颖空气的环境里”。美国的贫民窟多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且与郊区化联系紧密。当时卫星城理论与现代交通方式结合后产生的郊区化运动使很多城市的中心区衰退为贫民窟。1879年纽约的贫民窟住宅共有21000个,1900年增至43000个,容纳了400万纽约市民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