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文化常识竞赛感受文化博大精深,激发对中华文化的探索与学习官职升降地理称谓必答题环节(娄底)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郭沫若《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描绘,歌颂了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B.宋朝词人范仲淹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融梦幻与真实、历史与现实为一体,构成了气度恢弘、格调雄奇的意境。C.《朝花夕拾》是鲁迅留给我们的优美的散文珍品,出自这部散文集中的篇目有《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D.《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义梁山水泊、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起义的故事。B【解析】B《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湖州)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哈姆雷特》《吉檀迦利》《繁星》《诗经》都是诗歌作品。B.《论语》《大学》《孟子》《左传》都是儒家经典,并称“四书”。C.《马说》《伤仲永》《记承天寺夜游》《醉翁亭记》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D.《名人传》《格列佛游记》《简·爱》《培根随笔》都是英国作家的作品。C【解析】A《哈姆雷特》戏剧B《左传》不是儒家经典,也非“四书”D《名人传》法国——罗曼·罗兰(日照)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中庸》《论语》《尚书》合称为“四书”。其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B.“豆蔻”指十五六岁的少女,“垂髫”指童年,“玉兔”和“婵娟”是月亮的别称,“芙蕖”是菊花的别名。C.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D.安东尼奥、菲利普、奥楚蔑洛夫分别出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C【解析】A《尚书》不是“四书”B“豆蔻”指十三四岁,“垂髫”指儿童,“芙蕖”是荷花的别名。D安东尼奥出自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菲利普出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江,古代专指黄河和长江。河北、河南,古时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B.在古代宴席的四个座位中,以东向为最尊,次向为南,再次向为西向,北向是侍坐。C.《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大型综合丛书,按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分别编列,所以称“四库”。D.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古代的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B.我国古代的计量单位有“仞”“钧”“樽”等。C.山东省别称“齐”“鲁”是春秋时期的两个诸侯国。D.古人以九为阳。九月初九有两个九,所以叫重阳。5.下面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至和元年”中“至和”是宋神宗的年号。B.古代男子到二十岁行冠礼,后人常用“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C.“四书”指的是《诗经》《尚书》《春秋》《周易》。D.月望总在农历每月初十前后,因此,常称农历初十为"望日"。6.下列关于戏剧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是一种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和其他造型成分等艺术手段,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的综合性艺术。B、《窦娥冤》是一出元杂剧,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C.元曲是与唐诗、宋词并称的我国艺术宝库的明珠,包括杂剧和正剧两部分。D.京剧已经同国画、中医一起,并称我国的三大国粹。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谷是指:稷、麦、黍、麻、豆。B.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称,称呼别人的父母则为“尊”。C.“金榜”是指科举时代殿试录取的榜,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者为“进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D.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8.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指儒教、道教、佛教。B.“赤字”原指原初生的婴儿,后多用于比喻怀有一颗纯洁的爱国心的人。C.我国的四大古典小说名著是指《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西游记》。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9.常识的连线错误的一项是()A、郁达夫--------原名郁文--------《故都的秋》B、柳永--------宋朝著名词人---------《雨霖铃》C、贾谊-----------西汉文学家-------------《六国论》D、莫泊桑--------世界短篇小说巨匠-------《项链》10、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A、静脉B、动脉1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A、花之君子者B、花之隐逸者12、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1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A、孔子B、屈原14、“杏林”指代的是:()A、教育界B、医学界15、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A、《山海经》B、《世说新语》16、“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A、下棋B、战场C、戏台17、《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A、《汉书》B、《史记》C、《三国志》D、《左传》18、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A、东B、西C、南D、北19、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A、子路B、子张C、子贡D、颜回20.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汗”的意思是:()A、天空B、大海C、草原D、高山抢答题环节1.“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A、《淮南子》B、《庄子》2、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永乐大典》B、《四库全书》3、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A、老子B、孟子C、荀子D、孔子4、“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左思的《三都赋》B、司马相如的《长六赋》C、班固的《两都赋》D、张衡的《二京赋》5、“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A、元稹的《莺莺传》B、王实甫的《西厢记》6、《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A、赵云,张飞,关羽B、刘备,关羽,张飞7.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土地之神B、五谷之神8、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研磨方法?()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9、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A、张飞B、关羽C、卫青D、李广10、下列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A、《白蛇传》B、《梁山仙与祝英台》C、《唐伯虎点秋香》11、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A、长度B、面积C、体积D、重量12、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A、汉口镇B、景德镇C、朱仙镇D、佛山镇13、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时间最长?()A、《徐霞客游记》B、《说文解字》C、《天工开物》D、《梦溪笔谈》14、“疱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应手,“疱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机器学习的2025年度金融风险评估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假离婚案件律师代理与风险控制合同3篇
- 2025年度农业农业生态修复技术聘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差意外伤害免责与保险理赔合同范本4篇
- 房屋装修合同(2篇)
- 2025年度农场租赁合同农产品品牌建设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租赁合同样本8篇
- 二零二五年度棉纱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合作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女方协议离婚财产保全与执行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培训与劳动合同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合同4篇
- 完整版秸秆炭化成型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油气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洞察分析
- 《数据采集技术》课件-Scrapy 框架的基本操作
- 2025年河北省单招语文模拟测试二(原卷版)
- 高一化学《活泼的金属单质-钠》分层练习含答案解析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
- 2024年内蒙古中考英语试卷五套合卷附答案
- 四年级上册脱式计算100题及答案
- 上海市12校2023-2024学年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 储能电站火灾应急预案演练
- 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4课时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