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普通物理》课程标准_第1页
职业本科《普通物理》课程标准_第2页
职业本科《普通物理》课程标准_第3页
职业本科《普通物理》课程标准_第4页
职业本科《普通物理》课程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本科《普通物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

普通物理是高等院校非物理类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物理学展现了一系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影响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在人才的科学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二)课程任务通过普通物理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普通物理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二、课程目标与要求(一)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质点的运动及其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刚体与流体、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静电场、恒定磁场和电磁感应、光学、近代物理简介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物理相关应用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2)能力目标通过普通物理课程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阅读并理解相当于大学物理水平的物理类教材、参考书和科技文献,不断地扩展知识面,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新知识结构;能够写出条理清晰的读书笔记、小结或小论文。2.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运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科学抽象、类比联想、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对所涉问题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判断研究结果的合理性。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物理问题的特征、性质以及实际情况,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合理的简化,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并用物理语言和基本方法进行描述,运用所学的物理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3)综合素质目标通过普通物理课程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素质:

1.求实精神——通过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勇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作风。2.创新意识——通过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以及物理学家的成长经历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创新欲望,以及敢于向旧观念挑战的精神。

3.科学美感——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所具有的明快简洁、均衡对称、奇异相对、和谐统一等美学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审美观,使学生学会用美学的观点欣赏和发掘科学的内在规律,逐步增强认识和掌握自然科学规律的自主能力。(二)课程要求在普通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认真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习,鼓励个性发展;要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改革,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强化科学思维的训练。习题课、讨论课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提倡小班形式进行,并应在教师引导下以讨论、交流为主。鼓励通过网络资源、专题讲座、探索性实践、小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开展探究式学习,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应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教学手段应服务于教学目的,提倡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应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扩大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3.演示实验——应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帮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增加感性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实物演示实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如课堂实物演示、开放演示实验室、演示实验走廊等。建立开放性的物理演示实验室,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实验,思考和分析问题,进行定性或半定量验证。4.习题与考核——习题与考核是引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课程要求规范的重要标志。习题的选取应注重基本概念,强调基本训练,贴近应用实际,激发学习兴趣。考核要避免应试教育的倾向,积极探索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模式。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一)课程结构项目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学时备注1质点的运动及其运动规律1-1质点运动的描述1-2圆周运动1-3相对运动1-4牛顿定律10

2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2-1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2-2动能定理保守力与非保守力能量守恒定律2-3火箭飞行原理宇宙速度8

3刚体与流体3-1刚体的定轴转动3-2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3-3流体伯努利方程泊肃叶方程10

4机械振动与机械波4-1简谐振动旋转矢量简谐振动的能量4-2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4-3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4-4机械波4-5惠更斯原理波的衍射和干涉4-6多普勒效应14

5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5-1平衡态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热力学第零定律5-2气体分子热运动及其统计规律5-3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5-4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5-5准静态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5-6理想气体的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5-7循环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5-8熵熵增加原理18

6静电场6-1电场强度6-2高斯定理6-3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6-4静电场中的导体6-5电容电场的能量电介质的相对电容率12

7恒定磁场和电磁感应7-1恒定电流电流密度电动势7-2磁感强度毕奥萨伐尔定律磁场的高斯定理7-3洛伦兹力安培力7-4安培环路定理磁介质的磁导率7-5电磁感应定律7-6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7-7自感和互感磁场的能量7-8位移电流电磁场基本方程的积分形式电磁振荡18

8光学8-1几何光学简介8-2光的干涉8-3光的衍射8-4光的偏振10

9近代物理简介9-1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概念9-2量子假设光的波粒二象性9-3氢原子的玻尔理论9-4德布罗意波实物粒子的二象性10

10实验项目实验绪论1演示实验2长度和密度的测量3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4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验证5光电计时法测量加速度6转动惯量的测定7模拟法测绘静电场8伏安特性研究9霍尔效应10透镜焦距的测量11光的干涉12光的衍射34

(二)课程内容学习项目1:质点的运动及其运动规律(10学时)学习领域《普通物理》学习情境质点的运动及其运动规律教学时间第二学期学习任务1.理解运动学方程的概念2.掌握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3.理解牛顿运动定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态度1.理解位置矢量、位移、运动学方程、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及其物理意义。2.熟练掌握运动学方程求解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计算。3.了解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应用质点的运动学方程计算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按时保量完成作业。教学重点位置矢量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运动学方程

牛顿运动定律教学难点速度

加速度教学实施1.学习质点的运动学方程2.求圆周运动的加速度3.讨论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工作对象教学工具对象:学生工具:教材、相关阅读材料、多媒体设备、黑板等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相结合、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辅导答疑、案例分析。工作成果通过该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动学方程求解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了解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该定律的思路和方法。考核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书面作业质量、考试成绩和小组互评等方式确定考核成绩。

学习项目2: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8学时)学习领域《普通物理》学习情境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教学时间第二学期学习任务1.掌握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2.熟练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3.掌握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4.清晰分辩出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态度1.理解变力的功、势能、动量等概念及其物理意义。2.熟练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做功的特点及运算。3.掌握机械能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的条件及简单应。4.了解变力的功的概念,用微积分法求変力的功的思路和方法。应用动量定理,动量守恒以及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解决实际问题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按时保量完成作业。教学重点动量

变力的冲量

变力的功

能量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难点变力的功

功能原理教学实施1.学习动量和冲量的计算2.求变力的功3.讨论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工作对象教学工具对象:学生工具:教材、相关阅读材料、多媒体设备、黑板等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相结合、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辅导答疑、案例分析。工作成果通过该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的条件及简单应用;了解变力的功的概念,用微积分法求変力的功的思路和方法。考核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书面作业质量、考试成绩和小组互评等方式确定考核成绩。学习项目3:刚体与流体(10学时)学习领域二、《普通物理》学习情境刚体与流体教学时间第二学期学习任务1.使学生理解角速度、角加速度、转动动能、转动惯量的概念2.掌握刚体定轴转动定律,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及其简单应用3.理解描述流体运动的物理量及连续性原理、伯努利方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态度1.让学生理解转动的概念、描述转动的物理量。2.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基本规律及简单应用。3.理解刚体的定轴转动概念及描述4.掌握刚体的定轴转动定律及角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5.会用连续性原理、伯努利方程解决流体力学问题,会测量流体。通过刚体模型的建立,

能够用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会测量流体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按时保量完成作业。教学重点刚体的定轴转动定律

角动量守恒定律、伯努利方程、流体测量教学难点刚体的定轴转动定律

伯努利方程教学实施1.学习刚体的概念;2.掌握转动定律3.会应用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4.会科学分析解决工程实践中流体力学问题教学对象教学工具对象:学生工具:教科书、相关阅读材料、多媒体设备、黑板等。教学方法问题启发式工作成果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刚体在转动过程中所遵循的一些规律以及理想流体的规律,能够应用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及伯努利方程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考核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书面作业质量、考试成绩和小组互评等方式确定考核成绩。学习项目4:机械振动与机械波(14学时)学习领域二、《普通物理》学习情境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教学时间第二学期学习任务1.使学生理解简谐振动中振幅、周期、频率、相位和动力学方程2.掌握简谐振动的合成,区分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3.理解机械波的形成、分类及传播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态度1.理解简谐振动中振幅、周期、频率、相位和动力学方程2.掌握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法。3.掌握简谐运动的合成。4.区分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5.掌握机械波的形成、分类及传播。6.掌握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的物理含义和表达式。7.掌握波动能量的传播,能流和能流密度。8.理解多普勒效应通过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生产生活中解决有关振动和机械波的问题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按时保量完成作业。教学重点1.简谐振动运动学中振幅、周期、频率、相位和动力学方程的确定。2.同方向同频率、多个同方向同频率、相互垂直方向以及两个相互垂直的不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3.波的产生和传播中波速、波频与波长的关系确定。教学难点1.同方向同频率、多个同方向同频率、相互垂直方向以及两个相互垂直的不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2.波的产生和传播中波速、波频与波长的关系确定。教学实施1.简谐运动中的振幅、周期、频率和相位的确定。2.掌握简谐运动的合成。3.掌握机械波的形成、分类及传播4.掌握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的物理含义和表达式。教学对象教学工具对象:学生工具:教科书、相关阅读材料、多媒体设备、黑板等。教学方法问题启发式工作成果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简谐振动过程中所遵循的一些规律以及机械波,能够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考核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书面作业质量、考试成绩和小组互评等方式确定考核成绩。

学习项目5: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18学时)学习领域二、《普通物理》学习情境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教学时间第二学期学习任务1.使学生理解理想气体的模型,掌握压强公式2.理解气体分子速率分布3.掌握系统的内能、功和热量、气体的摩尔热容4.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5.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6.理解熵的概念和熵增加原理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态度1.掌握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和压强公式。2.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的内能和摩尔热容。3.理解气体分子速率分布4.掌握分子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5.掌握系统的内能、功和热量、气体的摩尔热容。6.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7.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8.掌握熵增加原理通过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生产生活中解决有关微观领域的问题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按时保量完成作业。教学重点1.理想气体的模型分析及压强公式。2.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3.理想气体的物态参量及其物态方程。教学难点1.理想气体的模型分析及压强公式。2.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教学实施1.掌握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和压强公式。2.理解气体分子速率分布。3.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4.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教学对象教学工具对象:学生工具:教科书、相关阅读材料、多媒体设备、黑板等。教学方法问题启发式工作成果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理想气体所遵循的一些规律以及热力学内容,能够应用相关知识解答实际的物理问题考核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书面作业质量、考试成绩和小组互评等方式确定考核成绩。

学习项目6:静电场(12学时)学习领域《普通物理》学习情境静电场教学时间第三学期学习任务1.掌握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的概念2.理解电场的叠加原理、电势的叠加原理、静电场中的导体3.了解静电场的规律:高斯定理、环路定理、电场的能量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态度1.让学生理解静电场的基本性质、基本规律2.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了解电场强度通量能够应用场强及电势的叠加原理和点电荷的场强及电势分布公式计算点电荷系的电场强度和电势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按时保量完成作业。教学重点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叠加原理电场力做功教学难点环路定理

电势教学实施1.学习场强叠加原理和电势叠加原理2.计算点电荷系的电场和电势3.掌握静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和环路定理教学对象教学工具对象:学生工具:教科书、相关阅读材料、多媒体设备、黑板等教学方法讲授、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辅导答疑、案例分析。工作成果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学生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掌握场强的叠加原理和电势的叠加原理计算点电荷系的场强和电势,掌握库仑定律的应用。考核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书面作业质量、考试成绩和小组互评等方式确定考核成绩。学习项目7:恒定磁场和电磁感应(18学时)学习领域《普通物理》学习情境恒定磁场和电磁感应教学时间第三学期教学任务1.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概念,理解磁场的叠加原理2.理解洛仑兹力和安培力3.了解磁感应强度通量4.理解电动势的概念、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了解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自感和互感、麦克斯韦方程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态度1.让学生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基本规律。掌握磁场基本定理、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计算2.让学生理解电动势、电磁感应现象等概念。理解并掌握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及简单应用能够应用磁场的叠加原理计算载流导线的磁场能够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感应电动势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按时保量完成作业。教学重点磁感应强度、特殊载流导线的磁场分布、磁场的叠加原理电动势、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难点磁感应强度、特殊载流导线的磁场分布、磁场的叠加原理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实施1.学习磁感应强度的概念、了解磁感应强度通量2.应用磁场的叠加原理计算载流导线激发的磁感应强度3.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4.了解自感和互感现象5.区分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6.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教学对象教学工具对象:学生工具:教科书、相关阅读材料、多媒体设备、黑板等。教学方法讲授、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辅导答疑、案例分析。工作成果通过该项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磁感应强度的概念,了解磁感应强度通量,掌握利用磁场的叠加原理计算载流导线激发的磁感应强度的计算。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会区分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能区分自感和互感考核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书面作业质量、考试成绩和小组互评等方式确定考核成绩。学习项目8:光学(10学时)学习领域《普通物理》学习情境光学教学时间第三学期学习任务1.掌握反射和折射定律全反射;光在平面上的反射、折射成像;光在球面上的反射、折射成像;薄透镜2.理解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现象以及光的偏振现象3.了解显微镜、望远镜和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态度1.介绍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和近轴光学成像的分析方法。2.重点讲述光的干涉和衍射,使学生掌握判断波的基本特征。3.分波阵面干涉主要介绍杨氏双缝干涉4.分振幅干涉的教学重点是等厚干涉及其应用。5.掌握干涉和衍射现象通过干涉和衍射的学习,以及一些光学器件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使学生理解光栅光谱的特征以及光谱分析的意义,了解光学精密测量的基本方法。

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按时保量完成作业。教学重点反射和折射定律

干涉现象衍射现象偏振现象教学难点干涉现象

衍射现象教学实施1.学习反射和折射定律光在平面上的反射、折射成像及在曲面上的反射、折射成像2.理解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3.光学也是演示手段较为丰富的一部分,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干涉和衍射现象的规律及其变化、单缝衍射对光栅衍射的调制作用及缺级现象、偏振光的获得等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光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教学对象教学工具对象:学生工具:教科书、相关阅读材料、多媒体设备、黑板等教学方法讲授、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辅导答疑、案例分析。工作成果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学生理解光学基本概念,掌握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考核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书面作业质量、考试成绩和小组互评等方式确定考核成绩。学习项目9:近代物理简介(10学时)学习领域《普通物理》学习情境近代物理简介教学时间第三学期教学任务1.掌握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概念2.理解量子假设光的波粒二象性3.了解氢原子的玻尔理论4.理解德布罗意波实物粒子的二象性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态度1.让学生重点掌握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通过与绝对时空观的比较。2.帮助学生建立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3.帮助学生建立物质波粒二象性和量子化的概念,这是从经典物理到量子物理过渡的重要阶梯。使学生建立物质波粒二象性和量子化的概念,这是从经典物理到量子物理过渡的重要阶梯。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按时保量完成作业。教学重点狭义相对论

量子假设光的波粒二象性氢原子的玻尔理论教学难点狭义相对论

德布罗意波实物粒子的二象性教学实施1.学习狭义相对论概念、洛伦兹变换式、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2.学习黑体、黑体辐射、普朗克能量子假设、光电效应、光的波粒二象性、康普顿效应3.学习氢原子光谱的规律4.了解德布罗意假设教学对象教学工具对象:学生工具:教科书、相关阅读材料、多媒体设备、黑板等。教学方法讲授、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辅导答疑、案例分析。工作成果通过几个重要实验和模型,给出量子力学作为新理论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以及人们对物质世界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给学生以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的启迪。考核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书面作业质量、考试成绩和小组互评等方式确定考核成绩。四、学生考核与评价(一)学生考核考评比例平时考评50%期末考评(卷面考评)50%考勤50%实验及作业20%课堂提问20%学习表现10%备

注旷课达1/3学时的学生,取消考试资格

(二)学生评价我们对传统的评价指标进行优化分层,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权重重新进行了确定,使评价权重科学化、客观化。

综合评价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能力层次、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素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做到德技并修。

依托课程教学平台,实现课前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课中自我评价、小组互评、老师评价,课后自测评价等多方面、立体化、多手段的自动化评价方式,通过统计分析,可以让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制定改进措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出自己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并针对问题及时通过课堂质量信息的动态采集分析,生成动态预警,实现课堂教学的“常态纠偏”,同时有效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五、课程实施与保障(一)教学要求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讲授、引导发现法、讨论法、目的教学、任务驱动、讲练结合法和实例教学法、实验方法等。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总之: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以更多的活动空间,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有好奇心,并能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索问题的思路。教学中应尽量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2.教学具体内容的选择普通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本着“淡化推导、注重应用、突出能力、提升素质”的理念,在具体的课程内容安排上,不片面追求纯物理知识的完整性,避免繁琐的理论推导与运算技巧,以专业教学所需要的教学案例为主线,以培养必需的物理素质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体要求,以突出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方法和实验技能为主导,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也适度考虑部分学生的深造发展。3.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质点运动学、刚体与流体、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难点: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静电场、恒定磁场和电磁感应、光学、近代物理简介解决办法:(1)突出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采用启发与讨论的方式,力求理论联系实际;(2)采用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利用信息手段把抽象的系统的理论直观化、形象化,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加强练习教学环节,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学手段:根据《普通物理》课程的特点,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板书式教学,直观、学生注意力不易分散,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共鸣效果好。采用网络移动学习平台信息化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活泼的学习情景,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5.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要注重结合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降低难度,以基本概念为基础,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方法组织教学活动。提倡互动式、设疑式等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二)学业水平评价本课程是集知识学习、技能掌握和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应确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具体评价建议如下:1.学习过程评价主要评价内容:学习态度与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方法;勤于思考、积极参与探讨和交流体会的表现;学习过程中的意志品质表现;通过线上移动学习平台活动表现等给予综合性评价权重值:50%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评价主要评价内容:质点的运动及其运动规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刚体和流体、气体分子动理论与热力学、机械振动和机械波、静电场、恒定磁场和电磁感应、光学、近代物理简介。评价方式:书面理论考核(期末考核)。权重值:50%(三)教材编写要求1.教材内容选择教材为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保障。教材编写应以《标准》为基本依据,要充分提供生动素材,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教材的编写应有助于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建构自己的物理知识体系。教材的编写还要有利于调动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地进行教学。2.教材内容组织根据《标准》的要求,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