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面对网络犯罪的新特点,传统共同犯罪理论对于许多网络帮助行为难以定性。网络技术帮助作为网络犯罪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其的精准打击显得尤为重要,在要严格打击犯罪的同时又不能阻碍正常网络技术行为的发展。在此前提下,为了维护信息网络安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应运而生,致力于有效制止网络犯罪。但在实践中该罪的立法目的尚未达到理想效果。本文将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分析,对实践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运用中存在的司法竞合问题进行探讨。本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案例展示。该部分通过对案例的介绍、争议焦点的总结归纳,引出争议问题;第二部分对案件争议问题所涉及的概念进行分析,将网络诈骗犯罪共犯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两者进行对比,尝试厘清二者关系。第三部分结合前文相关理论,对案件争议问题进行认定,得出结论。最后一部分结合实践及理论,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在实践中运用与完善提出自身思考。关键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网络犯罪;司法竞合;网络诈骗;共同犯罪引言刑法学作为维护法治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定罪与量刑方面应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随着互联网犯罪的发展,面对互联网犯罪的新特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应运而生。本文将以案例分析为切入点,结合现有理论及法律法规对案例争议焦点进行讨论,尝试解决本罪在实践运用中出现的司法竞合问题。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犯罪层出不穷,伴随着网络犯罪隐蔽性、分散性的特征,传统共同犯罪理论对于许多网络帮助行为难以定性。比如,在网络黑灰产犯罪中,各犯罪人分工不同,犯意联络隐蔽,许多不起眼的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往往具有不亚于实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为了弥补帮助犯的传统评价模式的漏洞,对网络犯罪帮助行为予以有效规制,《刑法修正案(九)》新增“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该条文立法目的是为了填补法律空白、达到惩治互联网犯罪的效果,但是在实践中对该罪名的判定存在问题,该罪设立的立法目的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实践中存在对该罪划分应用不明晰,出现同案不同判的司法竞合现象,如何明晰该罪与他罪的区别与联系,成为解决该罪司法竞合的必经之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自设立起便受到不少讨论,但国内关于本罪与其他网络犯罪竞合问题的研究较少。本文从案例入手,总结焦点,以该罪在实践中出现司法竞合问题为切入点,通过该罪与他罪的对比总结,得出结论后,尝试提出自己的观点及思考。一、问题的提出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广泛应用后,网络犯罪日益猖獗,网络诈骗成为最常见的网络犯罪方式之一。网络诈骗犯罪区别于传统诈骗犯罪,具有虚拟性强、涉案范围广、涉案人员多、诈骗方式隐蔽等特点,导致网络共同犯罪认定存在一定难度。在2015年新增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后,通过互联网平台为网络犯罪提供便利的信息帮助行为被纳入刑法规制范畴。在案例被告人均为网络犯罪行为提供相关手段支持的情况下,应如何区分认定犯罪人所实施行为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亦或是其他犯罪的帮助犯?对于实践中存在对该罪划分应用不明晰,出现同案不同判的司法竞合现象,如何明晰该罪与他罪的区别与联系,成为解决该罪出现司法竞合的必经之路。二、案例展示(一)案例一1、案情介绍被告人庄某从2017年起,在百度、360等各大门户网站中发布平台买卖广告。其买卖的账号包含百度、“趣头条”、爱奇艺、搜狗等各大网络平台的账号和密码,庄某买卖账号均来源其在名为“广州搜发”的网络社群中通过联系上线批发得来。庄某将账号密码卖给有需要的客户,其从客户处赚取差价。客户从庄某处获取账号及密码,登陆账户后可在相关平台中发布相关内容或产品推广等信息。2018年—2019年间,昵称为“老鹰”(未查明真实身份)的QQ用户通过网络购买庄某在“趣头条”APP上发布的用于投放广告的账号及密码。“老鹰”使用该账号在“趣头条”APP平台上发布兼职广告,并在兼职信息广告中附上“小额刷单”链接。待被害人通过“小额刷单”链接赚取佣金后再发布“大额刷单”链接,被害人点击链接后,“老鹰”便不再返还被害人本金,而是将从被害人处骗取的本金转入被告人唐某杰、唐某青为其提供的空白游戏账户中。唐某杰、唐某青将充值后的账号转销给郭某等人,扣除二唐、郭某等人所得费用后,将剩余犯罪所得转入“老鹰”指定的银行账户中,完成分赃。“老鹰”与二唐、郭某等人通过专人组建的从事刷单活动的社交群组认识,二唐向“老鹰”等人提供未充值的空白游戏账号,“老鹰”发布虚假兼职广告进行网络诈骗后将充值的游戏账号返还二唐,二唐将充值后的游戏账号通过技术手段,将账号虚拟货币变为现金后与“老鹰”等人分赃。从2018年起,“老鹰”通过在“趣头条”APP上发布的广告实施网络诈骗,现已查清的诈骗十七起,涉案人员多,分布范围广,涉案金额巨大,给被害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案号:(2019)豫11刑终192号案号:(2019)豫11刑终192号2、案件所涉及的法律争议问题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广泛应用后,网络犯罪日益猖獗,网络诈骗成为最常见的网络犯罪方式之一。网络诈骗犯罪区别于传统诈骗犯罪,具有涉案范围广、涉案人员多、诈骗方式隐蔽等特点。本案中,“老鹰”通过虚拟身份在网络上拍下庄某转卖的账号密码,庄某与“老鹰”素未谋面,对于庄某是否明知“老鹰”购买账号是用于网络诈骗行为、二人之间是否存在犯意联络难以查明。对二人是否构成网络诈骗罪的共犯认定问题存在困难。(1)网络诈骗中共同犯罪如何认定由于网络犯罪虚拟的特征,犯罪人之间共同犯罪的意思联络难以确定,再加上本案中实施诈骗犯罪的“老鹰”尚未查清身份,缺乏传统共犯理论中对认定共同犯罪所需的要件。由此衍生出一个关键问题,本案中唐某青、唐某杰与“老鹰”是否构成诈骗罪共犯?(2)唐某杰、唐某青等人是否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本案中,唐某杰、唐某青明知“老鹰”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犯罪,仍然为其提供犯罪所需要的空白游戏账户,并将存在于账号中的虚拟货币进行变现,其二人提供支付结算的技术行为是否触犯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如果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二唐的帮助行为最终会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及诈骗罪共同犯罪的竞合,那么应如何认定?(二)案例二1、案情介绍2015年5月至11月期间,诈骗犯罪人曾某通过中间人陈某联系被告人张某,向其购买附带可修改通信号码所属地、所属机构等功能的回拨系统。被告人张某在明知出售改号系统是违法行为的情况下,仍然按照陈某的要求加装相关改号软件,在软件出售后负责系统维护等工作,并按月收取系统维护费用。曾某等人利用该改号系统冒充相关官方机构,在互联网上实施诈骗行为,犯罪数额巨大。案号:(案号:(2016)苏0412刑初1196号2、案例所涉及的法律争议问题第一,本案中被告人张某与诈骗犯罪行为人是否存在意思联络,其出售改号系统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的共犯?第二,诈骗犯罪行为人曾某利用平台实施网络诈骗犯罪,被告人张某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其所实施的帮助行为为曾某后续犯罪提供了所需物质基础,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提供回拨系统的被告人张某的行为是否仅是一种中立的技术支持?该行为是否符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的“明知”?其是否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三、案例争议问题的刑法解读(一)网络诈骗犯罪中共犯的认定网络共犯问题法律分析网络诈骗依托于互联网,虚拟性成为网络犯罪最大的特征。网络犯罪虚拟性的特征导致在认定共同犯罪的问题上,共同犯罪人的犯罪故意、犯罪行为、犯罪责任难以认定。从我国刑法理论来看,认定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讨论:第一,客观行为是否相同;第二,是否具有共同的主观故意;第三,触犯罪名是否相同。根据上述标准的不同可划分为三种模式:完全犯罪共同说、部分犯罪共同说及行为共同说。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164—166页。我国司法实务中普遍采用犯罪共同说去认定共同犯罪,但随着互联网犯罪的兴起,犯罪共同说对于网络犯罪共犯的认定存在一定困难。“互联网出现以后,虽然一些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后果是由若干主体通过网络行为共同加功而成,但是他们之间的意思联络却明显减弱,已经达不到传统共同犯罪中行为人之间意思联络的清晰程度”米铁男:“米铁男:“共犯理论在计算机网络犯罪中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案”,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5卷第10期第53-63页、第161页。面对以上难题,张明楷教授提出行为共同说,只要满足在客观上存在帮助行为,主观上具有意思联络即可。该理论应用于认定网络共同犯罪上,即以正犯为中心,以不法为重心,以因果关系为核心张明楷:“张明楷:“共同犯罪的认定方法”载《法学研究》2014年第36卷第3期,第3-25页。(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认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法律分析(1)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理解广义的网络帮助行为包括提供物理上的支持,其中提供物质、资金的支持较为常见;近年来由于网络犯罪的频发,对于网络犯罪提供技术支持的提供的网络帮助行为逐渐成为常见的网络帮助提供方式。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秩序的保护越来越得到重视。《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从该条文可知,该罪的适用范围是与网络犯罪相关的技术支持、帮助行为。2019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文简称《解释》)《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规定:“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行为可以确认,但尚未到案、尚未依法裁判或者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等原因依法未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影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认定”。目前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本罪并非独立罪名,而属于量刑规则。我对此观点持怀疑态度。首先,从立法目的看,本罪的立法目的在于维护网络公共秩序,对于网络安全的法益进行重点保护。近年来网络诈骗日渐猖獗,网络技术支持行为往往是网络犯罪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部分网络帮助行为本身具有的危害性,在一对多的网络犯罪帮助行为中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同时结合网络技术提供者自身的主观犯罪意思,对于帮助网络犯罪行为进行单独打击,以达到有效遏制其他利用网络帮助行为实施的网络犯罪。其次,若按照共犯从属性来说明本罪的性质,则本罪将会陷入被正犯所影响的局面。前文论述本罪所规制的是“以传统共犯理论难以评价的行为”,若该罪依附于正犯的行为,则势必会受到网络犯罪中共犯难以认定的影响。综上所述,若将本罪定性为量刑规则,则很大程度上背离立法初衷,使得该罪难以达到应有的立法效果。反之,若将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单独定罪则能够最大程度实现法律的规范目的。这种立法的实质不是对刑法总则中处罚共犯规定的简单补充,而是新增的共犯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罪名。刘艳红:“网络犯罪帮助行为正犯化之批判”,载《法商研究》刘艳红:“网络犯罪帮助行为正犯化之批判”,载《法商研究》2016第33卷第3期,第18-22页。徐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规范属性与司法认定”,载《法律适用》2018年16期,第116-126页。综上,本罪基于立法者的目的,结合网络犯罪的特殊性,从不同于他罪共犯所保护的法益出发,将其单独成罪。(2)技术帮助行为之认定《刑法》第287条之二将该罪的实行行为进行列举,《刑法》《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3)“明知”的认定关于“明知”的含义,学界中有如下两种通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明知必须是具体而现实的认识,即明确地、有针对性地知道。蔡桂生:“国际刑法中‘明知’要素研究”,载《法治论丛》2007年第5期,第64-69蔡桂生:“国际刑法中‘明知’要素研究”,载《法治论丛》2007年第5期,第64-69页。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6版,第266页。涂龙科:“网络内容管理义务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事责任”,载《法学评论》2016年第34卷第3期,第66-73页。赵秉志、许成磊:“侵犯注册商标权犯罪问题研究”,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3期,第59-73页。综合上述学者观点,本文认为,“明知”的文义应解释为“确知”加上“很可能知道”,“明知”是以行为人为视角,研究犯罪人的主观认识。张少林、刘源:“刑法中的明知、应知与怀疑探析”,载《政治与法律》2009张少林、刘源:“刑法中的明知、应知与怀疑探析”,载《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3期,第145-151页。同脚注15。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明知”的认定应遵循主观与客观相互统一印证的标准,不可按照唯心主义标准对行为人的主观知道程度进行认定。应遵循主客观一致的判断原则,同时以法律推定作为“明知”的认定方法。在遵循客观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法律推定进行证明。法律推定方法是根据已有法律,推出待证事实的证明方法。该证明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唯证据论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对于“明知”主观认定的不足。证据能够证明客观事实而无法反映主观状态,对于“明知”的认定难以进行充分的证明,法律推定就相当于一座架在客观事实与主观“明知”的桥梁,利用法定的规范证明“明知”的存在。当网络帮助行为人与被帮助者无明确的犯意联络时,对于“很可能知道”该程度的认定,可从行为本身的“非法化”程度进行论证。此处所指的“非法化”是与合法化相对的概念,而不单指该行为触犯刑法构成犯罪。“非法化”程度越高,网络帮助行为人“明知”的可能性便越高。以下的解释便同时运用了法律推定方法以及“非法化”的理论依据对“明知”进行认定。在2019年颁布的《解释》《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为他人实施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帮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但是有相反证据的除外:(一)经监管部门告知后仍然实施有关行为的;(二)接到举报后不履行法定管理职责的;(三)交易价格或者方式明显异常的;(四)提供专门用于违法犯罪的程序、工具或者其他技术支持、帮助的;(五)频繁采用隐蔽上网、加密通信、销毁数据等措施或者使用虚假身份,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的;(六)为他人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的;(七)其他足以认定行为人明知的情形。(4)“情节严重”的认定在学术讨论与实务中,对于“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往往存在很大差异。本罪在实践中将“情节严重”作为入罪标准。《解释》第十二条第一款《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一款:《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一款: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帮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的;(二)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的;(三)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以上的(四)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五)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六)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七)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二款: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确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查证被帮助对象是否达到犯罪的程度,但相关数额总计达到前款第二项至第四项规定标准五倍以上,或者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应当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三)帮助信息网络活动犯罪与网络犯罪司法竞合的问题1、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及北大法宝中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诈骗罪”、“共同犯罪”等关键词进行裁判文书检索后发现,现有的司法实践中存在裁判认定标准混乱的情况。比如:网络犯罪帮助行为相同,裁判结果不同;判决结果相同,但所依据的裁判依据不同等情况。下文将通过检索到的实务案例分析司法实践中法院的处理方法。(1)网络犯罪帮助行为相同,判决结果不同。在江西省王某诈骗案案号:江西省余干县人民法院(2017)赣1案号:江西省余干县人民法院(2017)赣1127刑初271号刑事判决书案号:江西省余干县人民法院(2017)赣1127刑初284号刑事判决书(2)判决结果相同,裁判依据不同。杨某诈骗案、胡某、陈某等诈骗案和陈某、蒋某诈骗案中,法院对于杨某明知犯罪人在实施诈骗活动的前提下,仍为其实施互联网接入的行为,依据《刑法》第266条认定其构成诈骗犯罪;法院对于被告人制作钓鱼网站的帮助行为,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罪、《诈骗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第7条认定胡某、陈某构成诈骗罪;对于刘某向被告人陈某、蒋某诈骗犯罪提供技术的行为,根据《诈骗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第7条及《刑法》第287条,认定刘某的行为符合诈骗罪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由此再依据《刑法》第287条之二第三款“从一重罪处罚”的规定认定刘某构成诈骗罪。2、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网络诈骗罪共犯的关系根据上述的案例可知,当实践中出现一行为同时符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又符合他罪的共犯时,应当如何处理。对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在当前司法实践中呈现不同的裁判标准,主要问题在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网络共同犯罪罪名的适用界限模糊,裁判标准不一,构罪类型裁判理由多样,判决适用法律依据不同。要想厘清两者关系,首先是要明确两者的区别。从本罪弥补共犯理论在网络犯罪中存在不足的立法目的处出发,本罪所指的帮助行为是指以“传统共同犯罪之帮助犯解释将存在困难的行为”江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解释方向”,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20年第5期,第76-93页。,但《刑法》287江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解释方向”,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20年第5期,第76-93页。笔者倾向于认为,此处的竞合关系当属法条竞合。在法条竞合中,一行为触犯的法条在内容上存在某种交叉或者重合的逻辑关系,而此种逻辑关系在想象竞合中则不存在。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其客观方面是“实施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此处的“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并非一个罪名,而是包含了所有在信息网络空间中的犯罪行为的概括。同注22也就是说,“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实则涵盖了所有的网络帮助行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可以对所有的网络帮助行为作出完整的评价,因此,该罪与其他犯罪的帮助犯之间是法条竞合的关系。正如诈骗罪与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的关系一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属于一般罪名,而其他犯罪属于特殊罪名同注22然而过于关注两者的联系有可能使得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在实践中难以运用,其二者皆存在各自独立之个性。前文提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所指的帮助行为更倾向于“以传统共同犯罪之帮助犯解释将存在困难的行为”。网络犯罪在共犯认定困难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很多网络帮助行为不符合传统共犯理论所要求的“共同犯罪的参与人必须围绕某一核心主体形成犯罪的意思联络和共同行为王肃之:“论网络犯罪参与行为的正犯性——基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反思”,载《比较法研究》2020年第1期,第170-184页。”这一判断标准;另一方面,在不具有前述的核心犯罪主体的基础上,此类网络帮助行为中的意思联络和行为共同性也趋弱。不可否认的是,在运用传统共犯理论去解决新型的网络犯罪时,帮助犯和被帮助者之间的共同故意、共同行为是难以认定的,其构成共同犯罪的“共同”这一核心要件的显现程度及其微弱,甚至是不存在的。而这样的行为在网络犯罪中作用越来越大,甚至成为关键环节。比如在电信诈骗的网络黑灰产业链中,从上游的养号买号、恶意注册,到中游的诈骗网站搭建、公民个人信息出售,再到下游的实际实施诈骗、开卡取钱,每一环都离不开网络帮助行为,而帮助者与最终施行电信诈骗的犯罪人并不需要具有共同故意,也不需要有意思联络,甚至都没有共同的诈骗行为。进一步而言,网络黑灰产的环节链条越长,每一个帮助者与最终犯罪实施者王肃之:“论网络犯罪参与行为的正犯性——基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反思”,载《比较法研究》2020年第1期,第170-184页。结合上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网络诈骗罪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实践中处理二者竞合问题时应该以帮助行为人与被帮助人之间是否存在共同实施互联网诈骗犯罪的意思联络为划分界限。若帮助行为人仅具有明知对方在实施犯罪的主观意思,但其认知程度与参与深度并未达到与被帮助人有共同实施互联网诈骗犯罪的意思联络时,便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反之若证据指向帮助人有共同进行诈骗犯罪的故意时则按照诈骗罪等犯罪的共犯处理,此时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两个法条,构成法条竞合,按照《刑法》第287条第三款的特殊规定,应择一重罪处罚。四、案件争议问题讨论综合上述观点论述可知,本文认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刑法分则的独立罪名,其与其他网络犯罪共犯之间属于法条竞合的关系。(一)网络诈骗中共同犯罪认定对于案例一中唐某杰、唐某青向诈骗行为实施人提供空白游戏账号用于诈骗所得提现的行为应认定为诈骗罪共犯。理由如下:第一,在网络诈骗犯罪中,可根据具体实施行为的不同将诈骗分为“平行式诈骗”和“分工式诈骗”。本案属于“分工式诈骗”类型。本案以庄某向“老鹰”出售“趣头条”APP账号密码为起点,“老鹰”实施诈骗行为,将犯罪所得充值入空白游戏账号后交由唐某青、唐某杰等人,二唐再将游戏账号利用技术手段完成变现,最后完成分赃。本案各犯罪人的犯罪行为环环相扣,形成犯罪链条,缺少哪一环节,犯罪行为都无法完成。第二,唐某杰、唐某青符合诈骗罪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观上,二唐对诈骗犯罪事实存在明知。首先,唐某二人多次向犯罪人提供空白游戏账号,并多次将游戏账号中的金额提现;其次,唐某杰的供述中提到,游戏账号及银行卡多次被冻结,以他们长期售卖游戏账号的经验常识能够认识到,存入账户里的钱具有非法性的可能很大,他们的行为可能在帮助犯罪分子洗钱;最后是唐某杰会在每次账号金额变现后将钱存入犯罪人的银行账户,在实施过程中获得相应分成。以上客观事实反映唐某杰、唐某青两人在主观上对于犯罪人诈骗事实是知晓的,二唐与诈骗犯罪实施人之间存在意思联络。客观上,唐某等人的帮助行为为犯罪人诈骗行为的成功实施提供了重要帮助,三人之间共谋的销赃,是犯罪人获得诈骗财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帮助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案例中唐某杰、唐某青等人构成诈骗罪。案例二中,张某不构成网络诈骗罪共犯。理由如下:第一,张某在主观上不存在实施诈骗罪的故意。诈骗犯罪失信人通过陈某向张某购买改号系统,根据陈某所述,其向被告人张某购买系统时谎称用于公司运营,张某对于网络诈骗事实并不知晓,主观上不存在犯意联络,并无充足证据表明张某知道犯罪人利用其帮助行为实施网络诈骗罪。第二,张某提供技术支持的行为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综上,张某并不构成诈骗罪共犯。(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认定对于案例一中被告人唐某杰、唐某青为诈骗行为实施者提供支付结算的行为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理由如下:第一,二被告人为犯罪所提供的行为是技术支持行为,二被告将他人诈骗犯罪所得充值后的账号,经过技术手段将其变现,并参与分赃。其所提供的技术支持手段使得网络犯罪最后一环得以实现。第二,除所得证据外,二人将游戏账户中的虚拟货币通过技术手段变现的方式符合《解释》第11条中的交易方式明显异常,说明其存在明知的情形。第三,二人的帮助行为造成被害人共计损失二十万万元,涉案金额巨大,符合本罪所述的“情节严重”。综上,被告人唐某杰、唐某红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但由于其所实施帮助行为既符合网络诈骗罪共犯,也符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上文论述中得知两罪属于法条竞合的关系,按照本罪第三款法条特殊规定,择一重罪处罚,二人构成诈骗罪共犯。案例二中,张某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第一,其所实施的提供改号系统的行为属于提供通信传输的行为,符合该罪的行为要件;第二,张某提供通信传输的技术支持时,已知被帮助人在实施犯罪。虽然张某所在公司为信息网络公司,但其所实施的行为并未中立的技术支持行为。“改号系统”具有更改号码所属地、无法回拨无法查找原号码的功能,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及反侦察特性,出售改号系统早在2013年便被纳入违法行为。从行为非法性程度来看,张某实施该行为的非法性极高;再次张某在后续所收取的系统维护费高于市场价格。张某从事的行为不再属于正当的业务行为,对于被帮助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属于明知。所以,张某的行为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五、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思考在上述理论研究及案例分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我国目前对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明知”的认定采用的是法律推定的方法。该方法由例举加上排除例外的方式构成,该规定是否会加重被告人的证明责任,违反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制度的规定?笔者认为,应该从立法和司法两个角度对给该情况加以完善和限制。从立法方面,对于法律推定的条文应具有严格的限制,不可扩大打击范围,推定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避免成为刑罚扩张的工具。王新:“我国刑法中‘王新:“我国刑法中‘明知’的含义和认定——基于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分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19卷第1期,第66-75页。再者,对于网络犯罪中诈骗犯罪共犯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两者竞合的问题,有人提出:二者竞合时“择一重罪论”是否会造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虚置。本罪与被帮助者涉嫌罪名之间的界限不明晰,这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笔者认为在关注二者共通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厘清二者的区别。首先应明晰二者的法益保护对象,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所保护的法益为国家信息网络安全秩序,而诈骗罪保护的为财产安全,当帮助者与被帮助者侵犯的是同一个法益时才能达到共犯认定的标准;其次,帮助者与被帮助者是否有通谋,是区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别罪最根本的手段,是界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他罪最重要的方面。首先,通谋是判断共同犯罪是否成立的重要方面。通谋,即意思联络,在此处是指帮助者与被帮助者是否就犯罪行为进行了意思联络。在网络犯罪中,帮助者在明知被帮助者正在实施犯罪行为时仍然提供帮助,但被帮助者可能并不知道帮助者的存在或者二者虽然都知道彼此的存在但没有意思联络。传统的共同犯罪理论无法解释无意思联络的共犯,因此《刑法》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行为单独规定成罪,具有积极的立法意义。
总结如今的时代是个信息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然深入我们的生活,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犯罪也在暗中滋长。本文从案例入手,针对实践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其他网络犯罪中存在竞合的现象进行分析。要研究两者的竞合,最先应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对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网络犯罪两者本质的区别便不容忽略。本文从对网络犯罪中共同犯罪的理论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相关理论出发,以网络犯罪在传统共犯理论认定存在困难为前提条件,引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从该罪立法目的、犯罪构成要件等方面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进行全面的剖析,针对该罪中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新私人合同完整版2篇
- 2024版软件开发咨询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度物业管理合同: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2篇
- 观察物体三课件下载
- 融资服务协议书
- 财务聘用合同范本
- 部门业绩绩效报告范文
- 《报告解读新动脉》课件
- 《阅读指导借物喻人》课件
- 《工厂污水处理图》课件
- 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ppt
- 高中数学校本课程——数学文化
- 通信作业冬季施工规范
- 《金融工程学》题库及答案
- 递进式流程通用模板PPT
- 关于高中生暑假学习计划表
- 脏腑用药规律1
- 魔方教学(课堂PPT)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设计-8000吨年氧化羰化制碳酸二甲酯合成工艺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 【签证在职收入证明模板】中英文版在职及收入证明(父母在职收入证明).doc
- 裸露土地绿网覆盖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