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522-2015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技术导则_第1页
DB21T 2522-2015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技术导则_第2页
DB21T 2522-2015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技术导则_第3页
DB21T 2522-2015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技术导则_第4页
DB21T 2522-2015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技术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100C00/09DB21DB21/T2522—201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技术导则Technologicalguidelinesoftheoccupationalhazardriskclassificationforconstructionproject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DB21/T2522—2015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分类目的 35分类职责与时机 36分类原则 37分类方法 48分类标准 49分类修正与调整 5 5附录A(规范性附录)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时应考虑的因素 7附录B(资料性附录)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常用方法 9附录C(资料性附录)一种用于风险分类的风险评估法——职业病危害影响因子赋值法(OHFS)10DB21/T2522—2015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提出,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新、戚作秋、白彩军、王有为、孙明伟、王俊、杨海青、高成凤、夏术军、于立友、赵青、李蓉华1DB21/T2522—2015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的术语和定义、分类目的、分类职责与时机、分类原则、分类方法、分类标准、分类修正与调整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可能产生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本标准不适用于生物因素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236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3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T18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GBZ/T224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9.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229.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通知》《高毒物品目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以及GB/T15236、GBZ/T224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建设项目constructionproject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GBZ/T224-2010,定义2.5]3.2职业病危害occupationalhazard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2DB21/T2522—20153.3职业病危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factors又称职业性有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GBZ/T224-2010,定义2.6]3.4危害源hazardsource指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一般指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物质或能量等。3.5职业病防护设施facilityforcontroloccupationalhazard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3.6本质防护设施internalprotectionfacilities本质防护设施是指系统(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该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本质防护设施主要包括:气体介质采用管道密闭输送、自动化操作等。3.7附加防护设施additionalprotectivefacilities附加防护设施是指在能够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为预防、消除或降低职业病危害而额外增设的防护设施,该功能不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有无该设施系统功能通常均能够正常运转,比如除尘设施、通风设施、屏蔽设施等,附加工程防护设施主要包括防尘、防毒、防噪减振、防暑降温、防电离辐射、防非电离辐射等设施。3.8风险risk又称危险度,指发生不良健康影响的可能性及其后果。[GBZ/T224-2010,定义2.16]3.9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又称危险度评估,指识别评价对劳动者产生不良健康影响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并将风险划分出等级以决定控制和管理的优先顺序。[GBZ/T224-2010,定义2.17]3.10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occupationalhazardriskclassification3DB21/T2522—2015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是指,根据项目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强度或浓度、防护设施、人员接触机会等因素的综合风险评估,按照其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风险的大小,划分成不同类别或等级,以便于针对性的采取监管或防控措施。3.1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pre-assessmentofoccupationalhazardinconstructionproject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对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影响、防护措施等进行预测性卫生学分析与评价,确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及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GBZ/T224-2010,定义7.5]3.1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effectassessmentofoccupationalhazardcontrolinconstructionproject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程度、职业病防护措施及效果、健康影响等做出的综合评价。[GBZ/T224-2010,定义7.7]3.13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statusquoassessmentofoccupationalhazard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他职业病防护措施与效果、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情况等进行的综合评价。4分类目的4.1为政府监管部门实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监管提供科学依据。4.2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提供科学依据。4.3为建设单位进行职业病防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5分类职责与时机5.1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按照严重程度由高到低划分为三类,即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和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5.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由负责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根据预评价情况确定。5.3必要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可在控制效果评价或现状评价阶段对风险分类进行修正或调整,修正或调整应符合本标准第9章规定,修正或调整时,若要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应经过专家论证。6分类原则4DB21/T2522—20156.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原则上应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通知》(以下简称《目录》)等进行。6.2若建设项目拟采用的主要原辅材料及产品、生产工艺等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风险与《目录》不同,建设单位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可以依据本标准,作出综合判断,确定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风险分类。6.3应根据工作场所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毒理学特征、浓度(强度)、潜在危险性、接触人数、频度、时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等的危(风)险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后,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类,分类时宜考虑的因素见规范性附录A。6.4鼓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采用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6.5建设项目仅存在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时,职业病危害分类按本标准执行;建设项目存在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时,其风险分类至少为较重。6.6建设项目同时存在非放射性和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时,对非放射性因素和放射性因素分别按相应标准进行分类,以较严重的分类作为职业病危害风险的最终分类。6.7风险分类时,以建设项目接触职业病危害最严重的岗位作为风险分类定性的主要依据,也可将大型或复杂项目划分成单元或子单元分别进行风险分类。7分类方法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可采用直接判定法、类比法、综合判定法、风险分级法、风险评估法等进行,参见资料性附录B,本标准给出了一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的风险评估法,参见资料性附录C。8分类标准8.1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8.1.1存在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按照GBZ/T181确定为A类及B类的建设项目;8.1.2存在如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存在GBZ230规定的极度危害物质,或《高毒物品目录》中所列高毒物质的建设项目;——存在含游离二氧化硅大于等于10%及以上的粉尘建设项目;——存在GBZ2.1中所列确认人类致癌物(G1)的建设项目;——存在GBZ2.1中所列MAC<1mg/m3或PC-TWA<1mg/m3的化学物质或粉尘的建设项目;——存在高温作业且WBGT指数预计达到Ⅳ级的建设项目。注:除非有证据能够确认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量较小,即使全部暴露也不会导致职业病发生或正常不可能积聚导致急性职业中毒,或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较为完善,或有证据能够证明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环境暴露水平较低(一般为职业接触限值的1/10以下,并且在正常或异常作业条件下不至于导致急性职业中毒),否则不允许随意降低风险类别等级。8.1.3根据国内外统计调查资料,在类似行业或作业条件下存在多发职业病的建设项目;8.1.4用人单位在类似岗位或作业条件下,发生过职业病的建设项目。5DB21/T2522—20158.2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至少应判定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8.2.1存在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按照GBZ/T181确定为C类的建设项目;8.2.2存在GBZ2.1中所列可能或可疑人类致癌物(G2A、G2B)的建设项目;8.2.3存在高温作业且WBGT指数预计达到Ⅲ级的建设项目;8.2.4其它不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或一般的建设项目。8.3存在下列情况的可判定为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仅存在GBZ230规定的轻度危害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或(和)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除电离辐射、高温、手传振动外)的建设项目,且预计不超过GBZ2.1、GBZ2.2规定职业接触限值的建设项目。9分类修正与调整9.1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存在极度危害(或高毒物品目录)的化学物质、或含游离二氧化硅10%及以上的粉尘,且其浓度大于GBZ2.1规定的接触限值的1/2倍;——存在其它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且其浓度超过GBZ2.1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存在高温危害,且达到Ⅳ级;——用人单位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发生过职业病。9.2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至少应判定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存在极度危害(或高毒物品目录)的化学物质、或含游离二氧化硅10%及以上的粉尘,且其浓度大于GBZ2.1规定的接触限值的1/10倍;——存在其它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且其浓度超过GBZ2.1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的1/2倍;——存在其它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且其强度超过GBZ2.2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存在高温危害,且达到Ⅲ级。9.3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判定为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仅存在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除电离辐射、高温、手传振动外)且其强度不超过GBZ2.2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存在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且其浓度小于GBZ2.1规定的接触限值的1/10倍,且有证据能够确认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量较小,即使全部暴露也不会导致职业病发生或正常不可能积聚导致急性职业中毒。10.1存在我国尚未制定职业接触限值的化学物质,可以参考国外相关职业卫生标准,存在多种职业接触限值时,以最严格的标准为依据。10.2存在国内外无职业接触限值的化学物质的建设项目,可根据其毒性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综合评估6DB21/T2522—201510.3其它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后进行风险分类。10.4按本标准确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若要降低等级应经过专家论证。7DB21/T2522—2015(规范性附录)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时应考虑的因素A.1危害源因子风险分类时应首先考虑危害源,危害源是危害产生的根源,至少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危害源的种类及其危害特性危害源的种类及其危害特性不同,导致职业病危害的严重程度不同,如放射性物质放射强度越大、化学物质的毒性越大、粉尘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物理因素的强度越大则其职业病危害风险就越高。——危害源的量及存在状态危害源的量及存在状态也是影响职业病危害严重程度的因素,一般危害源的量越大风险越高,存在状态易扩散,容易被吸入,风险就越高。A.2防护设施因子防护设施分为本质防护设施及附加防护设施,防护设施水平决定了危害环境暴露水平,即决定了现场危害因素环境暴露浓度或强度,较高的防护水平说明了较低的暴露可能性,依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和劳动者的接触水平确定。可通过人为评估、类比数据、检测检验来确定。一般露天布置、密闭操作、全自动化操作说明本质防护水平较高,职业病危害风险则越低。附加防护措施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判定其影响程度。防护设施水平至少应考虑如下因素:——本质防护设施:布置形式(露天布置、半露天布置、室内布置)、暴露形式(密闭、半密闭、开放)、自动化水平(全自动化操作、半自动化操作、人工操作)等。——附加防护设施:防尘、防毒、防噪减振、防暑降温、防电离辐射、防非电离辐射等设施水平。A.3人员接触机会因子A.3.1接触时间率职业病危害程度与劳动者接触时间率有着直接关系,接触时间越长危害则越严重,风险越高。A.3.2体力劳动强度体力劳动强度按照GBZ2.2可分为四级,即Ⅰ、Ⅱ、Ⅲ、Ⅳ级,对于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高温等,一般体力劳动强度越大,风险则越高。A.3.3接触总人数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越多,则危害的影响范围越大,风险就越高。A.4职业病防治管理因子8DB21/T2522—2015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水平也是影响职业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分类是应予以考虑,常见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因素如下:——职业病防治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职业卫生培训管理——职业病防治专项投资——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个体防护管理——警示标识及告知管理——应急及事故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职业卫生及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接受监督管理A.5其它因子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因子,在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时应加以考虑:——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自然环境条件——建筑卫生学特征——辅助用室——其它A.6职业病危害相加和协同作用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接触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时,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会存在相加、协同作用,产生增强效应。如:经皮吸收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可促进人体吸收,对劳动者的损害加强,风险分类时应加以考虑。9DB21/T2522—2015(资料性附录)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常用方法B.1直接判定法根据《目录》或本标准正文内容,直接判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的方法。B.2类比法在有成熟经验的前提下,根据现有的相同或类似项目的检测或评价结果,推断拟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的方法。类比项目的选择应遵循与建设项目相同或相似的原辅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生产规模等。B.3综合判定法根据评价人员经验,综合考虑建设项目的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危害因素种类、接触情况、防护措施、职业病防治管理等情况,综合判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B.4风险分级法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GBZ/T229.1~4等,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的B.5风险评估法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建立评估模型,进行风险评估,最终确定出风险度的方法,本标准提供了一种用于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的风险评估方法,即职业病危害因子赋值法(OHFS),参见资料性附录C。DB21/T2522—2015(资料性附录)一种用于风险分类的风险评估法——职业病危害影响因子赋值法(OHFS)C.1危险因子指标体系构建及赋值标准C.1.1危害源因子C.1.1.1放射性物质分类原则:电离辐射根据辐射源强度、辐射源类型、辐射源地位等综合确定危害等级,一般划分方法按照GBZ/T181进行,分为A、B、C三类,存在放射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危害至少为较重。C.1.1.2化学物质化学物质类职业危害划分见表C.1。表C.1化学物质类职业危害划分表级别分类(按毒性程度分)分值Ⅰ极度危害8.0Ⅱ高度危害4.0Ⅲ中度危害2.0Ⅳ轻度危害注1:本部分危害分类依据GBZ230。注2:存在《高毒物品目录》所列物质以及GBZ2.1中所列确认人类致癌物(G1)按Ⅰ级考虑。注3:存在GBZ2.1中所列MAC<1mg/m或PC-TWA<1mg/m的化学物质按Ⅰ级考虑,1≤MAC<2mg/m或1≤PC-TWA<2mg/m的化学物质按Ⅱ级考虑。注4: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产生积聚而发生急性中毒的化学物质可适当增加分值。C.1.1.3粉尘类粉尘类职业危害划分见表C.2。表C.2粉尘类职业危害划分表级别分类(按游离二氧化硅含量M)分值ⅠM>80%7.0Ⅱ50%<M≤80%6.0Ⅲ10%≤M≤50%5.0ⅣM<10%2.0注5:粉尘按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分类,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危害越大。注6:存在GBZ2.1中所列PC-TWA≤1mg/m的粉尘按Ⅱ级考虑,1<PC-TWA≤2mg/m的粉尘按Ⅲ级考虑。C.1.1.4物理因素DB21/T2522—2015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划分主要按照物理因素的强度进行划分,强度越大危害越大。高温职业危害划分见表C.3所示。其它物理因素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危害程度,一般仅存在物理因素(电离辐射、高温、手传振动除外且强度不超过GBZ2.2中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的建设项目,定性为职业病危害一般建设项目;仅存在物理因素(电离辐射、高温除、手传振动除外且强度超过GBZ2.2中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的建设项目,定性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表C.3高温职业危害划分表级别分级要求分值Ⅰ有生产性热源,但由于工艺、技术等原因不能有效防护的项目,如高炉炉前作业、热轧作业等。5.0Ⅱ有生产性热源,但防护较好的项目(如有保温隔热层的锅炉等)。3.0Ⅲ无生产性热源的建设项目。注7:预评价阶段可根据类比数据或经验推断其作业场所可能的高温强度。C.1.1.5其它其它危害源因子可根据实际情况赋值,对各职业病危害因素赋值时应考虑危害源的强度或危害物质量,强度越大或危害物质的实际使用量越大其赋值也应越大,可在相应的赋值点上下浮动。C.1.2防护设施因子防护设施水平决定了危害暴露水平,即决定了现场浓度或强度,防护设施水平可以通过综合分析确定,表C.4为防护水平划分表。表C.4防护设施水平划分表防护因子防护水平分值布置形式露天布置半露天布置建筑物内2.04.0暴露形式密闭半密闭开放式2.54.0自动化水平半自动化人工操作2.04.0附加防护水平防护水平高防护水平中等防护水平较低2.04.0C.1.3人员接触机会因子C.1.3.1接触时间率职业病危害因素与接触时间有直接关系,时间越长危害一般越严重,可划分为4级,详见表C.5。DB21/T2522—2015表C.5接触时间率划分表等级接触时间率分值Ⅰ<1/8Ⅱ<1/42.0Ⅲ<1/24.0Ⅳ8.0注8:接触时间率可按实际接触时间取值,比如接触6小时,可取分值6.0。C.1.3.2体力劳动强度按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及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定性划分情况,详见表C.6。表C.6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定性划分表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职业描述分值坐姿:手工作业或腿的轻度活动(正常情况下,如打字、缝纫、脚踏开关等立姿;操作仪器,控制、查看设备,上臂用力为主的装配工作。Ⅱ(中等劳动)手和臂持续工作(如锯木头等);臂和腿的工作(如卡车、拖拉机或建筑设备等运输操作);臂和躯干的工作(如锻造、风动工具操作、粉刷、间断搬运中等重物、除草、锄田、摘水果和蔬菜等)。Ⅲ(重劳动)臂和躯干负荷工作(如搬重物、铲、锤锻、锯刨或凿硬木、割草、挖掘等)。2.0Ⅳ(极重劳动)大强度的挖掘、搬运,快到极限节律的极强活动。2.5C.1.3.3接触人数按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人数可分为三类,分别为10人以下、10人至49人、50人及以上,赋值系数分别为1.0、1.2、1.4。C.1.4职业病防治管理因子职业病防治管理各因子分值根据实际调查情况打分,分为好、中、差三挡1、2、4,赋值宜考虑的职业病管理因子见表C.7。表C.7职业病防治管理因子表序号管理因子1职业病防治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2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3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4职业卫生培训管理5职业病防治专项投资6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7个体防护管理8警示标识及告知管理DB21/T2522—20159应急及事故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职业卫生及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接受监督管理C.1.5其它因子另外风险分类时,应考虑总体布局、自然环境条件、建筑卫生学、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