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
目录
第一章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第二节五行学说
第三章藏象学说
第一节脏腑
第二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气、血、津液学说
第五章经络学说
第六章病因与发病
第七章病机学说
第八章防治原则
第一章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中国古代,受到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对于事物的观察
分析方法,多以“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
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一是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利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
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
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
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
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了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
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每个脏腑、组织或器官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而这些不
同的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人体内部的统一性。也就是说,人体各个组成
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
影响的。人体的这种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作
用而实现的。五脏是代表着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个系统之中。人体以五脏
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
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依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另
一方面则又要靠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其生理上的平衡。每
个脏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在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
O
在认识和分析疾病的病理状况时,中医学也是首先从整体出发,将重点放在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病理
变化上,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一般来说,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
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由于脏腑、组织和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因而就
决定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来了解和判断其内在的病变,以
作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适当的治疗。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治疗局部病变时,也必须从整体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心开窍于舌,
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热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它如“从阴弓I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
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灵枢•终始》)等等,都是
在整体观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
2、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
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
是病理性反应。故曰:”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
露》)。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点被中国古代学者称为"天人合一”。
季节气候以人体的影响: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表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生物在
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也与之相适
应,如:”天暑衣厚则膜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膜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
枢•五瘾津液别》),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驰、媵理开、汗多;而秋冬
季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的变化。人体的脉象也有春弦、夏洪、秋浮、
冬沉的不同.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也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如春季常见温病,夏季多发中暑,秋
季常见燥症,冬季多有伤寒。
在昼夜晨昏的变化过程中,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白昼为阳,夜晚为阴,人体也是早晨阳气初生,
中午阳气隆盛,到了夜晚则阳气内敛,便于人体休息,恢复精力。许多疾病的发病时间及引起死亡的时间
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如研究表明,五脏衰竭所致死亡的高峰时间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春夏季时期急性心肌
梗塞多发生在子时至巳时,而秋冬季,该病的发作多在午时至亥时。此外据观察,人的脉搏、体温、耗氧
量、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激素的分泌等,都具有24小时的节律变化。
根据中医运气学说,气候有着十二年和六十年的周期性变化,因而人体的发病也会受其影响。近年来,
科学家们发现这种十二年或六十年的变化规律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11年或12年)有关。太阳黑子的活
动会使太阳光辐射产生周期性变化,并强烈干扰地磁,改变气候,从而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
地域的差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也有很大不同。如江南多湿热,人体媵理多疏松;北方多燥
寒,人体媵理从致密。因此每个地区也各有其特有的地方病。甚至不同地区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有很大的差
别。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医家就对此有所认识,在《素问》中就这个问题作了较详尽的论述。如《素
问•五常政大论》说:"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天,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故治病者一,必
明天道地理……\
正是由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对待疾病因时、因地、
因人制宜,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因此在对病人作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时,必须注意分析和考
虑外在环境与人体情况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的有机联系,这就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一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
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
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
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
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
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
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
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
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
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
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辨证与那种对于头痛给予止痛药、对于发热给予退烧药、仅针对某一症状采
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
疗。
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
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同病异治”即对同
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时,应当用发表透疹的治
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治疗则须清解肺热;而至麻疹后期,多有余热未尽,伤及肺阴胃阴,此
时治疗则应以养阴清热为主。"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
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比如,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现血瘀的证型,治疗都可用
血府逐瘀汤进行活血化瘀。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
论治实质的体现。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
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
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
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
下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
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
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
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
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
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
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
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
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
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
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
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
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
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
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
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
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
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
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
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
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
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
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
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
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
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
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来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
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阐释人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从人体部位来说,上部
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
五脏(心、肝、脾、肺、肾)属阴,因其功能以静为主;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属阳,
因其功能以动为主。五脏之中又可根据其位置分为阳脏(心、肺)和阴脏(肝、脾、肾),每一脏腑之中
又可将其功能归为阳,而其物质归为阴。此外,经络亦可分为阳经、阴经等等。
2、概括人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人体的物质基础
属阴,而生理功能活动属阳,二者互相依存。生理活动以物质为基础,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物质
的新陈代谢。如果人体的阴阳不能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人的生命就会中止。
3、说明人的病理变化
阴阳学说还被中医学用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失衡所致。阴阳失调的
表现形式很多,可归纳为阴或阳的偏盛偏衰,以及对另方的累及等,这些可统称为“阴阳不和许多情
况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就是正邪抗争,各有胜负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阴阳偏胜、阴阳偏衰、
阴阳互损、阴阳转化作以概括性的解释。
阴阳偏胜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是指在邪气作用下(或本身机能病理性亢奋)所致的阴或阳的任何一
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阴虚)和阳偏衰(阳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素问”调经论》
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由于阳虚,不能制约阴寒,可出现虚寒征象,即阳消阴长,”阳虚则
寒”;阴虚,无力制约阳,可出现虚热征象,即阴消阳长,"阴虚则热"。
阴阳互损指体内的正气,特别是阴液与阳气之间的病理关系,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阴阳互损体
现了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阴阳互损的最终表现为'‘阴阳俱损阴阳两虚"。
阴阳转化指阴阳失调所表现出的病理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中的“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就是说明这类病理情况。
4、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由于中医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对于任何疾病,无论其病情如何复杂多变,都可
以用阴阳学说加以诊断。中医诊断疾病首先要分清阴阳,既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证型,又可以用阴阳来分析
四诊。如望诊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闻诊声音洪亮者属阳,语声低微者属阴;脉象浮、数、洪大
者属阳,沉、迟、细小者属阴等等。从证型来看,病位在表属阳,实证属阳,热证属阳;而病位在里属阴,
虚证属阴,寒证属阴等。
在决定治疗原则和临床用药时,中医学也是以阴阳学说作为指导的。如对于阳邪过盛所致的实热证,
以热者寒之的原则用寒凉药物清热;对于阴盛所致的寒实证,则应以寒者热之的原则用温热药来祛寒。而
对于阴虚所致的虚热证,要以滋阴药以补虚:对于阳虚引起的虚寒证,则要以温阳药以补阳。在阴阳两虚
的情况下,就必须阴阳两补。
阴阳学说还可用来概括中药的性味,并用以指导临床使用。一般来说,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
味酸、苦、咸者属阴,味辛、甘、淡者属阳;具有收敛、沉降作用者属阴,而具发散、升浮作用者属阳。
在临床用药时,应当根据疾病的阴阳性质决定治疗原则,再根据药物的阴阳属性来决定用药。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二节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
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
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
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根据五行学说,“木目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稿”,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
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
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
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
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的归类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
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如事物的特性与木的特性相近,则归属于木,而与火的特性相类似的事
物,则归属于火。按照五行学说,自然界及人体等可分别归类如下:
自然界五行人体
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
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
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S3.笑
甘黄化湿中长夏±脾胃口肉思歌
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哭
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
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
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
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
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相乘,即五行
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地克土,
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
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
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从五脏的资生来看,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肝木臧血以济
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这说明了五脏之间的相
生关系。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来看,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即金克木;肝气条达,可以疏
泄脾土的郁滞,即木克土;脾的运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能够防止心火的亢
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即火克金。中医学还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与
自然环境及气候、饮食等的关系。
人体在病理情况下的改变,也是可以用五行学说来说明的。由于脏腑分属五行,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
也是依据五行学说的规律的。如肝病传脾,即木乘土;而脾病及肝,即土侮木;而肝脾之间的相互病理影
响,则为木郁土虚或土雍木郁。肝病影响到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即木侮金;影响肾,即子病及母。
依靠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均有其五行归属,据此,可以综合判断患者的疾病。
比如,患者面色发青,喜食酸食,脉弦,则可诊为肝病;面色红,口中苦,脉洪大,可诊断为心火旺。又
如,痉挛拘急抽风,根据五行归类属木病,从人体脏腑来看,可诊断为肝病;全身水肿,小便不利,五行
归类属水病,而病位可定为肾。
根据五行学说,治疗疾病时不仅要考虑发生病变的脏腑本身,还应根据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控制疾
病的传变。正如《难经》所论述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当先实脾。”
中医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提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
1.补母,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在针灸疗法中,凡是虚证,可以补其所属的母经或母穴,如治
疗肝虚证时,选取肾经合穴阴谷。此即虚则补其母,补母则子安。
2.泻子,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在针灸疗法中,凡是实证,可泻其所属的子经或子穴。如肝实
证可取心经荥穴少府,或本经荧穴行间治疗。此即实则泻其子,泻子则母安。
根据母子相生的关系,提出以下治疗原则:
1.滋水涵木法,即滋养肾(水)阴以养肝(木)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导致的肝阴不足之证。
2.益火补土法,即温肾阳(火)以补脾(土)阳的方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导致的脾阳不振之证。在
五脏配属五行中,火指心,但自命门学说兴起,对机体的温煦多指为命门之火的作用,即肾阳的作用。
3.金水相生法,即滋养肺(金)肾(水)阴虚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
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4.培土生金法,即补脾(土)益气而达到补益肺(金)气的方法,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而
致肺虚脾弱之证。
中医根据五行"相克"规律,创建了以下治疗原则:
1.培土制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土和水,指脾肾两脏,培土制水,指
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以治疗水湿停聚为病,又称温肾健脾法。若肾阳虚不能温脾阳,则肾不主水,脾
不制水,水湿不化,治当以温肾为主,兼顾健脾。
2.抑木扶土法,适用于肝的疏泄太过,木旺乘土之证。木和土,乃肝脾两脏。抑木扶土,即疏肝健脾
以治疗肝旺脾虚,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
3.泻南补北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
水,水属北方。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
4.佐金平木法,适用于肺失清肃,肝火偏盛之证。金和木,乃肺肝两脏。佐金平木,即清肃肺气以抑
制肝木,又称清肺泻肝法。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
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医学里,二者皆以脏腑、经络、
气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都是从宏观臼然现象(包括)人体的变化规律,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分析、
研究、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及人体内外的各种关系,并指导临床辨证与治疗。
第三章藏象学说
第一节脏腑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臧指臧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
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
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利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
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为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其共同特点是能贮
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
三焦,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
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
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臧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
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
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
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
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
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
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
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
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儿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密切联系,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
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且以经络为联系通道,相互传递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
成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心
心居于胸腔,横膈膜之上,有心包卫护于外。心为神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素
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并与舌、
面等有联系。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液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
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心脏的正常搏动,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主要依赖于心气。
心气旺盛,才能维持血液在脉内正常地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心气不足,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诸多
病变。心主神志。在中医学理论中,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之神,即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在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中,将人的精神、
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
之官,神明出焉”,《素问•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
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如心有病变,影响到神志活动,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方面的
异常表现,可见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澹狂;或见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则昏迷等临床表
现。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
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
滋养脏腑组织器官。这些功能全赖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其华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以及
气血的盛衰,可以从面部色泽的变化而显露出来。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如心气不足,
则可见面色发白、晦滞。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窍。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表达语言。而味觉的功能正
常和语言的正确表达,则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功能的正常。如心的功能正常,则舌质红润,舌体柔
软,语言清晰,味觉灵敏。如心神志功能异常,则见舌强语骞,或失语等。[附]心包络心包络,简称心包,
又可称"膻中",是指包在心脏外面的组织,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代心受邪。如热病过程中如出现高热、
神昏等病症,中医学称之为〃热入心包''或"蒙蔽心包"。
肝
肝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臧血,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
与胆本身直接相连,又互为表里。肝的经脉循行于胁肋、小腹和外生殖器等部位,故这些部位的病症多从
肝论治。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泛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古人以木气的冲和条达之象来类
比肝的疏泄功能,故在五行中将其归属于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精神情志,促
进消化吸收,以及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三方面。
1.调节精神情志。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除由心所主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肝的这一功能正
常,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灵敏;疏池不及,则
表现为精神抑郁、多愁善虑、沉闷欲哭、暧气太息、胸胁胀闷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兴奋状态,如烦燥
易怒、头晕胀痛、失眠多梦等。
2.促进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如
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排泄,从而出现消化功能异常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暧
气泛酸,或腹胀、腹泻等,中医称为''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
3.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影响着气机的调畅。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可出现胸
胁、乳房或少腹胀痛。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则可见
胸胁刺痛,甚至症积、肿块,女子还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和经闭等。
肝的疏泄功能还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故肝失疏泄,有时还可出现腹水、水肿等。肝主藏血
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在休息或情绪稳定时,机体的需血量减少,大量血液贮藏于
肝;当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机体的需血量增加,肝就排出其所储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如肝
藏血的功能异常,则会引起血虚或出血的病变。若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
若失于对筋脉的濡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肝开窍于目
目的视觉功能主要依赖肝之阴血的濡养;肝的经脉又上联目系。因此,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常在目上
反映出来。例如:肝血不足可出现视物模糊、夜盲;肝阴亏损,则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则目
赤肿痛。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肝主筋。筋的活动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筋失濡养可导致•系列症状,如前所述。若热邪炽
盛,灼伤肝的阴血,可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中医称之为"肝风内动”。
“爪”包括指甲和趾甲,有”爪为筋之余”之说。肝血充足,则指甲红润、坚韧;肝血不足,则爪甲枯槁、
软薄,或凹陷变形。
脾
脾位于中焦,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和胃相为表里。两者均是
主要的消化器官。人出生后其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
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縻之官,五味出焉”。脾开窍
于口,其华在唇。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的生
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运化水谷精微,即是指时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
精微物质的作用。中医认为,饮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后,须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
物质,并依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从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各个组
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饮食水谷方能化为精
微,生成精、气、血、津液,以充养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出现食欲不振、腹
胀、便消、消化不良,以至倦怠,消瘦等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脾的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脾的这•功能正常,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
也就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反之,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致病因
素而发生多种疾病如水肿、泄泻等。牌主升清。"升"即上升之意。"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
清概括了脾的生理功能特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将水谷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
生气血,以营养全身。二是主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所以若脾失升清,则水谷精微上升布散
失职,则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
飨泄”;脾气下陷,则可引发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或发为久泄脱肛等病症。脾主统血,是指
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外。如脾气虚弱失去统血的功能,则血不循
经而溢于脉外,可出现某种出血证,如便血、皮下出血、子宫出血等,并伴有一些脾气虚的症状。脾开窍
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及食欲的正常与否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脾气健运,则口味和食欲正常。
反之,若脾失健运,则可出现食欲的减退或口味的异常,如口淡无味、口甜、口腻等。口唇的色泽与全身
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实际是脾运化功能状态的外在
体现。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人体有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才能使肌肉丰满发达,四肢活动
有力。因此脾的运化功能健全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到肌肉的壮实与瘦削以及四肢功能活动正常与否。若脾
虚不健,肌肉失其营养则逐渐消瘦或痿软松弛,四肢则痿废不用。
肺
肺居胸腔,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华盖”。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藏”。
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其主要生理功能有: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即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肺主呼吸之气是说肺有司呼吸的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人体通过肺,从自然界吸入
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若肺受邪而功能异常,可出现咳嗽、气喘、
呼吸不利等呼吸系症状。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气的生成方面,特
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其次体现在对全身气机具有
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因此,肺主一身之气的
功能异常,可影响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表现为气短、声低、乏力等。肺主宣发和肃降。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肺的宣发,排
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卫气、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于皮毛,以充养身体,温润肌胺和皮毛。肃
降,即清肃、洁净和下降之意。肺主肃降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
将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三是肃清肺利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
净。
肺的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如果两者失调,就会出现"肺气不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
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等。肺主通调水道。
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于体内的水液代谢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述
两个方面:一是肺主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而且主司媵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
二是肺气肃降,可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所以说
"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异常,则水的输布、排泄障碍,出现小便不利、水肿和
痰饮等。肺开窍于鼻。鼻是肺的门户,为气体出入的通道,具有通气和主嗅觉的功能,均有赖于肺气的作
用来维持。肺气的功能调和,则鼻的通气功能正常,嗅觉灵敏。肺的某些病变,常可影响及鼻,使之产生
多种病理表现,如鼻塞流涕,不闻香或鼻蜘等。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
织,是一身之表,依赖于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成为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肺合皮毛是说肺能输布津
液、宣发卫气于皮毛,使皮肤润泽,肌媵致密,抵御外邪的能力增强。如果肺气虚则体表不固,常自汗出,
抵抗力下降则易于感冒。由于肺和皮毛相合,所以外邪侵犯皮毛也常常影响肺的功能而招致相应病变。
肾
肾位于腰部,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
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肾在五行属水,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
开窍于耳及二阴,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精有精华之意,指人体最重要的
物质基础。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有赖于后天之
精的不断充实壮大,"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转输五脏六腑,成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
充盛,除供应本身生理活动所需外,其剩余部分则贮臧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时,肾再把
所藏的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故肾精的盛衰,对各脏腑的功能都有影响。
肾精的主要生理效应有: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肾所藏的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
生死之精,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即《素问•本神》所说的“生之来,谓之精",所以称"肾为先天
之本”后天之精〃是指出生以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气,以及
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藏之于肾,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
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肾所藏之精化生为肾气,肾气的充盈与否与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例如,
人在七、八岁时,由于肾气的逐渐充盛,所以有"齿更发长”的变化;发育到青春期,肾气充盛,产生了一
种叫做"天癸”的物质,于是男子就能产生精子,女子开始排卵,出现月经,性机能也逐渐成熟而有生殖能
力;待到老年,肾气渐衰,性机能和生殖能力随之逐渐减退而消失。
2、肾主水。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包括
两个方面:一是将来自水谷精微、具有濡养、滋润脏腑组织作用的津液输布全身;二是将各脏腑组织代谢
后的浊液排出体外。而水液代谢过程的实现,主要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肾有司开阖的作用。开,则水液得以排出;阖,则机体需要的水液得以在体内潴留。如果肾的气化正
常,则开阖有度,尿液排泄也就正常。如果肾主水的功能失调,开阖失度,就会引起水液代谢紊乱。如阖
多开少,可见尿少、水肿:开多阖少,则尿多、尿频。
3、肾主纳气。纳即收纳、摄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从而保证体内外
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的呼吸深度。故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如肾
虚不能纳气,可出现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动则喘甚等症,称为“肾不纳气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耳的听
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充养。肾精充足,则听觉灵敏:肾精不足,则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二阴是前阴与
后阴的总称。前阴包括尿道和生殖器。尿液的贮存和排泄虽为膀胱的功能,但须依赖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完
成。因此,凡尿频、遗尿或尿少、尿闭多与肾的功能失常有关。。后阴指肛门。粪便的排泄虽由大肠所主,
但中医认为亦与肾有关。如肾阴不足可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衰,脾失温煦,水湿不运,可致大便泄
泻;肾气不固,可致久泄、滑脱。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臧精,精能生髓,髓臧于骨腔中以营养骨骼,
称为"肾主骨","肾生骨髓"。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得到骨髓的充分滋养,则坚固有力。如果肾精
虚少,骨髓的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便会出现骨骼软弱无力,甚至发育不良,所以临床所见小儿囱门
迟闭、骨软无力,常因肾精不足所致。牙齿与骨一样,也是由肾精所充养,称为”齿为骨之余”。故凡小儿
牙齿生长迟缓、成人牙齿松动或早期脱落,中医认为均由肾精不足所致。
发的营养虽源于血,但其生机却根源于肾。因为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多而润泽,即
所谓"其华在发"。凡久病而见头发稀疏、枯槁、脱落,或未老先衰、早脱、早白者,多属肾精不足和血虚。
胆
胆居六腑之首,又属于奇恒之腑。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胆与肝又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
里。《素问•本输》称"胆者,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
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其由肝之精气所
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收。若肝失疏泄,则可导致胆汁生成和排泄异常,影响饮
食消化吸收,则可出现多种消化不良症状,如厌食、腹胀、便澹等;胆汁外溢则发为黄疸,表现为目黄、
身黄和尿黄等。
由于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贮藏精汁,故又属奇恒之腑。
1胃
胃,居于膈下,腹腔上部,中医将其分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脱,包括贲门;中部称中院,
即胃体部位;下部称下脱,包括幽门。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经过食管,
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
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素问•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是;胃者,水
谷气血之海也。”容纳于胃中的饮食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以进一步消化吸收。如果胃的这
-功能发生障碍,可出现食欲不振,食少,消化不良,胃脱胀痛等。
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故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功能概括为“胃气
\胃气的盛衰有无,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因而又称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
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饮食物经过胃的受纳腐熟后,必须下行而入小肠,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
和。在藏象学说中,胃的通降作用,还概括了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
若胃失和降,则影响食欲,并出现口臭、脱腹胀满疼痛等;胃气上逆则出现暧气吞酸、呃逆、恶心、呕吐
等。
小肠
小肠位居腹中,其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之上口相连。小肠的主要生
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小肠与心相为表里。
小肠主受盛和化物
受盛即接受或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具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
物,并对其作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肠这一功能异常,可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滤等。
小肠主泌别清浊
小肠将经过进一步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并将水谷精微吸收,将食物
残渣向大肠输送,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而无用的水液则渗入于膀胱排出体外。因而,小肠的泌别清
浊功能,还和大便、小便的质量有关。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反之,则大便稀薄而小
便短少。
大肠
大肠居于下腹中,上接小肠,下接肛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与肺相表里。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吸收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这•功能是胃的降浊功能的沿伸,同
时与肺的肃降有关。如大肠传导失常,可出现大便质、量以及次数的异常变化,如泄泻或便秘或便脓血等。
膀胱
膀胱位于小腹中,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其与肾直接相通,又相表里。
尿液为津液所化,在肾的气化作用下,其浊者下输于膀胱,并由膀胱暂时贮存,当贮留至一定程度时,
在膀胱气化作用下以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膀胱的气化,实际上隶属于肾的蒸腾气化。膀胱的病
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遗尿、小便失禁等。
三焦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
肺;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
三焦与心包络相表里。
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
三焦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三焦是报导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雹气,是
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故说:”三焦者,气之所终始也”,《难经•三十
八难》说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
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也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
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划分有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上焦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其特点主宣发,将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如雾露一样可以滋
养全身脏腑组织,因而喻为"上焦如雾"。中焦主运,即腐熟水谷,运化精微,以化气血.,故喻之为"中焦
如源"。"近"即饮食水谷腐熟时的泡沫浮游状态。下焦主分别清浊、排泄尿液与大便,具有向下、向外排
泄的特点,故称“下焦如渎"。"渎”指沟渠。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
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奇恒之腑,除
胆属六腑外,都没有和五脏的表里配属关系,但有的与八脉相联系。
脑居颅内。《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中的“脑为髓之海”,指出
了脑是髓汇集而成,而且说明了髓与脑的关系。脑的功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头者,精明
之府清代的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脑的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把忆、视、
听、嗅、言等感官功能都归于脑。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同时,把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做了联系。
髓的生成与先天之精、后天之精都有关系,其功能有养脑、充骨和化血三个方面。
骨有贮藏骨髓和支持形体的作用。
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
着i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
胆附于肝之短叶间,与肝直接相连。胆与肝又互为表里。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的化
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其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
收。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为六腑之首。但是,由于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贮藏
精汁,故又属奇恒之腑。
女子胞位于小腹内,为女性的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为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中医认为,女子胞的
生理功能主要与心、肝、脾、肾以及冲任二脉有关。这是因为其主持月经、孕育胎儿的功能无不与血、精
有关。而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任主胎胞,冲为血海。在病理上,当各种因素导致上述脏器、
经脉功能异常,即影响女子胞的功能,引起月经失调与不孕。
第三章臧象学说
第二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心与肺
”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的关系,是气和血相互依存、
相互为用的关系。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气的输散分布也需要血的运载。如果肺气虚或肺失宣降,
会影响心的行血功能,从而导致血瘀,出现胸闷、心率改变、口唇青紫等症状体征。若心气不足或心阳不
振,血液运行不畅,也将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出现咳嗽、气促等临床表现。
心与脾
心主血,脾统血,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脾气旺盛,生血功能正常,则心
有所主;而心血充足,则可营养脾气。血液在体内的循行,一方面要靠心气的推动,另一方面还要靠脾气
的统摄才不致溢出脉外。如果思虑过度,耗伤心血,脾的运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食欲不振、疲倦乏
力等症状;反之要是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利,或脾不统血,血液外溢,则可致心血虚,心无所主,临床
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等。
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心行血功能正常,则血液供应充分,肝有所藏;如果肝藏血功能失常,心无所主,
血液运行也会受影响。临床上常见心血虚与肝血虚同时出现的病例。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情志与这两脏均有密切关系。心、肝病变也都可表现为精神、
心理活动的异常。比如,肝阳上亢患者既可有头晕、目眩、烦燥易怒等肝病症状,又可兼有心悸、失眠等
心病表现。
心与肾
心位居于上属阳,五行属火;肾位居于下属阴,五行属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应当降于肾,以助肾阳
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而肾水则须上济于心,以资心阴,从而防止心阳过亢。心肾之间的这种正常的相互
帮助、相互制约的关系,被称为''心肾相交如果肾水不足,不能滋润心阴以制约心阳,就会出现心阳过
亢,临床可见心烦、失眠、多梦、遗精等症。若心阳不振,心火不能下温肾水,使肾水不能化气,反而上
凌于心,则可出现心悸、水肿等症。
肺与脾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方面。
人体之气的主要是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之气所组成。故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
的健强,是人体气盛的保证。另一方面,津液在体内的输布代谢主要是由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及脾的
运化水液、输布津液的功能来完成的。肺以脾所运化输布的水谷精微为营养,才能使其功能活动得到保障;
而脾运化水谷和水湿的功能,也需要肺的宣降、通调水道功能来实现。如果脾气虚损,会导致肺气不足,
出现疲乏倦怠,少气懒言等症。若脾虚运化失调,水湿内停,生成痰饮,也会影响肺的宣降功能,出现咳
嗽、喘息等症。而肺气虚衰,无法通调水道,水湿内停,则会使脾阳受阻,出现腹胀、便滤、水肿等症。
肺与肝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涉及气机的调节。肺气肃降,肝气升发,升降协调,则气机通畅。如果肝升太过,
或肺降不及,则会出现肝气上逆,表现为胁痛、易怒、咳逆、咯血等症,即所谓"肝火犯肺"。反之,如果
肺失清肃,燥热内停,亦会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出现咳嗽、胸胁胀满、头晕头痛等症。
肺与肾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涉及津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
肾主水,能升清降浊,负责水液的蒸腾气化;肺为水之上源,可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肾两脏相互
配合,共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如果在病理状态下,肺失宣降,或肾的气化失调,均可影响水液代
谢,出现尿少、水肿、喘促、喘逆等症。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由肺肾二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果肾气虚损,不能摄纳肺
吸入之清气,气浮于上,则会出现呼多吸少,活动后症状加剧的情况。
此外,肺肾二脏之阴液相互资生。若其中之一受损,必会影响另一方面,出现潮热、盗汗、干咳、音
哑、腰膝酸软等症。
肝与脾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饮食的消化和血液的生成、贮藏及运行。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及脾胃升降功能有
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而肝又需要依靠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提供营养,才能保持疏泄功能的正常。若肝失疏
泄,影响脾胃功能,则可见抑郁、胸闷、腹胀、腹泻、便涯等肝脾不和之证。而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则
可使肝胆疏泄不利,出现黄疸。此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且脾主统血,而肝主藏血,两脏均与血液的生
理、病理情况相关。
肝与肾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是精和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肝血需要肾精的滋养,
肾精又依赖于肝血的化生。中医称之为精血同源,或肝肾同源。如果肾精亏损,则会导致肝血不足,而肝
血不足,也会影响致肾精亏损。此外,肝主疏泄功能与肾主封藏功能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如
果肝之疏泄与肾之封藏功能失调,则会影响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的泄精生理功能。
脾与肾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二者的关系是先后天相互滋养的关系。脾气的健运,要依靠肾阳
的温煦,而肾精也需要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补充。脾肾两脏生理上相互滋助促进,病理上互相影响,互
为因果。此外,脾可以运化水湿,肾负责气化水液,脾肾两脏在津液代谢方面也是共同起作用的。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是阴阳表里的关系。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之间通过经脉形成相互络属的
关系。
心与小肠
心与小肠通过手少阴心经及手太阳小肠经互相络属,形成表里关系。临床上可见心经实火移热于小肠
的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配电系统》练习题集
- “茅台杯”第二届全国装甑(上甑)摘酒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重点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英语试卷(含解析)
- 北京市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检测数学试题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高三(上)开学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坚果炒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2023年超硬材料资金筹措计划书
- 2024年食品助剂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高沸点溶剂资金筹措计划书
- 小学英语数字化教学策略创新与实践
- 医疗设备维保服务售后服务方案
- 建筑垃圾清运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护理人体美第四章
- 学校食品安全课件(最终版)
- 中国天眼完整版本
- 人工桡骨头置换手术
- 教育科学规划开题报告《基于生活化的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研究》
- 机器人社团考试试卷附有答案
-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职业生涯规划
- 《网络的运行和维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