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专项训练-2024年小升初语文复习暑假衔接(解析版)_第1页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专项训练-2024年小升初语文复习暑假衔接(解析版)_第2页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专项训练-2024年小升初语文复习暑假衔接(解析版)_第3页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专项训练-2024年小升初语文复习暑假衔接(解析版)_第4页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专项训练-2024年小升初语文复习暑假衔接(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升初讲练测专题02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专项训练)

★★备注:标红的题目为该考点对应练习★★

一、阅读理解。

黄昏花事

①好温柔的黄昏!

②远方火红的夕阳,将余晖暖洋洋地斜洒在大地上,半边天被泼洒上了橙红色,群山也被镶上一道金边。

正值春天,一树树樱花开放了,白的浅白,粉的浅粉,黄的点黄,轰轰烈烈,泼泼洒洒,正开得烂漫。“最美

不过四月天",我想这话是极对的。

③光的精灵,花的仙子,在清风中翩翩起舞,交织跳跃,宛若一幅秀美的风景画,我悄悄地走近熙熙攘攘

的花儿们。花儿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互相推操着,张开鲜嫩的花瓣,露出明艳的笑颜。我捧起一朵落在地

上的樱花,她似个婴儿般躺在我的掌心。烂漫的,美丽的,是春天,是生命。

④在熙熙攘攘的花海下,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在微笑的花朵下微笑地向目的地走去。无忧无虑的孩童,

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玩耍,欢呼着,跳跃着,脸上洋溢着欢乐与童真。心思细密的姑娘用灵巧的双手,编织着

美丽的花环,或是戴在头上,或是环在手上,面露羞涩。一缕微风轻启,带着花香,缠着衣角,掠过熙攘。

⑤我于美丽的花香之中,流连忘返。不知走了多久,日已西斜,朵朵樱花的脸上着了红晕,像一位位醉酒

的姑娘。猛地回神,才发觉自己已至僻静之处。四周人很少,这时,两位老人映入我的眼帘。他们搀扶着,一

步一步向前走去。啊,想不到在这樱花深处邂逅一对恋人!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连呼吸也变得轻柔,唯恐惊

扰了两人的花中约会。奶奶正靠在爷爷肩膀,轻轻呢喃,尽显甜蜜与亲昵。他们继续走着,停在一棵樱花树前,

爷爷折下一朵樱花,轻轻插在奶奶的发间,粉嘟嘟的樱花乐呵呵地笑着。奶奶羞涩地低下头,像个18岁的少女。

他们手牵着手,伴着馥郁的花香走向黄昏深处。我目送着他们离开,心上也开出一片花海。是啊,人生可能会

有黄昏,但他们的心永远相伴于黎明。我想起了那句话:花瓣扑面而来,陪你滞留繁华人间。

⑥夕阳下,山影、晚风送来阵阵花香。回味今天的所见所闻,我的心里泛起樱花般的甜蜜。灿若云霞的花

海,生气蓬勃的人群,相互依偎的恋人……这是在这个温柔的黄昏,最美的花事。

1.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话?围绕这句话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1

2.令“我”想起“最美不过四月天”这句话的事物是()。

A.夕阳、樱花B.樱花、人群C.孩童、樱花D.花海、人群

3.“在熙熙攘攘的花海下,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在微笑的花朵下微笑地向目的地走去。”这句话在文中的

作用是()。

A.总起句B.承上启下C.中心句D.引出下文

4.联系上下文,下面对“粉嘟嘟的樱花乐呵呵地笑着”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插在奶奶发间这朵樱花的娇艳美丽。

B.从插在奶奶发间这朵樱花的娇艳美丽,可以反映出樱花花海的美丽景象。

C.这句话融情于景,借樱花的娇艳美丽,衬托了奶奶愉悦的心情。

D.这句话融情于景,借樱花的娇艳美丽,衬托了奶奶平静的心情。

5.下列关于本文主旨的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赞美樱花,赞美了人们花儿一样的心灵,赞美了当下的幸福生活。

B.本文行文流畅,过渡自然,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在字里行间流露了出来。

C.本文融情于景,构建出一幅温馨美好的黄昏图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D.本文借助老爷爷与老奶奶在花中约会的事,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社会的赞美与追求。

6.文章第三自然段描绘花海,语言优美,极富表现力。请在本段中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进行赏析。

二、阅读。

请认真把试卷读完

某大公司要招聘一名总经理助理,广告刊登后,应聘材料像雪片一样飞来。经过认真挑选,50个人有幸被

通知参加笔试。

考试那天,在临时的考场——公司会议室里,众考生个个踌躇满志,胸有成竹,都显出志在必得的信心。

很快,考试就开始了,考官把试卷发给每一位考生,只见试卷上题目是这样的:

综合测试题(共20题,限时3分钟)

2

(1)请认真把试卷读完;

(2)请在试卷的左上角,写上尊姓大名;

(3)在你的姓名下面写上汉语拼音;

(4)请写出五种动物的名称;

(5)请写出五种植物的名称;

(6)请写出五种水果的名称;

(7)请写出五座中国城市的名称;

(8)请写出五座外国城市的名称;

(9)请写出五位中国科学家的姓名;

(10)请写出五位外国科学家的姓名;

(11)请举出五本中国古典名著;

(12)请举出五本外国文学名著;

(13)请写出五个成语;

(14)请写出五句歌后语;

不少考生匆匆扫了扫试卷,马上就拿起笔,“沙沙沙”地在试卷上写了起来,考场上的空气因紧张而有些

凝固。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时间很快就到了,除了有三个人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交卷外,其他人都还忙

着在试卷上答写。考官宣布“考试结束,未按时交的试卷,一律作废”时,考场上像炸开了锅,未交卷的考生

纷纷抱怨:“时间这么短,题目又那么多,怎么可能按时交卷呢?”“对!题目又很偏!”

只见考官面带微笑:“很遗憾!虽然各位不能进入敝公司的下一轮考试,但不妨把自己手上的试卷带走,

做个纪念。再认真看看,或许会对你们今后有所帮助。”说完,他很有礼貌地告辞了。

听完考官的话,不少人拿起手中的试卷继续往下看,只见后面的题目是这样的:

19.请写出五个“认真”的同义词;

20.如果你已经看完了题目,请只做第(2)题。

7.判断题。请根据短文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画“J",错误的画“X”。

(1)某大公司招聘总经理助理的广告刊登后,有50人被通知参加笔试。()

(2)试卷上共有14道题,限时3分钟答完。()

3

(3)只有三个人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交卷了。()

(4)考试结束后考官建议未按时交卷的人再认真看看试卷。()

(5)听完考官的话,所有的人拿起手中的试卷继续往下看。(

8.请用下列词语造句。

踌躇满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志在必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10.这份招聘试卷是想挑选具备哪种素质的人?这种素质为什么如此重要?

11.文中画横线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这里用省略号的好处是什么?

12.假如要你给短文加个结尾,你会怎么写?作者为什么没有写?

三、课外阅读。

我长大了

①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②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

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4

③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④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逗,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

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⑤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遗忘、淡忘)。

⑥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⑦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

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认识)到发生了什么事,

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婆婆。

⑧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婆婆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

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⑨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⑩我把老婆婆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在家,老婆婆是独居,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

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0遥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⑫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

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颔乞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

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今我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长大了,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⑱勺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3.根据语境,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A.淡忘、认识B.遗忘、认识C.淡忘、意识D.淡忘、意识

1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①逃之夭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语重心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⑦画线句子是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6.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文中⑫鳏主要写了,吃饭时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我”想象中的气氛是,

我会这么想是因为o

17.这篇文章略写的情节是:“照顾老奶奶”,详写的情节是、,这样写能突出:

这一中心思

想。

18.下面的说法哪一项正确的,请把对应的序号填入括号()

A.文中的“我”小时候想长大,是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B.此时,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是因为我的没有同邻家的孩子一起跑掉。

C.父母没有责怪,还准备了我喜欢的小菜,是因为我从车上重重掉下来受伤了,不忍心责怪我,给我增加

营养,疗伤。

D.吃饭时父亲的问话,父母临睡前对“我”说的话,让我明白了父母希望我做个“乖宝宝”。

19.“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结合自己

的生活实际举例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阅读短文。

天鹅守护神

①2017年10月我应邀参加乌镇戏剧节。在乌镇,听朋友贾安宜谈到老袁和天鹅的故事:“天鹅一次只睡

45秒,45秒睁一次眼再睡45秒,这样连起来一天也可睡8个小时。为什么?它要随时保持警觉性,以防天敌,

而人类是其最大的天敌。“这是天鹅卫士学顺说的。袁学顺住威海荣成,他20岁开始保护、照顾伤残的天鹅,

42年来从不懈怠,我听后深受感动,决定去山东拜访他。

②老袁谈到最心爱的天鹅,眼睛都发光,他懂得天鹅的语言,如数家珍地说大天鹅有喇叭天鹅、咳声天和

啸声天鹅。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从西伯利亚飞到荣成,翌年3月左右返回,飞程一个月,在天上最久是

6

6个多小时,一个月的飞行会瘦5公斤。经过42年亲密的接触和观窕,救助了上千只受伤的天鹅,相邻没有人

比他更了解天鹅。听说他画了一张地图,是有关天鹅飞行、休息和觅食的湿地、这些知识特别珍贵,我鼓励他

写出来,流传下去。

③他记述着,有时为救一只落在水中受伤的天鹅,他会两只脚泡在水里近两个小时,从离天鹅100米的距

离一边和它说话,一边10米10米地接近,直到天鹅信任他,接受他的救助。他又叹息说,他每次抱着痊愈的

天鹅放回大自然的时候,都会伤感地掉眼泪,因为他不知道天鹅这一飞走,路途中会不会再遇到险阻,还能不

能再活着回来。说到那只名叫盲盲的瞎眼天鹅,他又笑着用四字成语“亭亭玉立”来形容。他把天鹅人性化了,

他说:“天鹅生来高雅,绝不下跪,即使是死也得坐着死。”要跟老袁谟天鹅可能谟到天亮都谈不完,我们约

好第二天去看天鹅。

④零下5摄氏度,虽然是午时,太阳的热度还是抵不住寒风的吹袭,我们一行人顶着凛冽的寒风,走入空

旷的湿地。天鹅见到我们有的张开大翅膀飞起,有的游走了。远处湿地和水面上镶着一层高高低低的白边,老

袁说那是三千多只大天鹅。上世纪90年代大约有六千只,后来开发建屋,现在自然的湿地只剩三分之一。他非

常忧心将来土地开发到那儿,就会破坏这里的生态环境,那时天鹅就不来了。

⑤天鹅康复中心的小木屋里面放着一张单人床,没有暖气,天寒地冻的。老袁待在那儿照顾天鹅一点不以

为苦,他说只要听到天鹅美妙的歌声他就满足了。屋旁一个木栏杆围成个小方块,瞎眼天鹅盲盲亭亭玉立的,

单脚站在里面。脖子好长,我用手指轻轻滑过它的脖子,羽毛柔软而丰密,难怪天鹅在低温下还能长期待在户

外。老袁心疼地揉搓着盲盲另外一只受伤的黑脚板。他把天鹅都当成自己的儿女看待,绝不私自占有它们,—

旦它们可以自由飞翔,他就放手。

⑥老袁为他的梦想努力奋战着,保住那三分之一的自然湿地不受污染,说服政府和企业家不要征用那块净

土。老袁守住的那块原始湿地,右边长着高高的芦苇草,湿地是海水和河水混合成的湖水,一眼望去,湖水和

地面交错着延伸,看不见尽头。午后见到天鹅翱翔在大自然的空间里、自在地觅食玩耍、又不时站立着拍打翅

膀,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老袁用尽生命每一份力,希望将这些画面永远保留下去。他说了一句耐

人寻味的话:“天鹅将会陪着人类走完全程。”我望着他消瘦的面颊、闪烁着光芒的坚定的眼神,心里赞叹道,

这真是天鹅的守护神,也是大自然的艺术家。

(选自《意林)2021年第7期,林青霞,有删改)

20.以下对第②自然段“如数家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老袁在数家里的天鹅B.老袁对天鹅十分熟悉

C.老袁在谈天鹅的价值D.老袁听懂天鹅的语言

7

21.“亭亭玉立”常常用来形容女人身材细长,文中用来形容()

A.喇叭天鹅B.咳声天鹅C.受伤天鹅D.瞎眼天鹅

22.第⑥自然段中老袁的梦想指的是()

A.接触和观察救助受伤的天鹅B.画天鹅飞行、休息和觅食图

C.改善天鹅康复中心救助条件D.保住那三分之一的自然湿地

23.关于第⑥自然段中“天鹅将会陪着人类走完全程”这句话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受伤天鹅将会得到人们一直照顾B.人类将会一直与天鹅和睦相处

C.受伤的天鹅将会和人类一起死亡D.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天鹅的陪伴

24.关于本文的中心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篇文章具体地描写了天鹅的美丽可爱,表现了天鹅是一种很有灵性的鸟。

B.这篇文章讲述袁学顺创建天鹅康复中心,说明了天鹅一直受到人们的照顾。

C.这篇文章描写了袁学顺对天鹅无私的爱,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情感。

D.这篇文章描写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告诉了人类要精心保护生态环境。

25.有读者认为,文中画“”的句子不厌其烦地罗列具体数字,语言显得啰嗦,应该删除,你认为

呢?请你选择其中一处说明理由。

26.文章第⑤自然段“天鹅康复中心的小木屋里面一张单人床,没有暖气,天寒地冻的,老袁待在那儿照顾天

鹅一点不以为苦,他说只要听到天鹅美妙的歌声他就满足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五、读短文,回答问题。

鲜血换来的升旗式

同学们,每当你庄严地敬礼,在国歌声中凝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你们是否知道:在一座孤岛上,曾

经有56名烈士用宝贵的生命,有109名战士用青春热血换来一次仅90分钟的升旗。

8

1952年,美国侵略军在济州岛修建了集中营,这里关押着六千多名中国志愿军战俘。这六千多名中华儿女

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因为负伤、疾病或饥饿,失去战斗能力而被美军俘虏的。

集中营的美军对这里的难友们进行了疯狂的迫害。忠诚于祖国的炎黄子孙在敌人的淫威面前誓死不屈,他

们决定:在10月1日红日升出海面的时候,在集中营里同时升起十面五星红旗。

9月30日夜,在狂风暴雨掩护下,难友们分外忙碌。他们把军用雨布蒙在烧得滚烫的油桶上,烤化雨布上

的胶,再把胶刮掉、擦净,这样军用雨布就变成了一块块白色绸布。他们再用红药水把绸布染红,做成一面面

红旗。又用奎宁溶液染黄绸布,把它剪成五角星。在帐篷里昏暗的灯光下,难友们围成一圈,把五星缝在红旗

上。一针一线一滴泪,针针线线连着心,缝进中华儿女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另一些难友用帐篷的支架做成10

根15米长的旗杆,还挖好了10个3米深的坑,把旗杆埋牢。护旗敢死队员披着御寒用的破军毯,围坐在10

根旗杆四周,彻夜守卫着,防止敌人破坏。

10月1日的黎明到了,这是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周年的日子。狂风暴雨已经停息,绚丽的朝霞像

是节日里的盛装和彩色的花束。六千多名中华儿女早已分别站立在10根旗杆下,脸上闪着晶莹的泪花,他们面

向北京的方向,高唱起了国歌。在国歌声中,十面光彩夺目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呀!

看守集中营的敌人像潮水般涌来,敌人的坦克也隆隆地开过来,直升机在难友们的头上盘旋。他们狂叫着:

“降旗!降旗!”回答敌人的是六千多双仇恨的眼睛,是更激越的歌声。敌人向难友们扔出了大批毒气弹。敢

死队员用事先准备好的石头、石灰包还击敌人,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

砰、砰、砰敌人瞄准护旗敢死队员开枪了。这悲壮的时刻,勇士们倒下之前喊出了生命最强音:“祖

国万岁!”眼看敌人包围了旗杆,两名中弹的敢死队员不顾受伤,迅速降下国旗,把国旗烧成了灰烬,然后,

他俩含笑倒下。他们不能让国旗落到敌人手中,不能让国旗受辱。

祖国呀,您看见了吗?在孤立无依的小岛上,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在直冲九霄的悲壮歌声和呼号的伴奏

下,在血肉的搏斗中,您光荣的象征——十面光辉灿烂的五星红旗,整整飘扬了90分钟!这是六千多名可爱的

英雄儿女献给您的爱心和一片忠诚。

27.给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分外难友叠守俘虏

28.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誓死不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②枪林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直冲九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句,把——比喻成一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个——句,

请试着写出一个这样的句子o

30.这次升旗仪式的时间是年月日,地点是在______,参加人员是0升

旗仪式历时分钟。

31.为了这次升旗,志愿军战士们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32.敌人是怎样疯狂而又凶残地阻止这次升旗仪式的?

33.把短文第2〜7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分为三层(用“II”标出),并概括层意及全文中心思想。

34.短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是以第几人称来写的?人称对象一样吗?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六、

一碗“雪花面”

①那年深冬,雪下得不大,但天气却极寒,北风吹在脸上刀割一样疼。我煮面条时放多了挂面,煮了满满

一大锅。面条剩下就不好吃了,若母亲看到,肯定会劈头盖脸数落我一顿。

10

②正发愁时,我看到修鞋的瘦大叔来出摊了。不如将多余的面条送他一碗。我盛了满满一碗面条,端到瘦

大叔面前,说:“天太冷,吃碗热面条暖和暖和。”瘦大叔客气地说:“不用不用。”我直接将面条放在他的

三轮车上,边往回走边说:“吃吧,我家里还有呢。”

③正说着,父亲骑车回来了,我低声对父亲说:“面条煮多了,与其到下午坨得不能吃了,不如送给修鞋

的吃……”父亲听我说到这里,忙折回去,请瘦大叔来家里吃,说外面天冷。瘦大叔笑着说:“没事的,我在

外面吃饭习惯了。中午来取鞋子的多,我不能离开鞋摊。”父亲见他这么说,让我把小桌子搬到外面,自己盛

了一■碗面条,要到外面和瘦大叔一起吃饭。

④这么冷的天,父亲这是中了哪门子邪?父亲把酒瓶装进左口袋里,酒盅装进右口袋里,双手端面,出了

屋门,我只好搬着小桌子紧随其后。

⑤瘦大叔见父亲非要和他喝两盅,也不好再拒绝。那天,父亲和瘦大叔一边吃面条一边碰杯喝酒,雪花飘

落在他俩身上.脸.上.饭碗里.酒盅里,两人依然吃得开心,喝得尽兴。酒足饭饱,父亲又陪着瘦大叔聊了

一会儿,才返回家中。

⑥晚上我问起父亲中午在外面与瘦大叔喝酒吃饭的事儿,父亲打开话匣子,说了一段往事——

⑦父亲年轻时推着小车去外县买石灰,往回赶到半路时,却发现随身带的干粮袋和水壶都忘在了石灰厂。

父亲又饿又渴,便敲开一户人家的门讨水喝,男主人出来,忙邀父亲到家里吃饭。女主人给父亲盛了一碗粥,

又递给父亲一个菜窝窝。女主人说,他们这里连续两年遭了水灾,只能请父亲吃这些,很是过意不去。父亲说,

那顿饭虽然吃得不好,但受到了客人的待遇。若人家递给他一个菜窝窝让他站在外面吃,父亲便有种乞讨的感

觉。

⑧父亲的意思我明白了。我送修鞋的瘦大叔面条,初衷是让他帮忙消灭剩饭,送给人家时却一副大善人的

模样。其实瘦大叔肯定带了午饭,也不缺我这碗面。父亲就不同了,他是把瘦大叔当朋友,陪他在风雪中吃一

碗面,那是情义。

⑨后来,父亲和瘦大叔真成了朋友。瘦大叔说,他来我们这里出摊,是他下岗后的第一份职业,说实话刚

开始干,有点磨不开面子,心情也非常低落。但那天,天那么冷,父亲还陪他在外面喝酒.吃饭.受冻,让他

非常感动,心情也敞亮起来。

⑩父亲说得对,一碗“雪花面”,有了情义便有了温度。

3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和父亲请瘦大叔吃面条的初衷是一样。

B.“我”送给瘦大叔满满一碗面条,是怕他吃不饱。

11

C.父亲请瘦大叔在街边一块儿喝酒吃面,是怕母亲看到了会数落他。

D.第⑦自然段回忆父亲受到帮助的往事,交代了在雪天陪瘦大叔吃饭的原因。

36.概括本文主旨最恰当的一项是()O

A.人与人之间应该讲情义。B.帮助人应该讲究时间地点。

C.穷困者也有自己的尊严。D.要真诚地尊重和体谅受助者。

37.请用简洁地语言分别概括①〜⑤段中“我”和父亲所做的事情。

“我”做的事情:

父亲做的事情:

38.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描写,它的作用是.

39.第④段中写道:“这么冷的天,父亲这是中了哪门子邪?”你认为父亲是中邪了吗?为什么?

40.本文以《一碗“雪花”面》为题有什么妙处?

小升初讲练测专题02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专项训练)

★★备注:标红的题目为该考点对应练习**

一、阅读理解。

黄昏花事

①好温柔的黄昏!

12

②远方火红的夕阳,将余晖暖洋洋地斜洒在大地上,半边天被泼洒上了橙红色,群山也被镶上一道金边。

正值春天,一树树樱花开放了,白的浅白,粉的浅粉,黄的点黄,轰轰烈烈,泼泼洒洒,正开得烂漫。“最美

不过四月天",我想这话是极对的。

③光的精灵,花的仙子,在清风中翩翩起舞,交织跳跃,宛若一幅秀美的风景画,我悄悄地走近熙熙攘攘

的花儿们。花儿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互相推操着,张开鲜嫩的花瓣,露出明艳的笑颜。我捧起一朵落在地

上的樱花,她似个婴儿般躺在我的掌心。烂漫的,美丽的,是春天,是生命。

④在熙熙攘攘的花海下,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在微笑的花朵下微笑地向目的地走去。无忧无虑的孩童,

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玩耍,欢呼着,跳跃着,脸上洋溢着欢乐与童真。心思细密的姑娘用灵巧的双手,编织着

美丽的花环,或是戴在头上,或是环在手上,面露羞涩。一缕微风轻启,带着花香,缠着衣角,掠过熙攘。

⑤我于美丽的花香之中,流连忘返。不知走了多久,日已西斜,朵朵樱花的脸上着了红晕,像一位位醉酒

的姑娘。猛地回神,才发觉自己已至僻静之处。四周人很少,这时,两位老人映入我的眼帘。他们搀扶着,一

步一步向前走去。啊,想不到在这樱花深处邂逅一对恋人!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连呼吸也变得轻柔,唯恐惊

扰了两人的花中约会。奶奶正靠在爷爷肩膀,轻轻呢喃,尽显甜蜜与亲昵。他们继续走着,停在一棵樱花树前,

爷爷折下一朵樱花,轻轻插在奶奶的发间,粉嘟嘟的樱花乐呵呵地笑着。奶奶羞涩地低下头,像个18岁的少女。

他们手牵着手,伴着馥郁的花香走向黄昏深处。我目送着他们离开,心上也开出一片花海。是啊,人生可能会

有黄昏,但他们的心永远相伴于黎明。我想起了那句话:花瓣扑面而来,陪你滞留繁华人间。

⑥夕阳下,山影、晚风送来阵阵花香。回味今天的所见所闻,我的心里泛起樱花般的甜蜜。灿若云霞的花

海,生气蓬勃的人群,相互依偎的恋人……这是在这个温柔的黄昏,最美的花事。

1.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话?围绕这句话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2.令“我”想起“最美不过四月天”这句话的事物是()。

A.夕阳、樱花B.樱花、人群C.孩童、樱花D.花海、人群

3.“在熙熙攘攘的花海下,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在微笑的花朵下微笑地向目的地走去。”这句话在文中的

作用是()。

A.总起句B.承上启下C.中心句D.引出下文

4.联系上下文,下面对“粉嘟嘟的樱花乐呵呵地笑着”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插在奶奶发间这朵樱花的娇艳美丽。

13

B.从插在奶奶发间这朵樱花的娇艳美丽,可以反映出樱花花海的美丽景象。

C.这句话融情于景,借樱花的娇艳美丽,衬托了奶奶愉悦的心情。

D.这句话融情于景,借樱花的娇艳美丽,衬托了奶奶平静的心情。

5.下列关于本文主旨的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赞美樱花,赞美了人们花儿一样的心灵,赞美了当下的幸福生活。

B.本文行文流畅,过渡自然,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在字里行间流露了出来。

C.本文融情于景,构建出一幅温馨美好的黄昏图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D.本文借助老爷爷与老奶奶在花中约会的事,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社会的赞美与追求。

6.文章第三自然段描绘花海,语言优美,极富表现力。请在本段中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进行赏析。

【答案】

1.文章的中心句是“好温柔的黄昏!”,围绕这句话,作者从灿若云霞的花海,生气蓬勃的人群,相互依偎的

恋人三方面来写的。

2.A3,B4.D5.C

6.“花儿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互相推操着,张开鲜嫩的花瓣,露出明艳的笑颜。”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

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樱花竞相盛开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樱花的喜爱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找中心句。

联系全文,本文开篇发出感叹“好温柔的黄昏!”,接着第②③自然段写了灿若云霞的花海,第④自然段写了

生气蓬勃的人群,第⑤自然段写了两位花海中相互依偎的老人,这三方面的内容都是作者在黄昏下看到的情景。

由此可知,开篇的感叹引出了下文的描述。所以全文的中心句是“好温柔的黄昏!”,围绕这句话,作者是从

灿若云霞的花海,生气蓬勃的人群,花海中相互依偎的老人三方面来写的。

2.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

“最美不过四月天”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第②自然段末句,联系上文,从第②自然段“远方火红的夕阳,将余晖

暖洋洋地斜洒在大地上,半边天被泼洒上了橙红色,群山也被镶上一道金边。正值春天,一树树樱花开放了,

白的浅白,粉的浅粉,黄的点黄,轰轰烈烈,泼泼洒洒,正开得烂漫。”可知,是“夕阳和樱花”令“我”想

起“最美不过四月天"。故选A。

14

3.本题考查段落在文中的作用分析。

从④自然段“在熙熙攘攘的花海下,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可知,是在本自然段的开头,第②自然段写了熙熙攘

攘的花海,第③自然段写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所以这句话是过渡句,作用是承上启下。故选B。

4.本题考查理解句子。

从第⑤自然段“他们继续走着,停在一棵樱花树前,爷爷折下一朵樱花,轻轻插在奶奶的发间,粉嘟嘟的樱花

乐呵呵地笑。”可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插在奶奶发间这朵樱花的娇艳美丽,“呵呵地

笑”融情于景,借樱花的娇艳美丽,衬托了奶奶愉悦的心情。故选D。

5.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联系全文,本文开头作者发出感叹“好温柔的黄昏!”,接下来写作者从黄昏赏花到看见花海下熙熙攘攘的人

群,再到花海中邂逅一对老人在樱花深处约会。因此全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构建出一幅温馨美好的黄昏图

景,且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故选C。

6.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阅读第③自然段,选择语言优美的语句即可。

如,“光的精灵,花的仙子,在清风中翩翩起舞,交织跳跃,宛若一幅秀美的风景画”,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

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海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樱花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

请认真把试卷读完

某大公司要招聘一名总经理助理,广告刊登后,应聘材料像雪片一样飞来。经过认真挑选,50个人有幸被

通知参加笔试。

考试那天,在临时的考场——公司会议室里,众考生个个踌躇满志,胸有成竹,都显出志在必得的信心。

很快,考试就开始了,考官把试卷发给每一位考生,只见试卷上题目是这样的:

综合测试题(共20题,限时3分钟)

(1)请认真把试卷读完;

(2)请在试卷的左上角,写上尊姓大名;

(3)在你的姓名下面写上汉语拼音;

(4)请写出五种动物的名称;

(5)请写出五种植物的名称;

15

(6)请写出五种水果的名称;

(7)请写出五座中国城市的名称;

(8)请写出五座外国城市的名称;

(9)请写出五位中国科学家的姓名;

(10)请写出五位外国科学家的姓名;

(11)请举出五本中国古典名著;

(12)请举出五本外国文学名著;

(13)请写出五个成语;

(14)请写出五句歌后语;

不少考生匆匆扫了扫试卷,马上就拿起笔,“沙沙沙”地在试卷上写了起来,考场上的空气因紧张而有些

凝固。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时间很快就到了,除了有三个人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交卷外,其他人都还忙

着在试卷上答写。考官宣布“考试结束,未按时交的试卷,一律作废”时,考场上像炸开了锅,未交卷的考生

纷纷抱怨:“时间这么短,题目又那么多,怎么可能按时交卷呢?”“对!题目又很偏!”

只见考官面带微笑:“很遗憾!虽然各位不能进入敝公司的下一轮考试,但不妨把自己手上的试卷带走,

做个纪念。再认真看看,或许会对你们今后有所帮助。”说完,他很有礼貌地告辞了。

听完考官的话,不少人拿起手中的试卷继续往下看,只见后面的题目是这样的:

19.请写出五个“认真”的同义词;

20.如果你已经看完了题目,请只做第(2)题。

7.判断题。请根据短文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X”。

(1)某大公司招聘总经理助理的广告刊登后,有50人被通知参加笔试。()

(2)试卷上共有14道题,限时3分钟答完。()

(3)只有三个人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交卷了。()

(4)考试结束后考官建议未按时交卷的人再认真看看试卷。()

(5)听完考官的话,所有的人拿起手中的试卷继续往下看。()

8.请用下列词语造句。

踌躇满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志在必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10.这份招聘试卷是想挑选具备哪种素质的人?这种素质为什么如此重要?

11.文中画横线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这里用省略号的好处是什么?

12.假如要你给短文加个结尾,你会怎么写?作者为什么没有写?

【答案】

7.VXVJX

8.看他踌躇满志的样子,得了个双百就骄傲了。比赛现场,参赛的双方斗志昂扬,志在必得。

9.短文写了某大公司要招聘总经理助理,50个人参加笔试,结果只有三个人看完了题目,完成了笔试。这个

故事告诉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要冷静,不能慌了阵脚,其次要按要求去做,这样再困难的事,也会易如反掌。

10.认真、仔细、从容不迫、会变通的人;

具备这种素质的人,这样再困难的事,也会易如反掌地应对。

11.表示引用试卷题目的省略;

根据作者的需要,保留必要的,省略不必要的,让文章更精炼。

12.这些考生个个后悔不迭,捶胸顿足,说到:“大意啦!大意啦!”

作者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引发大家思考。

【解析】

17

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1)从句子“经过认真挑选,50个人有幸被通知参加笔试。”可知题目叙述正确。

(2)从“共20题,限时3分钟”可知本题叙述错误。

(3)从句子“除了有三个人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交卷外,其他人都还忙着在试卷上答写。”可知题目叙述正确。

(4)从句子“很遗憾!虽然各位不能进入敝公司的下一轮考试,但不妨把自己手上的试卷带走,做个纪念。再

认真看看,或许会对你们今后有所帮助。”可知题目叙述正确。

(5)从句子“听完考官的话,不少人拿起手中的试卷继续往下看”可知题目叙述错误。

8.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我们要用所给字词,根据词语意思,用恰当的语言,将自己想象到的语句表达出来,要语句通顺,表意明确,

符合题目要求。

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心满意足。

志在必得:指立志要得到或完成某种愿望。

9.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归纳段意的方法有:①摘句法:就是从段落中摘录能反映全段主要内容的现成句子作为段意。这些句子,一般

可以从总分结构的段落、有明显中心句的段落和段内有过渡句的段落中选出。②串连法:若一个段落中只由一

个自然段组成,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然后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

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即可。③归纳法:有些段意,可采用“主要人物一一主要干什么一一结果

怎样”的方法来归纳段意。④抓住要素法:即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

结果)为据进行概括。

本题可概括为:短文写了某大公司要招聘总经理助理,50个人参加笔试,结果只有三个人看完了题目,完成了

笔试。这个故事告诉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要冷静,不能慌了阵脚,其次要按要求去做,这样再困难的事,

也会易如反掌。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从文章可知,50个人面对限时3分钟要完成共20题的试卷,只有三个人按时交卷了。这个文章主要是告诉我

们做事情的时候要认真、仔细,如果一开始就先认真把所有题目浏览完,就能知道只需要做第2题,而不是浪

费了很多时间之后才发现自己没有抓住重点。因此答题时从认真、仔细等多角度来完成。

11.本题考查省略号的运用。

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

略;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8

本文的省略号表示引用试卷题目的省略;根据作者的需要,保留必要的,省略不必要的,让文章更精炼。

12.本题考查文章写法。

根据文章的内容续写结尾,从“听完考官的话,不少人拿起手中的试卷继续往下看,只见后面的题目是这样的:

19.请写出五个的同义词;20.如果你已经看完了题目,请只做第(2)题。”可知考生们最后发现了这次笔试居

然只要写自己的名字,写出考生们得知这个的反应即可,可运用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

作者不把结尾写出来的好处是: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引发大家思考。

三、课外阅读。

我长大了

①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②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

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③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④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逗,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

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⑤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遗忘、淡忘)。

⑥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⑦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

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认识)到发生了什么事,

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婆婆。

⑧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婆婆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

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⑨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⑩我把老婆婆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在家,老婆婆是独居,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

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⑫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

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19

⑨乞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

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今我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长大了,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⑱勺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3.根据语境,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A.淡忘、认识B.遗忘、认识C.淡忘、意识D.淡忘、意识

1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①逃之夭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语重心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⑦画线句子是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文中(g⑬节主要写了,吃饭时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我”想象中的气氛是,

我会这么想是因为o

17.这篇文章略写的情节是:“照顾老奶奶”,详写的情节是、,这样写能突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思

想。

18.下面的说法哪一项正确的,请把对应的序号填入括号()

A.文中的“我”小时候想长大,是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B.此时,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是因为我的没有同邻家的孩子一起跑掉。

C.父母没有责怪,还准备了我喜欢的小菜,是因为我从车上重重掉下来受伤了,不忍心责怪我,给我增加

营养,疗伤。

D.吃饭时父亲的问话,父母临睡前对“我”说的话,让我明白了父母希望我做个“乖宝宝”。

19.“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结合自己

的生活实际举例谈谈自己的理解。

20

【答案】

13.B

14.逃跑得无影无踪、不知去向。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形容对人真诚的劝告或忠告。

15.环境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

16.“我”做好被责骂的准备,可是家人并没有责备。会被爸爸责骂被惩罚父亲亲眼看到“我”闯

了祸,而闯祸是要受惩罚的。

17.撞人吃晚饭被父母承认长大了

18.A

19.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长大”不在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成熟,而是意味着能够承担责任。

【分析】

13.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淡忘:指的是稍微有点不记得,但是还是记得。结合语境“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可知,这里

填淡忘。

遗忘:指的是完全不记得,甚至再次见到都可能想不起来。

认识: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

意识: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

映现实的高级形式。结合语境,“我终于到发生了什么事”可知,这里填意识。

14.本题主要考查解释词语的能力。

逃之夭夭:原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表示逃跑得无影无踪、不知去向。

语重心长: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形容对人真诚的劝告或忠告。

15.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的考查。

结合句子“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这句话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清晨的景物特征,渲

染了氛围,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

16.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可知,文中⑫

⑬节主要写了“我”做好被责骂的准备,可是家人并没有责备。从“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可知,吃饭时家里

21

“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我”想象中的气氛是父亲会责备“我”,从“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

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可知,我之所以这

样想,是因为父亲亲眼看到“我”闯了祸,而闯祸是要受惩罚的。

17.本题考查对详略安排的分析。

文中略写“我”照顾老太太的内容,详写“我”回家后的内容,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本文的中心意思是“被父

母承认长大了”,详写回家后父母的夸赞,突出了中心,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想表达的意思。

18.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A.说法正确。文中的“我”小时候想长大,是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B.说法错误。此时,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是因为“我”坐的车子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C.说法错误。父母没有责怪,还准备了我喜欢的小菜,是因为“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