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题——有趣对联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6/a51b4b58-ed7c-4bba-8c57-0fdb41440fa0/a51b4b58-ed7c-4bba-8c57-0fdb41440fa01.gif)
![研究性学习课题——有趣对联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6/a51b4b58-ed7c-4bba-8c57-0fdb41440fa0/a51b4b58-ed7c-4bba-8c57-0fdb41440fa02.gif)
![研究性学习课题——有趣对联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6/a51b4b58-ed7c-4bba-8c57-0fdb41440fa0/a51b4b58-ed7c-4bba-8c57-0fdb41440fa03.gif)
![研究性学习课题——有趣对联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6/a51b4b58-ed7c-4bba-8c57-0fdb41440fa0/a51b4b58-ed7c-4bba-8c57-0fdb41440fa04.gif)
![研究性学习课题——有趣对联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6/a51b4b58-ed7c-4bba-8c57-0fdb41440fa0/a51b4b58-ed7c-4bba-8c57-0fdb41440fa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 趣 的 对 联对联的起源与发展对联的特点对联的分类 妙联赏析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对联,也称楹联、楹贴,俗称对子。它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瑰宝。 只有方块字才构得成奇妙无比的对联,神奇的汉字造型配上微妙的对仗效果,世界上没有第二种语言可以比拟。这项中华民族的专利就在中国的土地上发扬光大,在对联的鼎盛时期,帝王将相文人学士田翁野老贩夫走卒老妪少妇小姐稚童,人人能对,人人懂对。对联文化遍及大地,通过对联来考验书生和将相的学识和聪明才智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对联有这样深刻的代表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它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可见一斑。 所以,关于对联的起源和发展也成
2、了一个课题,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 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 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 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 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 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 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
3、把新桃换旧符”之 句,就是当时 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 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 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 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 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 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对联的特点格律 就对联的形式而言,它的基本格式,是律诗 (五律、七律) 的中心部分,无论五律、七律,全诗共八句,
4、中间四句 (三、四句和五、六句),是两副规范的对偶句,而且对得工整、恰当。换言之,对联即两句对偶句,而又不同律诗中的对偶那样刻板、机械性地相对,而是表现特更为灵活、形象、多样化。对联一般分上下两句 (或称上下两联)。上下两句,要求字数相等,字词相对,平仄协调,左右对称,而意义相似、相联或相反。对联右边的 (人进门靠右手)称上联,左边的 (人进门靠左手)称下联。上联和下联合成一个整体,就称为一副对联。上下联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关连而又不至重複。 创作对联,必须注意对联的特点和要求,不能随意为之。否则,就作不出好联,或者根本不算对联。以下就是一般对联的特点和写作时要注意的地方: 一创作对联要注意形式
5、美观。上下联要求字数相等,字词相对;并作到形、声、义左右相对,这样才会使对联整齐、协调、优美。 二按汉字平仄声,上下联的字词,要求平仄相对。而联中每字之平仄安。排,亦有一定之规律;上乘之对联都按马蹄韵形式创作;而当中亦可根据律诗般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放宽处理。但孤平(仄)及三平(仄)尾必须避免。对联这样平仄交替使用,读起来才会有抑扬顿挫之感,韵律铿锵有致。 三除左右联平仄相对外,还要注意词性相对。即实词中的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中的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连词对连词,助词对助词。 四句子结构和句型,上下联应互为相对,长短联都应这样。上下联的词句,不论
6、多少,都要字数,句数相等,左右相对。 五无论短联或长联,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六对联用字造句,要求鲜明恰当,文雅清新;造句修辞,尽量运用文言,联语对人、对事、对物、对义,针对性要强。 七对联若是挂在墙壁和粘贴在楹柱上的,所以写、读、贴,都要用直行,都要自右至左。右联是上联;左联是下联。 八对联除了上下联外,有时还有横披。横披由四个字组成。这更要高度艺术概括,要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平仄一般没有严格要求。但要切人、切事、切物、切意,并要求与所书写的对联内容相吻合。对联的分类 对联分类的标准可以有多种,实践中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对联的字数多少与句式结构,分成短联和长联。
7、上下联皆由两个以上短句组成且字数较多的对联,称长联;上下联皆由一个短句组成的对联,称短联。一般来说,长联与短联在字数上并无绝对的界限。二是根据对联的内容和用途划分。从理论上看,这种划分更是难以严格而完全。依本人管见,大体上可分成春联、贺联、挽联、专门联四大类。 春联、贺联、挽联三种对联是运用得最广泛, 最具有群众性、民族性、传统性、时节性和实用性的。此外,可以将那些内容和用途比较专门的对联,笼而统之地归纳成专门联这一类。 比如行业联、名胜联、带有某种特定题赠性质的题赠联,以及带有学术性质或文学创作性质的学术联等。当然,行业联、名胜联、题赠联、学术联等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 如佛教对联,可以看成
8、是一种学术联,若是将其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也可以 看成名胜联。 另外,根据对联的写作技巧或修辞手法,也可以将对联分成嵌字联、回文联、谜语 联、 集句联、谐趣联等等。但严格说,应分别称之为嵌字格、回文格、谜语格、集句集句格、谐趣格等。妙联赏析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远亲近戚,谁肯雪中送炭。得,虽有远亲近戚,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成,中了五经魁,名也香,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成,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姓也香,不拘
9、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用今夕不同的遭际做对比,批判社会上趋炎附势的势利心用今夕不同的遭际做对比,批判社会上趋炎附势的势利心态,穷则六亲回避,富则宾客满门,世间肯雪中送炭、扶困济贫的人态,穷则六亲回避,富则宾客满门,世间肯雪中送炭、扶困济贫的人少,巴结权势的人太多。上联极写荒年贫苦人家的窘境,无米下锅,少,巴结权势的人太多。上联极写荒年贫苦人家的窘境,无米下锅,求告无门,连最应该互相扶助的姻亲也不肯施援手,令人欲哭无泪,求告无门,连最应该互相扶助的姻亲也不肯施援手,令人欲哭无泪,尝尽苦楚。下联写自己侥幸中举,鱼跃龙门,忽然间身价百倍,大家尝尽苦楚。下联写自己侥幸中举,鱼跃龙门,忽然间身价百倍
10、,大家争抢着跟他攀亲道故,送礼恭贺,对于以前尝过他们白眼冷遇的作者争抢着跟他攀亲道故,送礼恭贺,对于以前尝过他们白眼冷遇的作者来说,这番情景是何等的讽刺,又是何等的悲凉,他不禁感叹,为什来说,这番情景是何等的讽刺,又是何等的悲凉,他不禁感叹,为什么人们宁可花大钱堆笑脸去贴权贵的冷屁股,也不愿对穷困者施舍一么人们宁可花大钱堆笑脸去贴权贵的冷屁股,也不愿对穷困者施舍一点余粮?锦上添花,无可无不可,富贵者不屑一顾,而雪中送炭却可点余粮?锦上添花,无可无不可,富贵者不屑一顾,而雪中送炭却可以使受救助者起死回生,感恩铭记,功德无量。可惜世上看得透,看以使受救助者起死回生,感恩铭记,功德无量。可惜世上看得
11、透,看得远的人太少了。得远的人太少了。玉澜堂玉澜堂 玉兰蕾茂方逾栏玉兰蕾茂方逾栏 欲拦余览欲拦余览 清宴舫清宴舫 清艳荷香引轻燕清艳荷香引轻燕 情湮晴烟情湮晴烟 此联以妙用音同或音近的字取胜。将此联反复快读,即成绕口。此联以妙用音同或音近的字取胜。将此联反复快读,即成绕口。玉澜堂,在颐和园昆明湖畔,为当年光绪帝寝宫。清宴舫,一名石舫,在颐玉澜堂,在颐和园昆明湖畔,为当年光绪帝寝宫。清宴舫,一名石舫,在颐和园万寿山西麓岸边,为园中著名水上建筑。和园万寿山西麓岸边,为园中著名水上建筑。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朱熹赠漳州某士
12、子联(朱熹赠漳州某士子联(楹联丛话楹联丛话卷一)。朱熹是宋代理学家,卷一)。朱熹是宋代理学家,但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总是道貌岸然。此联很有人情味,很幽默。描绘了但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总是道貌岸然。此联很有人情味,很幽默。描绘了一个读书人,居住条件虽差,但家庭和睦,生活愉快;虽然没有人去拜访他,一个读书人,居住条件虽差,但家庭和睦,生活愉快;虽然没有人去拜访他,倒可以安心读书。上联写得有点夸张,但对比强烈。这是最早的用韵联。倒可以安心读书。上联写得有点夸张,但对比强烈。这是最早的用韵联。红鱼浮碧水;绿叶观黄花。红鱼浮碧水;绿叶观黄花。 红鱼浮碧水,大概指供观赏的鲤鱼之类的,碧水讲的是水质清澈;绿
13、红鱼浮碧水,大概指供观赏的鲤鱼之类的,碧水讲的是水质清澈;绿 叶观黄花,拟人化了绿叶,更显绿叶的生命力。全句一红一绿一黄使叶观黄花,拟人化了绿叶,更显绿叶的生命力。全句一红一绿一黄使 得景观色彩丰富、活跃,给人以动静结合,悠然又不失灵动的意得景观色彩丰富、活跃,给人以动静结合,悠然又不失灵动的意境。境。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
14、山西来爽气,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得来。 这是清何绍基题岳阳楼联(这是清何绍基题岳阳楼联(名胜鉴赏词典名胜鉴赏词典第第109109页)。页)。杜少陵五言绝唱是指杜甫杜少陵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登岳阳楼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轩涕泗流 , 范希文两字关情是指范仲淹范希文两字关情是指范
15、仲淹岳阳楼记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中的中的 忧忧 , 乐乐 两字。滕子京百废俱兴是指两字。滕子京百废俱兴是指王勃王勃滕王阁序滕王阁序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兴 。吕纯阳即吕洞宾,曾三过岳阳楼。上联写岳阳楼人文,下联写。吕纯阳即吕洞宾,曾三过岳阳楼。上联写岳阳楼人文,下联写洞庭湖水势。悠悠历史,浩浩江水,不胜感慨。洞庭湖水势。悠悠历史,浩浩江水,不胜感慨。修簧高士韵修簧高士韵 国色大家风国色大家风 修簧大概指的是善于设计制造机关、建筑等拥有高超手工修簧大概指的是善于设计制造机关、建筑
16、等拥有高超手工技艺的能人,也作高士,韵更之后的技艺的能人,也作高士,韵更之后的“风风”均由底蕴、气度风范的韵均由底蕴、气度风范的韵味;国色,一般可以理解为书法、绘画大师,古时候盛行做国画,一味;国色,一般可以理解为书法、绘画大师,古时候盛行做国画,一般有成就的能者可被称为大家,意表有丰富内涵、气度高洁等的能人。般有成就的能者可被称为大家,意表有丰富内涵、气度高洁等的能人。全句涵盖了智艺礼德方面的代表行业能人,全句给人以深层、睿智而全句涵盖了智艺礼德方面的代表行业能人,全句给人以深层、睿智而大气的感觉大气的感觉. .源脉悠长,诗礼江山昭日月;源脉悠长,诗礼江山昭日月; 人文荟萃,弦歌画舫又春秋。
17、人文荟萃,弦歌画舫又春秋。 源脉悠长,诗礼江山昭日月。源于古人(智慧和品德)悠源脉悠长,诗礼江山昭日月。源于古人(智慧和品德)悠久流传,诗书礼仪(代表了知识、文化、品德、道义等)使得国家久流传,诗书礼仪(代表了知识、文化、品德、道义等)使得国家(古代的江山可以指山水、地域,即国土河山)更辉煌;人文荟萃,(古代的江山可以指山水、地域,即国土河山)更辉煌;人文荟萃,弦歌画舫又春秋。人才济济,画舫中又奏起音乐来度日(古代画舫一弦歌画舫又春秋。人才济济,画舫中又奏起音乐来度日(古代画舫一般是指处于江河中的文人或青楼女子积聚的大船,他们多聚在一起悲般是指处于江河中的文人或青楼女子积聚的大船,他们多聚在一
18、起悲秋伤春、谈诗论调、弹琴听曲等;春秋多指代年)。秋伤春、谈诗论调、弹琴听曲等;春秋多指代年)。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这是伊秉绶所作扬州平山堂集句联。上联集范仲淹这是伊秉绶所作扬州平山堂集句联。上联集范仲淹岳阳岳阳楼记楼记和欧阳和欧阳 修修醉翁亭记醉翁亭记中句,下联集王禹中句,下联集王禹偁偁黄冈竹楼记黄冈竹楼记中句,天然浑成(中句,天然浑成(古今联话古今联话第第128128页)。读一副好的名胜集句联,页)。读一副好的名胜集句联,不仅卧游胜地,而且重温名著,一举两得,其乐无穷。不仅卧游胜地,而且
19、重温名著,一举两得,其乐无穷。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相传,林则徐幼时到姑父家串亲戚,恰逢几位诗人与徐的相传,林则徐幼时到姑父家串亲戚,恰逢几位诗人与徐的姑夫一起连诗对句。一诗翁想考一考林的学问,便出了一上联,聪明姑夫一起连诗对句。一诗翁想考一考林的学问,便出了一上联,聪明的林则徐立即对出下联。上联是说,天上北斗七星,是七颗星星,倒的林则徐立即对出下联。上联是说,天上北斗七星,是七颗星星,倒映在静静的湖中便成十四点了。下联是说,南楼的孤雁虽然是一只,映在静静的湖中便成十四点了。下联是说,南楼的孤雁虽然是一只,但
20、在明月照映之下,但在明月照映之下,“带影带影”便成为便成为“一双飞一双飞”了。这副联反映了少了。这副联反映了少年林则徐的聪颖机智,博学多才。年林则徐的聪颖机智,博学多才。 精义入神,著皇极经世六十卷精义入神,著皇极经世六十卷 同声相应,有夏峰继轨五百年同声相应,有夏峰继轨五百年 上联上联“精义入神精义入神”,出自,出自周易周易系辞下系辞下,意思是精研,意思是精研微妙的义理,进入神妙的境界。用于哲学家,十分恰切。微妙的义理,进入神妙的境界。用于哲学家,十分恰切。“皇极经皇极经世世”,是邵雍的主要著作之一。下联则是说从北宋邵雍以后,大约,是邵雍的主要著作之一。下联则是说从北宋邵雍以后,大约5005
21、00年,有孙奇峰来这里继承其事业。年,有孙奇峰来这里继承其事业。“同声相应同声相应”,出自,出自周周易易乾乾,比喻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与前面的,比喻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与前面的“精义入神精义入神”一样一样的当。的当。“五百年五百年”,出自,出自孟子孟子公孙丑下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闻名于世的人)。其间必有名世者(闻名于世的人)。” ” 心传古洞,严冬雪拥神光膝心传古洞,严冬雪拥神光膝 面接高峰,静夜风闻子晋笙面接高峰,静夜风闻子晋笙 上联说达摩在寺后的山洞里修行,神光在雪地里求法。上联说达摩在寺后的山洞里修行,神光在雪地里求法。“神光神光”,人名,
22、俗姓姬,洛阳人,博览群书,尤其精于玄理。一年,人名,俗姓姬,洛阳人,博览群书,尤其精于玄理。一年冬天,赴少林寺向达摩求道,在雪地里侍立一夜,至雪深没膝,达摩冬天,赴少林寺向达摩求道,在雪地里侍立一夜,至雪深没膝,达摩仍不为所动。他用短剑斩断自己的左臂献上,达摩见他如此诚挚,这仍不为所动。他用短剑斩断自己的左臂献上,达摩见他如此诚挚,这才授以才授以楞迦经楞迦经并衣钵法器,赐名慧可,成为禅宗二祖。下联说少并衣钵法器,赐名慧可,成为禅宗二祖。下联说少林寺面对嵩山少室山,西北有缑氏山。林寺面对嵩山少室山,西北有缑氏山。“子晋子晋”,周灵王太子。传说,周灵王太子。传说他喜欢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后于缑氏山(在今偃师市境内)他喜欢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后于缑氏山(在今偃师市境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人口》听课评课记录3
-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1.1《可持续发展战略》听课评课记录
- 2025年运载火箭承力壳段合作协议书
- 环保清洁标准协议书(2篇)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走向世界大舞台》听课评课记录
-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听评课记录
-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一数》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听课评课记录: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一课时《生命可以永恒吗》
-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2圆心角、圆周角2.2.1圆心角听评课记录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听课评课记录1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下)21第九编晚清文学 绪论
- 2023年铁岭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外科学-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课件
- 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课件
- 最新卷宗的整理、装订(全)课件
- 城市旅行珠海景色介绍珠海旅游攻略PPT图文课件
- 信访事项受理、办理、复查、复核、听证程序课件
- 【北京】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图集
- 小学 三年级 科学《观测风》教学设计
- JJF1664-2017温度显示仪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第二讲共振理论、有机酸碱理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