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共振理论、有机酸碱理论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6/1b4c17f0-aef3-403d-9e54-815f45956236/1b4c17f0-aef3-403d-9e54-815f459562361.gif)
![第二讲共振理论、有机酸碱理论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6/1b4c17f0-aef3-403d-9e54-815f45956236/1b4c17f0-aef3-403d-9e54-815f459562362.gif)
![第二讲共振理论、有机酸碱理论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6/1b4c17f0-aef3-403d-9e54-815f45956236/1b4c17f0-aef3-403d-9e54-815f459562363.gif)
![第二讲共振理论、有机酸碱理论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6/1b4c17f0-aef3-403d-9e54-815f45956236/1b4c17f0-aef3-403d-9e54-815f459562364.gif)
![第二讲共振理论、有机酸碱理论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6/1b4c17f0-aef3-403d-9e54-815f45956236/1b4c17f0-aef3-403d-9e54-815f4595623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莫冬亮莫冬亮2015. 3. 26共共 振振 论论 简简 介介 共振论是一种有机结构理论。该理论简单、直观,共振论是一种有机结构理论。该理论简单、直观,能解决能解决共轭体系的结构与性能问题共轭体系的结构与性能问题,结果与分子轨,结果与分子轨道理论道理论HMOHMO法的计算结果相似。法的计算结果相似。共共 振振 论论 的的 产产 生生苯环结构的问题,理论与现实严重不符苯环结构的问题,理论与现实严重不符 理论理论 实际实际有单双键之分,键长不有单双键之分,键长不 无单双键之分,无单双键之分,同,应为不规则形状。同,应为不规则形状。 为正六角型。为正六角型。1.54A AA1.34AAA1.391.
2、39共振论的基本思想:共振论的基本思想: 一个分子、离子或自由基的真实结构式是其能够满一个分子、离子或自由基的真实结构式是其能够满足足价键理论价键理论的所有结构式叠加而成,的所有结构式叠加而成,每一结构式称共每一结构式称共振结构式或极限结构振结构式或极限结构。真实的分子、离子或自由基是。真实的分子、离子或自由基是所有极限结构的共振杂化体所有极限结构的共振杂化体极限结构之间用极限结构之间用双箭头双箭头(共振符号)联系起来。(共振符号)联系起来。解决了苯环结构问题解决了苯环结构问题 COOOOOOCOOOC碳酸根的共振结构碳酸根的共振结构2 2 书写共振结构式的规则书写共振结构式的规则(1)(1)
3、书写共振式时,允许电子移动,原子核的位置不能书写共振式时,允许电子移动,原子核的位置不能变。变。 CH2CH CH CH2CH2CH CH CH2CH2CH CH CH2+CH2CH CH CH2+CH2CH CH CH2+CH2CH CH CH2+CH2CH CH CH2+abcdefg(2) (2) 所有极限结构必须符合价键理论的规则,所有极限结构必须符合价键理论的规则,碳碳不能超过四价不能超过四价,第二周期元素价电子层的电子数,第二周期元素价电子层的电子数不能超过不能超过8 8个个。(3 3)所有极限结构中的)所有极限结构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必须相同未成对电子数必须相同 CH2CHCH2CH
4、2CHCH2CH2CH2CH23 3 共振稳定作用共振稳定作用( (要点要点) )不同的极限结构稳定性不同不同的极限结构稳定性不同越稳定的极限结构越稳定的极限结构对真实分子的贡献也越大对真实分子的贡献也越大真实分子体现这些极限结构性质的程度也越大真实分子体现这些极限结构性质的程度也越大极限结构的稳定性及对真实分子贡献的基本规则极限结构的稳定性及对真实分子贡献的基本规则(1) (1) 共价键数目越多的极限结构,稳定性越强,对共价键数目越多的极限结构,稳定性越强,对真实分子贡献也越大。真实分子贡献也越大。 (2) (2)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极限结构,能量相同,对真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极限结构,能量相同,
5、对真实分子的贡献也最大实分子的贡献也最大 a a对真实分子的贡献最大对真实分子的贡献最大(3) (3) 有电荷分离的极限结构有电荷分离的极限结构 两个异号电荷相距越两个异号电荷相距越近越稳定;正电荷处于电负性小的原子上稳定,负电近越稳定;正电荷处于电负性小的原子上稳定,负电荷处于电负性大的原子上稳定。荷处于电负性大的原子上稳定。CH2CHCHOCH2CHCHO+CH2CHCHO+CHCHOCH2CH2CHCHOabcde丙烯醛的五种极限结构的稳定性顺序为丙烯醛的五种极限结构的稳定性顺序为abcdeabcde。(4) (4) 键角和键长变形较大的极限结构稳定性差,对键角和键长变形较大的极限结构稳
6、定性差,对真实分子的贡献小真实分子的贡献小 (5) (5) 原子不具有完整的价电子层且带电荷的极限结构原子不具有完整的价电子层且带电荷的极限结构稳定性差,对真实分子贡献小。稳定性差,对真实分子贡献小。 +CH2OCH3CH2OCH3稳定稳定 不稳定不稳定碳不具有完整的价电子层碳不具有完整的价电子层 (6 6)参加共振的极限结构越多,分子越稳定。)参加共振的极限结构越多,分子越稳定。共振式中如果所有的原子都有完整的价电子层共振式中如果所有的原子都有完整的价电子层则是非常稳定的。则是非常稳定的。 不稳定不稳定 稳定稳定 CH20CH3CH2=OCH3电荷分离的共振结构式稳定性降低。电荷分离的共振结
7、构式稳定性降低。 稳定稳定 不稳定不稳定CH3CH3COOCCH3CH3练习:写出对硝基苯酚负离子的合理共振结构式ONO2 2 共振论的应用 1 1定性判断分子稳定性定性判断分子稳定性 依据:能写出的共振式越多,真实分子越稳定。依据:能写出的共振式越多,真实分子越稳定。 分子苯奥萘联苯蒽菲离域能23.363.6834.3835.3165.444共振结构2234452 2对键长的判断对键长的判断 P Pi i = 1 + ND/SC = 1 + ND/SC ND - ND - 双键出现次数双键出现次数 SJ - SJ - 合理共振式数目合理共振式数目 eg.Ceg.C6 6H H6 6 P P1
8、,21,2= 1 + 1/2 = 1.5= 1 + 1/2 = 1.5 P P2,3 2,3 = 1 + 1/2 = 1.5= 1 + 1/2 = 1.5 P P1,21,2 = P = P2,3 2,3 键长相等,为正六边形结构。键长相等,为正六边形结构。123123egeg. C. C1010H H8 8 P P1,21,2= 1 + 2/3 = 1.67 P= 1 + 2/3 = 1.67 P2,3 2,3 = 1 + 1/1 = 1.33= 1 + 1/1 = 1.33 P P3,43,4= 1 + 2/3 = 1.67= 1 + 2/3 = 1.67 1,21,2键比键比2,32,3
9、键长,奈是拉长的六边形结构键长,奈是拉长的六边形结构。 1234Pi = 1 + ND/SC ND - 双键出现次数双键出现次数 SJ - 合理共振式数目合理共振式数目3. 3. 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 取代反应是一个竞争过程,取代反应是一个竞争过程,可以从中间体稳定可以从中间体稳定性判断反应的方向。性判断反应的方向。 对于第一类定位基,邻对位取代的中间体共振对于第一类定位基,邻对位取代的中间体共振结构多,稳定性高,邻对位产物占优。结构多,稳定性高,邻对位产物占优。 EEHHEHEOHOHOHOHOHEHOHOHOHOHEHEHHEEEEHOHOHOHHEEHOHEH
10、OH邻对位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Cl EHEHHEEN02N02N02N02EEHHEHEN02N02N02N02HEEHHEEN02N02N02N02间位定位基间位定位基CHO4. 4. 特殊芳烃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特殊芳烃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 只有用共振论来预测只有用共振论来预测 环戊二烯负离子 环庚三烯正离子4n+24n+2 亲核反应发生在大环,主要产物是亲核反应发生在大环,主要产物是4 4,6 6,8 8位;亲电反应发生在小环,主要产物是位;亲电反应发生在小环,主要产物是1 1,3 3位。位。 5 5判断反应速度判断反应速度 -Br-Br- OHOH-CHCH2 2=CHCH=CHCH2 2B
11、r Br CH CH2 2=CHCH=CHCH2 2+ + CH CH2 2=CHCH=CHCH2 2OHOH稳定性高稳定性高反应快反应快 -Br-Br- OHOH-CHCH3 3CHCH2 2CHCH2 2Br Br CH CH3 3CHCH2 2CHCH2 2+ + CH CH3 3CHCH2 2CHCH2 2OHOH稳定性差稳定性差反应慢反应慢 习题:判断下列共振式是否合理?为什么?习题:判断下列共振式是否合理?为什么?H2CCHCH2CH2CHCH21)2)OOHO有机酸碱理论有机酸碱理论酸碱概念在化学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酸碱概念在化学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
12、化学科学的发展也使得酸碱理论得以不断同时,化学科学的发展也使得酸碱理论得以不断的发展的发展酸碱理论也是高等有机化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酸碱理论也是高等有机化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对对认识和理解有机化合物性质及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和理解有机化合物性质及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酸碱理论的发展酸碱理论的发展1)电离理论)电离理论( 1889 阿伦尼乌斯)阿伦尼乌斯) 能电离出能电离出H+的为酸,的为酸,OH- 的为碱的为碱仅适用于水溶液体系仅适用于水溶液体系,无法解释胺类等等很多物质的酸无法解释胺类等等很多物质的酸碱性碱性2)质子论)质子论 ( 1923 Bronsted
13、布朗斯德(布朗斯德( Bronsted ) 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是碱3) 路易斯理论论-电电子理论论(Lewis 1923)酸酸 凡是能接受凡是能接受电电子子对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团 碱碱 凡是能凡是能给给出出电电子子对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团 2布朗斯德布朗斯德洛易酸碱理论洛易酸碱理论1.重要论点:重要论点: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都是碱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都是碱(即即有电子对有电子对)所有酸碱反应都可用下式表示:所有酸碱反应都可用下式表示:A
14、H + B:A:- + BH+酸 碱 共轭碱 共轭酸3酸碱强度的衡量酸碱强度的衡量HA+H3O+A-+H2OHAAHKaHAAPHKaPKaloglog一般一般Pka越小,酸性越强。越小,酸性越强。 HBOH-B-+H2OBHBOHKb用离解作用的平衡常数用离解作用的平衡常数Kb的大小来表示酸碱的强度的大小来表示酸碱的强度Ka与与Kb的关系?的关系?O+CH3O-+CH3OHDMSOAcidBaseBase+H2SO4+HSO4-AcidCH3H3COCH2H3COCH3H3COHCH3H3C因此,可以认为带认为带有氢氢的任何分子都可以是一个个潜在的勃朗斯德酸,而任何分子任何分子都有可能是一个
15、个潜在的勃朗斯德碱碱各类酸的各类酸的Pka值值ArSO3HCH(CN)3H3+ORCOOHArSHOONH4+ArOHRSHCH2(CN)2OEtOOH2OCH3OHHC CHArNH2Ar3CHNH3CH2RCONH2H2C CH2C6H6CH4RCOCH2RR2CHNO2R3COHArCOCH2RCH3CHPKaPKaPKaPKa-6.5-5-1.743.5799.3101010111315.716171718192025263234363737394045酸 凡是能接受电电子对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团(有空轨道有空轨道或潜在的空轨道或潜在的空轨道) 碱碱 凡是能给给出电电子对对的分子、离
16、子或原子团团 因此,一般的酸碱碱反应应的实质实质是,碱碱的电子对与酸的空轨道电子对与酸的空轨道形成共价键形成共价键。BF4-Ag(NH3)2+Ag+ + 2:NH3BF3 + :F-4. 路易斯理论酸的范围:质子酸(酸的范围:质子酸(LewisLewis理论)理论) 正离子(正离子(LiLi+ +、Ag+、Ca2+、R+、 Br+ Br+ 、NO+ NO+ 、 ) 有空轨道的中性分子(有空轨道的中性分子(BF3、AlCl3、SOSO3 3、SnClSnCl4 4、FeClFeCl3 3、ZnClZnCl2 2) 某些极性基团(某些极性基团( 、 、 )。)。 R C+OC O+C N+C X+
17、碱碱的范围的范围:具有未共享电子对的中性分子:具有未共享电子对的中性分子 负离子(负离子(OH-、X-、RO-、NH2-、R-、CN-) 碱碱 甚至是甚至是键的电子对(甲苯与超酸)键的电子对(甲苯与超酸)H2OROHRNH2、RSH、C C按按Lewis理论许多反应都可认为是酸碱反应,理论许多反应都可认为是酸碱反应,取代(亲电取代,酸的置换,亲核取代碱的置换取代(亲电取代,酸的置换,亲核取代碱的置换加成及加成及络合物络合物(3) 电电荷转转移络络合物(CT complex) 的生成反应应通过电荷配位而形成的络合物叫做电荷转移络合物。它是通过电子从给予体(碱)的分子转移到电子受体的分子上,然后两
18、者以静电吸引或其它作用力相结合而形成的。这类络合物的一个特点是常带有显著的颜色。如:CNNCNCCN(H3C)2CNNCNCCN(H3C)4CNNCNCCN(H3C)6二甲苯四甲苯六甲苯其中各种甲苯是电子给予体(碱),四氰基乙烯是电子接受体(酸)。苯环上的甲基越多,生成的电荷转移络合物的颜色越深,这表示甲基的数目增加致使电荷转移程度加大。在紫外光谱中发生红移。橙色深红深紫色一些不通常不像不像碱碱的物种种,如乙烯烯和芳香族化合物,按路易斯酸碱碱理论论都是碱碱。 如:CH2CH2+Ag+CH2CH2Ag+2C5H5-+Fe2+Fe(C5H5)2象上述反应应所表述的反应应可以形成 p p- 配位的碱
19、称碱称之为为 p p- 碱碱。 由于化合物中配位键键普遍存在,因此路易斯酸的范围围更广。酸碱碱的新定义义: 酸 正离子或具有空轨道的中性分子或具有空轨道的中性分子; 碱碱 能与与正离子结结合的负负离子或中性分子 根据这这一思想可把有机分子分解为两个为两个部分:CH3CH2BrCH3CO2CH2CH3CH3CO+CH3CH2O-( (还还可可如如何何断断开开) )CH3CH2+( acid)Br-(base) 路易斯酸碱碱理论论在有机化学学中的应应用 有机化学学中的很多反应应可以看作是酸碱碱反应应,如:(1)取代反应应所谓谓的亲电试剂亲电试剂是路易斯酸;亲亲核试剂试剂是路易斯碱碱。因此亲电亲电取
20、代反应应是路易斯酸的置换换反应应,亲亲核取代反应应是路易斯碱碱的置换换作用。如:H+NO2+NO2+H+CH3Br+OH-CH3OH+Br- (2) 加成反应应 一些不饱饱和键键上的加成反应应也可视为视为酸碱碱反应应。如:H2O:+Cl3CCH=OCl3C-CH(OH2)2酸碱的强弱酸碱的强弱 影响酸碱强度的因素:影响酸碱强度的因素: 1、诱导效应诱导效应:一般取代基的:一般取代基的-I效应将提高酸度,效应将提高酸度,降低碱度;降低碱度;+I效应则与此相反效应则与此相反 酸性:酸性:O2NCH2COOH ClCH2COOH CH3COOH; 碱性:碱性:(CH3)2NH CH3NH2 2、共轭
21、效应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类似,取代基的:与诱导效应类似,取代基的-C效效应提高酸度,降低碱度;应提高酸度,降低碱度;+C效应作用相反效应作用相反 C6H5NH2 NH3 PKb = 9.4 PKb = 4.75 3、芳香性芳香性:(环戊二烯、吡咯):(环戊二烯、吡咯)HN 4、与周期表的关系与周期表的关系 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随电负性增大,酸性增强,从左至右随电负性增大,酸性增强,碱性减弱:碱性减弱: 酸性:酸性:CH4 NH3 H2O HF; RCOOCH3 RCONH2 NH2- HO- F- 同主族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原子半径增大),酸性从上至下(原子半径增大),酸性
22、增强,碱性减弱:增强,碱性减弱: 酸性:酸性:HF HCl HBr HI; H2O PH3 AsH3 5、氢键的影响氢键的影响(邻对位羟基、甲氧基、卤取代(邻对位羟基、甲氧基、卤取代的芳基甲酸)的芳基甲酸) 6、杂化作用及中间体稳定性杂化作用及中间体稳定性 S轨道的电负性比轨道的电负性比p轨道大,能量比轨道大,能量比p轨道轨道低,因而杂化轨道中低,因而杂化轨道中S成分愈大,轨道电成分愈大,轨道电负性愈大,负性愈大,其能量愈低,即形成的碳负离其能量愈低,即形成的碳负离子就比较稳定。子就比较稳定。 碳质酸(碳质酸(Carbon acid)的酸性:电负性:)的酸性:电负性:SP SP2 SP3 酸性
23、:酸性:Ar3C-H Ar2CH-H ArCH2-H CH3 -H (CH3)2CH-H (注意碱的稳定性)注意碱的稳定性)7、介质的影响介质的影响 在气相中,在气相中,不存在溶剂化作用,胺的碱性次不存在溶剂化作用,胺的碱性次序与烷基的排电子效应一致:序与烷基的排电子效应一致:R3N R2NH RNH2 NH3 (R = Me, Et, Pr) 在水溶液中在水溶液中由于水对其共轭酸的溶剂化作用,由于水对其共轭酸的溶剂化作用,使碱性顺序往往发生变化:例如使碱性顺序往往发生变化:例如R为为C2H5时,时,水溶液中溶剂化作用使二乙胺的共轭酸的稳水溶液中溶剂化作用使二乙胺的共轭酸的稳定性大于三乙胺的共
24、轭酸,故碱性:定性大于三乙胺的共轭酸,故碱性: R2NH R3N RNH2 NH3 (了解)(了解) 三、硬软酸碱(三、硬软酸碱(HSABHSAB)理论)理论 为了较好地描写为了较好地描写Lewis酸碱及其反应行为,酸碱及其反应行为,1963年皮尔逊年皮尔逊(Pearson)归纳大量实验事实提出了)归纳大量实验事实提出了HSAB原理:原理:硬亲硬,硬亲硬,软亲软。软亲软。 “硬硬”、“软软”两词实指酸碱约束外层价电子的紧松。两词实指酸碱约束外层价电子的紧松。 硬酸(硬酸(HA):):受体原子体积小,有较高正电荷,外层价电受体原子体积小,有较高正电荷,外层价电子可极化性小,不易激发。子可极化性小
25、,不易激发。 软酸(软酸(SA):):受体原子体积大,有较小的或没有正电荷,受体原子体积大,有较小的或没有正电荷,可极化性大,外层价电子易激发。可极化性大,外层价电子易激发。 硬碱(硬碱(HB):):含有电负性高,可极化性低,难氧化的授电含有电负性高,可极化性低,难氧化的授电子原子。子原子。 软碱(软碱(SB):):含有电负性低,可极化性高,易氧化的授电含有电负性低,可极化性高,易氧化的授电子原子。子原子。 软软硬酸碱碱理论论的应应用规则规则 : “硬亲亲硬,软亲软软亲软,软软硬交界就不管” 1) 生成物的稳稳定性高 2) 反应应速度快。ORIORFOR不稳定硬酸 I- 软碱稳定硬软结合比酰碘
26、稳定,因为硬硬结合把路易斯酸碱碱分为为硬、软软和交界的三类类,给许给许多问题问题的处处理带来带来方便。HSABHSAB原理在有机化学中具有重要应用:原理在有机化学中具有重要应用: 1、稳定性、稳定性 化合物中酸碱硬软匹配则稳定,不匹配则不稳定。化合物中酸碱硬软匹配则稳定,不匹配则不稳定。 较稳定的较稳定的 较不稳定的较不稳定的 HA-HB HA-SB RCO-Cl RCO-I RCO-OCH3 RCO-SCH3 F3B-OR2 F3B-SR2 SA-SB SA-HB CH3-SCH3 CH3-OCH3 2、类聚效应(、类聚效应(相互影响效应相互影响效应) 软碱易极化,配合于酸上,电子对偏向酸,
27、使酸软软碱易极化,配合于酸上,电子对偏向酸,使酸软化,因而更倾向于配合软碱;硬碱配体作用相反,会使化,因而更倾向于配合软碱;硬碱配体作用相反,会使酸硬度增加,进而更倾向于配合硬碱。(酸硬度增加,进而更倾向于配合硬碱。(比如不同卤代比如不同卤代烃的硬软程度)烃的硬软程度) 3、亲核性、亲核性 亲核性与碱性有联系,却不等同:亲核性与碱性有联系,却不等同: 碱性碱性(1)代表亲)代表亲H+的能力,(的能力,(2)与热力学平)与热力学平衡相联系,(衡相联系,(3)受空间因素影响小;)受空间因素影响小; 亲核性亲核性(1)代表亲)代表亲C+(缺电子碳)的能力,(缺电子碳)的能力,(2)与动力学行为相联系
28、,(与动力学行为相联系,(3)受空间因素影响大。)受空间因素影响大。 RO-碱性大于碱性大于RS-,亲核性却小于后者。其原因在,亲核性却小于后者。其原因在于于R+是是SA,RO-是是HB,RS-是是SB, RS-更易与更易与C+配配位。因此,下列反应第一个比第二个快位。因此,下列反应第一个比第二个快100倍倍 CH3 Cl + RS- CH3 -SR + Cl- CH3 Cl + RO- CH3 -OR + Cl- 又如,在又如,在DMF等非质子偶极溶剂中,等非质子偶极溶剂中,X的亲核性顺序与碱性一致:的亲核性顺序与碱性一致: F- Cl- Br- I- 在质子溶剂如水中,顺序恰好相反:在质子
29、溶剂如水中,顺序恰好相反: I- Br- Cl- F-。4、多重反应性(亲核取代反应与消去反应、多重反应性(亲核取代反应与消去反应的竞争)的竞争) 结论是:结论是:软碱有利于亲核取代,硬碱有利软碱有利于亲核取代,硬碱有利于消除反应(于消除反应(为什么?)为什么?)硬软酸碱原理应用的一些例子硬软酸碱原理应用的一些例子 HSAB原理虽然还是一个原理虽然还是一个定性的原理定性的原理,但,但却能很好地应用于却能很好地应用于说明和解释有机化学现说明和解释有机化学现象象,帮助我们,帮助我们理解有机物结构与化学性质理解有机物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的关系,乃至,乃至预测一些新的反应预测一些新的反应,尤其是,尤其
30、是在判断和解释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反应在判断和解释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反应选择性、化学活性及反应速率等方面已得选择性、化学活性及反应速率等方面已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到了很好的应用。1、有机物的稳定性、有机物的稳定性 按照按照HSAB原理,酰基原理,酰基RCO+是个硬酸,当它与是个硬酸,当它与OH、OR、NH2、F等硬碱结合时,即形成羧酸、等硬碱结合时,即形成羧酸、羧酸酯、酰胺及羧酸酯、酰胺及RCOF等稳定分子;而当它与等稳定分子;而当它与I、RS 等软碱结合时,则形成不稳定的等软碱结合时,则形成不稳定的RCOI、RCOSR等化合物。等化合物。 同理,软同理,软硬结合的异腈(硬结合的异腈(RNC)
31、受热易重排)受热易重排为更稳定的软为更稳定的软软结合的腈(软结合的腈(RCN);氢碘酸与);氢碘酸与醚反应生成较稳定的软醚反应生成较稳定的软软结合的碘代烃和硬软结合的碘代烃和硬硬结合的醇;大环多醚为硬的金属离子提供了一硬结合的醇;大环多醚为硬的金属离子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位置,而具有相似结构的多硫醚则优先个稳定的位置,而具有相似结构的多硫醚则优先络合软的重金属离子。络合软的重金属离子。 制备烷基碘:制备烷基碘: RCl + NaI RI + NaCl sa-hb ha-sb sa-sb ha-hb 以前认为是因以前认为是因NaI溶于丙酮,而溶于丙酮,而NaCl不溶于丙酮不溶于丙酮导致反应向右进行,
32、但这无法解释后来发现用相转导致反应向右进行,但这无法解释后来发现用相转移催化剂,在非丙酮溶液中仍可照常反应。而按照移催化剂,在非丙酮溶液中仍可照常反应。而按照HSAB原理,该反应本来就能顺利进行,因为生成物原理,该反应本来就能顺利进行,因为生成物比反应物软硬匹配更合理,产物比反应物更稳定。比反应物软硬匹配更合理,产物比反应物更稳定。又如:又如:制备烷基磷:制备烷基磷: (CH3)3N+PH3 (CH3)3P+NH3 该反应之所以能进行,是由于该反应之所以能进行,是由于P原子比原子比N原子软,原子软,而而CH3+是比是比H+ 软的酸,因而生成物软硬匹配合适,软的酸,因而生成物软硬匹配合适,更稳定。更稳定。 Ag+、Hg2+、Pt2+、Pd4+等软酸可与烯烃、炔等软酸可与烯烃、炔烃等软碱形成烃等软碱形成络合物,促进进一步发生加成反络合物,促进进一步发生加成反应,因而它们能作为烯烃加成反应的催化剂。实应,因而它们能作为烯烃加成反应的催化剂。实际上,烯烃的硼氢化反应、烯烃与卡宾的加成反际上,烯烃的硼氢化反应、烯烃与卡宾的加成反应也是软酸与软碱的结合应也是软酸与软碱的结合 羰基属于硬酸,与羰基属于硬酸,与R3P等软碱难以发生加成反等软碱难以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航空航天设备研发生产合作协议
- 医用针头购买合同范例
- 充电桩安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影视化妆技术支持服务合同
- 假发买卖合同范本
- 保育员合同范本
- 刷墙协议合同范本
- 工程项目人员职责划分-图文
- 中介有解约合同范本
- 保洁劳务标准合同范本
- BMS基础知识培训
- 质保管理制度
- 2024年全国卷新课标1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4年10月自考13003数据结构与算法试题及答案
- 华为经营管理-华为激励机制(6版)
- 2024年标准化工地建设管理实施细则(3篇)
- 2024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课件
- 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
- 粮油厂食品安全培训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领导力》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