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第11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学生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D/39/wKhkGWbcLROAXZ0PAAIMgvmRlWk984.jpg)
![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第11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学生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D/39/wKhkGWbcLROAXZ0PAAIMgvmRlWk9842.jpg)
![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第11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学生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D/39/wKhkGWbcLROAXZ0PAAIMgvmRlWk9843.jpg)
![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第11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学生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D/39/wKhkGWbcLROAXZ0PAAIMgvmRlWk9844.jpg)
![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第11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学生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D/39/wKhkGWbcLROAXZ0PAAIMgvmRlWk98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二)1.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2.能从复分解角度理解盐的化学性质;3.知道可以通过物质类别认识具体物质的性质,了解通过物质的共性和差异性认识一类物质性质的方法。一、复分解反应条件1、
复分解反应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特点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2、通式:AB+CD=AD+CB3、特征:“两交换,价不变,交换时,正价前,负价后”发生在两种化合物间,反应前后元素或原子团互相交换,各元素或原子团化合价不变。4、复分解反应条件: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5、四大基本反应反应类型定义表达式化合反应两种或多种反应物生成一种生成物A+B+···=C分解反应一种反应,我生成两种或以上生成物A=B+C+···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A+BC=B+AC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AB+CD=AD+CB6、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类型和条件①酸+金属氧化物→盐+水②酸+碱→盐+水③酸+盐→新酸+新盐④碱+盐→新碱+新盐⑤盐+盐→新盐+新盐发生条件:反应物有酸参与反应时,反应物可溶或不溶,无酸参与反应时,反应物必须都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⑴常见的沉淀有:盐酸盐中的AgCl,硫酸盐中的BaSO4,碳酸盐中的CaCO3、BaCO3;碱中不溶物常见有Cu(OH)2、Fe(OH)3、Mg(OH)2,颜色分别是蓝色、红褐色、白色。⑵溶液中生成气体有两种,一是碳酸盐和酸,生成二氧化碳;另一个是碱和铵盐,生成氨气。⑶生成水的反应是酸和碱,该反应无现象,须借助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二、盐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钾、钠、钙除外)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如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铜与硝酸铜反应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O3)22.与某些酸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如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与某些碱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如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4.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外两种盐,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如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方程式为AgNO3+NaCl=AgCl↓+NaNO3►问题一复分解反应条件【典例1】(2023·江苏连云港·中考)AlOH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2.(2023·山东淄博·中考)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书写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选项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AP+O化合反应B2Ag+2HCl=2AgCl+H置换反应CCaCO分解反应D3CO+Fe复分解反应A.A B.B C.C D.D3.(2023·湖南株洲·中考)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铁与稀盐酸反应:2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MgC.在高温下CaCO3分解D.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Al4.(2023·山东聊城·中考)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认识正确的是A.宏观:复分解反应一定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B.微观: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C.变化:等质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一定呈中性D.实验: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结果会偏小5.(2023·湖南岳阳·中考)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甲是H2O,则乙可能是CaCl2B.若甲是CO2,则丙可能是H2C.若甲转化为乙是置换反应,则乙转化为丙不可能也是置换反应D.若甲转化为乙是复分解反应,则乙转化为丙不可能也是复分解反应【解题必备】1.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类反应可表示为AB+CD=AD+CB。2.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⑴常见的沉淀有:盐酸盐中的AgCl,硫酸盐中的BaSO4,碳酸盐中的CaCO3、BaCO3;碱中不溶物常见有Cu(OH)2、Fe(OH)3、Mg(OH)2,颜色分别是蓝色、红褐色、白色。⑵溶液中生成气体有两种,一是碳酸盐和酸,生成二氧化碳;另一个是碱和铵盐,生成氨气。⑶生成水的反应是酸和碱,该反应无现象,须借助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3.常见的复分解反应归纳如下表:复分解反应类型满足条件举例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物满足的条件生成物满足的条件酸+金属氧化物盐+水至少有一种溶于水有沉淀或气体或水CuO+H2SO4=CuSO4+H2O酸+碱盐+水至少有一种溶于水有沉淀或气体或水HCl+NaOH=NaCl+H2O酸+盐盐+酸至少有一种溶于水有沉淀或气体或水Na2CO3+2HCl=2NaCl+H2O+CO2↑碱+盐盐+碱都必须能溶于水有沉淀或气体或水Ca(OH)2+Na2CO3=CaCO3↓+2NaOH盐+盐盐+盐都必须能溶于水有沉淀或气体或水NaCl+AgNO3=AgCl↓+NaNO3要注意,碱+酸性氧化物→盐+水,此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例如2NaOH+CO2=Na2CO3+H2O)。
【变式练1-1】(2023·辽宁大连·校考模拟预测)下列反应既属于复分解反应又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Fe+2HCl=FeCl2+H2↑ B.2NaOH+CO2=Na2CO3+H2OC.K2CO3+2HCl=2KCl+H2O+CO2↑ D.2HCl+Cu(OH)2=CuCl2+2H2O【变式练1-2】(2023·山西吕梁·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能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判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是A.
B.
C.
D.
【变式练1-3】(2023·河南商丘·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与基本反应类型对应正确的是A.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H2SOB.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NaC.形成酸雨:H2O+COD.酒精燃烧:C2H5OH+3O2【变式练1-4】(2023·海南海口·校考一模)现有Zn、HCl、NaOH、AgNO3、NaCl、CuSO4六种物质,请从中选出合适的物质,按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各物质不能重复使用)。(1)金属质量减轻的置换反应:,(2)无明显现象的复分解反应:,(3)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白色沉淀的反应:。【变式练1-5】(2023·辽宁·中考)同学们学习了酸、碱、盐等物质的相关知识后,构建了以碳酸钠为中心物质的网络关系图。其中甲、乙、丙、丁分别是初中常见的不同类别化合物,丁是常见的温室气体。各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邻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甲的化学式为。(2)若乙中只含两种元素,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丙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用途是。(4)甲和丁的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问题二盐的化学性质【典例2】(2023·江苏南通·中考)学习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探究CuSO4实验Ⅰ:把一根砂纸打磨过的Al丝浸入CuSO4实验Ⅱ:向Cu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Ⅰ中溶液颜色不变 B.实验Ⅰ说明Al的活动性比Cu的强C.实验Ⅱ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D.实验Ⅱ中沉淀为CuO2.(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部分盐和酸的溶解性(20℃)如右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溶、挥溶溶、、挥溶微不溶溶微A.盐酸是挥发性酸 B.是可溶性盐C.常温下溶解度: D.常温下,溶液与稀盐酸不发生反应3.(2023年贵州省中考)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是化学学科的特征。甲、乙、丙、丁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能一步实现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甲为,则丁可以是Fe或B.若甲为,则丁→甲不可以是复分解反应C.若甲为,则丙可以是水D.若甲为NaOH,则丙可以是4.(2023·重庆·中考)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能达到目的是序号实验或操作目的实验方法或操作A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观察是否有红色物质生成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操作依次为称量、过滤、溶解和蒸发C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铜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过滤D增加鱼池中的氧气含量打开鱼池水泵,将水喷向空中A.A B.B C.C D.D5.(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有A、B、C、D四种溶液,分别是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中的一种。小明为鉴别以上溶液,进行如下实验:I、观察颜色,发现只有A呈蓝色,其余为无色。Ⅱ、将A分别与B、C混合,观察到:A+C→蓝色沉淀,A+B→无明显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A为。(2)铁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现象为。【解题必备】盐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钾、钠、钙除外)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与某些酸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CaCO3+2HCl=CaCl2+H2O+CO2↑3.与某些碱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CuSO4+2NaOH=Cu(OH)2↓+Na2SO44.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外两种盐AgNO3+NaCl=AgCl↓+NaNO3【变式练2-1】(2023·广西·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B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滤液蒸发结晶C检验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取样,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滤液中加酚酞D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滤渣、干燥;滤液蒸发结晶A.A B.B C.C D.D【变式练2-2】(2023·湖北潜江等·中考)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NaOH、KNO3、NaCl B.Na2CO3、CaCl2、KNO3C.HCl、Na2SO4、NaHCO3 D.Ca(OH)2、KNO3、FeCl3【变式练2-3】(2023年陕西省中考)下图是初中四种常见物质之间的常见反应关系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通过一步反应能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一定是 B.Y可能是钠盐C.X与Y不可能都是盐 D.X与Y反应能生成NaOH【变式练2-4】(2023·甘肃金昌·中考)实验室有一瓶无色透明的废液。经同学们测定,其pH=2,对其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组合,推测合理的是()A.Fe3+、Na+、Cl-、 B.Na+、K+、Cl-、C.K+、Na+、Cl-、 D.Ba2+、Ca2+、、【变式练2-5】(2023·辽宁盘锦·中考)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Ca(OH)2的制备、性质、用途等开展项目式学习。【资料一】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阳离子阴离子OH﹣Cl﹣CONa+溶溶溶Ca2+微溶不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资料二】CaCl2溶液显中性。任务一了解Ca(OH)2的制备(1)Ca(OH)2可由生石灰和水反应制得,此反应(填“吸热”或“放热”)。任务二检验Ca(OH)2的性质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2)甲中Ca(OH)2溶液变浑浊,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3)同学们观察到乙中固体几乎不溶解,丙中固体完全消失。对比乙、丙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4)在图丁所示实验中:步骤一:将注射器内的液体全部注入A中,软塑料瓶变瘪。小新认为此现象可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小刚认为小新的说法不正确,小刚的理由是。步骤二:打开弹簧夹K后,B中液体流入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丁中的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得到白色固体和红色溶液。请你写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任务三
了解Ca(OH)2的用途(6)Ca(OH)2具有广泛应用。下列属于Ca(OH)2用途的是______。A.用石灰浆粉刷墙壁B.用作食品干燥剂C.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改良酸性土壤【基础强化】1.(2023·广西贵港·模拟预测)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Ca(OH)2+CO2=CaCO3↓+H2O B.Fe+CuSO4=Cu+FeSO4C.CaO+H2O=Ca(OH)2 D.2HCl+CuO=CuCl2+H2O2.(2023·云南保山·统考二模)唐朝炼丹家马和在《平龙认》中指出:阴气(氧气)还存在于青石、火硝中,用火加热它们,阴气就会放出。火硝的主要成分是KNO3,下列有关KN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构成其粒子:离子 B.物理性质:易溶于水C.化学性质: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D.用途:可作复合肥料3.(2023·贵州黔西·校考模拟预测)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知识归纳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一定都是复分解反应 B.清除油污的原理一定是乳化作用C.灭火一定要隔绝氧气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4.(2023·山东济南·统考二模)物质世界的变化都遵循一定的规律。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 B.物质溶解时常会伴随能量变化C.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复分解反应前后物质种类都是化合物5.(2023·山东聊城·统考二模)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酸能使石䓋试液变红,也能使紫色的石䓋试液变红,所以是酸D.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水,所以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6.(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二模)反应可用于钢铁除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FeCl2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使用NaOH溶液亦可去除铁锈D.去除铁锈后所得废液可以直接排放7.(2023·黑龙江大庆·统考一模)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铁与稀硫酸反应:置换反应B.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薄膜:氧化反应C.硫酸厂污水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复分解反应D.氧化汞持续加热:分解反应8.(2023·河南周口·统考三模)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元素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9.(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模拟预测)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该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成C.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离子是和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10.(2023·山东济南·统考二模)通过微观分析来解释宏观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解水实验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过程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以分D.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的物质间离子的互换11.(2023·山东济南·统考二模)化学学习中,我们可总结许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A.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B.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碱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D.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12.(2023·山东聊城·统考一模)推理是在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应用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元素氖、氩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粒子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B.氧与硫化学性质相似,氧在化合物中显负价,则硫在化合物中也都显负价C.室温下,碱溶液的,则的溶液都是碱溶液D.复分解反应的特征是“双交换,价不变”,中和反应符合该特征属于复分解反应13.(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水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沼气、氢气属于可再生能源C.水体污染的来源只有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D.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14.(2023上·河北衡水·校考期末)下列关于复分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B.反应物中一定有酸C.生成物中一定有盐D.中和反应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15.(2023·广西防城港·统考模拟预测)下列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NaOH溶液与SO3 B.HCl溶液与AgNO3溶液C.NaCl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D.H2O2溶液与二氧化锰16.(2023·河南鹤壁·统考三模)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的是A.镁与稀硫酸 B.碳酸氢钠粉末与稀盐酸C.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D.氯化钾溶液和硫酸钠溶液17.(2023·宁夏固原·校考二模)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发生反应且无明显现象的是A.硝酸钾和氯化钠 B.氢氧化钾和稀硫酸C.氯化铵和熟石灰 D.碳酸钙和氯化钡18.(2023·宁夏银川·校考二模)构建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根据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回答下列问题。(“—”表示相连的两类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1)图中甲表示的物质类别是,写出关系“甲—酸”对应的一条用途。(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叫做中和反应,可溶性碱溶液与酸反应时无明显现象,需要加入溶液证明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或反应完成。(3)利用图中“碱—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废气中的。A.CO B.CO2 C.SO2 D.N2(4)工业上用纯碱制取烧碱的反应应用的是图中盐和(填物质类别)的反应关系。(5)农业上用波尔多液杀虫,波尔多液配置过程是将熟石灰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制得悬浊液附着在叶片背面杀死虫卵,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反应过程:。(6)图中涉及到的复分解反应有种。【能力提升】1.(2023·安徽·校联考一模)加工皮蛋的配料如图所示。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闻到酒精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生石灰和纯碱都能与水反应放出热量C.是复分解反应 D.配料中含有两种氧化物2.(2023·辽宁大连·校考模拟预测)用Fe、CO2、NaCl、水、稀H2SO4五种物质、不能写出下列哪种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分解反应3.(2023·陕西西安·统考二模)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关于甲、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金属氧化物,则乙一定是一种稀酸溶液B.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若甲为,则该反应一定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D.若甲、乙各取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生成的丙、丁质量的总和不一定等于4.(2023·江苏常州·校考一模)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室温下将含有酚酞的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B.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C.甲曲线上的M点对应的液体呈中性D.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5.(2023·河南南阳·校考三模)为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MgCl2、CaCl2、Na2SO4,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可将粗盐溶于水,进行以下操作: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过量的Ba(OH)2溶液;③加过量的稀盐酸;④过滤;⑤加热蒸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④③⑤B.该实验过程中共发生7个复分解反应C.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不影响氯化钠的纯度D.理论上最终所得氯化钠质量与粗盐中氯化钠质量相等6.(2023·湖北武汉·统考模拟预测)以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及反应。图中“→”表示相连两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③④可以都是化合反应 B.甲、乙、丙可以都是单质C.①②③④可以都是复分解反应 D.甲、乙、丙可以是不同种类别的化合物7.(2023·福建宁德·统考二模)与是否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分别利用电导率和pH传感器实时监测,得到数据如下图(电导率越高表示溶液的导电性越好,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越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导率降低的原因是可能生成了沉淀B.溶液pH降低是由于的浓度在减小C.pH=7.3时溶液中含有D.该实验发生的反应为:8.(2022·江苏盐城·校考二模)如图是铁元素的价类图,同一条射线上的物质类别相同,同一圆圈上的物质中铁元素化合价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d为碱,则d点表示Fe(OH)2 B.用等质量的Fe2O3、b炼铁,b生成的铁少C.若c为FeCl2,加入Cu可实现转化c→Fe D.通过复分解反应,可实现转化Fe2O3→e→d9.(2023·安徽合肥·校联考二模)H2O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其在工业上的制备流程如下图。请根据流程图回答问题。
(1)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价。(2)Ⅰ中反应有非金属氧化物生成,则该氧化物中除氧外一定含有元素。(3)Ⅱ中发生化合反应,则单质X的化学式为。(4)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0.(2023年贵州省中考)某兴趣小组对酸、碱、盐的性质进行探究(如图),请你参与。
(1)探究酸、碱、盐的部分性质①实验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②实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③实验丙中,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后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2)探究废液成分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和废渣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固体消失,废液呈无色。【资料卡片】: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提出问题】无色废液中含有哪些溶质?【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HCl猜想三:NaCl、HCl、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猜想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实验设计】小组同学对取样无色废液后,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证明了猜想三是成立的。实验中应获取的证据为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思总结】通过以上探究实验,可归纳出碱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11.(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碳酸钠的性质后,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做了如下实验:(1)甲同学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后发现溶液变红,说明碳酸钠溶液呈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2)丙同学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后,发现溶液变浑浊,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丁同学将甲、乙、丙三位同学实验后的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完全反应后溶液呈无色。他们决定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提出问题】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除酚酞外)有哪些?【作出猜想】猜想Ⅰ:NaCl、CaCl2猜想Ⅱ:______(填化学式)。【实验探究】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实验结论】猜想Ⅱ成立。【反思交流】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检验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除了可以用Na2CO3溶液外,还可用下列选项中的______代替(填字母)。A.pH试纸B.铁粉C.铜粉D.CuSO4溶液12.(2023年甘肃省金昌市中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稀盐酸、碳酸钠、Ba(OH)2溶液三种物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以下实验。(1)大家一致认为在试管①中还需要加入______溶液才能证明发生了复分解反应。(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通过三组实验,同学们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______。(4)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试管③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Ba(OH)2、NaOH猜想三:______。【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正确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步骤一:取试管③中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有______产生猜想三正确步骤二:静置一段时间,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适量______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反思拓展】通过探究实验,同学们发现Ba(OH)2和NaOH化学性质相似,你认为Ba(OH)2的保存方法是______。13.(2023·山东临沂·统考一模)下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14.(2023·广西桂林·统考二模)小岚欲用如下图所示的五个实验来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认为,铁钉与稀硫酸混合的实验没有必要做,理由是。(2)上述(填字母序号)实验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3)写出上述实验中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小岚通过实验验证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其中对生成物的要求是。15.(2023·广西南宁·校考模拟)微观粒子模型化是研究化学变化的重要方法。
(1)图1分别是表示水、铜和氯化钠三种物质的微观图示:其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填化学式),氯化钠是由(填微粒符号)构成。(2)图2是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微观示意图。从粒子角度分析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3)CuCl2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从反应的微观实质可以推测,CuSO4溶液可以和某溶液反应同时产生两种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6.(2023·宁夏银川·校考一模)及时归纳是学好化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下图所示的结构图归纳盐的四个方面的化学性质(图中编号①-④),请归纳有关知识。
(1)在归纳性质②时,选取了氯化钡和硫酸两种物质,它们在溶液中相互反应时产生的现象是,化学方程式为。(2)在性质③中,X代表类物质。(3)在归纳性质④时,从“某些盐”中选取了硝酸银,写出与硝酸银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写一个)17.(2023·山西晋中·校联考模拟预测)A~F是初中常见的6种物质,其中,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F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四边形的顶点上各物质类别不同。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经过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B→H2O的化学方程式为。(2)分析2: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3)分析3:E与F反应的微观实质是。18.(2022辽宁营口中考)同学们为进一步认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来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1)甲试管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当观察到甲试管中溶液由__________恰好变为无色时,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3)乙试管中两种溶液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乙、丙两支试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小烧杯中,静置片刻,观察到白色沉淀明显增多。大家对得到的上层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于是又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小烧杯中上层溶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做出猜想】猜想一:NaCl、NaOH、Na2CO3猜想二:NaCl、NaOH猜想三:___________【设计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①__________猜想一不成立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猜想三成立【反思拓展】(5)小烧杯中的白色沉淀成分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19.(2023·吉林长春·校联考模拟预测)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通过下图所示的实验判断稀硫酸与KOH、Ba(NO3)2、K2SO4、K2CO3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1)A、B、C、D四支试管中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是(填字母)。(2)请写出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同学们将实验后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烧杯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同时溶液为无色。接着大家又进行了以下两步操作:Ⅰ:取烧杯内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观察到沉淀部分消失。Ⅱ:取烧杯内的上层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既没有观察到产生气泡,也没有观察到产生沉淀。(3)由此可推测混合后烧杯内的白色沉淀为,混合后烧杯内的上层无色溶液一定呈(填“酸”“碱”或“中”)性,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20.(2023·辽宁大连·校联考模拟预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其性质。【查阅资料】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进行实验一】序号实验装置实验药品实验现象1
0.1%CaCl2溶液+0.1%Na2CO3溶液有浑浊20.1%CaCl2溶液+0.1%NaHCO3溶液无明显变化【解释与结论】(1)实验Ⅰ中,Na2CO3与CaCl2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结合资料分析,实验2中CaCl2与NaHCO3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进行实验二】改变溶液浓度,进行如下实验。NaHCO3溶液0.1%1%5%CaCl2溶液0.1%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1%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有微小气泡5%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有大量气泡【解释与结论】(3)将浊液过滤,滤渣用蒸馏水洗净后,检验滤渣为碳酸盐需要的试剂是。(4)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若想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陶瓷结合剂CBN砂轮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LED体育计分板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垂直层流洁净工作台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大学规划App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无机助焊剂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Java程序设计教程 (任务驱动式)》全套教学课件
- 2025-2030全球丝束浸渍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技术技能评估平台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航空自动驾驶仪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储罐除锈机器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度高端商务车辆聘用司机劳动合同模板(专业版)4篇
- GB/T 45107-2024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
- 2025长江航道工程局招聘10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黑龙江哈尔滨市面向社会招聘社区工作者1598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执行总经理岗位职责
- 《妊娠期恶心呕吐及妊娠剧吐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
- 《黑神话:悟空》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研究
- 《古希腊文明》课件
-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投标文件
- 长沙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招聘普通雇员笔试真题2023
-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满分范文6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