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从粒子到宇宙(原卷版+解析)-【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沪粤版)_第1页
第10课从粒子到宇宙(原卷版+解析)-【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沪粤版)_第2页
第10课从粒子到宇宙(原卷版+解析)-【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沪粤版)_第3页
第10课从粒子到宇宙(原卷版+解析)-【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沪粤版)_第4页
第10课从粒子到宇宙(原卷版+解析)-【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沪粤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从粒子到宇宙单选题1.(2022·广东·九年级专题练习)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C.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D.物质的不同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的,与分子力无关2.(2018·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水的密度是1.0×103kg/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将体积相等的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其混合液体的密度是(

)A.等于0.9×103kg/m3 B.大于0.9×103kg/m3C.小于0.9×103kg/m3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3.(2022·江苏南京·八年级期中)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B.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C.“破镜难以重圆”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空隙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吸引力4.(2022·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一模)戴口罩是防止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如图所示,医用外科口罩由口罩体、鼻夹、口罩带组成,口罩体采用三层工艺制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B.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C.口罩体中带有静电的熔喷布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D.佩戴口罩时,轻压鼻夹能使其与鼻梁贴合,说明鼻夹材料具有很好的弹性5.(2020·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在探索微小粒子的进程中,人们认识到“原子是有结构的”,这是源于发现了A.电子B.中子C.质子 D.夸克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卢瑟福用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为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α粒子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能说明原子核带正电且质量较大的是()A.a B.b C.c D.D(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某原子结构模型示意图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能得出的结论是()A.a和c数量不相等 B.b决定原子种类C.质量集中在c上 D.a和c之间存在吸引的力8.(2022·福建·厦门市莲花中学八年级期中)当下“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仍不能放松警惕。关于“新冠病毒”及微粒尺度按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原子、夺克 B.夸克、原子、新冠病毒C.新冠病毒、夸克、原子 D.原子、夸克、新冠病毒9.(2022·江苏盐城·八年级期中)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原子核;电子;原子 B.原子;电子;质子C.电子;质子;原子 D.原子;原子核;中子10.(2022·上海民办建平远翔学校九年级期中)在太阳系中,属于恒星的是()A.太阳 B.地球 C.天王星 D.月球填空题11.(2022·广东·九年级专题练习)春天梅花绽放的时候,距离梅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这是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______。12.(2022·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期中)两杯清水,同时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后,出现如图(a)、(b)所示情景,则a杯中的水温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b杯中的水温。这是由于温度越_______(选填“高”或“低”),分子_______运动越剧烈。13.(2022·陕西师大附中模拟预测)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核外带负电的______在绕核转动;质子和中子都是______(选填“可”或“不可”)再分的微粒。14.(2020·江西省靖安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古希腊大文学家托勒玫提出了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地心说。1400多年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______说,向人们描绘了一个全新的宇宙。此后,物理学家______创立的万有引力理论,则使人们能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大体运动。实验题15.(2022·江苏盐城·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D: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1)图A和图_________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处在___________,图A为尽快达到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___________(可以/不可以)搅动量筒里的液体。(2)图B和图_________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__;(3)图C为尽快达到实验目的,可以用_______水(冷/热)实验,原因是分子的热运动与________有关。第10课从粒子到宇宙单选题1.(2022·广东·九年级专题练习)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C.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D.物质的不同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的,与分子力无关【答案】B【详解】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故A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故B正确;C.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就是原子,故C错误;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及分子间的作用力决定的,故D错误。2.(2018·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水的密度是1.0×103kg/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将体积相等的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其混合液体的密度是(

)A.等于0.9×103kg/m3 B.大于0.9×103kg/m3C.小于0.9×103kg/m3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答案】B【详解】将体积相等的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若混合后的体积等于两体积之和,则混合液体的密度是0.9×103kg/m3,但实际中将体积相等的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体积之和,故密度大于0.9×103kg/m3,答案选B.3.(2022·江苏南京·八年级期中)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B.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C.“破镜难以重圆”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空隙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答案】B【详解】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恒星不是绝对不动的,宇宙中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A错误;B.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粒子流射出,从而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电子,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故B正确;C.“破镜难以重圆”是因为裂缝处分子间距离太大,超过了分子间引力的作用范围,使分子间引力无法发挥作用,而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故C错误;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使分子难以更加相互靠近,故D错误。4.(2022·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一模)戴口罩是防止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如图所示,医用外科口罩由口罩体、鼻夹、口罩带组成,口罩体采用三层工艺制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B.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C.口罩体中带有静电的熔喷布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D.佩戴口罩时,轻压鼻夹能使其与鼻梁贴合,说明鼻夹材料具有很好的弹性【答案】C【详解】A.分子的运动是微观的,肉眼是看不到的,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不是分子运动,故A错误;B.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空隙比较小,故B错误;C.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质的性质,口罩体中带有静电的熔喷布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C正确;D.佩戴口罩时,轻压鼻夹能使其与鼻梁贴合,说明鼻夹材料具有很好的塑性,故D错误。5.(2020·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在探索微小粒子的进程中,人们认识到“原子是有结构的”,这是源于发现了A.电子B.中子C.质子 D.夸克【答案】A【详解】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证明了原子是可分的,原子内部有自己的结构.故选A。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卢瑟福用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为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α粒子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能说明原子核带正电且质量较大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a轨迹,α粒子(带正电)与原子核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最多说明原子核带负电,故A不符合题意;B.b轨迹,α粒子(带正电)距离原子核比较远,几乎不受原子核的影响,可以说明原子内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B不符合题意;C.c轨迹,α粒子(带正电)与原子核相互排斥,可以说明原子核带正电,但是相对于d轨迹来说离原子核的距离较远,偏转角度较小不能说明原子核质量较大,故C不符合题意;D.d轨迹,α粒子(带正电)与原子核相互排斥,可以说明原子核带正电;又因为其轨迹离原子核的距离较近,偏转角度较大,几乎被撞击回来了,能说明原子核质量较大,故D符合题意。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某原子结构模型示意图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能得出的结论是()A.a和c数量不相等 B.b决定原子种类C.质量集中在c上 D.a和c之间存在吸引的力【答案】D【详解】A.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转动,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在原子,带正电的质子c和与带负电的核外电子a的数目一定相同,对外不显电性,故A错误;B.a带负电,是核外电子,b不带电是中子,c带正电,是质子,质子数c决定元素的种类,故B错误;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集中在b和c上,故C错误;D.带正电的质子c和与带负电的核外电子a之间由于带异种电荷而存在吸引的力,故D正确。8.(2022·福建·厦门市莲花中学八年级期中)当下“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仍不能放松警惕。关于“新冠病毒”及微粒尺度按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原子、夺克 B.夸克、原子、新冠病毒C.新冠病毒、夸克、原子 D.原子、夸克、新冠病毒【答案】B【详解】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原子包含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内有质子和中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新冠病毒由分子构成,可知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夸克、原子、新冠病毒,故ACD错误,B正确。9.(2022·江苏盐城·八年级期中)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原子核;电子;原子 B.原子;电子;质子C.电子;质子;原子 D.原子;原子核;中子【答案】D【详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所以原子比原子核大、比核外电子大,而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所以原子核比质子大、比中子大。并且原子核的质量和体积都远大于核外电子。10.(2022·上海民办建平远翔学校九年级期中)在太阳系中,属于恒星的是()A.太阳 B.地球 C.天王星 D.月球【答案】A【详解】能够自身发光发热的星体称为恒星,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地球为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天王星属于远日行星,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填空题11.(2022·广东·九年级专题练习)春天梅花绽放的时候,距离梅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这是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______。【答案】

扩散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间存在引力【详解】梅花绽放的时候,距离梅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的香味,梅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之后之所以汇合成一滴,是因为当分子相互靠近时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将两滴水珠汇合成一滴。12.(2022·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期中)两杯清水,同时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后,出现如图(a)、(b)所示情景,则a杯中的水温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b杯中的水温。这是由于温度越_______(选填“高”或“低”),分子_______运动越剧烈。【答案】

低于

无规则(热)【详解】b杯中的清水很快被全部染红了,说明红墨水在b杯中扩散较快,可以判断b杯中水的温度较高,故a杯中的水温低于b杯中的水温。上述现象揭示的物理规律是分子扩散的快慢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13.(2022·陕西师大附中模拟预测)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核外带负电的______在绕核转动;质子和中子都是______(选填“可”或“不可”)再分的微粒。【答案】

电子

可【详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核外电子带负电,故由图可知,原子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在环绕。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组成,故质子和中子是可再分的微粒。14.(2020·江西省靖安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古希腊大文学家托勒玫提出了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地心说。1400多年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______说,向人们描绘了一个全新的宇宙。此后,物理学家______创立的万有引力理论,则使人们能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大体运动。【答案】

日心

牛顿【详解】近代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模型,简称“日心说”。物理学家牛顿创立的万有引力理论,则使人们能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大体运动。实验题15.(2022·江苏盐城·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D: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