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本构模型:复合材料模型:复合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技术教程_第1页
结构力学本构模型:复合材料模型:复合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技术教程_第2页
结构力学本构模型:复合材料模型:复合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技术教程_第3页
结构力学本构模型:复合材料模型:复合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技术教程_第4页
结构力学本构模型:复合材料模型:复合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技术教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构力学本构模型:复合材料模型:复合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技术教程1结构力学基础1.1应力与应变的概念在结构力学中,应力(Stress)和应变(Strain)是两个基本概念,用于描述材料在受力时的响应。1.1.1应力应力定义为单位面积上的内力,通常用符号σ表示。它分为两种类型:-正应力(NormalStress):垂直于截面的应力,可以是拉应力或压应力。-切应力(ShearStress):平行于截面的应力。1.1.2应变应变是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程度,通常用符号ε表示。它也有两种类型:-线应变(LinearStrain):表示材料在长度方向上的变形。-切应变(ShearStrain):表示材料在剪切力作用下的变形。1.1.3示例假设有一根截面积为100mm²的钢杆,受到1000N的拉力作用。#计算正应力的示例代码

force=1000#N

area=100e-6#m²

stress=force/area

print(f"正应力为:{stress}Pa")1.2材料力学的基本定律材料力学的基本定律包括胡克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它们是分析结构力学问题的基石。1.2.1胡克定律胡克定律描述了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关系。公式为:σ其中,E是材料的弹性模量。1.2.2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每一个作用力,总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1.2.3示例使用胡克定律计算材料的弹性变形。#胡克定律计算应变的示例代码

stress=100e6#Pa

elastic_modulus=200e9#Pa

strain=stress/elastic_modulus

print(f"应变为:{strain}")1.3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复合材料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成,以获得单一材料无法达到的性能。其力学特性包括:-高比强度:强度与密度的比值高。-高比刚度:刚度与密度的比值高。-可设计性:可以通过调整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来优化性能。1.3.1示例计算复合材料的等效弹性模量。假设复合材料由两种材料组成,材料A的体积分数为0.6,弹性模量为150GPa;材料B的体积分数为0.4,弹性模量为75GPa。#计算复合材料等效弹性模量的示例代码

volume_fraction_A=0.6

elastic_modulus_A=150e9#Pa

volume_fraction_B=0.4

elastic_modulus_B=75e9#Pa

#简化模型,假设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为各组分的体积加权平均

effective_elastic_modulus=volume_fraction_A*elastic_modulus_A+volume_fraction_B*elastic_modulus_B

print(f"复合材料的等效弹性模量为:{effective_elastic_modulus/1e9}GPa")以上内容涵盖了结构力学基础中的关键概念和计算方法,为深入理解复合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2复合材料本构模型2.1复合材料的分类与结构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其性能优于单一组分材料。根据基体和增强体的类型,复合材料可以分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PolymerMatrixComposites,PMCs)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MatrixComposites,MMCs)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MatrixComposites,CMCs)复合材料的结构通常包括:基体(Matrix):提供复合材料的连续相,通常为聚合物、金属或陶瓷。增强体(Reinforcement):分散在基体中,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如纤维、颗粒或晶须。界面(Interface):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2.2微观与宏观力学模型2.2.1微观力学模型微观力学模型关注复合材料内部结构对整体性能的影响,包括纤维、基体和界面的相互作用。常用模型有:Eshelby模型:用于计算包含在弹性基体中的椭球形夹杂的应力场。Mori-Tanaka模型:基于统计平均,适用于预测复合材料的宏观弹性性质。Eshelby模型示例假设我们有一个包含在弹性基体中的椭球形夹杂,我们可以使用Eshelby张量来计算夹杂周围的应力场。以下是一个使用Python和NumPy库计算Eshelby张量的示例:importnumpyasnp

defeshelby_tensor(ellipsoid_axes,matrix_modulus,inclusion_modulus):

"""

计算Eshelby张量。

参数:

ellipsoid_axes:椭球形夹杂的半轴长度。

matrix_modulus:基体的弹性模量。

inclusion_modulus:夹杂的弹性模量。

返回:

eshelby_tensor:Eshelby张量。

"""

#计算体积比

volume_ratio=d(ellipsoid_axes)/(4/3*np.pi)

#计算M和N参数

M=(inclusion_modulus-matrix_modulus)/(3*matrix_modulus)

N=(inclusion_modulus+2*matrix_modulus)/(3*matrix_modulus)

#计算Eshelby张量

eshelby_tensor=(1/(1+M*volume_ratio))*np.eye(3)+(N*volume_ratio/(1+M*volume_ratio))*np.outer(ellipsoid_axes,ellipsoid_axes)

returneshelby_tensor

#示例:计算一个椭球形夹杂的Eshelby张量

ellipsoid_axes=np.array([1,2,3])

matrix_modulus=100#基体弹性模量

inclusion_modulus=200#夹杂弹性模量

eshelby_tensor=eshelby_tensor(ellipsoid_axes,matrix_modulus,inclusion_modulus)

print("Eshelby张量:\n",eshelby_tensor)2.2.2宏观力学模型宏观力学模型侧重于复合材料整体的力学行为,如弹性、塑性和断裂性能。常用模型有:混合定律(RuleofMixtures):基于复合材料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和力学性能,预测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最大应力理论(MaximumStressTheory):用于预测复合材料的失效,基于最大应力准则。混合定律示例混合定律可以用来预测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以下是一个使用Python计算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示例:defrule_of_mixtures(E_matrix,E_fiber,V_fiber):

"""

使用混合定律计算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

参数:

E_matrix:基体的弹性模量。

E_fiber:纤维的弹性模量。

V_fiber:纤维的体积分数。

返回:

E_composite: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

"""

E_composite=E_matrix*(1-V_fiber)+E_fiber*V_fiber

returnE_composite

#示例:计算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

E_matrix=3.5#基体弹性模量(GPa)

E_fiber=200#纤维弹性模量(GPa)

V_fiber=0.6#纤维体积分数

E_composite=rule_of_mixtures(E_matrix,E_fiber,V_fiber)

print("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E_composite,"GPa")2.3损伤与失效理论复合材料的损伤和失效机制复杂,涉及纤维断裂、基体裂纹和界面脱粘等。失效理论用于预测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破坏行为,包括:最大应力理论(MaximumStressTheory)最大应变理论(MaximumStrainTheory)断裂能理论(FractureEnergyTheory)2.3.1最大应力理论示例最大应力理论基于复合材料中纤维或基体的最大应力来预测失效。以下是一个使用Python计算复合材料最大应力的示例:defmax_stress_theory(sigma_matrix,sigma_fiber,V_fiber):

"""

使用最大应力理论预测复合材料的失效。

参数:

sigma_matrix:基体的最大应力。

sigma_fiber:纤维的最大应力。

V_fiber:纤维的体积分数。

返回:

sigma_composite:复合材料的最大应力。

"""

sigma_composite=sigma_matrix*(1-V_fiber)+sigma_fiber*V_fiber

returnsigma_composite

#示例:计算复合材料的最大应力

sigma_matrix=100#基体最大应力(MPa)

sigma_fiber=3000#纤维最大应力(MPa)

V_fiber=0.6#纤维体积分数

sigma_composite=max_stress_theory(sigma_matrix,sigma_fiber,V_fiber)

print("复合材料的最大应力:",sigma_composite,"MPa")以上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Python和NumPy库来计算复合材料的微观和宏观力学性能,以及如何预测其损伤和失效。这些模型和理论在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应用中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能源领域,如风力发电叶片、核反应堆结构和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撑结构等。3复合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3.1风力发电中的复合材料3.1.1原理与内容在风力发电领域,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度和高刚度的特性而被广泛采用。这些材料能够承受风力涡轮机叶片在运行过程中所经历的复杂载荷,包括但不限于风压、离心力、重力和振动。复合材料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叶片的效率和寿命,还降低了整体的维护成本。3.1.2示例:复合材料叶片设计的有限元分析假设我们正在设计一个风力涡轮机叶片,需要使用复合材料进行结构优化。我们将使用Python的FEniCS库来进行有限元分析,以确保叶片在各种载荷下的结构完整性。#导入必要的库

fromfenicsimport*

#创建网格和定义函数空间

mesh=UnitSquareMesh(10,10)

V=VectorFunctionSpace(mesh,'Lagrange',2)

#定义边界条件

defboundary(x,on_boundary):

returnon_boundary

bc=DirichletBC(V,Constant((0,0)),boundary)

#定义本构模型

E=1.0e9#弹性模量

nu=0.3#泊松比

mu=E/(2*(1+nu))

lmbda=E*nu/((1+nu)*(1-2*nu))

defsigma(v):

returnlmbda*tr(eps(v))*Identity(2)+2.0*mu*eps(v)

#定义变分问题

u=TrialFunction(V)

v=TestFunction(V)

f=Constant((0,-10))

T=Constant((1,0))

a=inner(sigma(u),eps(v))*dx

L=dot(f,v)*dx+dot(T,v)*ds

#求解

u=Function(V)

solve(a==L,u,bc)

#可视化结果

plot(u)

interactive()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简单的二维模型来模拟叶片的受力情况。通过FEniCS库,我们能够设置边界条件、定义本构模型(这里使用的是线性弹性模型),并求解结构在给定载荷下的变形。这有助于我们评估复合材料在设计中的性能。3.2太阳能电池板的复合材料设计3.2.1原理与内容太阳能电池板通常需要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保持稳定和高效。复合材料因其耐腐蚀、耐高温和良好的热稳定性,成为太阳能电池板背板和框架的理想选择。通过优化复合材料的成分和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整体耐用性。3.2.2示例: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分析为了确保太阳能电池板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我们可以通过Python的Cantera库来分析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如何使用Cantera进行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导入Cantera库

importcanteraasct

#定义复合材料的化学组成

gas=ct.Solution('gri30.xml')

gas.TPX=1000,ct.one_atm,'H2:0.7,O2:0.3'

#进行热稳定性分析

r=ct.IdealGasConstPressureReactor(gas)

sim=ct.ReactorNet([r])

#记录温度和压力

times=[0.0]

temperatures=[r.T]

pressures=[r.thermo.P]

#模拟热稳定性

foriinrange(100):

sim.advance(i*0.01)

times.append(sim.time)

temperatures.append(r.T)

pressures.append(r.thermo.P)

#绘制结果

importmatplotlib.pyplotasplt

plt.plot(times,temperatures,label='Temperature')

plt.plot(times,pressures,label='Pressure')

plt.xlabel('Time(s)')

plt.ylabel('Value')

plt.legend()

plt.show()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Cantera库来模拟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和热稳定性。通过定义材料的化学组成和初始条件,我们可以观察材料在不同时间点的温度和压力变化,从而评估其在太阳能电池板应用中的热稳定性。3.3核能设施的复合材料应用3.3.1原理与内容在核能设施中,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各种部件,如反应堆压力容器的衬里、控制棒、热交换器和安全壳的加固材料。这些材料需要具有优异的耐辐射性、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以确保在核反应堆的极端环境中能够长期稳定运行。3.3.2示例:复合材料的辐射损伤模拟为了评估复合材料在核能设施中的耐辐射性,我们可以使用Python的OpenMC库来模拟材料在中子辐射下的损伤情况。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如何使用OpenMC进行辐射损伤的模拟。#导入OpenMC库

importopenmc

#创建材料

material=openmc.Material()

material.add_nuclide('U235',1.0)

material.set_density('g/cm3',10.0)

#创建几何结构

sphere=openmc.Sphere(r=100)

cell=openmc.Cell(fill=material,region=-sphere)

#创建源

source=openmc.Source()

source.space=openmc.stats.Point((0,0,0))

source.angle=openmc.stats.Isotropic()

source.energy=openmc.stats.Discrete([14e6],[1])

#创建模拟

model=openmc.Model()

model.geometry=openmc.Geometry([cell])

model.settings=openmc.Settings()

model.settings.batches=100

model.settings.inactive=10

model.settings.particles=1000

model.settings.source=source

#运行模拟

sp=model.run()

#分析结果

sp=openmc.StatePoint('statepoint.100.h5')

tally=sp.get_tally(scores=['damage-energy'])

print(tally.mean)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OpenMC库来创建一个简单的几何结构和材料模型,然后设置中子源来模拟辐射环境。通过运行模拟并分析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材料在辐射下的损伤能量,从而评估其在核能设施中的耐辐射性能。以上示例展示了复合材料在能源领域应用中的技术分析方法,通过使用先进的计算工具,可以更精确地评估和优化复合材料的性能,以满足不同能源技术的需求。4能源领域复合材料的案例分析4.1海上风电塔的复合材料结构分析4.1.1原理与内容海上风电塔因其特殊的环境要求,如高盐度、高湿度以及强风力,对材料的耐腐蚀性、轻质性和强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海上风电塔结构设计的理想选择。复合材料的本构模型分析,主要涉及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等,以及这些性能如何随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变化。4.1.2示例:海上风电塔复合材料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导入必要的库

importnumpyasnp

fromscipy.sparseimportcsc_matrix

fromscipy.sparse.linalgimportspsolve

importmatplotlib.pyplotasplt

#定义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E1=120e9#纤维方向的弹性模量(Pa)

E2=10e9#垂直纤维方向的弹性模量(Pa)

nu12=0.3#纤维方向与垂直方向的泊松比

nu21=nu12*E2/E1

#定义有限元模型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梁模型,长度为10m,宽度为1m,高度为0.5m

#使用四节点矩形板壳单元进行离散

#以下代码仅示例如何建立有限元模型,实际应用中需要更复杂的模型和计算

#定义节点坐标

nodes=np.array([[0,0,0],

[1,0,0],

[1,0.5,0],

[0,0.5,0],

[10,0,0],

[11,0,0],

[11,0.5,0],

[10,0.5,0]])

#定义单元连接

elements=np.array([[0,1,2,3],

[1,5,6,2],

[5,4,7,6],

[4,0,3,7]])

#定义边界条件

#假设两端固定

fixed_nodes=[0,3,4,7]

force_nodes=[1]#应用力的节点

force=np.array([0,-1000,0])#应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定义材料属性

#以下为简化示例,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复合材料的具体参数进行计算

D=np.array([[E1,E2,0],

[E2,E1,0],

[0,0,(E1-E2)/(2*(1+nu12))]])

#构建全局刚度矩阵

K=np.zeros((nodes.shape[0]*3,nodes.shape[0]*3))

foreleminelements:

#计算单元刚度矩阵

Ke=...

#将单元刚度矩阵添加到全局刚度矩阵中

foriinrange(4):

forjinrange(4):

K[3*elem[i]:3*elem[i]+3,3*elem[j]:3*elem[j]+3]+=Ke[3*i:3*i+3,3*j:3*j+3]

#应用边界条件

#将固定节点的位移设为0

fornodeinfixed_nodes:

K[3*node:3*node+3,:]=0

K[:,3*node:3*node+3]=0

K[3*node+1,3*node+1]=1e12#防止矩阵奇异

#解线性方程组

#K*u=F

#其中u为节点位移,F为节点力

F=np.zeros(K.shape[0])

fornodeinforce_nodes:

F[3*node+1]=force[1]

#将K和F转换为压缩稀疏列矩阵

K=csc_matrix(K)

F=csc_matrix(F)

#求解节点位移

u=spsolve(K,F)

#绘制位移图

#以下代码仅示例如何绘制位移图,实际应用中需要更详细的后处理

plt.figure()

plt.scatter(nodes[:,0],nodes[:,1],c=u[1::3])

plt.colorbar()

plt.show()4.2高效太阳能电池板的复合材料优化4.2.1原理与内容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不仅取决于电池本身的光电转换效率,还受到其结构设计的影响。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和可设计性,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背板和框架中,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和减少重量。复合材料的优化设计,通常涉及材料的选择、层叠顺序、纤维方向等,以达到最佳的力学性能和成本效益。4.2.2示例:太阳能电池板复合材料层叠顺序优化#导入必要的库

importnumpyasnp

fromscipy.optimizeimportminimize

#定义复合材料层叠顺序优化的目标函数

#假设目标是最小化电池板的重量,同时保持一定的刚度

defobjective(x):

#x为层叠顺序的向量,例如[0,90,0,90]表示0度和90度纤维层的交替

#以下代码仅示例如何定义目标函数,实际应用中需要更复杂的力学分析

weight=np.sum(x)#假设每层的重量与纤维方向有关

stiffness=np.sum(x**2)#假设刚度与纤维方向的平方有关

returnweight+1e-6*(1000-stiffness)**2#加入惩罚项以保持刚度

#定义约束条件

#假设电池板需要至少4层,且每层的纤维方向只能是0度或90度

defconstraint(x):

returnnp.sum(x)-4

#初始层叠顺序

x0=np.array([0,90,0,90])

#定义约束

cons=({'type':'eq','fun':constraint})

#进行优化

res=minimize(objective,x0,method='SLSQP',constraints=cons)

#输出优化结果

print(res.x)4.3核反应堆安全壳的复合材料设计4.3.1原理与内容核反应堆的安全壳是保护反应堆免受外部冲击和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关键结构。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和耐腐蚀性,成为安全壳设计的考虑之一。设计时,需要考虑复合材料在高温、高压和辐射环境下的性能变化,以及如何通过层叠和纤维方向的优化,提高安全壳的整体性能。4.3.2示例:核反应堆安全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导入必要的库

importnumpyasnp

fromegrateimportodeint

#定义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模型

#假设我们使用一个简单的热传导模型来分析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性能

defheat_model(T,t,q,h,A,k,rho,c):

#T为温度,t为时间,q为热源强度,h为对流换热系数,A为面积,k为导热系数,rho为密度,c为比热容

#以下代码仅示例如何建立热稳定性模型,实际应用中需要更复杂的热力学分析

dTdt=(q-h*(T-T_ambient))/(rho*c*A)+k*(T_left-T)/(A*dx)

returndTdt

#定义复合材料的热物理参数

T_ambient=293#环境温度(K)

T_left=300#左边界温度(K)

dx=0.1#空间步长(m)

q=1000#热源强度(W/m^3)

h=10#对流换热系数(W/m^2K)

A=1#面积(m^2)

k=0.5#导热系数(W/mK)

rho=1500#密度(kg/m^3)

c=1000#比热容(J/kgK)

#定义时间向量

t=np.linspace(0,100,1000)

#初始温度分布

T0=np.ones(100)*T_ambient

#解热传导方程

T=odeint(heat_model,T0,t,args=(q,h,A,k,rho,c))

#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以下代码仅示例如何绘制温度变化图,实际应用中需要更详细的热分析

plt.figure()

plt.plot(t,T[:,50])

plt.xlabel('时间(s)')

plt.ylabel('温度(K)')

plt.show()以上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Python进行复合材料在能源领域应用的初步分析和优化设计。实际应用中,这些模型和算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调整和扩展。5复合材料模型的数值模拟5.1有限元分析基础有限元分析(FiniteElementAnalysis,FEA)是一种数值方法,用于预测工程结构在给定载荷下的行为。它将复杂的结构分解成许多小的、简单的部分,称为“有限元”,然后对每个部分进行分析,最后将结果组合起来,以获得整个结构的性能。这种方法在复合材料的分析中尤为重要,因为复合材料的性能往往依赖于其微观结构和材料分布。5.1.1基本步骤网格划分:将结构划分为有限数量的单元。选择位移函数:定义每个单元的位移模式。建立方程:基于弹性力学原理,建立每个单元的平衡方程。求解: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结构的位移、应力和应变。后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求解结果。5.1.2示例代码以下是一个使用Python和FEniCS库进行简单有限元分析的示例。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梁,需要分析其在特定载荷下的变形。fromfenicsimport*

#创建一个矩形网格

mesh=RectangleMesh(Point(0,0),Point(1,0.1),10,1)

#定义函数空间

V=VectorFunctionSpace(mesh,'Lagrange',degree=1)

#定义边界条件

defboundary(x,on_boundary):

returnon_boundary

bc=DirichletBC(V,Constant((0,0)),boundary)

#定义变量

u=TrialFunction(V)

v=TestFunction(V)

#定义材料属性和外力

E=1e3#弹性模量

nu=0.3#泊松比

f=Constant((0,-10))#外力

#定义本构关系

mu=E/(2*(1+nu))

lmbda=E*nu/((1+nu)*(1-2*nu))

#定义弱形式

defepsilon(u):

returnsym(nabla_grad(u))

defsigma(u):

returnlmbda*tr(epsilon(u))*Identity(2)+2.0*mu*epsilon(u)

F=inner(sigma(u),epsilon(v))*dx-inner(f,v)*ds

#求解

solve(F==0,u,bc)

#可视化结果

plot(u)

plt.show()5.2复合材料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复合材料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成,以获得比单一材料更优的性能。在建立复合材料的有限元模型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分布、各向异性以及界面效应。5.2.1材料属性复合材料的材料属性可以通过实验或理论计算确定。例如,对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和基体的弹性模量、泊松比以及纤维的体积分数是关键参数。5.2.2各向异性处理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可以通过定义材料属性的张量来处理。在FEniCS中,可以通过定义TensorFunctionSpace来实现。5.2.3界面效应界面效应可以通过在有限元模型中引入界面单元或使用特殊的接触算法来模拟。5.2.4示例代码以下是一个使用FEniCS建立复合材料模型的示例,假设我们有一个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和基体的弹性模量不同。fromfenicsimport*

#创建网格

mesh=RectangleMesh(Point(0,0),Point(1,1),10,10)

#定义材料属性

Ef=1e4#纤维弹性模量

Em=1e3#基体弹性模量

nu=0.3#泊松比

vf=0.5#纤维体积分数

#计算有效材料属性

E=Ef*vf+Em*(1-vf)

mu=E/(2*(1+nu))

lmbda=E*nu/((1+nu)*(1-2*nu))

#定义函数空间

V=VectorFunctionSpace(mesh,'Lagrange',degree=1)

#定义边界条件

defboundary(x,on_boundary):

returnon_boundary

bc=DirichletBC(V,Constant((0,0)),boundary)

#定义变量

u=TrialFunction(V)

v=TestFunction(V)

#定义本构关系

defepsilon(u):

returnsym(nabla_grad(u))

defsigma(u):

returnlmbda*tr(epsilon(u))*Identity(2)+2.0*mu*epsilon(u)

#定义外力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