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二史学理论-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课件-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1页
专题二十二史学理论-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课件-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2页
专题二十二史学理论-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课件-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3页
专题二十二史学理论-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课件-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4页
专题二十二史学理论-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课件-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十二:史学理论——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核心价值引领化“知道历史上著名史学家的治史情怀和治学态度,以及对史德、史才、史学、史识的推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

历史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及其规律。探寻历史的真相,对历史进行实事求是的阐释,是历史学的科学价值所在。进行历史探究,不仅要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精神,而且要具有关注人类历史命运的人文情怀,对历史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真诚的敬畏之心,还要具备必要的史学方面的常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必备知识体系化一、历史的概念及基本要素

二、史料的分类及运用三、必备的史学品格四、重要的治史观点及方法

一、历史的概念及基本要素

(一)历史的概念:所谓“历史”,包含三层意思:1、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历史事实)2、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即历史著述,是经过人脑的思考、加工而形成的主体化的历史。(历史叙述)3、、它还指一门学科,或一门专业。(历史学)(注:历史事实是客观的;历史叙述和历史学具有主观性)(二)基本要素:1、史料:我们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如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由于时代和认识上的局限,并非所有史料都能进入人们的视野。迄今为止,人们所能认识并可以搜集、运用的史料大体有文献、实物、口述、图像等类别。搜集和整理不同类别史料的方法有所不同,但却有共同的原则。运用史料就是理解历史,需要秉持大胆怀疑、多源互证等原则。对不同类型的史料,需要了解其产生的具体情境,需要掌握读懂它的技能,才能对其反映的历史信息形成准确的认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2、历史事实:是指历史上的客观存在。3、历史叙述:对历史人物的经历和历史事件的概况或发展过程的直接描述。

4、史料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换言之,即结合社会背景等方面对史料的解读。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辨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二)基本要素:5、历史观点:是指某人或某类人站在某一角度、某一立场对历史的一些看法等。

6、历史评价:依据研究的结果对人和事物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7、历史结论:是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作出的主观的、总结性认识,包括性质、概念、意义、因果关系、历史地位、历史影响等的总结。(二)基本要素:一些必须弄懂的概念历史事实历史事物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历史结论历史现象历史事物本质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4、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5、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6、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三.描述和阐释事物7、客观叙述历史事实。8、正确解释历史事物。9、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四.论证和探讨问题

10、发现历史问题。11、论证历史问题。12、独立提出观点。2017年考纲四大项十二小项能力要求历史事实是客观的,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从历史叙述中得出历史结论,都具有主观性。历史现象是客观的,历史观点是主观的。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所谓“历史”,包含三层意思:一、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历史事实)二、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即历史著述,是经过人脑的思考、加工而形成的主体化的历史。(历史叙述)三、它还指一门学科,或一门专业。(历史学)历史事实是客观的;历史叙述和历史学具有主观性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例1(2017·全国卷Ⅰ·26题).表2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多种历史叙述中的共同点可以认定为历史事实例2(2017·全国卷Ⅱ·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回忆录作为一种历史著述属于历史叙述,而历史叙述受时代的影响巨大例3(2017·全国卷Ⅲ·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历史事实具有客观性,但同一历史事实会出现不同的历史记载(叙述);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因而有的时候不一定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历史事实。1、历史事实:过去发生过的事情;时空、人、事;同一事实会出现不同的叙述2、历史叙述:对过去事件的理解与叙述。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言,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它的重要功能在于“传递”历史。思想构造出来的产物;不断在变化;多类型。(1)种类:第一手与第二手;官修史、私家撰写(野史)(2)如何从叙述中认定事实:多类型;从不靠谱的叙述中找出靠谱的结论。3、辨别:(1)两种概念的辨别。(2)两种关系的辨别:包括方法或理念,如从多种叙述中认定,官修史的局限,从思辨到分析等。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规律陈先达:历史事实具有一次性,历史现象具有相似性,历史规律具有重复性。历史现象——历史本质任何事物都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是科学的基本。(现象是表层的、感性的,本质深层的、理性的)历史结论:是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作出的主观的、总结性认识,包括性质、概念、意义、因果关系、历史地位、历史影响等的总结。吴伟解读:事实=史实,历史上的真实存在事物:历史上出现过的一切存在。包括各种形式的实物存在和记载存在。在记载存在中:真实的、未被证实的以及虚假的存在事实:可以证实事物:可以证实,证伪,存疑“历史事实与历史事物”吴伟解读:三者都是对客观历史存在的主观反映,都属于人们对历史事物的认识理解,都会受到制约,存在正与误(正确——部分正确或错误——错误)。历史叙述:客观成分多些,但并非都客观;历史观点:个人或小群体对客观的概括、抽象,主观性更强,在过程中会出现误差,也会过时。历史结论:是经过了验证,被相当多的人接受的观点,有一定的生命力。“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历史结论”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历史结论吴伟解读:现象:外在,表面,有迷惑性;

本质:最根本的区别。增加“历史现象与历史事物本质”(三)基本原则: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一分证据,只可说一分话。有七分证据,只可说七分话,不可说八分话,更不可说十分话”——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增补本)》,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47页。1、按学术价值分类: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转手史料)。

(1)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指某历史事实发生时产生的资料。如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2)第二手史料(转手史料):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反映的是历史事实的转载或复制资料。一般而言,一手史料的可信度高于二手史料。

二、史料的分类及运用(一)史料的分类2、按史料与事件关系程度分类: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3、按史料的表现形式分类: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等。

(1)实物史料:以有形的物质遗存形式出现的史料。如考古中的遗址遗物、碑刻、近代的旧照片等。由于该类史料不受阶级和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其在史料中价值最高。(2)文献史料:文字记载的史料,包含各种私人及官方的档案记录、史书、书信、日记、调查报告、账簿、传单、地方志、家谱等。该类史料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可能会出现错误,需要进行比较分析、去伪存真,从而发现、探索历史真相。(3)口述史料:通过人类口耳相传或当事人口述留下的史料。如神话传说、民谣、近代以来的调查采访、回忆录、对话录等。该类史料由当事人述说亲身经历、可与文字、实物、图像等史料进行相互印证,弥补史料的不足;但受到当事人的记忆、知识水平、个人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而言,实物史料的可信度高于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4、其他史料分类:①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②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正史根据著作人的不同,有的往往带有国家意志和民族的情绪夹杂在里面,如:有的官著与官修的著作、《资治通鉴》(在三国的史事记载里,体现了著作人强调正统的思想。当然这本只是采用的编年史体例,严格上不是正史)等。当时或者后代往往曲笔或忌讳一些政治与秘闻,不敢如实记载,故对待正史有必要参看如别史、杂史加以认证,否则难免以管窥豹,不得其真。

总体而言,正史是最可信的,如《史记》,当时著作后,在国家是本历史禁书,后来才渐渐公正。野史或可表达个人意志,功过论述可能不客观,故而一定要进行逻辑论证。(1)“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2)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①有意史料: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

②无意史料: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4、其他史料分类:1、史料的真实性:一般而言,一手史料的可信度高于二手史料,实物史料的可信度高于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正史的可信度高于野史。

2、史料辨伪:史料在使用前要先考证其真实性,剔除其中的虚假成分;根据历史文献、出土文物等相互印证、验证考核。

(二)史料的运用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如唯物史观(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5)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三)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4)时代的局限性等。(四)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因素(2019·上海高考·22)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19分)工业时代,人类面临城市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为了探讨这一主题,请根据提示完成如下学习活动。(1)第一步:在搜集到的下列两幅图片中,选择能够印证城市环境问题者,结合图片信息说明理由。(5分)图1:《大霍乱的温床》(1852年)图2:《红磨坊街的舞会》(1876年)(1)选图片1/《大霍乱的温床》(2分)【答案唯一性】理由:肮脏/脏乱差/垃圾满地;拥挤不堪/人口拥挤/聚集/到处都是人/窗户上都是人/人口密度过大;瘟疫兹生/疾病流行(3分)【1个关键词得2分,2—3个关键词得3分;要抠图片中的细节】【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贫富差距大,不得分】(2)第二步:为了进一步佐证,检索到下列三份资料,请对其史料价值作出评估与说明。(6分)①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1838年)②伦敦1830年至1850年的市政档案文件③道伊斯·沃尔夫编:《维多利亚时代的城市》(1973年)(2)①是文学作品/小说,(1分)【文艺作品/艺术作品/一手史料/二手史料,不得分】虽然有虚构,但有一定史料价值。(1分)【人物事件是虚构的,不得分】②是原始档案/档案/一手史料/官方文件,(1分)有较高史料价值。(1分)③是(后人的)研究著作/学术作品/间接史料/二手史料/非原始史料,(1分)【后人所编的,不得分】有(一定的)价值/可与其他史料相佐证。(1分)(3)第三步:根据下列两则材料解释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8分)材料一1800年和1900年10万以上人口的欧洲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

早期市政建设大事记1842年英国“查德威克报告“呼吁改善城市的供水、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方式。1848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公共卫生法,赋子城市广泛权力,建设现代卫生系统。1853—1869年法国政府率先实施巴黎城市规划,拓建林荫大道,建成下水道系统。1890年代欧美国家用有轨电车取代拉街车,实现了公共交通的革命,拓展了城市的空间。(3)水平1:回答与问题无关或未使用材料得出结论。(0分)水平2:使用一则材料或线索得出结论。如: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得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以最早开展工业化的英国为例,其在1900年的大城市数量超过了整个欧洲大陆在1800年的大城市数量。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4分)水平3:使用两则材料或线索得出结论。如: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得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至1900年欧洲大陆人口超过10万的大城市数量已经比1800年翻了几番,给城市环境带来压力。但是,根据“早期市政建设大事记”可以看出,当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市政管理和公共交通设施等相对滞后,直到环境问题凸显后,才逐步得到重视并加以改进。(8分)1、求真精神2、贯通意识3、批判思维三、必备的史学品格1、求真精神三、必备的史学品格

“史学提供一种特有的训练,我们从一些看似枯燥艰涩的东西开始,逐渐去领会一种学术的境界,去掌握一种求真的技能,去积累一种贯通今古的智慧、去培养一种对人类命运的关怀。那理性和良知的训练,才是使人终身受益的东西。”——北大著名教授阎步克2、贯通意识三、必备的史学品格高考试题的选材范围

(1)从历史到现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2)从国际到国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3)从社会到个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4)从理想到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历时性与共时性三、必备的史学品格3、批判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历史学科的特质性思维。陕西师范大学任鹏杰教授认为,从根本上,批判性思维是把一切置于理性范畴内加以检省和评判的意识和能力,是通过理解、质疑、逻辑地考察论据和论证的合理性从而决定应当相信什么或不信什么的思维。

其主要特点是“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关注理由、合乎逻辑”。例1.(2013·全国新课标卷I高考·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例2.(2013·全国新课标卷I高考·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例3.(2012·全国卷·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刘知幾:提倡“善恶必书”,秉笔直书;史家“三长”说,即史才、史学、史识。章学诚:主张学术研究当经世致用;在刘知幾史家“三长”的基础上,又提出“史德”。梁启超:提倡“史学革命”,主张建立新史学,重写中国史,即为全体国民写历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王国维:提倡“二重证据法”,即“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陈寅恪:注重在诗词、小说中取材料,提倡“诗文证史”的治史方法。钱穆:对其本国已往历史要有“温情与敬意”胡适: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傅斯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四、重要的治史观点及方法

子玄掌知国史,首尾二十余年,多所撰述,甚为当时所称。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子玄曰:“自古以来,文士多而史才少,何也?”对曰:“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夫有学而无才,亦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籯,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柟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加,所向无敌者矣。脱苟非其才,不可叨居史任。自宣古以来,能应斯目者,罕见其人。”时人以为知言。——摘自刘昫等撰《旧唐书·刘子玄传》史才、史学、史识关于“史才”,刘知幾说“夫有学而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籝,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

在这里,史才强调的是一种发现史料价值的眼光,一种如实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现象、开展历史研究的方法。关于“史学”,刘知幾说:“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楠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它强调搜集和整理史料,为研究和撰述奠定基础,要求史学家一要确保所用史料真实可靠,二要管理好自己搜集的海量素材。史才、史学、史识关于“史识”,刘知幾说:“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知,所向无敌者矣。”一方面是说,史家要能阐述和解释历史发展的深层次规律,另一方面强调史家肩负价值评判的职责,相当于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史才、史学、史识布罗代尔(法):时段理论克罗齐(意):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柯林伍德(英):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爱德华·卡尔(英):历史是古人与今人永无休止的对话四、重要的治史观点及方法

(原创命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的代表学者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1902—1985)提出历史研究“时段”理论,即区分地理时间(长时段)、社会时间(中时段)、个体时间(短时段),又将三者分别称为“结构”(structures)、“局势”(conjunctures)和“事件”(evenements)。主张重视地理时间(“结构”)、社会时间(“局势”)对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个体时间(“事件”)为结构与局势所左右。而传统史学较多注目于“个体时间”,主要用力于重大政治事件、外交活动、军事征战等“短时段”事变的研究,这显然是有缺欠的。今日我们考辨辛亥首义,必须超越狭隘的政治史观,将视野投射到近代社会转型全貌,从结构、局势、事件的辩证关系探索这一历史事变的生成机制。——冯天瑜《短时段革命孕育于长时段文明积淀——辛亥首义远因探究》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示例一:论题:考察短时段的辛亥首义须放眼较长时段的湖北新政。论述:湖北新政之“兴实业”,使武汉拥有一批官办军事及民用工业企业,从而为辛亥首义的成功提供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练新军”,造就了一支既区别于旧式武装,又有别于北洋新军,基本为革命党掌控的精锐之师,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以致辛亥首义成为一次革命党人在大城市发动的新军起义;“办文教”,培养出有别于旧式士大夫,具有放眼世界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效法西方的迫切改革愿望、深怀救国拯民强烈责任感及使命感的湖北新式知识群体,为辛亥首义造就了骨干力量。

总之,张之洞主持的“湖北新政”,其主观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和纲常名教,客观上却使“新政”的种种举措推助了革命,实为“种豆得瓜”。孙中山曾称当年主持湖北新政的张之洞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是将短时段革命的深层动因归之于长时段近代文明积淀的卓见。学科素养情境化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

第二手史料(转手史料)实物史料

文献史料

口述史料思考:你还能举出不同类型史料的其他案例来吗?试介绍其史料价值。关键能力测量化(原创题).据《明皇杂录》记载,每年玄宗生日时,朝廷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在“倾杯乐”的乐曲中,舞马翩翩起舞,“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安史之乱之后,舞马衔杯祝寿这一独特的宫廷娱乐形式也从中国历史上销声匿迹了。1970年,在西安市何家村出土的舞马衔杯纹银壶上的舞马形象(见图5),表现的正是曲终衔杯祝寿的生动情景。由此可见,这一银壶的出土()图5唐舞马衔杯纹银壶A.见证了唐朝历史的盛衰B.证实了史书记载的准确详实C.体现了唐代尚武的风气D.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B考古史料与文献史料的互证(原创题)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一批唐代文献,里边保存着不少唐人的“放妻书”(离婚证书)。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如“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这些文献反映出唐代()A.佛道思想得到广泛传播B.敦煌女性社会地位最高C.社会风气的包容与开放

D.理学的社会影响力下降C文献史料的解读(2021·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这是希罗多德(约前484~约前420)所撰《历史》一书的开篇之语。//在此之前,对于希腊人而言,神话就是他们的历史。《历史》前半部分以追问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原因为起点,记载了希腊、西亚、北非等地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往事等内容,后半部分叙述希腊城邦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全过程,故该书又被称为《希波战争史》。//它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方式,又本着“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作者赞扬雅典人,却并不肆意诋毁“异邦人”,承认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的文明。//书中的不少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如在埃及通过询问当时作为知识分子的僧侣,掌握了大量历史和文化知识。书中许多记载为后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等材料二《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所著,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也叙述了汉朝周边各民族如朝鲜、匈奴和中亚、南亚各地的史实。//全书以编年叙事的帝王“本纪”为纲,以人物“列传”为主体,被称为“纪传体”,成为后来历代官修史书的正宗。//司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常常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史记》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历史》与《史记》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1)共同:历史学家的使命感;追求客观真实,理性叙述历史;创新精神;开阔的视野;自主的实地查访与史料调查精神。(2)历史:古希腊城邦的发展与人文精神;希腊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广泛接触;丰富的历史与神话传说;海外贸易与工商业比较发达。

史记: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儒家思想的影响;史学传统;丰富的历史文化积累。(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要素。(5分)(3)要素:叙述一定时空框架内的历史事物;有指导思想;客观、准确的记载;丰富的史实;有作者的认知。(2021·北京新高考·20).(12分)考古与历史材料一

金石学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为研究对象。司马迁写《史记》时曾遍访古迹,晋唐时期发现的石鼓等古物,也受到当时学者的关注。北宋时期,金石学成为专门的学问,金石学家希望通过研究古器物“明其制度”“正其文字”“补经传之阙亡”。清代金石考据之风更盛,在鉴别、分类及文字考证等方面多有成就。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田野调查和发掘为特征的近代考古学在欧美建立。20世纪20年代,田野考古方法引入中国,以殷墟发掘为代表的近代考古发现促成其与金石学的结合,形成了中国考古学。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学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们的工作是以考古资料来阐明中国古代文明”,建设“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成为新时代的使命。材料三中国考古百年成就(部分成果)示意图(1)简要说明中国考古学对金石学的继承与发展。(4分)(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任选3个视角,简述考古成果对历史研究的贡献。(8分)①继承:金石学是考古学的前身;二者都以历史研究为目标。②发展:考古学使用了田野考古方法:研究的主要对象从青铜器和石刻转变为考古发掘资料。考古成果有助于研究中外交往。位于陆上丝路的敦煌悬泉置邮驿遗址和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为研究汉至唐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南海1号”沉船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和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新材料。(2021·天津新高考·17).(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5世纪末期起,一些来自人们刚刚知道的地方的“奇物”出现在欧洲,刺激了学者们的研究欲望和收藏家们的好奇心。与此同时,在思想解放浪潮冲击下,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初步形成了自然科学的分类和科学实验方法。17世纪,一些思想家和科学家纷纷倡议建立博物馆,认为博物馆将会“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成为发明家集结与交换心得的场所”。18世纪40年代起,英、法等国相继建立起自然史博物馆。当时的博物馆追求珍奇物品和标本的齐全,陈列繁杂。——摘编自《博物馆的历史》材料二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博物馆的布展开始突出展品演化的时序和内在联系。博物馆的海量收藏品形成一个巨大资料库,为世界各国的学者展开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并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1820年,法国建立国立科学技术博物馆,以展示机器和制造技术为主,免费向公众开放。1909年,英国成立伦敦科学博物馆,接收了1851年、1876年两次世界博览会的一些机械展品,收藏了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和史蒂芬孙发明的机车等。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在各大博物馆参观,各博物馆之间的展品巡回展览也逐渐增多。——摘编自《博物馆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博物馆建立的历史背景。(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博物馆所发挥的作用。(10分)(1)新航路开辟,美洲物品的传入;文艺复兴的出现;自然科学分类和科学实验方法的推广;启蒙运动的发展,启蒙思想家的倡导;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2)记录和保存了人类文明进程的物证。存放大量世界各地的珍奇物品、古物等;收藏了工业革命时代的重要物品。提供了科学普及、教育研究的场所及资料。博物馆的布展呈现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学者们利用博物馆的丰富资料,取得了重要成果。成为不同文化交流的窗口。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在博物馆了解、感受异域文化和多种文明发展的历程。(西工大附中模拟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敦煌壁画之维摩诘经变图》

《敦煌壁画之唐代风俗图》

北魏的王室、北周的贵族都对莫高窟的建造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更不必说隋代、初唐、盛唐时,敦煌一带的官府和民众,一起把明丽的时尚融入莫高窟的欢快景象了。连安史之乱以后占领敦煌的吐蕃势力,以及驱逐吐蕃势力的张仪潮军队,本是势不两立的敌人,却也都参与修护莫高窟。五代十国时期的曹氏政权对莫高窟贡献很大,到宋代,先后占领这一带的西夏政权和蒙古政权,也没有对莫高窟造成破坏,这实在是奇迹了。莫高窟到元代开始衰落,主要是由于蒙古军队打通了欧亚商贸路线,丝绸之路的作用减弱,敦煌变得冷清了。——余秋雨《山河之书·莫高窟》材料二20世纪40年代,常书鸿、段文杰、欧阳琳、孙儒侧、史苇湘等一批前辈专家,满怀对敦煌艺术的向往来到莫高窟。伴着大漠戈壁,土屋油灯,在这里扎下根来,开创了敦煌石窟保护、临摹和研究的基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有李其琼、李贞伯、万庚育、李云鹤、关友惠、刘玉权、贺世哲、施萍婷、李永宁、孙修身、樊锦诗等一批专家学者响应祖国号召,从四面八方来到莫高窟。与常书鸿、段文杰等先生一样,他们来到莫高窟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漫漫黄沙,掩不住他们探索敦煌石窟的热情;大泉苦水,冲不走他们保护敦煌石窟的决心。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忍受着和家人分居两地,子女无法接受正常教育的痛苦,默默无闻地守护着祖国的文化宝库。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们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仍无怨无悔、不离不弃。他们被称为“打不走的莫高窟人”。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为敦煌研究院带来全新气象。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仍有莘莘学子,投身敦煌,淡泊明志,弦歌不辗,将前辈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长期以来,无论在敦煌研究院内部,还是社会各界都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在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莫高窟人身上积淀和凝结了一种代代相传的可贵的精神。2014年,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在"敦煌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将这种精神明确命名为“莫高精神”。——敦煌研究院材料三我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讲过:“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季羡林先生说过:“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新华网《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