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辽宁卷】
语文・全解全析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妖爆(rao)娉婷(ping)凝望(nmg)大发雷摩(ting)
B.摇里(ye)箴言(jian)孤簟(wu)富丽堂辜(huang)
C.惊赅(hai)旌旗(jing)鲜加(yan)迫不及待(po)
D.分外(fen)飘逸(yi)篝火(gou)人声鼎沸(期)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大发雷摩——大发雷霆;
B.箴言(jian)------zhen;
C.惊赅——惊骇;
故选D。
2.(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五子棋与围棋同为黑白两色棋子,初时棋盘也可通用,但技法迥异,原理亦倘若以水作比,围棋就
如同天降雨点,_成河,肆意奔流并力图席卷更多领地,大有洪水漫延之势。五子棋则是山涧溪流,蜿蜒缓
行,独辟蹊径,历经山路崎岖,一路涓涓有声。其实,黑白棋子更似日月星辰,_之际,仿佛将银河搬上了
棋盘。
A.大相径庭汇总纵横交错B.大同小异汇聚觥筹交错
C.大相径庭汇聚纵横交错D.大同小异汇总觥筹交错
【答案】C
【详解】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运用。
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根据“技法迥异”可知句意
是相差很远,因此第一空应填“大相径庭”;
汇聚:意思是指会在一处,没有分开的意思。汇总:意思是把各种材料或情况汇集到一起。根据语境,“汇
聚”与“成河”搭配,可知第二空应填“汇聚”;
纵横交错:指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觥筹交错:意思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
人聚在一起饮酒的热闹情景。此处形容“黑白棋子”,可知第三空应填“纵横交错”;
故选C。
3.(2分)阅读下面语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劳动是:如幸福的源泉。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是人生出彩的金钥匙,也是创
造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劳动同时也是成长成才的必修课。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只要树立正确的劳动
观,就能真正理解劳动的本质和价值,准确掌握历史前进、社会运转的内在机理。劳动是光荣号高尚的,
热爱劳动、不懈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A.“一切”是代词,“而”是连词,“热爱劳动”和“不懈奋斗”都是偏正短语。
B.“劳动同时也是成长成才的必修课。”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劳动也是必修课”。
C.“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是人生出彩的金钥匙,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
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只要……就”换成“只有……才”。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基础运用。
A.有误,“热爱劳动”是动宾短语;
B.有误,这个句子主干是“劳动是课”;
C.有误,“是……也是……”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故选D。
4.(5分)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1)(2分)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这首诗表达了华夏儿女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明末清初小说家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D.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答案】C
【详解】C.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而不是明末清初的小说家,选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C。
(2)(3分)名著阅读
一个好的书名,往往内涵丰富。请仿照示例,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部,解读其书名。80字左右。
《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星照耀中国》
解读示例(《骆驼祥子》):祥子是书中的灵魂人物,他善良淳朴,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对生活
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祥子的人生经历中,还曾与骆驼有过一段故事,并因此而得名“骆驼
祥子”。
【答案】示例一:《朝花夕拾》,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喻指鲁迅晚年回忆青少年时期的人和事。书名用比
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鲁迅在晚年回忆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各种经历,并抒发了自
己的情思。
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指信念、意志和毅力;“烈火”指特殊的、艰苦的环境和条件,钢铁在
烈火中炼成,含义就是坚强的战士是在同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示例三:《红星照耀中国》,“红星”本指红军战士帽子上的红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
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详解】考查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鲁迅青少年时期的各种经历,是“朝花”;
鲁迅在晚年回忆这些经历,并抒发了自己的情思,如作者对“猫”的厌恶,对“阿长”“藤野先生”的深情赞美,
这是“夕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
的一部优秀小说。主人公保尔所走过的道路,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
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含义要结合主人
公保尔的成长经历来理解。明确“钢铁”是指钢铁般的意志,“炼成的”明确是一个历练的过程。钢铁是在烈火
里锻炼、高温冷却而成的,因此它很坚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用保尔的成长经历诠释了书名的含义。突
出了主人公从一个工人子弟,克服各种困难,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锻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
的无产阶级战士,他的成长经历如同钢铁在革命熔炉里锻炼成钢。
《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的“红星”,本指红军战士帽子上的红五角星,这里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
的红色革命。"照耀中国”说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如同一颗闪闪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
,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表现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信心。
5.(6分)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3)落红不是无情物,o(龚自珍《己亥杂诗》)
(4),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学习是很愉快的事,正如《论语》所说“,要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新人,必
须加强学习。(《论语・十二章》)
【答案】天涯若比邻人有悲欢离合化作春泥更护花折戟沉沙铁未销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题。
【甲】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初见嵩山
宋•张来①
年来鞍马困②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③。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解】①张来: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②鞍马困:鞍马劳顿,指辛苦奔
走于道路。③豁我怀:使我开怀。
6.(3分)下面选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写诗人归隐田园后悠然自得的心态,体现他决心摒弃世俗功名后回归自然,乃至步入“得意忘言”
境界的人生态度和生命体验。
B.乙诗第三句中,“日暮”点名了时间,天已傍晚。“北风吹雨”为下文嵩山的出场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
物贬谪后抑郁苦闷的心情。
C.甲诗中“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写出了诗人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乙诗尾句的“出”字运用以静写
动的手法,赋予了山峰动感。
D.甲诗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乙诗尾句中的“清瘦”是诗人高洁
傲岸的人格操守的写照。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有误,乙诗尾句的“出”字运用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了山峰动感;
故选Co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
手指不可屈仲,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展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孩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
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烽然若神人;余则缰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
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縻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
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
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自秦、汉以来,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①,何哉?余犹及
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
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茯②于昔人;
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
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③,以为己有。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
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
心也。
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节选自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注:①【苟简】草率简略。②【倍徒(XI)]一倍、五倍。概指数倍。③【膏味】甘美的滋味。
7.下列选项中加,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朗加冠公择朗已涉其流
B.至慕圣贤之道有所广军
C.方冬烈风供其无方之求
D.求而不得者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9.断句(用/断两处)
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
10.甲乙两文都谈到了读书,宋濂幼时和老儒学者少时都采用了①—的读书方法。甲文中宋濂将自己与太
学生的学习条件对比,突出了②—对学有所成的重要作用;而乙文中李公择③“—”的读书表现与学者、
后生科举之士不同,表明了李公择能把所读转化为学养的原因。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的启示是④—o
【答案】7.A8.(1)所以我虽然愚笨,最终我有了更多的见识。
(2)因此不把书藏在家中,而藏在先前所居的僧房,这是仁者的心思。
9.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
10.例:抄书示例:专心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示例:我们现
在不愁无书可读,但不能拿书当摆设,要用心读书,深入钻研,才能不断丰富自己。
【解析】7.A.已经'已经
B.更加'增加
C.深'穷尽
D.得到'同“德”,感激
故选Ao
8.(1)所以我虽然愚笨,最终我有了更多的见识。
(2)因此不把书藏在家中,而藏在先前所居的僧房,这是仁者的心思。
9.考查断句。句意为:公择离开以后,山中的人怀念他,便把他住过的地方命名为“李氏山房”。“而”表示
顺承,其前应断句。“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是人们“思之”的具体表现。故断句为: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
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故选B。
10.考查比较阅读。
第一空:根据甲文中的“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和乙文中的“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
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可知,宋濂幼时和老儒学者少时都采用了抄书的读书方法。
第二空:根据甲文末段中的“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可知,宋濂认为自己学有成就的原因是专心,专心于学习,心无旁鹫。
第三空:根据乙文第二段中的“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③,以为己有”可知,
他的读书表现是“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
第四空: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从宋濂的经历可以得出启示:读书学习需要勤奋刻
苦,心无旁鹫,不重物质的丰富,而重精神上的满足。从公择的经历可得启示:广泛地涉猎了各类图书,
探讨了它们的源流,采撷了其中的精华,并且仔细品尝了其中的美味,化为己有。
【点睛】参考译文:
乙:自从圣人孔子开始,人们的学习都一定是从读书开始的。自从秦汉以来,书越来越多,读书的人
没有哪一个没有书的,然而学习、读书的人却越来越不认真,这是为什么呢?我还赶得上见到那些老一辈
的儒学先生,据说他们小时候,想要找《史记》《汉书》也找不到;有幸借到了,都要亲自动手抄写,日夜
背诵,唯恐抄不完、背不熟就要归还了。近年来书商间相互辗转翻刻刊印书籍,诸子百家的书,每天都有
千万流传于世。对于读书人来说,当今的书是这样地多又是这样地容易得到,照理说他们的文章词采和学
术造诣,应当比古人好上许多倍。可是现在参加科举考试的年轻士子,全都把书捆扎起来而不去阅读,言
谈空洞无物;漫无根底,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的好友李公择,年轻时曾在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中的僧舍里读书。公择离开以后,山中的人怀念他,
便把他住过的地方命名为“李氏山房”。那里的藏书共有九千多卷。公择已经广泛地涉猎了各类图书,探讨了
它们的源流,采撷了其中的精华,并且仔细品尝了其中的美味,化为己有。可是那些书依然像它们本来的
样子,并没有丝毫的损毁。公择打算把这些书留传给后来的人,供他们对书籍无限的需求,从而满足他们
的才智和天分所应当得到的知识。所以不把书藏在家里,而是藏在他从前住过的僧舍中,这是品德高尚的
人的苦心。
公择要我写篇文章作为他的庐山藏书记,于是才写下了上面的一席话,让后来的人得知以前的君子见
到书的困难,而当今的读书人有书却不读,是非常可惜的。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8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
【材料一】
据北京青年报6日报道,谈到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王虹表示,随着高等教育的普
及,大学生数量众多,已不再是天之骄子,在认清就业形势同时,就业眼光也不能太局限了。不要局限于
那些大家认为好的职业,也不要把区域锁定在大城市。王虹表示,上大学是为了开拓眼界、学习知识的,
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家乡而不是逃离家乡。大学毕业也可以回到农村,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建设自己的家乡。
现在国家也在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年轻人还是有蛮多事可以干。
(节选自《90后博导:没必要都在大城市使劲“卷”》)
【材料二】
在学校里接触到的00后学生给郑亚莉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彰显个性、坚持原则,同样踏实努力,
在择业上的自主意识更强、职业选择更加多元、更加关注就业体验和价值体现。因此,所谓的‘00后整顿
职场现象'恰恰是提醒了雇主,需要在满足年轻员工需求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他们的潜力和能力,为单
位创造更多的价值。”
(节选自《1158万背后的就业关切》)
【材料三】
华东理工大学应届生郑潘在综合考量后,最终选择返乡建功立业。“大学学习生涯让我见识了大上海
的繁华与喧嚣,”他认为,“相比上海这样的东部沿海地区,西部更需要建设者更需要青年大学生,更需要新
鲜血液的注入,让乡愁不愁,让家乡出彩,这是一场我与家乡的双向奔赴。”
好男儿志在四方,跨地域、跨区域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加之长三角一体化等因素,人才流动性更为充
分与平衡。对于在沪完成高校学业的应届生,上海并不一定是就业的唯一选择地。在综合考虑生活成本、
通勤时间、薪资水平后,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更趋理性。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冯磊告诉
记者,往年已经就业的学生中,有75%初次就业留在上海,而今年做了初步的就业意愿调查后发现,有意外
地就业的比例要比往年高一点,
他们中,有的想去长三角苏浙一带,有的则愿意去二、三线城市就业、定居;一些生源地是中西部地
区的学子,想去成都、重庆等中部地区比较发达的城市;还有的想回老家就业,方便照顾父母。“预计今年
留在上海的比例,大约会比往年下降”就读上海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张同学:“上海的
生活成本,尤其是房价对我而言比较高,所以想去苏浙一带工作。”上海海事大学赵洋笑着告诉记者,自己
老家在青岛而大连离家比较近,自己也更喜欢慢节奏,靠海边又能看到下雪的地方。“找工作得找一个自己
觉得最适合的地方,才能好好干,才能干得长久。
(节选自《沪上就业季,00后为主的大学生职场选择》)
【材料四】
智联招聘针对返乡就业发起的调查发现,职场人对回乡就业的认识偏理性,近90%的讨论者并不认为
年轻人回老家是“没出息
业内认为,近年来,非一线城市产业环境、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家乡发展呼唤人才,也造就人才。返
乡毕业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地方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地方要充分利用人才,提供优厚的薪酬待
遇,支持青年在各方面的实践和创新,提供宽阔的发挥空间,让返乡毕业生发挥才能、施展抱负;同时解
决毕业生住房、落户、子女教育等问题,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节选自《聚焦毕业生回乡就业》)
11.(2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王虹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众多及毕业生就业眼光
过于局限。
B.“00后整顿职场现象“提醒雇主不仅要满足年轻员工需求,也要充分利用他们的潜力和能力。
C.由于房价高、生活成本高、薪资高等原因,今年留在上海就业、定居的比例,会比往年下降5%-10%。
D.不少大学生有返乡就业意愿,非一线城市及地方也要提供充足的条件便于人才发挥才能,实现游子
和家乡“双向奔赴”。
12.(3分)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呈现哪些特点?
13.(3分)小语生源地是中西部地区,在上海上大学,马上要面临就业选择,到底留在一线城市,还是回
乡就业,抑或去二、三线城市就业,他非常迷茫。你建议他作何选择呢?请结合上面材料给出合理建议。
【答案】10.C11.大学生群体正呈现多元化的职场选择;自主意识更强;更加关注就业体验和价值体
现;就业更趋理性;有意外地就业的比例上升。12.示例一:建议小语回家乡就业,理由:①上大学
是为了开拓眼界、学习知识的,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家乡而不逃离家乡。大学毕业也可以回到农村,用自己
学到的知识去建设自己的家乡。②国家也在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响应国家号召。③大城市生活成本尤其是
房价比较高,难以在大城市扎根。④方便照顾父母。(答到三点即可)
示例二:建议小语到西部地区就业,理由:①相比上海这样的东部沿海地区,西部更需要建设者,更需要
青年大学生,更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②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尤其是房价比较高,难以在大城市扎根。
示例三:建议二、三线城市就业,理由:①生活成本低;②房价没有一线那么高;③通勤时间相对较短;
④生活节奏相对较慢;⑤就业体验更好。
【解析】10.本题考查容材料信息的筛选和辨析。
C.依据材料三第三段“预计今年留在上海的比例,大约会比往年下降5%—10%”中的“大约”一词可知,选项
中“今年留在上海就业、定居的比例,会比往年下降5%—10%”这句话表述过于绝对,表述有误;故选C。
1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依据材料二“在学校里接触到的00后学生给郑亚莉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彰显个性、坚持原则,同样踏实
努力,在择业上的自主意识更强、职业选择更加多元、更加关注就业体验和价值体现。’”可以概括为:在择
业上的自主意识更强、职业选择更加多元、更加关注就业体验和价值体现;
依据材料三第三段“他们中,有的想去长三角苏浙一带,有的则愿意去二、三线城市就业、定居;一些生源
地是中西部地区的学子,想去成都、重庆等中部地区比较发达的城市;还有的想回老家就业,方便照顾父
母”可以概括为:大学生群体正呈现多元化的职场选择;
依据材料三第二段“在综合考虑生活成本、通勤时间、薪资水平后,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更趋理性”可以概
括为:大学生就业更趋理性;
依据材料三第二段“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冯磊告诉记者,往年已经就业的学生中,有75%初
次就业留在上海,而今年做了初步的就业意愿调查后发现,有意外地就业的比例要比往年高一点”可以概括
为有意外地就业的比例上升。
12.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能力。可以依据大学生是留在一线城市,还是回家乡,还是去二三线城市就业这三
种情况表述理由即可。
示例:建议小语回家乡就业。理由如下:家乡更需要人才;离家距离近,方便照顾老人或家庭;大城市生
活成本过高、将来生活负担、压力太大;有用武之地,可以把学到的知识贡献给家乡经济建设。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17分)
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
①一边是绵延不绝的高黎贡山,一边是壁立千仞的碧罗雪山。谷底的那片碧绿,是从青藏高原汇聚千
溪万泉而来的江水。江水时急时缓,水声或如悄声细语,或如雷声阵阵。这就是怒江。它沿岸的一条公路
如游丝般蜿蜒,我们乘坐的大巴,像甲壳虫似的在公路上缓缓移动。
②一路向前。紫红的三角梅拥挤在山脚,亮白的陈年积雪闪烁在山巅。一个又一个村寨攀上山腰,悬
挂于峭壁和陡坡之间。时隐时现的袅袅炊烟、鸡鸣犬吠,微茫又邈远。
③我将脑袋伸出车窗,使劲睁大双眼,却怎么也无法在一望之中把这宏大瑰奇的景象尽收眼底。在怒
江大峡谷面前,我们仿佛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④忽然,从邻座传来了音乐声,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我有点吃惊,既因为游客中竟然有人喜
欢西方古典音乐,也因为那不同凡俗的浑厚乐声和细腻的音质。”是用手机播放的吗?“我用手指捅了捅那位
倚靠在椅背上闭目聆听的同行者。他立起身,把身侧一个用三层板拼合起来的木匣亮了出来。那是他自制
的一个播放机,插上存有上千首乐曲的U盘,就能随意选播自己想听的乐曲。
⑤“英雄!这些山、这些水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支交响乐简直就像是为它们谱写的。''对这支曾被一些
音乐评论家认为艰涩难懂的乐曲,他竟然这样解读。
⑥这位游客来自北京,在这一带当过“知青”,回城后成了一名教师。老伴去世后,他没有在高楼独守
孤影,而是迈开脚步四处旅游,快七十岁的他,精神婴锦。“当年我只是觉得山里生活艰苦,却没有发现这
里的景色这么撩人。“他笑了笑,接着对我说:“在城市的熙熙攘攘里,我常常感到寂寞,而进入山水的怀抱,
我就像回到了那个曾经完整的家,心安!”也许,曾和自己的青春融为一体的地方就是故土家园吧,这位老
人是寻找他的青春来了。
⑦当雄浑的山河打开自己的胸膛,成千上万种美就在人们眼前次第呈现。怒江第一湾,像一块马蹄形
的翡翠,安稳地置放在群山之间。这个弯转得那么优雅,就像华尔兹舞中旋动的长裙一角;又转得那么不
动声色,甚至没有激起半朵浪花。
⑧导游姓李,50多岁模样,当她开朗地大笑的时候,眼角和额头的皱纹都在爬动。当大巴车继续向着
山河敞开的方向前行,李导趁着空闲向大家讲述起自己的身世。李导的家乡在怒江州北部。早年,那里不
通公路,物资匮乏。当地政府曾组建马帮,运送粮食和其他生产、生活物资,救助群众。她就是其中的一
个赶马人。泥石流、桥梁损毁、雪崩……甚至自己的丈夫也遇难于赶马途中。十多年里,她流汗流血,历
经艰险,遭遇了难以想象的苦痛,也一次次见证了乡亲们在山间铃响马帮来时的喜极而泣。
⑨值得庆幸的是,一条条公路终于打开了闭锁的山区,她的家乡和外界的联系变得便捷。
⑩前些年,为提高云南茶叶的知名度,云南组织了一次马帮驮茶进京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马帮看
到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辆、霓虹闪耀的商场和穿着入时的男女……在宽阔的大街上,在汹涌
的人流中,马帮不再像行走于山间古道时那样自然。蹄声犹犹豫豫,马儿的脖铃声错落纷乱,什么时候该
走?什么时候要停?前面的岔道如何选择?这些都变得难以确定。
⑪如果说,大山曾经遮挡过她的目光,那么,这次马帮驮茶进京的活动,则在她面前打开了一幅全新
的生活画卷,引发了她的思索,时代也许不再需要传统的马帮了。短暂的迷茫和一时的失落在所难免。但
很快,她就决定从熟稔的生涯中拔脚而出,她开启了生命的另一扇门——成了一名高山导游。在为四方游
客的服务中,她感受到了充实与快乐。
⑫当汽车开过由两块巨大山石天然组成的“门''时,"丙中洛''三个字出现在一块竖于路边的石条上。李
导招呼大家下车。观景台修筑在一道深谷之上,当我眺望山谷对面被云雾笼罩住的山坡以及山上的村寨时,
迷离朦胧的烟火人家好像也被一种神秘感笼罩住了。
⑬李导带领着大家,向如画河山的更深更远处走去。
⑭前方,一定还有许多难以置信的美被崇山峻岭收藏,还有许多惊叹在目光的扩散和腿脚的迈动间发
出。
⑮我知道,当人们像雄浑的山河一样打开自己时,就能够收获很多。
(选自《光明日报》,作者原因,有删改)
14.文章写了“我”游历怒江时所见之景和内心感受,结合文章内容,填写表格。(4分)
观赏自然景物内心感受
俯视宏大瑰奇的峡谷①
②赞叹
眺望云雾笼罩的村寨③
走向如画深远的河山④
15.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4分)
一个又一个村寨攀上山腰,悬挂于峭壁和陡坡之间,那一座座垛木房,就像长在千年古树干上的苔野,湿
漉漉地延展。
16.文章第⑧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属于,揣摩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3分)
17.阅读文章,说说山河、北京游客和李导打开自己的方式分别是什么。(3分)
18.第⑩段中说“当人们像雄浑的山河一样打开自己时,就能够收获很多“,你认为“人们”能够收获些什么?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你又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
【答案】【答案】14.示例:①渺小(震撼)②看到优雅平缓的江湾③神秘④向往415.运用拟人、比喻的
修辞手法,将村寨人格化,把垛木房比作长在千年古树上的苔葬,生动形象地写出村寨所建的地理位置的
独特,以及垛木房的多、密,形象化的描写表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赖的关系。流露出作者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之情。(意对即可)416.插叙/补充交代了邻座游客北京老人的身份和经历,
以及与这一带山水的渊源。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表现了老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仍然积极乐观的态度,使人
物形象更丰满。为下文写老人敞开胸怀、拥抱山水做铺垫,暗示文章主旨。(意对即可)317.示例:
山河“打开自己”是向人们展现出成千上万种美。北京游客“打开自己”是迈开腿四处旅游。李导“打开自己”
是换一个职业,成为一名高山导游。318.示例:人们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重新认识了自我,收获了
充实、快乐和美好。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打开自己,寻求多种解决办法,就能更好地战胜
困难。3
【解析】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和情感主旨把握。
根据第③段“在怒江大峡谷面前,我们仿佛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可以感受到作者俯视宏大瑰奇的峡谷
时的渺小(震撼)。
根据第⑦段“怒江第一湾,像一块马蹄形的翡翠,安稳地置放在群山之间”和“这个弯转得那么优雅,就像华
尔兹舞中旋动的长裙一角”可知,作者在眺望优雅平缓的江湾时发出赞叹。
根据第⑫段“眺望山谷对面被云雾笼罩住的山坡以及山上的村寨时,迷离朦胧的烟火人家好像也被一种神秘
感笼罩住了”可知,作者眺望云雾笼罩的村寨时感受到神秘。
根据第⑬段“李导带领着大家,向如画河山的更深更远处走去”和第⑭段的“前方,一定还有许多难以置信的
美被崇山峻岭收藏,还有许多惊叹在目光的扩散和腿脚的迈动间发出”可知,作者走向如画深远的河山时充
满了向往。
15.本题考查语句修辞赏析。
由“一个又一个村寨攀上山腰”可知,“攀”字将村寨拟人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村寨沿
陡坡向上修筑的情形;由“那一座座垛木房,就像长在千年古树干上的苔群”可知,将木房比作苔葬,运用比
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共生的关系。表现了当地人的坚毅和顽强,
以及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赞美。
16.本题考查插叙。
由第⑧段“在这一带当过‘知青’,回城后成了一名教师。老伴去世后,他没有在高楼独守孤影,而是迈开脚
步四处旅游,除了带着自制的播放机,还带着一台数码相机。’昨天刚从拉萨坐飞机到昆明,在候机大厅的
凳椅上,我脚搭在行李箱上睡了一夜,今天就乘车直奔怒江来了’”可知,文章第⑧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属
于插叙。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为了补充交代来自北京的游客的经历和心态,揭示了他对怒江大峡谷的深
厚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情感深度,暗示文章主旨。同时,这一插叙也为后文游客播放音
乐的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使得文章结构更加紧凑,逻辑更加严密。
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根据第⑦段“当雄浑的山河打开自己的胸膛,成千上万种美就在人们眼前次第呈现。怒江第一湾,像一块马
蹄形的翡翠,安稳地置放在群山之间”可知,山河“打开自己”是指展现出其自然的美丽和壮观。
根据第⑥段“老伴去世后,他没有在高楼独守孤影,而是迈开脚步四处旅游,快七十岁的他,精神婴铳。’当
年我只是觉得山里生活艰苦,却没有发现这里的景色这么撩人”'可知,北京游客“打开自己”是通过旅游的方
式,离开城市的孤独,去寻找青春的记忆和自然的美丽。
根据第⑪段“但很快,她就决定从熟稔的生涯中拔脚而出,她开启了生命的另一扇门一成了一名高山导游。
在为四方游客的服务中,她感受到了充实与快乐”可知,李导“打开自己”是转行成为导游,从过去的艰辛和
痛苦中走出来,寻找新的充实和快乐。
1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启示。
根据第⑥段北京游客的经历,他离开城市的孤独,通过旅游找到新的生活体验,收获了快乐;根据第⑪段
李导的故事,她在经历了马帮生活的艰辛后,勇敢转换职业,成为导游,收获了充实和新的快乐。这些都
表明,当人们像雄浑的山河一样敞开心胸,接受新的挑战和变化时,可以收获个人成长、内心的满足感以
及对生活的新的认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比如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难题,如果敢于尝试新的方法,跳
出熟悉的舒适区,就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从而获得进步和成就感。因此,这个启示是:在面临困
难时,我们不应该固守现状,而要敢于打开自己,接受新的挑战,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发现生活的多
样性和美好。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2题。(11分)
涵养与弘扬新时代优良家风
黄雄义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不论时代如何变化,家庭之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均具有不可或缺的
重要效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前提。
②家风建设,是为“家之本在身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一个家庭所形成、体现的风尚风貌。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风与个人成长乃至家庭兴衰紧密相连。好的家风,蕴含着满满的正能量,促使个
人健康成长、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促进家道兴盛。家风既作用于个人和家庭,又能持续影响整个
社会的风气。当千万家庭的家风汇聚融合在一起,就能“积小流以成江海”,使其内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
蔚然成风。“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说的即是此理。
③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着重家风的深厚文化传统。在中国古代,凡是注重修身齐家、训导子孙者,无不
追求涵养优良的家风,并习惯于将其精神融贯于成文家训,以期达到“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的良好效果。
如,周公旦作《诫伯禽书》告诫儿子伯禽要恪守六种谦德,“毋以鲁国骄士“;包拯治家如执法,特立家训
碑,严令后世子孙禁犯赃滥,否则就得承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莹之中''的惩罚;司马光
作《训俭示康》教导儿子要以俭素为美,牢记“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这些家训家规,重心皆在于为子孙
后代立规矩、树精神。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为新时代我
们涵养和弘扬优良家风提供了支撑。对于家风建设,老一辈革命家同样高度重视,推动了红色家风的形成
与发展。革命前辈们塑造的红色家风,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坚持和延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
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当今时代日新月异,城乡家庭的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新变化。新时代的
家风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基本内容,也要
传承尊老爱幼、母慈子孝等传统家庭美德。概言之,新时代的好家风,应是融贯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客观需求于一体的家风,应贯穿和体现爱国爱家、相亲相爱、
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时代的家风建设要系统推进。近年来,各地广泛开展家风示范基地阵地建设、
优良家风代表家庭评选等家风建设活动,已在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热烈的学习氛围。我们要继续加大宣传推
广,以讲故事、树典型等多元方式让新时代的家风厚植民心,让人民知其含义、知其所然。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0.简要分析选文的论证思路。(3分)
首先,引出本文的论题;然后论证①;接下来从
“②”“③”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全文,提出期望。
21.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中有三个事例,能否删去其中的一个事例?为什么?(3分)
22.下面是某学校学生会宣传部拟征求以“涵养与弘扬新时代优良家风”为主题的宣传语样例,请你结合选文,
联系生活实际拟写一条该主题的宣传语向学生会投稿。(3分)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拥有良好家风的家庭,必定是一个邻里和睦、幸福美好、平
安快乐的家庭。
【答案】19.我们要涵养与弘扬新时代优良家风。20.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中华民族历来就
有着重家风的深厚文化传统新时代家风建设的具体内容21.不能删去。划线句子按照时间顺序分
别列举了周公旦、包拯、司马光等人教导子女以及后世子孙的故事,充分有力地论证了“中华民族历来就有
着重家风的深厚文化传统”的观点,使论证更严谨,更有说服力。22.“家风正则品德优,品德优则行为
端。”拥有良好家风的家庭,必定是一个母慈子孝、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家庭。
【解析】19.本文考查议论文论点的提炼与概括。论点是作者完整的看法、见解和主张,能够统摄全文。
一般是文章标题,或出现在文章的首尾段,也有的需要自己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文章开头第①段先指出了“家
庭,,的重要性,再根据“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
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前提”,可见“家风建
设”的重要意义,故文章的中心论点可用文章标题“涵养与弘扬新时代家风”进行提炼概括:我们要涵养与弘
扬新时代优良家风。
20.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
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
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
第①空:根据第②段“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一个家庭所形成、体现的风尚风貌”,“好的家风,蕴
含着满满的正能量,促使个人健康成长、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促进家道兴盛。家风既作用于个人
和家庭,又能持续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可知,文章在开头第①段提出
论题后,接着论证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第②空:根据文章第③段“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着重家风的深厚文化传统……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为新时代我们涵养和弘扬优良家风提供了支撑”可概括为: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着
重家风的深厚文化传统;
第③空:根据文章第④段“新时代的家风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热爱中华民族的基本内容,也要传承尊老爱幼、母慈子孝等传统家庭美德”可概括为:新时代家风建设的具
体内容。
21.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画线句列举了周公旦、包拯、司马光等人教导子女以及后世子孙的故事,这是举
例论证。这三人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联系本段首句“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着重家风的深厚文化传统”可知,
列举三个实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着重家风的深厚文化传统”的观点。三个实例,使论证
更加严谨,更有说服力。
22.本题考查阅读启示。拟一则以“涵养与弘扬新时代优良家风”为主题的宣传语,然后仿照题目中给出的示
例分析即可。
示例: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拥有良好家风的家庭,必定是一个行善积德、幸福和谐、团结
互助的家庭。
四.作文(50分)
23.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
鹉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南北朝《颜氏家训》)
释义:学习是为了求得长进。我却看见有的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轻慢同辈。大
家仇视他像对仇敌一般,厌恶他像对恶鸟那样。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
②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
(宋代张道洽)
请从以上材料中,选择自己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二)生于世间,我们阅读着各种各样的书。花鸟虫鱼、草木荣枯是一本书,启迪你为人处事的智慧;各
行各业独领风骚的古今名人是一本书,引领你打开成功的大门;朝夕相伴的师长亲友也是一本书,帮助你
走稳自己的人生路……以诗意的慧眼去看,人生处处皆是书,只要用心体察,你会发现身边有许多人、事、
景、物值得你去品读,都是你生命中重要的那本“书”。
请以“你是我的一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
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话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父母也从小这样教育我,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条小道扔小石头。虽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见了,急忙上前制止了
我,并教育我道:“怎么能这样子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气,但又委屈地说。“你这样可能会让骑
车的人摔倒,这等于是在陷害别人!”爸爸激动地说着,我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看到我好像意识到了错误,爸爸的口气缓和下来了,继续说:“儿子,你应该还记得去年摔倒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简单担保合同格式
- 签约调理身体合同模板
- 窗帘出租改造合同范例
- 2024版珠宝首饰设计委托合同
- 2024解除建筑施工合同的协议书范文
- 二零二四年度北京租大客车旅游用车定制合同
- 建筑工程行业合同范例
- 管理种植合同范例
- 2024年度技术研发合作合同模板参考
- 校园安全检查制度(4篇)
- 国开(内蒙古)2024年《创新创业教育基础》形考任务1-3终考任务答案
- 2024入团知识题库(含答案)
- 职业发展展示园林
- 电梯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内容表格
- 职业生涯规划(图文)课件
- 1+X数字营销技术应用题库
-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精编)
- HCCDP 云迁移认证理论题库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 保险公司招聘销售的笔试题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精美版)21 古诗三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