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之记叙文阅读
16学会拓展探究
【阅读点拨】
一、考题形式
文中说,中国人心中始终有一种田园情结,田园可以“洗心”“养心”。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全
文和你的生活体验谈一谈。(2021重庆A卷)
二、答题方法。
1.观点看法类。(1)读懂文章大意,把握主旨,明确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和思想感情。
(2)针对话题,选择适当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表明观点态度。(3)阐述理由,列举生活实例、道理
来佐证观点。
2.举例建议类。(1)审读题干,分析题干要求,明确从哪一方面进行举例。
(2)细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3)结合生活实际,将文章内容及主旨与实际相结合进行举例。
【进阶训练】
一、基础过关。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桂圆
李春华
①家乡的北边是蒙山,东边是沂河,距离临沂有30公里。村里有条古道,老辈人说是古驿站。就凭大
街两边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店铺,便知昔日的繁华。
②太爷爷从祖上接手“惠仁堂”中医大药房。从先祖到爷爷这辈,都思想开明,医术精进,救治乡邻
不计其数,“惠仁堂”的名号,在十里八乡叫得响。谁承想,倭寇入侵,战火燃遍齐鲁大地,接着又是内战
起硝烟。好在家乡有蒙山做屏障,深居深山,兵家不愿光顾。
③每年春秋两季,爷爷都带着家族男丁,到十几里外的蒙山采药。蒙山雾气迷蒙,像迷魂阵,让人猜
不透到底藏着多少玄机。爷爷站在山顶,捋着花白的胡子说,蒙山四季分明,有山有水,是中药材的生长
宝地。这里中药材有1005种之多,是天然的药材库啊,咱要用之于民...
④每年冬天,爷爷都让我跟他睡,让我背诵古诗词和稀奇古怪的药材书,记得有《药性赋》《汤头歌诀》
等。我最犯怵他脱掉我的棉袄掐着我的骨头问,这块儿骨头叫啥?哎哟喂,皮肉是滋溜滋溜地疼呀。他那
架势,是想把中医栽进我的骨头里。我在心里叫苦,嘴上可不敢吭声。
⑤我有事没事就去中药房,翻腾一层层的方格药匣子,摩掌圆圆的拉手。管家安叔人和善,笑眼眯成
一条缝,透着暖意。我淘得满头大汗,他拿毛巾给我擦汗,又拉开中药匣子,摸出几颗土褐色、圆圆的干
果。孩子,拿着,桂圆好吃哪。桂圆?我眨巴眨巴眼睛,迟疑一下。他点点头,示意我尝尝。我三下五除
二,剥了果皮,把褐黑色的桂圆肉扔进嘴里。呀!薄薄的果肉,真甜哪!我来回嚼着已是光溜溜的果核。
嘻嘻,敢情药房也有好吃的。
⑥每次,安叔从山里采购药材回来,药房就来一次马车。爷爷和安叔老远把车队迎进大院。安叔探出
头,四下打量,“吭当”关上大门,跟着一溜小跑进了后院。
⑦我顾不上那些事,药匣子太诱人了。我瞄着药房没人,溜进去直奔药匣子。拉开抽屉,抓一把桂圆,
觉得不解渴。四下瞅瞅,又抓一大把塞进兜里,直到衣兜鼓鼓囊囊的,才跑出院子。我分给早就巴望着的
小伙伴。我们嚼着桂圆肉,用桂圆籽砸着对方,桂圆籽撒了一地。我像个猎人,伺机瞅着药房,抽屉里的
桂圆,成了我的猎物。逮着机会就装满衣兜,跟几个伙伴共享桂圆肉。我暗自得意,安叔没发现。我的胃
口也大了,拿的数量也成倍增加。蹊跷的是,药匣子像个魔法盒,总有满满的桂圆。
⑧安叔跟伙计赶着马车回来了。爷爷说,安叔去蒙山采药材,再送到临沂。当然,爷爷只是轻描淡写
地说几句,就麻溜去了后院。安叔沉着脸跟爷爷小声嘀咕。我好奇地跟过去,母亲拽住我,我不情愿地跟
着母亲回了前院。
⑨我像不安分的鲤鱼,在炕上来回打挺。干脆蹬上裤子,披上褂子,刺溜下炕,穿过漆黑的前院,悄
悄溜进后院。伙计举着火把,后院灯火通明。安叔正吩咐伙计装药材,马车上摞起了小山包。安叔带着几
个伙计上了马车,马蹄敲打得青石板嗒嗒响,不一会儿,马车消失在黑漆漆的夜里。爷爷说,药材送到临
沂一带的敌占区。
⑩安叔他们回来时,碰上了国民党的散兵,要征用马车回乡。安叔和伙计哪肯,那帮兵痞举起枪托对
他们一阵乱砸。幸好来了武工队,缴了散兵的武器,安叔和伙计才得以脱身。安叔鼻青脸肿的,胳膊也用
纱布缠着,渗出斑斑血迹。我问,疼吗?安叔说,不疼,药材送到救急了,俺这不算啥!
⑪安叔要回乡了,我跑进后院。他笑吟吟地拉着我。安叔,你别走!孩子,总要说再见的,没准儿哪
天咱又见面了!他说的话,我似懂非懂。
⑫安叔说:天不早了,回吧!明儿一早,俺就走了。我边回头边迈过门槛。
⑬佳圆甜吧?安叔神秘地笑了,在我头上轻抚了一下说,往后啊,好吃的多了,日子甜哪。我做个鬼
脸,吐吐舌头,笑着跑出后院。
⑭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政府召开隆重的表彰会,授予爷爷一块“岐黄①传薪火悬壶济苍生”
的牌匾和一枚“支前模范”奖章。颁奖人竟是安叔。
(选自《青岛文学》2022年第1期,有删改)
[注]①岐黄:岐伯和黄帝,相传为中医之祖。后以“岐黄”为中医医术的代称。
1.选文巧设伏笔照应,请写出与画波浪线句子相照应的语句。(2分)
伏笔:咱要用之于民
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药材送到临沂一带的敌占区
【解析】本题考查前后照应的手法。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
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注意在文中找出相关联的句子。第③段爷爷站在山顶,说“这里
中药材有1005种之多,是天然的药材库啊,咱要用之于民”,“用之于民”照应的是第⑨段“爷爷说,药材
送到临沂一带的敌占区”。
2.结合选文内容,写出画横线句子的言外之意。(4分)
(1)桂圆甜吧?
【参考答案】安叔所说“桂圆甜吧”是指桂圆本身的甜味,体现了安叔对“我”的疼爱、关切。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语句。结合第⑤段“管家安叔人和善,笑眼眯成一条缝,透着暖意。我淘得满头大
汗,他拿毛巾给我擦汗,又拉开中药匣子,摸出几颗土褐色、圆圆的干果。孩子,拿着,桂圆好吃哪。桂
圆?我眨巴眨巴眼睛,迟疑一下。他点点头,示意我尝尝。我三下五除二,剥了果皮,把褐黑色的桂圆肉
扔进嘴里。呀!薄薄的果肉,真甜哪!”分析,安叔所说“桂圆甜吧''是指桂圆本身的甜味,表现出安叔对
"我”的疼爱、关心之情。
(2)往后啊,好吃的多了,日子甜哪。
【参考答案】“往后啊,好吃的多了,生活是甜的”更是暗示等国家成立了,老百姓的生活会好起来,故用
桂圆的甜来暗示抗战胜利后的日子也是甜的。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语句。结合第⑭段“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政府召开隆重的表彰会,授予
爷爷一块'岐黄传薪火悬壶济苍生'的牌匾和一枚‘支前模范’奖章。颁奖人竟是安叔”分析,安叔回乡
前说“往后啊,好吃的多了,生活是甜的”是暗示等国家独立自主了,老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好吃的
越来越多。“桂圆的甜”暗示抗战胜利后的日子会越来越甜、越来越幸福。
3.选文中的“我”是个孩子,以“我”的视角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①“我”作为文章的线索人物,经历了爷爷让“我”背药材书、“我”偷药房的桂圆等事,并
且见证了安叔和爷爷的抗战活动。②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写,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时隔多年之后,“我”
依然记得年少时的事,足以说明这件事的影响之大,说明了爷爷与安叔种下的革命种子早已在“我”的心
中生根发芽,这样的写作视角深化了文章主题。③从“我”视角来讲述故事,体现爷爷的高超医术和安叔
的爱党爱民。在“我”身上,寄托了对安叔和爷爷的敬佩之情。④“我”在文中是孩童的身份,有一些事
当时爷爷和安叔并不让“我”知道,构成了“我”认知的局限性,这使得第一人称视角反而激发了读者的
阅读兴趣,期待谜底的揭晓。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第一人称的好处。①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
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本文中“我”作为文章的线
索人物,经历了爷爷让“我”背诵古诗词和稀奇古怪的药材书、带“我”采药、“我”偷药房的桂圆吃等事
件,并且见证了安叔和爷爷从山里采购药材运送到沂蒙山区等抗战活动。②以“我”的身份来叙述,“我”
可以是作者自己,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常用于叙述讲故事者的亲历亲为,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抒情性。
文中的“我”,时隔多年之后,依然记得年少时爷爷和安叔对“我”的关爱和影响,革命的种子早已在“我”
的心中生根发芽,第一人称的写作视角深化了文章“革命传承、红色精神传承”的主题。③在文中用第一
人陈的叙述,它的好处是真切自然,便于写“我”的心理活动,还可直接表达“我”的思想感情。本文通
过“我”的视角,写出了爷爷的高超医术、爱国爱家和安叔的爱党爱民,表达对他们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这使文章更具说服力,真实性,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语言更生动,不僵硬。④使用第一人称记叙,可
以直接向读者倾诉自己的见闻、经历和感受。“我”在文中是孩童的身份,对当时爷爷和安叔的送药材活动
一知半解,这样反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4.电视台拟制作主题为“讲好中医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的节目,向社会征集相关素材。“岐黄传薪火悬
壶济苍生”牌匾的历史内涵切合节目主题。请你代“惠仁堂”的传人写一段话,向电视台推荐这块牌匾。
要求:结合选文内容,紧扣节目主题。(5分)
【参考答案】示例:“岐黄传薪火,悬壶济苍生”这一牌匾是先祖的医术精进、深明大义的写照。自开设
“惠仁堂”以来,国家太平之日,他们便谨守医风,爱中医药事业,救治乡邻无数,并发扬中医传统,辛
勤学习药理,认识中药材等。然而,倭寇入侵之际,他们亦不曾退缩,“悬壶济世”,将一切“用之于民”,
采药于蒙山,奔走至临沂,只为给敌占区的战士们以及时的帮助。“支前模范”的奖章是对他们的嘉奖,
更是对他们拳拳爱国之心的赞颂。这块牌匾不仅见先辈爱中医之心,更可见先辈传承红色精神之坚定。(答
案不唯一,抓住“中医”“红色精神”两个关键词,结合文本展开)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要求代“惠仁堂”的传人写一段话,向电视台推荐这块牌匾。
示例:“岐黄传薪火,悬壶济苍生”的内涵是赞美先祖的医术精进、悬壶济世,识大体、顾大局。从先祖到
爷爷辈,都思想开明,医术精进,救治乡邻不计其数,“惠仁堂”的名号,在十里八乡叫得响。倭寇入侵时,
他们勇往直前,冒着生命危险给战士们送药。他们无愧于“支前模范”的奖章。医者大爱、仁心,爱国之
心辈辈传承。这块牌匾象征着他们的悬壶济世,仁心仁术,更象征着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
二、能力提升。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
神奇的丝瓜
季羡林
①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圈。周围用竹竿扎了
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
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②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
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
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③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
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
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
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
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④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
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⑤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
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
风摇摆。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⑥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坦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
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台上,却长出来了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
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
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
在老太太的窗台上,活像两个粗大变弯的绿色牛角。
⑦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
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
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⑧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童修、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
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
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
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
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人是无法上去的,绝不会有人把丝瓜摆
平。
⑨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我仿佛觉得这探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
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
丝瓜会有思想。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选自《心里那一片天地》有删改)
5.第⑨段说:“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丝瓜有思想、会行动的具
体表现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
的瓜特殊待遇,让他们生长;它能让垂直的瓜平身躺下。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第⑥段中“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
概括为: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结合第⑧段中“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
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
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了那一个
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突出的台子上”,概括为: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
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他们生长;结合第⑧段中“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
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突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
概括为:它能让垂直的瓜平身躺下。
6.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6分)
(1)第⑧段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3分)
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号逆。
【参考答案】本义:并不寻常,令人无法理解的迹象或事情:文中义:丝瓜能考虑问题,并且有行动。写
出了作者对于丝瓜“躺平”现象的惊讶,表达了作者对于丝瓜“有思考”的生命力的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理解。“奇迹”指并不寻常,令人无法理解的迹象或事情,这里指丝瓜能考虑问
题,并且有行动。结合下文中“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了
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突出的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
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突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决
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分析,写出了作者对于丝瓜“躺平”现象的惊讶,丝瓜好像是一位智者,它能从容
不迫地应对各种生存环境,表达了作者对于丝瓜“有思考”的生命力的赞美。
(2)请对第⑥段中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活像两个粗大变弯的绿色牛角。
【参考答案】拟人、比喻手法,充分展现丝瓜“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是拟人,“活像两个粗大变弯的绿色牛角”是
比喻,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描绘了丝瓜主动调整生存状态的动作,结合第⑨段中“我百思不得其
解,徘徊在丝瓜下面。我仿佛觉得这探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可知这个句子表现
出丝瓜具有主动性,似乎有思想的特点。
7.本文的语言具有哪些特点?(3分)
【参考答案】极具生动性;清新细腻,简洁明快;质朴精炼,不失高雅。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分析。本文语言极具生动性,如第⑥段中“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
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活像两个粗大变弯的绿色牛角”,生动描绘了丝瓜主动调整生存状态的动作,
表现出丝瓜具有主动性,似乎有思想的特点。此外文章语言清新细腻,简洁明快,质朴精炼,不失高雅;
再如“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
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无法同丝瓜对话,
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在作者心中,丝瓜好像是一位智者,
因为它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生存环境,表达了作者对于丝瓜“有思考”的生命力的赞美,语言极具生动
性。
★8.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丝瓜的成长经历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4分)
【参考答案】示例: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各种遭遇,不管遇到困境还是疑
惑,都应从容不迫地乐观应对,随遇而安,怡然、泰然、悠然、坦然面对环境。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启示。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主要从成长与环境的关系来谈,言之有
理即可。如:丝瓜生长环境不好,但是仍然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可见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生长环境
中,即使身处困境,我们也应该随遇而安,坦然自适地面对周围的一切,展现自身风采。
三、真题演练。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后面的问题。(20分)
战马魂
蒙福森
①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平乱,途经龚州,其渡江之处名“将军古渡”,久负盛名。虽历经千年,
至今古韵犹存。
②历代文人墨客在将军古渡留下了不少诗作,摘录一二佳句:
③“汉将征边地,威名重伏波。”
④“试看将军滩上水,犹留豪气击鸣鼓。”
⑤古渡不远,有一处空旷开阔的草坪,马援曾在此操练士兵。遥想当日,旌旗招展,战马嘶鸣,声震
四野。
⑥草坪中有一处泥潭,深可及腹,宽数丈,野草覆盖,人所不知。
⑦马援坐骑名火龙驹,皇帝亲赠,多年来,随他南征北战,保家卫国,开疆辟土,立下赫赫战功。
⑧那日,早操练毕,马援下马,解鞍卸甲,任由火龙驹在草地上吃草。
⑨忽闻火龙驹陷入泥潭之中,马援大惊。
⑩火龙驹拼命挣扎,可泥潭像一个囚笼,牢牢地困住了火龙驹。
⑪到了中午,骄阳似火,大地如炙。很快,火龙驹耗去了力气,浑身汗津津的,疲惫不堪。
⑫冯援想尽了种种办法,依然无法把火龙驹救出来。
⑬从黄昏到傍晚,从傍晚到深夜,从深夜到黎明,马援一夜不眠,坐在泥潭边,默默地陪伴着火龙驹,
眼看着心爱的坐骑慢慢耗尽了力气,却一筹莫展。
⑭燃烧的篝火,映红了马援的脸庞。他的脑海中,往事一幕幕地回放:大漠,风沙,古道,草原,砂
砾……火龙驹驰骋沙场,迅疾如风;战场上,刀光剑影,血染沙场:殷红的血,染红了火龙驹的躯休。那
血迹,有马援的,有火龙驹的,有敌人的。
⑮天边露出了鱼肚白,绿野平畴,疏林野树,江水苍茫,江中一叶轻舟,随波逐流,与往日并无二致。
⑯但,火龙驹的生命,却到了最后的时刻。
援老泪纵横。
⑱火龙驹也流下了泪水,仿佛亲人间的生离死别。
须J援心如刀割。
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走来:“闻将军坐骑陷入泥潭之中,您一夜不眠。老朽来自北方草原,自幼牧马,
懂马,多年前随大军南下,今有一法,或可一用。”
㉑“请问何法?”马援紧紧地抓住老人的手,心急如焚地说。
㉒老人说:“此法未必有用,但到了此刻,不妨一试。”
㉓马援依老人之法,将所有战马云集于草地上。老人头裹红布,腰系红绸,手执长鞭,牵住其中一匹,
跨身一跃而上。嗷呜-----声高喊,手起鞭落,抽打坐骑。
㉔坐骑奔跑起来了。
㉕其他战马也跟着奔跑起来。
㉖老人挥舞长鞭,驱马绕着泥潭一圈儿一圈儿地奔跑。
㉗马群绕着圈儿奔跑,越跑越快。
㉘一时间,群马嘶鸣,响遏行云。马蹄翻飞,泥土飞溅,马蹄声急,声震四野。马群越跑越快,越跑
越急,风驰电掣,气势如虹。像一股激流,如暴雨,如闪电,如飞沙,如走石,如飓风,如海啸,如天崩,
如地裂...
㉙最初,火龙驹茫然地望着它的同伴奔跑。后来,随着群马的嘶鸣,飞奔,火龙驹沉寂的灵魂被唤醒
了,激发了,一股与生俱来的力量,刹那间迸发出来。“味——”但闻其一声嘶鸣,挣扎着,一跃而起。虽
然,跃起一点儿,随即沉下,但它百折不挠,无所畏惧,不断地跃起,沉下,跃起,沉下,跃起,沉下……
㉚哪怕每次跃起,挪移只有一点点,但它依然顽强不屈,绝不放弃。
㉛马群依然在奔跑。
㉒火龙驹在跃起,沉下,跃起,沉下...
网像在战场上,它和伙伴们,披荆斩棘,永不退缩。
⑭)火龙驹一步一步地,终于,跃出了泥潭。蓦然,火龙驹鬃毛竖立,前蹄高杨,''唳——"一声长啸,
穿云裂帛,声震荒野。
画此时,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红彤彤的,远处的田野、山峦、树木、村落、河流,殷红一
片。
㉖“浮生几度,苍生困苦,功名付与酒一壶。醉怒吼,慷慨处,气吞万里如虎。十万弓弩,欲遮天幕,
百万同袍,不知归路……”军营里,歌声忽起,慷慨激昂,悲壮苍凉。
㉗一年后,马援在征战五溪时,病逝于军前,壮志未酬,年六十四岁。火龙驹不饮不食,日夜嘶鸣,
绝食而死。
(选自《百花园》2022年第9期,有删改)
9.读小说要读故事。故事叙述可以有不同的视角,请站在马援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来概述故事。(4分)
【参考答案】本文描述了“我”的火龙驹陷入泥潭之中不能动弹,火龙驹拼命挣扎,“我”也想尽了种种
办法,依然无济于事。“我”一直在泥潭边守护着它,就在它即将到达生命最后的时刻时,一位老人给“我”
出了一法。于是,“我”依老人之法。让老人鞭策群马绕着泥潭一圈圈奔驰,激发出火龙驹奔驰的热望,它
奋力跃起,沉下,就这样,火龙驹一步步跃出了泥潭。一年后,“我”病逝于军前,火龙驹也绝食而死。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根据第⑨段“忽闻火龙驹陷入泥潭之中,马援大惊”可知,火龙驹陷入泥潭
之中不能动弹;根据第⑪段''到了中午,骄阳似火,大地如炙。很快,火龙驹耗去了力气,浑身汗津津的,
疲惫不堪”、第⑫段“马援想尽了种种办法,依然无法把火龙驹救出来”可知,火龙驹拼命挣扎,马援也想
尽了种种办法,依然无济于事;根据第⑯段“但,火龙驹的生命,却到了最后的时刻”、第㉔段“一位须发
皆白的老人走来:'闻将军坐骑陷入泥潭之中,您一夜不眠。老朽来自北方草原,自幼牧马,懂马,多年前
随大军南下,今有一法,或可一用。,”可知,就在火龙驹即将到达生命最后的时刻时,一位老人给马援出
了一法;根据第㉖段“老人挥舞长鞭,驱马绕着泥潭一圈儿一圈儿地奔跑”、第㉗段“马群绕着圈儿奔跑,
越跑越快。”、第㉘段“一时间,群马嘶鸣,响遏行云。马蹄翻飞,泥土飞溅,马蹄声急,声震四野。马群
越跑越快,越跑越急,风驰电掣,气势如虹。像一股激流,如暴雨,如闪电,如飞沙,如走石,如飓风,
如海啸,如天崩,如地裂……”、第㉙段“最初,火龙驹茫然地望着它的同伴奔跑。后来,随着群马的嘶鸣,
飞奔,火龙驹沉寂的灵魂被唤醒了,激发了,一股与生俱来的力量,刹那间迸发出来。'阪一一'但闻其一
声嘶鸣,挣扎着,一跃而起。虽然,跃起一点儿,随即沉下,但它百折不挠,无所畏惧,不断地跃起,沉
下,跃起,沉下,跃起,沉下……”、第敬段“火龙驹一步一步地,终于,跃出了泥潭”等可知,老人鞭策
群马绕着泥潭一圈圈奔驰,激发出火龙驹奔驰的热望,它奋力跃起,沉下,就这样,火龙驹一步步跃出了
泥潭;根据第㉗段“一年后,马援在征战五溪时,病逝于军前,壮志未酬,年六十四岁。火龙驹不饮不食,
日夜嘶鸣,绝食而死”可知,一年后,马援病逝于军前,火龙驹也绝食而死。根据题干”请站在马援的视
角,用第一人称来概述故事”可知,概括故事用第一人称。所以,示例如下:本文描述了“我”的火龙驹
陷入泥潭之中不能动弹,火龙驹拼命挣扎,“我”也想尽了种种办法,依然无济于事。“我”一直在泥潭边
守护着它,就在它即将到达生命最后的时刻时,一位老人给“我”出了一法。于是,“我”依老人之法。让
老人鞭策群马绕着泥潭一圈圈奔驰,激发出火龙驹奔驰的热望,它奋力跃起,沉下,就这样,火龙驹一步
步跃出了泥潭。一年后,“我”病逝于军前,火龙驹也绝食而死。
10.读小说要关注“虚构中的真实”。小说中的细节须符合生活的真实,本文哪些细节体现了这一特点?请
任找一例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第㉙段“最初,火龙驹茫然地望着它的同伴奔跑。后来,随着群马的嘶鸣,飞奔,火龙驹沉
寂的灵魂被唤醒了,激发了,一股与生俱来的力量,刹那间迸发出来。“阪一一”但闻其一声嘶鸣,挣扎着,
一跃而起。虽然,跃起一点儿,随即沉下,但它百折不挠,无所畏惧,不断地跃起,沉下,跃起,沉下,
跃起,沉下……”
这里运用动作、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火龙驹在泥潭中不断跃起,沉下地过程,表现出火龙驹对生命
的追求,对奔驰的热望以及对艰难险阻的永不退缩精神。这体现了小说“虚构中的真实”。
【解析】本题考查细节描写。根据第⑭段“燃烧的篝火,映红了马援的脸庞。他的脑海中,往事一幕幕地
回放:大漠,风沙,古道,草原,砂砾……火龙驹驰骋沙场,迅疾如风;战场上,刀光剑影,血染沙场:
殷红的血,染红了火龙驹的躯休。那血迹,有马援的,有火龙驹的,有敌人的”可知,这是虚写,描写的
是马援的征战回忆;突出马援与火龙驹的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深厚情谊;根据第㉙段“最初,火龙驹茫
然地望着它的同伴奔跑。后来,随着群马的嘶鸣,飞奔,火龙驹沉寂的灵魂被唤醒了,激发了,一股与生
俱来的力量,刹那间迸发出来。''吸一一”但闻其一声嘶鸣,挣扎着,一跃而起。虽然,跃起一点儿,随即
沉下,但它百折不挠,无所畏惧,不断地跃起,沉下,跃起,沉下,跃起,沉下……”可知,“挣扎着,一
跃而起”、“虽然,跃起一点儿,随即沉下”、“不断地跃起,沉下,跃起,沉下,跃起,沉下……”这里运
用动作、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火龙驹在泥潭中不断跃起,沉下地过程,表现出火龙驹对生命的追求,
对奔驰的热望以及对艰难险阻的永不退缩精神。这体现了小说“虚构中的真实
★11.读小说要体味有意味的形式。文中画波浪线的四个句子独立成段,如果将其合并为一段,其表达效
果有何差异?(4分)
【参考答案】这四个句子独句成段,句式简短,节奏明快,更突出地表达马援对火龙驹的难舍难分、情谊
深厚、痛苦悲伤之情;也更好地表现火龙驹对马援的不舍之情;也渲染了悲伤的氛围;
为后文老人用方法激发火龙驹跃出泥潭做铺垫;独句成段之后,字句简短、节奏明快,在视觉上显得突出
醒目,能充分引起读者注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如果将其合并为一段,就变成了“但,火龙驹的生命,
却到了最后的时刻。马援老泪纵横。火龙驹也流下了泪水,仿佛亲人间的生离死别。马援心如刀割”,由此
可知,就不能突出马援对火龙驹的悲伤、难过之情,也不能很好地突出火龙驹对马援的难舍难分之情;所
以,如果将其合并为一段,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赏析。根据第⑯段“但,火龙驹的生命,却到了最后的时刻”、第⑰段“马援老泪纵
横”、第⑱段“火龙驹也流下了泪水,仿佛亲人间的生离死别”、第⑲段“马援心如刀割”可知,这四个句
子独句成段,句式简短,节奏明快,更突出地表达马援对火龙驹的难舍难分、情谊深厚、痛苦悲伤之情;
也更好地表现火龙驹对马援的不舍之情;也渲染了悲伤的氛围;根据第㉔段“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走来:'闻
将军坐骑陷入泥潭之中,您一夜不眠。老朽来自北方草原,自幼牧马,懂马,多年前随大军南下,今有一
法,或可一用。'”可知,为后文老人用方法激发火龙驹跃出泥潭做铺垫;独句成段之后,字句简短、节奏
明快,在视觉上显得突出醒目,能充分引起读者注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如果将其合并为一段,就变成
了“但,火龙驹的生命,却到了最后的时刻。马援老泪纵横。火龙驹也流下了泪水,仿佛亲人间的生离死
别。马援心如刀割”,由此可知,就不能突出马援对火龙驹的悲伤、难过之情,也不能很好地突出火龙驹对
马援的难舍难分之情;所以,如果将其合并为一段,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12.读小说要领悟主题的丰富性。试归纳小说的三个主题。(4分)
【参考答案】①本文表现了马援与火龙驹之间浴血奋战、出生入死、难舍难分的情意,表现了人与动物间
深厚的情谊,也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②表现火龙驹的忠心仁义;
③表现了一种对生命执着追求的坚持和面对困难,勇往直前,毫不退缩的精神;
④表现马援保家卫国,开疆辟土,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主题的把握。根据第⑯段“但,火龙驹的生命,却到了最后的时刻”、第⑰段“马
援老泪纵横”、第⑱段“火龙驹也流下了泪水,仿佛亲人间的生离死别”、第⑲段“马援心如刀割”可知,
本文表现了马援与火龙驹之间浴血奋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