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方案_第1页
医疗行业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方案_第2页
医疗行业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方案_第3页
医疗行业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方案_第4页
医疗行业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行业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方案TOC\o"1-2"\h\u27022第1章引言 45781.1健康档案数字化背景 4229241.2健康档案数字化意义 485621.3管理方案概述 42721第2章健康档案数字化建设目标 5199352.1总体目标 58832.2具体目标 5127322.3预期效果 64868第3章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 6243713.1管理体系构建 6197723.1.1制定数字化管理规范 6254263.1.2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 6145123.1.3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623453.2组织架构 781173.2.1管理部门 759133.2.2技术部门 7181823.2.3业务部门 7244233.3岗位职责 778033.3.1管理部门岗位职责 716743.3.2技术部门岗位职责 7257703.3.3业务部门岗位职责 713522第4章健康档案数据采集与存储 7154694.1数据采集规范 8221044.1.1采集范围 8275414.1.2采集方法 8254284.1.3采集要求 8297924.2数据存储方案 8154424.2.1存储架构 818944.2.2存储介质 8166054.2.3数据备份 8312534.2.4数据归档 8155004.3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935774.3.1权限管理 9260234.3.2加密技术 9305684.3.3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9168254.3.4数据脱敏 9179794.3.5审计与监控 910175第5章健康档案数据整合与共享 9106975.1数据整合策略 953405.1.1整合原则 944135.1.2整合方法 9286095.1.3整合流程 9296805.2数据共享机制 10307525.2.1共享原则 10106315.2.2共享范围 10191705.2.3共享方式 10142855.3数据交换标准 10268835.3.1数据交换格式 10278225.3.2数据交换协议 10241165.3.3数据交换接口 1032625.3.4数据交换安全 1119898第6章健康档案数字化应用系统 11253856.1系统架构设计 1179746.1.1数据层 1197336.1.2服务层 1145616.1.3应用层 11313286.1.4展示层 11300266.2功能模块划分 11321216.2.1患者信息管理模块 11302276.2.2就诊记录管理模块 1294786.2.3检查检验管理模块 12105886.2.4统计分析模块 1257556.2.5系统管理模块 1260576.3系统开发与实施 12219296.3.1技术选型 12177916.3.2开发过程 12279486.3.3系统实施 12293186.3.4系统维护与升级 121927第7章健康档案信息检索与查询 12191457.1信息检索策略 12260787.1.1索引构建 12253467.1.2检索算法优化 13188527.1.3检索结果排序 13245787.2查询权限管理 13206807.2.1用户身份认证 13273327.2.2权限分级 13257.2.3访问控制策略 13239777.3查询服务优化 13220137.3.1检索界面优化 13155907.3.2检索结果展示 13203997.3.3智能化推荐 13233527.3.4查询反馈机制 1423967第8章健康档案数字化质量控制 14218448.1质量控制指标体系 14265408.1.1数据准确性指标 1486188.1.2数据完整性指标 14185118.1.3数据安全性指标 1480538.1.4系统功能指标 1476618.1.5用户满意度指标 14100418.2质量控制措施 1530498.2.1制定严格的数据录入规范 15286868.2.2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1544058.2.3提高系统功能 15308288.2.4完善用户培训与支持 1521588.3持续改进机制 15221158.3.1定期评估质量控制指标 15178618.3.2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渠道 15128818.3.3推进技术创新与升级 15105628.3.4加强内部质量管理 152207第9章健康档案数字化安全与合规 16287179.1数据安全策略 16291919.1.1数据加密 1698809.1.2访问控制 16285339.1.3数据备份与恢复 16251859.1.4安全审计 16239369.2合规性评估 16315309.2.1法律法规遵循 1653849.2.2行业标准与规范 16202399.2.3内部管理制度 16106299.3风险防范与应对 16251339.3.1风险识别 17314969.3.2风险防范 17223209.3.3应急处置 17166359.3.4持续改进 1729060第10章健康档案数字化推广与培训 17719810.1推广策略与计划 17559810.1.1政策引导与支持 172902810.1.2市场拓展与宣传 17926810.1.3试点示范与推广 17730710.1.4人才培养与引进 17778110.2培训内容与方法 181655310.2.1培训内容 182690410.2.2培训方法 182817210.3持续支持与优化 18834810.3.1技术支持 182050210.3.2政策支持 18251810.3.3信息反馈与优化 182739210.3.4评估与考核 19第1章引言1.1健康档案数字化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医疗行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其信息化建设日益受到关注。健康档案作为记录个人健康状态和医疗行为的重要载体,实现其数字化管理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度重视医疗信息化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健康档案数字化工作。1.2健康档案数字化意义健康档案数字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数字化健康档案能够为医生提供全面、详实的患者信息,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降低医疗差错。(2)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通过数字化健康档案,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整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连续性的医疗服务。(3)促进医疗协同:健康档案数字化有助于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医疗协同工作效率,降低重复检查、重复用药等现象。(4)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数字化健康档案便于患者随时查询个人健康信息,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5)支持医疗科研:丰富的健康档案数据资源为医疗科研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推动医学科技进步。1.3管理方案概述本方案旨在构建一套医疗行业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档案标准化:制定统一的健康档案数据标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2)健康档案采集与存储: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健康档案的快速采集和高效存储。(3)健康档案信息安全:加强健康档案信息安全防护,保证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4)健康档案应用与服务:开发多样化的健康档案应用,为患者、医生和医疗机构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5)健康档案管理与维护:建立健全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保证健康档案的长期有效管理与维护。(6)健康档案数据分析与挖掘: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健康档案进行分析与挖掘,为医疗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建设,本方案将助力医疗行业实现健康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第2章健康档案数字化建设目标2.1总体目标健康档案数字化建设旨在实现医疗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总体目标如下:(1)规范健康档案数据标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2)构建全面、系统的健康档案数据库,实现患者信息的长期保存、实时更新和便捷查询。(3)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成本。(4)促进医疗行业内部及与其他行业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2.2具体目标为实现总体目标,健康档案数字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具体目标:(1)数据采集与整合:规范各类医疗数据采集标准,实现不同来源、不同格式数据的整合与处理。(2)数据存储与管理: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健康档案数据存储与管理体系,保证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3)数据共享与交换: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实现医疗行业内部及跨行业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4)数据分析与利用: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健康档案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为临床决策、科研、政策制定等提供数据支持。(5)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疗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硬件、软件等方面的支撑能力。2.3预期效果健康档案数字化建设预期实现以下效果:(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实时、全面的患者信息,为医生提供精准、个性化的诊疗建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2)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简化就医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3)降低医疗成本:通过信息化手段,减少重复检查、重复用药等现象,降低医疗成本。(4)促进医疗行业协同发展:实现医疗行业内部及跨行业的互联互通,推动医疗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5)提升患者满意度:优化就医体验,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增强医患关系和谐。(6)促进医疗科研与创新:利用健康档案数据,为医疗科研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推动医疗科技创新。第3章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3.1管理体系构建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构建是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健康档案的管理效率,保障患者信息安全,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构建:3.1.1制定数字化管理规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疗行业特点,制定一套完善的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规范,包括档案收集、整理、存储、利用、共享和销毁等环节。3.1.2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一个统一、开放、可扩展的健康档案信息平台,实现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健康档案的互联互通,提高档案利用效率。3.1.3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保证健康档案在存储、传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篡改等风险。3.2组织架构为保障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医疗行业应设立以下组织架构:3.2.1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健康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落实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划和措施。3.2.2技术部门设立技术部门,负责健康档案信息平台的建设、运维、升级和安全保障工作。3.2.3业务部门各业务部门负责本部门健康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和利用工作,保证档案的完整、准确、及时。3.3岗位职责以下为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中各岗位的职责:3.3.1管理部门岗位职责(1)制定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相关政策、规划和措施;(2)组织开展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培训、宣传和推广;(3)监督、检查和评估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4)负责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3.3.2技术部门岗位职责(1)负责健康档案信息平台的建设、运维、升级和安全保障;(2)制定和落实信息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档案信息安全;(3)提供技术支持,协助解决业务部门在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4)参与制定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相关技术规范。3.3.3业务部门岗位职责(1)负责本部门健康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和利用;(2)按照数字化管理规范,及时将档案信息录入信息平台;(3)保证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及时;(4)参与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培训和推广活动。第4章健康档案数据采集与存储4.1数据采集规范为保证健康档案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本章制定了以下数据采集规范:4.1.1采集范围(1)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2)健康信息:包括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手术史、体检报告等。(3)诊疗信息:包括就诊记录、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用药记录等。(4)随访信息:包括患者随访记录、康复情况、用药反馈等。4.1.2采集方法(1)电子病历系统: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医疗机构内部数据采集。(2)移动设备:利用移动设备,如平板、手机等,进行现场数据采集。(3)互联网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患者自行填写的健康信息。4.1.3采集要求(1)数据准确:保证采集的数据真实可靠,避免误差和遗漏。(2)数据完整:采集过程中,应保证数据项齐全,不得随意删减。(3)数据及时:数据采集应及时进行,保证健康档案的实时更新。4.2数据存储方案为保障健康档案数据的安全、可靠和高效管理,本章提出以下数据存储方案:4.2.1存储架构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和安全性。4.2.2存储介质选用高功能、高可靠性的存储设备,如固态硬盘(SSD),保证数据存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4.2.3数据备份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采用本地备份和远程备份相结合的方式,防止数据丢失。4.2.4数据归档对长期不活跃的健康档案数据,进行归档存储,降低存储成本,同时便于数据管理。4.3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为保护患者隐私和保证数据安全,本章提出以下措施:4.3.1权限管理建立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分配不同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4.3.2加密技术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如SSL/TLS、AES等,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保障数据安全。4.3.3防火墙与入侵检测部署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防止外部攻击,保障系统安全。4.3.4数据脱敏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如姓名、联系方式等,以保护患者隐私。4.3.5审计与监控建立审计与监控系统,对数据访问、修改等操作进行记录和监控,保证数据安全。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对健康档案数据的有效采集、存储和安全保护,为医疗行业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第5章健康档案数据整合与共享5.1数据整合策略5.1.1整合原则健康档案数据整合应遵循标准化、完整性、一致性、可扩展性及安全性原则。在保证数据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不同系统、不同格式、不同来源数据的有机融合。5.1.2整合方法采用数据仓库技术,将分散在各个医疗机构的健康档案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加载(ETL)处理,形成统一的数据存储格式。同时利用数据清洗、去重、归一等技术手段,提高数据质量。5.1.3整合流程(1)数据采集:从各医疗机构收集健康档案数据,包括电子病历、检验检查结果、用药记录等;(2)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重、归一等处理;(3)数据整合: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将清洗后的数据整合到数据仓库中;(4)数据更新:定期对数据仓库进行更新,保证数据的时效性。5.2数据共享机制5.2.1共享原则健康档案数据共享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安全的原则。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促进医疗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5.2.2共享范围(1)医疗机构内部共享:实现各科室、部门之间的健康档案数据共享;(2)医疗机构之间共享: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健康档案数据共享;(3)跨区域共享:实现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的健康档案数据共享。5.2.3共享方式(1)患者授权:患者通过电子签名、密码等手段,授权医生、医疗机构查看其健康档案;(2)医疗协作:建立医疗协作平台,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3)监管:部门通过健康档案数据共享平台,对医疗资源进行监管。5.3数据交换标准5.3.1数据交换格式采用国际通用的HL7、DICOM等医疗信息交换标准,保证不同系统、不同设备之间数据交换的一致性。5.3.2数据交换协议基于HTTP、等网络协议,实现健康档案数据的传输。同时采用加密、签名等技术手段,保证数据交换的安全性。5.3.3数据交换接口(1)应用程序接口(API):提供标准化接口,便于各医疗机构接入健康档案数据共享平台;(2)中间件:利用中间件技术,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整合;(3)数据同步:采用数据同步技术,实现医疗机构之间数据的实时更新与同步。5.3.4数据交换安全(1)身份认证:采用数字证书、用户名密码等手段,对参与数据交换的医疗机构及人员进行身份认证;(2)权限控制:根据患者授权及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设置数据交换的权限;(3)数据加密:采用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等技术,对交换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4)安全审计:对数据交换过程进行审计,保证数据安全。第6章健康档案数字化应用系统6.1系统架构设计健康档案数字化应用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主要包括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和展示层。6.1.1数据层数据层主要负责存储和管理健康档案相关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就诊记录、检查检验结果等。数据存储采用关系型数据库,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6.1.2服务层服务层主要负责提供系统所需的各种服务,如数据访问服务、业务逻辑处理服务等。通过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实现各功能模块的解耦合,提高系统可维护性和扩展性。6.1.3应用层应用层主要负责实现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核心功能,包括患者信息管理、就诊记录管理、检查检验管理、统计分析等。6.1.4展示层展示层主要负责将系统功能以用户友好的界面呈现给用户,支持多种终端访问,如PC、移动设备等。6.2功能模块划分根据医疗行业健康档案管理的需求,将系统划分为以下功能模块:6.2.1患者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负责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包括新增、修改、查询和删除等功能。6.2.2就诊记录管理模块该模块负责对患者就诊记录进行管理,包括就诊记录的添加、修改、查询和删除等功能。6.2.3检查检验管理模块该模块负责对患者检查检验结果进行管理,包括检查检验项目的添加、修改、查询和删除等功能。6.2.4统计分析模块该模块负责对健康档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医疗机构提供决策支持。主要包括患者就诊趋势分析、疾病分布分析等。6.2.5系统管理模块该模块负责对系统用户、角色和权限进行管理,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6.3系统开发与实施6.3.1技术选型系统开发采用主流的开发框架和工具,如Java、SpringBoot、MyBatis等,保证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6.3.2开发过程遵循敏捷开发原则,采用迭代式开发方式,保证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和优化。6.3.3系统实施在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部署和实施,包括服务器配置、数据库迁移、系统调试等。同时对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开展培训,保证系统能够顺利投入使用。6.3.4系统维护与升级在系统投入使用后,定期进行维护和升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医疗行业需求。同时收集用户反馈,持续优化系统功能。第7章健康档案信息检索与查询7.1信息检索策略健康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为医疗行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信息检索途径。为了保证健康档案信息检索的准确性、及时性,本章提出以下信息检索策略:7.1.1索引构建针对健康档案中的各类信息,如患者基本信息、病史、检查检验结果等,建立全面、细致的索引体系。通过合理组织关键词、分类和属性,提高检索效率。7.1.2检索算法优化采用先进的检索算法,如向量空间模型、模糊匹配等,提高健康档案信息检索的准确性和召回率。同时结合医疗行业特点,对算法进行优化,以适应不同场景的检索需求。7.1.3检索结果排序根据用户查询意图和健康档案信息的相关性,对检索结果进行排序。排序策略应考虑多个因素,如信息时效性、权威性、完整性等,以提高用户满意度。7.2查询权限管理为保障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本章提出以下查询权限管理措施:7.2.1用户身份认证建立严格的用户身份认证机制,保证授权用户才能查询健康档案信息。身份认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密码、指纹、人脸识别等。7.2.2权限分级根据用户角色和职责,将查询权限分为不同级别。例如,普通医生可查询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史,而高级医生或管理员可查询更多敏感信息。7.2.3访问控制策略制定详细的访问控制策略,包括访问时间、访问范围、访问次数等。对于异常访问行为,系统应自动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7.3查询服务优化为提高用户查询体验,本章提出以下查询服务优化措施:7.3.1检索界面优化设计简洁、直观的检索界面,提高用户操作便利性。界面提供多维度筛选功能,帮助用户快速定位所需信息。7.3.2检索结果展示以表格、图表等形式展示检索结果,便于用户快速了解关键信息。同时提供详细的文档查看功能,满足用户深入了解需求。7.3.3智能化推荐结合用户查询历史和医疗行业知识,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推荐服务。例如,推荐相似病例、相关专家、最新研究等,帮助用户拓展查询范围。7.3.4查询反馈机制建立查询反馈机制,收集用户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检索算法和查询服务。同时对用户反馈及时进行处理,提高用户满意度。第8章健康档案数字化质量控制8.1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为了保证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质量,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以下为健康档案数字化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8.1.1数据准确性指标健康档案信息录入准确率;诊断与疾病编码匹配正确率;档案更新及时率。8.1.2数据完整性指标档案内容完整性;健康信息覆盖面;数据缺失率。8.1.3数据安全性指标数据备份频率;数据恢复成功率;信息安全事件发生率。8.1.4系统功能指标系统响应时间;系统可用率;系统故障率。8.1.5用户满意度指标用户界面友好性;功能实用性;服务响应速度。8.2质量控制措施为保证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质量,采取以下措施:8.2.1制定严格的数据录入规范对录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保证数据准确性;建立数据审核机制,对录入数据进行抽检。8.2.2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采用加密技术,保证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建立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降低信息安全风险。8.2.3提高系统功能优化系统架构,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定期进行系统维护,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增强系统兼容性,满足不同用户需求。8.2.4完善用户培训与支持开展用户培训,提高用户操作技能;设立客服,及时解决用户问题;定期收集用户反馈,优化系统功能。8.3持续改进机制为保证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质量持续提升,建立以下持续改进机制:8.3.1定期评估质量控制指标对质量控制指标进行定期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8.3.2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渠道鼓励用户积极反馈质量问题;建立质量问题处理流程,保证问题得到及时解决。8.3.3推进技术创新与升级跟踪国内外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发展动态;引入先进技术和方法,提高管理质量。8.3.4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定期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培训;建立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第9章健康档案数字化安全与合规9.1数据安全策略9.1.1数据加密健康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数据加密是保证信息安全的核心措施。应采用国家认可的加密算法,对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障患者隐私和档案数据不被非法获取。9.1.2访问控制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分配不同权限,保证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健康档案。同时对用户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便于追踪和审计。9.1.3数据备份与恢复制定定期数据备份计划,保证健康档案数据在遭遇意外事件时能够迅速恢复。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并与原始数据保持一定的物理隔离。9.1.4安全审计建立安全审计机制,定期对健康档案数字化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发觉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同时对安全事件进行记录和分析,提高系统的安全性。9.2合规性评估9.2.1法律法规遵循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健康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要求。9.2.2行业标准与规范参照医疗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进行合规性评估,保证各项操作符合行业要求。9.2.3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健康档案的收集、存储、使用、销毁等环节,保证各环节合规运作。9.3风险防范与应对9.3.1风险识别通过定期开展风险评估,识别健康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为风险防范提供依据。9.3.2风险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