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原卷版)_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原卷版)_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原卷版)_第3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原卷版)_第4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4月素质教育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共20分)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你选择的选项代号(ABCD)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1965年,中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A.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阶段 B.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阶段C.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阶段 D.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类的进化历程主要是“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B.人们普遍认为“北京猿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C.经常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进化成了现代人类D.长期生活在森林中的森林古猿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3.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相关的物质或结构,不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是()A.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B.蛋白质等有机大分子物质C.复杂的多分子体系D.原始生命4.下列是人类进化历程的几个主要过程,请按照进化的顺序排序正确的是()(1)下到地面生活(2)使用天然工具(3)森林大量消失(4)使用火(5)大脑发达,(6)制造工具(7)产生语言(8)直立行走A.(1)(2)(3)(4)(5)(6)(7)(8)B.(1)(2)(6)(7)(8)(4)(5)(3)C.(3)(1)(8)(2)(6)(4)(5)(7)D.(3)(1)(8)(4)(2)(6)(5)(7)5.科学的推测需要一定的证据作为基础。下列关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推测合理的是()选项证据推测A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环境合成了简单有机物原始地球能够形成生命B人类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和黑猩猩相等人和黑猩猩是同种生物C郑氏始孔子鸟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由鸟类进化而来D鱼类化石出现在较古老的地层中,其他脊椎动物出现在更晚近的地层中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鱼类A.A B.B C.C D.D6.2023年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的科研人员发现在全球广泛分布的火山热液系统中富含氢气,并且孕育了可利用氢气的微生物群落,这一发现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原始生命起源于()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C原始火山 D.外星球7.地球上的生命起始于几十亿年前,今天我们只能通过各方面已知或可知的科学事实或迹象来追溯它。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B.人猿分界重要标志是能否使用工具C.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从结构角度分析、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8.如图表示几个生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最晚出现的生物类群可能是丁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C.戊最有可能是水生D.丁的结构比丙的复杂9.2005~2006年,中英科学家在河北丰宁县考察时,发现了一件属于恐龙时代的新鸟类化石,被命名为郑氏始孔子鸟,种名“郑氏”来自我国著名鸟类学家郑光美,另有科学家绘制了郑氏始孔子鸟复原图(如图)。关于绘制该图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运用了新鸟类化石这一证据结合现存鸟类的形态结构特点的事实B.运用了新鸟类化石与现存鸟类大同小异的逻辑C.加入了合理的联想D.该复原图显示,郑氏始孔子鸟与现存鸟类亲缘关系较远10.若△、口、☆表示具有血缘关系三类生物,如图示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A.△→口→☆ B.☆→口→△ C.△→☆→口 D.☆→△→口11.对下列谚语或诗文蕴含的生物学知识,分析正确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B.“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只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鱼儿离不开水”体现了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12.科学家比较了几种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某段DNA(遗传物质),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该结果说明()A.长臂猿与人类没有亲缘关系B.相较于其它两种动物,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C.黑猩猩是人类的祖先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1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的生物间关系与下列一致的是()A.猎豹与斑马 B.豆科植物和根瘤菌C.草原上的牛和羊 D.人和蛔虫14.临近冬天,众多蚂蚁一起搬运食物,蚂蚁之间属于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A.捕食关系 B.种内竞争关系C.种内互助关系 D.共生关系15.下列诗句或俗语中,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B.雨露滋润禾苗壮C.万物生长靠太阳 D.春来江水绿如蓝16.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适合探究哪个环境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A.氧气 B.温度 C.湿度 D.土壤颗粒大小17.稻飞虱是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某地自1991年开始,使用杀虫剂吡虫啉防治稻飞虱,效果非常好。随着吡虫啉的大量使用,2002年监测到该地区稻飞虱对吡虫啉具有低水平抗性,2005年达到极高水平抗性。下图①~④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抗药性不同的稻飞虱的数量变化(注:黑色个体表示抗药性强,白色个体表示抗药性弱)。随着吡虫啉的使用,下列对稻飞虱群体中抗药性不同的个体数量变化的排序最合理的是()A.②→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①B.③→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①C.②→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④D.③→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④18.当你仔细观察身边的树木“你会发现同一根枝条上相邻的叶片是互不遮挡的”“每个叶片都能接收到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表明()A.生物不影响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能影响生物19.生物和环境是互相影响的。下列各项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竹节虫的形态与竹节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拟态B.当一年中光照时间较长时,地瓜会开花C.蜜蜂的颜色非常鲜艳,对其他动物形成一种震摄D.地衣能够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20.山东曹县黄河故道湿地公园,是位于魏湾镇的2A级旅游景区,环境优美,水库、稻田、荷塘、花园等应有尽有,是曹县人喜爱的休闲场所,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景区中的太行堤水库 B.景区内可供观赏的荷塘C.一望无际的水稻田 D.花园里争奇斗艳的所有花草二、非选择题。(共30分)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内。21.甲图是科学家探究生命起源的实验示意图,乙图是以化学进化起源说为依据结合地质学研究成果绘制的时间轴简图,请分析作答:(1)17世纪,意大利医生雷迪曾经用10多种动物的生肉或者熟肉做过甲图的实验,图中的三组实验中______组与C组互为对照。一段时间后发现ABC三个瓶中的肉都腐烂了,但是只有______组的肉长出了蛆,则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2)图乙中,米勒实验模拟地球时期是______(填字母)。(3)请推测,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______(填“需氧型”或“不需氧型”)。(4)根据乙图可推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22.图一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图二是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区域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请据图回答:(1)从图一的进化树中我们可以推测出: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______。较a和c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______(填“近”或“远”)。(2)从图二中可以看到,使用杀虫剂1消灭甲虫,效果最好的是第______年,后来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逐渐减弱。(3)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以上的现象:①甲虫具有很强的______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②未使用杀虫剂1之前,这些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③当喷施杀虫剂1时,抗药性弱的甲虫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并遗传给后代,药物在决定马铃薯甲虫个体的生存或淘汰过程中起到了______作用,从而使甲虫群体中抗药性个体的比例越来越多。从这里可以看出,生物进化都是______(定向/不定向)的。④图中曲线显示,使用杀虫剂1后的第六年,甲虫适应了具有杀虫剂1的环境,这种适应的形成是______的结果。2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式图(甲、乙、丙表示生物成分,A、B、C是乙中存在着捕食关系的三种生物),据图分析做答。(1)该图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组成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2)该生态系统中生物间存在着捕食和竞争关系的是______(用字母填空)。(3)从图中分析可知道,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维持生物生活的有机物和能量的最终来源分别是______。(4)若这是一个稻田生态系统且受到重金属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铅最多的生物是______。(5)写出一条B为第四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6)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保持相对稳定。若由于某种原因,A大量减少,在短时间内一定减少的是______。24.如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的食物网中有______条食物链。若图二表示图一中某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乙对应的生物是______。(2)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看,体现了____________。(3)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通过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实际是利用图三中的[]______这一生理过程,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图三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______(填数字)。25.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当某种生物摄取食物时,它就从中获得了能量。甲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示意图解,乙图中的图1、2表示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据图分析回答。(1)从图甲可看出,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的相对值,这些方框中可以代表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