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24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4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4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4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4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宿迁市2024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HCO3B.KNO3c.CO(NH2)2D.K2SO4

【分析】可以依据化学肥料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

称为钾肥.

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肥料的分类方法方面的问题.

2.依据你学过的化学学问,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常用水冲洗自行车可以防锈

B.可用燃着的火柴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泄漏

C.用铁锅烹饪会在食物中留有人体须要的铁元素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分析】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和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A、常常用水冲洗自行车可以促进自行车生锈,不正确.

B、可用燃着的火柴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泄漏简洁发生爆炸,从而造成平安事故,不正确.

C、用铁锅烹饪会在食物中留有人体须要的铁元素,正确.

D、因为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不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驾驭各种物质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推断.

3.如图8表示1个甲分子,,表示1个乙分子,1个甲分子与3个乙分子在确定条件下

反应生成2个丙分子,则1个丙分子可表示为()

夕+:/------?

A.%B.gC.D.丁

【分析】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个数不变的学问解决.

【解答】解: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个数不变,由于反应前是1个甲分子与3个乙

分子,所以反应后产物中应存在2个甲分子中的原子,6个乙分子中的原子,由于生成了2

个丙分子,故1个丙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应含有2个甲分子中的两个原子和3个乙分子中的3

个原子.

故选D

【点评】此题是一道反应图示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质量守恒定律的详细应用,以及相关

的识图实力.

4.用金属的性质说明有关事实,不正确的是()

A.因为铁比铜活泼,更易锈蚀,所以铜器比铁器更简洁保存到今

B.因为铝制品能形成致密的爱护膜,所以不要磨损铝的表面

C.因为铁易与空气中的H2。、02反应,所以常在铁器表面覆盖油漆作爱护层

D.因为铁比锌活泼,所以常将锌镀在铁的表面,以爱护铁不受腐蚀

【分析】本题是金属活动性依次和化学性质的应用,由于铁比铜活泼,故更易锈蚀;铝具有

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的缘由是能形成致密的爱护膜,故不要磨损铝的表面;防止铁制品锈蚀可

以隔绝氧气和水分;生活中镀锌的目的并不是铁比锌活泼,而是因为锌表面会生成致密的爱

护膜.

【解答】解:因为铁比铜活泼,更易锈蚀,故铜器更简洁保存;磨损铝的表面,简洁破坏其

表面的爱护层膜,而使铝被锈蚀;在铁器表面覆盖油漆作爱护层,能起到隔绝氧气和水分的

作用,从而防止铁生锈;锌比铁活泼,但锌表面会生成致密的爱护膜,从而阻挡锌进一步被

氧化.故选D.

【点评】驾驭金属活动性依次及常见的防锈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消息中你认为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A.某“大师“通过“发动”,能使铝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成金

B.有人在饭店的房间内食用木炭火锅,导致煤气中毒

C.有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取物品时,室息而死

D.市售纯净水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分析】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保持不变;

B、碳的燃烧分两种状况: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在氧气不足够的条件下,碳燃烧生成一

氧化碳气体;

C、久未开启的菜窖,会含有大量蔬菜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人不当心进入,很

简洁因为缺氧窒息;

D、纯净水中不含有人体所须要的无机盐.

【解答】解: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铁矿石含有铁、氧等元素,不行能通过反应生成含有金元

素的金片.故A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B、在饭店的房间内透气性不好,木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导致煤气中毒.故

B说法正确;

C、菜窖中,蔬菜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久未开启,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人

贸然进入很简洁缺氧窒息死亡.在进入之间要先做灯火试验.故C说法正确;

D、纯净水中不含有人体所须要的无机盐,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相关性质,把基础学问点和生

产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学生在驾驭学问的基础上对学问进行迁移应用,增长见识.

6.下列有关试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则生成黑色铁粉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白色烟雾,同时在石棉网上得到一种白色固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暗红色的光并放热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发光放热

【分析】A、依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解答,生成铁粉是结论,不是现象.

B、依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推断.

C、依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推断.

D、依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推断.

【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通过灼热的氧化铁会变为黑色,生成铁粉是结论,

不是现象,故错误;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白色烟,在石棉网上得到白色固体,没有雾,因为其生

成物是氧化镁固体,故错误;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暗红色的光并放热,正确;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为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较小,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驾驭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及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即可正确解答;在描

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须要留意光和火焰、烟和雾、试验结论和试验现象的区分,烟是固态

小颗粒形成的,雾是液态小液滴形成的.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量的红磷在充溢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可除去容器内的氧气

B.“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指将铁片放入氯化铜、硝酸铜等溶液中都可置换出铜

C.用紫色包菜汁可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D.运用活性炭净化自然界的水,可得到软水

【分析】A、红磷具有可燃性,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曾青是指硫酸铜溶液,加入铁可以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

C、紫色的包菜汁富含叶酸,是一种酸性有色有机物,和酸碱指示剂一样与酸碱可以发生显

色反应.

D、软水是指不含或含少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活性炭主要是利用吸附性吸附有色或有

毒的分子.

【解答】解:A、发生反应4P+5CK点燃.2P2。5.所以可以出去容器中的氧气,所以A正

确.

B、曾青就是硫酸铜溶液,因为它是蓝绿色的.Fe+CuSO4=Cu+FeSC>4生成单质铜,所以B

正确.

C、卷心菜富含叶酸,是一种酸性有色有机物,和酸碱指示剂一样可以和酸和碱发生显色反

应,所以C正确.

D、活性炭只能吸附水中悬浮物质、有色色素和毒素,不能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所以D错

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所以在平常学

习中对生活中的事实要用课本学问去解决.

8.人尿中含氮0.93%,如这些氮只存在于尿素中,则人尿中含尿素[CO(NH2)2]的质量分

数为()

A.0.20%B.1.00%C.1.99%D.0.02%

【分析】由于人尿中的氮元素只存在于尿素中,可依据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计算出人尿中尿

素的质量,再由尿素养量与人尿质量的比求得人尿中尿素的质量分数;解答时可假设人尿的

质量,通过假设的质量可简化计算.

【解答】解:假设人尿的质量为100g,则100g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100gx0.93%=0.93g

0.93g

则100g人尿中含尿素的质量=14义2~~1.993g

―7Z-X100%

60

人尿中含尿素[CO(NH2)2]的质量分数=±•浮生X100%=L993%

100g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时也可干脆利用阅历公式:化合物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X100%进行计算;运用该公式时须要满意:混合物中的

化合物质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元素全部来自于某一化合物中,

9.2024年5月,某市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务,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有咸味,加

热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请结合下表信息推断,下列区分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中,

错误的是()

亚硝酸钠(NaNCh)氯化钠(NaCl)

跟稀盐酸作用放出红棕色的气体无反应

跟硝酸银

溶液作用生成浅黄色沉淀生成白

色沉淀

A.滴加稀盐酸B.加热

C.滴加硝酸银溶液D.加水溶解

【分析】可依据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区分,将选项中的四种物质分

别和二者反应,只要有不同现象即可.

【解答】解:A、滴加稀盐酸,依据信息知亚硝酸钠放出红棕色气体,而氯化钠不反应,所

以A正确.

B、加热,依据题干知亚硝酸加热会分解,且放出有臭味的气体,而氯化钠受热不会反应,

所以B正确.

C、滴加硝酸银溶液,依据题中所给信息知和亚硝酸钠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而和氯化钠反

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C正确.

D、加水,二者都是钠盐易溶于水,没有明显现象,没法进行区分,所以D不正确.

故选D

【点评】物质鉴别就是利用物理性质或化学反应,产生不同现象进行区分,要求学生对物质

特有现象的反应必需熟识.

10.潜艇里常运用一种化合物,将CO2转化为02同时生成Na2c03,据此推断该化合物中

确定含有的元素是()

A.确定含有Na、C、OB.确定含有Na、C

C.确定含有Na、0D.确定含有Na

【分析】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入手,生成物是氧气和碳酸钠,共含有Na、C、0

三种元素,那么反应物中也必需含有这三种元素,因为二氧化碳中含有C、0元素,该化合

物中确定含有Na元素,因为是化合物,至少还需含有另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钠显正价,

碳在化合物中也显正价,故另一种元素只能是显负价的氧元素.

【解答】解:A、因为反应物中有二氧化碳,故该化合物中不确定含有碳元素,此项错误.

B、因为反应物中有二氧化碳,故该化合物中不确定含有碳元素,此项错误.

C、通过分析,该物质中确定含有钠、氧两种元素,此项正确.

D、该物质除了确定含有钠元素外,还确定含有氧元素,此项错误.

故选C

【点评】能依据生成物的元素组成推断反应物的组成,反之亦然,是同学们在学习中常常要

解决的一类题目.

11.已知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工业制HNO3的尾气含

NCh和NO,通常用NaOH汲取,能够发生的全部反应方程式为:

NO+NO2+2NaOH=2NaNO2+H20,2NO2+2NaOH=NaNO2+NaNO3+H2O.当NCh与NO的体

积比为下列值时,不能被完全汲取的是()

A.2:1B.1:1C.1:2D.4:1

【分析】依据这两个方程式:NO+NO2+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可知NO和NO2的体积比为1:1正好被汲取,再依据

其次个方程式可知二氧化氮能干脆被氢氧化钠溶液汲取,再进行详细分析.

【解答】解:A、NCh与NO的体积比为2:1,反应完后二氧化氮有剩余,通过

2NO2+2NaOH=NaNO2+NaNO3+H2O反应可知剩余的二氧化氮可以干脆被氢氧化钠溶液汲

取,故A错;

B、依据NO+NO2+2NaOH=2NaNO2+H2O方程式可知NO2与NO的体积比为1:1,正好被

汲取,故B错;

C、若NO2与NO的体积比为1:2,则一氧化氮过量,而导致一氧化氮不能被完全汲取,

故C正确;

D、若NCh和NO的体积比为4:1,反应完后二氧化氮有剩余,通过

2NO2+2NaOH=NaNO2+NaNO3+H2O反应可知剩余的二氧化氮可以干脆被氢氧化钠溶液汲

取,故D错;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通过分析所给的方程式可知二氧化氮过量可被汲取,一氧化氮过

量不能被汲取.

12.如图,将气体X和气体Y同时通入液体Z,最终确定能看到液体变浑浊的是()

XYZ

A02CO石灰水

BHC1CO2石灰水

氯化钙溶液

CCO2CO

硝酸银溶液

DHC1H2

X帝Y

z

A.AB.BC.CD.D

【分析】解决类似的问题,确定要留意题目给定物质之间是否存在确定的干扰.

A、氧气、一氧化碳、石灰水两两之间不反应,故没有现象;

B、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但是该沉淀能溶于盐酸中;

C、酸性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盐溶液之间不会发生反应;

D、盐酸可以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

【解答】解:A、氧气、一氧化碳、石灰水两两之间不反应,故没有现象,所以不会变浑浊,

故A错;

B、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在盐酸存在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石灰水难以反应生成沉淀,

故B错;

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氯化钙溶液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不产生沉淀,故C错;

D、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白色的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所以可以是溶液变浑浊,故

D对;

故选D.

【点评】本题是给定物质让我们推断两两之间能反应,并且能够生成沉淀的一组物质,要求

我们娴熟驾驭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能够利用这些性质来进行一些简洁物质的鉴别.

二、填空(共18分)

13.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1)两个氧原子20;

(2)三个亚铁离子3Fe2+;

(3)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正五价\stackrel{+5MP}2O5..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

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

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

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

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原子表示为:20.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

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3Fe2+.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

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碳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cCh?,

(4)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故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正五价可表示为:\stackrel{+5}{P}2C>5.

2

故答案为:(1)20;(2)3Fe2+;(3)2CO3;(4)Xstackrelf+SKPJsOs.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驾驭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

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分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A.氢气B.纯碱C.氮气D.干

冰E.石油F.烧碱G.尿素H.聚氯乙烯”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1)被称为志向的“绿色能源”是上(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D;

(3)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B;(4)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的是E.

【分析】物质的性质确定物质的用途,依据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

【解答】解:(1)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的产物是水,无污染、资源丰富、发热量高,被

称为最志向的“绿色能源”;

(2)干冰在升华时能汲取大量的热,能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小水珠,常用于人工降雨

的制冷剂;

(3)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纯碱碳酸钠;

(4)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的是石油;

故答案为:(1)A;(2)D;(3)B;(4)E.

【点评】物质的结构和组成确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确定物质的用途,了解三者之间的

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

15.现有试管、漏斗、酒精灯、集气瓶、玻璃棒、药匙、滴管等仪器,请为下列试验操作各

选一种:

(1)用于转移液体引流的是玻璃棒;

(2)用作物质在气体中燃烧的反应容器是集气瓶;

(3)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3管;

(4)用于取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药匙

【分析】依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要熟记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解答】解:玻璃棒的作用有溶解或蒸发时搅拌,过滤和转移液体时引流;物质在气体中燃

烧的反应容器一般在集气瓶中进行,因为集气瓶是收集气体和储存气体的装置;由于试管所

盛液体量较少,所以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取粉末状固体药品用的是药匙,取块状固体

用的是镶子.

故答案为;(1)玻璃棒;

(2)集气瓶;

(3)试管;

(4)药匙.

【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试验时进行错误操作.

1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杂质的原理(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1)KC1(K2co3)K2co3+2HCl=2KCl+H2O+CO2T;

(2)CO(CO2)CO2+2NaOH=Na2CO3+H2O;

(3)金属铜(金属锌)Zn+2HCl=ZnCb+H2T(合理即可).

【分析】依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别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

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变更.除杂质题至少要满意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

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1)要除去KC1溶液中的K2cCh,实质就是除去碳酸根离子,可利用K2cCh

溶液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能除去杂质且

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2HCl=2KCl+H2O+CO2T.

(2)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

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3)依据金属活动性依次,锌能和酸反应,铜和酸不反应,故可用盐酸(或稀硫酸)除去

锌,然后过滤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HCl=ZnCl2+H2T(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K2CO3+2HCl=2KCl+H2O+CO2t;(2)CO2+2NaOH=Na2CO3+H2O;(3)

Zn+2HCl=ZnCL+H2T(合理即可).

【点评】物质的分别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

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7.如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依据图示回答:

(1)曲线上点A表示t℃时KNO3与NaCl溶解度相同

(2)有A、B、C三只试管放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如图3所示),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浓

硫酸,视察到A中KN03固体渐渐溶解,B中无现象,C中有Ca(OH)2析出,此时B

试管中溶液的状态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

【分析】(1)从溶解度曲线图中可得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的含义:在此温度时两物质具有相

同的溶解度;

(2)依据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和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更状况分析.

【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点表示:t℃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

(2)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浓硫酸,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热量.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硝酸钾的

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所以A中硝酸钾固体削减;C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

升而降低,所以C试管中有氢氧化钙析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但温度上升

溶解度也上升,所以B中溶液会变成为不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1)t℃时KNO3与NaCl溶解度相同

(2)A中KN03固体渐渐溶解,B中无现象,C中有Ca(OH)2析出;不饱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有关学问和物质溶于水时吸热或放热现象,做题时确

定依据溶解度曲线推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更状况,然后依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

三、分析与探究(每空0.5分,共计7分,)

18.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其他反应

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H2O;BO2;

CH2;DCuO.

【分析】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通电生成B和C,结合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

气,则A为水,BC氢气和氧气中的一种,氧气能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氢气具有还原性,

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则B为氧气,C为氢气,D为氧化铜;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通电生成B和C,结合水通电生成氢气

和氧气,则A为水,BC氢气和氧气中的一种,氧气能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氢气具有还原

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则B为氧气,C为氢气,D为氧化铜.

ABCD的化学式分别是HzO、O2、H2、CUO.

故答案为:H2O;02;H2;CU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须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

(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终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19.如图所示为试验室常用的试验装置:

R°DEF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下同),

收集装置是C或E;

(3)试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b+CC)2T+H2O;此外,CCh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Ch)固体加热分

解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zCCh+CChT+HzO,若用此法来

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装置是D;

(4)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止C02溶于水,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试验的结果没有(填“有”或“没有”)明显影

响.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型”,据此来选择发生装置即

可,依据氢气的性质来确定收集方法;

(3)稀盐酸能和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

属于固体加热型反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比水的密度大,应当运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植物油比水的密度小,能浮在水面上,可以起到隔绝二氧化碳与水的作用.

【解答】解:(1)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集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