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做学问必须要坐得住。
①最近有媒体报道,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全身瘫痪的霍金在65岁生日之际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计划做一次太空旅行。霍金是一个神话,残疾人和科学巨人两种身份特征在他身上合为一体,他的科普巨著《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这样的功绩和一个高度残疾的人联系在一起,确实能给人极大的震撼。
②探究霍金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我们固然可将之归于他的天资聪颖,但我觉得霍金和他母亲的解释或许对我们更有启发意义。
③“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霍金如是说。“如果他不生病,他可能不会这么专注,因为一个健康的人兴趣是广泛的。”他的母亲这样解释。一句话,专注、安静下来、丢去广泛兴趣,是霍金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大师,他们能够取得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于科学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狂热的投入。经济上可能有人一夜暴富,学术上却不可能一夜成功。做学问是一个“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长期的研究过程,需要日积月累,需要老老实实下功夫,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在学术领域,研究者需要具备像霍金这样的专注和恒心,才能有所创造、有所超越。
④反观我们有些人,功利思想严重,心浮气躁,三心二意,对一些域外新知不愿做紧密的跟踪和研究,对本土的研究难题不愿做踏实细致的研究。即使是迫不得已要学习、钻研一点东西,也往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结果对诸多学问都只是一知半解,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科学精神而言,他们所能达到的境界与霍金相差岂止“十万八千里”。
⑤因此,急功近利心理不除,学术界就难以成为一个清静之地,而长此以往,势必要殃及整个社会的创造能力。如何医治?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真心像霍金学习,不仅要学他身残志坚的意志,更要学他“术业有专攻”的专注精神,科研人员必须下恒心挤掉杂念,排除浊气,甘心埋头书房或实验室,充分利用“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静下心来,真心实意地搞点研究,做点学问。可以说,淡泊名利,潜心治学,这是一名学者取得成就的前提条件,正如著名科学家丘成桐所说“好的科学家首先要坐得住”。(摘自《搜狐教育》)(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下面几则材料,哪一项不能作为本文论点的论据?(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B.毛泽东长沙读书期间经常到闹市去读书,能做到学习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为他后来成为一名伟大的军事家奠定了基础。C.管宁读书,目不斜视,因朋友华歆读书不专,他割席分座,与之绝交。D.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3)本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阅读文章②③两段,用文中语句回答霍金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5)阅读本文后,你有什么启示?【答案】(1)“做学问要能静下心专心研究”或者“做学问必须要坐得住”。(2)A(3)①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②列举学术界有些急功近利的人,将他们心浮气躁与霍金专注执着的科学精神形成对比,更好地突出中心论点,有说服力。(4)①天资聪颖;②专注、安静下来、丢去广泛兴趣;③对于科学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狂热的投入。(5)我们在学习上应该要有专心致志、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绝不能三心二意、心浮气躁:见异思迁。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坐得住(静下心来),才能有所收获、走向成功、取得成就。【解析】【分析】(1)这篇文章的开头从霍金接受媒体采访的事写起,分析霍金在科学上取得进步的原因,进而推广到论说古今中外的科学大师取得成功的原因:对于科学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狂热的投入,然后举心浮气躁,三心二意的人研究学问的事例从反面进行论证,最后进行总结,并用著名科学家丘成桐的话进行证明。因此,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做学问要能静下心专心研究”或者“做学问必须要坐得住”。(2)A说明“乐趣”的作用。不能做本文的论据。BCD可以做本文的论据。(3)“反观我们有些人”接着就举这些人的事例,运用了举例的论证方法,“就科学精神而言,他们所能达到的境界与霍金相差岂止“十万八千里””这句话运用的是对比论证的方法。作者运用这两种论证方法是为了证明本文论点,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综合运用,使论证更有说服力。(4)从“探究霍金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我们固然可将之归于他的天资聪颖”可以看出霍金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是因为天资聪颖;从霍金母亲的话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于科学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狂热的投入”可知霍金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是是:专注、安静下来、丢去广泛兴趣;对于科学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狂热的投入。(5)谈启示这样的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只要能紧扣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来谈即可。故答案为:⑴“做学问要能静下心专心研究”或者“做学问必须要坐得住”。⑵A;⑶①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②列举学术界有些急功近利的人,将他们心浮气躁与霍金专注执着的科学精神形成对比,更好地突出中心论点,有说服力。⑷①天资聪颖;②专注、安静下来、丢去广泛兴趣;③对于科学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狂热的投入。⑸我们在学习上应该要有专心致志、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绝不能三心二意、心浮气躁:见异思迁。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坐得住(静下心来),才能有所收获、走向成功、取得成就。【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理解把握能力。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一个意思明确的表判断的陈述句。论点一般出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中间。论点的出现在文中往往有标志性词语,如:“可见”、“所以”、“总之”、“我觉得”、“我认为”等。⑵本题考查给议论文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论点,然后再根据论点及论据内容分析其是否能充当本文的道理论据⑶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首先要根据划线句判断所用的论证方法,而论证方法的作用的答题思路是:运用了……的论证方法,……地论证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所论证的内容,一般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该段的中心句。⑷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锁定答案区域并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⑸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谈启示即可。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功名与功德
①“功名”一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功业和名声”。纵观古今,人们对待功名的态度各有不同。
②孔子不反对追求功名,讲“见利思义”“富而可求也……吾亦为之”,但他尤其看重精神的“功名”,认为“仁义”比功名更重要。庄子对功名持超然的态度:“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还认为追求功名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功名使得人们相互倾轧,使人丧失自由。
③科举时代,世人热衷功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功名意识深入千家万户。人人能诵“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便是明证。面对世人追逐的功名,当代国学大师熊十力的见解:“所谓功名富贵者,世人以之为乐,志学者不以为乐也。”世人因热衷功名、追逐功名,苦便随之而来;志学者因只求神清思澈,心地干净,便不以为乐,也不以为苦。
④追求功名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不应该被功名束缚,更不能急功近利,甚至见利忘义。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讲过一个小故事:一学生来旁听,思维迅捷,课后常与他磋磨学问,更兼意趣相投。某日,这个学生踌躇着开口请求一封推荐信,他爽快应允,这学生便获得一份足够分量的“敲门砖”。然而,推荐信一出他便再无踪迹,先前的所作所为成了功利的假象。
⑤这位学生想获取功名固然无错,只是功利思想太强。像这种获取功名的做法,为仁德之士所不齿,而且这种人也很难有大作为。功利如同厚厚的灰尘遮蔽着我们的眼睛,常常让我们忽略了追求功名的真正意义。
⑥追求功名时,我们还要积累功德,否则,即便拥有了功名也可能失去。“功是善行,德是善心。”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从本质上讲,功德是利他的,是修养升华而成的一种帮助别人的智慧。对待功名、功德的态度,可以映照出一个人的品格和胸襟。焦裕禄心中只有“民利”,鞠躬尽瘁为兰考,从不考虑个人名利:钱学森坚决不同意为他自己立碑塑像,世人赞他“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他们这种“名利于我如浮云”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对那些整天沉醉于功名富贵的人来说,不啻为一服清醒剂。
⑦
,面对功名,我们要坚守本心,思想上保持一份清醒,行动上恪守一份理智。在追求功名时不断积累功德,形成正确的功名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选文有删改)(1)在第⑦段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语。(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追求功名危害性极大,应保持心地干净。B.追求功名为世人所认同,但应取之有道。C.功德是追求功名的修养,重在克己利他。D.积累功德,有助于我们正确树立功名观。(3)梳理文章思路,完成填空。文章从解说“功名”起笔,先阐述了________,然后议论了________,接着进一步阐明了________,最后归结出了________(中心论点)。(4)你是否赞同第⑥段画线句的说法?请用举例论证或引用论证的方法阐述理由。【答案】(1)因此(由此可见,综上所述等)(2)A(3)①人们对待功名的态度各有不同;②我们应正确对待功名(我们不应该被功名束缚,更不能急功近利,甚至见利忘义);③追求功名时我们要积累功德;④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功名观(我们要坚守本心,不断积累功德,形成正确的功名观)(4)【示例】①同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心中所想的从来不是什么功名,而是如何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让“全中国人不再挨饿”,“造福全人类”,这足以反映他的品格和胸襟。②同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在功名面前始终保持“神清思澈,心地干净”,他一心辅助刘备父子,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展现了令人称颂的品格和胸襟。【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思考。阅读文章,可知这篇议论文在结尾部分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所以横线上应填写“因此”“由此看来”“综上所述”等表示总结性的词语。(2)分析文章内容,可知第四段“追求功名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不应该被功名束缚,更不能急功近利,甚至见利忘义”,阐述了如何让正确对待功名,由此可知A项“追求功名危害性极大,应保持心地干净”说法不正确,B项“追求功名为世人所认同,但应取之有道”说法正确。根据第六段“功德是利他的,是修养升华而成的一种帮助别人的智慧。对待功名、功德的态度,可以映照出一个人的品格和胸襟”可知C项说法正确。根据最后一段“在追求功名时不断积累功德,形成正确的功名观”可知D项说法正确。故选A。(3)文章第一段解说什么是“功名”;第二、三段阐述了人们对待功名的不同态度;第四、五段通过列举反面事例“追求功名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不应该被功名束缚,更不能急功近利,甚至见利忘义”;第六段进一步阐明“追求功名时,我们还要积累功德”;最后一段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我们要坚守本心,不断积累功德,形成正确的功名观。据此作答即可。(4)选取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名人事例来回答即可。示例:同意。陶渊明做县令的俸禄只够买五斗米。一天,为人骄横的邮督一到彭泽县就差人把陶渊明叫来见自己,而且要穿好官服,否则将影响他的前程。陶渊明忍无可忍,说:“我不能因为五斗米而向这个乡里小人折腰!”便交出官印,回乡下种田去了。陶渊明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对待功名的态度充分证明了他的品格和胸襟。故答案为:⑴因此(由此可见,综上所述等)⑵A⑶人们对待功名的态度各有不同;我们应正确对待功名(我们不应该被功名束缚,更不能急功近利,甚至见利忘义);追求功名时我们要积累功德;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功名观(我们要坚守本心,不断积累功德,形成正确的功名观)⑷【示例】①同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心中所想的从来不是什么功名,而是如何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让“全中国人不再挨饿”,“造福全人类”,这足以反映他的品格和胸襟。②同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在功名面前始终保持“神清思澈,心地干净”,他一心辅助刘备父子,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展现了令人称颂的品格和胸襟。【点评】⑴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注意结合语境,明确分句关系,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⑵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⑶本题考查文章论证思路,首先通读全文,明确隔断内容,然后划分段落层次,总结文章论证思路。⑷本题考查学生补充议论文论据的能力。首先要明白论据的类型,然后从积累中选择真实而典型的事例,概括叙述,紧扣论点。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孤独与幸福
①英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社交生活的坏处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
②世间怕有无数称己为幸福的人,却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孤独的人。“幸福”的人往往开朗、健谈、善于社交;孤独,似乎注定只是一个与阴暗、不幸甚至畸形的人生态度所相伴的名词。事实上,真正的孤独是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觉醒,是布鲁诺被烧死前大声疾呼“未来的人们会了解我”的信念,是无法选择“出世”的苏轼的清高。
③孤独即意味着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
④孤独就是走出无止境的无聊社交、闲扯、平庸的一种生活态度,它卸除了表面的浮华,追求内心的旷达与淡泊。当庄子头也不回地边钓鱼边婉言拒绝出任楚相时,我们体会到的是孤独。世事纷乱,天下名士皆各投其主,各尽其才,惟独庄子安然身外。这种孤独,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豁达与淡然。但庄子又是幸福的,他的一次平静的拒绝,带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座矗立在无数文人志士心目中的高标。
⑤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⑥物质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势利化,幸福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古人这睿智的语言体现的就是自我反省。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才会远离喧嚣、芜杂,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⑦孤独要求我们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它是享受到幸福的方法。
⑧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开拓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的小天地。做许多你想做的事情,展开你曾被限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再为庸人俗事所扰。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在诗集《灾难的岁月》中抒写“夜坐听风,夜眠听雨”的孤独而寂寞,这种孤独是一种幸福的状态,让他悟到“月如何缺,天如何老”。远离现实,你的处境是孤独的,然而你的内心却是宁静而充实的,你的心不再因孤独而哭泣,反而因孤独而折射出幸福的光芒。
⑨面对现实,当今的年轻一代作为独生子女,无疑常有一种孤独的心理,他们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愤青”。有些年轻人以上网玩游戏为幸福,以打架滋事为快乐,更有甚者以吸毒杀人为荣。他们因为孤独而丧失了对幸福的感受,继而心态失衡,无处宣泄,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悲哀。
⑩所以让我们正视孤独,享受幸福吧!这种孤独不是消极遁世、自我封闭,而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一种旷达的孤独,伟大的孤独。正视孤独不仅是一种哲理的思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是对真正幸福的一种追求。(1)下列语句更适合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句是(
)A.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B.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C.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D.让我们正视孤独,享受幸福。(2)第六段画线处,最不适合作为论据填充在其上的句子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C.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D.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答案】(1)B(2)C【解析】【分析】(1)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第①段的结尾句: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故选B。(2)本题考查论据的使用。解答此题时先明确第⑥段的论点是“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然后再仔细辨析各个选项是否适合做论据即可。故答案为:(1)B;(2)C【点评】(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作者主要的集中的观点。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2)本题考查论据的使用。解答此题时先明确第⑥段的论点是“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然后再仔细辨析各个选项是否适合做论据即可。
4.现代文阅读
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③“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④“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来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⑤“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⑦“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⑧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⑨“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年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省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作出了表率。
⑩“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踏实做事,坦荡为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2)选文第③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3)阅读第⑥-⑨段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4)下面三句话均出自选文结尾段,请选择其中的一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①“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②“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③“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答案】(1)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2)不能调换。第③段论述“慎独”对完善自我的重要性,第④段推及他人,论述“慎独”
对辨别人品高下的重要性,第⑤段上升到社会,论述“慎独”对净化社会的重要性。
这三段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地论证了“慎独”的重要意义。(3)①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②“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③王顺友严格要求自己,把邮递员工作做到了极致④吴阶平年老时还不忘反思自己(4)选择一句,结合实际,谈出感悟即可。【解析】【分析】(1)文章第一段列举了生活中人们在公众场合、熟悉环境中遵守公共道德,而在独自一人、陌生环境中则不遵守公共道德的现象,进而引出了第二段的观点: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后文从“慎独”的重要性和“慎独”的方法论证了观点。故本文论点是: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2)概括三个段落的内容。第三段指出“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第四段写“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第五段写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分析几个段落之间关系。第三段写“慎独”对个人成长的作用,第四段推己及人,指出“慎独”对辨别他人品质的作用,第五段由个人上升到社会,扩展范围更广,指出“慎独”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三个段落由自己到他人,再到社会,层层深入,存在递进关系,故不能调换。(3)①第六段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自问自答,告诉人们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故第一个空填入: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②第七八段提出分论点:“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第七段引用刘备的名言证明分论点,第八段运用举例论证,举出王顺友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严格要求自己的事例,证明分论点,故第三个空填入:王顺友严格要求自己,把邮递员工作做到了极致。③第九段提出分论点:“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故第二个空应该填入:“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④第九段举出了爱因斯坦和吴阶平两个人的事例,运用举例论证来证明观点,结合“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可知,第四个空填入:吴阶平年老时还不忘反思自己。(4)这三个句子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慎独”的意义。选择其中一句,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即可。故答案为:(1)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2)不能调换。这三段层层递进,步步深人地论证了“慎独”的重要意义。(3)①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②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③王顺友严格要求自己,把邮递员工作做到了极致;④吴阶平年老时还不忘反思自己。(4)示例:我选第①句。这句话把“慎独”比作盾牌,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慎独”对我们的保护作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以后很可能要面对金钱、权利等种种诱惑。我们如果能恪守“慎独”,那么就能抵挡各种诱惑,不被利诱。这其实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学习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论点即作者对某一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观点、看法、意见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顺序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内容细致分析,具体概括即可。(3)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论证思路的把握,解答时要具体细致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4)本题考查学生自由表达观点的能力。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读无用的书,做有梦的人周国平
①藏书多当然不等于博学。如果拥有书籍,不必读它们,就能占有其中的知识,那该多么省力。我要立即补充一句:那该多么没意思。可见阅读本身是莫大的快乐,如果取消了阅读过程中的理解、思考、质疑、感悟等等,质言之,取消了自己心智的积极参与,那客观呈现的知识对于你就无甚价值。
②有句古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读书也是一种行路,是行走在人类精神的世界里。我就是这样的一个旅行者,阅读是我在勘测人类精神世界的地图。
③读书的收获有两种。一是通过读书知道了自己原来没有当然也就不知道的东西,这样收获到的东西叫知识。二是通过读书发现了自己原来已经有但没有意识到的东西,这些东西是自己感悟到的,但好像一直沉睡着,现在被唤醒了,激活了,因此获得了生长、开花、结果的机会。这样收获到的东西,我称之为智慧。
④人们常说:阅读改变命运。在我看来,此话可有两种含义。其一,读那些所谓“有用的书”,也就是接受正规教育,获取专业知识,这样可以改变你的外在命运,改变你在社会上的地位。其二,读那些所谓“无用的书”,那些哲学、宗教、人文方面的书籍,未必能改变你的外在命运,但能改变你的内心世界,使你拥有智慧、信仰、丰富的心灵生活,拥有一个强健的灵魂,因此也就改变了你与外在命运的关系,从而在精神上立于不败之地。我认为后一种改变是更可靠也更重要的。
⑤“读无用的书,做有梦的人”,这是我给一家民营书店的题词。书分有用和无用,有用的书关乎生计,无用的书关乎心灵。人分有梦和无梦,无梦的人是生计的奴仆,有梦的人是心灵的富翁。无梦的人生是乏味的,与无梦的人相处也是乏味的。人生在世,生计之外,还是得讲究个味。
⑥叔本华说:期望一个人记住他读过的全部书籍,恰如期望他能在体内储存他吃过的全部食物。这个比方打得有些极端,因为在事实上,无论谁都不可能,即使可能也不愿意在体内储存吃过的全部食物。但是,世上确实有过目不忘、满腹诗书的记忆天才。我相信,叔本华的意思应该是:有形的知识不重要,书籍的价值仅在于提供精神营养,而精神营养是无形的,因为它倘若真正起了作用,就必定已化为了你的血肉。
⑦读精神伟人的著作,看艺术天才的创造,我知道了人所能达到的高度,于是为自己生而为人类感到幸运和荣耀。可是,走在街上,看见那些在路边玩牌和喧哗的人,那些开着车使劲按喇叭的人,看见那么多空虚的脸,我不禁想: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这一点常常使我感到震惊。
⑧阅读还可以使人心宽体健。人的身体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灵支配,心态好是最好的养生。爱阅读的人,内心充实宁静,不易陷入令人烦恼焦虑的世事纷争之中。大学者中多寿星,原因就在于此。
⑨爱阅读的人,眼界开阔,一览众山小,比较容易超脱人生中一时一地的困境。阅读甚至可以优生,助人教子育人。父母爱阅读,会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子女产生不教之教的熏陶作用。相反,父母自己不读书,却逼迫孩子用功,一定事倍功半。(选自《齐鲁晚报》2020年3月20日,有删改)(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⑤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有用之书和无用之书、有梦之人和无梦之人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要“读无用的书,做有梦的人”的观点。B.第⑥段引用叔本华的话是说读书没必要死记学过的全部内容,而是要汲取书籍中的精神营养,转化为自己的精神食粮。C.本文先由读书的乐趣和意义说起,引出阅读的两种收获,进而引出读有用之书和无用之书的不同作用,强调了在书籍中获得精神营养的重要性。D.读“有用的书”,不能改变你的内心世界,也不能使你拥有智慧、信仰、丰富的心灵生活。(2)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A.梁文道在《悦己》中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B.宋濂因为家境贫寒,只能借书来读,借书又有时间限制,于是他勤于抄写,即使手指冻僵也不曾懈怠。C.庄子提出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不仅让他自身逍遥于世外,获得了精神的自由,更是给今天身处于浮躁社会中的我们以无限的精神启迪。D.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谈读书》里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所以说读“无用的书”可以启迪智慧。(3)有些家长自己不喜欢看书,也不支持孩子进行课外阅读,认为孩子阅读与课内无关的书籍对升学没有帮助,不值得看。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D(2)B(3)阅读使人成长,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增长我们的知识储量,同时也能使我们的精神层面得到营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阅读的习惯。”有用之书“给予生活以智慧,”无用之书“启迪人生之道路。【解析】【分析】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及筛选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反复阅读,整体感知文本,在此基础上,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分析筛选即可。此文中作者认为:①“有用的书”,也就是接受正规教育,获取专业知识,这样可以改变你的外在命运,改变你在社会上的地位。读那些所谓“无用的书”,那些哲学、宗教、人文方面的书籍,未必能改变你的外在命运,但能改变你的内心世界,使你拥有智慧、信仰、丰富的心灵生活,拥有一个强健的灵魂,因此也就改变了你与外在命运的关系,从而在精神上立于不败之地。②爱阅读的人,内心充实宁静,不易陷入令人烦恼焦虑的世事纷争之中。③爱阅读的人,眼界开阔,一览众山小,比较容易超脱人生中一时一地的困境。④阅读甚至可以优生,助人教子育人等等。由此可见无论是读”有用的书“,还是”无用的书“,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书籍的价值在于提供精神营养,而精神营养是无形的,它们同样能改变你的内心世界,使你拥有智慧、信仰、丰富的心灵生活,拥有一个强健的灵魂,改变你与外在命运的关系,使精神上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D项错误,
故选D。
⑵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论据与文章内容结构关系的能力。A项符合。B项的论据是围绕”勤奋读书“的论点展开的,与该选文的中心论点”阅读的作用“不相符。所以不能作为本文论据
。C项符合。D项符合。故选B。⑶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此题围绕阅读的作用,分点概括即可。依据关键句“读‘无用的书’能改变孩子的内心世界”“阅读可以使人心宽体健”“爱阅读的人,眼界开阔”“阅读可以助人教子育人”回答即可。示例:①读书能改变命运,读“有用的书”,可以让孩子获取专业知识,可以改变其外在命运,但读“无用的书”却能改变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拥有一个强健的灵魂。
②阅读可以使人心宽体健,让孩子的内心充实宁静。
③爱阅读的人,眼界开阔,一览众山小,比较容易超脱人生中一时一地的困境。④阅读甚至可以优生,助人教子育人。所以家长不仅要支持孩子读书,自己也要有阅读的习惯。
故答案为:⑴D⑵
B⑶阅读使人成长,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增长我们的知识储量,同时也能使我们的精神层面得到营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阅读的习惯。”有用之书“给予生活以智慧,”无用之书“启迪人生之道路。【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筛选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认真通读全文,反复阅读,整体感知文本,在此基础上,抓住各项的表述要点,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即可。⑵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论据与文章内容结构关系的能力。论据作用一般是引出论点或证明论点。找到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思考重点段落的内容,再分析论据内容与论点(段落内容)的关系,最后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⑶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中心,再联系实际生活,围绕阅读的作用,分点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即可。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文本1)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太多被人为创造出来,用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偶像剧、商业大片、娱乐圈花边新闻、网络游戏、热点消息等。我们每天光是保持对自己改做的事情的专注,就已经很困难了。
拿网络游戏来说吧,背后可能是几百人的团队,用最前沿的科技、最详尽的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在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精心打造而成的。目的是什么呢?创造一个虚拟空间,吸引你的注意力并消磨你的时间。
可以说,一切娱乐产品背后的庞大团队,考虑的更多的是用多种手段来减小你触及它们时的心理阻力,诱导你一次次去点击,耗费你的精力,让你忘记自己该做什么,让你很难保持专注,更不用说深度思考了。(文本2)
这个时代,我们似乎很难投入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轻而易举获得大量愉悦感,久而久之,当这种强度的愉悦感已经满足不了你时,你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相对而言,付出更多、貌似愉悦感更少的事情——比如学习、阅读、深度思考——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做。(文本3)
当我能够在画画中其乐陶陶时,我的生活变得令人着迷。我惊讶地发现在自然景色中还有许多以前从未注意到的东西。每当走路坐车时,附加了一个新目的,那可真是新鲜有趣之极:山丘的侧面有那么丰富的色彩,在阴暗处和阳光下不相同;水塘里闪烁着如此耀眼夺目的反光,光波在一层一层地淡下去,表面和边缘那种镀金镶银般的光亮真是美不胜收。在每一个平凡的景色中都能享有一种额外的兴味。
在美术馆,我会用一种剖析的理解的眼光来欣赏一幅幅艺术杰作,我常常看见阻碍过我的难点,被一个个绘画大师如何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在不精疲力竭消耗体力的情况下,比绘画更使人全神贯注了。我的日子因专注于这一目标而使每一个空闲都很充实。我感到心满意足。这就是思考带给我的福利。(节选自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的《我与绘画的缘分》)(1)这组文本的主要目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阐述大众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被毁掉的。B.呼吁大众不要让自己成为愉悦感的奴隶。C.呼吁大众在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磨砺专注力和深度思考能力。D.表现丘吉尔良好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自然、艺术、生活的热爱。(2)根据文本信息,比较“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愉悦感”和“丘吉尔的愉悦感”有什么不同?(3)根据(文本1)(文本2),预测一下,大众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失去什么能力?(4)军军想将上面三则文本作为素材,写一篇议论性文章,请帮他补充完成下列写作提纲。(5)这组文本引起了你哪些思考,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答案】(1)C(2)生活中大多数人获得愉悦感,不需要动脑子,不需要付出太多精力:愉悦的保持时长短暂;愉悦感的获得依赖媒体等外物,把自己的生活导向空虚和无聊。丘吉尔获得愉悦感,却是全身心付出,经过了观察、比较、剖析、内化等一系列深度思考过程;愉悦保持时长绵长,因为不时有新知识纳入自己思维体系而获得快乐与满足;愉悦感的获得从自己出发,生活永远有额外的兴味,也将永远充实。(3)最终他们会因为太期望媒体为他们思考并作出判断而丧失热情,丧失抗争欲望,失去,自己思考和判断的能力。(4)示例一:做到专注以及深度思考的策略与方法。示例二:号召大众磨砺专注力以及深度思考能力.(5)示例一:我曾沉迷过游戏,陷入其中,成为了“愉悦感”的奴隶,这组文本引起我思考,要为自己设定有意义的目标,并把它安排进日常中,保持专注。示例二:我曾经拒绝过抢夺注意力的低劣娱乐产品,这组文本让我更加相信我的拒绝是正确的,我以后还是选择亲近那些引发思考,需要动脑子的优秀产品。【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提炼文本的中心论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再根据题干要求找到三个文本的共同主题。可分析“让你很难保持专注,更不用说深度思考了”,“这个时代,我们似乎很难投入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等句即可得出答案。其它选项都以偏概全、失之偏颇。(2)本题考查对文本重要信息的提取能力。理解“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愉悦感”和“丘吉尔的愉悦感”这两个概念是作答的关键。“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愉悦感”可分析“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轻而易举获得大量愉悦感”等句,是指不需要动脑子但愉悦的保持时长短暂。“丘吉尔获得愉悦感”可分析“你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相对而言,付出更多、貌似愉悦感更少的事情——比如学习、阅读、深度思考”等句,是指却是全身心付出,经过了观察、比较、剖析、内化等一系列深度思考过程;愉悦保持时长绵长。(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探究启示。通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根据题干的“大众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失去什么能力”的问题提取重要信息。如可分析“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轻而易举获得大量愉悦感”,“诱导你一次次去点击,耗费你的精力,让你忘记自己该做什么,让你很难保持专注,更不用说深度思考了”等句即可得到答案。(4)本题考查补充完成写作提纲。第一步是摆出现象,第二步是分析原因及影响,那么第三步自然是写解决问题方法或策略。当然也可提出希望或号召。比如做到专注以及深度思考的策略与方法,或者号召大众磨砺专注力以及深度思考能力.(5)本题考查阅读启发和感悟。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读书学习来谈“专注”。故答案为:(1)C(2)生活中大多数人获得愉悦感,不需要动脑子,不需要付出太多精力:愉悦的保持时长短暂;愉悦感的获得依赖媒体等外物,把自己的生活导向空虚和无聊。丘吉尔获得愉悦感,却是全身心付出,经过了观察、比较、剖析、内化等一系列深度思考过程;愉悦保持时长绵长,因为不时有新知识纳入自己思维体系而获得快乐与满足;愉悦感的获得从自己出发,生活永远有额外的兴味,也将永远充实。(3)最终他们会因为太期望媒体为他们思考并作出判断而丧失热情,丧失抗争欲望,失去,自己思考和判断的能力。(4)示例一:做到专注以及深度思考的策略与方法。示例二:号召大众磨砺专注力以及深度思考能力。(5)示例一:我曾沉迷过游戏,陷入其中,成为了“愉悦感”的奴隶,这组文本引起我思考,要为自己设定有意义的目标,并把它安排进日常中,保持专注。示例二:我曾经拒绝过抢夺注意力的低劣娱乐产品,这组文本让我更加相信我的拒绝是正确的,我以后还是选择亲近那些引发思考,需要动脑子的优秀产品。【点评】(1)这道题要求从从材料中提取论点,是材料所论述问题的共同的见解和主张。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是议论文的灵魂。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几则材料的共同点是呼吁大众在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磨砺专注力和深度思考能力。(2)提取材料的信息,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要明白每一自然段的段意,相同意思的语段可以合并,并注意每段的中心句。普通的愉悦感和丘吉尔获得愉悦感比较区别,从获得方式、时间长短、保持时间、意义价值等几个角度辨析。(3)这道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探究启示。这个浅阅读盛行,精神浮躁的时代,大多数人很难投入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习惯了轻而易举获得大量愉悦感,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意去学习、阅读、深度思考。最终他们会因为太期望媒体为他们思考并作出判断而丧失热情,丧失抗争欲望,失去,自己思考和判断的能力。(4)列提纲,就是构思议论文的结构和论证思路,分析论证过程。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方式,分别对应提出问题:摆出难以保持专注和不愿意深度思考的现象;分析问题:分析难以保持专注和不愿意深度思考的原因和影响;解决问题:做到专注以及深度思考的策略与方法。或者号召大众磨砺专注力以及深度思考能力(5)这道题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在准确把握文段的基础上,抓住要点,适当地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述要通顺有条理。7.阅读下文,回答小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节选)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本文的论证方式是________,对方的事实论据是________。(2)今年正值“五四”百年纪念,前人用他们的青春诠释了“中国的脊梁”的真正含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如何理解“中国的脊梁”的含义?【答案】(1)驳论;信地大物博、信国联、求神拜佛(信地、信物、信国联)(2)具有坚定信念、不屈精神(无私奉献、先人后己、默默无闻……),能为国家和民族(或历史)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解析】【分析】文章第一部分: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第二部分:驳斥对方的论证。第三部分: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同时写出作者鲁迅的观点--从古至今都有不失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据此可知,本文的论证方式是搏论。第①段中所用的对方的论据有:地大物博、信国联、求神拜佛,第③段所用的论证是(信地、信物、信国联)(2)此题要求理解“中国的脊梁”的含义,在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再联系现实阐述其含义,如要具有坚定信念、不屈精神(无私奉献、先人后己、默默无闻……),能为国家和民族(或历史)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故答案为:⑴驳论;信地大物博、信国联、求神拜佛(信地、信物、信国联)⑵具有坚定信念、不屈精神(无私奉献、先人后己、默默无闻……),能为国家和民族(或历史)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点评】⑴本题考查分析议论文论证方式的能力以及概括论据的能力。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包括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文就是证明自己观点的文章,驳论文就是反驳别人观点的文章,有的驳论文在驳斥别人的观点后再提出并证明自己的观点。概括论据要在明确论点之后再锁定答题区域从文中筛选出论据并概括作答。⑵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在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再联系现实生活谈自己的理解。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叶子鹏,王财忠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家国情怀始终是历久弥新的歌颂主题;自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族侵略、重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壮阔征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凝魂聚气、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甲)________。对祖国的爱亦如对母亲的爱,是一种天然有之的朴素情感,是不需要任何客观理由的自觉的爱。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思想中,爱国是第一位的美德,是一种无限崇高的公共精神。从古至今,自人类社会诞生国家以来,人民都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存在与国家的存在视为一体,热爱自己的国家是人性的自觉表现和终生为之忘我奉献的伟大目标。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她寻求光荣和福祉是天经地义的人之常情。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乙)________。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正是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之下而立不世之功、而成千秋伟业、而创万古传奇。汉朝张骞怀揣报国之志开辟丝绸之路,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南宋名将岳飞一首《满江红》成为抒发爱国情怀的千古绝唱,激励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奋发图强、建设河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方志敏用《可爱的中国》表达了赤胆忠心的革命家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情怀比天高、比海深。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丙)________。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只有把爱国转化为实践,把对祖国的深情厚谊转化为实际行动,爱国的力量方如有源之水,流之不竭。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十六岁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爱国给予的奋斗力量;大科学家黄大年在祖国的事业面前“俯首甘为孺子牛”是爱国赋予的奉献力量。爱国的力量是精神的强力之表现,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精神原子弹,是爱国力量最生动形象的表达。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雄踞于世界的东方,当代青年躬逢千年未有之盛世,务必坚定爱国的自觉、奋发为国的情怀、激发强国的力量,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选自中国青年网,有删减)(1)根据选文,请将下面三句话的序号分别填入相应的位置。①爱国是一种情怀,爱国的情怀是最为深厚的情怀②爱国是一种力量,爱国的力量是最无坚不摧的力量。③爱国是一种自觉,爱国的自觉是最为深刻的自觉。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2)结合选文第④段,说说对划线字的理解。爱国的力量是精神的强力之表现,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精神原子弹,是爱国力量最生动形象的表达。(3)下列链接材料,作哪一段的论据最恰当,请说说理由。【链接材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诗人陆游生死离别之际唯一牵挂的是“王师”何时北定中原,这就是爱国的自觉。【答案】(1)③;①;②(2)把爱国力量比作“精神原子弹”,生动形象,有力地论述了“爱国是一种力量,爱国的力量是最无坚不摧的力量”这一分论点,让抽象的道理浅显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3)这一则材料最适合作为第②段的论据。因为材料用爱国诗人陆游生离死别还念念不忘“北定中原”体现爱国的自觉这一事例与第二段的论点“爱国是一种自觉,爱国的自觉是最为深刻的自觉”一致。【解析】【分析】(1)结合这几段的内容及题意分析,从“对祖国的爱亦如对母亲的爱,是一种天然有之的朴素情感,是不需要任何客观理由的自觉的爱”可以看出,第②段论述的是爱国是一种自觉,爱国的自觉是最为深刻的自觉。从“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正是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之下而立不世之功、而成千秋伟业、而创万古传奇”可以看出第三段论述的是爱国是一种情怀,爱国的情怀是最为深厚的情怀。从“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只有把爱国转化为实践,把对祖国的深情厚谊转化为实际行动,爱国的力量方如有源之水,流之不竭”可以看出第四段论述的是爱国是一种力量,爱国的力量是最无坚不摧的力量。(2)结合词语的本义及语境分析,“原子弹”一种核武器,是一种非常的杀伤力武器,这里毛泽东把爱国力量比作“精神原子弹”,非常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爱国力量的强大,从论证方法角度来说,是运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让抽象的道理浅显易懂,有力地论述了“爱国是一种力量,爱国的力量是最无坚不摧的力量”这一分论点。(3)材料已经明确指明了陆游的诗句表现的就是爱国的自觉,这和第二段的论点“爱国是一种自觉,爱国的自觉是最为深刻的自觉”一致。据此答题即可。故答案为:⑴甲:③;乙:①;丙②
⑵把爱国力量比作“精神原子弹”,生动形象,有力地论述了“爱国是一种力量,爱国的力量是最无坚不摧的力量”这一分论点,让抽象的道理浅显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⑶这一则材料最适合作为第②段的论据。因为材料用爱国诗人陆游生离死别还念念不忘“北定中原”体现爱国的自觉这一事例与第二段的论点“爱国是一种自觉,爱国的自觉是最为深刻的自觉”一致。【点评】⑴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要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句子。⑵此题考查分析重要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题,首要要辨别其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再结合文中的观点分析其表达效果,应为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要尽量从议论文的有关知识方面考虑答题。⑶本题考查给议论文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论点,然后再分析题目中所给的论据的具体内容,判断其能够证明哪个分论点。一定要把论点和论据统一起来。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让每朵玫瑰都能向阳生长陈
凌
①1919年10月,由李大钊等人创办的《少年中国》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感慨,现代女子受压迫“已到极点了”,“凡有觉悟的女子,切不可再藏名隐姓、含羞怕辱,不敢出来与黑暗势力奋斗”。近百年过去了,作者的感慨也随着时间齿轮的转动,成为历史。女性“离不开锅台,上不了讲台,登不上舞台”的状况早已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信念与实践。
②____不妨把目光转向正在召开的两会。从用一个个“沾着泥土芳香”的议案提案传递百姓呼声的女性代表委员,到以认真负责态度赢得各方礼赞的警花,再到为“抓新闻活鱼”而敬业奔跑的女记者,会场内外,一道道亮丽的“两会风景线”,生动注解着时代的进步、文明水准的提升。
③____去年的今天,一张照片在国际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一个双手叉腰、眼神无畏的小女孩铜像,被放在华尔街著名的铜牛雕塑前,小女孩脚前刻写着这样的说明:“了解女性领导的力量。她创造不同。”男女平等,并不是要抹杀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而是要让社会理性正视这一差异,并让女性拥有同男性一样公平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照片引发如此大反响的原因,并不在于瘦小的女孩与健硕的铜牛两相对比,所形成的戏谑感和强烈视觉冲击,而在于小女孩身上所体现的女性“自作主宰”的价值观,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④____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没有女性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我们期待玫瑰自由绽放,绝不是因为她们的美丽能够点缀世界,而是因为女性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人民小酒”的“代言人”余留芬,带领群众与贫困较劲,以“不惜命”的奋斗精神彻底改变了当地“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不嫁岩博郎”的贫困局面;“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走下去”的“北斗女神”王淑芳,用20多年的青春奉献让更多国人用上了“自己的导航系统”;“宝贝回家”公益活动的志愿者夏雪,帮助80多个家庭重获团圆……如果把国家发展比喻为一部奏鸣曲,那女性的作用,绝对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旋律。
⑤然而,要让每一朵玫瑰都能“自如地”向阳生长,并非易事。就在不久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令人喜忧参半的《2017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喜的是,全球性别差距呈现出缓慢缩小趋势,且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改善性别平等状况可带来巨大经济红利;忧的是,女性在经济机会和政治参与上,仍与男性有不小差距。报告甚至略带无奈地预测,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实现完全的男女平等还需再花100年。这也从一个侧面警示我们,整个社会都需要更好地倾听女性的声音,重视她们的诉求,保障女同胞的权益。
⑥梁启超对女性抱有这样的期待,“从知识能力上力争上游,务求与男子立于同等地位”。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每一步向前都离不开“她们”的参与,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她力量”和“她智慧”。打破落后观念和陈规旧俗、,培育更深厚的社会土壤,筑牢完善的制度根基,“她们”必能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芳华。(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3月08日04版)(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根据文意,请在第④段的省略号处再补写一个事例。(3)分析第④段画线语句的作用。(4)第⑤段中,“这也从一个侧面警示我们”中的“这”指代(5)“今天的女性,不仅有‘男女都一样’的自信,更有‘握住自己的命运’的自觉。”这句话应还原到A、B、C中的哪一处?理由是什么?
【答案】(1)让女性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芳华。(2)示例:药学家屠呦呦,经过上百次实验,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于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3)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国家发展”比喻成“奏鸣曲”,把“女性的作用”比喻成“不可或缺的旋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女性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的道理。(4)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实现完全的男女平等还需再花100年。(5)放在B处,因为第③段交代瘦小的女孩与健硕的铜牛两相对比图引发如此大反响的原因在于小女孩身上所体现的女性“自作主宰”的价值观,与所给句子相互印证。【解析】【分析】(1)通读全文,首先基本了解作者的观点;然后关注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找到能概括作者观点的最佳语句,直接摘取作答即可。题目是一种形象性的说法,虽然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不能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能明确表达作者的观点并且和题目意思相同的句子:打破落后观念和陈规旧俗、,培育更深厚的社会土壤,筑牢完善的制度根基,“她们”必能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芳华。
据此概括答题即可。(2)通读第④段,首先明确该段所举事例证明的观点是“女性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然后围绕这一观点选择事例,采用“何人+何事+结果”的基本模式组织语言作答。(3)根据“把国家发展比喻为一部奏鸣曲”“女性的作用,绝对是……的旋律”可确定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分析作用,一要指出比喻论证方法的基本作用(生动形象地证明了……)二要答出所证明的观点或道理(即本段论点)(4)通读全段,尤其注意加点词前后的语句。根据后面语句“整个社会都需要更好地倾听女性的声音,重视她们的诉求,保障女同胞的权益”中的“需要”“倾听”“重视”“保障”等词语,可确定“这”指代的内应该是包含对女性不平等之意的句子。据此分析,关注加点词之前的语句可确定答案。(5)通读第②③④段从各段内容与题干中语句的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角度思考,选择最恰当的位置,并结合对语段内容的概述阐明理由。““今天的女性,不仅有‘男女都一样’的自信,更有‘握住自己的命运’的自觉。
”和第③段而在于小女孩身上所体现的女性“自作主宰”的价值观”内容比较吻合。故应放在B处。故答案为:⑴让女性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芳华。⑵示例:药学家屠呦呦,经过上百次实验,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于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⑶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国家发展”比喻成“奏鸣曲”,把“女性的作用”比喻成“不可或缺的旋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女性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的道理。⑷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实现完全的男女平等还需再花100年。⑸放在B处,因为第③段交代瘦小的女孩与健硕的铜牛两相对比图引发如此大反响的原因在于小女孩身上所体现的女性“自作主宰”的价值观,与所给句子相互印证。【点评】⑴此题考查概括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议论文中心论点的判定和概括可围绕以下两点来进行:①中心论点必须能完整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必须鲜明。观点的概括必须全面、正确、鲜明。②从论点提出的位置来判定中心论点。如:文章标题;文章正文开头第一句话;文章正文开头的最后一句话;文章主体部分的开头;文章主体部分,先做一定的论述,再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结尾。⑵本题考查给议论文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论点,然后再根据论点补充恰当的事例,注意补充的事例要典型,要能够证明论点。⑶此题考查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然后认真研读所给内容,辨明其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最后围绕中心论点或本段论点,并结合这种论证方法本身的特点,分析其作用。⑷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⑸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10.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什么是“新工匠”吴晓波
①家用菜刀有两大品牌,张小泉和双立人。
②张小泉创建于1663年,当年用龙泉之钢铸造,六十六道工序,曾被列为贡品,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得过银奖,还是唯一被评为国家驰名商标的刀剪类商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百年品牌;双立人创建于1731年,它所在的索林根小城地处德国西部,是欧洲不锈钢技术的发源地,也是1915年,双立人在旧金山世界博览会上独揽四项大奖,是如假包换的德国百年品牌。
③如今的张小泉亦步亦趋地走在先人开拓的路上,材料不变,工序不变,款式不变,视之为“百年传承的工匠精神”;而双立人则百般求变,不锈钢技术不断选代,生产工艺全面创新,款式、门类更是层出不穷。
④在今天的商店里,张小泉菜刀的价格是双立人菜刀的二十分之一,至于销量和销售区域,差距更大。
⑤我们要找的“新工匠”,应该是双立人,而不是张小泉。中国不乏匠人,但却缺乏“新工匠”。全国老字号品牌超过1.2万个,摊开来,家家都有一个与传承和工匠精神有关的“神话”,可是有的苟延残喘,有的容光焕发,究之根源,正是有新旧之别。譬如张小泉和双立人,它们在百年前能各自崛起,都因为它们的工匠对当时的锻铸技术实现了突破,他们所生产的菜刀锋利轻快、造型时尚,他们的风格被固化为传统而得以流传。
⑥但是,时间会消磨一切的价值,随着时代的演进,技术被再次突破,审美被超越,甚至、用的场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后世的匠人抱守古人而不思进取,则传统成为物锁,古人成为沉重的十字架。
⑦真正的工匠精神不是回到传统,一味地向前辈致敬,而是从传统出发,让上帝先“死掉”再复活,在当代的审美和生活中重新寻找存在的理由。
⑧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出过一本名为《匠人》的专著,他对匠人的解读是“通过制造的物品去了解自身,体现时代的生活品质和审美特征”,在他看来,“制造就是思考”。
⑨也就是说,“新工匠”能够脱颖而出,其决定性的能力来自于他的思考力,即他对本专业的专注、对技术的敏感以及对当代审美趣味的掌握和扬弃。(有删改)(1)在作者看来,中国的“匠人”与“新工匠”的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2)文章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论证方法,第⑧段画线句则运用了________论证方法。(3)细读第⑥段,说说“一切的价值”在文中具体指什么?(4)“新工匠”的思考力包括哪三个因素?【答案】(1)“匠人”受传统束缚,亦步亦趋,不思创新。而“新工匠”求新求变,勇于创新,为传统注入新的活力。(2)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3)(旧有的)技术和审美标准。(4)对本专业的专注,对技术的敏感,对当代审美趣味的掌握和扬弃。【解析】【分析】(1)仔细阅读文章,前文主要叙述张小泉和双立人发展的过程,从“我们要找的‘新工匠’,应该是双立人,而不是张小泉”可知,“张小泉”代表的是“匠人”,“双立人”代表的是“新工匠”,然后结合对两个品牌的论述来提炼即可。从“如今的张小泉亦步亦趋地走在先人开拓的路上”可知,中国的“匠人”束缚于传统思维,亦步亦趋,不求创新;从“而双立人则百般求变,不锈钢技术不断选代,生产工艺全面创新,款式、门类更是层出不穷”可知,“新工匠”求新求变求创新,在继承传统中注入时代的活力。(2)第⑧段画线句则是引用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作品中话进行论证,属于道理论证。(3)根据前文“张小泉和双立人,它们在百年前能各自崛起,都因为它们的工匠对当时的锻铸技术实现了突破,他们所生产的菜刀锋利轻快、造型时尚,他们的风格被固化为传统而得以流传”一段话,后文“随着时代的演进,技术被再次突破,审美被超越”一段话来分析,“一切的价值”指的就是老品牌旧的技术和审美标准。(4)根据最后一段中“其决定性的能力来自于他的思考力,即他对本专业的专注、对技术的敏感以及对当代审美趣味的掌握和扬弃”来提炼,即:对本专业的专注,对技术的敏感,对当代审美趣味的掌握和扬弃。故答案为:⑴“匠人”受传统束缚,亦步亦趋,不思创新。而“新工匠”求新求变,勇于创新,为传统注入新的活力;⑵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⑶(旧有的)技术和审美标准;⑷对本专业的专注,对技术的敏感,对当代审美趣味的掌握和扬弃。【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⑵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论证方法的判断。熟练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⑶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①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②合理地概括信息;③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⑷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要点,答题时应注意,看到题目首先在审题后确定答题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的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语句提取出来。11.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做一股“清流”徐文秀
①时下,“清流”成了一个流行语,成为人们的一种向往。比如不久前,电视上《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几档节目“火”起来,受到大家热捧,“清流综艺”和“清流文化”成了观众追求的时尚。
②文化如此,人生亦然。过清流般的生活;不失为人们的一种理想选择。然而,一些人的生活却过得混浊而灰暗。有的习惯于搞“假大空”那一套,特别会装,喜欢“背台词”,有的还入戏很深,成了“戏精”;有的热衷于走“虚浮夸”的路子,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处处浮在表面,时时想走捷径;有的满足于过“庸懒散”的日子,表现出懈怠、疲沓的样子,工作往往干点“意思意思,奉行“既不出风头,又不落后头”;有的甚至迷恋于“邪恶丑”的法则,搞厚黑学、行潜规则,拜码头,结圈子,等等。
③清流生活,既是一种人生态废,也是一种人生价值。清代学者顾炎武说:“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革命先驱李大钊赞叹:“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古往今来,做一股“清流”是不少人的价值追求,活出“清流”范儿的人也备受世人尊崇。从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到淡泊名利、留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珅”的王冕;从铁骨钟铮持正义、横刀马的彭德怀,到平生追求真理、“洋身是刺”的张爱萍等。这一股股清流,以它的清澈、洁净,汇入历史的大江大河,展示出绚丽夺目的画卷。
④清流人生,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一股清新之气,言行有格调,生活有品位,阳光干净、超然脱俗,身上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真实的自我,说真话、道真心、做真人,多一些率真、多一点坦诚,不掩饰、不矫情。活出清流的样子,就是活出做人的骨气,肩膀硬、腰板直,有所坚守而不随波逐流。说到底,清流样子就是真善美的样子,就是做人清清爽爽、做事明明白白、做官干干净净的样子。
⑤欲成清流之人,得正本清源。古人云:“源洁流清。”做人的本源,就是做人的本色、本真和本来。一个人的身份、岗位、职务和财富可以变,但做人的本色不变、本真不丢、本来不忘。多问问初心是什么、初衷在哪里,多看看当初的模样是什么、如今变得怎么样,偏了则纠一纠,歪了则正一正。源头清,人生这潭“池水”自然也就清澈了。
⑥欲成清流之人,得胸怀大志。有大目标和大志向的人,总是不会被路边的碎石绊倒。胸有鸿鸽之志,便有过清流生活、活出清流样子的勇气和毅力,有远大志向在鼓舞,生命就会翩翩起舞。要想活出清流样子,内心还要有强大的定力和自制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感,守得住清贫,坐得住冷板凳,不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朝着既定的方向砥砺前行。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仓储物流系统采购合同3篇
- 2024英语角活动赞助商借条编制说明6篇
- 2025年度户外用品摊位租赁与户外运动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销售团队业绩承诺及客户满意度保障协议3篇
- 2025年度码头集装箱堆场租赁合同范本3篇
-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 年产100万只塑料托盘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易错点讲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特殊分离比分析-
- 医院保洁员工作岗位职责与工作(3篇)
- 2024物业经营托管合同模板
- 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课程
-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表格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作文总复习课件
- SHS5230三星指纹锁中文说明书
- 无水氯化钙MSDS资料
- 专利产品“修理”与“再造”的区分
- 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
- 健康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 指挥中心大厅及机房装修施工组织方案
- 真心英雄合唱歌词
- 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应力弧垂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