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经内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学习教案_第1页
六神经内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学习教案_第2页
六神经内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学习教案_第3页
六神经内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学习教案_第4页
六神经内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六神经内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述一、定义: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立克次体和蛋白等)侵犯CNS实质、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非炎症性)疾病。二、根据部位分类:①脑炎、脊髓炎或脑脊髓炎②脑膜炎、脊膜炎或脑脊膜炎③脑膜脑炎三、根据病程分类:急性、亚急性、慢性四、根据病因分类:以脑炎和脑膜炎为例,有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和脑寄生虫病之分。五、CNS感染途径:①血性感染②直接感染③神经干逆行感染第1页/共121页第十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InfectionsoftheCNS)第一节病毒感染性疾病第二节细菌感染性疾病第三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第四节朊蛋白病第五节螺旋体感染性疾病第六节脑寄生虫病第七节艾滋病所致神经系统障碍第2页/共121页

疾病压力外观

WBC

蛋白糖氯化物

化脑

混浊1000以上,N为主

结脑

清或微混500以下,L为主

病脑

清亮1000以下,L为主

正常正常

(早期,N为主)乙脑

清亮1000以下,N为主

正常正常隐脑

清或微混500以下,L为主

钩体病

清亮200以下,L为主

正常正常疟疾

清亮正常或稍高正常正常正常阿米巴

脓性或红棕色增高,有RBC

寄生虫

清亮500以下,E为主

虚脑

清亮正常或稍高正常正常正常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CSF的变化情况第3页/共121页本章重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朊蛋白病第4页/共121页第一节病毒感染性疾病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二、病毒性脑膜炎三、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四、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五、进行性风疹性全脑炎第5页/共121页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因及发病机制HSV-I型和Ⅱ型,成年人HSV-Ⅰ型引起,新生儿由HSV-Ⅱ型所致。HSV-I型病毒先引起口腔和呼吸道原发感染,然后沿三叉神经轴索逆行至三叉神经节,并在此潜伏。数年后或机体免疫力低下时,非特异性刺激可诱发病毒激活而致病。儿童HSV多新近感染致病,新生儿HSV系HSV-Ⅱ引起,母亲分娩时,生殖道分泌物与胎儿接触是导致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原因。第6页/共121页单纯疱疹病毒(HSV)病因&发病机制第7页/共121页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理病检:额叶、额叶等部位出血性坏死,可见病变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坏死、软化和出血,血管壁变性、坏死,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急性期后可见小胶质细胞增生。病灶边缘的部分神经细胞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CowdryA型包涵体)。包涵体内有病毒颗粒和抗原。软脑膜充血,并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第8页/共121页病理非对称性出血(常累及颞叶内侧&额叶下部)第9页/共121页淋巴细胞&浆细胞反应,神经元&胶质细胞可见核内CowdryA型包涵体病理第10页/共121页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1.病前情况:病前1-2周可有前驱症状: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征象。2,发病年龄:任何年龄均可,成年多见。3.病程;急性或亚急性,约1/4患者可有口唇疱疹史。4、全身感染中毒症状。5.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6、神经症状:偏盲、偏瘫、失语、眼肌麻痹、共济失调等局灶性脑损害表现;多动(震颤、舞蹈样动作、肌阵挛)、脑膜刺激征、全身性或部分性痫性发作等刺激症状。7、重症患者可因广泛脑实质坏死和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形成而死亡。第11页/共121页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辅助检查1.脑电图:弥漫性慢波,以颞叶和额叶明显。

2.头颅CT:早期可能正常。MRI易在早期显示病灶,实质内长T1长T2信号的病灶,以及FLAIR像更明显,进一步支持HSE的诊断。3.CSF检查:压力正常;细胞数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可有红细胞数增多;蛋白质呈轻、中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病原学检查①检测HSV特异性IgM、IgG抗体;③PCR检测CSF中HSVDNA。脑活检:光镜下为出血性坏死;电镜下为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和细胞内的病毒颗粒。第12页/共121页脑电图

弥漫性异常,以颞\额区为主辅助检查疱疹病毒性脑炎周期性复合波疱疹病毒性脑炎恢复期第13页/共121页

局灶性低密度区散布点状高密度

(颞叶常见)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CT第14页/共121页额颞叶病灶为主,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灶T1T2影像学检查--MRI辅助检查第15页/共121页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诊断1.临床诊断依据:①口唇或生殖道疱疹史,或本次发病有皮肤、粘膜疱疹;②发热、明显精神行为异常、抽搐、意识障碍及早期出现的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③脑脊液红、白细胞数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④脑电图以颞、额区损害为主的脑弥漫性异常;⑤头颅CT或MRI发现颞叶局灶性出血性脑软化灶;⑥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效可间接支持诊断。

第16页/共121页诊断及鉴别诊断2、确诊:①脑脊液中发现HSV抗体显著性变化趋势②脑组织活检或病理发现组织细胞核内包涵体,或原位杂交发现HSV病毒核酸;③脑脊液PCR检测发现该病毒DNA;④脑组织或脑脊液标本HSV分离、培养和鉴定;

第17页/共121页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1)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带状疱疹病毒主要侵犯和潜伏在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细胞或脑神经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内,相对轻血清及脑脊液查出抗体和核酸阳性可以鉴别。(2)肠道病毒性脑炎:夏秋多见\病初胃肠道症状,脑脊液中的病毒分离或PCR检查阳性可帮助诊断。(3)巨细胞病毒性脑炎:本病临床少见,常见于免疫缺陷如AIDS或长期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PCR检查脑脊液该病毒阳性而易于鉴别。(4)急性弥散性脑脊髓炎:多在感染或疫苗接种后急性发病。第18页/共121页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治疗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包括:1.病因治疗

a:无环鸟苷(阿昔洛韦,Acyclovir);b:更昔洛韦。2.免疫辅助治疗:①干扰素及其诱生剂;②转移因子③肾上腺皮质激素。3.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退热、抗惊厥、镇静和降颅压等,恢复期可进行康复治疗。4.抗感染治疗:褥疮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第19页/共121页二、病毒性脑膜炎定义各种病毒感染导致的脑膜的弥漫性炎症的临床综合征。以发热、头疼、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病因大多数由肠道病毒引起第20页/共121页二、病毒性脑膜炎临床表现:1、发病年龄:任何年龄均可,以儿童多见2、高发季节:夏秋季3、起病形式;急性起病4、主要症状;全身中毒症状+脑膜刺激症状第21页/共121页二、病毒性脑膜炎辅助检查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增高。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正常第22页/共121页二、病毒性脑膜炎诊断: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确诊: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第23页/共121页二、病毒性脑膜炎治疗本病具有自限性,抗病毒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对症支持治疗第24页/共121页三、其他病毒感染性脑病或脑炎第25页/共121页(一)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ProgressiveMultifocalLeucoencephalopathy,PML)第26页/共121页乳头多瘤空泡病毒(JCV)引起的罕见的亚急性脱髓鞘疾病概念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Progressivemultifocalleucoencephalopathy,PML)常见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AIDS病\霍奇金病\淋巴瘤\白血病&各种癌症)第27页/共121页病变:皮质下白质多灶性部分融合脱髓鞘病变病灶周围少突胶质细胞核内嗜酸性包涵体

(乳头多瘤空泡病毒颗粒组成)概念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第28页/共121页1.亚急性\慢性起病脑局灶体征(偏瘫\感觉异常&视野缺损)脑神经麻痹\共济失调&脊髓病变较少见可出现痴呆临床表现第29页/共121页2.CSF正常EEG:非特异的弥漫性\局灶性慢波CT:白质内多灶性低密度区,无增强效应MRI:T2WI均质高信号,T1WI低\等信号辅助检查第30页/共121页进行性弥漫脑损害典型临床表现EEG\血清学JCV抗体水平↑&神经影像学改变确诊:脑活检病理检查\CSF检出JCV-RNA诊断CT:白质内多灶性低密度区,无增强效应MRI:T1WI低或等信号,T2WI均质高信号第31页/共121页缺乏有效疗法可试用a-干扰素,有激活自然杀伤(NK)细胞的作用治疗第32页/共121页病程通常持续数月80%的病人在9个月内死亡预后第33页/共121页(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SubacuteSclerosingPanenecphalitis,SSPE)第34页/共121页麻疹缺陷病毒所致发病率:5~10/100万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使SSPE发病率明显↓概念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第35页/共121页麻疹病毒病因麻疹缺陷病毒是M基因表达缺陷,无M蛋白形成,影响病毒出芽&细胞外释放,病毒核衣壳在细胞内聚集形成CNS持续感染)

第36页/共121页脑白质\皮质萎缩&深层斑片样脱髓鞘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神经胶质增生(硬化性脑炎)后期皮质\基底节\脑桥&下橄榄核神经元缺失,神经元\胶质细胞核&胞浆嗜酸性包涵体麻疹病毒荧光抗体染色(+)脑组织PCR可检出麻疹RNA

病理第37页/共121页

12岁以下儿童多见(2岁前常患过麻疹)

隐袭起病,缓慢进展①早期:认知&行为改变(健忘\成绩下降\淡漠\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改变&坐立不安)②运动障碍期:数周或数月出现共济失调\肌阵挛舞蹈手足徐动\肌张力障碍\失语症,可癫痫发作③强直期:肌强直\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去皮层或去大脑强直最终死于合并感染或循环衰竭

临床表现第38页/共121页

CSF-Ig增高,可出现寡克隆带血清&CSF麻疹病毒抗体↑

EEG:2~3次/s慢波同步性爆发,肌阵挛期

1次/5~8sCT:广泛性皮质萎缩\白质多数低密度灶&

脑室扩张辅助检查第39页/共121页诊断&鉴别诊断1.诊断临床典型病程&症状周期性同步放电EEGCSF-IgG增高&寡克隆带血清&CSF麻疹病毒抗体↑确诊:脑活检发现细胞内包涵体\脑组织分离出麻疹病毒第40页/共121页儿童&青少年痴呆性疾病脂质沉积病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肌阵挛性癫痫线粒体脑肌病诊断&鉴别诊断2.鉴别诊断第41页/共121页目前无特效疗法支持疗法&对症治疗,加强护理,预防合并症预防为主,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第42页/共121页多在1~3年死亡约10%的病人长期稳定偶有持续10年以上的病例

预后第43页/共121页(三)进行性风疹全脑炎(ProgressiveRubellaPanencephalitis,PRP)第44页/共121页概念进行性风疹全脑炎(PRP)风疹病毒引起儿童&青少年罕见疾病临床表现类似SSPE

多为先天性风疹感染在全身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病,少数为后天获得性感染第45页/共121页病理脑膜\皮质\白质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神经胶质增生\广泛脱髓鞘&白质萎缩伴微动脉纤维素样退行性变&矿物质沉积血管炎第46页/共121页多在20岁发病,病程与SSPE相似首发症状:行为改变\认知障碍&痴呆,以及小脑性共济失调肌阵挛(不如SSPE明显)

可有癫痫发作无头痛\发热&颈强等临床表现

本病应注意与SSPE鉴别第47页/共121页

EEG:弥漫性慢波,无周期性

CT:脑室扩大

CSF:淋巴细胞

\蛋白

确诊:

血清&CSF抗风疹病毒抗体滴度

外周血分离出病毒辅助检查第48页/共121页目前无特异治疗治疗预后不良发展至昏迷\脑干受累可于数年内死亡第49页/共121页第二节细菌感染疾病各种细菌侵害神经系统导致的炎性疾病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第50页/共121页一、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细菌感染导致的脑脊膜炎症病因常见的细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B型。感染途径其他部位感染波及

直接感染外伤、穿刺第51页/共121页一、化脓性脑膜炎病理

主要改变在脑膜,脑膜血管充血和炎性变化。第52页/共121页一、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

1、感染症状

2、脑膜刺激症状

3、颅高压症状

4、神经功能缺失

5、其他(皮疹)第53页/共121页一、化脓性脑膜炎辅助检查血常规:细胞数增加、中性为主脑脊液:外观脓性或浑浊,压力高,细胞数高,蛋白高、糖低、录化物低。革兰氏染色阳性。影像:MRI可以在T1发现蛛网膜下腔高信号,T2脑膜高信号。血细菌培养:有阳性发现。第54页/共121页一、化脓性脑膜炎诊断临床症状结合脑脊液检测确诊病原学检测结果鉴别诊断病毒、结核、隐球菌、第55页/共121页一、化脓性脑膜炎治疗抗菌:抗菌素选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首选。病原明确可以根据病原选用。对症:降颅压等激素应用:严重的病人没有禁忌症可以使用。第56页/共121页二、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meningitis,TBM)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髓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结核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TBM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TBM发病通常有两个过程,(1)细菌经血播散后在脑膜和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2)然后结节破溃,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TBM发病。

第57页/共121页结核分枝杆菌经血传播软脑膜蛛网膜下腔脊髓膜TBM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结核病(70%)病因二、结核性脑膜炎第58页/共121页单核细胞渗出--颅底脑膜结核结节--脑膜&脑表面脑室扩张--脑积水渗出或肉芽肿--室管膜病理二、结核性脑膜炎第59页/共121页二、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表现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结核中毒症状:低热、盗汗,倦怠无力等、呕吐2、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甚至去大脑强直或去皮质状态。3.脑实质损害症状及体征:意识变化、癫痫偏瘫等4.脑神经损害:以动眼、外展、面和视神经最易受累。5.老年人TBM的特点是头痛、呕吐较少,颅内压增高的发生率低,约半数患者脑脊液改变不典型,但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发生结核性动脉内膜炎而引起脑梗死的较多。第60页/共121页活动性或陈旧性结核感染证据:部分血沉

皮肤结核菌素胸部X线平片CSF:压力,外观微黄,静置后可有薄膜形成细胞数显著增多常为50~500×106/L蛋白

,

糖&氯化物

抗酸涂片\结核分枝杆菌培养\PCRCT:基底池&皮层脑膜对比增强\脑积水辅助检查二、结核性脑膜炎第61页/共121页CT增强结核性脑膜炎伴结核瘤辅助检查二、结核性脑膜炎第62页/共121页64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第63页/共121页65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第64页/共121页二、结核性脑膜炎

诊断1、病史2、临床表现3、CSF特征性的改变鉴别与隐球菌脑膜炎鉴别第65页/共121页二、结核性脑膜炎治疗1.早期给药、合理选药、联合用药及系统治疗的原则。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或乙胺丁醇(EMB)(视神经毒性--儿童尽量不用)、链霉素(SM)(听神经毒性--儿童\孕妇尽量不用)是治疗TBM最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第66页/共121页表9-1

主要的一线抗结核药物药物儿童日常用量成人日用量用药途径用药时间异烟肼10~20mg/kg600mg,q.d静脉及口服1~2年利福平10~20mg/kg450~600mg,q.d口服6~12月吡嗪酰胺500mg,t.i.d20~30mg/kg口服2~3月乙胺丁醇15~20mg/kg750mg,q.d口服2~3月链霉素20~30mg/kg750mg,q.d肌注3~6月表10-1

主要的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二、结核性脑膜炎第67页/共121页二、结核性脑膜炎治疗2.根据WHO的建议,应至少选择三种药联合治疗,常用INH、RFP、PZA,轻症患者治疗3个月后可停用PZA,再继续用INH和RFP7个月。如系耐药菌株引起,则加用第四种药:SM或EMB。若致病菌对利福平不耐药,则总疗程9个月已够;若对利福平耐药菌株引起,则需要连续治疗18-24个月。由于中国人对异烟肼为快速代谢型,有人主张对成年患者加大每日剂量至600-1200mg,但应注意肝损害。第68页/共121页二、结核性脑膜炎治疗3、激素的应用

脑水肿引起ICP↑伴局灶性神经体征脊髓蛛网膜下腔阻塞及结核结节产生泼尼松,成人60mg/d;儿童1~3mg/(kg.d),p.o,3~4w后逐渐减量,2~3w停药

适应证:重症病人

4、脱水剂的应用渗透性利尿剂(20%甘露醇\甘油果糖等)5、鞘内注射重症患者:地塞米松5~10mg,a-糜蛋白酶4000u,透明质酸酶1500u,鞘内注射,1次/2~3d4.颅内压增高:第69页/共121页与年龄\病情&是否及时治疗有关发病时昏迷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征症状体征完全消失,CSF恢复正常提示预后良好预后二、结核性脑膜炎第70页/共121页第三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osis)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其病情重,病死率高。本病发病率虽低,但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颇相似,临床常被误诊为后者。第71页/共121页皮肤上呼吸道粘膜为条件致病菌宿主免疫力低下时致病新型隐球菌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病因&发病机制第三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第72页/共121页第三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发病机制新型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鸽子或其他鸟类为该菌的中间宿主,鸽子饲养者患新型隐球菌感染要比一般人群高出几倍。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只有当宿主的免疫力低下时才会致病,因此,该病原体的CNS感染虽可单独发生,但更常见于全身性疾病,特别是全身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慢性衰竭性疾病时,如AIDS、淋巴肉瘤、白血病、霍奇金病、多发性骨髓瘤、类肉瘤病、结核病、糖尿病、肾病和SLE等。皮肤和粘膜是感染的最初部位,常常经上呼吸道侵人体内。第73页/共121页皮肤上呼吸道粘膜为条件致病菌宿主免疫力低下时致病新型隐球菌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病因&发病机制第三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第74页/共121页脑膜增厚&血管充血脑回变平蛛网膜下腔胶样渗出物脑室扩大有大量隐球菌病理大体脑膜淋巴细胞浸润脑膜\脑池\脑室&脑实质有大量隐球菌脑实质很少炎症反应镜下第三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第75页/共121页第三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表现1.通常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在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可呈急性发病,常以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早期以脑膜刺激征为主;少数以精神症状和局灶性神经体征为主;也可因脑室系统梗阻出现脑积水。2.本病常呈进行性加重,未经治疗者常在数月内死亡,平均病程为6个月,偶见几年内病情反复缓解和加重者。病人大多预后不良。第76页/共121页第三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辅助检查脑脊液:压力高、细胞数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高、糖和录化物降低。涂片:墨汁染色有隐球菌影像:容易发现脑积水第77页/共121页1.CSF压力

淋巴细胞数

蛋白含量

涂片墨汁染色检出隐球菌是确诊的依据辅助检查第三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第78页/共121页2.CT&MRI证实:

与隐球菌可能有关的颅内占位性病变感染源脑积水等3.肺部X线可见:类似结核病灶肺炎样改变肺占位病变辅助检查第三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第79页/共121页第三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诊断消耗性或者免疫缺陷病史、隐匿性起兵、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脑脊液的特点、以及涂片的阳性发现。第80页/共121页第三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治疗1.抗真菌治疗:①两性霉素B:是迄今药效最强的抗真菌药物,但因其不良反应多且严重,主张与5-氟胞嘧啶联合治疗。②氟康唑或③5-氟胞嘧啶。2.对症及全身支持治疗第81页/共121页本病常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未治疗者常在数月内死亡,平均病程6个月治疗者常见并发症&神经系统后遗症,在数年内病情反复缓解&加重预后第三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第82页/共121页第三节朊蛋白病

(Priondisease)一、Creutzfeldt-Jacobdisease,CJD二、Kurudisease,KD三、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GSS四、Fatalfamilialinsomnia,FFI第83页/共121页阮蛋白病(priondisease)是一类由具传染性的阮蛋白(PrP)所致的散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动物阮蛋白病包括羊瘙痒病、传染性水貂脑病、麋鹿和骡鹿慢性消耗病和牛海绵状脑病(BSE)。1995年英国发现vCJD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极大重视。美国加州大学Prusiner教授研究:该类疾病是由一种既具有传染性又缺乏核酸的非病毒性致病因子阮蛋白所致,因而获得1997年度诺贝尔医学奖。Priondisease概述第84页/共121页概念

具有传染性又缺乏核酸的非病毒性致病因子

朊蛋白(Prionprotein,PrP)第三节朊蛋白病

(Priondisease)第85页/共121页CJDCJD是最常见的人类朊蛋白病。主要累及皮质、基底节和脊髓为特征,亦称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临床主要的特点是:进行性痴呆、肌阵挛、锥体束或锥体外系损害。第86页/共121页病因外源性朊蛋白感染:内源性朊蛋白基因突变。强调传染性—特别是医源型:手术、病理工作人员要注意自身的的保护。第87页/共121页病理脑呈海绵样改变,皮质、基底节、和脊髓萎缩变性;神经元大量丢失,细胞胞浆中空泡形成,感染脑组织中发现异常PrP淀粉样斑块。第88页/共121页大体脑海绵状变病理

脑海绵状变,皮质\基底节&脊髓萎缩变性变异型CJD大脑&小脑海绵状变性轻微\较少见,

斑块形成明显第89页/共121页病理

神经元丢失,星形细胞增生细胞浆空泡形成,无炎症反应异常PrP淀粉样斑块镜下第90页/共121页临床表现CJD分为四型:散发型、遗传型、获得型、和变异型。1、发病年龄25-78,男女均可。2、起病形式隐匿,缓慢进展:早期:疲劳、抑郁、记忆力减退;中期:进行性痴呆、人格改变、神经系统局部的定位体征;其特征是肌阵挛晚期:意识障碍、感染等。第91页/共121页辅助检查1、脑脊液、血清蛋白的检测;14-3-3阳性,S100蛋白含量测定。2、EEG:周期性同步放电3、影像学的改变;早期正常,中晚期CT、MRI:脑萎缩。MRI在T2像发现尾状核以及壳核高信号,T1像正常。第92页/共121页辅助检查2.疾病中晚期EEG周期性尖波或棘波第93页/共121页EEG周期性尖波、棘波、棘慢复合波

白天各导频发间歇性70~130uv,2~2.5Hz三相波群&三相波,部分4Hz双相波,额\颞区著辅助检查第94页/共121页

夜间频发间歇出现70~20uv,2~2.5Hz的三相波,额颞明显辅助检查2.CJD患者EEG显示三相尖波,约每秒1次反复出现(图9-2)第95页/共121页辅助检查3.CT&MRI

晚期可见脑萎缩

MRI的T2WI显示双侧尾状核\壳核对称性

均质高信号,无增强效应,T1WI可完全正

常,此征象对CJD有诊断意义第96页/共121页MRIT1WIT2WIFLAIRDWI辅助检查第97页/共121页诊断与鉴别一、诊断:1、进行性的痴呆2、肌阵挛、视力障碍、小脑症状、无动性缄默3、EEG二、确诊:脑组织活检PrPsc免疫检测家族性检测淋巴细胞DNA中PrPc突变型第98页/共121页鉴别1、Alzheimer病2、其它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帕金森病(皮质下受累明显)橄榄脑桥小脑萎缩3、肌阵挛性癫痫第99页/共121页

第五节螺旋体感染性疾病

螺旋体是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的单细胞生物,累及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密螺旋体:梅毒疏螺旋体:莱姆病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病第100页/共121页第五节螺旋体感染性疾病一、神经梅毒二、神经Lyme病三、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第101页/共121页神经梅毒:由苍白密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出现的大脑、脑膜或脊髓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晚期(Ⅲ期)梅毒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梅毒早期损害皮肤和粘膜,晚期则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性接触史,男同性恋者是神经梅毒发病率最高的人群。约10%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病人最终发展为神经梅毒。20世纪50年代以后神经梅毒在我国几乎绝迹,但70年代后发病率又有上升趋势。

一、神经梅毒

第102页/共121页一、神经梅毒临床表现本病可分多种临床类型:1.无症状性神经梅毒:唯一的症状是瞳孔的变化2.脑膜神经梅毒:脑膜炎的症状体征。3.脑膜脊髓膜血管梅毒是脑膜与血管的联合病变。4.麻痹性神经梅毒也称麻痹性痴呆或梅毒性脑膜脑炎:痴呆并神经损害为主。5.脊髓痨:肢体疼痛、共济失调、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等。6、先天性梅毒:母婴传播;脑积水和哈钦森三联征:角膜炎、畸形齿、听力丧失以无症状型、脑膜炎型和血管型最常见。第103页/共121页

Lyme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经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主要侵犯皮肤、神经系统、心脏和关节的多系统感染性疾病,1975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Lyme镇发现该病而命名之。该病分布广泛,美国、欧洲大多数国家、俄罗斯、日本、澳洲和非洲均发现本病。我国1985年首次报道,目前经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证实23个省(市、区)存在Lyme病自然疫源地。神经莱姆病(Lymeneuroborreliosis)是指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二、神经Lyme病第104页/共121页二、神经Lyme病临床表现本病的病程可分为三期:第1期:在蜱叮咬后3-32天,除皮疹外,可有头痛、肌痛、颈强直及罕见的面神经瘫痪,ECM常在3~4周后消失。第2期:从皮疹发生后数周开始,以神经症状为主,有时发生神经症状之前可无皮疹或可识别的蜱叮咬史及痕迹。可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头痛、颈强等脑膜刺激征,半数病人有轻微精神行为改变,如注意力不集中、易怒、情绪不稳定、记忆和睡眠障碍等;多个和单个神经根常被累及,表现剧烈根痛或肢体乏力,可伴有CSF淋巴细胞数增多,也可发生多发性神经炎和多数单神经炎;脑神经则以面神经最易受累,出现两侧面部同时或先后的麻痹。第3期:以病人出现慢性关节炎为特征,常出现在原发感染后数月。第105页/共121页二、神经Lyme病诊断与治疗诊断:神经Lyme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所以流行病学和特异性血清学诊断试验最为重要。ELISA法检测特异性的IgM、IgG抗体。治疗:伯氏疏螺旋体对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和头孢曲松高度敏感,对苯唑青霉素和氯霉素中度敏感,对氨基甙类、环丙沙星和利福平不敏感。第106页/共121页三、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定义:由于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以神经系统损害为突出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病因:细螺旋体感染途径:接触污染的水、蔬菜或组织等。第107页/共121页三、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临床表现:1、早期:感染中毒症状2、中期:脑膜炎症状3、神经系统并发症(1):后脑膜炎症状(2):钩体脑动脉炎—烟雾病(3):脊髓损害(4):周围神经损害第108页/共121页三、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治疗病因治疗:大剂量青霉素对症治疗:激素、脱水剂等。第109页/共121页

第八节脑寄生虫病

一、脑囊虫病二、脑型血吸虫病三、脑棘球蚴病四、脑型肺吸虫病第110页/共121页一、脑囊虫病

脑囊虫病(cerebralcysticercosis)是由猪带绦虫蚴虫(囊尾蚴)寄生脑组织形成包囊所致。50%~70%囊虫病患者可有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本病主要流行于东北、华北、西北和山东一带,是一种最常见的CNS寄生虫感染,也是我国北方症状性癫痫常见的病因之一。第111页/共121页一、脑囊虫病临床表现及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