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1.有学者认为在历史学的构建中,对时间的加工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排序、按年头排列,或者构造几个时期。这也是依据不同现象变更的节奏来将之分出等级层次。历史学的时间既不是一条直线,也不是被一连串时期打断的一根线条,甚至不是一张平面图:多根线条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件浮雕。它有厚度,有深度。该学者认为A.历史学家在每次探讨时都整个重构时间B.历史学家总是依据自身须要来加工时间C.不同系列的历史现象在演化时并非齐步走D.历史学的时间不只有客观性是主观的存在【答案】C【解析】从材料“依据不同现象变更的节奏来将之分出等级层次”“多根线条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件浮雕。它有厚度,有深度”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不同系列的历史现象在演化时不是“直线”,而是“浮雕”,故C项正确;A项说法太确定,解除;材料“依据不同现象变更的节奏来将之分出等级层次”说明B项错误;D项是说法错误,历史学的时间不是主观存在。2.在中国科举史,唐代科举属于初创阶段,制举与常科科目设置尚不稳定。……有存汉察举遗风者……科目名目众多。在科举考试取士的不断实践过程中,一些科目被淘汰,一些符合用人要求的科目则被保留下来。这说明唐科举制A.是当时唯一的人才选拔制度B.是特别成熟的人才选拔制度C.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D.继承了西汉时期的察举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可知,科举制度初创时期科目不稳定到后来淘汰不符合用人要求的科目,体现了科举制度为适应现实须要不断完善,故C项符合题意。A项,依据题干信息“存汉察举遗风”可知当时并非科举一种人才选拔制度,解除。B项,由题干可知当时科举制并不完善,解除。D项,科举制度将用人权收归中心,变更了察举制自地方向中心的推举形式,故解除。3.《竹书纪年》是春秋“晋”、战国“魏”史官在史乘编年记事的基础上,追溯西周、商、夏乃至远古,然后按时代依次排纂的编年体通史,内容有意择取了与儒学相悖的古史传闻。据此可知,当时晋、魏A.统治者减弱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B.社会改革引起了意识形态领域变更C.法家思想成为社会广泛接受的思想D.佛教道教冲击了儒学核心价值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材料“春秋‘晋’、战国‘魏’史官在史乘编年记事的基础上……内容有意择取了与儒学相悖的古史传闻”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部分诸侯国史官排斥儒家思想,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当时社会大变革,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说明社会改革引起了意识形态领域变更,故B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不是主流地位,西汉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确立主流地位,故A解除;材料没有反映当时法家思想成为社会广泛接受的思想,故C解除;春秋战国时期佛教尚未传入中国,道教尚未产生,故D解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内容有意择取了与儒学相悖的古史传闻”,学生应当结合所学学问从百家争鸣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入手,即可解除无关选项。4."我们反思这场斗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斗争的输赢.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且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验内部的改良与革命,以及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向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口”“这场斗争”A.促进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C.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D.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走狗【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向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口”这一信息可知,这场斗争是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所以这场斗争是鸦片斗争,故选A;B项是甲午斗争的影响,故可解除;C项是其次次鸦片斗争的影响,故可解除;D项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故可解除。5.孙中山认为中国作为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须要采纳欧洲的生产方式达到旺盛富强的目的,同时避开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尤其是尽量避开造成贫富悬殊。为实现这一目的,孙中山提出了A.实业救国,允许土地买卖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C.武装推翻清政府,发展经济D.创立民国,人民享有主权【答案】B【解析】【详解】允许土地买卖易导致土地兼并,拉大贫富差距,故A错误;依据题干“采纳欧洲的生产方式”“尽量避开造成贫富悬殊”,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是民生主义的内容,故B正确;推翻清政府是民族主义,创立民国是民权主义,CD两项与题干信息无关,解除。6.1876年,有上海人向《格致汇编》杂志社反映:“本处出卖之牛乳常有加水谋利之弊,因牛乳华人原用以为补养之物,现余所食者得其补力甚少。”此人询问:“西国有法能查出牛乳中所加水数否?”杂志社答复:西方一是“用浮表”,二是“试其乳所分出之乳油”。这折射出A.政府注意对公共卫生监管B.近代社会生活的变更C.国人道德素养有所滑坡D.中国媒体注意科学探讨【答案】B【解析】【详解】B项,题干中“本处出卖之牛乳常有加水谋利之弊,因牛乳华人原用以为补养之物,现余所食者得其补力甚少”可知牛奶掺水的现象严峻以至影响牛奶功效,间接表明上海喝牛奶的人增加,商家有利可图,确定程度上折射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更。故B项正确。A、D项,题干中未涉及政府对公共卫生的监管和中国媒体注意科学探讨的问题。故A、D项错误。C项,题干中提及的是牛奶掺水的现象,并不能由此推断出国人道德素养有所滑坡,属于过度推断。故C项错误。7.截止1953年11月,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3%已加入农业生产互助组,农业社由两年前的300多个发展为1.4万多个,增加46倍。但在一些地方却出现农夫大批宰杀牲畜包括耕畜的现象。据此可知,当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A.背离了广阔农夫的根本利益B.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C.提高了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D.存在着一些急躁冒进倾向【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一些农夫则将大批牲畜宰杀,此现象的出现说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损害农夫利益的现象,农夫以此消极反抗,D符合题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利于农业发展,是与人民的利益相符合的,只是工作中存在一些急躁冒进的思想损害了农夫利益,A不正确;B说法与史实不符,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B不正确;C不能反映材料主旨。8.邓小平说:“上海人就很务实……上海人富于技巧和操作精神,只要让他们干,他们确定会干出一片新天地来的。”下列选项可以佐证邓小平“让他们干”的是A.上海成为通商口岸 B.上海世博会的实行C.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答案】D【解析】上海成为通商口岸是鸦片斗争《南京条约》的后果,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上海世博会的实行在2010年,不是邓小平执政时期,故B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也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属于邓小平执政时期,故D正确。故选D。9.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确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需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基本原理。这A.干脆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隐私B.明确确定了阶级斗争推动历史的作用C.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有着重要的影响D.说明资本主义制度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看到,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对唯物史观的论述,这对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C项正确;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制度隐私的是19世纪60年头出版的《资本论》,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因此A项错误;B项说法和材料无关,解除;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此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尚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因此D项错误。10.如图是l857年至l905年德国垄断组织卡特尔数量增长示意图。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国内市场狭小阻碍了德国生产与资本的集中B.国家统一是德国卡特尔数量增长的干脆缘由C.其次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德国大企业时代到来D.半专制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德国垄断组织形成的根本缘由【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1857年至1905年德国垄断组织卡特尔数量呈现增长趋势。结合所学可知,其次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或者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困难,或者由于须要大型的生产设备,只有大批量生产才能赢利,所以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垄断组织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出现的。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的表述与题干中l857年至l905年德国垄断组织卡特尔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不符;B选项错误,德国是1871年才完成统一的;D选项错误,垄断组织形成的根本缘由是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1.某版本历史教材在描述近代西方某部宪法时,这样写道:“内阁起初由总统任命组成,后来改由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它对议会(参议院)负责。”“这部宪法体现了总统、议会和内阁之间的权力平衡。”材料中的宪法最有可能是A.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C.美国1787年宪法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案】B【解析】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不行能有总统,故A错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后,资产阶级共和派经过艰苦斗争,驾驭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共和政体得到了巩固,体现了三者的权力平衡,而且宪法也没有明确指出法国的详细政体,故B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是总统、议会和联邦法院之间的权力平衡,故C错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不行能存在总统,故D错误。故选B。12.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削减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贬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货币战。在整个危机期间,宣布货币贬值的国家一共达到56个。针对上述问题,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A.实施马歇尔安排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D.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有利于规范国际汇兑,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马歇尔安排属于欧洲经济复兴安排,A选项解除。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为对抗马歇尔安排提出的东欧经济复兴安排,C选项解除。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时间是在20世纪90年头,主要解决的是国际贸易问题,D选项解除。13.在人类的历史上,各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兴起与没落,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材料一“耕稼劝,则农业崇,而弃本逐末者不得纵。由是,赋税可均而国用可足。”——【明】周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材料二重商主义约产生于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起先走向没落,支配了西方经济主流话语近300余年。彼时,西欧封建制度趋于瓦解,城市兴起,在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是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下,一个主见建立强大中心集权、拥护国家干预主义和殖民主义,为经济掠夺进行辩护的学派———重商主义学派兴起。——摘编自《重商主义支配欧洲300年》材料三安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分。安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安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安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歼灭剥削,消退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有。——引自《邓小平南方讲话》(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学问,指出16世纪的西欧和中国分别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并从经济方面分析成因(2)有观点认为,19世纪中后期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经济政策都相继没落。结合史实分析说明上述观点。(3)结合所学学问说明20世纪30年头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经验了怎样的变更。(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更?促使这种变更的最主要缘由是什么?(5)从以上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变更,你有什么相识?【答案】(1)中国:重农抑商(2分)。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是国家赋税、徭役、兵役的主要担当者,是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2分)西欧:实行重商主义(2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封建制度趋于瓦解,城市兴起;新航路的开拓,海外贸易、殖民扩张与掠夺,推动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出现。(2分)(2)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取代重商主义;(2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斗争,冲击了中国的小农经济,客观上传播先进生产方式,出现了外贸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促进中国经济的近代化。(4分)(3)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1950-1973年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其次个黄金时期;1970年头经济危机和滞涨,各国适当削减国家对经济的干预。(6分)(4)由高度集中的安排经济体制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解放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须要。(2分)(5)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变更反映了国家在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要求;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变更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确定的。(2分,任答一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结合所学学问,中世纪西欧的经济思想为重商主义,其缘由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商品经济的发展,新航路的开拓和早期殖民扩展所致,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基本的经济思想为重农抑商,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农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统治者要爱护小农经济。(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实力。本题实际考察的是工业革命对西方,和中国的影响,对西方而言,工业革命后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经济思想由重商主义转变为自由主义;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斗争,打开了中国大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起先解体,同时也将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带入中国,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依据所学学问国家干预经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即罗斯福新政,二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纳,是在二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各国战后经济的快速复原和发展,三是七十年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出现了新自由主义,各国纷纷削减政府对经济的干预。(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第一小问首先结合所学可知1952年—1956年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安排经济体制;其次是1978年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后,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安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次小问缘由分别阐述:第一次:结合内因:三大改造的完成;外因: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其次次的缘由是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结合第一问中西方不同的经济政策的缘由、其次问工业革命后经济政策的变更、第三问20世纪30年头后西方经济政策的调整和第四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体制的变更等我们可以从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变更反映了国家在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要求;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变更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确定的这些角度回答。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政策•缘由;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工业革命•经济思想;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更•国家干预程度的变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体制的变更·表现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19世纪欧洲:1814年,史蒂芬孙独创蒸汽机车;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19世纪70年头后电力工业起先出现,电灯、电报等相继问世。中国:1845年,英商约翰·柯拜在广州创办柯拜船坞;1863年英国人赫德出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1873年华侨陈启源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厂;1899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欧洲: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1871年德意志统一。中国:1840年中英鸦片斗争爆发,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其次次鸦片斗争;1895年康有为等人发起“公车上书”欧洲: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完成组诗《唐璜》;l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同年,英国自由主义大师约翰·穆勒发表《论自由》。中国:1842年《海国图志》成书;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办;1894年郑观应编成《盛世危言》;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上表为19世纪中国和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部分历史事务。从表中提取两项或两项以上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学问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历史术语运用精确)【答案】示例一:工业革命引起了中西方历史发生转折性变更。论述:19世纪前期英国领先完成工业革命,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的工业革命继之而起。工业革命在经济上推动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工业资本主义崛起;政治上以英国议会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掀起高潮,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扩展;思想文化领域出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自然科学突飞猛进。这一切预示资本主义将建立起对整个世界的统治。另一方面,为了开展工业革命,开拓世界市场,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加紧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通过鸦片斗争等用武力迫使中国打开国门,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而造成东方从属西方的局面。同时,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也起先了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但如何实现近代化,是传统且落后的中国面对的重大课题。总之,工业革命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快速崛起;而封建落后的中国则成为西方侵略对象,落后于世界潮流,中西方差距渐渐拉大。示例二:西方列强侵略对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鸦片斗争等侵略斗争后,列强通过签订不同等条约,使中国国门洞开,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民族损害,造成政治经济主权丢失,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列强侵略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经济上,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相继出现,在确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的工业化进程;政治上,以维新派为代表的新的阶级力气崛起,提出建立民主政治要求并付诸实践,很大程度上冲击了旧有的封建制度和统治秩序;思想文化上,伴随西方思想涌入,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题。反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和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尽管如此,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主观目的,是为了自身的殖民利益,而决不是为了传播近代文明、帮助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因此,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才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解析】这一题须要考生先就题干中的表格供应的信息进行解读和分析,然后依据自己的理解,分析19世纪中国和欧洲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信息进行比较,然后得出自己认为合理的观点,比如,19世纪中欧历史发展的不同方向、工业革命引起了中西方历史发生转折性变更、西方列强侵略对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双重影响等。然后在确定论题之后结合所学学问予以阐述,阐述时一般要说明论题的含义、说明和分析出现论题所述结果的缘由、这种结果带来的影响。点睛: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并依据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概括,提取出自己认为合理的论题,然后用所提取的信息来进行阐述,与2024年全国卷一的第42题很相像。关键是考查考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隋文帝统一度量衡面对的是南北朝两种不同的制度,即:南朝“梁陈依古齐、梁、陈皆因而不改”,但大体也皆如秦汉制度,代表了一种尊古的礼乐思想。北朝度量衡的混乱和量值的大幅增长,约相当于南方的一尺二寸。传统的古制和急速增长的大制相对立。如将北方早已习用的制度改为南方的小制,很难让北方官民接受,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地提高的前提下,运用已持续数百年的古(小)制,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如改用北朝大制强制废除小制,必定会遭到士族阶层的反对。在隋文帝的主持下,制定出大小制度同时并用的方案;小制用于皇室宫延礼乐制度等,大制为官民之间日常所用,并且大小制之间还制订出简便的挟算关系。各地纷纷贯彻执行,如冀州刺史“为铜斗铁尺,置之于肆,百姓便之”。隋统一度量衡的方案和措施,几乎完全被唐朝承袭,而大制更始终沿用到清朝末年。顾炎武评价说:“三代以来,权量之制,自隋文帝一变”。——摘编自丘光明《中国度量衡史上的三次大统一)(1)依据材料,指出隋朝度量衡改革的特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隋朝度量衡改革的意义【答案】(1)充分兼顾南北方的利益;改革简洁好用;切合实际状况;受儒家礼乐思想影响。(2)形成了新的度量衡制度,为后世度量衡的稳定奠定基础;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国家统一;便利百姓,促进国家经济一体化。【解析】【详解】第(1)小问,材料“制定出大小制度同时的方案:小制用于皇室宫廷礼乐制度等,大制为官民之间日常所用,并且大小制之间还制定出简便的换算关系”可知充分兼顾南北方的利益;“制定出大小制度同时的方案”“并且大小制之间还制定出简便的换算关系”“为铜斗铁尺,置之于肆,百姓便之。”等信息可知隋朝度量衡的改革切合实际状况,结合南北方官民的利益,可得出改革简洁好用;“但大体也皆如秦汉制度,代表了一种尊古的礼乐思想”说明受儒家礼乐思想影响。第(2)小问,依据材料内容可知,隋文帝面对南北朝两种不同的制度,在充分兼顾南北方利益的前提下,制定出“大小制度同时的方案”“小制用于皇室宫廷礼乐制度等,大制为官民之间日常所用,并且大小制之间还制定出简便的换算关系”,通过隋朝的度量衡的改革形成了新的度量衡制度,“而大制更始终沿用到清朝末年”说明为后世度量衡的稳定奠定基础;统一度量衡,有利于不同地区人民之间的沟通,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便利百姓,促进国家经济一体化等角度分析回答。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斗争与和平】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欧洲的三条战线进行: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东线厮杀,奥军与俄军在南线争斗。这场斗争是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延绵过长的战线和阵地战的斗争方式,使双方都难以有效突破对方的防线,快速取胜极为困难。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两大战役分别被称为“绞肉机”和“地狱”。1917年,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与斗争。中国参战的意图在于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十几万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他们的技术、高效以及英勇,经常得到协约国官兵的赞扬。在协约国一方,中国派出的劳工数量最多,在欧洲的时间也最长。约有3000名华工在这次斗争中献出了生命。——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试教版)(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答案】(1)特点:时间长;规模大;冲突困难;破坏性强。(2)影响:付出了沉重代价,加重了人民负担;最终意图落空,诱发了五四运动;促进国人看清帝国主义的本质,刺激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斗争中干脆交战国家存在三条战线,可见斗争中国家冲突困难性,“这场斗争是双方综合国力较量,延绵过长的战线和阵地战的斗争方式,使双方都难以有效突破对方的防线,快速取胜极为困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