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智能汽车传感器技术》课程标准_第1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智能汽车传感器技术》课程标准_第2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智能汽车传感器技术》课程标准_第3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智能汽车传感器技术》课程标准_第4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智能汽车传感器技术》课程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汽车传感器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课程代码A3202150学

分3参考学时60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预修课程汽车电工技术基础、汽车电子技术基础、汽车单片机技术后续课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车载网络系统检修开课部门汽车工程学院一、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1.

课程性质《智能汽车传感器技术》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同时也与自动控制、自动计量、遥感技术、人工智能、汽车电控技术等领域相关。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一门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应用型课程。

2.

课程地位本课程是根据我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理论基础,同时结合汽车电子专业对学科知识的基本要求而编制的。本课程对智能汽车所涉及的检测汽车自身运行状态的传感器和感知外界环境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检测方法、标定程序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内容主要包括智能汽车及传感器认知,转速与相位传感器、温度与气体传感器的认知与检测,

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定位与惯性导航传感器的认知、安装与标定以及传感器融合实例。使学生掌握各种类传感器的结构、原理与应用范围,应用的技术要求。达到能熟练地分析判断已有的各种类自动控制系统与传感器有关的故障,能熟练使用、更换相关的传感器及配套电路。3.

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该课程的学习需要以前修课程《汽车电工技术基础》、《汽车电子技术基础》、《汽车机械基础》为前导课程;该课程在后续课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车载网络系统检修》的学习以及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践等环节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该课程与前后续课程共同形成了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实现现代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该课程属于能力培养第二阶段,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力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做到深入浅出,旨在使学生从原理上掌握和了解应学知识;授课以图解为基础(结构图、电路图),旨在调动机械类学生的空间图形想象能力和图形记忆能力,使学生养成图形思维和交流习惯。学习时应从已有的知识出发,从图形分析入手,以工作原理为重点,以如何应用为方向,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传感器及转换电路的应用实例,才能达到理论与应用的统一。二、课程目标和任务通过理论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以基本概念、专业术语为切入口,进一步拓宽自己在计算、设计、应用方面的知识面。

1.

素质目标(1)

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2)

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3)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团队协作的团队精神;(4)

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业务素质和科学创新的意识。2.

知识目标(1)

了解智能网联汽车及传感器;(2)

熟悉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传感器的基本转换电路和信号处理方法;(3)

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技术;(4)

掌握智能网联汽车各种传感器的结构、功能及基本工作原理;(5)

熟悉智能网联汽车各种传感器进行安装与标定方法。(6)

了解抗干扰技术及自动检测系统的可靠性问题。(7)

了解A/D或D/A转换在I/O接口电路的作用3.

能力目标(1)

能描述智能网联汽车各种传感器的功能及特点;(2)

能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各种传感器进行检测、安装与标定;(3)

能正确选择使用工具和检测设备。(4)

注重工作安全和事故防护规定;(5)

注重环保规定。三、教学内容与要求表一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序号(章节、模块、情境)标题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建议参考课时(60)1项目一

智能网联汽车及传感器认知1.检测的作用与意义直观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比较教学法42.传感器的定义、组成与性能3.传感器的测量电路2项目二

温度与气体传感器检测1.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案例教学法比较教学法82.集成半导体温度传感器2.气体传感器3项目三

视觉传感器认知、安装与标定1.视觉传感器的种类、原理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比较教学法62.压力传感器的用途4项目四

定位与惯性导航传感器认知、安装与标定1.定位传感器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62.惯性导航传感器5项目五

超声波雷达认知、安装与标定1.超声波雷达基本知识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82.超声波雷达原理与使用6项目六

毫米波雷达认知、安装与标定1.毫米波雷达基本知识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82.毫米波雷达原理与使用7项目七

激光雷达认知、安装与标定1.激光雷达基本知识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直观教学法82.激光雷达原理与使用8项目八

转速与相位传感器检测1.转速传感器原理与使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42.相位传感器原理与使用9项目九传感器融合实例红外线传感器原理与使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410项目十检测装置的信号处理

信号的隔离、放大、整形、抗干扰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4四、实施建议(一)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法、任务驱动法、多媒体教学。(1)

本课程的教学要不断摸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规定的学时内,保证该标准的贯彻实施。(2)

教学过程中,要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出发,了解不同专业对教学知识的需求,注意与有关课程相配合,把握好“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还要适当兼顾专升本学生所需知识点的教学。(3)

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4)

重视习题课、单元测验的安排和习题的选择。督促学生及时、独立完成课外作业。(5)

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6)

教学中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7)

在规范的前提下,注重对学生所完成程序正确性的引导。(8)

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学院条件,可设计相应难度的主题,以达到教学目的。(二)学习要求1.

课内学习要求(1)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坚持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积极完成现场教学工作任务;(2)

有计划地组织对学生进行安全思想、安全制度和安全技术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技能和意识;(3)

进入实训场地,认真检查各种设施、设备,强化安全意识;(4)

学生应做好预先复习,指导教师不得擅自脱离岗位,应作好现场实训记录;(5)

在实训中,学生必须服从指导教师,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启动电源,使用仪器设备等;(6)

凡违反操作程、损坏仪器、设备者,应按规定赔偿损失。2.

课外学习要求(1)

及时完成课后作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2)

按照要求,同步完成学习通上的章节复习,观看学习视频,完成章节测验;(3)

通过网络及媒体及时了解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发展一级政策的变化。(四)学习评价1.

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对学生实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考核,通过各种不同的考试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团队活动的合作能力;职业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体现。1)

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2)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学生实践教学体会、施工进度基本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3)

采用笔试和实操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注重考察学生综合能力。4)

应注重学生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5)

考核知识点与技能点全面开放,以项目带动知识点的学习。2.

考核评价标准本课程在一学期完成,并进行考核。课程考核分成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两个环节。本课程的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20%和考试成绩(60%)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课堂纪律、课堂提问、课程作业、学习态度、单元测验、实践考核等。实践成绩由每次实训成绩平均所得,包括实践时的动手能力、纪律、态度、实验报告等。期末考试为笔试,试题以学习知识点由任课教师命题或从题库抽取试题组成试卷,进行闭卷考试。题型有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考分比例一般如下:一般难度(50%):主要是概念题,必须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各系统、总成的类型、组成、功用和工作原理等。中等难度(40%):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判断。较高难度(10%):考核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应具有综合分析能力,能对几个相关系统或整个系统的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五、教学资源(一)教材和参考资料推荐教材:《智能汽车传感器技术》,陈宁

徐树杰,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05-12ISBN:978-7-111-64906-9

职业教育汽车类专业“互联网+”创新教材参考资料:《汽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郭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传感器与执行器》,施大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0(二)课程资源配置1.配套学生工作手册、任务书、教材以及学生学习工作页、实习工单等教学资源;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学习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预习和复习,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3.尽可能将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结合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