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练习题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_第1页
第二十七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练习题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_第2页
第二十七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练习题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_第3页
第二十七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练习题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_第4页
第二十七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练习题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七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题组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2023·江苏南通期中)龙山时代晚期,淮河作为文化上的南北分界被完全确立,淮河流域成为四大强势文化区交互影响的舞台,在其西北部,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这主要反映出()A.地理环境影响文化交流B.文化融汇催生早期国家C.淮河成为中华文化中心D.龙山时代出现早期文明2.(2023·江苏常州期末)商代许多文告、策命、法典铸刻在青铜器上,被称为金文档案;西周时期重要档案都“藏于宗庙,放之天府”,以备查阅和求得祖先的保佑。据此可知,商周时期()A.重视文化传承和历史传统B.国家治理呈现理性化特征C.档案得到保存和合理利用D.王权与神权得到有效结合3.(2024·江苏南京、盐城一模)下表中两位思想家讨论的共同话题是()思想家观点孟子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荀子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A.道法自然 B.天人关系C.民本思想 D.宇宙法则4.(2023·江苏南京模拟)《管子·四时》中写道,阴阳变化是天地的根本道理,四时运行是阴阳的根本规则,刑德适合四时则生福,违背四时则生祸。君王要按时节推行政令,春夏施德,秋冬施刑。这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A.崇德尚贤 B.道法自然C.顺应民意 D.以农为本5.(2023·江苏淮安期中)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曾说:“匹夫不可夺志也,惟患学者不能坚勇。”程朱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亦说道:“志不足以有为,此学者之大病。”由此可知,他们意在()A.强调用良知支配自身行为B.批判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C.规范言行以提升自我修养D.强调了立志进取的重要性6.(2023·江苏南通模拟)王守仁认为“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主张以唱游方式启蒙幼童的学习兴趣,通过“周旋揖让”“拜起屈伸”等来发展儿童的肌肉筋骨,使其强健体魄。王守仁的教育思想()A.否定传统伦理道德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C.关注人的身心发展D.具有反君主专制倾向7.(2023·江苏盐城期末)明朝东林党人认为“生民之元恶,而国宪所必诛者,莫大于贪酷”,如果官员品行不端,则会“嗜利如饴,寡廉鲜耻”,以致“贤者无所恃以为善,不肖者有所凭借以无恐”,因此,“科道官须心术纯正,奉公砥节,无踵弊套”。上述思想()A.体现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B.蕴含了“经世致用”的治国理念C.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D.给当时中国人思想带来巨大震动8.(2023·江苏徐州期中)下表所示为20世纪上半叶国文教科书选文情况(部分)。据此可知()出处选文(部分)语体情况1923年版叶圣陶《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教科书》《大铁椎传》《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刺秦王》《庄子·秋水篇》《最后一课》《天演论导言》《莫尔斯传》文言文119篇,白话文59篇,文白的比例约为2∶11935年版叶圣陶、夏丏尊编《国文百八课》《庄子四则》《杨修之死》《愚公移山》《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一课》《荷塘月色》《项链》《背影》文言文58篇,白话文86篇,文白的比例约为2∶3A.文学革命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B.社会转型影响对人才的培养C.编者注重对传统文化理性继承D.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题组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9.(2023·江苏南通联考)两汉时期,中国盛行道教文化,当时来华的佛教学者便也风云星宿、图道运变,莫不钻习。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而佛教在民间的传播,则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这说明()A.中国古代文化呈现多元性B.佛教思想冲击传统文化C.佛教具有很强的调适性D.文化发展引领时代潮流10.(2023·江苏盐城期中)朝鲜王朝的考试除了每三年一次的“式年试”,还有各种不定期的“别试”。具有代表性的别试,国王还会亲临考场,例如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材料说明()A.儒家思想对朝鲜王朝影响较大B.朝鲜王朝完全效仿唐朝科举考试C.规范的考试推动朝鲜社会发展D.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官员的选拔11.(2023·江苏苏州三模)1582年利玛窦来华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盛赞孔子为“中国哲学家之中最有名者”,证明基督教与儒家有相通之处。利玛窦在南昌被称为“利举人”,在北京被称为“利进士”。这说明了()A.选官制度呈现开放特征B.儒家文化顺应时代发展C.入乡随俗助力西学东渐D.东西文化相互吸收借鉴12.(2023·江苏连云港联考)中古时期,亚洲地区出现许多“撞名”的地点,如朝鲜有江西郡、延安郡,日本有“东京洛阳”“西京长安”的说法。这反映了()A.中华文化的辐射传播B.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C.周边国家的生搬硬套D.华人移民的辛勤开拓13.唐代时,各国使者、教派所带来的文化融入唐朝,同时唐朝的律令制度、汉字文化、儒家文化等波及东亚乃至东南亚,其文化影响甚至远及大食(阿拉伯)、拂菻(今东地中海一带)等地。这表明唐朝()A.科技成就领先世界B.深受外来文化影响C.政治制度优越先进D.包容开放影响世界14.(2023·江苏苏州期中)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不仅在中国传教和介绍科技知识,而且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多位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也从儒家经书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这一时期的“中学西渐”()A.凸显了传统文化的巨大优势B.受益于政府开放的对外政策C.有助于近代西方的社会转型D.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普遍支持二、非选择题15.(2023·江苏连云港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象棋棋盘共有六十四格,中间是楚河、汉界,双方各执十六棋子,在棋盘上斗勇斗智,施计用谋。在象棋规则中,大子活动空间大,能纵横往来,小子也是胜负天平上的重要一码,有棋谚道:“卒能制马,士能制车,象能护子……开局炮(砲)胜马,残局马胜炮(砲)。”车、马为左右军,将帅坐镇中军,当上下同生共死;士相环绕,士不离九宫,象不过河界,专心护主。棋至残局,虽大子尽失,然士相全可和一车,小卒终局对面笑,不至于战至一兵一卒之惨烈。——摘编自李世宏《从中国象棋看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象棋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并分析象棋棋子中“炮”字出现的原因。1.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文明交融的影响下,早期国家产生,B项正确;地理环境是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总和,材料除了提及淮河地处南北分界,使之成为文化交互影响区之外,更强调了这种文化交流催生了夏朝,A项片面解读材料,排除;中华文化的中心在中原,而非淮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龙山时代晚期出现早期国家,而非早期文明的产生,排除D项。2.A【解析】商周统治者非常重视档案的收集和管理,由此可知,商周统治者重视文化传承和历史传统,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化的传承,而不是国家治理的理性化,排除B项;材料提到商周保存档案,没有提到合理利用,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商周文化的传承,而不是王权与神权的结合,排除D项。3.B【解析】材料大意是:孟子认为古时候的人,专心修养自己天然的爵位,而人世的爵位自然就跟着来了;荀子认为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而中止冬天的到来,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而中止向远处延伸,可见二者都关注天人关系,B项正确。道法自然是道家学派的主张,孟子、荀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排除A项;孟子的“民贵君轻”与荀子的“君舟民水”体现了民本思想,但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孟子未提出宇宙法则,排除D项。4.B【解析】“道法自然”是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君王要按时节推行政令”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道法自然”,B项正确;“崇德尚贤”指的是崇敬有道德的人,崇尚有才能的人,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君王要按时节推行政令”顺应的是自然规律,而不是民意,排除C项;“以农为本”是重视农业,“君王要按时节推行政令”指的是顺应自然规律来施政,而不是“以农为本”,排除D项。5.D【解析】张载强调学者坚定意志、勇于进取,朱熹强调学者立志并有所作为,说明二者都强调立志进取的重要性,D项正确;强调用良知支配自身行为是王守仁的观点,排除A项;材料未说明立志缘由,无法得出“批判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了张载和朱熹都强调了立志进取的重要性,不涉及规范言行,排除C项。6.C【解析】材料说明王守仁也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就是说王守仁的教育思想关注人的身心发展,C项正确;“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体现了王守仁不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排除B项;王守仁不反对君主专制,排除D项。7.A【解析】理学从“格物”到“致知”,实质上将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欲求,亦即理学上的“自律”,有了这一自律,方有诚意、正心、修身乃至齐家、治国、明德于天下的功业,因此材料体现的是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A项正确;经世致用强调做学问应该有益于国计民生,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凸显的是商品经济,排除C项;该主张并未产生全国性的影响,排除D项。8.C【解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言文占比降低,体现了当时学者对文言文进行了筛选和辨别,体现了编者对传统文化的理性继承,C项正确;文学革命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时间上与材料不符,且材料未体现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倾向,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社会转型,且当时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并未发生大的转型,排除B项;20世纪30年代的国文教科书与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9.C【解析】两汉和魏晋时期,佛教都根据当时社会的流行思潮进行调整,借助社会流行思潮进行传播,这体现出佛教具有较强的调适性,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佛教的调整,不能体现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佛教自我调整以适应中国传统文化,而非冲击传统文化,排除B项;时代潮流影响了文化发展,而非文化发展引领时代潮流,排除D项。10.A【解析】朝鲜以儒生作为考试对象,说明中国的儒家思想对朝鲜的影响很大,A项正确;“完全”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说明儒家思想对朝鲜王朝影响较大,未涉及科举对朝鲜社会发展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说明儒家思想对朝鲜王朝影响较大,体现不出历代统治者选拔官员的状况,排除D项。11.C【解析】利玛窦高度赞扬孔子,证明基督教与儒家有相通之处,体现了传教士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宣传西方基督教思想的特征,这有助于减少西学东渐的思想阻力,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明代选官制度的特征,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西学借鉴中国文化,体现不出儒家文化顺应时代发展,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儒家文化吸收西方文化,体现不出东西文化相互吸收借鉴,排除D项。12.A【解析】根据材料“亚洲地区出现许多‘撞名’的地点”可以看出,这些地点基本都以中国的城市名称命名,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内容与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无关,排除B项;“生搬硬套”表述错误,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华人移民,排除D项。13.D【解析】唐朝时期,大量外来文化融入唐朝,同时唐朝文化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表明唐朝的包容开放影响了世界,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科技以及政治制度层面的内容,排除A、C两项;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排除B项。14.C【解析】传教士在传播西方文明的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