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高职)教学教案教学案例_第1页
中医护理学(高职)教学教案教学案例_第2页
中医护理学(高职)教学教案教学案例_第3页
中医护理学(高职)教学教案教学案例_第4页
中医护理学(高职)教学教案教学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性质: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道下的护理工作。自古以来,中医治病多以个体行医为主,所以医和护常不分家,没有专职的护士。比如医生到病人家里出诊,除了诊断处方,往往还要兼任行针施炙、配药熬药、观察护理等工作。病人上门求诊,也往往这样。当然,病者的家属,有时遵照医嘱,在就医后也常如法迸行护理。从这一角度看,家属有时更多地担任着护士的角色。课程目的:1、了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简史及基本特点。2、掌握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3、熟悉脏腑的功能及脏腑之间的关系,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并应用于护理程序指导护理实践。4、掌握护理程序的基本内容及中医基本诊法的基础知识。5、了解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和各种药物疗法的护理。6、掌握针灸的基础知识和各类针灸疗法的护理。7、掌握并具有熟练的中医推拿手法和护理操作技能。8、具有准确辨证施护、分析和解决中医临床各科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9、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行为能力和护患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教学任务:《中医护理》是中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护理的基础理论、中医常用疗法和各临床专科中医护理等,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树立现代中医护理理念,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原则,掌握临床常用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运用中医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课程的教学层次及适用对象:中医临床护理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已总结出一套从理论到临床的辩证施护方法和具有中医特色的操作技术。除药物,针灸疗法外,还有放血疗法、拔罐疗法、刮痧疗法、熏洗疗法、敷药法、贴药法、推拿疗法等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护理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医学及其护理技术的主要课程。着重体现辨证施护和整体护理,其任务是将中医学的精华内容充实于临床护理之中,使医学护理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为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拓宽思路、提高水平起积极作用。课程——中医护理总课时为60。项目名称任务名称课时分配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1第二节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1第三节学习中医护理学的意义和方法1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阴阳学说1第二节五行学说1第三章藏象学说第一节藏象1第二节精、气、血、津液1第四章经络系统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组成1第二节十二经脉1第三节经络的作用及临床应用1第五章腧穴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作用1第二节腧穴的主治规律1第三节特定穴1第四节腧穴的定位方法1第五节常用腧穴1第六章病因病机第一节病因1第二节病机1第七章中医护理原则第一节预防为主1第二节施护求本1第三节标本缓急1第四节扶正祛邪1第五节同病异护、异病同护1第六节三因制宜1第八章中医护理诊断程序第一节望诊1第二节闻诊1第三节问诊1第四节切诊1第九章中药与方剂基本知识第一节中药基本常识及常用中药1第二节方剂基本常识1第十章针灸疗法及护理第一节毫针刺法及护理1第二节灸法1第三节拔罐1第十一章推拿疗法及护理第一节推拿手法的定义及基本要求1第二节手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第三节常用的推拿手法1第十二章常见病证的护理第一节眩晕1第二节中风后遗症1第三节黄疸1第四节痹证1第五节痿证1第六节泄泻1合计41

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标1、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即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2、熟悉中医护理学的发展简史,及各时代的代表作品和作者。3、了解中医护理学的学习方法和意义。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3个小节,安排3课时。三、教学重点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即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熟悉中医护理学的发展简史,及各时代的代表作品和作者。四、教学难点了解中医护理学的学习方法和意义。五、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一、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一)《黄帝内经》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成书于战国时期,又简称《内经》,包括《灵枢》、《素问》两部分,共18卷,162篇论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内容十分丰富,还对当时哲学领域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阴阳、五行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二)《难经》该书与《黄帝内经》为同一时期著作,全书共有八十一个问答,称为“八十一难”,“难”是质难、问答的意思,是一本在当时可以和《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学著作。托名名医扁鹊所著,在脉诊和针灸治疗方面,其内容较《黄帝内经》更为详细,提出了有关命门、三焦的新观点。(三)《伤寒杂病论》该书为东汉末年杰出医学家张仲景所著,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在宋代被林忆等整理出版时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该书在护理学方面,张仲景提出了辨证施护的原则,书中不但有丸、散、膏、丹等服药护理,还有洗、浴、熏、滴耳、吹鼻等外用药护理,以及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的护理。(四)《神农本草经》该书成书于汉代,托名神农所著,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书中收载中药365种,并根据养生、治病和有毒、无毒,将药物分为三品、四性和五味。其中麻黄定喘、常山截疟、海藻治瘿瘤、水银疗疥疮等记载,是世界药物史上最早的记录,而且疗效确切,为后世中药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二、晋、隋、唐时期这一时期为我国医药学发展的辉煌时期,丰富的医疗实践活动,使中医理论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系统化。如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首创口对口吹气法抢救病人的复苏术,提出了水肿病人的饮食调护方法。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学说和临床证候学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的专著。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对妇科、小儿科病证的护理论述详细,创立了许多护理保健的方法。三、宋、金、元时期此期中医的理论体系发生了突破性进展,医家们各抒己见、学术百家争鸣,出现了四大医学流派。李东垣的“补土派”重视对脾胃的调养和护理;朱丹溪的“滋阴派”重视养阴;张从正的“攻下派”认为治病着重去邪,在《儒门事亲》中记载使用坐浴疗法治疗脱肛的护理操作方法;刘完素的“寒凉派”治法强调降火。四、明、清时代这一时期,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更加充实,中医对正常人体和对疾病的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医护理学逐渐向独立完整的体系发展。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介绍了创伤缝合术后的护理方法。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耗费30年时间而成,载药1892种,绘图1000多幅,收集方药10000多首,不仅丰富了我国医药学的内容,而且还奠定了植物学的基础。五、近代及现代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中医及中医护理与西方医学诸家汇通,走上中西医结合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非常重视中医工作,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医事业。1955年中医研究院成立后,全国各省相继成立了中医院校与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开始受到重视,中医护理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护理队伍日益壮大。中医护理学的各类教材和各种专著相继出版。中医护理理论的研究与临床护理实践的总结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第二节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所谓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大的整体。中医护理学认为人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机体自身的整体性与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就是整体观念。(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组织结构科学、严密、合理,是千万年进化的产物。中医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人体是由肝、心、脾、肺、肾五脏,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和胆等六腑,皮、脉、肉、筋、骨五体以及眼、耳、鼻、口、舌、前阴和肛门诸窍共同组成,所有器官通过经络而相互联系起来。一脏一腑一体一窍构成一个系统,如肝、胆、筋、目构成“肝系统”。每个系统都是以脏为首领,以五脏为首形成的五小系统组成一个大系统,从而构成了人体这个有机整体。(二)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1、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2、人与社会关系密切二、辨证施护辨证施护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病史、症状和体征等资料,加以分析、综合,辨别疾病的证型,从而进行护理的过程。辨证是决定护理方法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解决护理问题的手段和方法,是辨证的最终目的。辨证施护要充分应用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在临床中要能理解并灵活使用“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同病异护”,是指对同一疾病,由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护理方法也就不同。与此相反,有时在不同的疾病中,却会出现相同的或相似的病理变化,即相似的证,治疗方法相同,护理方法也就相同,这就是“异病同护”。第三节学习中医护理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中医护理学的意义中医学在历史长河中历经几千年的洗涤,留存至今,为中华民族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是古代医家给我们留下的丰富而宝贵的财富,是世界医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医学中的一朵奇葩。当今,它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许多国家自然科学家和医学家的青睐。二、学习中医护理学的方法(一)中医不同于现代医学,在学习过程中要区别对待中医护理学中有很多中医所特有的名词和术语,不能完全用西医的一些东西来套,甚至有些脏器,也不完全等同于现代解剖学中的脏器,比如三焦,在中医护理学中将之作为一个脏腑来讲述,而现代医学史没有这个脏器的。(二)内容繁多,要善于记忆中医护理学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几乎囊括了整个中医学的所有方面。我们要分清哪些是需要掌握的内容,哪些是需要熟悉的内容,哪些只需要了解的内容,分清主次,合理安排时间,记住该掌握的,熟悉该熟悉的内容,这样学习起来才会事半功倍。(三)实践性强,要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中医护理学有很多实践技能部分内容,有些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比如舌诊、脉诊等诊断技术,都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熟练掌握的,需要在临床上反复观摩学习和实践。还有针灸、推拿、火罐等治疗技术,疗效好,操作也比较简单,但也需要学生勤加练习,才能够熟练掌握其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六、课后习题完成每章后面的思考题。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一、教学目标1、掌握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概念。2、熟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内容。3、了解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2个小节,安排2课时。三、教学重点熟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内容;了解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四、教学难点了解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教学内容第一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的含义最初是指日光向背,即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向日的一方具有温热、明亮、向上、运动的特性;背日的一方具有寒冷、晦暗、向下、静止的特性。后来人们由此推论阴阳的属性,凡是温热的、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明亮的、兴奋的、强大的、功能的都属阳;凡是寒冷的、静止的、向内的、下降的、晦暗的、抑制的、弱小的、物质的都属阴。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举例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一方面表现为:阴阳两方是通过比较而分阴阳,因此单一事物无法定阴阳,而且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对立制约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双方时时刻刻都在相互对立的状态中相互制约着。如寒与热,水与火。就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而言,功能之兴奋为阳,抑制为阴,兴奋制约抑制,抑制制约兴奋,兴奋与抑制相互制约,从而维持人体功能的动态平衡。(二)互根互用互根,是指阴阳两方不仅是相互对立的,而且还是互为根本,相互依存。即阴或阳任何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条件,阴和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立的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互用,是指阴阳之间还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促进对方势力发展壮大的关系。如气无形主动属阳,血有形主静属阴,气能行血、摄血,血能载气、养气。故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之说。(三)阴阳消长“消”是消弱、减少;“长”是增加、增长。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之间的平衡,不是绝对、静止的平衡,而是相对、动态的平衡。(四)阴阳转化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从而使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发生根本的改变。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根据部位和功能活动特性可分为两部分,人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以及内脏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体组织结构的阴阳属性归类(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是阴阳双方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人体内功能属阳,物质属阴。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反映,两者之间既对立又相互依存。(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无论其病理变化如何复杂,都不外乎阴阳的偏胜与偏衰。阴阳偏胜,是指阴或阳一方高于正常水平,导致另一方的相对不足而发病,即“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一方低于正常水平,必然导致另一方的相对亢盛而发病,即“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四)用于疾病的诊断临床疾病尽管它的表现千变万化,但都可以用阴阳来归纳概括。临床上常用的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纲领,阴阳又是八纲的总纲,即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五)指导疾病的治疗与护理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机制是阴阳失调。中医学治疗和护理疾病的基本原则就是调整阴阳。调整阴阳就是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针对疾病阴阳偏胜、偏衰的状况,采取“实则泻之”和“虚则补之”的方法,使阴阳和调,恢复平衡。第二节五行学说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一)五行的概念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元素,世界上所有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运动变化的结果。人们把宇宙中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按五行进行归纳,并用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来解释宇宙所发生的一切规律,这就是“五行学说”。(二)五行的特性木具有能屈能伸、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特性,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归属于“木”。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归属于“火”。土具有承载、受纳、生化的特性,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归属于“土”。金具有变革、收敛、清洁、肃降的特性,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归属于“金”。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归属于“水”。(三)事物、现象的五行归类古人以五行的特性为依据,运用取类比象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自然界所有事物和现象的不同性质、作用和形态与五行的特性进行类比,分别归纳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现将自然界与人体密切相关的事物和现象归类如下。自然界、人体五行属性归类表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相生生,即资生、助长、促进的意思。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某一行对另外一行具有资生和助长的作用。五行相生的规律和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资生,循环无端。五行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水生木,水为木之母,木为水之子。(二)五行相克克,即克制、抑制的意思。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某一行对另外一行具有克制、制约的作用。五行相克的规律和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关系又称“所胜”和“所不胜”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如金克木,木为金之“所胜”,金为木之“所不胜”。(三)五行相乘相乘:乘,凌也,欺负之意。五行相乘指五行之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四)五行相侮相侮:侮,欺侮、恃强凌弱之意。五行相侮指五行之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又称“反克”。五行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正好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2、说明五脏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用五行相生关系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促进的关系。用五行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抑制的关系。如木克土,肝木疏泄可克制脾土的壅滞;土克水,脾土运化可防止肾水的泛滥;水克火,肾水可抑制心火之亢盛;火克金,心火可制约肺金之清肃太过;金克木,肺金清肃下降,可抑制肝木升发太过。(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五行学说可用于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如肾精不足,不能滋养肝阴,称之“水不涵木”。肝火太旺,导致脾不运化,称之“木乘土”。所以,在临床上,五脏中一脏有病变时,根据其相生相克关系,必然会波及另外一脏,这正是疾病发生传变、变化的根本原因。(三)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临床上,根据五脏与五色、五味在五行分类归属上的联系,综合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病理资料,根据五行学说理论来推断病情,作出诊断。如面见黄色,多为脾虚;面见黑色,多为肾病;面见赤色,多为心火亢盛;面见青色,多为肝病。六、课后习题完成每章后面的思考题。

第三章藏象学说一、教学目标1、掌握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2、掌握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3、熟悉五脏之间的关系。4、了解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2个小节,安排2课时。三、教学重点掌握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掌握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了解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四、教学难点熟悉五脏之间的关系。五、教学内容第一节藏象一、五脏(一)心心位于胸腔,两肺之间,外有心包护卫。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主血脉,主神志,开窍于舌,其华在面。1、心主血脉是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作用。2、心主神志又称心藏神。心主神志是指心具有主宰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的作用,属于狭义之神的范畴。3、心开窍于舌心之脉络上系于舌,心的生理功能可通过舌面反映出来。4、其华在面从面部的色泽变化,可以反映出心之气血盛衰。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有光泽。(二)肺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开窍于鼻,外合皮毛。1、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表现在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2、主宣发、肃降宣发,是指肺气的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肃降,是指肺气的向下清肃的作用。3、通调水道肺通调水道,是指肺的宣发肃降运动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4、肺开窍于鼻肺主气、司呼吸,鼻为呼吸之气出入的门户,故肺气和,则呼吸通畅、嗅觉灵敏。5、肺合皮毛皮毛是人体抗御外邪的屏障,依赖肺宣发卫气、输精于皮毛的温养和滋润作用。(三)脾脾位于上腹部,左膈之下。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1、脾主运化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进一步吸收转输至全身的作用。具体表现在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2、脾主升清脾的运动特点是上升、升举。3、脾主统血是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使血液在脉管内运行,防止血液溢出脉外的作用。4、脾主四肢肌肉脾能化生精微物质以充养肌肉。5、脾开窍于口人的饮食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6、脾其华在唇口唇的色泽变化可反映出脾气的功能与否。(四)肝肝位于膈下,腹腔之上,右肋之内。肝的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主疏泄,主藏血,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1、主疏泄是指肝具有升发、条达的特性,从而使全身气机保持疏通、畅达的作用。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调畅气机(2)调畅情志(3)促进消化2、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并防止出血的作用。3、肝主筋,其华在爪筋,即筋膜,是连接关节、肌肉,主管运动的组织。4、肝开窍于目肝的脉络上系于目,肝的精血上充于目。(五)肾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及生殖肾主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和封藏精气的作用。2、肾主水是指肾有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3、肾主纳气是指肾能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保持呼吸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4、肾主骨,生髓通脑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脑为髓之海”。5、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耳的听觉功能与肾中精气密切相关。6、肾其华在发肾藏精,精化血,血能养发,故有“发为血之余”之说。二、六腑(一)胆胆即是六腑之一,又是奇恒之腑之一,与肝相连。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二)胃胃位于膈下,上接食管,下连小肠。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①主受纳、腐熟水谷。②胃主通降,以通为顺。(三)小肠小肠位于腹中,上连胃,下接大肠。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①主受盛、化物。②泌别清浊。(四)大肠大肠位于腹中,上接小肠,下连肛门。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五)膀胱膀胱位于小腹,上有输尿管与肾相通,下通过尿道开口于前阴。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六)三焦三焦包括上焦、中焦、下焦。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三、奇恒之腑奇恒之腑是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它们在功能方面藏精气,与脏相似;在形态方面为空腔脏器,与腑相似。它们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为“奇恒之腑”。四、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和血的关系上。2、心与脾心主血而行血,脾主化生血液而主统血。3、心与肝心主血,肝藏血。4、心与肾心属火,肾属水;心属阳,肾属阴。5、肺与脾气的生成依赖肺吸入的自然清气和脾化生的水谷精气。6、肺与肝肺主肃降,肝主升发。7、肺与肾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保持呼吸深度。8、肝与脾肝主疏泄,脾主运化。9、肝与肾肝藏血,肾藏精。10、脾与肾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二)六腑之间的关系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传导、化物。六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废物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三)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为里,六腑为表。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阴一阳,相互配合;并通过经络的联系,从而构成了脏腑之间的表里配合关系。1、心与小肠心与小肠相表里。2、肺与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3、脾与胃脾与胃相表里。4、肝与胆肝与胆相表里。5、肾与膀胱肾与膀胱相表里。第二节精、气、血、津液一、精精,从广义上说,泛指一切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包括精、气、血、津液。从狭义上说,是指肾所藏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精微物质。人体之精,来源于先天,充养于后天。先天之精,禀授于父母,与生俱来,是形成胚胎和构成脏腑组织的原始生命物质。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和肺吸入的自然清气以及五脏六腑之精。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同归于肾。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繁衍生殖,促进生长发育,生髓化血,濡润脏腑。二、气(一)气的生成与运动1、气的生成气的生成,源于先天之精,水谷之精和自然界的清气三个方面,通过肾、脾、胃和肺等脏腑的生理功能而生成。2、气的运动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在人体内是时刻不停的运动着的。气的运动形式表现为升、降、出、入。(二)气的分类1、元气2、宗气3、营气4、卫气(三)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三、血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管中的富有营养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一)血的生成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构成,营气和津液均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所以说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另一方面,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故血液的生成与脾胃的功能以及肾精的盛衰密切相关,尤其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二)血的功能1、营养和滋润作用血液生成以后,通过气的推动循行于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若血液充盈,则面色红润,肌肉壮实,皮肤润泽。2、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的神志活动以血液为物质基础,血旺则神健,血虚则神衰。(三)血的循行血液的正常循行主要依赖气的推动和气的固摄作用以及各脏腑的相互协调作用。如心主血、肺主气、肝主疏泄的功能是气循行的动力;脾统血、肝藏血功能约束血液,保证血液在脉管内循行。四、津液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其中,质地较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分布于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为津;质地较稠厚,流动性小,主要灌注于骨节、脑、髓、脏腑等部位为液。(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津液的生成依赖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小肠的化物功能以及脾的运化功能所完成;在肺主宣降、通调水道,肾主气化的作用下输布周身;代谢产物最后以汗液、尿液、粪便等形式排出。(二)津液的功能1、滋润濡养2、化生血液五、精、气、血、津液的关系(一)精与气的关系精与气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能化气,气能生精。(二)气与血的关系气与血的关系可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1、气与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化是血液生成的原动力2、血与气的关系血能载气,血是气的载体,无形之气必须依附于有形之血才能运行于周身。(三)气与津液的关系气对津液的关系,体现在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三个方面。气能生津,是指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气旺则津足,气虚则津亏;气能行津,是指气是推动津液输布和排泄的动力,气行则津行,气停则津停;气能摄津,是指气能统摄津液,防止津液无故流失的作用,若气虚不能固摄津液,则可出现自汗、遗尿等症。(四)血与津液的关系血与津液都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津液渗入脉管内,能够参与血液的组成;而行于脉管内的血液也可渗于脉外转化为津液。血和津液之间相互渗透,可相互转化。故有“津血同源”之说。所以,在临床上,大出血的病人,则可出现口干、尿少、皮肤干燥等症状。六、课后习题完成每章后面的思考题。

第四章经络系统一、教学目标1、掌握经络的概念和组成;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分布规律。2、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十二经脉的命名及流注次序;奇经八脉循行及功能。3、了解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别络的循行及功能,经络学说的形成及临床应用。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3个小节,安排3课时。三、教学重点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十二经脉的命名及流注次序;奇经八脉循行及功能;了解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别络的循行及功能,经络学说的形成及临床应用。四、教学难点了解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别络的循行及功能,经络学说的形成及临床应用。五、教学内容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组成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直行者为经,是主干,较大,分布于组织深部,有固定的名称、数目和循行路径,如十二正经;络有“网络”的意思,支而横者为络,是旁支,较小,分布较浅,数目较多,包括十五络脉、浮络和孙络,分布于周身,构成网络,遍及全身。二、经络系统的组成(一)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十二正经”。各经脉之间可通过分支,互相联系,即“内属腑脏、外络肢节,外内之应,皆有表里”。经络系统的组成(二)奇经八脉即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奇经八脉因其“别道奇行”而得名,与奇恒之腑有密切联系,具有联络、统率和调节十二经的作用。(三)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为十二经别,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是十二经脉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附属于十二正经。由于路线深而长,故称之为经别。经别主要分布于胸腹部和头部,能沟通表里两经,并能加强经脉与脏腑的联系。(四)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结”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位,因受十二经之气濡养,其命名和循行部位以所属的十二经脉而定。十二经筋的分布与十二经脉的体表通路基本一致,其循行特点是:起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行于体表,或入胸腹,但不络属于脏腑。十二经筋的主要作用是联结筋肉,约束骨骼,利于全身关节的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五)十二皮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的散布所在。十二皮部的命名是根据所属的十二经脉所定,其分布区域是依据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把皮肤分为十二个标志区(即十二经的体表投影区),故称十二皮部,各经皮部既是该经在皮肤表面的反应区,也是该经濡养的皮肤区域。由于皮部位于人体最外层,所以为机体的卫外屏障,具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六)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之为“十五络脉”,其命名是以络穴来命名的。十五络脉分别特点是:十二经脉的别络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从本经络穴分出后,均走向其表里经脉,即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从而加强了表里经的联系,并弥补了经脉循行之不足。综上所述,十五络穴既有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之间的联系,又有统帅全身络脉和渗灌气血,濡养脏腑的作用。十五络脉的分布见表。十五络脉的分布(七)浮络和孙络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为孙络,行于浅表部位的为浮络。从络脉分出的孙络和浮络遍布全身,难以计数,主要作用是联络全身并输布气血于各部。第二节十二经脉一、十二经脉的名称与分布规律(一)十二经脉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由所属脏腑的名称、循行经过的主要部位并结合阴阳属性而定。十二经脉的名称分类见表。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1、内属腑脏十二经和内脏有直接联系,每一条经都和一个脏或腑相关,并以其所属脏腑命名,如联属于肺脏的经脉称“肺经”,联属于心包的经脉称“心包经”……依次称为“心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脾经”、“肝经”、“肾经”、“胃经”、“胆经”和“膀胱经”。2、外联手足分布于上肢的经脉,在经脉名称前冠以“手”,分布于下肢的经脉,在经脉名称前冠以“足”。3、阴阳属性凡与脏相联,分布于肢体内侧面的经脉为“阴经”,与腑相联,分布于肢体外侧面的经脉为“阳经”。阴经和阳经根据在肢体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布的前、中、后不同,又有“太阴、厥阴、少阴”三阴和“阳明、少阳、太阳”三阳之别。(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左右对称的分布在人体头面、躯干和四肢。其一般分布规律是:属于脏的阴经,循行于四肢内侧及胸腹;属于腑的阳经,循行于四肢外侧、头面及背腰部。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排列顺序是:手足阳明经行于前额和面部,手足少阳经行于头部两侧,手足太阳经行于两颊部及后头顶、后项部。在四肢部的排列顺序是:上下肢内侧,太阴在前,厥阴居中,少阴在后;上下肢外侧,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特殊的是下肢内踝上八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居中,少阴居后。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有一定规律,彼此衔接,相互沟通,形成一个周而复始,阴阳相接,如环无端的循环径路。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和分布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即从以上的规律可以看出,阳经与阳经交接位于头面;阴经与阴经交接位于胸腹;阴经与阳经交接位于四肢末端。手足阴阳经脉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三、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和流注次序(一)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手三阴与手三阳、足三阴与足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合成六对表里络属关系,即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二)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十二经脉通过脏腑、手足、阴阳、表里经脉的联络与交接而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流注系统。其流注次序见图。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表第三节经络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一、经络的作用(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二)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三)抗御病邪、保卫机体二、经络的临床应用(一)说明病理变化经络是人体通达内外的一个通道,在人体功能失调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二)指导辨证归经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经部位及所属络的脏腑,辨证归经是根据体表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来推断疾病所在的经脉。辨证归经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进行的。(三)指导针灸治疗针灸治病是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经络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临床通常根据经脉循行和腧穴的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六、课后习题完成每章后面的思考题。

第五章腧穴一、教学目标1、掌握腧穴的概念和作用及特定穴的概念。2、掌握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3、熟悉十四经脉的循行及其腧穴。4、了解腧穴的主治规律。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5个小节,安排5课时。三、教学重点掌握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熟悉十四经脉的循行及其腧穴;了解腧穴的主治规律。四、教学难点了解腧穴的主治规律。五、教学内容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作用一、腧穴的概念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接受针灸刺激的部位。“腧”与“俞”“输”义通,有转输的含义,“穴”即空隙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腧穴有“砭灸处”、“节”、“空”、“会”、“骨空”、“气穴”、“孔穴”、“穴道”等名称,后世通称为“穴位”。二、腧穴的分类1、十四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的腧穴,是腧穴的主体部分,简称“经穴”,共有361个。2、经外奇穴是指即有一定的穴名,又有固定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穴系统的腧穴,因其有奇效,故称“奇穴”。3、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这类腧穴既无固定的位置,又无具体的名称,而是根据疼痛或敏感的反应部位来定穴。三、腧穴的作用1、近治作用是人体各类腧穴主治作用的共同特点,它们都能治疗其所在位置局部及其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即“经脉所过,主治所能”。2、远治作用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和邻近部位的病证,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有的甚至可以影响全身。3、特殊作用是指某些穴位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性的作用。第二节腧穴的主治规律一、分经主治规律十四经腧穴的分经主治,以手足三阴、三阳及任、督二脉划分,各组经穴主治既有主治本经病证的特点,又有主治二经或两经以上相同病证的共性。现将各经腧穴主治的异同分经列表如下。十四经腧穴主治异同表二、分部主治规律十四经腧穴因其所在的部位的不同,各有其主治特点,其大体规律是:头、面、颈项部的腧穴,除个别能治全身性疾病或四肢疾患外,绝大多数均能治局部病证;胸腹部腧穴,大多都可治疗脏腑病及急性病,少数腧穴还能主治全身疾患;背腰部腧穴除少数能治下肢疾患外,大多可治疗局部病、脏腑病和慢性病;四肢部肘膝以上的腧穴,以局部病证为主;肘膝以下至腕踝部腧穴,除治局部病证外,还能治脏腑疾患;腕踝以下腧穴,除能治局部病证外,还能治头面、五官病证,以及发热、神志病等全身疾患。第三节特定穴一、五输穴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总称五输穴。其次序是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二、原穴、络穴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原”即本源,原气之意。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有原穴,故又名“十二原”。在六阳经中,原穴单独存在,排列在五输穴的输穴之后,经穴之前;六阴经中,则以输为原。三、俞穴、募穴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故又称为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条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共十二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六脏六腑共十二募穴。它们与相应脏腑的部位比较接近,脏腑有病多反映于募穴。四、郄穴郄穴是指四肢经气深聚的部位。郄有空隙的意思。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四条奇经各有一个郄穴,共为十六郄穴。五、下合穴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是指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主要分布下肢膝关节以下部位。六、八会穴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汇聚的八个腧穴。分布于躯干部和四肢部,各穴与其他特定穴多互有重复。七、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交会的八个腧穴,又称“交经八会”。八脉交会穴均分布于腕踝关节的上下。八、交会穴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全身的交会穴有90多个,大多分布在躯干、头面部。其中主要的一经即腧穴所归属的一经称为本经,相交会的经称为它经。第四节腧穴的定位方法(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根据人体表面解剖的一些标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称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又叫“自然标志取穴法”。是腧穴定位的主要依据之一。体表标志法分以下两种:1、固定标志2、活动标志(二)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作为腧穴定位的方法。常用的骨度分寸见表。常用骨度分寸定位表骨度分寸(正、反面)(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定位法”。常用以下3种。1、中指同身寸2、拇指同身寸3、横指同身寸(四)简便取穴法临床上还有一些采用某种姿势找取标志来定取穴位的方法,是辅助取穴方法。如直立垂手中指端取风市;两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尖下取列缺。第五节常用腧穴一、手太阴肺经(一)经脉循行①起始于中焦,向下络于大肠,②回过来沿着胃上口,③穿过横膈,④属于肺脏;⑤从肺系横行浅出侧胸上部;⑥向下循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⑦下行肘窝;⑧沿前臂内侧桡骨的前缘;⑨进入寸口;⑩经过大鱼际,沿着大鱼际边缘,止于拇指桡侧出其端。手太阴肺经循行示意图(二)常用经穴少商Shàoshāng(LU11)井穴【定位】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主治】①热病,昏迷,小儿惊风,中暑;②鼻衄,腮腺炎,牙痛,耳鸣,咽喉肿痛;③手指麻木疼痛等。【操作】浅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手太阴肺经前臂穴位示意图二、手少阴心经(一)经脉循行①经起于心中,出属于“心系”(心脏与它脏器相联系的部位);②向下通过横膈,联络小肠。它的支脉:③从心系;④挟食管上行;⑤连系于目系(眼球联系于脑的部位)。直行的支脉:⑥从心系上行至肺,向下出于腋下,⑦沿上臂内侧后缘,走手太阴,手厥阴经之后;⑧下至肘内,沿前臂内侧后缘;⑨到掌后豌豆骨部;⑩进入掌内,行于4、5掌骨之间,沿小指的桡侧至指端,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手少阴心经循行示意图(二)常用经穴1、少海Shàohǎi(HT3)合穴【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三、手厥阴心包经(一)经脉循行①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②向下通过横膈;③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胸部支脉:④沿胸中;⑤出于胁部,至腋下3寸处;⑥向上到腋下;⑦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手少阴之间;⑧进入肘窝中;⑨下行前臂,行于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⑩进入掌中,沿中指止于末端。掌中支脉:从掌中劳宫分出,沿着无名指至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手厥阴心包经经脉循行示意图(二)常用经穴曲泽Qūzé(PC3)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主治】①心痛,心悸;②胃痛,呕吐,泄泻;③热病,中暑;④肘臂挛痛。【操作】直刺0、8~1寸;或者用三棱针刺血;可灸。手厥阴心包经曲泽四、手阳明大肠经(一)经脉循行①于食指桡侧端,沿食指桡侧缘上行;②过掌背第一、二掌骨间,进入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③沿前臂外侧前缘;④至肘关节外侧;⑤再沿上臂外侧前缘;⑥上肩,⑦循肩峰部前边;⑧向后交会于大椎;⑨再前行向下入锁骨上窝,进入体腔;⑩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示意图(二)常用经穴合谷Hégǔ(LI4)原穴【定位】微握拳,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的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主治】①目赤肿痛,齿痛,鼻衄、耳鸣,咽喉肿痛,口眼斜,口噤;②热病,小儿惊风,无汗或有汗;③痛经,经闭,滞产,胞衣不下;④胃痛,腹痛,便秘,泄泻,痢疾;⑤上肢疼痛不遂。【操作】直刺0、5~1寸;可灸;孕妇禁针;可灸。手阳明大肠经合谷六、课后习题完成每章后面的思考题。

第六章病因病机一、教学目标1、掌握病因病机的概念。2、掌握外感、内伤病因的性质及致病特点。3、掌握阴阳失调、邪正盛衰的病机。4、了解疾病的传变。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2个小节,安排2课时。三、教学重点掌握外感、内伤病因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掌握阴阳失调、邪正盛衰的病机。四、教学难点了解疾病的传变。五、教学内容第一节病因一、外感病因(一)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邪气。自然界有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其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无毒害。六淫主要是由于六气太过或反常;或机体过于弱,无法适应正常的六气,则发病。1、风邪风邪是指自然界中具有风之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特性的外邪。风为春季的主气,故春季发病较多。风邪的致病特点及性质如下:(1)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为百病之长2、寒邪指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特性的外邪。寒为冬季的主气,故多发于冬季,亦可见于贪凉、饮冷、淋雨等,寒邪客于肌腠,则为伤寒,客于脏腑则为中寒。寒邪致病的特点及性质如下:(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3)寒性收引3、湿邪指自然界中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点的外邪。长夏时,阳热蒸腾,水气上蒸,湿气充斥,故湿邪多发于长夏。湿邪的致病特点及性质:(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2)湿性重浊(3)湿性黏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4、燥邪是自然界中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点的外邪。为秋季的主气,主要表现为空气中缺乏水分。燥邪的致病特点及性质:(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5、火(热)邪自然界中具有火之炎热特点的外邪。热为夏季的主气,一般认为温邪、热邪、火邪都为热邪,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仅程度不同。热邪的致病特点及性质:(1)热为阳邪,易伤津耗气(2)热性炎上(3)热邪易生风动血(4)热邪易扰心神(5)热邪易致疮痈6、暑邪夏至以后,立秋以前,自然界中的火热之邪称为暑邪。其有明显的季节性,没有内生暑邪,只有外感暑邪。(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3)暑多夹湿(二)疠气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泄邪。又称为疫气、疫毒、戾气等,其有别于六淫外邪。疠气是通过空气传染,从口鼻侵入致病,也可随饮食而入或蚊虫叮咬而发。1、疠气的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2、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1)气候反常(2)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3)预防隔离工作(4)社会因素二、内伤病因(一)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七情分别为五脏的志,即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七情的致病特点:1、七情皆由心发心2、直接伤及内脏3、影响脏腑的气机4、脏腑阴阳,五行的相生及相克关系5、多发为情志病6、病势的变化与情志也密切相关(二)劳逸指过度的疲劳及过度的安逸。正常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休息是会给人带来帮助,而过度的劳累和安逸则会引起疾病。1、过劳2、过逸(三)饮食饮食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条件。饮食失当则会成为致病因素。1、饮食饥饱失常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五味偏嗜三、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一)水湿痰饮是指机体水类代谢障碍而产生的产物。其产生主要与肺、脾、肾、肝、三焦、膀胱、有密切关系,肺为水之上源,主宣降输布水液;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主全身水液代谢;肝主疏泄,利于水液的输布;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通道;膀胱主贮尿和排尿。任何一脏器失调则会形成水湿痰饮。(二)瘀血指积血,累积停滞的血液。其形成多与外因内因等有关。常出现以下几种形式:气虚血瘀,主要是由于气虚,无以推动和固摄血液,而造成的血瘀;气滞血瘀,气滞则无以推动血行,故出现血瘀;血寒致瘀,血得温煦则行,遇寒则凝滞成瘀;血热致瘀热入营血,多煎血而黏滞,同时热迫血外行,多出血后停滞于局部。(三)结石湿热蕴结,久煎成石。主要由于饮食、情志等因素造成。其特点是:发于六腑空腔脏器;病程长,症状不稳定;易阻气机,损伤经络;易发生绞痛。四、其他病因其他病因主要包括外伤如刀枪伤、烧伤、冻伤、虫咬伤等;寄生虫所造成的损伤;药物使用不当的损伤;医务人员的过失带来的损伤;先天不足带来的损伤。第二节病机一、邪正盛衰(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1、虚实病机虚实是相对的病机概念,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实是指邪气盛,是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反应,表现为正气未虚,邪气亢盛,邪正交争激烈。2、虚实变化邪正的消长盛衰,在一定的情况下会出现虚实的多种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虚实错杂、虚实转化、虚实真假等。1)虚实错杂2)虚实转化3)虚实真假(二)邪正盛衰与病势的趋向及转归1、正胜邪退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正邪交争,正气强盛,战胜邪气,从而将邪气驱除,疾病向好转或痊愈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转归。2、邪盛正虚是指在正邪交争中,正气虚弱,无以抗邪,而邪气日益强盛,疾病向恶化或危重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转归。3、邪去正虚邪气已经被驱除,但是正气被耗损很厉害,需要恢复,多见于重病的恢复期。4、正虚邪恋指正气大虚,余邪未尽,表现为正气难恢复,邪气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5、邪正相持指在正邪斗争过程中,出现正气也不虚,邪气也不盛,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势迁延的病理过程。二、阴阳失调(一)阴阳偏盛指邪气性质的偏阴阳属性所带来的机体阴偏胜或阳偏胜的病理状态及“邪气盛则实”的特点。《素问》有“阳盛则热,阴胜则寒”之说,即说明了阴偏胜和阳偏胜的病理状态表现为有寒有热的特点。1、阳偏胜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阳偏盛,机体亢奋,代谢亢进,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或虚损不多的实热证。2、阴偏胜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阴偏盛,机体功能减退,代谢减弱,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二)阴阳偏衰指正气虚表现出的阴或阳的亏虚所引起的病理变化,表现为阳虚或阴虚的病理状态及“精气夺则虚”的特点。由于阴和阳的相对不足,一方亏虚,必然不能制约另一方,而造成另一方的相对亢盛,而出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的特点。1、阳偏衰指阳气亏虚,机体功能减退、衰弱,代谢减退,阳热不足的病理状态,多建立在气虚的基础之上,多以脾肾阳虚为主。2、阴偏衰指阴气不足,滋润、化生及制约阳热的功能减退,而出现燥、热、动和气化太过等阳偏亢的病理状态,多以肺、肝、肾阴虚为主。(三)阴阳互损指由于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当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后,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而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由于肾藏精,为全身阴阳的根本,故而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损伤肾精,从而导致其相对的一方也出现虚损。1、阴损及阳指阴虚到一定程度后,影响到阳的一方,而造成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2、阳损及阴指当阳气虚损到一定程度后,阴无以为生,而出现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的病理状态。(四)阴阳格拒指由于某些原因使阴或阳中一方偏盛至极,或阴或阳中的一方虚弱至极,盛衰悬殊,盛方盘踞于内,格拒另一方于外,使阴阳之间不能维系,而出现真热假寒,真寒假热等复杂的病理现象。1、阴盛格阳指阳气极端虚弱,极盛之阴盘踞于内,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阴阳不能相互维系的一种病理状态,是极其危重的表现。2、阳盛格阴指邪热极盛,阳气被郁于内,深伏于里,不能外达四肢,格阴于外的病理状态,也是极其危重的变现。(五)阴阳转化指在阴阳失调的病理中,在一定的条件作用下,其病理性质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的病理过程。1、由阳转阴指原来病性属阳,在一定条件下,由阳转阴的病理过程。如高热时,突然阳气暴脱,而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症状。病情较危重。2、由阴转阳指原来病性属阴,在一定条件下,而由阴向阳转化的病理过程。如外感寒邪,常入里化热。(六)阴阳亡失指机体内阴或阳大量亡失,而出现相对应的功能衰竭,出现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1、亡阳指体内阳气大量亡失,属阳的功能如温煦、推动、兴奋、卫外的突然衰竭,生命垂危的状态。2、亡阴指机体阴气大量亡失,属阴的功能如滋润、宁静、内守等突然衰竭,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三、气血失常(一)气的失常表现为气生化不足或损耗过多的气虚病理状态和气的某些功能不足及运动紊乱的病理状态。1、气虚指气不足,导致脏腑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其原因是气的生化不足或消耗太多。2、气机失调指气的升降出入等运动功能失调的病理变化。(二)血的失常主要表现在血的生化不足或耗伤太过,血的运行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血虚、血瘀和血热三种情况。1、血虚指血液不足,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其与心、肝的关系密切。血虚多由失血过多、化源不足、脾胃虚弱、化生不足等原因所致。2、血瘀指血液运行迟缓不畅,甚则瘀积的病理变化。主要由气机瘀滞、气虚推动无力、痰浊瘀阻、寒入血分、热极等原因造成。3、血热指血内有热,使血行加速,脉道扩张,血液妄行等病理状态。主要由于热入血分所致。(三)气血的关系失调气血有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相互为用的关系,气有温煦、推动、化生、统摄血的作用,血有濡养和承载气的作用。两者关系失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气滞血瘀气的运行郁滞不畅,而导致血的运行失畅,继而出现瘀阻的病理状态,多由情志,外伤等因素造成。2、气虚血瘀气虚推动无力而致血瘀。3、气不摄血气虚,统摄血液的功能减退,而致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4、气随血脱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随之脱散而出现气血两虚、气血两脱的病理状态。5、气血两虚指气虚和血瘀同时存在,组织器官失于濡养,脏腑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四、津液代谢失常(一)湿浊阻滞多由脾虚运化功能减退所致,津液的输布失常,故聚而成湿浊之邪,临床多见胸闷呕恶,腹满便溏,头身困重,口腻不渴,浮肿等。(二)痰饮凝聚多由津液代谢障碍,而致水湿停聚结于体内某些部位而成,临床如痰阻于肺则咳喘咯痰;痰蒙心神则胸闷心悸,癫狂等;痰停于胃则恶心呕吐,胃胀等;痰阻经络则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痰犯于头则头昏眩晕等。(三)水液贮留多由肺、脾、肾等功能失调所致,主要表现为水肿。六、课后习题完成每章后面的思考题。

第七章中医护理原则一、教学目标1、掌握施护求本、标本缓急、扶正祛邪、辨证施护等中医护理原则。2、熟悉中医护理诊断程序,以能确立正确的中医施护原则。3、了解各护理原则的内涵。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6个小节,安排6课时。三、教学重点掌握施护求本、标本缓急、扶正祛邪、辨证施护等中医护理原则;熟悉中医护理诊断程序,以能确立正确的中医施护原则。四、教学难点掌握施护求本、标本缓急、扶正祛邪、辨证施护等中医护理原则。五、教学内容第一节预防为主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一)适应自然规律(三)注意形体锻炼(四)注意饮食起居(五)药物辅助预防二、既病防变(一)早期诊治人体患病,病邪往往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逐步加重。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防止病邪步步深入,防止病情越来越重,治疗起来也会容易些。(二)防止传变疾病发生之后,要积极的防止病情传变,防止其波及其他系统和脏器,导致病情的严重化和复杂化。疾病的发展传变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外感热病多以六经或卫气营血以及三焦传变,内脏杂病多以脏腑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或经络传变。防止病情传变,主要根据疾病传变规律,通过先安“未受邪之地”来实现。第二节施护求本一、正治与正护法(一)寒者热之是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来治疗或取温热护理法的方法。(二)热者寒之是指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来治疗或取寒凉护理法的方法。(三)虚则补之是指虚损病证出现虚证征象,用补益性质的方药来治疗或补益护理法的方法。(四)实则泻之是指邪实病证表现实证征象,用攻邪泻实药物治疗或攻下护理法的方法。二、反治与反护法(一)寒因寒用是指用寒性药物治疗及用寒护法护理具有假寒征象的病症。适用于真热假寒证,即由于里热盛极格阴于外,反见寒象的病证。(二)热因热用是指用热性药物治疗及用热护法护理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适用于真寒假热证,即由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征象。(三)塞因塞用是指用补益药物治疗及用补益法护理具有闭塞不通的虚证的方法,适用于因虚闭塞的真虚假实证。(四)通因通用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及用通利法护理具有泄泻症状的实证的方法。适用于热结旁流、食积泄泻、瘀血崩漏、湿热淋证等。第三节标本缓急一、标急则治其标标急则治其标,是指标病的病势急骤,病情危急,而必须首先治标,待标病稳定或消除之后,再治其本的治疗原则。如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大出血的病人,无论何种原因的出血,均应采取应急措施先止血,即治标,然后治本,这就是标急则治其标。二、本急则治其本本急则治其本,是指本病急骤,标病和缓,则应该先治其本病,后治标病,这也是治病求本的体现。三、标本俱急则标本兼治标本兼治,是指标病和本病并重时,采取标本兼治的一种治疗原则。如晕针病人,毫针刺入后病人发生晕厥,血压下降,四肢厥冷。针刺是晕针的主要原因,为本,晕厥、血压下降等症状为标,在处理时拔针、促醒、补充血容量等措施应该同时进行,不分先后,标本兼顾,这就是标本兼治。四、标本俱缓则灵活应用在急性病的恢复期,或一起病就表现为慢性经过者,病症较为和缓,可区别情况灵活运用标本治法,可先治标,也可先治其本,也可标本同治,用药时根据主次有所侧重。第四节扶正祛邪一、扶正祛邪的定义扶正,是扶助机体的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原则。主要适用于虚证。益气、滋阴、养血、温阳等都是在扶正指导下确立的治疗和护理方法。祛邪,是祛除邪气,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和损害的一种治疗原则。祛邪主要适用于实证。发汗、涌吐、攻下、清热、利湿、消导、祛痰、活血化瘀等等都是在祛邪原则指导下确立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二、扶正祛邪的临床运用(一)运用原则1、虚证宜扶正,实证宜祛邪。2、应根据邪正盛衰及其在疾病过程中矛盾斗争的地位,决定其运用方式的先后与主次。3、应注意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二)运用方式1、单独使用扶正适用于纯虚证,祛邪适用于纯实证。2、合并使用主要表现为攻补兼施,适用于虚实夹杂的病证。扶正和祛邪同时进行,由于病理矛盾有主次之分。所以在合并使用时亦有主次之别。3、先后使用主要也适用于虚实夹杂证,通常有以下两种使用方式:(1)先祛邪后扶正(2)先扶正后祛邪三、扶正与祛邪的关系扶正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祛邪,使疾病早日痊愈或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使机体处于最佳的抗病状态。祛邪就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对机体正气的损伤,终止致病因素对机体功能的继续破坏,让机体正气能够更好更快的恢复。因此扶正和祛邪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的运用扶正祛邪原则。第五节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一、同病异护“同病异护”,是指对同一疾病,由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护理方法也就不同。如头痛,可由外感和内伤引起,外感又分风寒、风热两种,证候也各有不同,治疗和护理方法也不同。二、异病同护有时在不同的疾病中,却会出现相同的或相似的病理变化,即相似的证,治疗方法相同,护理方法也就相同,这就是“异病同护”。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都出现了“中气下陷”的证候,故都可用补中益气的治法和护理方法。第六节三因制宜一、因时制宜根据不同季节的天时气候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护理方法,这种原则称之为“因时制宜”。一年四季有初夏秋冬的变化,有寒热温凉的变迁,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也会带来一定影响,治疗疾病时要考虑当时的气候条件。如炎热夏季,人体腠理疏松开泄,易于汗出,辛温发散的药物不宜过用,以免伤津耗气。至于寒冬时日,阴寒大盛,人体阳气收敛,腠理紧密,若非大热病证,应当慎用寒凉药物。二、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护理方法,这种原则称之为“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地势有高下,气候、水质、土质等各异,因而在不同地域长期生活的人们,其生活,工作环境,生活习惯与方式各不同,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亦各有特点,因而在治疗疾病时要因地制宜。三、因人制宜(一)年龄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是生机旺盛,但脏腑娇嫩,气血未充,患病后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快,因而小儿疾患,用药应及时、准确,用量宜轻,忌用峻剂。青壮年正气旺盛,体质强健,患病多实证,治疗以攻邪泻实为主,用药量可稍重,慎用补火助阳之品。老年人生机减退,脏腑气血已衰,患病多虚证或虚实夹杂,治疗宜补虚扶正祛邪,要注意祛邪勿伤正。(二)性别男女有别,各有其生理特点,特别是妇女有经、孕、产、乳等生理特点,有经、带、胎、产等病患,男性有精室疾患及性功能障碍等病证,治疗应该针对病证,随证而治。(三)体质由于先天禀赋与后天因素的不同,体质亦有强弱、阴阳、寒热、肥瘦等区别或表现出不同的病理体质,因而,患病之后,机体的反应性不同,病证的属性有别,治疗方药和护理方法也应当有所不同。六、课后习题完成每章后面的思考题。

第八章中医护理诊断程序一、教学目标1、掌握四诊的主要方法和内容。2、熟悉四诊的概念。3、了解四诊的注意事项。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4个小节,安排4课时。三、教学重点熟悉四诊的概念;了解四诊的注意事项。四、教学难点了解四诊的注意事项。五、教学内容第一节望诊一、望神望神的内容包括神志、语言、两目、呼吸、面色、形体、动作反应、饮食等。(一)得神表现为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精彩内含,面色红润,肌肉不削,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二)失神表现为表情淡漠,神情呆滞,目无光彩,语言不清,面色晦黯,反应迟钝,或大肉已脱,亦称“无神”。(三)假神是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是临终前的预兆,又称“残灯复明”或“回光返照”。二、望色望色的内容是观察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色泽的变化。皮肤色泽是脏腑精气外荣之象。望面色包括常色和病色两个方面。(一)常色是正常人的面色。我国正常人的面色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红黄隐隐,即黄里透红,红黄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明润含蓄,即皮肤光明润泽,精彩内含而不显露。(二)病色是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异常面部色泽。1、青色主寒证、痛证、气滞、瘀血、惊风。2、赤色主热证。由热邪迫血充盛于面部脉络所致。3、黄色主脾虚证、湿证。由脾虚失养、湿邪内盛所致。4、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多由气虚血少,或阳虚寒凝,气血不能上荣所致。5、黑色主肾虚证、寒证、水饮证、瘀血证。多因肾阳虚衰,水饮不化,血失温养,经脉拘急,气血不畅所致。三、望形态(一)望形体主要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等情况。若皮肤润泽,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筋强力壮,骨骼坚实等,是强壮的征象;若皮肤枯槁,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筋弱无力,骨骼脆弱等,是衰弱的征象。(二)望姿态主要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与疾病有关的体位变化。若患者卧时面常向外,躁动不安,仰卧伸肢,掀去衣被,多属阳证、热证、实证;若患者卧时面常向里,喜静懒言,蜷卧缩肢,喜加衣被,多属阴证、寒证、虚证。四、望头颅、五官(一)望头颅主要观察头形、囟门、头发的变化。1、头形小儿头形过大或过小,智力低下者,多属先天不足,肾精亏损。2、囟门小儿囟门突起,多属实证。为温病火毒上攻,或脑髓有病,或颅内水液停聚所致。3、头发若发黄干枯,稀疏易落,多属精血不足,可见于大病后和慢性虚损病人。(二)望五官主要是观察头面器官形色的变化,以察知疾病的方法。1、目目赤肿痛,多为实热证;白睛发黄,为黄疸病;目胞浮肿,为水肿病;眼窝凹陷,为伤津;眼睑淡白,为气血不足;目睛上视、斜视、直视为肝风内动;瞳孔缩小,为虚火上扰或肝胆火炽,或有机磷农药中毒;瞳孔散大为精气将竭的危象。2、耳耳轮瘦小而薄,为先天亏损,肾气不足;耳轮皮肤甲错,可见于血瘀日久之病人;小儿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为麻疹先兆;耳内流脓,称“脓耳”,多为肝胆湿热熏蒸所致。3、鼻鼻柱溃陷,多见于梅毒及麻风病;鼻翼煽动,多为肺热或哮喘;鼻塞流清涕,多为外感风寒;鼻塞流浊涕,多为外感风热;鼻塞流腥臭脓涕,为鼻渊,属湿热熏蒸。4、口唇唇色淡白,主血虚证、失血证;唇色深红,主实热证;唇色青紫,主瘀血证;口唇糜烂,为脾胃积热上蒸;小儿口腔、舌上布满白班,为鹅口疮。5、齿龈齿龈红肿疼痛或出血,多为胃火上炎;牙齿松动稀疏,为肾虚或虚火上炎;牙床腐烂,牙齿脱落,为“牙疳”之危候;睡中磨牙,为食积或虫积。6、咽喉咽部深红,肿痛明显,为实热证;咽部色红娇嫩,肿痛不显,多为肾阴虚,虚火上炎;咽部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疼痛,溃烂有黄白色脓点,此为乳蛾,多为肺胃热毒壅盛所致。五、望皮肤(一)形色变化若皮肤虚浮肿胀,按有压痕,多为水湿泛滥;皮肤干瘪枯燥,多为津液耗伤,或精血亏损;皮肤粗糙如鳞,抚之碍手者,称为“肌肤甲错”,是血虚夹瘀所致;皮肤面目俱黄,多为黄疸。(二)斑疹凡色红或青紫,点大成片,平铺于皮肤,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者为斑;凡色红、点小如粟或如花瓣,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者为疹。六、望小儿指纹(一)望指纹的方法家长抱小儿面向光亮,医生用左手握住患儿食指末端,以右手大拇指用适中力量从命关向气关、风关直推数次,使指纹显露,便于观察。正常指纹:浅红微黄,隐现于风关之内,不明显浮露,不超出风关。(二)望指纹的临床意义1、浮沉分表里络脉浮露者,多属表证;络脉沉隐者,多属里证。2、淡滞定虚实色浅淡不泽,多属虚证;色深黯滞,多属实证。3、红紫辨寒热颜色紫红,主热证;鲜红,主表寒证;青紫,主风、主痛、主惊风。4、长短别轻重络脉显于风关,为邪气入络,邪浅病轻;达于气关,为邪气入经,邪深病重;达于命关,为邪入脏腑,病情危重;若络脉直达指端,为“透关射甲”,病属凶险,预后不良。小儿食指三关七、望舌(一)脏腑在舌面上的分布舌尖候心肺病变,舌中候脾胃的病变,舌根候肾的病变,舌两侧候肝胆的病变。舌面脏腑分属图(二)望舌内容望舌分望舌质和望舌苔两方面。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脉络肌肉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望舌质包括望舌体的颜色和形态;望舌苔包括望苔色和苔质。(三)望舌的注意事项1、在白天充足、柔和的自然光线下观察。2、充分暴露舌体。3、先舌苔后舌质,观察顺序为舌尖、舌中、舌根、舌边。4、注意辨别染舌或其他假象。(四)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而鲜明,舌面上铺有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薄白苔,可概括为“舌淡红,苔薄白”。(五)病理舌象1、望舌质主要观察舌质的色泽和形态变化。(1)舌色1)淡白舌:较正常舌浅淡,主虚证、寒证。2)红、绛舌:舌色较正常深,甚至呈鲜红色,为红舌,主热证。3)青、紫舌:全舌呈青色或紫色,主热证、寒证、瘀血证。(2)舌形1)胖瘦舌:舌体比正常胖大,称为胖大舌,多为水湿停滞的表现。2)老嫩舌:舌体坚敛苍老,纹理粗糙,舌色较黯者,为老舌,主实证。3)裂纹舌:舌面上有各种形状的裂纹、裂沟,主阴血不足。4)芒刺舌:舌乳头增生、肥大、高起如刺,多属邪热内盛。(3)舌态1)痿软舌:舌体软弱无力,不能自如伸缩,多为伤阴或气血两虚。2)强硬舌:舌体板硬强直,不能转动,多见热入心包或中风病证。3)斜舌: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多见于风邪中络或风痰阻络的中风。4)颤动舌:舌体不自主地颤动,动摇不宁,多为虚损或动风。5)吐弄舌:舌伸长不能回缩者,为“吐舌”;舌反复舔口唇上下左右,为“弄舌”,多为心脾积热、动风先兆,或见于先天愚型病儿。2、望舌苔包括观察苔质和苔色两方面的变化。(1)苔色1)白苔:主表证、寒证。苔薄白主表证;苔白厚腻,见于有痰饮、湿浊、食积内停。2)黄苔:主热证、里证。黄色愈深,热势愈重。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极。3)灰黑苔:主里证。灰苔为寒湿或热甚,黑苔为寒极或热极。(2)苔质1)厚薄苔:主要反映邪气的深浅。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为薄苔,常见于正常人或表证。2)润燥苔:主要反映津液盈亏。3)腻腐苔:主要反映体内湿浊的情况。4)剥落苔:可反映胃气、胃阴的存亡。第二节闻诊一、听声音(一)语声语声高亢洪亮有力,声音连续,烦躁多言,多为阳证、实证、热证;语声低微,细弱懒言,声音断续,沉默寡言,多为阴证、虚证、寒证。(二)语言1、谵语2、郑声3、独语4、错语5、狂言(三)呼吸音呼吸气粗为实,气微为虚。气息急迫,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为喘;呼吸急促,喉间痰鸣,为哮;呼吸微弱短促而声低,气少不足以息,为少气。(四)咳嗽声咳声重浊,多为外感风寒或痰湿聚肺之实证;咳声低微,多为肺气虚损之虚证;咳声不扬,兼痰黄稠难咯,多为热甚伤津;干咳无痰或少痰,多属燥邪犯肺或肺阴虚证。二、嗅气味(一)口气口气酸臭,为胃肠积滞;口气臭秽,为胃热;口气腐臭,为内有溃腐脓疡。(二)二便大便酸臭,为有热;大便溏泄而腥,为脾胃虚寒;泄泻臭如败卵,矢气酸臭,为宿食积滞;小便黄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