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天气第4课时测量降水量课型课时1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大多是根据自己的感官来判断降雨情况的,如毛毛雨、倾盆大雨等。这节课让学生亲自制作一个简易雨量器用来测量和记录降雨量,并根据降雨量等级表判断降雨量的等级,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教师需加强指导。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认识雨量器,知道雨量器是测量降雨量的工具,学会使用雨量器。科学思维*用整理数据、分析和归纳的方法,概括一段时间的雨量变化规律,推理天气特征。*认识到借助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测量降水量。探究实践*制作简易雨量器,学会使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并用简单的图表整理、分析天气信息。态度责任*培养持续研究天气的科学态度,能在课后持续地测量降水量。*对测量降水量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制作雨量器,并能够利用自制的雨量器来测量降雨量。难点:制作和使用雨量器的注意事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演示视频等。学生准备:直筒透明玻璃杯、纸条、透明胶带、喷壶、水槽、实验记录单等。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一、聚焦1.播放一段下雨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说一说视频中描述了什么样的场景。(雨天)2.讲解: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3.提问:视频中的是大雨还是小雨呢?你是根据什么判断降雨量的大小的?(学生讨论后回答)预设:可以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稀疏以及下雨的时间长短来判断,还可以从地面上水坑积水的深浅、放在外面的容器中雨水的多少判断降雨量的大小。4.过渡: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凭借经验能大致判断出雨下得大还是下得小,但这种判断一定可靠吗?有没有办法像测量气温那样,用数据描述降雨的多少呢?5.揭示课题:究竟用什么测量降水量?怎么测量?我们今天就来探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从日常经历(下雨天)入手,激发学生测量降雨量的兴趣。二、探索活动一:自制简易雨量器。1.用课件展示雨量器,介绍:这就是用来测量降雨量的工具——雨量器。利用它我们可以测量一场雨的降雨量,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对降雨量的等级进行判断。2.提问:我们应该怎么进行测量呢?(学生自由讨论)3.小结:我们可以把雨水收集起来,再进行测量。4.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每个材料的用途。(学生自由讨论并回答)5.播放自制简易雨量器的实验指导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的注意事项并探讨:(1)为什么要选择直筒、透明的杯子?(2)刻度条应该从哪里贴起?(3)在贴刻度条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些什么?6.小组活动,按步骤制作简易雨量器。(提示:教师应注意巡回指导,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尽量抓紧时间制作,为接下来的探索活动留足时间)7.引导各小组展示制作成果,纠正错误。活动二:用喷壶模拟降雨,练习使用雨量器。1.过渡:制作好了雨量器,我们接下来就用喷壶模拟降雨,使用自己制作的雨量器测量降雨量。2.播放实验教学视频,学生观看。(1)不要使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2)待液面稳定后读数,且视线与雨量器内液面保持齐平。3.探讨实验中应考虑的问题,总结出注意事项。(1)模拟降雨时,喷壶的高度要不要一致?喷壶的大小是否要一致?预设:每个小组的喷壶高度、大小都要一致。(2)喷壶停止喷水后直接读数可以吗?预设:不可以,要等雨量器中的水面稳定后再读数。4.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5.用课件展示降雨量等级表,讲解我们应该如何去根据记录的数据来一一确定对应的等级。1.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实验前需引导学生思考制作雨量器的难点并进行突破,尽量抓紧时间制作,为使用自制雨量器测量降雨量留足时间。2.利用简易雨量器模拟测量降雨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为实际测量降雨量打好基础。三、研讨1.观察气象站的雨量器照片,将自制雨量器与气象站的雨量器进行对比,说一说自制雨量器要注意什么,测量降雨量时又要注意什么。2.展示装有雪(或冰)的自制雨量器照片,请学生想办法读出一场雪的降水量。3.师生小结:可以用雨量器把雪收集起来,等到雪完全融化了以后再对雨量器内水的高度进行读数,这样就可以得出一场雪的降水量了。1.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雨量器主要的构造及其特点,掌握使用自制雨量器测量降雨量的方法。2.引导学生理解冰雪融化成水之后用相同直径的玻璃杯进行测量才能得出准确的数值。四、拓展坚持测量连续一段时间内的降雨量,并记录下来,依据“降雨量等级表”来确定每天的降雨量等级。培养连续观察记录的科学习惯。板书设计测量降水量降雨量等级:6个单位:毫米(mm)教学反思本节课在聚焦环节以观看一段下雨的视频入手,让学生描述视频中的雨有多大,激发学生继续探究降雨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的下雪和下冰雹等场景,探讨它们属于降水的一种吗?(可以结合第一单元中关于水的相关知识来进行思考)这个时候,学生们基本上都能理解降水的形式包括雪和冰雹等。在后面的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活动中,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由于操作不规范,步骤不熟悉等因素,学生们完成雨量器的制作所需要的时间远远超出了预期,造成后面的研讨分析环节的深度不够。最后通过出示降雨量等级表,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降雨量的等级。第三单元天气第5课时观测风课型观察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风是比较难观测的事物。教材中通过观察风吹动旗子的状态来估计风速,把风速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这样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能力。确定风向也是困难的,需要教师进行详细指导: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描述。“蒲福风力等级表”比较复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并使用。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认识到可以借助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风。*知道风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科学思维*在户外观测活动中,能借助多种观测方式分析并推断出风向和风速。*认识到先进的、专业的工具能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观测风向和风速。探究实践*制作简易小风旗,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态度责任*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制作风旗,并利用风旗来判断风向和风速。难点:能够借助工具来观测风向和风速。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演示视频等。学生准备:小红布、订书机、硬纸板、硬吸管、剪刀、大头针、实验记录单等。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一、聚焦1.播放一段台风肆虐的视频。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视频中的这些现象是什么引起的吗?预设:是台风引起的。2.追问:那我们是怎么知道风的存在的呢?(可以通过看大树在摇摆、小旗在飘展、树叶在飞扬等自然现象知道风的存在)3.提问:既然我们能通过自然现象看到风的存在,那我们可以怎样描述风呢?说一说你的想法。4.聚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出教室,观测一下风的特征吧!(板书课题)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关于风的前概念,便于开展后面的教学过程。学生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已经能够大致说出风有大小和方向等特征。二、探索活动一:利用地面物体的变化来判断风。1.说一说: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应该如何去测量和描述呢?(可以利用地面物体来判断)2.用课件展示一些风吹动烟、树枝、风旗的情况(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风的特点。3.师生小结利用地面物体判断风的方法:看烟囱上的烟是否垂直;大树是否在摇摆;国旗有没有飘动;晾晒的衣服是否飘动等。活动二:制作一面小风旗。1.出示自制的小风旗,介绍小风旗是用来测量风向与风速的简单装置。2.用课件展示制作小风旗的实验材料,谈话:这些都是制作小风旗的材料,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材料自制一个简易的工具来测量风的大小和方向。3.学生观看制作指导视频。4.分发实验材料,小组合作完成制作一面简易小风旗。活动三:用小风旗观测风速和风向。1.介绍测量风向的方法以及8个方位图。强调: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2.介绍测量风速等级的方法。风旗不动:无风,0级;风旗微动:微风,1级;风旗展开飘动:大风,2级。3.到操场上观察风旗2分钟,记录风向和风速。观测风的活动必须在室外,实际观测更加复杂(因为风速和风向通常不稳定),教师需要细心地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观测任务。三、研讨1.利用地面物体或风旗,如何判断风的大小和方向?预设:根据风旗的飘动方向判断风向,根据风旗的展开情况来判断风的大小。看烟囱的烟是直的还是弯的,可以判断风向,看弯曲角度可以判断风的大小。2.对比分析,每个小组的观测结果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解释:风的方向和大小无时无刻都是在变化的。知道观测风的方法有多种,感受风的方向和大小无时无刻都是在变化的。四、拓展1.用课件展示风向标的图片,并讲解风向标的制作过程。2.布置任务:每个人课后制作一个风向标,比较风向标与小风旗在观测风时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风向标,体验各种工具的不同。板书设计风向风速(风吹来的方向)(风的大小)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系列课程设计的主要方法
- 枞阳会考数学试卷
- 家用床品的可穿戴技术与其对健康监测的便利性及舒适度的提升
- 2024年沪教版高二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4年度江苏省国家电网招聘之电工类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
- 2024至2030年低压产品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凹形簧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铜箔背胶贴合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金刚石波纹磨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镇人民政府招聘1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富阳市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通关试题
- TTAF 092-2022 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测试方法
- GB/T 9410-2008移动通信天线通用技术规范
- GB/T 5343.2-2007可转位车刀及刀夹第2部分:可转位车刀型式尺寸和技术条件
- GB/T 32285-2015热轧H型钢桩
- GB/T 13772.2-1992机织物中纱线抗滑移性测定方法模拟缝合法
- SVG运行与维护课件
- 企业大学商学院建设方案
- 部编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业(含答案)
- 幼儿园大班数学:《长颈鹿的水果店》 课件
- 独生子女证明(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