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一、选择题1.至2015年4月15日,在中国倡导并积极推动下,亚投行(中国倡导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已达57个。这说明中国外交()A.在积极推行不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大力推行多边外交政策 D.全力深化上海合作组织2.新中国成立之初,制定了《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大政区人民委员会组织通则》《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妨碍国家货币治罪条例》等法律。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制建设()A.注意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B.初步构建起完善的法律体系 C.开始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 D.侧重于国家政权的建立和巩固3.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它体现了()A.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B.公民人身权利得到保障 C.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建立 D.与国际实现接轨的趋势4.如图是1955年3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智慧的双手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对当时全国精神风貌的诠释正确的是()A.竞争意识、开拓精神 B.艰苦奋斗、无私米献 C.积极向上、唯利是图 D.崇德向善、积极进取5.习近平说:“我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这种“正能量”指的是()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 B.保家卫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 D.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6.“真正政治意义在于改革,即去除革命激进主义(“文化大革命”),确立宪法权威……重新构建社会与政治、经济秩序,并且首次宣示宪法作为根本大法,任何个人、组织均不得凌驾于宪法之上。”高全喜教授评论的这部法律文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在“依法治国”方面迈出的关键一步是()A.1949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8.1956年《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员有义务“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1982年宪法总纲第五条特别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材料体现出八二宪法制定的关键原则是()A.社会主义 B.人民民主 C.党在法下 D.党政分开9.“文革”后邓小平曾说:“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作‘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表明()A.要建设“有法可依”的法律体系 B.要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要营造“执法必严”的执法氛围 D.要增强“违法必究”的法制观念10.1978﹣1992年中国迎来立法高峰,在这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通过了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重要法律达230部之多。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A.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基础 B.成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保障 C.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法律保障 D.确立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方针11.在四十一届(1986年)至第四十三届联大上,中国代表团多次提出关于核裁军和常规裁军的提案并获顺利通过。在第四十四届联大期间,中国首次作为共同提案国,与其他国家共同提出“亚非拉和平与裁军中心”的提案等,并获得通过。材料体现出我国新时期的外交()A.以反对霸权主义为内容之一 B.以实现裁军为首要目标 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D.借助联合国开展多边外交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要保持应有的独立性;要忠实于法律和制度,忠实于人民利益,忠实于事实真相;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据此可知,这次会议强调()A.法治建设 B.司法独立C.人人平等 D.人民民主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4年,根据宪法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民法起草,至1956年12月完成民法草案。立法工作后因政治运动而中断。1962年,开始第二次民法起草。至1964年7月完成民法草案试拟稿。这次民法典起草,因1964年开始的“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材料二1979年,我国开始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2)根据材料二,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一、选择题1.至2015年4月15日,在中国倡导并积极推动下,亚投行(中国倡导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已达57个。这说明中国外交()A.在积极推行不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大力推行多边外交政策 D.全力深化上海合作组织【答案】C2.新中国成立之初,制定了《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大政区人民委员会组织通则》《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妨碍国家货币治罪条例》等法律。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制建设()A.注意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B.初步构建起完善的法律体系 C.开始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 D.侧重于国家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答案】D3.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它体现了()A.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B.公民人身权利得到保障 C.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建立 D.与国际实现接轨的趋势【答案】A4.如图是1955年3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智慧的双手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对当时全国精神风貌的诠释正确的是()A.竞争意识、开拓精神 B.艰苦奋斗、无私米献 C.积极向上、唯利是图 D.崇德向善、积极进取【答案】B5.习近平说:“我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这种“正能量”指的是()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 B.保家卫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 D.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答案】D6.“真正政治意义在于改革,即去除革命激进主义(“文化大革命”),确立宪法权威……重新构建社会与政治、经济秩序,并且首次宣示宪法作为根本大法,任何个人、组织均不得凌驾于宪法之上。”高全喜教授评论的这部法律文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D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在“依法治国”方面迈出的关键一步是()A.1949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答案】B8.1956年《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员有义务“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1982年宪法总纲第五条特别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材料体现出八二宪法制定的关键原则是()A.社会主义 B.人民民主 C.党在法下 D.党政分开【答案】D9.“文革”后邓小平曾说:“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作‘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表明()A.要建设“有法可依”的法律体系 B.要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要营造“执法必严”的执法氛围 D.要增强“违法必究”的法制观念【答案】A10.1978﹣1992年中国迎来立法高峰,在这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通过了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重要法律达230部之多。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A.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基础 B.成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保障 C.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法律保障 D.确立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方针【答案】C11.在四十一届(1986年)至第四十三届联大上,中国代表团多次提出关于核裁军和常规裁军的提案并获顺利通过。在第四十四届联大期间,中国首次作为共同提案国,与其他国家共同提出“亚非拉和平与裁军中心”的提案等,并获得通过。材料体现出我国新时期的外交()A.以反对霸权主义为内容之一 B.以实现裁军为首要目标 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D.借助联合国开展多边外交【答案】D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要保持应有的独立性;要忠实于法律和制度,忠实于人民利益,忠实于事实真相;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据此可知,这次会议强调()A.法治建设 B.司法独立C.人人平等 D.人民民主【答案】A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4年,根据宪法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民法起草,至1956年12月完成民法草案。立法工作后因政治运动而中断。1962年,开始第二次民法起草。至1964年7月完成民法草案试拟稿。这次民法典起草,因1964年开始的“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材料二1979年,我国开始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2)根据材料二,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劳务大清包合同
- 户外广告牌施工合同
- 影视制作公司与演员拍摄合同
- 乳胶漆工程施工合同
-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西方舞蹈史与名作赏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Vue应用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黄金职业学院《交通运输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汇编语言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鄂州职业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二维》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沪科版 信息技术 必修 3.2.2 信息作品的制作 教学设计
- 新能源充电桩安全管理与防护
- QCT848-2023拉臂式自装卸装置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默写(单词 重点短语 重点句型)含答案
- 历史类常识考试100题带答案(能力提升)
- MOOC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大学生生涯发展报告新能源汽车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 护理干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
- 托幼托育工作总结
- 2024年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四肢瘫痪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