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第5单元口语交际讨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下册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_第1页
上册第5单元口语交际讨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下册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_第2页
上册第5单元口语交际讨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下册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_第3页
上册第5单元口语交际讨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下册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_第4页
上册第5单元口语交际讨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下册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册第5单元口语交际讨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下册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主备人备课成员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口语交际讨论。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通过一系列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就环保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具体内容包括:

1.学习如何就环境保护问题进行话题引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学习如何在口语交际中运用事实、数据和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观点,并给予合理的评价和反馈。

4.学习如何总结讨论结果,并提出具体的环保建议。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口语交际技巧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能力。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和环保意识。具体包括:

1.语言能力:通过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清晰、逻辑严密的语言能力,使其能够就环保问题进行有深度的讨论。

2.思维品质:通过分析环保问题、倾听他人观点和总结讨论结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文化意识:通过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文化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审美鉴赏:通过阅读和讨论与环保相关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欣赏环保主题的作品。学习者分析1.相关知识:在开始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阅读和写作技巧,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学生应该对环保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些常见的环保知识和环保问题。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的学生普遍对社会实践和实际问题比较感兴趣,尤其是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话题。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就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喜欢互动和参与式学习,希望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来掌握知识。

3.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学生可能对如何运用口语交际技巧进行有效的讨论感到困惑,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示范。其次,学生可能对一些环保专业术语和概念理解不够清晰,需要教师的解释和帮助。此外,学生可能对如何将环保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存在疑问,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具准备Xxx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

1.1讲授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来介绍环保问题和口语交际技巧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1.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让学生就环保问题进行交流和分享。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并给予合理的评价和反馈。

1.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环保专家、普通市民等,进行模拟对话和讨论。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

2.教学手段:

2.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环保问题的相关图片、视频和数据,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通过播放环保相关的短片或新闻报道,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式教学,例如使用在线讨论平台或模拟环保游戏等。通过互动和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3学习材料:提供相关的学习材料,如环保文章、案例分析等,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通过自主学习,加深学生对环保问题的理解。

2.4评价工具:使用评价工具来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成果。例如,设计口语交际评价表或环保知识测试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教师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教师围绕环保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教师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环保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环保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环保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教师详细讲解环保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教师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口语交际技巧。

-解答疑问: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口语交际技巧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教师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环保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口语交际技巧。

-合作学习法: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环保知识点,掌握口语交际技巧。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教师根据环保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教师提供与环保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环保知识点和口语交际技巧。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知识点梳理1.环保概念:

-环保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环保包括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节约资源能源等方面。

2.环境问题的表现:

-空气污染:如PM2.5、臭氧、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

-水污染: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等的排放。

-土壤污染:如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等。

-生物多样性丧失:如物种灭绝、生态系统破坏等。

-气候变化:如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等。

3.环保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目标和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针对空气污染问题进行了专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针对水污染问题进行了专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针对土壤污染问题进行了专门规定。

4.环保措施和技术:

-减少污染物排放:如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使用清洁能源等。

-污染物处理:如垃圾焚烧、污水处理、废气净化等。

-资源循环利用:如废旧物品回收、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资源化等。

-生态修复技术:如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等。

5.口语交际技巧:

-引入话题:如何引起他人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兴趣。

-表达观点:如何清晰、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环保观点和看法。

-支持论据:如何运用事实、数据和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倾听他人:如何积极倾听他人的观点,并给予合理的评价和反馈。

-总结讨论:如何总结讨论结果,并提出具体的环保建议。

6.环保意识培养:

-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学习环保知识和参与环保活动,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形成环保行为: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具体的环保行为,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倡导环保文化:传播环保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影响他人共同参与环保。

7.环保责任与行动:

-个人责任: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应从自身做起,采取实际行动。

-集体责任:学校、企业、政府等应承担起环保责任,制定和执行环保政策。

-社会行动:通过参与环保组织、发起环保活动等方式,推动社会环保事业。重点题型整理1.选择题:

A.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B.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C.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D.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

A.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等。

B.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等。

C.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工业排放、农业污染、城市垃圾等。

D.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有人类活动干扰、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2.填空题:

A.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我国针对空气污染问题的专门法律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C.我国针对水污染问题的专门法律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D.我国针对土壤污染问题的专门法律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答案: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3.判断题:

A.减少污染物排放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正确)

B.污染物处理可以完全消除环境污染。(错误)

C.资源循环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正确)

D.环保意识只是一种思想观念,不能转化为实际行动。(错误)

答案:

A.正确

B.错误

C.正确

D.错误

4.简答题:

A.请简述环保法律法规的主要作用。

答案:

A.环保法律法规的主要作用是规范人类的环境行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通过法律手段,限制污染排放,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5.论述题:

A.请论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环保意识,并采取具体的环保行动。

答案:

A.培养环保意识可以通过学习环保知识、参与环保活动、关注环境问题等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行动:

1.节约用水:关紧水龙头,使用节水型卫浴设备,减少用水量。

2.节约用电:使用节能灯泡,关掉不必要的电器,合理使用空调等。

3.垃圾分类:正确分类垃圾,减少垃圾量,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4.绿色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骑行等方式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5.减少塑料使用: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环保购物袋、水瓶等。

6.参与环保活动:加入环保组织,参与环保宣传、清洁行动等活动。

通过这些具体的环保行动,我们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实现绿色生活方式。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环保概念: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

2.序号②:环保法律法规和措施

板书设计:

-环保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

-环保措施和技术:

减少污染物排放、污染物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修复技术

3.序号③:口语交际技巧和环保意识培养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技巧:

引入话题、表达观点、支持论据、倾听他人、总结讨论

-环保意识培养:

提高环保意识、形成环保行为、倡导环保文化教学反思这节课结束后,我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反思。总体来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

首先,在课前自主探索环节,学生通过在线平台和微信群进行预习,提交了预习成果。我发现很多学生对环保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理解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时仍有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解释和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其次,在课中强化技能环节,我通过讲解环保知识点、组织课堂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口语交际技巧。我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表现积极,但有些学生在表达观点时仍显得有些紧张和不自信。针对这一问题,我需要在课堂上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再者,在课后拓展应用环节,我布置了适量的课后作业和拓展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我发现很多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但对拓展资源的使用还不够积极。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分享一些有趣的环保案例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