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西藏自治区拉萨那曲其次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Fe-56Cu-64第Ⅰ卷(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5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化学与材料、生活、环境和生命健康亲密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B.紫外线、高温、酒精可杀菌消毒的原理是蛋白质变性C.“地沟油”经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造肥皂和生物柴油D.纤维素在人体内能水解为葡萄糖,为人体供应养分【答案】D【解析】【详解】A.煤炭的干馏等过程,可获得煤焦油、焦炉气、粗氨水等,煤焦油经提纯可得到苯、二甲苯等化工原料;煤气化可以得到水煤气,液化可得到甲醇等清洁能源,A说法正确;B.紫外线、高温、酒精均可使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菌消毒,B说法正确;C.“地沟油”经加工处理后,可得到高级脂肪酸钠,可用来制造肥皂,经加工处理后制取生物柴油,C说法正确;D.人体内不含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不能消化纤维素,不能为人体供应养分,D说法错误;答案为D。2.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倡绿色简约生活。关于能源与生活的说法错误的是A.推广运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B.发展非燃油型新能源汽车,有利于削减污染气体排放,改善人类生存环境。C.充分利用太阳能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答案】A【解析】【详解】A.推广运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能增大能量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排放,A说法错误;B.发展非燃油型新能源汽车,有利于削减化石原料的运用,削减污染气体排放,改善人类生存环境,B说法正确;C.充分利用太阳能,削减化石原料的运用,削减污染气体排放,C说法正确;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为有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之一,D说法正确;答案为A。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乙烯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B.苯和液溴在FeBr3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溴苯C.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D.乙醇的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加聚反应,可以制得聚苯乙烯,A正确;B.苯和液溴在FeBr3催化作用下反应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B正确;C.乙烷在光照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室温下不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C错误;D.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因此乙醇的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D正确;答案选C。4.2-甲基丁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的一氯代物共有A.4种 B.5种 C.6种 D.7种【答案】A【解析】【详解】2-甲基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2CH3,分子中含有4类氢原子,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的一氯代物共有四种。答案选A。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44.8LO2所含的分子数目为2NAB.肯定条件下密闭容器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C.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D.常温下,4gCH4含有C-H共价键为2NA【答案】C【解析】【详解】A.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44.8LO2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所含的分子数目小于2NA,A叙述错误;B.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肯定条件下密闭容器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NA,B叙述错误;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则18g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其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C叙述正确;D.常温下,4gCH4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含有C-H共价键为NA,D叙述错误;答案为C。6.下列有关试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NaClB.配置0.10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C.NaOH溶液保存在橡胶塞的试剂瓶中D.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照即可【答案】D【解析】【详解】A.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可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NaCl,A说法正确;B.配置0.10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时,为防止液体残留在容量瓶刻度线上的瓶内,应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B说法正确;C.NaOH能与磨口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的硅酸钠,则NaOH溶液应保存在橡胶塞的试剂瓶中,C说法正确;D.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会漂白pH试纸,则测定新制氯水的pH,不能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测定,D说法错误;答案为D。7.用固体样品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A.称量 B.溶解 C.转移 D.定容【答案】B【解析】【详解】A、托盘天平称量时应是左物右码,A错误;B、固体溶解在烧杯中进行,B正确;C、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应当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D、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容量瓶中,D错误。答案选B。8.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详解】A、此装置两导管都与外界空气相通不是密闭装置,无法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A不正确;B、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能检查装置气密性,B正确;C、装置长颈漏斗与外界空气相通不是密闭装置,无法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C不正确;D、此装置两导管都与外界空气相通不是密闭装置,无法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D不正确;答案选B。【点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有多种方法,原理都是依据装置内外的压强差形成水柱或气泡,据此分析各种检查方法。做题时应留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不是在密闭装置中。有些装置比较困难或者学生平常比较少见,造成不会分析而出错,答题时留意敏捷应用。第Ⅱ卷(60分)二、非选择题:9.Ⅰ.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CaCl2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从中提纯出NaCl晶体。相应的试验过程如图:(1)写出上述试验过程中所用试剂:试剂①____________;试剂③_____________。(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Ⅱ.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已知:乙醚沸点为35℃(4)对青蒿进行破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_。(6)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答案】(1).BaCl2溶液(2).HCl(3).过滤(4).漏斗(5).玻璃棒(6).蒸发结晶(7).增大青蒿素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出率(8).蒸馏(9).B【解析】【分析】Ⅰ.除去Na2SO4中的硫酸根离子需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再除去钡离子、钙离子时,需加入碳酸钠,则除去硫酸根离子在除钙离子之前;再除去稍过量的碳酸根离子,需加入适量的盐酸;Ⅱ.破裂青蒿、加入乙醚可增大青蒿与萃取剂的接触面积,可提高浸取率;再利用蒸馏的方法分别乙醚和青蒿粗品;再利用青蒿在水中几乎不溶,进行重结晶提纯。【详解】(1)分析可知,试剂①氯化钡;试剂③为盐酸;(2)操作①过滤;须要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3)操作③蒸发结晶;(4)对青蒿进行破裂可增大青蒿素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出率;(5)操作Ⅱ为分别两种沸点不同的液态,名称为蒸馏;(6)青蒿素可溶解于乙醚,几乎不溶于水,操作Ⅲ为加入95%的乙醇,进行溶解,再经浓缩、结晶、过滤提纯青蒿素。10.温室效应和污染正在成为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Ⅰ.煤制得的化工原料中含有羰基硫(O=C=S),该物质可转化为H2S,主要反应如下:①水解反应:COS(g)+H2O(g)H2S(g)+CO2(g)ΔH1=-94kJ·mol-1②氢解反应:COS(g)+H2(g)H2S(g)+CO(g)ΔH2=-54kJ·mol-1(1)请计算CO(g)+H2O(g)H2(g)+CO2(g)ΔH3=_________kJ·mol-1(2)在定温定容条件下,下列事实说明反应①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容器的压强不再变更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更C.H2S的百分含量不再变更D.生成1molH—O键,同时生成1molH—S键(3)肯定温度和压强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更如下图所示。①反应进行到4min时,v(正)______v(逆)(填“>”“<"或“=”)。0~4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mol·L-1·min-1。②写出一种在该温度下提高CH3OH产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H2S(g),发生反应:2H2S(g)2H2(g)+S2(g),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进行试验,结果如下图所示。(4)该反应ΔH_________0;ΔS________0。(填“>”或“<”)(5)图中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6)在压强为P2,温度为97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1).-40(2).CD(3).>(4).0.375(5).增大压强或将产物分别出去(6).>(7).>(8).P3>P2>P1(9).0.022【解析】【分析】依据盖斯定律求出反应CO(g)+H2O(g)H2(g)+CO2(g)的焓变ΔH3;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同种物质的正逆速率相等且保持不变,各组分的浓度、含量保持不变,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变,推断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更,该物理量由变更到不再变更说明到达平衡;依据反应速率与计量系数成正比,列出三段式,求出平衡常数。【详解】Ⅰ.(1)①水解反应:COS(g)+H2O(g)H2S(g)+CO2(g)ΔH1=-94kJ·mol-1、②氢解反应:COS(g)+H2(g)H2S(g)+CO(g)ΔH2=-54kJ·mol-1,依据盖斯定律:-②+①即可得:CO(g)+H2O(g)H2(g)+CO2(g)ΔH3=-40kJ·mol-1。故答案为:-40;(2)A.反应①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则压强不变,故容器的压强不再变更不能说明反应①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反应①气体质量与体积不变,则气体密度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更不能说明反应①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C.H2S的百分含量不再变更,说明反应中各组分浓度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C正确;D.生成1molH—O键,为逆速率,同时生成1molH—S键,为正速率,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D正确;故答案为:CD;(3)①反应进行到4min时,仍末达到平衡,反应正向进行,v(正)>v(逆)。0~4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3v(CO2)==0.375mol·L-1·min-1。故答案为:>;0.375;②CO2(g)+3H2(g)CH3OH(g)+H2O(g)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在该温度下提高CH3OH产率的方法:增大压强或将产物分别出去。故答案为:增大压强或将产物分别出去;Ⅱ.(4)由图,随温度上升,H2S的转化率变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正方向为吸热反应,该反应ΔH>0;2H2S(g)2H2(g)+S2(g)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ΔS>0,故答案为:>;>;(5)2H2S(g)2H2(g)+S2(g)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加压平衡逆向移动,H2S的转化率变小,图中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依次是P3>P2>P1。故答案为:P3>P2>P1;(6)在压强为P2,温度为975℃时,H2S的平衡转化率为4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022,故答案为:0.022。11.探讨碳氧化合物、氮氧化物、硫氧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对缓解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1)已知:①C(s)+O2(g)CO2(g)
ΔH=-3935kJ/mol②N2(g)+O2(g)2NO(g)ΔH=+180kJ/mol则③C(s)+2NO(g)CO2(g)+N2(g)的ΔH=_______kJ/mol。(2)用焦炭还原NO2的反应为2C(s)+2NO2(g)N2(g)+2CO2(g),向两个容积均为2L,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焦炭和肯定量的NO2,测得各容器中n(NO2)随反应时间①T1___T2(填“>”或“<”),该反应为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②在T2℃下,120min时达到平衡,则此段时间内用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mol•L-1•min-1。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此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③肯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能提高NO2的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A.上升体系温度B.减小体系压强C.增加C的用量D.将CO2从体系中分别出去④T2℃时,反应达到平衡,120min时,向容器中再加入焦炭和NO2各1mol,在t时刻再次达到平衡,化学平衡常数K(3)工业上消退氮氧化物的常用方法是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法,反应原理为:4NH3(g)+4NO(g)+O2(g)4N2(g)+6H2O(g)
ΔH<0。当反应温度过高时,会发生以下副反应:2NH3(g)+2O2(g)N2O(g)+3H2O(g)、4NH3(g)+5O2(g)4NO(g)+6H2O(g)。某科研小组通过系列试验,分析得出脱硝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当温度高于405℃【答案】(1).-573.5(2).>(3).放热(4).0.0025(5).60%(6).0.675(7).BD(8).不变(9).温度过高时,发生副反应【解析】【详解】(1)已知:①C(s)+O2(g)CO2(g)
ΔH=-393.5kJ/mol②N2(g)+O2(g)2NO(g)ΔH=+180kJ/mol依据盖斯定律计算①-②得到C(s)+2NO(g)CO2(g)+N2(g)的ΔH=-573.5kJ/mol;(2)①图象分析可知,先拐先平温度高,T1>T2,温度越高二氧化氮物质的量越大,说明温度越高平衡逆向进行,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②在T2℃下,120min时达到平衡,则此段时间内二氧化氮的变更量为,2.00mol-0.80mol=1.20mol,依据方程式可知生成氮气是0.60mol,则用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0025mol/(L•min);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100%=60%;此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二氧化氮物质的量为0.8mol,则平衡常数K==0.675;③A.正方应放热,上升体系温度,平衡逆向进行,转化率降低;B.正反应体积增大,减小体系压强,平衡正向进行,转化率上升;C.碳是固体,增加C的用量,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D.将CO2从体系中分别出去,降低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进行,转化率上升;答案选BD;④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T2℃时,反应达到平衡,120min时,向容器中再加入焦炭和NO2各1mol,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K(3)依据题目所给的信息可知,当温度过高时,NH3会与氧气发生副反应生成N2O、NO,导致脱销率会渐渐减小。12.由A合成化合物H的流程如图所示。(1)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2)推想B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②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⑤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4)反应④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述职报告结尾300字范文(32篇)
- 2025至2031年中国双功率热熔胶枪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单辊棒条清理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精度转速装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中班玩具安全教育
- 2025至2030年中国开关柜触头温度控制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女性护理液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吸塑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DB63T 2398-2025 公务用车管理 使用及监管
- 湖南普通话学习考试课件
- 散存大豆安全储藏技术规程
- 《特种陶瓷介绍》课件
- 新课标(水平三)体育与健康《篮球》大单元教学计划及配套教案(18课时)
- 《我和我的父辈》电影的艺术特色分析2600字
- 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解读
- 【MOOC】儿科学-滨州医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风机及塔筒吊装工程吊装方案
-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 第三课wps的辅助功能 说课稿
- 隧洞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 2024年人大题库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题库答案
- 爱国卫生专业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