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经济史第十三章当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新中国的农业经营制度经历了从私有土地基础上的家庭经营,到私有土地上的互助经营、私有土地上的合作统一经营、集体公有土地上的集体统一经营,再到改革开放后公有土地上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家庭经营和集体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变化。第一节
农业经营制度第一节
农业经营制度
一、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
二、人民公社制度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的确立
一、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长达几千年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终结。农民成为独立经营的小生产者,农业领域变为清一色的小农家庭经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力得到快速的恢复和发展。一、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后,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并限制富农发展的意见占了主导。原因有二: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最终的目标是要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对于个体农民,则希望通过合作化引导他们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需要,为实施工业化战略,需要将有限的农业资源集中到国家手里,而分散的农业个体经济显然不利于资源的集中。一、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到1956年,农业合作化在中国迅速得到实现。农业合作化的实现,改变了农业的家庭经营方式。高级社的建立,确立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农业经营制度的基本形式,即在生产资料集体共有的基础上统一经营、共同劳动、统一分配。二、人民公社制度1958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指出“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决议吹响了从高级合作社向人民公社过渡的号角,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公社化的浪潮。到年底,我国农村就全面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二、人民公社制度
人民公社制度的特点:第一,“政社合一”,即国家基层政权机构与农民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合二为一。第二,“一大二公”。“大”就是盲目地追求大规模,认为公社规模越大越有优越性。第三,生产组织军事化管理。第四,分配制度上实行工资制与供给制相结合。第五,社员生活集体化。二、人民公社制度毛泽东对人民公社问题的纠正1958年11月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明确指出农村人民公社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还必须广泛地发展商品性生产,实行必要的商品交换;对社员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对人民公社应当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制度。1959年第二次郑州会议,确定了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的方针和方法,对人民公社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制度做了进一步的界定和概括。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我国农村基本确立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三级所有”是指公社内部由生产队、生产大队、公社三级所有制经济组成。“队为基础”是指生产队作为公社体制下的农业经营基本单位,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公社仍是“政社合一”的组织。“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83年。二、人民公社制度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开始的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家庭经营取代了统一经营,重新确立了其应有的地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是中共中央和政府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支持农民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又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改进政策的结果。主要形式:包干到户。即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到1983年年底,随着包干到户在全国的普及,农村基本上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991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首先,包干到户制度的充实完善稳定了土地承包关系,使土地使用权长期化。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对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安排。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部署三权分置改革的贯彻实施。2017年10月,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其次,充实完善统一经营层次。统一经营层次,最初是指对一些不适合农户承包经营或农户不愿承包经营的生产项目和经济活动,由集体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起来。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节农田水利建设和科技进步
一、农田水利建设
二、农业机械的使用
三、品种改良和化肥、农药等的广泛使用一、农田水利建设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水利和农业被列为恢复工作的重点之一,水利建设的重点是开展大规模的江河治理、修建灌溉排水工程。“一五”时期,全国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由整修恢复原有灌排工程,转为兴修新的水利工程设施。一、农田水利建设“大跃进”时期水利建设发展到了高潮。但过高的目标、“大兵团”式的“作战方式”导致严重的人力、物力浪费;过分强调以“蓄小群”为主,在淮北平原和冀鲁豫平原上,片面强调蓄水灌溉,不注意排水,甚至层层堵水,造成了严重的涝碱灾害和地区间的水利纠纷;片面追求高速度,违背科学规律、瞎指挥,造成一些工程设计标准低、质量差。“大跃进”高潮过后,国家对“蓄小群”为主的治水方针进行了部分调整,将“以蓄为主”改为“配套为主”,并将水利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水利配套工程建设及发挥水利工程效益上来。红旗渠。“文化大革命”给水利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带来了发展的机会。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农田水利系统基本建成,初步控制了洪水灾害,全国的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增加。一、农田水利建设改革开放初期,水利建设遭遇挑战。一是社会上乃至政府内普遍对水利工程持怀疑态度,认为投入大,浪费大,以至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民经济的调整中,水利资金被大大削减。二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人民公社解体,原有的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基础弱化,水利建设的劳动投入明显减少,同时水利改革滞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用水管理主体出现缺位和错位。三是过去水利建设工程设计标准低、质量比较差,又缺乏经营管理,以致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抗灾能力下降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一、农田水利建设一、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模式的改革一方面,对水利工程单位进行企业化改制,大力推进水利体制改革;另一方面,改革农田水利收费制度,提高农业灌溉水的价格,将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费用转化成农民的生产费用,同时,通过“两工”的形式,将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民负担的一部分由地方政府进行统筹安排,以弥补由于国家投入的减少而可能出现的问题。试行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国家开始进一步进行创新农村水利投入机制的探索,制定了一系列水利建设规划,大幅度增加了农村水利的投入,实施了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示范、中部四省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和牧区水利试点等一批重点农村水利工程,中央和省级财政建立了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一、农田水利建设2011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决定》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将农田水利建设提升到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水利工作,着眼于保障国家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和重要指示,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形成了我国治水兴水管水的重要战略思想。一、农田水利建设二、农业机械的使用新中国成立初,在推进农业机械化方面,创办国营机械化农场、试办国营拖拉机站、建立农机工业。1951年年底全国农机具制造厂约170家,到1957年年底发展到276家。在苏联帮助下,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于1955年10月在洛阳动工兴建。二、农业机械的使用“大跃进”时期,在赶超战略的影响下,1958年国家提出7年内、争取5年内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目标,成都会议提出“农业机械的制造以地方为主”的方针,各地推进农业机械化的热情高涨,突击大办农机厂。二、农业机械的使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国家加大了对农机工业的支持力度。在增加钢材等生产资料供应的同时,对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以加强农机工业企业的发展基础和提高产品质量。1966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湖北武汉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会议提出了“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设想。此后直到1978年,多次会议强调要保证到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二、农业机械的使用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业机械化面临新的环境,农村对大型农业机械的需求一度下降,农机具的使用一度减少。同时,农村开始改革不久,一些地方出现农民私人购买拖拉机的现象,自主从事农业生产和运输经营。198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应当允许农民个人或者联户购置农副产品加工机具、小型拖拉机和小型机动船。从此,国家、集体、农民个人及联户等多种形式经营农业机械的局面开始形成,农民逐步成为农业机械化投资、经营的主体。二、农业机械的使用1996年以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对农机具的服务需求快速增加。农机具的发展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大功率、高效、高性能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具数量快速增加,二是农机具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为适应这一新的情况,国家出台了鼓励农机开展跨地域服务的有关政策措施。二、农业机械的使用2004年11月,《农业机械化法》颁布实施。这一法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开始采取有力措施推广普及农机具。二、农业机械的使用三、品种改良和化肥、农药等的广泛使用
1.农业育种和推广改革开放前,我国自育的优良品种在主要作物中取得了主导地位,尤其是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使我国水稻育种走在了世界前列。三、品种改良和化肥、农药等的广泛使用
2.化肥、农药的使用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家加强了对化肥工业的建设。20世纪70年代初起,在加快地方“五小”工业发展中,各地普遍兴办小化肥厂;1972年,国家恢复中断几年的成套设备和新技术的引进工作,其中引进13套化肥成套装置,化肥生产水平快速提高。改革开放后,化肥工业进一步得到发展,除继续大量生产氮肥外,大力发展高浓度磷复肥和磷、硫、钾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化肥行业由量的增长转向结构调整期,氮肥厂的数量减少,硝铵产量比例下降,高浓度磷铵、重钙等复合肥的产量比例大幅度提高。三、品种改良和化肥、农药等的广泛使用1952年,我国成功研制出杀虫力极强的六六六,开启了制造有机合成农药的大门。20世纪60年代,又开发出滴滴涕、一六零五、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等农药,化学农药品种快速增加。20世纪70年代,我国农药工业发展水平大为提高,农药品种数量尤其是低毒高效品种快速增加,生产能力快速加强。进入20世纪90年代,农药产量达到70万吨以上。与此同时,农药生产结构明显变化,最为突出的是除草剂的迅速发展,除草剂品种不断增加。
3.农膜的使用农膜技术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1960年代初,我国才开始生产农膜。1964年,全国农膜产量1132吨。此后,农膜生产量和使用量都快速增加。到1977年,全国农膜产量达到17.4万吨,2007年已经达到96.6万吨,已经成为最大的农膜生产国。农膜使用量,1990年为48.2万吨,2000年为133.5万吨,2012年达到238.3万吨,2016年为260.3万吨。三、品种改良和化肥、农药等的广泛使用第三节
农业发展的成就和问题
一、农业的增长与波动
二、农业结构的变化
三、“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一、农业的增长与波动
1.改革开放前的农业增长与波动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农业生产总体上保持稳定,其间在“大跃进”后的三年困难时期有过大幅度下滑,“文化大革命”期间增长速度降低甚至几次出现负增长。一、农业的增长与波动
影响因素:首先,技术方面的因素构成了农业生产总体上呈增长趋势的基本保障。其次,制度和政策的变动则是造成农业生产波动的重要因素。适宜的制度和政策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导致农业生产的波动、停滞甚至严重衰退。
2.改革开放后的农业发展与波动1978年以后,农业生产的增长情形优于改革开放前,不仅增长速度快,而且增长更趋稳定,波动小,没再出现大的波折。从实际情形看,在经历1979—1984年的农业发展黄金时期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下滑,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稳步增长之中。一、农业的增长与波动
1979—1984年是中国农业增长的黄金时期。农业的超常规发展,其原因首先在于农业经营制度的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其次,政策的调整,政府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农民得到了极大的实惠;最后,人民公社时代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化肥工业的发展,在有利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下发挥出了巨大的潜能。一、农业的增长与波动
1985年以后,农业虽曾一度下滑,但总体上保持了在波动中稳定增长的态势。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制度和政策仍是对农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第二,科技进步成为农业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第三,农业结构的调整成为农业稳定增长的另一重要保障。一、农业的增长与波动
二、农业结构的变化
经过60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由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经济向多种经营和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转变。种植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从单一的粮食作物到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的转变,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经济附加值高的果蔬类等农产品获得了迅猛发展。农业结构的变化,与改革开放后政府鼓励发展多种经营的政策密切相关。1981年政府提出“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1992年进一步推进农产品市场化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先进科技在农业中的运用。1998年,提出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农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即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农业部于1999年也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是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品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其中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显,日益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二、农业结构的变化
三、“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
1.“三农”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三农”问题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必然产物,不是中国所特有,在中国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三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之时。“三农”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和农村资源流向城市和工业,从而导致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向不利于农村、农业和农民倾斜,而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和实行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则使“三农”问题更加严峻。三、“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在经济落后又难以获得大量国外资本时,工业化的积累只能主要依靠农业。农业提供的大量剩余,成为国家推进工业化的重要保障,但农业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农民收入增长有限,城乡差距被拉大。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工业化战略的调整,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同时,在农村改革中实行家庭承包经营、逐步减少农产品统派统购品种和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放开农产品市场、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放活”政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农业实现了高速发展,城乡差距缩小。“三农”问题得到改善。三、“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1985年以后,“三农”问题,又愈加趋于严重。这固然与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康大组织设计方案》课件
- 《壁纸产品基础h》课件
- 电工半导体器件课程设计
- 电子邮件安全课程设计
- 电子维修系统课程设计
- 电子相册课程设计
- 电子电课程设计
- 电子琴教学课程设计
- 电子期刊制作课程设计
- 蔬菜大棚维修翻新合同(2篇)
- 印刷品价目表
- 世界旅游业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临沂大学
- (完整版)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质量管理文件
- 电力变压器试验报告模板
- 配电网技术标准(施工验收分册)
- 高一信息技术组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 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老鼠娶亲》作业设计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 【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课件30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 麻醉科PDCA持续改进麻醉术后镇痛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 人教版B版高中数学必修4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