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肇庆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肇庆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肇庆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肇庆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肇庆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某些效应T细胞在癌组织环境中会合成两种细胞膜蛋白(CTLA-4、PD-1),这两种膜蛋白对效应T细胞的杀伤功能具有抑制作用。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两位科学家,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以上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并成功将其用于癌症的治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癌变的细胞会成为抗原,被效应T细胞攻击B.提高CTLA-4、PD-1的活性,细胞免疫功能将增强C.通过使用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可直接杀灭癌细胞D.癌细胞一定是诱导效应T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后合成了CTLA-4、PD-12.如图是某家族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Ⅱ7个体不含有乙病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与乙病、红绿色盲相关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Ⅲ12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2C.若Ⅱ6和Ⅱ7再生一个患甲、乙两病的女儿,女儿的体细胞中可能有2条X染色体D.若Ⅲ9与Ⅲ16近亲婚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63.下列关于伞藻、蓝藻、衣藻、黑藻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有细胞壁结构的生物,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都是属于单细胞的生物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都存在核糖体,且它的形成与核仁有关4.某种植物的花色同时受A、a与B、b两对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_bb的植株开蓝花,基因型为aaB的植株开黄花。将蓝花植株(♀)与黄花植株(♂)杂交,取F1红花植株白交得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黄花:蓝花:白花=7:3:1:1.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F2中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致死B.F1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雄配子同时致死C.亲本蓝花植株和F1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D.F1产生的配子中Ab雌配子或Ab雄配子致死5.图1、图2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两个实验,不正确的是A.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B.乙处的噬菌体不一定含放射性C.两个实验结合起来能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如果培养2代以上,乙处含放射性的噬菌体并不增多6.据报道,墨西哥男孩LuisMannel在10个月大的时候,体重达到60斤,相当于一名9岁男孩的体重,医生对他进行检查,认为他可能患有Prader-Willi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该病是由于15号染色体微缺失引起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引起此病的变异类型同猫叫综合征一样B.此病的致病基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C.医生可通过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对此病进行初步诊断D.此病可能是由于母方或父方的第15号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引起的7.共同进化形成了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物种和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生物及有性生殖出现,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B.生物登陆改变了陆地的环境,陆地复杂的环境进一步影响了生物的进化C.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一些物种的灭绝为其他生物腾出了空间D.营养级越高的种群和进化过程中形成越晚的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8.(10分)胃蛋白酶(pH>1.0时会发生不可逆的变性而失活)只会消化外源食物中的蛋白质,而不会消化胃组织自身的蛋白质,这归功于胃腔表面的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下图是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①和②表示“促进”或“抑制”,则①指的是促进作用,②指的是抑制作用B.HCO3-能中和胃酸,使胃细胞表面黏液层的pH接近2.0,从而使胃蛋白酶失活C.主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胃蛋白酶原,该过程会消耗能量D.胃蛋白酶原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后形成胃蛋白酶二、非选择题9.(10分)研究人员以当地经济效益较好的A、B两种农作物为实验材料,在相同且适宜的CO2浓度、温度等条件下,测得CO2的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绘制曲线如图甲。图乙为B作物在两种CO2浓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种农作物的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驱动光反应与暗反应进行的能量分别是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A农作物1小时固定CO2的量为_________mg。(2)在上述实验条件下,每天提供12小时4klx的光照,则种植农作物_________(填“A”或“B”)收获的产品较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大小和数目不同。综合分析曲线图,试比较两种作物,叶绿体大小:A_________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叶绿体数目:A_________B(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析图乙,在CO2浓度倍增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未倍增,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回答两种因素)。10.(14分)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话性,设计实验如下:实验原理:温度等条件可以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麦芽糖。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浓度的淀粉酶A和淀粉酶B溶液、水浴缸、温度计等。实验过程:如表所示,组别步骤12345678①设置水浴缸温度(℃)2030405020304050②取8支试管各加入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5min1010101010101010③另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5min酶A酶A酶A酶A酶A酶A酶A酶A④将同组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min实验结果:图甲是40℃时测定酶A催化淀粉水解生成的麦芽糖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乙是实验第④步保温5分钟后对各组淀粉剩余含量进行检测的结果。(1)生物体内的酶是由__________产生的,本质是________,酶能起催化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种)。(3)若适当降低温度,图甲中P点将向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酶制剂适于在_________下保存。(4)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底物淀粉的剩余量来表示酶的活性,该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图甲是某动物(2n=4)生殖器官内细胞分裂的图象。图乙为该动物体内进行的三个连续生理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动物性别为_________(雌、雄)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细胞①名称是__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方式及时期),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点和F点细胞中染色体组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图中①②③细胞分别对应于乙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段。12.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水汽交换的主要通道,气孔运动主要受保卫细胞液泡浓度调节,浓度增加,水分进入保卫细胞,气孔张开,反之气孔关闭。研究人员对鸭跖草叶的气孔运动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图1表示气孔开度在红光照射下对蓝光的反应,图2表示一天中气孔开度与保卫细胞内K+和蔗糖含量的变化,回答问题:(1)CO2可以通过气孔到达叶肉细胞,适当增加CO2浓度可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图2分析可知,气孔开度变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且在不同时间段起主要渗透压的物质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3)分析图1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

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特异性免疫包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此外也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体液免疫为效应B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和体液中,体液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这些病原体和毒素在组织和体液中自由的循环流动时,抗体与这类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致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被中和而失效,还可使一些抗原(如可溶的蛋白质)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详解】A、人体内癌变的细胞会成为靶细胞,被效应T细胞攻击,A正确;B、CTLA-4、PD-1这两种膜蛋白对效应T细胞的杀伤功能具有抑制作用,提高CTLA-4、PD-1的活性,细胞免疫功能将减弱,B错误;C、抗体不能直接杀灭癌细胞,C错误;D、从题干中无法看出癌细胞一定是诱导效应T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也有可能是影响了基因选择性表达,使其合成了CTLA-4、PD-1,D错误。故选A。2、C【解析】

题意分析,Ⅱ6、Ⅱ7号患甲病的夫妇生出了Ⅲ15号正常的女儿,可知控制甲病的致病基因为显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已知Ⅱ7个体不含有乙病致病基因且Ⅱ6不患乙病,却生出了患乙病的男孩,故此可推知控制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相关基因为隐性,所以可知控制甲病和乙病的致病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由分析可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而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也位于X染色体上,故与乙病和红绿色盲相关的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Ⅲ12携带的乙病基因来自Ⅰ1,甲病基因来自Ⅰ2,B错误;C、Ⅱ6和Ⅱ7所生的患两种病的女儿,可能是X染色体缺失所致,也可能是X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C正确;D、Ⅲ9与Ⅲ16生出不患该两种病的女儿概率是1/12,D错误。故选C。3、C【解析】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衣藻、伞藻和黑藻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大小较小较大主要

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

胞核,有拟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有,主要成分是糖类

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无生物膜系统有生物膜系统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在形式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增殖方式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

异方式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详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衣藻、伞藻和黑藻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成分纤维素和果胶,A错误;B、伞藻、蓝藻、衣藻是单细胞生物、黑藻不是,B错误;C、伞藻、蓝藻、衣藻、黑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D、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但是原核细胞没有核仁,D错误。故选C。4、D【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1:1,自交后代A_B_:A_bb:aaB_:aabb=9:3:3:1。【详解】A、由于子二代A_B_:aaB_:A_bb:aabb=7:3:1:1,与9:3:3:1相比,A_B_少了2,A_bb少了2,如果是Aa__的杂合子致死,则A_B_致死的个体应该是2AaBB、4AaBb,A_B_应该少6,A错误;B、如果子一代产生的某种基因型的雌配子、雄配子都致死,则后代的杂交组合是9种,而实际上子二代的杂交组合是12种,B错误;CD、由于子二代A_B_:aaB_:A_bb:aabb=7:3:1:1,与9:3:3:1相比,A_B_少了2,A_bb少了2,最可能的原因是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因此不存在AAbb的纯合体,亲本蓝花植株和F2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C错误,D正确。故选D。5、C【解析】

A.甲处噬菌体是利用被35S或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出的子代噬菌体,其一定含有放射性,A正确;B.噬菌体利用大肠杆菌的原料进行DNA的半保留复制,子一代噬菌体都含有32P,子二代噬菌体则不一定含有32P,故乙处的噬菌体不一定含放射性,B正确;C.乙处的噬菌体不一定含放射性,图2实验不能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错误;D.由于DNA复制的半保留特点,每个噬菌体复制n代,含32P的噬菌体占2/2n,即培养2代以上,乙处含放射性的噬菌体所占比例越来越小,D正确。故选C。6、B【解析】

分析题干可知,Prader-Willi综合征是由于15号染色体微缺失引起,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中染色体结构异常引起的。【详解】A、据上分析可知,引起此病的变异类型同猫叫综合征一样,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A正确;B、此病由染色体微缺失引起的,不含致病基因,B错误;C、染色体异常可通过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进行初步诊断,C正确;D、此病可能是由于母方或父方的第15号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遗传给该男孩的,D正确。故选B。7、D【解析】

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详解】A、距今约15亿年前,真核生物及有性生殖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A正确;B、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生物登陆改变了陆地的环境,陆地复杂的环境进一步影响了生物的进化,B正确;C、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占绝对优势的局面,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一些物种的灭绝为其他生物腾出了空间,例如恐龙的灭绝为哺乳类的兴盛腾出了空间,C正确;D、营养级越高的种群获得的总能量越少,不一定适应能力就越强,进化过程中岀现的新物种,有些是靠开辟环境中新的生存位置来生存和繁衍的,不一定就比原来的物种适应能力更强,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需要考生掌握生物共同进化知识,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发生的进化。8、D【解析】

据图分析,主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胃蛋白原,在盐酸的作用下,胃蛋白酶原转化为胃蛋白酶是在胃腔内进行,据此答题。【详解】A、过程①促进了胃蛋白酶原形成胃蛋白酶,过程②是负反馈调节,胃蛋白酶过多时可抑制胃蛋白酶原的活化过程,因此②为抑制作用,A正确;B、由题干信息可知,胃蛋白酶在pH>1.0时会发生不可逆的变性而失活,而HCO3—能中和胃酸,使胃细胞表面黏液层的pH接近2.0,从而可使胃蛋白酶失活,B正确;C、胃蛋白酶原是一种蛋白质,主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胃蛋白酶原,而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D、根据题图分析可知,胃蛋白酶原在盐酸的作用下变成胃蛋白酶,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光能和ATP水解释放的化学能9B净光合速率相同的情况下,B农作物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少小于少于由曲线推知B农作物为阴生植物,生活环境光照强度较低,为了更充分地吸收光能,细胞内的叶绿体体积较大,数目也比阳处的A农作物植物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要多NADPH和ATP的供应受限、固定CO2的酶活性不够高、C5的再生速率不足、有机物在叶绿体中积累较多等【解析】

据图分析:图甲A植物呼吸速率为9mgCO2/h,光补偿点为2klx,B植物呼吸速率为3mgCO2/h,且B植物的光饱和点比A植物的光饱和点低,推测B可能是阴生植物,A是阳生植物,而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根据数据可计算出相应点的总光合速率;图乙柱状图表明在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后光合速率增加,但没有实现倍增。【详解】(1)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反应阶段的能量变化是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中能量的转化是: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故驱动光反应与暗反应进行的能量分别是光能和ATP水解释放的化学能。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A农作物呼吸速率为9mgCO2/h,净光合速率为0,则其1小时固定二氧化碳的量为9mg。(2)每天提供12小时4klx的光照,A植物和B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由于A植物的呼吸速率大于B植物的呼吸速率,故24小时内A植物的积累的有机物小于B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因此种植农作物B收获的产品较多,原因是净光合速率相同的情况下,B农作物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少。(3)由曲线推知,B植物的光饱和点比A植物的光饱和点低,故农作物A为阳生植物,B为阴生植物,阴生植物生活环境光照强度较低,为了更充分地吸收光能,细胞内的叶绿体体积较大,数目也比阳生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数目要多。(4)图乙中,B作物在CO2浓度倍增时,实验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可能由于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供应受限、暗反应阶段固定二氧化碳的酶的活性不够高、五碳化合物的再生速率不足、有机物在叶绿体中积累较多等原因使得光合速率不能倍增。【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要结合题图进行相关生理过程的分析。10、活细胞蛋白质或RNA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温度、酶的种类pH、反应时间、溶液的量、淀粉的浓度、酶的浓度等右温度降低会引起酶A的活性下降,酶催化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增加低温(0~4℃)斐林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会导致反应体系温度发生改变,影响实验结果【解析】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在底物足够,其他因素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在酶量一定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酶促反应增加到一定值时,由于受到酶浓度的限制,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几乎不再改变;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温度时活力最大,称最适温度;当温度高与最适温度时,酶促反应速率反而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详解】(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因此,生物体内的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进而加快反应速度。(2)本实验的目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据此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酶的种类,因变量是反应速率,检测指标是麦芽糖的产生量,无关变量有pH、反应时间、溶液的量、淀粉的浓度、酶的浓度等,实验中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3)由图乙实验结果可知,在20~5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A活性逐渐升高,因此可知,由40℃适当降低温度,酶的活性会下降,即P点会向右移动,为了保持酶活性需要将酶置于低温(0~4℃)保存。(4)由于斐林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会导致反应体系温度发生改变,影响实验结果,因此本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底物淀粉的剩余量来表示酶的活性。【点睛】熟知酶的概念以及酶活性的影响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图表内容并能正确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1、雌细胞①②分裂不均等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子染色体AB、CD、FG【解析】

甲图中,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的后期,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③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乙图中,I表示减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