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1_第1页
部分地区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1_第2页
部分地区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1_第3页
部分地区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1_第4页
部分地区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地区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文学类文本阅读

广东省汕尾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4分)

父亲的鱼尾纹

韩树振

①父亲眯起眼瞅了瞅墙上的日历,惊讶地说:“哎呀,今天芒种啦!走,咱爷儿俩到地里去转转。"我不情愿地跟在他屁股后面。

②村路的尽头就是自家的麦田。父亲或蹲在地头,或走进田间,随手采三两麦穗,捂在掌心,两手合力揉搓片刻,拣去麦梗,吹掉麦芒、麦皮,端详着麦粒,在手中一掂:“挺肥的,好收成!”说着,便把麦粒扔进嘴里,蠕动着腮帮,慢慢地咀嚼着,一脸喜悦与陶醉,只是眼圈红红的,眼角湿湿的。

③我学着父亲的样子,采一两个麦穗,捂在掌心用力揉搓,麦芒扎得手又疼又痒,好像搓不下多少麦粒。麦粒青青的鼓鼓的,扔进嘴里嚼嚼,一嘴麦青味。

④“老话说‘麦熟一晌’。过几天联合收割机来了,恰好开镰收割。"父亲道。

⑤“啥‘麦熟一晌’!都是老皇历。”我不屑地说。

⑥“麦子说熟就熟,一晌就全熟了。"父亲颇为自信。

⑦“看来,没白忙活,没白受累。”我递上一句。

⑧“人不辜负庄稼,庄稼怎能辜负人呢?"父亲凝望着金黄的麦田,若有所思。

⑨前些日子,几场东风刮过,开春了,要给麦子浇水施肥。街头传来“尿素、二胺、复合肥,卖化肥喽——”的叫声。我连忙从家里跑到街上,循着吆喝声望去。是卖化肥的中年汉子,他身材粗壮,皮肤黝黑。我急忙回家对父亲喊:“爹,卖化肥的来啦!"父亲披上衣服不急不忙地来到街上,叫住卖化肥的。攀谈一番,父亲掰着手指数了数麦田的亩数,卸了十几袋复合肥。

⑩常言道:“浇一回地,蜕一层皮。”浇地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浇地收尾时,河里的水抽干了,只好耐心地等待河床底的泉涨水,针孔大小的泉眼,纤细无声的泉流,涨半天水,浇上一分地,再涨半天水,再浇上一分地,如此循环。

“浇地太麻烦啦!爹,咱别浇啦!"我实在没有耐心了,扯着嗓子嚷。“你懂啥?这关系到一季的收成,咋狠心丢下不管呢!”父亲顿时青筋暴起,瞪圆浑浊的眼睛冲我大吼。

父亲平时很和蔼,又过了耳顺之年①,极少发脾气。这时却发疯似的大吼起来。我用眼角的余光怯怯地扫过父亲铁青的脸,只见他的鱼尾纹像被铁犁犁过一般,沟壑分明。我后悔不该说那些话。是呀,看看麦田的墒情②,麦子正等着喝水,怎能狠心不管呢?

父亲告诉我时,他依然眼含热泪。当年父亲跟着大人们去赶集,走着走着,“扑通"一声饿倒在地上。大人们把父亲背回家,我的奶奶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炕上抱着枕头哭,绝望的泪水打湿了枕头。突然奶奶有了主意,她抄起剪刀把枕头豁开,倒出里面的秕子,用水淘了淘,掺和着从地里捡来的胡萝卜须,在锅里蒸了顿饭。父亲吃了顿饱饭,逐渐地缓了过来。“粮食是命根子!”这话常挂在父亲的嘴边。每次吃完饭,他都要把碗舔得干干净净,不容许留下一粒剩饭。父亲把半张脸埋进碗里,眼角的鱼尾纹特别扎眼。

当初跟父亲浇地时,刚刚能没脚面的麦苗已经株株挺立、穗穗丰盈。当初“浇地不觉足染泥"的嫌弃,也成了“灌麦顿教手沾香”的得意。

如今,眼前、身后是片片金黄的麦田,成熟的麦穗有一种朴实沧桑的力量。作为一个吃馒头长大的人,我对麦子有一种天然的眷恋和感恩。不觉间,我眼睛里落下了泪帘。一阵风吹过来,麦浪起伏,沙沙作响。于是我心头泛起一首小诗,随口吟诵道:“滚滚波涛涌,离离麦浪声似蛩,节气值芒种。"

父亲有些耳背,疑惑地问:“你在说啥?”

“麦子好收成!不愁吃穿不愁喝,手头儿又富裕。"我急忙改口大声说道。

“小康社会嘛。政策好!好年景!”父亲的脸上绽出微笑,然后弯下腰用手指掸了掸裤腿上的尘土。“天天吃白面,赛过活神仙。"他直起腰又补上一句。

“天天吃白面馒头,蒸白面包子,肉多馅肥,上捏十八个褶,熟后像菊花盛开。”我凑到父亲身边,在他耳旁打趣。我笑了,父亲也笑了,笑得格外开心,鱼尾纹如水中的蜜般化开,甜蜜无比。

[注释]①耳顺之年:即花甲之年,指人到了六十岁。②墒情:指作物耕层土壤中含水量多寡的情况,即土壤湿度的情况。

(选自《百花园》2023年第10期,有删改)

18.阅读全文,根据选文内容把下面表格补充完整。(3分)

故事情节父亲邀“我"到地里转转父亲检验麦穗成熟度父亲和“我”给麦地浇水(3)______

“我"的心理状态(1)______好奇羡慕(2)______开心满足

19.阅读选文,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随手采三两麦穗,捂在掌心,两手合力揉搓片刻,拣去麦梗,吹掉麦芒、麦皮。

(2)父亲顿时青筋暴起,瞪圆浑浊的眼睛冲我大吼。

20.第段用了哪类叙述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1.选文以“父亲的鱼尾纹”为题,文中也多次出现的“鱼尾纹"。“鱼尾纹”在选文中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小题。(共14分)

微风燕子飞

秦和元

①多雨时节,天气闷热潮湿。我每天早晚散步时,总看到燕子在步行街低空飞行。

②步行街东西走向,绿树葱茏盎然,紫薇鲜艳绚丽。燕子飞舞着,收敛翅膀,一个转身俯冲,旋即张开双翼,几乎掠地飞行,又箭一般向上向前,体态轻盈,姿态优美。午后,街上人头攒动,燕子灵巧地在人流中穿插,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像黑色闪电。

③我知道燕子不像寻常鸟类那样啄食,而是在飞翔中捕食。它如剪的尾翼,使其转弯、翻飞灵活自如。可是,燕子在人流中闪电般飞翔的光景,我之前是没见过的。

④小时候,村庄周围都是稻田。我们在田间扯猪草的时候,时常看见燕子。母亲说,燕子是最亲近人的家鸟,是专吃蚊子苍蝇的益鸟。村庄里的人都喜欢燕子,视燕子为平安吉祥的象征。人们建房子时,都会在大门上方留一个长方形的小窗,好让燕子出入,称之为“燕窗"。

⑤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燕子做窝。燕子衔来一粒粒泥巴,一点一点地垒筑窝巢。看着两只燕子辛辛苦苦地飞进飞出,我对母亲说,我们帮帮它们吧。母亲说,燕子是最勤劳的,它们只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在我焦急的盼望中,它们的房子终于建好了。外墙是一粒粒的圆泥粘黏而成的,一圈圈排列组合,很匀净,有一种和谐的天然美。

⑥燕子出入的频率降低了。我想它们在充分地享受爱巢。不久,“燕子夫妇”又繁忙起来。紧接着,几只嫩黄色的小嘴从鸟巢里探出来,叽叽地叫着,嘴巴张得大大的。“燕子夫妇"更忙了,你来我往,尽心尽力。但是每次,我只是看见亲鸟与小鸟对嘴,没有看清楚哺喂的食物。

⑦儿时对燕子的记忆,难以忘怀。后来上学,离开了家乡,住在省城的高楼大厦里,有一段时间几乎没再见到过燕子。如今燕子不仅再次现身,而且在人群中毫无怯意地自在穿行,我想大约要归功于城市绿化的发展。

⑧此去再往东,过马路,是大规模旧城改造工程开辟的湿地公园,深水区清波荡漾,浅滩荷叶田田、莲花盛开、菖蒲油绿。我想,它们肯定是在这湿地公园衔泥做窝的,因为方圆几公里,燕子在别的地方啄不到春泥。

⑨西步行街也是商业街,不过相对清静,门面上方的阳台与居家的屋檐颇为相似。寻着燕子飞行的踪迹,我很快就在那里的阳台下发现了燕子窝,一共有六处。每窝里或两只雏燕,或三四只,最多的一巢有六只。雏燕们挤挤挨挨的一排,露出头颈,站队似的,默默地等候着。亲鸟飞来,它们齐声欢快地叫着,个个张大嘴巴。亲鸟闪电般地将食物送进一只雏鸟嘴里,又闪电般地飞离。雏鸟们又安静地等着。一会儿,亲鸟又来了,将食物送进另一只雏鸟嘴里。

⑩我呆呆地看了好几分钟,不停地用手机拍照,又问店老板,我不会打扰它们吧?老板说:“不会,它们聪明着呢,知道你没有恶意。”

鸟声啾啾,我不由沉浸于这人与燕子默契相处的美妙时刻,思绪飘回那遥远而美好的童年……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7月26日20版,有删改)

18.简述第⑨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用。(2分)

每窝里或两只雏燕,或三四只,最多的一巢有六只。

19.结合上下文赏析画横线的句子。(4分)

(1)燕子飞舞着,收敛翅膀,一个转身俯冲,旋即张开双翼,几乎掠地飞行,又箭一般向上向前,体态轻盈,姿态优美。

(2)老板说:“不会,它们聪明着呢,知道你没有恶意。"

20.选文④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3分)

21.小明发现家门口的屋檐上有燕子筑巢,他认为燕子窝会影响美观,并且会带来厄运,想要找人清理。请你结合选文的内容,写一段你对小明说的话。不少于150字。(5分)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阅读(15分)

洋槐花香润心田

郭军平

①呀!这是什么香?

②甜甜的,淡淡的,如蜂蜜,如香水,一缕一缕的,若波浪起伏,若炊烟袅袅,又恍若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置身其中,我莫名地陶醉了,烦恼消失了,心情舒畅了,心灵放飞了。这醉人的清香啊!是要人带到一个如仙似幻的世界吗?

③是什么,竟能产生这样大的魔力?难道是富贵的牡丹?娇艳的芍药?还是令人倾倒的玫瑰?不,什么也不是,它既不是富贵的牡丹,也不是娇艳的芍药,更不是令人倾倒的玫瑰,它就是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洋槐花。

④抬头看,瞧!在那满枝密叶的洋槐树上,那些晶如玉、白似脂的一串串、一支支洋槐花多么香甜诱人呀!在微风的轻拂下,在绿意葱茏的枝叶间,它们仿佛翩翩起舞的仙子,衣袖挥舞间,洒下一阵阵、一缕缕醉人的清香。那无法遮挡的清香啊!仿佛要将美丽的乡村熏醉,醉如梦,醉如仙,醉如幻!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你不能不诗情大发,逸兴遄飞:谷雨时节百花凋,长恨春短愁难消。转入闾阎绿荫里,一缕清香醉乐陶。

⑤当母亲把采摘的一萝筐槐花淘洗干净后,然后将它和白面粉拌在一起,放上调料和盐,搅匀,上蒸笼。二十分钟后,一笼热乎乎、香喷喷的槐花麦饭就被母亲端上了餐桌。喜欢吃蒜辣子的,浇上些,吃起来香甜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⑥槐花麦饭不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可以治疗便秘等症状,是春天里最美的野味。正因为槐花麦饭香甜可口,所以采摘的人特别多。这样,美丽的洋槐树就算倒了大霉。

⑦记得我们老屋的后面曾经有两棵大洋槐花树,因为父亲在外教书,我们周内上学,母亲一个人又采摘不了。结果,等我们周末采摘时,我们屋后的大洋槐花树已经不知道被谁采摘得七零八落,一幅伤痕累累的样子,看着让人心疼。父母都是文化人,忍住了愤怒。他们实在不会像那些受了委屈的人在村子里大声叫骂一阵。

⑧“都是邻里乡亲的,采摘了就采摘了,不要计较了!”看着我们气愤的样子,父亲安慰道。

⑨想吃槐花,有的是,你看,那些水渠旁,那些野地里,到处都有开着珠玉般散发着诱人清香的槐花。槐花的生命力可真是强啊!难道它们是先知先觉,知道自己的美丽可能会受到更多的伤害,因而它们就保持了强盛的繁衍能力?

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生命力强悍的洋槐花树,就像自强不息的君子一样,表现出了昂扬的斗志;而这肥沃的土地,多么像宽厚的母亲,以博大的胸怀给予坚定的支持。

是啊!做人,就要像洋槐花树一样,即使在挫折面前,也要保持昂扬奋进的姿态;做人,就要像这宽厚的土地一样,要有容纳万物的胸怀和气量。

13.本文围绕“槐花香”写出了不同的“香”,请结合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3分)

“香”的特点洋槐花(1)

槐花麦饭(2)

“香"的内涵对待乡邻友善宽容

做人精神(3)

14.根据要求,结合上下文赏析句子。(4分)

(1)甜甜的,淡淡的,如蜂蜜,如香水,一缕一缕的,若波浪起伏,若炊烟袅袅,又恍若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结果,等我们周末采摘时,我们屋后的大洋槐花树已经不知道被谁采摘得七零八落,一幅伤痕累累的样子,看着让人心疼。(赏析加点词语)

15.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文章第⑥段的作用。(4分)

16.之恒所在的小组在阅读完这篇作品后,将选文与《一棵小桃树》进行了对比。请你结合选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对话补充完整。(4分)

之恒:这两篇文章都是写景状物、寄寓情思之作。

弘毅:我发现二者蕴含的情感有相同的地方:_________

紫涵:我发现二者蕴含的情感也有不同的地方:_________

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七年级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10分)

紫藤萝瀑布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

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5.请选出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个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生命中总会遇到不幸,遭遇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

B.人和花是相同的,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无数个体汇成生命的长河,永不枯竭,永无止境。

C.自己和家人曾遭到不公正的待遇,而弟弟又身患绝症生命垂危,作者由此感悟到人的一生充满了不幸与困难,语句有些消极与忧郁,文章的基调是忧伤的。

D.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点明中心,将文章的感情升华了。

16.结合语境,请从用词角度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17.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结尾“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原因。(4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8~21题。(14分)

中国地图

侯发山

①爷爷曾是地图绘制工程师,绘了一辈子地图,对地图有着特殊的感情。退休后,每天对着地图默默地看,有时还自言自语,嘀嘀咕咕不知说些什么。家里有人的时候,总要给人家讲述地图上地名背后的故事。

②其实,这些在别人听来都是故事,发生在爷爷身上就是事故。那时候,技术条件差,别说是卫星,航空测量都还是空白,需要带上平板仪、经纬仪,实地走访,测量,标记。在河南嵩山测量的时候,被三只饿狼盯上了。爷爷当时还是小青年,给吓得哆哆嗦嗦,准备给狼当干粮的时候,附近几个砍柴的山民及时赶来,凭借手里的镰刀和棍子吓退野狼。在陕西榆林,正在工作的时候、天气突变,一时间飞沙走石,爷爷赶紧把衣服脱下来,打算盖到平板仪上,结果晚了一步,望远镜的一个镜片被石头打烂了。几乎同一瞬间,爷爷下意识地扑到仪器上保护仪器,结果额头也被飞溅的镜片给划伤了。他到当地医院治疗的时候,认识了那里的一名护士,后来结为伉俪。奶奶曾感激地对爷爷说,若不是嫁给他,把她带进城里,她早被风沙给“吃”了——她的家乡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上,一年三百六十天,有二百多天都是风沙……

③爷爷九十多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特别是奶奶去世后,免不了唠叨他的“想当年"。

④后来,孙子小兵考上了武汉大学,学的就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干的正是地图测绘。比起爷爷,小兵这一代的测量技术有了飞速的提升,除了航空测量,还利用人造卫星拍摄地貌,足不出户,坐在计算机前就可以测绘地图。

⑤这天,小兵拿回来一张最新的《中国地图》。爷爷两眼放光,戴着老花镜,趴在地图上瞅起来,边看边念叨:“黑龙江,黄河,长江……小兵,伶仃洋上咋有一座桥新建的”

⑥“爷爷,这就是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海、香港和澳门的。"

⑦“这个桥建得好,建得好!”爷爷感慨不已,然后继续一点一点地瞅,“小兵,丹江口水库咋新增一条支流我看看,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不对吧,若是支流、到天津这里应该入海啊。是不是搞错了"

⑧小兵扑哧笑了,说:“爷爷,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⑨“南水北调就是当年毛主席提出的那个计划"爷爷扑闪着昏花的眼睛,似乎有点明白了。“对!”小兵忙不迭地点头。

⑩爷爷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又趴在地图上瞄起来。忽然,他叫道:“小兵,榆林,毛乌素沙漠咋没有了是不是忘记标了"

“是啊,毛乌素沙漠呢”小兵认真地瞅了瞅地图,皱着眉头说,“爷爷,要不,咱到榆林看一看"

“好!古人绘制地图就是实地测绘,后人常常把地图命名为‘禹迹图’,顾名思义,大禹的足迹。绘制地图就得眼见为实,哪像你们,唉!”爷爷说罢,又说,“只是我的腿不当家,怕是走不动。"

“爷爷,我开车带您去。”“中。"爷爷爽快地答应了。爷爷退休后,家人多次说要带他去旅游,他都拒绝了,说.“全中国我都跑遍了,山山水水都在我的心里。”

小兵开车带着爷爷,到了榆林,到了毛乌素,望着茫茫无际的林海,爷爷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小兵忍不住说道:“爷爷,是真的,这是绿洲,不是沙漠!"

爷爷回过神来,说:“小兵,是不是你早就知道,故意骗爷爷来的”

小兵憋住笑,说:“爷爷,我是知道,但还真没来过……现在都是通过遥感技术来测量和绘制的。"

爷爷说:“今天的技术就这么神奇”小兵点点头,自豪地说:“当然啦,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地图数据收集和分析,目前已经能够高度自动化地生成要素丰富的高精地图,甚至道路上的虚线都能显示出来……"

好半天,爷爷都没说话。末了,他感慨了一句:“我也想再活五百年,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

(刊载于《小小说选刊》2022年第14期,有删节)

18.爷爷“对地图有着特殊的感情”,例如退休后还经常查看地图就是一种具体表现,文中还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回答。(3分)

19.文中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4分)

20.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我也想再活五百年,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

21.选文标题“中国地图”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七年级语文试卷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5分)

“愚公"

①再次走进这间教室,已是三年后了。同学们相聚母校,寻找久违的亲切感,可我,还是习惯性地看向那个挤在墙角孤零零的座位。

②他姓于,个子很高,有点驼背,长相有些滑稽,有着一张仿佛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脸,同学们常取笑他。他一年四季都穿一双黑布鞋--一如他黝黑的脸,破破烂烂坑坑洼洼的。自从学过《愚公移山》一课,班里几个同学便给他起了一个外号--“愚(于)公”。

③听说他家境不好,父母甚至不愿意供他读书。他自己倒是一直很努力地学习,由于不注意姿势,背也有点驼了。虽然他竭力想掩饰这一点,在同学面前总是努力挺胸抬头,可这只是让他的身形显得更加可笑。班上有同学称他这是“王八出水"。这让他很是窘迫,再在同学面前时,更加手足无措,似乎连自己是不是要挺直腰板都不知道了。他学习很刻苦,下课的时间总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念念叨叨,可他的成绩并不出色--最开始刚来的时候,他倒也很想积极融入班级,下课时努力地想和同学聊天,但一来插不上话,同学们聊天的内容似乎都离他很远,他倒也分享过家乡乡里的风光,但迎来的也只是同学们鄙夷的目光;再者他毕竟来自偏远的小地方,那浓郁的口音总让人半懂不懂。久而久之,他自己也识趣的不会凑上来了。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倒也不会再念念叨叨,只是一味地沉默了。

④但他也有过受“欢迎”的时候,每当老师在课上提问题时,其他同学就会异口同声的在下面起哄,齐呼“愚公"来让他答题。老师倒也乐于活跃一下课堂的气氛。看着愚公被叫起后涨红的脸,脸上的青筋也条条绽出,结结巴巴的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间或还夹杂着他那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口音,引得班上的同学都哄笑起来:教室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⑤他曾经好不容易考好一次,还被同学们怀疑作弊,老师念到他的成绩时,全班同学唏嘘不已,冷嘲热讽,他就站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头垂得很低,细瘦的脖子好像撑不住似的。他越不辩解,大家越喜欢奚落他:“分数比我还高,又作弊了吧?哈哈哈······”“你这次怎么考的,分数还没愚公高?"我赌五毛钱,他下回上不了60分······”每到这时,他就只说一句话:“不要取笑!"可那窘迫的表情惹得同学们笑得更欢了:班级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⑥一年冬天的体育课上,运动量比较大。他穿的布鞋太破了,又没穿袜子,结果一使劲儿,大脚趾把布鞋顶了个洞。他极力遮掩,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小碎步轻轻地挪着,把脚面弓起,顶着鞋面,妄图让脚趾不从那个破洞里探出来。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任何用处,他的脚趾仍一次又一次从鞋洞里冒出来,他刻意掩饰的走路姿势让人哭笑不得。班上有同学冲他叫道:“你是在跳芭蕾吗?四小天鹅?”同学们顿时又哄笑起来。不出所料,这件事被同学们当作笑话调侃了整整一周,每次他一进教室,总有人嚷一句:“今天的鞋有没有洞?"或者冲他喊道:“来一段四小天鹅!”他就整个人呆在那里,似乎连走路都不会走了。这时班里面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⑦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他总是迟到或请假,角落里的椅子也总是倒扣在桌子上。我本以为大家这回该消停了,结果他们一次次搬出“愚公"的笑话不断调侃。在阵阵笑声中,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打趣的主人公已经很久没来学校了。终于有一天,“你们知道吗?”一个声音打破了自习时的安静,“愚公辍学了,他家钱不够,非得让他帮家里干活。据说他父亲已经为此打了他好几次了,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偏偏就答应了······"声音到这里渐渐小了下去,到后来竟然没人再说下去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愚公为什么这次终于决定不来了,只是没有人好意思点明而已。教室里难得的一片寂静。

⑧清晨的风从打开的窗口吹进来,徐徐的;树缝里漏出的阳光,在教室靠墙的桌面上投射出若有若无的光

圈。只有教室最后一排的桌椅,静默在一角阴暗里。

⑨最后一排挤在墙角的椅子,就那样,再也没有放下来。

14.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时间事件愚公的表现

下课时②沉默

课堂上提问时愚公被叫起回答问题③

①愚公一周都在被调侃鞋上破了洞没有④

15.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4分)

他极力遮掩,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小碎步轻轻地挪着,把脚面弓起,顶着鞋面,妄图让脚趾不从那个破洞里探出来。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任何用处,他的脚趾仍一次又一次从鞋洞里冒出来,他刻意掩饰的走路姿势让人哭笑不得。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采用倒叙的方式,开篇就讲了三年后同学再回到学校相见的场景,也暗示出了“愚公”在班上的孤独。

B.文章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描写方式,写出了“愚公"在班级里倍受欺凌的可怜遭遇。

C.“愚公”最终辍学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家里负担实在太重,无法供他读书了。

D.文章标题“愚公”,既是同学们以谐音而给他起的外号,也体现出了同学们对他的嘲讽与鄙夷。暗含了作者对“愚公”的同情,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校园欺凌行为的反对态度。

17.第⑧段的景物描写很特别,联系上下文,说说其作用。并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从旁观者角度,谈谈你对“校园欺凌"的看法。(5分)

【链接材料】2019年最热门的现实主义题材青春电影--《少年的你》,毫不遮掩且直观地将校园欺凌展示在观众的面前。周冬雨所饰演的陈念,从校园欺凌的旁观者沦为了受害者。被故意恶作剧、被“扇巴掌”、被嘲笑、被排挤……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画面,都令人触目惊心。值得反思的是,正是很多人对这种行为的沉默,助长了校园欺凌的行为。这些沉默的人不仅有受害者,也有旁观者。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8题。(13分)

和鸟过冬

李娟

我妈又招了两个徒弟后,杂货店那边住不下了,便在村里租了两间空房子当宿舍。我妈看房子挺大,便养了一大群宝贝圈在紧邻卧室的煤房里。共有八只野鸽子、十几只呱啦鸡注、两只兔子、两只公鸡。这下可好,打开门一走进房子,满眼的翅膀,翻云腾雾,昏天黑地。本来呱啦鸡是很静的,鸽子也比较能沉得住气,就是那两只公鸡可恶,一有点儿动静便大惊小怪地上蹿下跳,伸直脖子干号,撕心裂肺。于是便把鸽子惊动了起来,一个个没命地扑腾着翅膀到处钻窜,也不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立刻积极响应,全体出动,声势浩大。这时呱啦鸡们想保持沉默也不可能了,一个个惊乍得好像真的发生了什么事一样。其实,我只不过推门看了一眼。

更可恨的是,那个房间既然是煤房,自然堆着煤了,足足七八吨呢。被这么一折腾,乌烟瘴气,沸沸扬扬。不管是谁,只要看见他满头羽毛、一脸煤灰的话,不用说,肯定是刚从我家煤房出来。

最倒霉的还是要数我们那两只雪白可爱的兔子了,不到几天,鼻子眼睛就分不清了。

后来春天化雪的时候,不知道是谁进了煤房后,门没关严,有几只鸽子和呱啦鸡便从那方黑暗狭小的空间进入到了一个明亮广阔的天地——我们三个女孩子睡觉吃饭的房间。这下可麻烦大了。这个房间其实是原房主的仓库,至今还堆着几十袋麦子,横七竖八摞着一堆条凳、破窗框和五六张床、几十个花盆,另外还有火墙、炉子、砖摞、柴禾垛……可谓地形复杂。要在这样的房间里收拾这帮入侵者还真不容易。但又不能听之任之,因为这帮家伙太不自觉了,总是喜欢在我们床上、桌子上、灶台上,甚至是锅盖上处处留下一堆堆不好的东西。害得我们不得不到处铺上报纸,白天把被褥卷起来,只剩下光床板。这倒也罢了,半夜里若公鸡里的哪一位高兴起来,一定会高展歌喉,直到天明,大方地请你当免费听众。说真的,要是它们唱得好听一点,我们啥话不说,还能忍受。可三更半夜的,是人的神经最脆弱敏感的时候啊……然而又能拿它们怎么样呢房子黑咕隆咚,温度在零下。并且三个人里,除了我,好像都挺害怕这些小鸟似的。的确,它们东扑西跌,不要命似的凶狠挣扎的劲头真的怪吓人的。而一旦抓到手,其软乎乎的、颤抖的、滚烫的身体更是令人恶心。于是便出现了这种情况——我说:“小华!快!就在你床头上!在你枕头边!快!抓住它!"这个女孩子听到后,立刻敏捷地,一下子——把被子“呼”地拉上去,牢牢实实笼住自己的脑袋,半天不敢动弹……于是乎,全都得靠我了。我不停地操起家伙下床教训它们。最后实在不耐烦了,就把灯线拉绳接得长长的,横贯整个房子,一端系在我的床头。一有动静便伸手“啪"地拉一下,顿时满室生辉,倒也能把这群家伙镇住一会儿。不过,也只是一会儿,等你刚睡着,又……就这样,一个晚上不停地拉灯、熄灯,机械性地,黑暗中气鼓鼓地瞪着眼,简直快要崩溃了。唯一清醒的意识是,叫得正欢的声音中,“咕咕咕”的是鸽子,“呱嗒呱嗒"的是呱啦鸡,“蝈—喔—蝈—喔—”——不用说,是隔壁煤房那边遥相呼应的公鸡。

这群少爷们,被它们折腾成这样了,还得好吃好喝地照应着。每天离开房间前,得把水啊食盆啊放在窗台下显眼的地方,怕它们找不到饿着了。真是让人咬牙切齿。

鸟晚上闹了,白天不知道会不会补眠,可我们却没那个福气。一整天昏昏沉沉的,干起活来颠三倒四,甚至那一段时间老冒痘痘,也怀疑是睡眠不好,内分泌紊乱的原因。

房子是以前的老建筑,特高,没有天花板。这群小家伙们想上大梁就上大梁,想停在柱子上就停在柱子上,反正都是些你够不着的地方。你赶它轰它,无非是把它弄到相对更加安全的位置。而三番五次的大扫荡,似乎也只能让它们实践出更丰富的战斗经验,越发难对付起来。难道真的就没办法收拾它们了吗

我妈说:“嘿,看我的——"

那时雪化干净了,冬天已经完全过去,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我妈跑出去把蒙在窗户上用以保温的塑料布全部撕开,把钉死了一整个冬天的窗子全都大打开来。于是不到一会儿,屋里的鸟儿便飞得一只也不见了。我瞠目结舌:“这下….又该咋办”

“还咋办不是没了吗"

——何止没了简直是永远地没了!可怜我们几个辛辛苦苦喂了一个冬天,忍受了一个冬天!我妈还得意地在那儿直笑,好像天下最笨的人应该是我们。

不过回头一想,让那些鸟儿们在最寒冷的日子里得到温暖,在温暖的日子里得到自由,也是蛮不错的。只不过我妈她老人家天天在杂货店那边安安静静、高枕无忧地过夜,哪里能体会其他人的不幸。

(有删改)

[注]呱啦鸡,学名石鸡,是一种留鸟。

1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呱啦鸡“很静”和鸽子“沉得住气”,反衬“我”对公鸡厌恶之情。

B.小华快速地拉被子笼住脑袋的动作描写,表现女孩子害怕胆怯的心理。

C.接长灯线拉绳、利用灯的明暗镇住鸟儿们的吵闹,足见“我"的聪明。

D.每天离开时给鸟儿准备水和食物,这一细节体现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17.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句和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要在这样的房间里收拾这帮入侵者还真不容易。(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唯一清醒的意识是,叫得正欢的声音中,“咕咕咕”的是鸽子,“呱嗒呱嗒"的是呱啦鸡,“蝈一喔一蝈一喔—”——不用说,是隔壁煤房那边遥相呼应的公鸡。(从拟声词运用的角度)

18.从“真是让人咬牙切齿"到文章结尾“也是蛮不错的”,作者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17分)

温德先生爬树

杨绛

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后,钱锺书和我得到了清华大学的聘书,又回母校当教师。温德先生曾是我们俩的老师。我们的前辈特别嘱咐我们两个,多去看望温德老师。以后我就常跟着锺书同去,温先生和我特友好。因为我比锺书听话,他介绍我看什么书,我总像学生般服从。不久锺书被借调到城里参与翻译《毛选》工作,看望温先生的任务,就落在我一人身上了。

温先生有事总找我。有一天他特来我家,说他那儿附近有一架长竹梯他要借用,请我帮他抬。他告诉我,他特宠的那只纯黑色猫咪,上了他家东侧的大树,不肯下来。他准备把高梯架在树下,上梯把猫咪捉下来。他说,那只黑猫如果不回家,会变成一只野猫。

梯子搬到他家院子里,我就到大树下找个可以安放梯子的地方。大树长在低洼处,四周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和土墩。近树根处,杂草丛生,还有许多碎石破砖,实在没个地方可以安放这架竹梯。温先生也围着树根找了一转,也没找到哪个地方可以安放那架长梯。近了,梯子没个立足之地;远了,靠不到树上。这架梯子干脆没用了。我们仰头看那黑猫高踞树上,温先生做出种种呼唤声,猫咪傲岸地不理不睬。

我脱口说:“要是我小时候,我就爬树。"

没想到这话激得温先生忘了自己的年纪,或不顾自己的年纪了。他已有六十多岁,人又高大,不像他自己估计的那么矫捷了。他说:“你以为我就不能上树了吗!”

我忙说:“这棵树不好上。"因为最低的横枝,比温先生还高出好老远呢。这话更是说坏了。温先生立即把外衣脱下,扔了给我,只穿着一件白色衬衣,走到树下,爬上一块最大的石头,又从大石头跳上最高的土墩,纵身一跳,一手攀上树枝,另一手也搭上了,整个人

挂在空中。我以为他会知难而退,可是他居然能用两臂撑起身子,然后骑坐树枝上。他伸手把衬衫口袋里的眼镜盒儿掏了出来,叫我过去好生接着。我知道温先生最讨厌婆婆妈妈,到此境地,我不敢表示为他害怕,只跑到树下去接了他扔下的眼镜盒儿。他嫌那盒儿塞在胸前口袋里碍事。他像蛇一般贴在那横枝上,向猫咪踞坐的高枝爬去。我捏着一把汗,屏息而待。他慢慢地爬过另一树枝,爬向猫咪踞坐的高枝。但是猫咪看到主人来捉,就轻捷地更往高处躲。温先生越爬越高,猫咪就步步高升。树枝越高越细。这棵树很老了,细树枝说不定很脆。我不敢再多开口,只屏息观望。如果温先生从高处摔下,后果不堪设想。树下不是松软的泥土,是大大小小的石块,石缝里是碎石破砖。幸亏温先生看出猫咪刁钻,决不让主人捉住。他只好认输,仍从原路缓缓退还。我没敢吭一声,只仰头屏息而待。直到他重又双手挂在树枝上,小心地落在土墩上,又跳下大石,满面得意,向我讨还了他的眼镜盒儿又接过了他的外衣,和我一同回到他的屋里。

我未发一声。直到我在他窗前坐下,就开始发抖,像发疟疾那样不由自主的牙齿捉对儿厮打,抖得心口都痛了。我不由得双手抱住胸口,还只顾抖个不停。温先生正等待着我的恭维呢!准备自夸呢!瞧我索索地抖个不停,诧异地问我怎么回事,一面又笑我,还特地从热水瓶里为我倒了大半杯热水。我喝了几口热水,照样还抖。我怕他生气,挣扎着断断续续说:“温先生,你记得威廉·詹姆斯的情绪理论吗”照他的学说,感情一定得发泄。感情可以压抑多时,但一定要发泄了才罢休。温先生只是对我的发抖莫名其妙,我好容易抖完,才责怪他说:“你知道我多么害怕吗"他虽然没有捉住猫咪,却对自己的表演十分得意。我抖完也急急回家了,没和他讲究那套感情的理论。

李慎之先生曾对我说:“想起当年的那段经历,至今心上还有说不出的怕。”我就和他讲了我所读到的理论,也讲了我的亲身经验,我说他还有压抑未泄的怕呢。

(有删改)

1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3分)

A.温先生特宠爱那只黑猫,他为捉回树上的黑猫搬来长梯,体现他对动物的关爱。

B.作者说“这棵树不好上”,这使温先生一气之下决定爬树,作者因此十分敬佩。

C.作者一直在树下仰头望着温先生爬树捉猫,她内心非常害怕,却不敢再多开口。

D.本文先写作者与温先生的友好交往,再详写温先生爬树,最后以感情理论作结。

17.对于爬树,温先生和作者各有不同的反应,请结合原文完成表格。(5分)

温先生的反应“我”的反应④从温先生的反应中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觉得自己是矫捷的以为他会知难而退

向高枝爬去________①_________

_______②__________没敢吭一声,仰头屏息而待

满面得意,等待恭维________③_________

18.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他像蛇一般贴在那横枝上,向猫咪踞坐的高枝爬去。

19.作者认为,经历危险或害怕后,感情一定得发泄,否则会“有压抑未泄的怕"。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6分)

基础运用

广东省汕尾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4分)

父亲的鱼尾纹

韩树振

①父亲眯起眼瞅了瞅墙上的日历,惊讶地说:“哎呀,今天芒种啦!走,咱爷儿俩到地里去转转。”我不情愿地跟在他屁股后面。

②村路的尽头就是自家的麦田。父亲或蹲在地头,或走进田间,随手采三两麦穗,捂在掌心,两手合力揉搓片刻,拣去麦梗,吹掉麦芒、麦皮,端详着麦粒,在手中一掂:“挺肥的,好收成!"说着,便把麦粒扔进嘴里,蠕动着腮帮,慢慢地咀嚼着,一脸喜悦与陶醉,只是眼圈红红的,眼角湿湿的。

③我学着父亲的样子,采一两个麦穗,捂在掌心用力揉搓,麦芒扎得手又疼又痒,好像搓不下多少麦粒。麦粒青青的鼓鼓的,扔进嘴里嚼嚼,一嘴麦青味。

④“老话说‘麦熟一晌’。过几天联合收割机来了,恰好开镰收割。”父亲道。

⑤“啥‘麦熟一晌’!都是老皇历。"我不屑地说。

⑥“麦子说熟就熟,一晌就全熟了。”父亲颇为自信。

⑦“看来,没白忙活,没白受累。"我递上一句。

⑧“人不辜负庄稼,庄稼怎能辜负人呢?”父亲凝望着金黄的麦田,若有所思。

⑨前些日子,几场东风刮过,开春了,要给麦子浇水施肥。街头传来“尿素、二胺、复合肥,卖化肥喽——"的叫声。我连忙从家里跑到街上,循着吆喝声望去。是卖化肥的中年汉子,他身材粗壮,皮肤黝黑。我急忙回家对父亲喊:“爹,卖化肥的来啦!”父亲披上衣服不急不忙地来到街上,叫住卖化肥的。攀谈一番,父亲掰着手指数了数麦田的亩数,卸了十几袋复合肥。

⑩常言道:“浇一回地,蜕一层皮。"浇地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浇地收尾时,河里的水抽干了,只好耐心地等待河床底的泉涨水,针孔大小的泉眼,纤细无声的泉流,涨半天水,浇上一分地,再涨半天水,再浇上一分地,如此循环。

“浇地太麻烦啦!爹,咱别浇啦!”我实在没有耐心了,扯着嗓子嚷。“你懂啥?这关系到一季的收成,咋狠心丢下不管呢!"父亲顿时青筋暴起,瞪圆浑浊的眼睛冲我大吼。

父亲平时很和蔼,又过了耳顺之年①,极少发脾气。这时却发疯似的大吼起来。我用眼角的余光怯怯地扫过父亲铁青的脸,只见他的鱼尾纹像被铁犁犁过一般,沟壑分明。我后悔不该说那些话。是呀,看看麦田的墒情②,麦子正等着喝水,怎能狠心不管呢?

父亲告诉我时,他依然眼含热泪。当年父亲跟着大人们去赶集,走着走着,“扑通”一声饿倒在地上。大人们把父亲背回家,我的奶奶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炕上抱着枕头哭,绝望的泪水打湿了枕头。突然奶奶有了主意,她抄起剪刀把枕头豁开,倒出里面的秕子,用水淘了淘,掺和着从地里捡来的胡萝卜须,在锅里蒸了顿饭。父亲吃了顿饱饭,逐渐地缓了过来。“粮食是命根子!"这话常挂在父亲的嘴边。每次吃完饭,他都要把碗舔得干干净净,不容许留下一粒剩饭。父亲把半张脸埋进碗里,眼角的鱼尾纹特别扎眼。

当初跟父亲浇地时,刚刚能没脚面的麦苗已经株株挺立、穗穗丰盈。当初“浇地不觉足染泥”的嫌弃,也成了“灌麦顿教手沾香"的得意。

如今,眼前、身后是片片金黄的麦田,成熟的麦穗有一种朴实沧桑的力量。作为一个吃馒头长大的人,我对麦子有一种天然的眷恋和感恩。不觉间,我眼睛里落下了泪帘。一阵风吹过来,麦浪起伏,沙沙作响。于是我心头泛起一首小诗,随口吟诵道:“滚滚波涛涌,离离麦浪声似蛩,节气值芒种。”

父亲有些耳背,疑惑地问:“你在说啥?"

“麦子好收成!不愁吃穿不愁喝,手头儿又富裕。”我急忙改口大声说道。

“小康社会嘛。政策好!好年景!"父亲的脸上绽出微笑,然后弯下腰用手指掸了掸裤腿上的尘土。“天天吃白面,赛过活神仙。”他直起腰又补上一句。

“天天吃白面馒头,蒸白面包子,肉多馅肥,上捏十八个褶,熟后像菊花盛开。"我凑到父亲身边,在他耳旁打趣。我笑了,父亲也笑了,笑得格外开心,鱼尾纹如水中的蜜般化开,甜蜜无比。

[注释]①耳顺之年:即花甲之年,指人到了六十岁。②墒情:指作物耕层土壤中含水量多寡的情况,即土壤湿度的情况。

(选自《百花园》2023年第10期,有删改)

18.阅读全文,根据选文内容把下面表格补充完整。(3分)

故事情节父亲邀“我”到地里转转父亲检验麦穗成熟度父亲和“我"给麦地浇水(3)______

“我”的心理状态(1)______好奇羡慕(2)______开心满足

19.阅读选文,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随手采三两麦穗,捂在掌心,两手合力揉搓片刻,拣去麦梗,吹掉麦芒、麦皮。

(2)父亲顿时青筋暴起,瞪圆浑浊的眼睛冲我大吼。

20.第段用了哪类叙述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1.选文以“父亲的鱼尾纹"为题,文中也多次出现的“鱼尾纹”。“鱼尾纹"在选文中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8.(共3分,每空1分)

(1)极不情愿(2)厌烦无奈(3)父亲和“我”看到金黄的麦田

19.(共4分,每小题2分)

(1)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父亲检验麦穗成熟度的娴熟,流露出对庄稼的关心和丰收的喜悦。

(2)通过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父亲因“我"嫌弃浇地麻烦时的愤怒、激动之情。

20.(共3分,判断1分,分析2分,言之有理即可。如果分“结构”和“内容"两点作答,每点1分)

第段用了插叙的叙述方法。(1分)这一插叙,回忆了父亲小时候因饥饿而吃秕子饭的经历,交代了父亲对粮食的珍惜和重视的原因,为下文写父亲对麦田的精心照料作铺垫,突出了父亲勤劳节俭、珍惜粮食的形象。(2分)

21.(共4分,答对1点给1分,答对3点可给满分。言之有理即可)

文章以“父亲的鱼尾纹”为题,富有表现力,是父亲形象的重要特征;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引出回忆;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歌颂了父亲勤劳节俭、珍惜粮食的优秀品质;全文以“鱼尾纹"为线索,多次出现,串联起父亲的过去与现在,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小题。(共14分)

微风燕子飞

秦和元

①多雨时节,天气闷热潮湿。我每天早晚散步时,总看到燕子在步行街低空飞行。

②步行街东西走向,绿树葱茏盎然,紫薇鲜艳绚丽。燕子飞舞着,收敛翅膀,一个转身俯冲,旋即张开双翼,几乎掠地飞行,又箭一般向上向前,体态轻盈,姿态优美。午后,街上人头攒动,燕子灵巧地在人流中穿插,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像黑色闪电。

③我知道燕子不像寻常鸟类那样啄食,而是在飞翔中捕食。它如剪的尾翼,使其转弯、翻飞灵活自如。可是,燕子在人流中闪电般飞翔的光景,我之前是没见过的。

④小时候,村庄周围都是稻田。我们在田间扯猪草的时候,时常看见燕子。母亲说,燕子是最亲近人的家鸟,是专吃蚊子苍蝇的益鸟。村庄里的人都喜欢燕子,视燕子为平安吉祥的象征。人们建房子时,都会在大门上方留一个长方形的小窗,好让燕子出入,称之为“燕窗”。

⑤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燕子做窝。燕子衔来一粒粒泥巴,一点一点地垒筑窝巢。看着两只燕子辛辛苦苦地飞进飞出,我对母亲说,我们帮帮它们吧。母亲说,燕子是最勤劳的,它们只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在我焦急的盼望中,它们的房子终于建好了。外墙是一粒粒的圆泥粘黏而成的,一圈圈排列组合,很匀净,有一种和谐的天然美。

⑥燕子出入的频率降低了。我想它们在充分地享受爱巢。不久,“燕子夫妇"又繁忙起来。紧接着,几只嫩黄色的小嘴从鸟巢里探出来,叽叽地叫着,嘴巴张得大大的。“燕子夫妇”更忙了,你来我往,尽心尽力。但是每次,我只是看见亲鸟与小鸟对嘴,没有看清楚哺喂的食物。

⑦儿时对燕子的记忆,难以忘怀。后来上学,离开了家乡,住在省城的高楼大厦里,有一段时间几乎没再见到过燕子。如今燕子不仅再次现身,而且在人群中毫无怯意地自在穿行,我想大约要归功于城市绿化的发展。

⑧此去再往东,过马路,是大规模旧城改造工程开辟的湿地公园,深水区清波荡漾,浅滩荷叶田田、莲花盛开、菖蒲油绿。我想,它们肯定是在这湿地公园衔泥做窝的,因为方圆几公里,燕子在别的地方啄不到春泥。

⑨西步行街也是商业街,不过相对清静,门面上方的阳台与居家的屋檐颇为相似。寻着燕子飞行的踪迹,我很快就在那里的阳台下发现了燕子窝,一共有六处。每窝里或两只雏燕,或三四只,最多的一巢有六只。雏燕们挤挤挨挨的一排,露出头颈,站队似的,默默地等候着。亲鸟飞来,它们齐声欢快地叫着,个个张大嘴巴。亲鸟闪电般地将食物送进一只雏鸟嘴里,又闪电般地飞离。雏鸟们又安静地等着。一会儿,亲鸟又来了,将食物送进另一只雏鸟嘴里。

⑩我呆呆地看了好几分钟,不停地用手机拍照,又问店老板,我不会打扰它们吧?老板说:“不会,它们聪明着呢,知道你没有恶意。"

鸟声啾啾,我不由沉浸于这人与燕子默契相处的美妙时刻,思绪飘回那遥远而美好的童年……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7月26日20版,有删改)

18.简述第⑨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用。(2分)

每窝里或两只雏燕,或三四只,最多的一巢有六只。

19.结合上下文赏析画横线的句子。(4分)

(1)燕子飞舞着,收敛翅膀,一个转身俯冲,旋即张开双翼,几乎掠地飞行,又箭一般向上向前,体态轻盈,姿态优美。

(2)老板说:“不会,它们聪明着呢,知道你没有恶意。”

20.选文④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3分)

21.小明发现家门口的屋檐上有燕子筑巢,他认为燕子窝会影响美观,并且会带来厄运,想要找人清理。请你结合选文的内容,写一段你对小明说的话。不少于150字。(5分)

182运用数词,表现了前来筑巢燕子的数量之多(1分),侧面反映出“我"细致的观察,表现人与燕子相处的和谐(1分)。

194(1)运用“飞舞”“收敛"转身”“俯冲"张开”等连串动词,运用比喻,把“燕子"比作“箭”,写出了燕子的灵巧、轻盈,突出燕子在步行街道上的自在穿行,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侧面反映出人们对燕子的爱护。(2分)运用语言描写,燕子能够识别人们没有恶意,写出了燕子的灵性,突出了店老板对燕子习性的了解与喜爱,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默契。(2分)

203运用插叙。(1分)①作者通过回忆燕子飞翔的情形以及母亲对燕子的评价,突出了燕子不仅勤奋,而且具有平安吉祥的寓意,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及怀念之情(1分);②通过回忆燕子在村庄屋檐筑巢,为下文描述燕子在城市中穿梭自如、安心筑巢埋下伏笔,凸显城市绿化发展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主旨(1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215小明,你好!我建议你保留燕子窝。(1分)因为燕子是最亲近人的家鸟,是专吃蚊子苍蝇的益鸟。它不但不会带来厄运,反而有平安吉祥的寓意;燕子选择在你家门口筑巢,证明你们家里附近的绿化好,环境适合居住,燕子也希望能与人类和谐相处;燕子是候鸟,夏季的时候生活在北方,到了冬季才会向南方迁徙。所以,他们也不会一直待着你家屋檐下,对你造成不便;燕子是有灵性的动物,它们很勤奋,对人类友好。所以,我希望你能够保留燕子窝。(每条理由给1分,共4分)【解析】本题是开放性题目,结合选文内容,言之有理即可。(反面答案不给分)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阅读(15分)

洋槐花香润心田

郭军平

①呀!这是什么香?

②甜甜的,淡淡的,如蜂蜜,如香水,一缕一缕的,若波浪起伏,若炊烟袅袅,又恍若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置身其中,我莫名地陶醉了,烦恼消失了,心情舒畅了,心灵放飞了。这醉人的清香啊!是要人带到一个如仙似幻的世界吗?

③是什么,竟能产生这样大的魔力?难道是富贵的牡丹?娇艳的芍药?还是令人倾倒的玫瑰?不,什么也不是,它既不是富贵的牡丹,也不是娇艳的芍药,更不是令人倾倒的玫瑰,它就是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洋槐花。

④抬头看,瞧!在那满枝密叶的洋槐树上,那些晶如玉、白似脂的一串串、一支支洋槐花多么香甜诱人呀!在微风的轻拂下,在绿意葱茏的枝叶间,它们仿佛翩翩起舞的仙子,衣袖挥舞间,洒下一阵阵、一缕缕醉人的清香。那无法遮挡的清香啊!仿佛要将美丽的乡村熏醉,醉如梦,醉如仙,醉如幻!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你不能不诗情大发,逸兴遄飞:谷雨时节百花凋,长恨春短愁难消。转入闾阎绿荫里,一缕清香醉乐陶。

⑤当母亲把采摘的一萝筐槐花淘洗干净后,然后将它和白面粉拌在一起,放上调料和盐,搅匀,上蒸笼。二十分钟后,一笼热乎乎、香喷喷的槐花麦饭就被母亲端上了餐桌。喜欢吃蒜辣子的,浇上些,吃起来香甜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⑥槐花麦饭不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可以治疗便秘等症状,是春天里最美的野味。正因为槐花麦饭香甜可口,所以采摘的人特别多。这样,美丽的洋槐树就算倒了大霉。

⑦记得我们老屋的后面曾经有两棵大洋槐花树,因为父亲在外教书,我们周内上学,母亲一个人又采摘不了。结果,等我们周末采摘时,我们屋后的大洋槐花树已经不知道被谁采摘得七零八落,一幅伤痕累累的样子,看着让人心疼。父母都是文化人,忍住了愤怒。他们实在不会像那些受了委屈的人在村子里大声叫骂一阵。

⑧“都是邻里乡亲的,采摘了就采摘了,不要计较了!"看着我们气愤的样子,父亲安慰道。

⑨想吃槐花,有的是,你看,那些水渠旁,那些野地里,到处都有开着珠玉般散发着诱人清香的槐花。槐花的生命力可真是强啊!难道它们是先知先觉,知道自己的美丽可能会受到更多的伤害,因而它们就保持了强盛的繁衍能力?

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生命力强悍的洋槐花树,就像自强不息的君子一样,表现出了昂扬的斗志;而这肥沃的土地,多么像宽厚的母亲,以博大的胸怀给予坚定的支持。

是啊!做人,就要像洋槐花树一样,即使在挫折面前,也要保持昂扬奋进的姿态;做人,就要像这宽厚的土地一样,要有容纳万物的胸怀和气量。

13.本文围绕“槐花香"写出了不同的“香”,请结合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3分)

“香"的特点洋槐花(1)

槐花麦饭(2)

“香”的内涵对待乡邻友善宽容

做人精神(3)

14.根据要求,结合上下文赏析句子。(4分)

(1)甜甜的,淡淡的,如蜂蜜,如香水,一缕一缕的,若波浪起伏,若炊烟袅袅,又恍若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结果,等我们周末采摘时,我们屋后的大洋槐花树已经不知道被谁采摘得七零八落,一幅伤痕累累的样子,看着让人心疼。(赏析加点词语)

15.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文章第⑥段的作用。(4分)

16.之恒所在的小组在阅读完这篇作品后,将选文与《一棵小桃树》进行了对比。请你结合选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对话补充完整。(4分)

之恒:这两篇文章都是写景状物、寄寓情思之作。

弘毅:我发现二者蕴含的情感有相同的地方:_________

紫涵:我发现二者蕴含的情感也有不同的地方: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3.(1)甜甜的、淡淡的;(2)香甜可口(3)昂扬奋进、容纳万物

14.(1)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洋槐花的香甜诱人、淡雅、悠远、缥缈的特点,令人陶醉。

(2)加点词语写出了洋槐花被人采摘后所剩不多的情景,表现出作者对洋槐花树的怜惜,为下文写洋愧花生命力强悍作铺垫。

15.内容上,交代了洋槐花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表明其味美深受众人喜爱的原因;结构上,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洋槐花遭遇的描写,使文章脉络更清晰。

16.(1分)相同点:两文都赞颂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与挫折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

(4分)不同点:《一棵小桃树》还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和怀念之情,阐明了不屈不挠的奋斗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未来的哲理。本文由物及人,指出做人还应像宽厚的土地一样,具有容纳万物的胸怀和气量。

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七年级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10分)

紫藤萝瀑布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

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5.请选出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个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生命中总会遇到不幸,遭遇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

B.人和花是相同的,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无数个体汇成生命的长河,永不枯竭,永无止境。

C.自己和家人曾遭到不公正的待遇,而弟弟又身患绝症生命垂危,作者由此感悟到人的一生充满了不幸与困难,语句有些消极与忧郁,文章的基调是忧伤的。

D.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点明中心,将文章的感情升华了。

16.结合语境,请从用词角度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17.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结尾“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原因。(4分)

15.(3分)C

16.(3分)“挑逗"本义是逗引、招惹的意思,这里是贬词褒用(1分),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与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1分),突出了花色的耀眼和紫藤萝的勃勃生机。(1分)

17.(4分)因为“我”受到紫藤萝顽强生命力的鼓舞,感悟到生命的真谛(2分),变得振奋精神,充满力量,积极向前。(2分)(如果只答感悟的内容,没答态度变化,只得2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8~21题。(14分)

中国地图

侯发山

①爷爷曾是地图绘制工程师,绘了一辈子地图,对地图有着特殊的感情。退休后,每天对着地图默默地看,有时还自言自语,嘀嘀咕咕不知说些什么。家里有人的时候,总要给人家讲述地图上地名背后的故事。

②其实,这些在别人听来都是故事,发生在爷爷身上就是事故。那时候,技术条件差,别说是卫星,航空测量都还是空白,需要带上平板仪、经纬仪,实地走访,测量,标记。在河南嵩山测量的时候,被三只饿狼盯上了。爷爷当时还是小青年,给吓得哆哆嗦嗦,准备给狼当干粮的时候,附近几个砍柴的山民及时赶来,凭借手里的镰刀和棍子吓退野狼。在陕西榆林,正在工作的时候、天气突变,一时间飞沙走石,爷爷赶紧把衣服脱下来,打算盖到平板仪上,结果晚了一步,望远镜的一个镜片被石头打烂了。几乎同一瞬间,爷爷下意识地扑到仪器上保护仪器,结果额头也被飞溅的镜片给划伤了。他到当地医院治疗的时候,认识了那里的一名护士,后来结为伉俪。奶奶曾感激地对爷爷说,若不是嫁给他,把她带进城里,她早被风沙给“吃"了——她的家乡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上,一年三百六十天,有二百多天都是风沙……

③爷爷九十多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特别是奶奶去世后,免不了唠叨他的“想当年”。

④后来,孙子小兵考上了武汉大学,学的就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干的正是地图测绘。比起爷爷,小兵这一代的测量技术有了飞速的提升,除了航空测量,还利用人造卫星拍摄地貌,足不出户,坐在计算机前就可以测绘地图。

⑤这天,小兵拿回来一张最新的《中国地图》。爷爷两眼放光,戴着老花镜,趴在地图上瞅起来,边看边念叨:“黑龙江,黄河,长江……小兵,伶仃洋上咋有一座桥新建的"

⑥“爷爷,这就是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海、香港和澳门的。”

⑦“这个桥建得好,建得好!"爷爷感慨不已,然后继续一点一点地瞅,“小兵,丹江口水库咋新增一条支流我看看,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不对吧,若是支流、到天津这里应该入海啊。是不是搞错了”

⑧小兵扑哧笑了,说:“爷爷,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⑨“南水北调就是当年毛主席提出的那个计划”爷爷扑闪着昏花的眼睛,似乎有点明白了。“对!"小兵忙不迭地点头。

⑩爷爷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又趴在地图上瞄起来。忽然,他叫道:“小兵,榆林,毛乌素沙漠咋没有了是不是忘记标了”

“是啊,毛乌素沙漠呢"小兵认真地瞅了瞅地图,皱着眉头说,“爷爷,要不,咱到榆林看一看”

“好!古人绘制地图就是实地测绘,后人常常把地图命名为‘禹迹图’,顾名思义,大禹的足迹。绘制地图就得眼见为实,哪像你们,唉!"爷爷说罢,又说,“只是我的腿不当家,怕是走不动。”

“爷爷,我开车带您去。"“中。”爷爷爽快地答应了。爷爷退休后,家人多次说要带他去旅游,他都拒绝了,说.“全中国我都跑遍了,山山水水都在我的心里。"

小兵开车带着爷爷,到了榆林,到了毛乌素,望着茫茫无际的林海,爷爷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小兵忍不住说道:“爷爷,是真的,这是绿洲,不是沙漠!”

爷爷回过神来,说:“小兵,是不是你早就知道,故意骗爷爷来的"

小兵憋住笑,说:“爷爷,我是知道,但还真没来过……现在都是通过遥感技术来测量和绘制的。”

爷爷说:“今天的技术就这么神奇"小兵点点头,自豪地说:“当然啦,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地图数据收集和分析,目前已经能够高度自动化地生成要素丰富的高精地图,甚至道路上的虚线都能显示出来……”

好半天,爷爷都没说话。末了,他感慨了一句:“我也想再活五百年,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

(刊载于《小小说选刊》2022年第14期,有删节)

18.爷爷“对地图有着特殊的感情”,例如退休后还经常查看地图就是一种具体表现,文中还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回答。(3分)

19.文中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4分)

20.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我也想再活五百年,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

21.选文标题“中国地图"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18.(3分)喜欢讲述地图上地名背后的故事;对新地图兴趣浓厚;敏锐发现新地图中的细微变化;感慨绘制地图新技术的神奇。(每点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9.(4分)运用插叙(1分)。补充交代爷爷总要给人家讲故事的原因(背景)(1分),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结构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1分),突出表现爷爷对地图有特殊的感情(1分)。

20.(3分)示例一: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再活五百年”形象生动表现了爷爷对时代、对事业、对生活的热爱(2分)。

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生活环境(或新社会)比喻为“福窝”,写出了爷爷满满的幸福感,体现国家建设取得伟大成就(2分)。

21.(4分)“中国地图”既指文中的中国地图实物(1分),又指装在爷爷心中的中国地图(1分);新旧地图的变化折射出祖国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1分);“中国地图"承载着地图测绘人对中国地图测绘事业的热爱与追求(1分);“中国地图”蕴含了对祖国发展的骄傲与自豪之情(1分)。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七年级语文试卷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5分)

“愚公"

①再次走进这间教室,已是三年后了。同学们相聚母校,寻找久违的亲切感,可我,还是习惯性地看向那个挤在墙角孤零零的座位。

②他姓于,个子很高,有点驼背,长相有些滑稽,有着一张仿佛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脸,同学们常取笑他。他一年四季都穿一双黑布鞋--一如他黝黑的脸,破破烂烂坑坑洼洼的。自从学过《愚公移山》一课,班里几个同学便给他起了一个外号--“愚(于)公”。

③听说他家境不好,父母甚至不愿意供他读书。他自己倒是一直很努力地学习,由于不注意姿势,背也有点驼了。虽然他竭力想掩饰这一点,在同学面前总是努力挺胸抬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