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_第1页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_第2页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_第3页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_第4页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意象的运用,是加强叙事作品的诗化程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中国人对叙事学与诗学联姻所作出的贡献,它在叙事作品中的存在,往往成为行文的诗意浓郁和圆润光泽的突出标志。然而,意象的功能并非无限,它有醒目的功能,但对于过分炫目之处也须有所限制,求其醒目而不过分炫目,乃是发挥意象功能之道。一方面,意象可以点醒故事的精神。文章总是需要有一些才华焕发的光亮点的,在意象和非意象的相互间隔和节制中,以光亮点和非光亮点的疏密度,来控制叙事作品的审美色调、节奏和旋律。另一方面,叙事文学不能等同于写抒情诗,不能一味地堆砌意象。意象只不过是叙事过程中添加的要素,它的使用并非愈繁愈佳,而要讲究适度与自然。意象是故事的“眼睛”,而眼睛虽有神采,却不能代替五官的全部,更不能代替整个身躯。

②以点睛比喻以形传神,在中国自古及今的文学中已经形成传统,修养厚实的现代作家也深知其间妙处的。意象就是一种“点睛艺术”在叙事文学中的运用,它成为叙事过程中极为精彩、极有关键价值的笔墨。如果说,诗有“诗眼”,那么意象就可以成为“文眼”了。作为“文眼”,意象的功能又有何等具体的表现

③首先,意象作为“文眼”,它具有凝聚意义、凝聚精神的功能。意义在许多叙事之作中是不明白地说出来的,是渗透到行文的每一个细胞中的。叙事的过程既要表达意义,又要隐藏意义,使意义不是唾手拾得,而是细心解读方可得到。因而在意象别有意味地渗透于行文之时,意象可以作为意义的聚光点、意义的蓄水池,对作品的意义渗透进行有散有聚的调节,形成意义的聚散分合的体制。《聊斋志异》中的《婴宁》,它是以“笑"的意象作为“文眼”,而凝聚全文的精神和意义的,是为了突破束缚妇女的礼教规矩,而还原出自然人性和青春的魅力的。意象流的凝聚功能,使这篇文言小说异常强烈和充满诗意地成为青春的颂歌。

④意义一经凝聚,就会变得突出、集中和鲜明,积蓄为浓郁的审美滋味或强烈的审美撞击力。萧红的短篇小说《手》中“手"的意象,就具有强大的吸附力量,它在以象含意、以意拓象的复杂操作之间,广泛地关联着社会百态、心理感受,关联着城乡差别和教育制度等一系列问题,使意象运行的本身产生了某种凝聚意义的向心力。多重意义在这个独特的意象的凝聚下,互相交织,又互相撞击,在批评着社会,在怜悯着人生,其间所提供的心灵震撼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⑤其次,意象作为“文眼”,它具有疏通行文脉络、贯串叙事结构的功能。叙事作品往往是以情节或非情节的跳跃性思路,作为行文的线索的。在情节与情节的转换之间,设置一个意象,可以使转换不流于生硬简陋,而在从容转换中蕴含着审美意味。在情节或非情节的跳跃之间,如果也能设计一个意象,跳跃就会变得更加潇洒,甚至产生一点蒙太奇的效果。而且由于同一意象在纷纭复杂的情节或非情节线索之中,别具匠心地重复出现,就可能造成有若诗歌中同一语句、意象反复出现的回环复沓的旋律波动。意象的重复出现也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重复中的反重复,在物象的重现之中包含着意义的增添和递进,这就有助于形成行文脉络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发挥意象在贯串叙事结构和疏通行文脉络方面的功能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而且存在着巨大的探索和创新的可能性。

⑥其三,意象作为“文眼”,它还具有保存审美意味、强化作品的耐读性的功能。叙事文学积蓄和保存审美意味的手段甚多,比如成功的人物性格、深刻的人生哲理、独特的生活细节,都可以从各自的角度积存审美意味的。但意象的积存效能又有其独到之处,一个或独特、或别致、或精彩、或铮亮的意象,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综合性,综合着物象和意义、综合着细节和哲理,由这种综合方式对审美意味加以积存,就更有效地达到耐人咀嚼、余味无穷的效果。

⑦《西游记》中套在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作为一个独特的意象,跟随着十万八千里、八十一难的全过程,它隐喻在追求真理与完成事业的艰难困苦中,由约束而到达自由境界的心灵历程,其意蕴之深邃是非常耐人寻味的。甚至可以说,许多人寻味了多少年还没有寻味透,还需要以求真求深的精神进一步地寻味。

⑧意象之所以有耐读性,有保存审美意味的功能,还在于它们中的不为少数,与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典故或掌故,被用为意象,又在叙事文学中加以丰富或变形,生发出雅趣,生发出反讽。于是有修养的读者在咀嚼一个意象之时,仿佛在翻阅一部文化史的某些篇章,而且是经过审美点化的文化史篇章。

⑨意象作为中华民族极有光彩和特色的叙事方式和谋略,从历史的深处走出来,接受了时代的考验和询问,在融合外来的现代思潮和叙事经验中,丰富了自己的形态,深化和更新了原意象的含义,创造了新的意象组织形式和意义形态,从而焕发出更加璀璨的神采了。意象叙事在其历史进化中,已经具备民族思维的优势和时代思维的优势,它使叙事作品诗化和精致化的生命力是难以磨灭的。

(摘编自杨义《中国叙事学·意象篇》)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叙事作品中的意象,往往是作品行文的诗意浓郁和圆润光泽的突出标志。

B.发挥意象功能的方法,是限制其过分炫目之处,求其醒目而不过分炫目。

C.叙事作品中的意象,只是添加的要素,使用不能过多,要适度自然贴切。

D.我们在咀嚼典故意象时,如同在翻阅经过了审美点化的文化史某些篇章。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叙事作品中意象的运用,是一种“点睛艺术”,意象是叙事过程中精彩而又有价值的“文眼”。

B.因为意象所凝聚的意义需要我们细心地加以解读,所以叙事中既要表达又要隐藏意象的意义。

C.在情节与情节之间,情节与非情节之间,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意象,使之从容转换或潇洒跳跃。

D.行文脉络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可以借助物象在重复出现中所包含的意义的增添和递进来形成。

3.下列关于本文的论证,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③段运用类比论证和举例论证方法,形象而具体地论述了意象具有凝聚意义、凝聚精神的功能。

B.文章第④段例举“手"的意象,是为了论述叙事性作品中的意象都有浓郁的审美滋味和强烈的审美撞击力。

C.文章第⑦段以独特的意象——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来例证意象具有耐人咀嚼、余味无穷的审美意味。

D.文章的主体部分,采用层进式结构,从三个不同角度阐释了意象功能的具体表现,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4.下列选项中的意象,不属于本文所论述范围的一项是(3分)

A.屈原《离骚》中的“秋兰"。

B.沈从文《边城》中的“渡船”。

C.铁凝《哦,香雪》中的“铅笔盒"。

D.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鲨鱼”。

5.茹志娟《百合花》中的“百合花"这一意象具有多重功能,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大洪水

安石榴

松花江决堤了!起初,冲出来的水,可着街道那么宽,贴着地皮一条线平推,像有人赶着它们似的,吱吱跑——其实没有什么声音,但它的速度、气势,就仿佛配着声效一般,每个奔跑的人耳朵里都汹涌着轰隆隆的水声,也可能是心鼓猛烈的敲击声,或者是嗷嗷大叫的喊声,洪水可是眼瞅着就追来了。老丫儿和妈妈掉转头往回跑——她们本来是去看江水的,担忧嘛,每天都去看的。这天还没到江边呢,就跟着人群往回跑,刚跑了几步,水就追到了脚后跟。然后,水就没了脚脖子、腿肚子了。都在跑,在叫,有人大哭起来,就像遇到了鬼,乱得不成体统。这时候老丫儿看到爸爸迎面跑来,她并不知道爸爸怎么跑出来的,反正她看到的别人都是背影,爸爸却迎面而来,只有爸爸一个人迎面而来。爸爸一把抓起她,拉着妈妈跑回家,进了屋,把老丫儿放在炕上,水就跟着上炕了。就这么快。

老丫儿吓哭了。或者说这时候她才哭出声来。她连滚带爬跑到墙旮旯,后背抵进犄角,两只胳膊屈在胸前,小手儿抓挠着纠结在一起,浑身哆嗦,哇哇大哭。老丫儿九岁,又瘦又小,看起来也就六七岁的样子。小小的人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爸爸把八仙桌扔到炕上,猛地推了一把,让它靠在间壁墙上,妈妈爬上炕,抓起老丫儿把她放在八仙桌上。做这些的时候他们一句话都没说,就像是洪水一瞬间进屋,他们的配合和应对也是一瞬间就完成了。他们都没有哄哄哭闹着的老丫儿,他们什么都来不及,什么都顾不上。从洪水中拔出腿来爬上炕的时候,妈妈才低低地发出一声:“天呐!”

这一年是1932年8月7日,松花江边一个叫马家船口的地方。隔岸就是哈尔滨。这一年从7月开始,连续下了27天雨,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一度在街道上掀起十几米高的大浪。从此以后,历史留下了一个名词解释:哈尔滨大洪水。

不是没有防备,爸爸早就在房门前修砌了一座弧形小坝,还多灌了几个砂石草袋子预备着。小坝只有爸爸的膝盖高,最终洪水越过了它。此刻浪头消失,洪水与老丫儿家的炕持平。老丫儿的家是一块幸运之地,在一处高岗之上。这一片高岗与洪水在这一刻平衡下来,或者说进入对峙。没有人知道它就此停下脚步还是正蓄势待发。

那是个不眠之夜,老丫儿最后睡在了桌子上。爸爸妈妈加高了小坝,淘了一宿水。老丫儿早上醒来的时候还在桌子上,她看见炕上堆满杂物,屋里没有水了,留下黑兮兮的污迹。没有看到爸爸妈妈,她悄悄爬下桌子,站在窗台前向外看。

老丫儿吃了一惊。

窗外白茫茫一片,从前密密麻麻的房屋、街道、树木都不见了。几棵榆树的树冠黑乎乎地在水中荡悠着。老丫儿打了一个冷战,呆了一下,一时间恍惚起来,仿佛她来到了一个新地方——自己从来没到过的地方。她往前抽了神脖子,看清楚极远的地方,有几块木板木方从水中支棱出来,竖着或斜插天空。

爸爸拖着一只小船,蹚着齐腰深的水,向家门口走来。老丫儿喊,妈妈!妈妈擦着手从外屋进来,又马上反身出门,帮着爸爸把小船拖进屋里。

这是一条小木船,第一眼看起来还不错,的确是一条船。老丫儿坐过这样的小木船,曾经在爸爸的帮助下划过小木船。老丫儿走近小木船。船底一个狭长漏洞赫然入目,船壁上还有另外至少三个破洞。老丫儿突然洞悉了真相似的,指着破洞“哇"一声哭了。妈妈把她抱起,她扭脸睁大了眼睛看爸爸,泪珠像是受到一股力量的拥挤,一颗一颗迸发,成串滚落,两只眼睛似乎更黑更大了,它们直直地盯着爸爸,一动不动。爸爸说:“老丫儿别怕,爸爸一会儿就修好,给老丫儿修一个结结实实的小船!”老丫儿陡然减弱了哭声,眼睛还是不肯离开爸爸。

爸爸进里屋,从一个旧箱子中翻出来一团麻,又去厨房取来猪油,端来半盆石灰——爸爸笑了,对妈妈说:“我还怕找不到石灰呢,寻思别是早就使完了,一点儿没剩。"爸爸把麻撕开,放到盆里,兑上猪油,上手和。全都和匀了,他开始摔打。盆子里的东西起初平摊在盆底,粗糙、松散、破裂,摔着打着,它们逐渐凝聚,均匀,渐渐润泽,慢慢有了形。爸爸继续摔打它,它从扁圆形变成方块,再被压成长条,又团成球,就这样反反复复。然后,爸爸把它抓在手上,举起来,递到老丫儿跟前,说:“闻一闻,揪一块。”老丫儿凑上去,她闻到一股味道,可她并不知道那是什么味道,抓在手上又滑又腻,她一块儿也没能揪下来。爸爸呵呵笑出了声,回到小船前,把手中的东西捏成一根一根的长条,填充在那些狭长的破损和块状的漏洞里。他用一根木勺柄压实,全部压实之后,再重新填充。这一次,他没有用木勺压平,而是用手抹,不断地向外抹,一直抹到没有破洞的地方。然后他说:“妥了,嘎嘎结实,啥都不怕了!老丫儿你就说吧,想上哪儿爸爸划船带你去。"妈妈问:“能沾水吗”又自言自语,“许是不行吧"爸爸瞪了妈妈一眼,又看了看老丫儿的脸,说:“怎么不行好着呐!什么水啊火啊,它现在啥都不怕。”他洗了手,点燃一根烟,接过老丫儿,坐在一个矮凳上,爷儿俩一齐看着它。

那的确是一条船了,至少看起来是那样。

接下来的一整天,爸爸除了出门瞭水,回到家里就守在小船边抽烟。

几天之后,洪水退了些。

小船还在屋里。爸爸没用过它,从来就没用过它啊。

很多年以后,老太太讲起这个故事时总会说:“我家小船有双桨。我爸爸说了,老丫儿,双桨小船稳当,你想把它弄翻它都不翻。"

她从来不曾怀疑过爸爸的话。一辈子都没有。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拟声词“吱吱”既形象地写出了洪水的肆虐,又使人联想到众人如小鼠般仓皇奔跑呼喊的混乱。

B.“哈尔滨大洪水"是历史大事件,作者避开宏大的叙事,而是选择“老丫儿”的视角来叙事。

C.小说不惜笔墨写爸爸补船洞,意在表现爸爸的经验老道和他对老丫儿当时恐惧不安心理的安抚。

D.小说结尾老丫儿回忆当年爸爸说的一番话,寓意深刻,暗示了主旨,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善用细节来描摹人物,如“妈妈才低低地发出一声:‘天呐’”,真实地再现了母亲当时紧张慌乱的心理,形象真切可感。

B.小说善用简笔勾勒环境,如“窗外白茫茫一片,从前密密麻麻的房屋、街道、树木都不见了”,以悲凄的氛围烘托出人的无助。

C.小说人物语言充满浓郁的地域色彩,如“妥了,嘎嘎结实,啥都不怕了”,既体现了东北地区的语言特色,又使人物鲜活真实。

D.小说以老丫儿一家面对大洪水的心路历程为故事主线,以小写大,凸显自然灾害的巨大威力和人类在其面前极其渺小的屯旨。

8.“小木船”作为重要的意象,在小说中有丰富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5分)

9.小说开头三段有怎样的特点请从情节结构、叙述视角、表达效果的角度,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去上清三里,得麻叶洞。洞在麻叶湾,西为大岭,南为洪碧,东为云阳、枣核之支,北则枣核西垂。

初觅炬倩[注]导,亦俱以炬应,而无敢导者。曰:“此中有神龙。"或曰:“此中有精怪,非有法术者不能摄服。”余乃过前村,寄行李于人家,与顾仆各持束炬入。时村民之随至洞口数十人,皆莫能从。

余两人乃以足先入,历级转窦,递炬而下,数转至洞底。洞稍宽,可以侧身矫首,乃始以炬前向。其东西裂隙,俱无入处,直北有穴,低仅一尺,阔亦如之,然其下甚燥而平。乃先以炬入,后蛇伏以进,背磨腰贴,以身后耸,乃度此内洞之一关。其内裂隙既高,东西亦横亘,然亦无入处。又度第二关,其隘与低与前一辙,进法亦如之。既入,内层亦横裂,其西南裂者不甚深;其东北裂者,上一石坳,忽又纵裂而起,上穹下狭,高不见顶,至此石幻异形,肤理顿换,片窍俱灵。其西北之峡,渐入渐束,内夹一缝,不能容炬。转从东南之峡,仍下一坳,其底砂石平铺,如涧底洁溜,第干燥无水,不特免揭厉,且免沾污也。峡之东南尽处乱石轰驾若楼台层叠由其隙皆可攀跻而上。其上石窦一缕,直透洞顶,光由隙中下射,若明星钩月,可望而不可摘也。

由层石下,北循涧底入,其隘甚低,与外二关相似。又直北半里,洞分上下两层,涧底由东北去,上洞由西北登。时余所赍火炬已去其七,恐归途莫辨,乃由前道数转而穿二隘关,抵透光处,炬恰尽矣。穿窍而出,恍若脱胎易世。

洞外守视者,又增数十人,见余辈皆顶额称异,以为大法术人,且云:“前久侯以为必堕异吻,故余辈欲入不敢,欲去不能。兹安然无恙,非神灵摄服,安能得此!"余各谢之,曰:“吾守吾常,吾探吾胜耳,烦诸君久伫,何以致之!”然其洞但入处多隘,其中洁净干燥,余所见洞,俱莫能及,不知土人何以畏入乃尔!

(节选自徐霞客《麻叶洞天》)

材料二: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注]倩:请。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峡之东南A尽处B乱石C轰驾D若楼台E层叠F由其隙G皆可攀跻而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去,文中指距离,与《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的“去”意思相同。

B.特,文中指仅仅、只是,与《陈情表》中“诏书特下"的“特”意思相同。

C.赍,文中指拿着,与《孔雀东南飞》中“赍钱三百万"的“赍”意思不同。

D.殆,文中指大概,与《论语·为政》中“思而不学则殆"的“殆”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霞客未受村民思想影响,仍和仆人坚持探访山洞,最终领略到神奇优美的风光。

B.徐霞客在经过第一关时,发现那里的石头无论是形态还是纹理都与别处所见不同。

C.当地村民愚昧迷信,即使徐霞客安然无恙地从洞中出来,也不能改变他们的想法。

D.苏轼认为石钟山命名的依据之所以错误,是与世人习惯凭借主观去推断事情有关。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洞稍宽,可以侧身矫首,乃始以炬前向。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14.两则材料说明了相同的道理,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九日登梓州城①

杜甫

伊②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

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乾坤③醉眼中。

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注]①宝应元年(公元762年),诗人送好友严武到绵州,未几,徐知道作乱,因入梓州。②伊,发语词。③乾坤,诗中指朝廷。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中的“九日”,点明了时令为重阳节,登高与饮黄花酒是重阳习俗。

B.颔联将“异”与“同"对比,是为了突出诗人自己今不如昔的伤悲之情。

C.颈联将家庭不幸置于国家动荡背景之下,传达出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D.本诗虽是登高诗,但没有着意眼前景物的描写,而是侧重于情感的抒发。

16.尾联中的“意无穷”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唐太宗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联想到《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两句,既强调榜样的作用,又强调反思的意义。

(2)《过秦论》中,贾谊叙述秦国“致万乘之势"后确立霸主地位的一句是“___且在文末用“___”揭示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

(3)“雨"是古诗中的重要意象,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借“雨”来表达诗人愁绪的诗句有“和“___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走进四川博物院,《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正在展出。以《苏轼宦游图》为引,展览利用大量文物、图像和诗文串联起苏轼人生中的亮点。陕西凤翔是苏轼政治生涯的起点,他深入民间与百姓一起抗旱救灾,著名的“喜雨亭"凌虚台”皆有图文展示,生动直观。借助视频技术,西湖一角被“搬进"展厅,将苏轼两入杭州赈灾放粮、疏浚运河的故事A。“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了解苏轼在密州惩治盗贼、整顿军政的事迹后,观众重读这首词,内心激荡,豪情油然而生。“乌台诗案"后,苏轼接连被贬,远至海南岛,尽管极其艰苦,他仍泰然处之。头戴斗笠,脚穿木屐,双手撩起衣摆,明代朱之蕃所绘的这幅苏轼像轴,生动地再现了苏轼流放儋州时的生活图景,让不少观众对苏轼有了直观印象。四海飘零,苏轼却进入了创作的高峰。展览展出的明代许光祚书《记承天寺夜游》、清康熙款青花《后赤壁赋》笔筒等珍贵文物,均有苏轼创作的印记,苏轼影响之深远,不言自明。此外,展览还围绕苏轼的爱好专设了一个单元,穿行在展厅中,看苏轼纵情山水、饮茶品酒、制作美食,B的展品叙说着“此心安处是吾乡”。

宋代四川的产业兴旺,催生了文化昌明、人才辈出的局面。通过一件件文物展现出苏轼成长的时代风貌.让观众触动他丰盈的精神世界。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下列句子中的“让"与文中加点的“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一次。

B.几件事过手,渐觉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

C.他的微笑总是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温暖。

D.有些人真的往前冲,但又让别人挡住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扇子又称凉友,本是引风消暑之物,在历史长河中,悄然演绎成了独特的视觉符号:诸葛亮“羽扇纶巾"神机妙算、济公手摇蒲扇法力无边……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手中握有的扇子,成为其形象的标志性物件。①:友人之间相互赠扇,表达惺惺相惜的情谊;文人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抒写高雅的情趣;有的地方还有端午赠扇的习俗,更不用说戏曲、相声等曲艺形式借扇展现舞台艺术美。

扇有千百种,②这与漆染技艺下的“无法预计”之美息息相关。游客参与制作漆扇的技术门槛较低,只需将白色扇面置于调制好的色漆中,便能以漆为笔、以水为墨,一沉一提之间,大漆便在扇面上翩翩起舞,色彩交错随机而成,山川水影跃然纸上。最妙的是,不同的色漆搭配,辅以点、甩、弹、划等不同手法,叠加水流方向、着色速度等“一半天意、一半人为"的因素,造就了每把扇面纹路的独一无二。最后,在扇面上盖章或题字,留下回忆或寄寓期待,颇有一番趣味。

有人说,在漆扇流云变幻的制作过程中,可以悟到些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那些拿在手中、留在照片中的扇,可能不只是物质上的道具,③。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请结合第二段内容,给“漆扇技艺”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一中,徐霞客没有受制于村民,坚持探察神秘洞穴,从而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他的经历给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意象的运用,是加强叙事作品的诗化程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中国人对叙事学与诗学联姻所作出的贡献,它在叙事作品中的存在,往往成为行文的诗意浓郁和圆润光泽的突出标志。然而,意象的功能并非无限,它有醒目的功能,但对于过分炫目之处也须有所限制,求其醒目而不过分炫目,乃是发挥意象功能之道。一方面,意象可以点醒故事的精神。文章总是需要有一些才华焕发的光亮点的,在意象和非意象的相互间隔和节制中,以光亮点和非光亮点的疏密度,来控制叙事作品的审美色调、节奏和旋律。另一方面,叙事文学不能等同于写抒情诗,不能一味地堆砌意象。意象只不过是叙事过程中添加的要素,它的使用并非愈繁愈佳,而要讲究适度与自然。意象是故事的“眼睛”,而眼睛虽有神采,却不能代替五官的全部,更不能代替整个身躯。

②以点睛比喻以形传神,在中国自古及今的文学中已经形成传统,修养厚实的现代作家也深知其间妙处的。意象就是一种“点睛艺术”在叙事文学中的运用,它成为叙事过程中极为精彩、极有关键价值的笔墨。如果说,诗有“诗眼”,那么意象就可以成为“文眼”了。作为“文眼”,意象的功能又有何等具体的表现

③首先,意象作为“文眼”,它具有凝聚意义、凝聚精神的功能。意义在许多叙事之作中是不明白地说出来的,是渗透到行文的每一个细胞中的。叙事的过程既要表达意义,又要隐藏意义,使意义不是唾手拾得,而是细心解读方可得到。因而在意象别有意味地渗透于行文之时,意象可以作为意义的聚光点、意义的蓄水池,对作品的意义渗透进行有散有聚的调节,形成意义的聚散分合的体制。《聊斋志异》中的《婴宁》,它是以“笑"的意象作为“文眼”,而凝聚全文的精神和意义的,是为了突破束缚妇女的礼教规矩,而还原出自然人性和青春的魅力的。意象流的凝聚功能,使这篇文言小说异常强烈和充满诗意地成为青春的颂歌。

④意义一经凝聚,就会变得突出、集中和鲜明,积蓄为浓郁的审美滋味或强烈的审美撞击力。萧红的短篇小说《手》中“手"的意象,就具有强大的吸附力量,它在以象含意、以意拓象的复杂操作之间,广泛地关联着社会百态、心理感受,关联着城乡差别和教育制度等一系列问题,使意象运行的本身产生了某种凝聚意义的向心力。多重意义在这个独特的意象的凝聚下,互相交织,又互相撞击,在批评着社会,在怜悯着人生,其间所提供的心灵震撼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⑤其次,意象作为“文眼”,它具有疏通行文脉络、贯串叙事结构的功能。叙事作品往往是以情节或非情节的跳跃性思路,作为行文的线索的。在情节与情节的转换之间,设置一个意象,可以使转换不流于生硬简陋,而在从容转换中蕴含着审美意味。在情节或非情节的跳跃之间,如果也能设计一个意象,跳跃就会变得更加潇洒,甚至产生一点蒙太奇的效果。而且由于同一意象在纷纭复杂的情节或非情节线索之中,别具匠心地重复出现,就可能造成有若诗歌中同一语句、意象反复出现的回环复沓的旋律波动。意象的重复出现也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重复中的反重复,在物象的重现之中包含着意义的增添和递进,这就有助于形成行文脉络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发挥意象在贯串叙事结构和疏通行文脉络方面的功能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而且存在着巨大的探索和创新的可能性。

⑥其三,意象作为“文眼”,它还具有保存审美意味、强化作品的耐读性的功能。叙事文学积蓄和保存审美意味的手段甚多,比如成功的人物性格、深刻的人生哲理、独特的生活细节,都可以从各自的角度积存审美意味的。但意象的积存效能又有其独到之处,一个或独特、或别致、或精彩、或铮亮的意象,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综合性,综合着物象和意义、综合着细节和哲理,由这种综合方式对审美意味加以积存,就更有效地达到耐人咀嚼、余味无穷的效果。

⑦《西游记》中套在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作为一个独特的意象,跟随着十万八千里、八十一难的全过程,它隐喻在追求真理与完成事业的艰难困苦中,由约束而到达自由境界的心灵历程,其意蕴之深邃是非常耐人寻味的。甚至可以说,许多人寻味了多少年还没有寻味透,还需要以求真求深的精神进一步地寻味。

⑧意象之所以有耐读性,有保存审美意味的功能,还在于它们中的不为少数,与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典故或掌故,被用为意象,又在叙事文学中加以丰富或变形,生发出雅趣,生发出反讽。于是有修养的读者在咀嚼一个意象之时,仿佛在翻阅一部文化史的某些篇章,而且是经过审美点化的文化史篇章。

⑨意象作为中华民族极有光彩和特色的叙事方式和谋略,从历史的深处走出来,接受了时代的考验和询问,在融合外来的现代思潮和叙事经验中,丰富了自己的形态,深化和更新了原意象的含义,创造了新的意象组织形式和意义形态,从而焕发出更加璀璨的神采了。意象叙事在其历史进化中,已经具备民族思维的优势和时代思维的优势,它使叙事作品诗化和精致化的生命力是难以磨灭的。

(摘编自杨义《中国叙事学·意象篇》)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叙事作品中的意象,往往是作品行文的诗意浓郁和圆润光泽的突出标志。

B.发挥意象功能的方法,是限制其过分炫目之处,求其醒目而不过分炫目。

C.叙事作品中的意象,只是添加的要素,使用不能过多,要适度自然贴切。

D.我们在咀嚼典故意象时,如同在翻阅经过了审美点化的文化史某些篇章。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叙事作品中意象的运用,是一种“点睛艺术”,意象是叙事过程中精彩而又有价值的“文眼”。

B.因为意象所凝聚的意义需要我们细心地加以解读,所以叙事中既要表达又要隐藏意象的意义。

C.在情节与情节之间,情节与非情节之间,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意象,使之从容转换或潇洒跳跃。

D.行文脉络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可以借助物象在重复出现中所包含的意义的增添和递进来形成。

3.下列关于本文的论证,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③段运用类比论证和举例论证方法,形象而具体地论述了意象具有凝聚意义、凝聚精神的功能。

B.文章第④段例举“手"的意象,是为了论述叙事性作品中的意象都有浓郁的审美滋味和强烈的审美撞击力。

C.文章第⑦段以独特的意象——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来例证意象具有耐人咀嚼、余味无穷的审美意味。

D.文章的主体部分,采用层进式结构,从三个不同角度阐释了意象功能的具体表现,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4.下列选项中的意象,不属于本文所论述范围的一项是(3分)

A.屈原《离骚》中的“秋兰"。

B.沈从文《边城》中的“渡船”。

C.铁凝《哦,香雪》中的“铅笔盒"。

D.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鲨鱼”。

5.茹志娟《百合花》中的“百合花"这一意象具有多重功能,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论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论述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范围,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及题干涉及的篇目,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D.“我们在咀嚼典故意象时,如同在翻阅经过了审美点化的文化史某些篇章”错,原文“有修养的读者在咀嚼一个意象之时,仿佛在翻阅一部文化史的某些篇章,而且是经过审美点化的文化史篇章"是说“有修养的读者”,选项扩大范围。

故选D。

(2)B.“因为意象所凝聚的意义需要我们细心地加以解读,所以叙事中既要表达又要隐藏意象的意义"因果倒置,原文是说“叙事的过程既要表达意义,又要隐藏意义,使意义不是唾手拾得,而是细心解读方可得到”。

故选B。

(3)A.“文章第③段运用类比论证"错,没有使用类比论证,“意象可以作为意义的聚光点、意义的蓄水池”是比喻论证。

B.“是为了论述叙事性作品中的意象都有浓郁的审美滋味和强烈的审美撞击力"错,是为了论证“意义一经凝聚,就会变得突出、集中和鲜明,积蓄为浓郁的审美滋味或强烈的审美撞击力”。

C.正确。

D.“采用层进式结构"错,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其次……其三……”采用并列式结构,从三个不同角度阐释了意象功能的具体表现。

故选C。

(4)本文所论述的范围是中国叙事文学中的意象的运用。

A.《离骚》是抒情诗,不是叙事文学。

故选A。

(5)①材料说“意象作为‘文眼’,它具有凝聚意义、凝聚精神的功能”,“百合花”是新媳妇新婚被子上的图案,新媳妇愿意将新婚被子借给我们,小通讯员牺牲,百合花被子盖在小通讯员身上,“百合花"凝聚了军民的深厚情谊,展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主题。

②材料说“意象作为‘文眼’,它具有疏通行文脉络、贯串叙事结构的功能”,小说以“百合花"为线索,“百合花”体现了行文脉络,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情节,结构上前后呼应。

③材料说“意象作为‘文眼’,它还具有保存审美意味、强化作品的耐读性的功能”,“百合花”体现了新媳妇善良和腼腆,象征了人性美和人情美,烘托出小通讯员形象,具有审美趣味,可读性强。

答案:

(1)D

(2)B

(3)C

(4)A

(5)①“百合花"凝聚了军民的深厚情谊,展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主题。

②“百合花”体现了行文脉络,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情节,结构上前后呼应。

③“百合花"体现了新媳妇善良和腼腆,烘托出小通讯员形象,具有审美趣味,可读性强。

【点评】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

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大洪水

安石榴

松花江决堤了!起初,冲出来的水,可着街道那么宽,贴着地皮一条线平推,像有人赶着它们似的,吱吱跑——其实没有什么声音,但它的速度、气势,就仿佛配着声效一般,每个奔跑的人耳朵里都汹涌着轰隆隆的水声,也可能是心鼓猛烈的敲击声,或者是嗷嗷大叫的喊声,洪水可是眼瞅着就追来了。老丫儿和妈妈掉转头往回跑——她们本来是去看江水的,担忧嘛,每天都去看的。这天还没到江边呢,就跟着人群往回跑,刚跑了几步,水就追到了脚后跟。然后,水就没了脚脖子、腿肚子了。都在跑,在叫,有人大哭起来,就像遇到了鬼,乱得不成体统。这时候老丫儿看到爸爸迎面跑来,她并不知道爸爸怎么跑出来的,反正她看到的别人都是背影,爸爸却迎面而来,只有爸爸一个人迎面而来。爸爸一把抓起她,拉着妈妈跑回家,进了屋,把老丫儿放在炕上,水就跟着上炕了。就这么快。

老丫儿吓哭了。或者说这时候她才哭出声来。她连滚带爬跑到墙旮旯,后背抵进犄角,两只胳膊屈在胸前,小手儿抓挠着纠结在一起,浑身哆嗦,哇哇大哭。老丫儿九岁,又瘦又小,看起来也就六七岁的样子。小小的人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爸爸把八仙桌扔到炕上,猛地推了一把,让它靠在间壁墙上,妈妈爬上炕,抓起老丫儿把她放在八仙桌上。做这些的时候他们一句话都没说,就像是洪水一瞬间进屋,他们的配合和应对也是一瞬间就完成了。他们都没有哄哄哭闹着的老丫儿,他们什么都来不及,什么都顾不上。从洪水中拔出腿来爬上炕的时候,妈妈才低低地发出一声:“天呐!”

这一年是1932年8月7日,松花江边一个叫马家船口的地方。隔岸就是哈尔滨。这一年从7月开始,连续下了27天雨,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一度在街道上掀起十几米高的大浪。从此以后,历史留下了一个名词解释:哈尔滨大洪水。

不是没有防备,爸爸早就在房门前修砌了一座弧形小坝,还多灌了几个砂石草袋子预备着。小坝只有爸爸的膝盖高,最终洪水越过了它。此刻浪头消失,洪水与老丫儿家的炕持平。老丫儿的家是一块幸运之地,在一处高岗之上。这一片高岗与洪水在这一刻平衡下来,或者说进入对峙。没有人知道它就此停下脚步还是正蓄势待发。

那是个不眠之夜,老丫儿最后睡在了桌子上。爸爸妈妈加高了小坝,淘了一宿水。老丫儿早上醒来的时候还在桌子上,她看见炕上堆满杂物,屋里没有水了,留下黑兮兮的污迹。没有看到爸爸妈妈,她悄悄爬下桌子,站在窗台前向外看。

老丫儿吃了一惊。

窗外白茫茫一片,从前密密麻麻的房屋、街道、树木都不见了。几棵榆树的树冠黑乎乎地在水中荡悠着。老丫儿打了一个冷战,呆了一下,一时间恍惚起来,仿佛她来到了一个新地方——自己从来没到过的地方。她往前抽了神脖子,看清楚极远的地方,有几块木板木方从水中支棱出来,竖着或斜插天空。

爸爸拖着一只小船,蹚着齐腰深的水,向家门口走来。老丫儿喊,妈妈!妈妈擦着手从外屋进来,又马上反身出门,帮着爸爸把小船拖进屋里。

这是一条小木船,第一眼看起来还不错,的确是一条船。老丫儿坐过这样的小木船,曾经在爸爸的帮助下划过小木船。老丫儿走近小木船。船底一个狭长漏洞赫然入目,船壁上还有另外至少三个破洞。老丫儿突然洞悉了真相似的,指着破洞“哇"一声哭了。妈妈把她抱起,她扭脸睁大了眼睛看爸爸,泪珠像是受到一股力量的拥挤,一颗一颗迸发,成串滚落,两只眼睛似乎更黑更大了,它们直直地盯着爸爸,一动不动。爸爸说:“老丫儿别怕,爸爸一会儿就修好,给老丫儿修一个结结实实的小船!”老丫儿陡然减弱了哭声,眼睛还是不肯离开爸爸。

爸爸进里屋,从一个旧箱子中翻出来一团麻,又去厨房取来猪油,端来半盆石灰——爸爸笑了,对妈妈说:“我还怕找不到石灰呢,寻思别是早就使完了,一点儿没剩。"爸爸把麻撕开,放到盆里,兑上猪油,上手和。全都和匀了,他开始摔打。盆子里的东西起初平摊在盆底,粗糙、松散、破裂,摔着打着,它们逐渐凝聚,均匀,渐渐润泽,慢慢有了形。爸爸继续摔打它,它从扁圆形变成方块,再被压成长条,又团成球,就这样反反复复。然后,爸爸把它抓在手上,举起来,递到老丫儿跟前,说:“闻一闻,揪一块。”老丫儿凑上去,她闻到一股味道,可她并不知道那是什么味道,抓在手上又滑又腻,她一块儿也没能揪下来。爸爸呵呵笑出了声,回到小船前,把手中的东西捏成一根一根的长条,填充在那些狭长的破损和块状的漏洞里。他用一根木勺柄压实,全部压实之后,再重新填充。这一次,他没有用木勺压平,而是用手抹,不断地向外抹,一直抹到没有破洞的地方。然后他说:“妥了,嘎嘎结实,啥都不怕了!老丫儿你就说吧,想上哪儿爸爸划船带你去。"妈妈问:“能沾水吗”又自言自语,“许是不行吧"爸爸瞪了妈妈一眼,又看了看老丫儿的脸,说:“怎么不行好着呐!什么水啊火啊,它现在啥都不怕。”他洗了手,点燃一根烟,接过老丫儿,坐在一个矮凳上,爷儿俩一齐看着它。

那的确是一条船了,至少看起来是那样。

接下来的一整天,爸爸除了出门瞭水,回到家里就守在小船边抽烟。

几天之后,洪水退了些。

小船还在屋里。爸爸没用过它,从来就没用过它啊。

很多年以后,老太太讲起这个故事时总会说:“我家小船有双桨。我爸爸说了,老丫儿,双桨小船稳当,你想把它弄翻它都不翻。"

她从来不曾怀疑过爸爸的话。一辈子都没有。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拟声词“吱吱”既形象地写出了洪水的肆虐,又使人联想到众人如小鼠般仓皇奔跑呼喊的混乱。

B.“哈尔滨大洪水"是历史大事件,作者避开宏大的叙事,而是选择“老丫儿”的视角来叙事。

C.小说不惜笔墨写爸爸补船洞,意在表现爸爸的经验老道和他对老丫儿当时恐惧不安心理的安抚。

D.小说结尾老丫儿回忆当年爸爸说的一番话,寓意深刻,暗示了主旨,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善用细节来描摹人物,如“妈妈才低低地发出一声:‘天呐’”,真实地再现了母亲当时紧张慌乱的心理,形象真切可感。

B.小说善用简笔勾勒环境,如“窗外白茫茫一片,从前密密麻麻的房屋、街道、树木都不见了”,以悲凄的氛围烘托出人的无助。

C.小说人物语言充满浓郁的地域色彩,如“妥了,嘎嘎结实,啥都不怕了”,既体现了东北地区的语言特色,又使人物鲜活真实。

D.小说以老丫儿一家面对大洪水的心路历程为故事主线,以小写大,凸显自然灾害的巨大威力和人类在其面前极其渺小的屯旨。

8.“小木船”作为重要的意象,在小说中有丰富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5分)

9.小说开头三段有怎样的特点请从情节结构、叙述视角、表达效果的角度,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了解文本内容,再判断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小说的艺术特色,再判断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中意象丰富意蕴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分析作答。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题目要求,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答。

【解答】(1)C.“意在表现爸爸的经验老道"错误。小说详细描写爸爸补船洞的过程,表现爸爸的经验老道,过于强调了爸爸的技术层面,而实际上,展现了他在困难时刻的冷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他对老丫儿的安慰和保护,以及家庭成员之间在危机中的相互支持。

故选C。

(2)D.“凸显自然灾害的巨大威力和人类在其面前极其渺小的主旨”错误。虽然小说确实描绘了大洪水的破坏力以及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性,但是小说的主旨并不仅仅是凸显这些。而是要更多地展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面对困境时的团结与坚韧,以及父亲对女儿的爱与保护。父亲修复破船的情节象征着人类在逆境中的创造性和生存意志,而非仅仅强调人类的无力。

故选D。

(3)“小木船"是小说的意象,其意蕴主要有:

①在大洪水的背景下,尽管船身破烂,但它经过父亲修补后,结结实实,成为了家庭成员逃离洪水、对抗洪水灾难的载体和工具。

②小木船的修补,不仅是物理上的修补,更是情感上的修补,它更多地展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面对困境时的团结与坚韧,以及父亲对女儿及家人的爱与保护。

③父亲为了女儿的安全和安心,不仅修补了小木船,还承诺给女儿一个结实的小船,文章结尾“我爸爸说了,老丫儿,双桨小船稳当,你想把它弄翻它都不翻”可知,小木船已经有了象征义,“小船"象征着一家三口的情感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不放弃,“她从来不曾怀疑过爸爸的话。一辈子都没有”可知,老丫儿内心对父亲的无比信任。

(4)①从情节结构看,小说以松花江决堤,洪水迅速侵袭为开端,立即建立起一种紧张的氛围。这种突如其来的灾难性事件立刻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设置了整个故事的背景和基调。第四段中“这一年是1932年8月7日,松花江边……从此以后,历史留下了一个名词解释:哈尔滨大洪水。"可知与第四段的背景交代照应,随着洪水的逼近,人物的行动变得迅速而本能,如老丫儿和妈妈的逃跑,以及爸爸的出现和采取的措施,可知引出下文情节,使文章结构严谨完整。

②从叙述视角看,结合文末“很多年以后,老太太讲起这个故事时”可知,通过老丫儿的视角,读者能够感受到洪水来临的紧迫感和恐惧。这种儿童视角让灾难的描写更加真实、直观,同时也增添了一份纯真与无助的情感。

③从表达效果看,“松花江决堤了!起初,冲出来的水,可着街道那么宽,贴着地皮一条线平推……"开头三段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快速的节奏,有效地传达了故事的紧迫性和人物的内心活动,使得小说开头充满了紧张、恐惧和绝望的情绪,这种强烈的情绪渲染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灾难带来的冲击。

答案:

(1)C

(2)D

(3)①“小木船”是一家人面对洪灾时,所找到和修复的救生工具。

②“小木船"是情感载体,承载着父亲中对家人的关爱和责任。

③“小木船”象征着亲情和希望,映射人物内心的信念和坚持。

(4)①从情节结构看,小说开篇入题,与第四段的背景交代照应,并引出下文情节,使文章结构严谨完整。

②从叙述视角看,结合文末“很多年以后,老太太讲起这个故事时”,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老丫儿”的视角来叙事。

③从表达效果看,描写大洪水突袭而来时的迅猛气势和人们仓皇奔逃的慌乱情景,营造了紧张氛围,给人以强烈震撼。

【点评】文学类选择题解答步骤:

第一步:细读选项,抓关键。

此类题4个选项,答题区域涉及文本的各个角落,因此需要仔细阅读选项,把握选项中的部分关键词语,给第二步打好基础。

第二步:精准定位,找区间。

根据选项中的关键性词语,迅速浏览文本,找与之匹配的关键词,从而确定选项的答题区间。

第三步两相比较,问三问。

两相比较就是把选项和相关区域的原文进行比较,在具体比较时可以“问三问":选项有没有篡改内容,有没有混淆逻辑,有没有主观臆想;是否篡改了原文中表范围、程度、时间等的内容;是否混淆了原文中几个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原文中有没有此类信息。选项命制时加入了命题者的臆想,主观臆想的选项内容往往是无中生有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去上清三里,得麻叶洞。洞在麻叶湾,西为大岭,南为洪碧,东为云阳、枣核之支,北则枣核西垂。

初觅炬倩[注]导,亦俱以炬应,而无敢导者。曰:“此中有神龙。”或曰:“此中有精怪,非有法术者不能摄服。"余乃过前村,寄行李于人家,与顾仆各持束炬入。时村民之随至洞口数十人,皆莫能从。

余两人乃以足先入,历级转窦,递炬而下,数转至洞底。洞稍宽,可以侧身矫首,乃始以炬前向。其东西裂隙,俱无入处,直北有穴,低仅一尺,阔亦如之,然其下甚燥而平。乃先以炬入,后蛇伏以进,背磨腰贴,以身后耸,乃度此内洞之一关。其内裂隙既高,东西亦横亘,然亦无入处。又度第二关,其隘与低与前一辙,进法亦如之。既入,内层亦横裂,其西南裂者不甚深;其东北裂者,上一石坳,忽又纵裂而起,上穹下狭,高不见顶,至此石幻异形,肤理顿换,片窍俱灵。其西北之峡,渐入渐束,内夹一缝,不能容炬。转从东南之峡,仍下一坳,其底砂石平铺,如涧底洁溜,第干燥无水,不特免揭厉,且免沾污也。峡之东南尽处乱石轰驾若楼台层叠由其隙皆可攀跻而上。其上石窦一缕,直透洞顶,光由隙中下射,若明星钩月,可望而不可摘也。

由层石下,北循涧底入,其隘甚低,与外二关相似。又直北半里,洞分上下两层,涧底由东北去,上洞由西北登。时余所赍火炬已去其七,恐归途莫辨,乃由前道数转而穿二隘关,抵透光处,炬恰尽矣。穿窍而出,恍若脱胎易世。

洞外守视者,又增数十人,见余辈皆顶额称异,以为大法术人,且云:“前久侯以为必堕异吻,故余辈欲入不敢,欲去不能。兹安然无恙,非神灵摄服,安能得此!”余各谢之,曰:“吾守吾常,吾探吾胜耳,烦诸君久伫,何以致之!"然其洞但入处多隘,其中洁净干燥,余所见洞,俱莫能及,不知土人何以畏入乃尔!

(节选自徐霞客《麻叶洞天》)

材料二: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注]倩:请。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峡之东南A尽处B乱石C轰驾D若楼台E层叠F由其隙G皆可攀跻而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去,文中指距离,与《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的“去"意思相同。

B.特,文中指仅仅、只是,与《陈情表》中“诏书特下”的“特"意思相同。

C.赍,文中指拿着,与《孔雀东南飞》中“赍钱三百万”的“赍"意思不同。

D.殆,文中指大概,与《论语·为政》中“思而不学则殆”的“殆"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霞客未受村民思想影响,仍和仆人坚持探访山洞,最终领略到神奇优美的风光。

B.徐霞客在经过第一关时,发现那里的石头无论是形态还是纹理都与别处所见不同。

C.当地村民愚昧迷信,即使徐霞客安然无恙地从洞中出来,也不能改变他们的想法。

D.苏轼认为石钟山命名的依据之所以错误,是与世人习惯凭借主观去推断事情有关。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洞稍宽,可以侧身矫首,乃始以炬前向。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14.两则材料说明了相同的道理,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

【解答】(1)“峡之东南尽处"连在一起,做句前状语,B处断开;“乱石轰驾”主谓结构完整,意思是“乱石高累(纷杂重叠)”,D处断开;“若”作谓语,“楼台层叠"作宾语,宾语后F处断。句意:裂谷东南的尽头,乱石高累,像楼台一样重叠,从它的缝隙都可以攀登而上。

故选BDF。

(2)B.错误。“特”,仅仅、只是;特地。句意:不只是免得提起衣裳;朝廷又特地颁下诏书。

故选B。

(3)B.“徐霞客在经过第一关时"错误。根据原文“又度第二关,……既入,内层亦横裂,其西南裂者不甚深;……至此石幻异形,肤理顿换,片窍俱灵”可知,应该“第二关"。

故选B。

(4)①“稍”,逐渐;“矫首”,抬头;“以”,拿。译文:(麻叶)洞逐渐变得宽敞,可以侧身抬头看了,(我们)才开始拿着火把前进。

②“乃”,竟然;“考击”,考证;“其实”,那事情真相。译文:然而浅薄的人,竟然用斧头敲击石头来考证(石钟山)名字的由来,自认为得到了它命名的真相。

(5)①材料一“余乃过前村,……与顾仆各持束炬入。时村民之随至洞口数十人,皆莫能从”可知,我们拿火炬进入洞中亲自去查看,二村民们只在洞口不敢进去。“然其洞但入处多隘,其中洁净干燥,余所见洞,俱莫能及,不知土人何以畏入乃尔"可知,我们进入洞中查看,所得到的是洞中的真实情况,而村民们主要是信了“曰:‘此中有神龙。’或曰:‘此中有精怪,非有法术者不能摄服。’”这些传闻,让这些传闻束缚住了自己,所以遇事不要盲从。

②材料二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指出在缺乏实际证据的情况下做出判断是不合理的,不轻信盲从他人观点。它鼓励人们要亲自去考察,去实践,不要轻易相信传闻或凭空臆测。

所以两则材料说明的共同的道理是:①不轻信盲从他人观点;②亲自实践,探求真相。

答案:

(1)BDF

(2)B

(3)B

(4)①(麻叶)洞逐渐变得宽敞,可以侧身抬头看了,(我们)才开始拿着火把前进。

②然而浅薄的人,竟然用斧头敲击石头来考证(石钟山)名字的由来,自认为得到了它命名的真相。

(5)①不轻信盲从他人观点;②亲自实践,探求真相。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距离上清洞三里,有一个麻叶洞。该洞在麻叶湾,西面是大岭,南面是洪碧山,东面是云阳山和枣核岭的支脉,北面则是枣核岭的西麓。

开始寻找火炬请向导,也都是答应提供火炬,而没有敢做向导的。有人说:“这里面有一只神龙。”也有人说:“这里面有妖精鬼怪,若不是有法术的人,是不能震住(它们)的。"我于是去前面的村庄,把行李存放在他家,与家仆各拿一个火把进入洞中。当时跟着到洞口的村民有几十个人,都没人敢跟随(我们进洞的)。

我们二人就把脚先探进,踏着一级一级的石阶入洞中,传递着火炬下去,转了很多个弯儿到洞底。洞逐渐变得宽敞了,可以侧身抬头看了,(我们)才开始拿着火把前进。那洞东面西面的裂缝,都没有进口,正北有个洞孔,低得只有一尺高,宽也是这样,然而它的下面很干燥而且平坦。我们就先把火把放进去,然后像蛇一样匍匐前进,背部擦着洞壁,腰部贴着地面,身体向后翘起(用力),才度过这个里洞的第一关。它那里面的裂缝已高了,东西也贯通了,然而也没有进去的地方。又过了第二关,它的狭窄与低矮和前一关一样,进入的办法也同前面进去的方法。进去之后,(洞壁的)里层也有横向裂缝,那西南裂的地方不很深;那东北裂的地方上面有一个凹陷的石洞,猛地又纵向裂开,上高下窄,高不见顶,到这里石头幻化出怪形,纹理(也)顿时改变,(仿佛)每一小块儿都具有灵性。那西北的裂谷,渐入渐窄,里面只是夹着一条石缝了,不能容纳下火炬。(就)转而去东南的裂谷,仍然下了一个石洞,它的地面平铺着沙石,像涧底一样洁净光滑,只是干燥没水,不只是不用提起衣裳,而且避免了弄脏。裂谷东南的尽头,乱石高累,像楼台一样重叠,从它的缝隙都可以攀登而上。那上面有石孔一线,一直透到洞顶,光线从缝隙中往下照射,像明星弯月,可以远望而不可以摘取啊。

从叠石的下面,涧底通向南面,覆盖的石头压得很低,和外面的两关很相似。再向北行半里,洞穴分为上下两层,涧底从东北方向流去,而上层的洞穴则需从西北方向攀登进入。当时我携带的火把已经消耗了大部分(大约七成),担心返回时无法辨别道路,于是沿着来时的路多次转弯穿过了两个狭窄的关卡,抵达了一个有光线透入的地方,这时火把恰好用完。从洞穴的缝隙中钻出,感觉就像重生换了个世界一样。

洞外守候观看的人,又增加了几十个,他们看到我们(从洞里出来)都惊讶得用双手合十,放在额头上,表达他们的惊奇和尊敬。都认为(我们)是拥有神奇法术的人,并且说:“刚才久等以为(你们)一定落入怪物之口,所以我等想进不敢进,想离离不开;现在安然无恙,若不是神灵保佑,怎么能这样!”我分别答谢他们,说:“我做我想做的事,我探我的胜境罢了,烦劳各位(在这里)久立,怎么才能表达我的歉意呢!"然而那洞只是入口的地方多狭隘,那里面(则)洁净干燥,我所见过的洞,(在这一点上)都赶不上(它),不知当地人为什么害怕进洞到了如此的地步!

材料二:

凡事如果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象去判断事情的有无,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点评】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九日登梓州城①

杜甫

伊②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

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乾坤③醉眼中。

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注]①宝应元年(公元762年),诗人送好友严武到绵州,未几,徐知道作乱,因入梓州。②伊,发语词。③乾坤,诗中指朝廷。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中的“九日”,点明了时令为重阳节,登高与饮黄花酒是重阳习俗。

B.颔联将“异”与“同"对比,是为了突出诗人自己今不如昔的伤悲之情。

C.颈联将家庭不幸置于国家动荡背景之下,传达出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D.本诗虽是登高诗,但没有着意眼前景物的描写,而是侧重于情感的抒发。

16.尾联中的“意无穷”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解答】(1)B.“是为了突出诗人自己今不如昔的伤悲之情"错误。颔联“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意思是:以前我们在一起追欢取乐,同去远方,现在我们都已老迈,筋力衰减,尽管在重阳节这一天,我们仍然像从前一样,远望着天地间的草木,寄托着各自无尽的思念。颔联将“异"与“同”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年老体衰之悲。

故选B。

(2)①首联“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回顾了自己年轻时饮酒赏菊的欢乐时光,而现在已是白发老人,今昔对比,表达了年老体衰之悲。

②颈联“弟妹悲歌里,乾坤醉眼中”写出了家中的亲人离散,居无定所,朝廷动荡,忧虑国家,表现了诗人与家人分别的哀痛之情。

③尾联中“兵戈与关塞"直接指向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痛恨。

④题目“九日登梓州城”及注解“徐知道作乱,因入梓州"可知战乱频发,社会动荡,在此大背景下,作为一位流亡诗人,身不由己,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的愁情。

答案:

(1)B

(2)①年老体衰之悲;②亲人离散之苦;③战争不息之痛;④羁旅他乡之愁。

【点评】理解诗歌的方法: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唐太宗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联想到《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两句,既强调榜样的作用,又强调反思的意义。

(2)《过秦论》中,贾谊叙述秦国“致万乘之势"后确立霸主地位的一句是“___且在文末用“___”揭示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

(3)“雨"是古诗中的重要意象,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借“雨”来表达诗人愁绪的诗句有“和“___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重点字:焉)

(2)序八州而朝同列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重点字:施)

(3)小楼一夜听春雨夜阑卧听风吹雨(巴山夜雨涨秋池/昨夜雨疏风骤/梧桐更兼细雨)(重点字:阑)

【点评】《过秦论》名句辑录:

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式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统一并统治天下的语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句子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3.最能揭示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4.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外采取了一系列文治武攻之举措。在南方: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在北方: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5.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走进四川博物院,《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正在展出。以《苏轼宦游图》为引,展览利用大量文物、图像和诗文串联起苏轼人生中的亮点。陕西凤翔是苏轼政治生涯的起点,他深入民间与百姓一起抗旱救灾,著名的“喜雨亭”“凌虚台"皆有图文展示,生动直观。借助视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