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禄丰县一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禄丰县一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禄丰县一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禄丰县一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禄丰县一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禄丰县一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代宫廷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促成音乐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唐朝A.政治军事实力的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2.清初,中央设礼部和理藩院,负责接待藩邦、属国或外国贡使,处理一切“夷务”;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门办理对西方各国的交涉及各项洋务;《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反映了A.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C.学习西方逐渐成为共识 D.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3.英国议会于1721年通过法案.“禁止使用或者穿戴印或者染的平纹织布(棉料),不管是在英国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生产的",以平息毛纺织制造商的愤怒,但棉毛麻混纺被认为属于呢绒业的分支而并未禁止。这一禁令A.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到来 B.使毛纺织业得以飞速发展C.遏制了商业资本的兴起 D.受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4.1894年,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正式出版。在该书中,郑观应认为,中国传统的思想视工商为牟利之贱业,“但有困商之虐政,并无护商之良法,虽欲商务之兴,安可得哉?”郑观应意在A.批判重农抑商政策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发展本国资本主义 D.颠覆中国传统的夷夏之辨5.面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胡佛这样告诉他的秘书:“我们在萧条时期所遇到的困难,百分之九十是由恐惧引起的。”这反映出A.恐惧引起经济危机 B.政府不愿意承担反危机责任C.经济危机程度较轻 D.政府未看到经济危机的严重6.下表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一部分官督商办企业。由此可以判断洋务运动A.有力地维护了清政府的经济利益 B.促进了中国近代商业发展C.一定程度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未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进程7.在古罗马,凡是根据公民法得不到保护的所有权,可请求裁判官予以保护。依此取得事实所有权的人可享受所有权人的一切权利。这一规定A.削夺了贵族的特权 B.赋予裁判官立法权C.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D.给予外邦人公民权8.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董仲舒的这些思想A.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B.摆脱了传统“家国一体”观念束缚C.意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D.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9.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10.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在位)生性犹豫,遇事很难作出决断。内阁大臣遇事时,往往先由主要大臣聚会商讨,形成一致看法后再在女王召集的内阁会议上提交女王批准。这一议事流程A.表明国王已经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框架C.实质是内阁与国王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D.体现了责任内阁制的逐步形成11.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B.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思想D.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12.如图是1953年的宣传画《建政权,选好人》。这一作品反映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农民获得了平等选举权C.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推进 D.基层民主政治日益完善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以考试来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初沿用唐制,进士科主要以诗赋取士。宋仁宗时,范仲淹以参知政事主持改革,要求在录取进士时把策论和经学放在首位,以打破考生在试题中可以追求文辞的华丽和形势的完美,脱离为官所需的行政能力。殿试在唐代并未形成定制,也没有出现齐备的条法规范。宋太祖时殿试成为常制,加在省试之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最终使北宋形成了地方“发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为了保证科举的公正性,避免世家权贵的干扰,杜绝公荐请托之风,宋太宗时又实行了“锁院”制度。宋真宗景德二年开始在殿试中实行誉录,即在收卷后,由专人誉写试卷副本,考官根据副本评阅定等。——摘编自刘术永《略论宋代科举制度的新变化》材料二1870年改革规定高级文官的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必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和辅助文字等5门;选考科目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数学和自然等11门。从内容可以看出,高级文官的考试以人文科学为主,以基础理论为主,与担任文官职务具有实际价值的社会学、公共行政学不在考试范围之内;作为选考科目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均为一般的基础知识,与担任高级文官几乎无直接关系。——摘编自洪忠杰《试析19世纪中叶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不彻底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科举制度的新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70年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考试内容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与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对现代国家选拔人才的启示。14.(20分)治国理政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关注的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人口真多呀)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子曰:“富之。”冉有曰:“既富矣,又何加焉?”子曰:“教之。”材料二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管子治国》(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治国理政思想,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其目的。(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治国理政思想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据材料“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等信息可知,统治阶级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营造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故D选项正确;唐朝政治军事实力强大与音乐出现融合不同地域文化分格没有直接关系,故A选项错误;秦统一后,百家争鸣局面逐渐结束,故B选项错误;材料所述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而不是现实统治的需要,故C选项错误。2、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设置专门的涉外机构处理和洋人的事务,说明清政府被纳入近代外交体系之中,天朝上国的观念遭到冲击,A正确;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C排除;《辛丑条约》属于战败签订的条款,与国家主权意识无关,D排除。故选A。3、A【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这一禁令并未禁止“棉毛麻混纺”,且禁止外国棉布的进口,扩大了本国市场,这就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到来,故答案为A项;B项表述与18世纪英国经济发展史实不符,排除;当时商业资本已经兴起,排除C项;这一禁令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排除D项。4、C【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郑观应的思想主张置于甲午中日战争、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思考。作为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其主张通过“护商”“兴商”来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C项正确;题目所问为目的,而A项是途径不是目的,排除;郑观应属于早期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思想有着原则上的区别,B项错误,排除;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5、D【解析】

胡佛总统告诉秘书的这句话说明总统对于危机很乐观,并没意识危机的严重,D正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发危机,A错误;B与题无关,排除;1929年经济危机破坏大,空前严重,C错误。6、C【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封建落后的管理方式和各种封建勒索,使企业难以为继,洋务派的官督商办企业大多亏损或倒闭,不利于官督商办企业吸引民间资本及近代工商业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B项排除;官督商办企业发展受限不能说明有效维护清政府经济利益,排除A项;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企业,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排除D项。故选C。7、C【解析】

罗马用公民法和裁判官裁决来保护私有财产和所有人的权利,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保护私有财产和所有权人的一切权利,与削夺“贵族的特权”不符,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赋予裁判官立法权,也没有给予外邦人公民权,BD两项错误。8、D【解析】

根据材料“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可知,董仲舒的这一观点符合当时汉武帝要求实行大一统在文化领域的政治要求,故选择D选项;古代民本思想在先秦时期已经产生,与时间不符,故排除A选项;家国一体是指家族和国家都以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严格的家长制,而材料中只是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并没有跳出家国一体的框架,故排除B选项;宗法伦理思想反映中国宗法等级制度,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一种道德理论,而材料中董仲舒只是想跳出其局限,并没有削弱宗法伦理思想,故排除C选项。9、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故A正确。所有制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还是公有,故B错误。人民公社化不利于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故C错误。工业化的基础增强,不是直接影响,故D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人民公社化10、D【解析】

材料体现的内阁大臣遇事时,往往先由主要大臣聚会商讨,形成一致看法后再在女王召集的内阁会议上提交女王批准,这体现的是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运行过程,D符合题意;18世纪中叶,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A错误;B是英国《权利法案》的影响,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11、D【解析】由材料可知,董仲舒认为人性是善的,所以答案选D。AB与人性善恶无关,排除;荀子人性是恶的,排除C。12、C【解析】

根据宣传画时间和“建政权,选好人”信息以及宣传画中的内容反映出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说明国家正在积极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这是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故C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于1954年,排除A;宣传画反映的是农民积极参与选举,而不是民主权利的平等,排除B;农民参与人大代表选举是在行使民主权利,与基层民主完善与否无关,排除D。故选C。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新变化:考试内容上以策论和经学代替诗赋;确立殿试制度和三级考试制;废除公荐制度,实行锁院制;完善科举程序,实行糊名法和誊录法。(2)特点:文官知识结构失衡,重文轻理;忽视科技的地位。(3)启示:人才选拔考试过程中要坚守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人才的选拔不仅要注重专业科目,而且要多方面考查;人才选拔方式的多元性和创新性,要不断完善考核内容和机制。【解析】

(1)根据材料一“录取进士时把策论和经学放在首位……宋太祖时殿试成为常制……三级考试制度……实行了“锁院”制度……在殿试中实行誉录”可知,北宋时期对科举制进行改革,考试内容上以策论和经学代替诗赋;确立殿试制度和三级考试制;废除公荐制度,实行锁院制;完善科举程序,实行糊名法和誊录法等。(2)根据材料二“以人文科学为主,以基础理论为主……实际价值的社会学、公共行政学不在考试范围之内……选考科目的数学和自然科学……与担任高级文官几乎无直接关系”从文官知识结构及对科技的重视程度进行概括阐述。(3)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人才选拔要坚守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注重多方面考查,创新人才选拔方式,不断完善考核内容和机制。14、(1)思想:使人民富裕;注重社会教化。目的:面对社会大变革时期,礼崩乐坏,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2)材料二提出重农抑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