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3《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3《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3《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3《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3《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小阅读-课内

1.下列选项中,对于相关文本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为词人登高远眺、怀古伤今之作。词末用典,以廉颇自比,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叹和仍愿为国效力的心志。

B.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以朴素清新的口语入词,抒写词人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忧愁苦闷,通篇写“愁",徘徊低迷,婉转凄楚。

C.《诗经·芣苢》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的变化,既表现了采芣苢的劳动过程,又体现了人们劳作时的欢欣和热情。

D.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诗人描绘梦境是在逃避现实,在现实中消极颓废,给人一种消沉的感觉。

2.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A.词的上片写秋天里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是对开头的阐释与补充。

B.词的下片写菊花“如今有谁堪摘",表现词人因为郁闷不再为花凋谢感到惋惜。

C.全词艺术地表现了词人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内心世界。

D.这首词之所以如此动人,原因之一是词人的生活遭遇让不同时代的人皆有同情。

3.赏析《声声慢》一词在意象选择上的特点。

4.仔细品味《声声慢》的意境,说明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抒发的感情的不同层次。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席间再作

葛立方

袅袅水芝①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②举。

[注]①水芝,荷花异名。②流霞,神话中的仙酒,此处指美酒。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既写荷花颜色之美,也写荷花开放之盛;“袅袅”写荷花随风摆动的样子,表现出其体态之轻盈。

B.“西风"“淡烟”“疏雨"等既交代荷花开在有淡烟疏雨的春天,又衬托出荷花“袅袅”“盈盈"的生动情态。

C.“叶叶红衣当酒船”以“红衣"喻荷花,又把红衣般的荷花瓣儿喻为“酒船”,写出了荷花瓣之鲜艳硕大。

D.词的上片写荷花,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下片写人物的活动,同时将写荷花和写饮酒结合了起来。

6.这首词与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在叠词运用方面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作于秋天,“乍暖还寒"既体现了天气逐渐变冷,也烘托出作者的心境。

B.词人在痛苦中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只能借酒浇愁,风送雁声反而更增添了自己的悲愁。

C.下片写到园中菊花盛开,秋意正浓,词人独自对着黄花却无心赏花,忧伤而憔悴瘦损。

D.风急、雁过、黄花堆积、梧桐细雨、残秋黄昏,一系列意象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画面。

8.明代茅映评价这首词时说:“十四叠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请赏析上阕叠字中蕴含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艺术地表现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

B.词的上片写秋天里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是对开头的阐释与补充。

C.词的下片写菊花“如今有谁堪摘",表现作者因郁闷已不再为花凋谢感到惋惜。

D.作者的生活遭遇,能让人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是本词动人的重要的原因。

10.融情于景,借秋景以渲染愁情是本词的最大艺术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日天寒,词人以酒敌急风而不可得,实则表达欲借酒浇愁,但愁苦难以排遣之意。

B.一声雁鸣,寄怀乡之思,北方飞来的孤雁,此时正可以为词人传递书信,联络亲人。

C.词人描绘急风残菊、梧桐细雨等暮秋景物,渲染出遭受国破家亡劫难后的凄苦愁绪。

D.全词语言朴素清新,不假雕饰,选用宋时日常口语入词,用语自由灵活,语浅情深。

12.宋朝罗大经赞本词“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请简要赏析开篇三句连用叠字有哪些“出奇"之处。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郡圃春晚

韩琦[注]

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

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

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

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

[注]韩琦,北宋政治家,这是诗人晚年因病申请回到故乡相州任职时的作品。

13.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词开篇用七组叠字写词人的动作、感受、心理,由内及外,层层深入。

B.李词写大雁空是“旧时相识”,却再也无法为她传递情思,徒增空寂和凄楚。

C.韩诗因芳时难留,产生伤春之情,又因年老体衰,沉疴难愈,产生伤己之愁。

D.韩诗末句的“堂堂"为公然、毫不顾及之意,写出了春光离去的浩荡之势。

14.下列对有关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样写春天,韩诗用细腻笔触描绘出落蕊飘香的暮春之景,《归园田居》则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淡雅的阳春之景。

B.同样写愁,韩诗以“万”字修饰,夸张地突出愁之多;李词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欲说还休。

C.“可堪”在韩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均为“不堪"之意,以肯定形式表达否定含义,有强化情感之效。

D.“流景知从静处长”以明月初升的动态渲染了景色之静美,《琵琶行》以乐曲结束后水中映月的静态侧面烘托音乐之动人。

15.《声声慢》中的“更"字与《郡圃春晚》中的“又”字在诗中有异曲同工之妙,试简析。

16.酒作为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往往寄寓着诗人独特的情思。无论是浊酒还是淡酒,无论是觥筹交错还是自斟自酌,无论是与朋友把酒言欢还是与江河山川对饮,酒都是诗人表现自我形象的重要载体。如欲写一篇题为“酒与诗人"的文学短评,请结合所学诗歌,列出评论要点。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路隋,字南式,其先出阳平。父泌,字安期,通《五经》,端亮寡言,以孝悌闻。建中末,为长安尉。德宗出奉天【注】,弃妻子奔行在,扈狩梁州,排乱军以出,再中流失,裂裳濡血。以策说浑城,召置幕府。东讨李怀光,奏署副元帅判官。从珹会盟平凉,为吐蕃所执,死焉。时隋婴孺,以恩授八品官。逮长,知父执吐蕃,日夜号泣,坐必西向,不食肉。母告以貌类泌者,终身不引镜。贞元末,吐蕃请和,隋三上疏宜许,不报。举明经,授润州参军事。李锜欲困辱之,使知市事,隋怡然坐肆,不为屈。韦夏卿高其节,辟置东都幕府。元和中,吐蕃款塞,隋五上疏请修好,冀得泌还,诏可。谴祠部郎中徐复报聘,而泌以丧至,帝愍恻,赠绛州刺史,官为治丧。服除,擢隋左补阙、史馆修撰,以鲠亮称。穆宗立,与韦处厚并擢侍讲学士,再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每除制出,以金币来谢者,隋却之曰:“公事而当私贶邪?”文宗嗣位,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初,韩愈撰《顺宗实录》,书禁中事为切直,宦竖不喜,訾其非实,帝诏隋刊正。隋建言:“卫尉卿周居巢、谏议大夫王彦威、给事中李固言、史官苏景胤皆上言改修非是。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议者至引隽不疑,第五伦为比,以蔽聪明。臣宗闵、臣僧孺谓史官李汉、蒋系皆愈之婿,不可参撰,俾臣得下笔。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有诏擿贞元、永贞间数事为失实,余不复改,汉等亦不罢。进门下侍郎,弘文馆大学士。久之,辞疾,不听,册拜太子太师。明年病卒,年六十。

(节选自《新唐书·路隋传》,有删改)

【注】德宗出奉天:指唐德宗因属下兵变而到奉天(今陕西乾县)避难。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

B.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

C.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

D.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B.幕府,军中将帅处理事务的地方,也泛指衙署;幕府中聘用的人员称为幕僚。

C.明经,原义是通晓经学,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主要考查儒家经义。

D.服除,服指丧服,古人在守丧期间要穿丧服,守丧期满后脱掉丧服称为服除。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路隋为人至孝,对父感情很深。他的父亲路泌跟随浑瑊在平凉会盟,被吐蕃人扣留后死在那里,路隋从母亲口中得知自己长得很像父亲,一生都没有再照镜子。

B.路隋坚守气节,不畏上官困辱。他在担任润州参军事时,受到了上司李锜的刁难,被派去管理市场,他安然坐在肆中处理事务,坚决不向李锜屈服。

C.路隋为官清廉,不收他人财物。他担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时,每次朝廷授官的诏令出来,有人向他赠送财物,他都以公事不受私赠为由拒绝了。

D.路隋实事求是,修史态度严谨。他监修国史时,有人提出《顺宗实录》内容不实,他一方面为作者韩愈辩护,一方面根据事实指出错误并进行了修正。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遣祠部郎中徐复报聘,而泌以丧至,帝愍恻,赠绛州刺史,官为治丧。

(2)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

参考答案:

1.D

2.B

3.“风”“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事物,而是承载了词人悲愁体验的情感符号。这些意象正契合了词人的失意与愁苦,让伤感的词人在心理上间接经历了衰残灭亡的体验,从悲秋意象中觉出生命所共有的哀伤以及对过去事物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悲哀,使得愁情的抒发更为深刻。

4.《声声慢》开头三句,用十四个字构成了七组叠词。这七组叠词一直为词论家所盛赞,说这样连叠七组词是“创意出奇",是“卓绝千古”的。这个开端很好地统领了全词,展示出了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

“寻寻觅觅"表现了词人由于远离故乡、漂泊异地而产生的一种前路渺茫和孤立无援的失落感。“冷冷清清”描写了她在丈夫去世后的孤单、清苦的生活状况。“凄凄惨惨戚戚"则是她对自己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她此刻已是人到晚年,身体衰弱,情绪低落,饮酒也不能祛寒解愁,就只有苦挨着来打发这残年余岁了。在这种情况下,词人的心情当然是极度凄凉、悲戚的。词人用这七组叠词,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整体内心世界,层次清晰地概括了在靖康之难以后,她的不幸经历和生活状况,以及在身体和心灵上所受到的摧残。

5.B6.相同点:两首词都大量使用叠词,音调和谐,富有音乐美。不同点:①本词句句有叠词,连绵而下,形成了行云流水般的声韵美;《声声慢》则在起句集中使用叠词,形成了徘徊低迷、婉转凄楚的情调。②表达的思想情感不同。本词通过叠词的运用,表达了词人怡然自乐的生活情趣;《声声慢》则用叠词表达了词人空虚寂寞和凄惨的心境。

7.D8.三组叠字给全词营造了冷清悲戚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①词人在空虚失落之下寻觅,“寻寻觅觅”这一叠词更增添了词人百无聊赖、若有所失的空虚寂寞、怅然若失之感;②寻觅无结果,便觉冷清,叠字“冷冷清清"的运用,加重了冷清的程度、更给人一种孤寂清冷之感;③“凄凄惨惨戚戚”叠词的运用使得凄惨悲戚的情感更加浓郁,一个惨淡愁苦的妇人形象跃然纸上。

9.C10.①全词从刻画冷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凄惨悲切的心境。无论忽寒忽冷容易致病的天气,还是单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