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中继间施工技术_第1页
顶管中继间施工技术_第2页
顶管中继间施工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顶管中继间施工技术中继间设计中继间是解决长距离顶进施工顶力过大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本工 程顶管中继间采用二段一铰可伸缩的套筒承插式钢结构件。中继间的密封结构采用双道径向可调的橡胶密封,另增加二道馒 头形橡胶止水圈。双道径向可调的橡胶密封用于中继间伸缩时密封装 置,在双道径向可调的橡胶密封圈之间设置4只注油孔,以减少橡胶 圈的磨损。一道馒头形橡胶止水圈用于顶管结束以后,切割法兰和拆 卸二道径向可调的橡胶密封时的临时防水。在密封配合面应经过立车 的精加工,并经过抛光处理,涂抹润滑脂。若在顶管过程中出现局部 漏浆现象,也可以在端面设置一道盘根和法兰止水的应急措施。中继间出厂前应进行验收工作,主要检查项

2、目有关键部分尺寸、 精密度、油封耐压压力以及防腐涂层等。每套中继环安装16只500KN双作用油缸,总推力8000KN,油 缸行程为500mm。为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在每套中继环处设一台三柱式液压动力机 组,该液压泵具有耐高压的特性,尤其适用于中继间使用。启用时一 名操作人员就可控制。中继间的间距确定本工程中继间设置根据建设规范,“顶管工程施工规程”DG/TJ08 -2049-2016中7.5.5的要求,第一道中继间宜布置在顶管机后方20-50m的位置。又根据7.5.6条规定以后的各环中继间布置按照下式计算确定;式中,S=中继间的间隔距离(m); F3 =控制顶力(kN); F2 =顶 管机的迎面阻力(kN); f=管道外壁与土的平均摩阻力(kN/m2),宜取 25; D =管道外径(m); k=顶力系数,宜取0.50.6。根据上述计算公式,结合我公司以往钢顶管的施工经验,中继间 间距布置:对各顶进区间,第一套中继间布置在机头后方50m位置, 以后在岩石段每间隔约80m布置一套中继间,在中砂层每间隔150m 布置一套中继间。(4)施工后的中继间处理顶管机进入接收井后,对中继间预留的注浆孔压注双液浆,以防止外侧泥浆通过中继间渗漏;确保中继间前后段和中继间内壳和外壳之间压密注实。注浆完成后,从第一只中继间起依次拆除油缸,并将空档合拢; 封堵中继间处注浆孔;用等离子割除多余中继间筋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