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教学设计_第1页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_第2页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_第3页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_第4页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3、能进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教学设计

本节课采用学生发现,寻找问题,列出所要解决的知识点,然后进行系统

化的指导,并进行一定的总结,将知识点进行深化和理解,达到教而会的目

的。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离子反应

1、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试问1:C+02是离子反应吗?

KC103分解是离子反应吗?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验2—1

没有明显变化

有白色沉淀生成

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溶液仍然是自由移动的Na+、Cl—、K+、S042—

反应的实质是:Cl—、Na+没有参加反应,Ba2+、S042—生成了难溶的

BaS04

试分析:

Na2c03+HC1

HCl+NaOH离子反应的条件:

①离子形成沉淀

②离子形成气体

③离子形成水

练习

2、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进行离子反应KNO3+NaCl

Na2C03+H2S0

4MgO+HC1

BaC12+H2S04

二、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

程式怎样书写一个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呢?

2、书写步骤“四字诀”。

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把易容与水,易电离的物质改成离子的形式

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书写离子方程式过

程: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CuSO4+2NaOH—Cu(OH)2

;+Na2S04

Cu2++SO42+2Na++20H-Cu(OH)2I

(1)应该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

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常见的物质有:

①强酸:HCKH2SO4,HNO3等。

②强碱:KOH、NaOIKBa(OH)2等。

③可溶性盐:NaCKK2s04、NaN03等。

(2)不能拆成离子,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①难溶的物质:Cu(0H)2、BaS04、AgCl等。

②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如H2co3)、弱碱(如NH3・H20)和水。

③气体:C02、S02等。

④单质:H2、Na等。

⑤氧化物:Na20、Fe203等。

练习3、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钢溶液

铁与稀盐酸反应

氢氧化铁和盐酸

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

小结:介绍本节的三个知识点,加强练习。

课后作业:绩优学案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内

容,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是学生微粒观、变化观形成的重要载体。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某某年版)》中,“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应

用”对电离与离子反应的要求为:“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

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

的检验。”具体内容包括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等关键概念和电离方程式书

写、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反应的本质等核心知识,也

包括离子反应相关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从微观角度

认识物质更加深入,更接近事物的本质。而本节的内容更加深入系统地将宏观

与微观结合起来,真正使学生从微粒的视角认识溶液和溶液中的反应,可让学

生初步建立基于微粒及微粒间相互作用认识物质结构与变化的观念和能力,提

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素

养。同时,本节内容也将为后续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研究微粒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准(20某某版)》还指出,学生应通过实验探究和联系实际的方式学

习上述知识。因此,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联系实际、以综合问题解

决为核心任务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将上述不同素养进行整合培养,有助于教学

目标的高效落实。

二、学情分析

离子反应的概念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

质,发展微粒观,使其从微粒的视角认识溶液和溶液中的反应;作为一种重要

的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又能够发展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分类视角和认识水平。在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酸、碱、盐,并且能从宏观物质角度认识复分解反

应。但其认识水平较低,缺乏微观意识,难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酸、碱、盐在

溶液中的行为,因此学生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认识视角,认识物质,认识反应,

将原有的宏观、孤立、定性的认识角度提升至微观、联系、定量的层面。

因此分析学生的障碍点:

1.认识停留在宏观层面:未建立电离、电解质等概念,难以准确理解电解

质在溶液中形成离子的过程,也难以用符号表达。只能从宏观物质的角度认识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2.认识停留在孤立层面:不能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即离子反应。

3.认识停留在定性层面:只关注离子的种类,不关注离子的数量,不能理

解离子数量与物质宏观组成之间的关系。

结合上述学生的障碍点和发展点,需要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符

合其认知发展的教学过程,初步完成微粒观的建立。

三、教学目标

1.从微观角度认识电解质。通过实验分析氯化钠溶液及熔融氯化钠的存在

形式,建立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等关键概念,能用微观示意图将思维外

显,能用电离方程式进行表征。

2.从微观角度认识反应。基于证据从微观的角度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以氢氧化钢和硫酸为例)提出可能的假设,能认识离子数量与物质宏观组成

之间的关系,能依据宏观现象分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初步建立研究水溶液中

物质反应的思路方法。

3.通过归纳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离

子间的反应存在定量关系,能依据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预测宏观现象。

4.能应用离子反应分析解决真实复杂问题,形成分析思路。

四、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等关键概念,利用离子方程式和电离

方程式等准确表征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和反应的微观过程。

2.能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种类、数量和相互作用之间进行自主关联和转

换,理解离子数量与物质宏观组成之间的关系,能从定量层面分析电解质溶液

中离子的来源和相互作用。

3.形成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思路和方法,并能应用于分析和解决

物质制备、分离提纯等相关实际问题。

五、教学难点

1.宏微结合,从定量层面分析离子的来源及相互作用。

2.形成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思路和方法,建立微粒观。

六、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

1.创设情境,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问题情境]夏天天热,出了很多汗(主要成分NaCl)的手不能

去接触电器或擦拭电器,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结合初中已学,解释原因。

学生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请小组代表总结回答。

设计意图:由生活情境引入,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应用所学解答生活中的

问题,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

(二)环节二

1.设计导电性实验,从微观角度探究物质导电原因。

教师引导:[任务1]观察氯化钠固体、蒸储水、氯化钠溶液、熔融氯化钠

的导电实验,描述现象,得出结论;用化学用语表示电离的微观过程。

学生活动:

(1)讨论导电的条件。

(2)观察导电性实验,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3)用微观示意图画出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熔融氯化钠的存在形

式。

(4)得出电离、电解质等概念。

(5)书写电离方程式。

(6)以Na2c03、MgC12等类型物质进行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证据推理”的学科素养。将学生

思维借用微观示意图外显,提升学生宏微结合的学科素养。训练学生用化学用

语准确表达,设计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注重定量角度的认识,同时对之前的

学习进行反馈评价。

2.引入化学史,明确电离的条件。

教师引导:[问题1]离子是通电后才产生的还是电解质溶于水自动解离形

成的?

学生活动:

(1)提出假设并寻找证据。

(2)结合化学史理解阿伦尼乌斯电离模型,明确电解质溶于水会自动解离

成离子。

设计意图:电离是否需要通电条件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这里问题的突

破有利于学生对电离概念本质的理解,借用化学史料解答,让学生感受科学的

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经历不断演变及完善的过程。

3.基于电离产生的离子种类,从微观本质定义酸碱盐。

教师引导:[任务2]结合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的本质。

学生活动:(1)书写HC1、H2s04、HN03以及NaOH、Ca(OH)2、Ba(OH)

2的电离方程式。

(2)从电离的角度归纳概括出酸、碱的本质。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物质分类”的微观角度,使学生认识到从微观角度

认识物质更加深入,更接近本质。

(三)环节三

1.从微观角度探究电解质溶液发生反应的本质。

教师引导:[任务3]通过实验观察氢氧化钢与硫酸反应中小灯泡亮度的变

化,分析水溶液中电解质的行为,建立离子反应的核心概念。

学生活动:(1)分析向Ba(0H)2溶液中滴加硫酸过程中混合溶液的电导

率的变化情况,并绘制滴定过程电导率变化图像。

(2)解释实验图像变化趋势和拐点意义。

(3)用化学用语表示滴定过程,即按照“写”、“拆”、“删”、“查”

的步骤书写离子方程式。

拓展思考:若将硫酸换成硫酸氢钠,电导率又会如何变化?该过程的离子

反应方程式如何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此任务,展开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概念教学。通过实

验现象分析,提升宏微结合及科学探究素养。通过比较硫酸与硫酸氢钠的不

同,从定性及定量角度深入认识溶液中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2.认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用其判断离子反应发生与否。

教师引导:以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一一水、气、沉淀为例,布置并评价各

类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从微粒观角度探讨离子反应发生的本质,并归纳复分

解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生活动:(1)认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

(2)认识同一离子方程式可代表一类反应。

设计意图:建立离子反应的核心概念,为后续利用离子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做铺垫。

(四)环节四

1.利用离子反应概念解决粗盐精制的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任务4]设计实验方案,完成粗盐精制过程。

学生活动:(1)从离子角度认识粗盐的成分。

(2)依据微粒间相互作用及离子反应发生条件选择合适的试剂完成实验设

计。

(3)从定量层面分析试剂的用量,并调整设计方案。

(4)书写该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地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与电解质

溶液相关的实际问题,从定量层面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来源和相互反应。

检测学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上一环节进行反馈评价。

2.形成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思路。

教师引导:[小结]回顾粗盐精制的过程,提炼从微观离子角度解决实际问

题的基本思路。

学生活动:建立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基本思路:确定认识对象

(溶质或溶剂)一一分析微粒种类和数量一一分析微粒间相互作用一一分析作

用结果(宏观现象等)。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生经历宏观-微观-宏观的思维过程,从

而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通过归纳总结分析电解质在水溶

液中行为的基本思路,形成解决相关问题的思维模型。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3

一、设计思想

化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手

段,以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学习或实验方法为目标的新理念,而离

子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起着连接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纽带”作

用,既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重要内容的复习,又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

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本节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是整

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概念多且抽象难懂,为避免枯燥,从实验入手,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微观粒子的分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概

念。

1、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本节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并通过实验事实

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根据要求在新教材

中删去了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有关概念及应用,减轻了学生的负

担,但对学生准确理解知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离子方程式中弱酸的处理

问题等等。

2、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自纠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乐于机械接受,为了避免

这些情况,使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积极发挥,我采用实验、启发、讨论、

对比、归纳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确实成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设计时遵循由感性一理性一实践的认识规律。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学生情况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

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2、会书写易溶、易电离

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能利用离子反应检验

Cl—、S042-,C032一等常见离子。4、根据离子反应学会判断溶液中离子的共

存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

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

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

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离子反应是高中重要的理论之一,也是对化学反应本质的重要理解,根据

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现状来确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认识复分解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2、知道常

见的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并会写这些物质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

教学难点:知道哪些物质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并据此学会判断离子大

量共存问题和常见离子的检验。

四、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启发、对比、归纳多种方法相结合。

以实验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让学生的眼(观察)、手(实验)、口(讨

论)、脑(思考)处于多功能协同动作的状态,来达到牢固掌握知识,启迪思

维,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

五、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安排

1、导入:酸、碱、盐在水溶液可以发生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那么将不

同的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仍然存在吗?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

题。

2、实验探究:

完成实验(2-1)为便于观察、分析、讨论,因为该实验无危险性,且操

作比较简单,采取分组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1]:向盛有5mllmol/1的CUS04溶液中加入5mllmol/1的

NaCl溶液,观察现象。由实验现象分析溶液中离子在混合前后发生的变化并填

表小结:

表一:

小结: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混合前后Cu2+、S042—、Na+、Cl—均无变

化,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2]:向盛有5mlCUS0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BaC12溶液,观察

现象,并填表小结。

小结:通过表格及分析,我们认为混合后Ba2+和S042一相结合,溶液不再

有大量的Ba2+和S042—,而Cu2+和C1—仍存在于溶液中。

[探究实验]: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证明溶液中是否含有Ba2+、S042-

和Cl—。(教师要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并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应分别取出上层清

液进行实验,不要在原试管中直接滴加)并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汇报实验结

果。

3、总结出相关概念: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用离子符号来表示这种变化:反

应前反应后

Cu2+S042—BaS04+Cu2++Cl—

Ba2+Cl—

这种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并从而引出CUS04与BaC12反应的实

质是Ba2++S042—=BaS04,得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

4、知识延伸:首先阅读教材32页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教师要强

调易溶、易电离的物质主要就是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的盐);然后再通过学生完

成〔实验2—2)并填表:

填表后全班交流,并总结出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区别,离子方程式

可以表示一类化学反应,从这个过程中也让同学知道研究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

思想方法;最后,通过学生完成(实验2—3)并填表:

实验

反应前溶液中的离子

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

生成的物质

离子方程式

Na2S04溶液中加BaC12溶液

Na2C03溶液中加HC1

NaOH溶液中先加酚献,再加HC1

填表后全班交流,总结出复分解反应类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

淀、气体和水,并从而总结出能结合成沉淀、气体和水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

量共存。

5、思考与交流:离子反应的应用。

设计实验:1)如何分离KC1和FeC13的混合溶液?2)如何除去粗盐中的

Ca2+、Mg2+、S042—?3)如何鉴定溶液中是否存在Cl—或S042一?

6、知识反馈:1)初中学习的实验室制H2、02、C02的化学反应是否离子

反应,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2)教材34页第5题、第7题。通过练

习使学生对本节知识达到掌握并灵活运用。教师也可及时发现问题,对普遍存

在的问题加以纠正并强调,检测达标情况,及时反馈,进行调控。

7、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本节内容,构筑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

力。

8、布置作业:34页第6题、第9题和第10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概念的教学,通过学生的讨论互动、实验探究,提高

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将概念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培

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本节课的预期目标。本节课最大

的特点是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研究气氛,相对开放的探究

环境,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

间。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离子反应的含义。

2、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3、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教学内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第一课时)

[前置练习]

书写电离方程式

H2S04NaOHNaClBa(N03)2

[引入]既然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时能发生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它

们在溶液中参与化学反应时,与所形成的离子有没有关系呢?

[板书]第五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展示目标]

[演示实验]硝酸银溶液分别与盐酸、氯化钠、氯化钾溶液混合。

学生观察并回答现象。

[问题讨论]实验中尽管反应物不同,为什么会产生同一种沉淀?

[学生回答]

[总结]化合物在溶液中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板书]一、离子反应

[问题讨论]下列反应那些属于离子反应:

⑴氧化铜和西硫酸溶液

⑵锌投入到盐酸中

⑶氯化钢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混合

⑷氢气还原氧化铜

[学生回答]

[板书]关键:①在溶液中进行(或熔融)

②有离子参与

[引入]溶液中离子之间是如何进行反应的呢?我们能否用一种式子表示离

子间的反应呢?请大家阅读课文,讨论回答有关问题。

[阅读讨论]

[问题探索]

1、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钢溶液的反应为什么可以表示成Ba2++S042-

=BaS04I?

2、Na2S04+BaC12=BaS04+2NaCl

Ba2++S042-=BaS04I

两个反应式表示的含义是否一样?

3、表示哪一类物质间的反应?

[学生回答]

[板书]二、离子方程式

1、定义

2、含义:表示一类反应

[引入]如果给我们一个化学反应,怎样书写它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呢?[阅

读]P58,内容

[板书]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学生回答]

[板书]步骤:1、写方程2、改离子3、去相同4、查守恒

[练习]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1、氢氧化钢和硫酸铜溶液混合

2、实验室中用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

3、氯气通入水中

4、硫化氢通入硝酸铅溶液中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同学们应特别注

意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一类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大家应根据四步书写法

多练习,做到熟练掌握。

[作业]《基础训练》P40、9题。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5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内容,本节

课着重介绍“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

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

难点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

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刚步入高中,未能完全适应高中的教学方法,学习的能力不是很

强,乐于机械接受,特别是本节内容抽象难于理解,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使学

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积极发挥,我采用实验和播放离子反应的动画来引导学

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让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使学生融入课堂,引导学生自主

学习,探究学习。

但由于学生学习方法还不够完善,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注意以下几方面:

1、着重突出教法对学法的指导作用。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引导学生由感性

认识到理性认识,由个别到一般。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

掌握新知识。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达到举一反

三。

2、用实验来导出问题,解决问题。新课引入用实验,知识巩固,升华用实

验。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

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并学会运用实验去解决问题,真正将素质

教育落实的课堂上。

3、通过授课过程中一系列发散性的问题,质疑,使学生明确理论知识对实

践的指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好理论重在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自己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4、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第三部分: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由于本节内容属于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把微观的概念转换到宏

观的现象才易于理解,首先,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

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

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因此从课程的开始对熟悉的现象进行提问,

如:“为什么水垢加入食醋就可以去除?”、“工业污水是怎样净化的?”并

展示图片。再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出微观粒子的反应,再

通过播放离子反应动画使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实质。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设计

(一)考纲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标志)知识目标

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

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2、会书写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3、能利用离子反应检验Cl—、S042—、C032—等常见离子。

4、根据离子反应学会判断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

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

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

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

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教学重点:

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知道常见的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并会写这些物质之间发生的复分

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难点:知道哪些物质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并据此学会判断离子大

量共存问题和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科学方法的训练。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来确立的。

(1)、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

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变“要我学”为

“我要学”。

(2)、实验探究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实验探究归纳而获得知识。

这样可充分发挥学3

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四)教学程序、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用化学反应的应用实例从学生熟悉的醋酸除水垢、盐酸除

锈,及展示工业污水的处理图片入手导入新课,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

2、讲授新课

(1)设疑用实验探究新课:

上节课已学习了电解质,知道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但如果从定

义上引入会使学生感到乏味。而对于溶液中反应本质的深入,他们还非常薄

弱。所以在此设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实验1、2。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

象,讨论,总结:得出离子反应的概念。[实验操作口:向盛有5mllmol/L

的CuS04溶液中加入5mllmol/L的NaCl溶液,观察现象。由实验现象分析溶

液中离子在混合前后发生的变化并填表小结:小结: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混合前

后Cu、S04、Na、Cl均无变化,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2]:向盛有5mLeuS0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BaC12溶液,观察

现象,并填表小结。

小结:通过表格及分析,我们认为混合后Ba和S04相结合,溶液不再有大

量的Ba和S04,而Cu2+和C1—仍存在于溶液中。

(2)播放离子反应动画揭示反应过程

在做完探究性试验给学生播放离子反应动画,引导学生写出探究性实验的

离子方程式,使微观的反应宏观化,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3)突破离子方程式书写难点

初学者按课本上四个书写步骤,第二步“拆”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突破

难点呢?

引导:和学生一起分析教材;“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

难溶的物质或气体、水仍写成化学式。”说明无论是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

质,只要是酸碱盐电解质,溶于水的部分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它们之

间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为什么不全拆成离子?原因是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

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书写离子形式还是写化学

式。

举例:CaC03与盐酸溶液反应。CaC03不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书写中写成

化学式。但它是电解质,参加反应是离子。

设问:a、澄清石灰水中加盐酸其离子方程式如何书写?

b、石灰乳中加盐酸呢?

2+

2—2+

2—2+

2—+

—4

c、哪些物质能拆成离子形式,哪些不能拆呢?

组织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最后归纳总结,不完整的由教师补充。

设计目的:通过“引导一设问一讨论f总结一练习”五步曲,攻克了重

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掌握知识具体化。并且通过学生讨论,最终解决问

题,让学生有成就感,反过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3)对离子方程式意义的处理

先质疑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再实验探究,根据现象再质疑,再分

析。将教材处理成几组酸与碱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分析、

归纳、得出结论。这样做的目的,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通过

设置问题台阶,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欲望。

既练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又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对问题

的理解,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对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探究

先设疑:通过前面的实验知道,不是所有的电解质溶液混合都会发生反

应,离子反应发生需要什么条件呢?再一次激发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根据实验

现象,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目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促进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究,获得知识,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

学”,并且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打基础。

3.总结归纳,形成方法:提出问题一实验探究一综合分析一得出结论的科

学的方法模式,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突破难点。

4.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5.布置作业,应用迁移

第五部分:本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

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探究性实验的开展增强学生的实践

能力、离子反应动画的放映使抽象的反应具体化。通过以上的教学手段使以前

生僻难懂的概念具体化,同时也体现了当今的教学趋势,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机

的结合。

第六部分:板书设计

板书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及其发生

的条件,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附板书设计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

0

2.意义:不仅表示某一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类型的离

子反应。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四步:写拆删查

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

或挥发性物质(气体)。因此,复分解反应均为离子反应。

第七部分:教学反思

优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概念的教学,通过多媒体图片与动画的放映相

结合,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并且学生的讨论互动、实验探究,提高了学生对

概念的理解和将概念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本节课的预期目标。

缺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需要学生们对以往所学的电解质与复分解

反应有良好的基础,因此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理解本节内容比较困难,而本节

课时内容也较多,未能在课程的开始帮同学很好的复习电解质与复分解反应的

内容。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2)3)4)

2、构建离子反应的概念,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表示反应的实质、表示

一类反应。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能判断离子反应的发生并能逐步写出简单的离子方程式。能根据离子方程

式写出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体现溶液中反应的分析、离子反应概念构建的过程及研究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解质及其电离,请同学回忆一下什么是电解质?

思考回答: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CuS04、NaCl、BaS04是不是电解质?它们在水溶液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能导电

由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

是粒子之间的反应,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我

们先来看几个实验,请大家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①向盛有2ml

Na2S0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稀KC1溶液。

②向盛有2mlNa2s0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BaC12溶液。

③向加油酚献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硫酸至红色消失。

④向Na2c0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无气体冒出。

⑤将铁钉加入稀硫酸中。

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Na2S04+2KC1===2NaCl+K2S04①Na2s04+BaC12===BaS04

!+2NaCl②2Na0H+H2S04===Na2S04+2H20③Na2C03+2HC1===

2NaCl+H20+C02t④Fe+H2S04===FeS04+H2T⑤

分析实验1Na2S04溶液与KC1溶液并没有发生反应只是Na2s04溶液电离

出的Na+和S042—与KC1溶液电离出的K+、C1一的简单混合分析实验2说明

了Na2S04溶液电离出的Na+与BaC12电离出的。一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在

溶液中仍以Na+和C1一的离子形式存在。而Na2S04溶液电离出的S042—和

BaC12溶液电离出的Ba2+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BaS04白色沉淀。

BaC12溶液与CuS04溶液混合反应本质:Ba2++S042—=====BaS04I

同学们能试着用老师这种方法分析下面剩下的几个反应吗?

积极思考并大胆尝试

同学们对这些反应的分析都做得很好。从对这些反应的分析中,我们可以

看到这些反应的实质都是离子参加反应,在反应中,虽然有单质铁参加反应,

单质铁不是离子,但还是有离子H+参加反应,我们称这类反应也为离子反应,

请同学们给离子反应下个定义:

讨论如何定义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或以离子的形式参加的反应)

离子反应有何特点:

找特点:反应物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并参加反应,有沉淀、气体、水、等新

物质生产。

离子反应特点:

1)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

2)反应物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并参加反应。

3)有沉淀、气体、水等新物质生成。

同学们,我们刚刚归纳出了BaC12溶液与CuS04溶液混合反应本质,我们

称这样的方程为离子方程式,请同学们给他下定义。

积极讨论并发言

2、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表达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特点:

①表示了反应的实质

②更简明

我们以BaC12溶液与Na2S04溶液混合反应为例一起来看一下该如何书写离

子方程式。

①写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BaC12+Na2so4=====BaS04I+2NaCl

②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形式,把难于水的物

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单质、氧化物仍用分子形式表示。Ba2++2C1-

+2Na++S02-4=====BaS04I+2Na++2C1一③删掉不参加反应的离子Ba2+

+S02-4=====BaS04I

④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离子方程式两边

的系数是否为最简比。

请同学们用四个动词来概括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写”----------基础,“拆”----------关键,

“删J”-----------途径,“查”-----------保证

3、离子方程式的书别步骤

1)“写”----------基础:写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拆”----------关键:按电解质电离实际写成离子形式。

3)“删”-------------途径:删掉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4)“查”-----------保证: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

否守恒,离子方程式两边的系数是否为最简比。

四步中,“写”是基础,“拆”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

既然拆是关键,拆时应注意作出准确判断,易溶、易电离物质应拆,难溶、难

电离物质仍保留化学式。那么那些物质易电离呢?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把硫酸钠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钢溶液中

②把硫酸钾溶液滴加到硝酸钢溶液中

③把硫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钢溶液混合

S042—+Ba2+=BaS04I

这三个离子方程式有什么特点?

虽然化学方程式不一样,当离子方程式相同,说明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

示某一个化学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可以表示同一类的离子反应。这个以就是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三、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或以离子的形式参加的反应)

离子反应特点:

1)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

2)反应物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并参加反应

3)有沉淀、气体、水等新物质生成

2、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表达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特点:①表示了反应的实质

②更简明

3、离子方程式的书别步骤

1)“写”---------基础:写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拆”----------关键:按电解质电离实际写成离子形式。

3)“删”-------------途径:删掉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4)“查”-----------保证: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

否守恒,离子方程式两边的系数是否为最简比。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7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离子反应”的相关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范畴。在进行本节课教学设计

时,将曾经的“注重以化学知识获得为核心”这一教学思路,修改为“以学生

认识素养发展为核心”这样的教学,注重化学知识认知功能的实现。关注认识

发展的教学也注重对具体性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但最终目的是把具体知识作为

载体和工具,来帮助学生化学认识的建构和形成。

在这一思路下,除了关注“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方法”等具体知识的落实,还要同样关注“离子反应”这一内容对于学生从微

粒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更加本质的认识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促进作用,让学生

能够从微观角度认识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初步建立起研究水溶液系统的

思路方法。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化学必修1》(人教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

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内容。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重要基础内容之

一,中学化学学习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离子反应,理解离子反应实质和规律,

对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来看,

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到溶液中的反应的一般都是

离子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加深对这些反应实质的

理解;同时离子反应理论,还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通过认真引

导使学生逐步理解离子反应规律在物质世界中的体现,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

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离子反应不仅是

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完善和巩固,也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特别是水溶液中

的化学反应)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节课将承担的主要教学功能之一即是

对学生“分类观”的完善以及“微粒观”(“离子观”)的建构。

三、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一方面,学生刚刚经过中考复习,对于常见酸、碱、盐溶

液间的复分解反应非常熟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另一方

面,通过课前测查发现,“原子”、“离子”、“分子”等概念对于大多数学

生而言仅仅是一个名词,学生们还没有意识可以从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认识

物质间的反应,因此,“微粒观”的建构将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

之一。

四、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离的过程,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

法。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独立思考探究酸、碱、盐的定义。

3、通过对酸、碱、盐电离情况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训练学

生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

悦;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通过离子反应的学习,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认识物质世界

的普遍规律关系。初步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检验真知的学习观以及反思评

价的学习方式。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

2、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电解质的电离过程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学生电源、微型导电性实验装置、导线。

2、实验药品: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水溶液、硝酸钾溶液、NaOH溶液、稀

硫酸、蔗糖溶液、酒精溶液。

六、教学基本思路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分组做溶液导电性的实验,然后通过分析实验现象顺利

地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再思考电解质溶液为什么导电,以氯化钠在

水中的溶解和电离为例,引出NaCl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1、H2s04、

HN03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

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七、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观察比较、分组讨论交流、比较归纳、分析讲解、讲练结合等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8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章以分类为中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

应”第一课时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并从电离的角度深化

酸、碱、盐的定义。本课时学习离子反应的概念,从概念出发总结离子反应发

生的条件。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在学生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基础上,能够分析溶液中离子

的共存问题。

3、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4、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

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电解质和电离的概念。

过度:有以上知识做基础下面我们学习离子反应和其发生的条件。电解质

在溶液里的反应必定有离子参加,离子间是如何进行反应的呢?其本质是什么

呢?

板书: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推进新课:

老师:演示实验2—1、(要求学生观察并写出完成化学方程式)

学生:1、试管无现象2、试管有白色沉淀。

老师:从溶液中离子变化的角度分析实验现象。

过度:电解质在水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这些电解质

在这种状态下发生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的反应。

板书: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过度:那么离子反应怎么来表示呢?

板书: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过度:那么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呢?

板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老师:我们来阅读书本P32的以CuS04溶液与BaC12溶液反应为例,掌握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与步骤。

老师:针对上面的每一步骤我们可以记为:写、拆、册U、查。

板书:写、拆、册IJ、查

练习:练习习题

老师:通过习题体现这四步中最重要是是拆的这一步,那些物质要拆呢?

那些不要拆呢?

(1)可写成离子的物质: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A、强酸:H2s04、HCKHN03

B、强碱:NaOH、KOH、Ba(OH)2

C、可溶性盐(注意记忆课本后的溶解性表)

D、有微溶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若微溶物是反应物且浓度稀,写离子形

式。如果是浊液写出分子形式。若是生产物则用分子表示且打沉淀符号。

(2)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A、难溶物质:BaS04、Cu(OH)2等

B、难电离物质:水等

C、气体:C02,H2、S02等

D、单质:H2、Na、12、02等

E、氧化物:Na20、Fe203等

老师:那么我们来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下列的反应:

1、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2、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3、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硝酸

H++OH—==H20

4、氢氧化铜溶于盐酸

Cu(0H)2+2H+==Cu2++2H20

对于以上的离子方程式表达了什么意义呢?

学生:H+++OH—=H20这一离子方程式只能表示强酸和强碱生成可溶性

盐和水这一类型的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就是: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

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板书: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

应,而且可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老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我们还应当注意:

(1)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如:NH4cl固体与Ca(0H)2固体混合加热,只能写化学方程式。即:

2NH4C1(固)+Ca(0H)2(固)=CaC12+2NH3t+2H2O

(2)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

例:

1、NaHC03与盐酸反应:HC032—+H+==H20+C02T

2、KHS04与BaC12反应:S042—+Ba2+==BaS04I

老师:这种离子与离子间的交换的反应正是我们中学的复分解反应。那么

这种反应要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呢?

板书: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有气体生产(生产挥发性物质)

2.有沉淀生产(生产难溶物)

3.有水生成(生产难电离的物质)

离子反应的实质是:离子浓度减少的过程

作业布置:P34

10、Ho

板书设计: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写、拆、删、查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有气体生产(生产挥发性物质)

2.有沉淀生产(生产难溶物)

3.有水生成(生产难电离的物质)

离子反应的实质是:离子浓度减少的过程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9

一、设计思路: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

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

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一一离子反

应及其条件的探讨,在进行一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实验、观

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这样

做,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

生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

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离子反应概念及其发生的条件

四、教学难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六、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

2、实验药品:0.5mol/lcuso4溶液、0.5mol/lnacl溶液、0.5mol/lna2so4

溶液、0.5mol/lbacl2溶液、Imol/lnaoh溶液、Imol/lhcl溶液、

0.5moi/Ina2co3溶液

3、学生准备:2人为一组,用最优化组合配置。

4、本节课设置在化学实验室中上,分组提供实验仪器和药品。

5、学生每人一分学案

七、教学过程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蜀军由于误饮哑泉水、个个不能

言语,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点迷津一一饮用万安溪安乐泉水、终于转

危为安,渡过难关,哑泉水为何能致哑,万安溪安乐泉水又是什么灵丹妙药

呢?

原来哑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人喝了含铜盐较多的水就会中毒。而万

安溪安乐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碱,铜离子遇氢氧根离子发生离子反应生成沉淀而失

去了毒性。

那么什么叫离子反应?离子反应要发生具备什么条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

进行探究:

[分组探究实验]

实验

现象

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判断的依据

1、向盛有3ml的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3ml的nacl溶液

2、向盛有3ml的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3ml的bad2溶液

[思考与交流]

1、bacl2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而nacl溶液却不能,试从下表分析原

因。

2、在实验“2”的滤液中存在大量的cl—和cu2+,能否用实验证明?

3.bad2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表一:几种溶液混合前后溶液中离子的存在情况分析

混合前溶液

混合前溶液中的

离子

由现象推断

生成的物质

混合后溶液中的

离子

实际发生反应的

离子

cuso4+nacl

cuso4+bacl2

[教师]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cuso4和bad2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变化,溶

液中有的离子消失了,有的离子还存在。我们可以用离子符号来表示这种变

化:

[板书]反应前反应后

cu2+cl-so42-ba2+baso4Icu2+cl-

[教师]这种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板书]一、离子反应一一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教师]上述反应中cu2+和cl-反应前后没有变化,也就是说没有参加反

应,那么该反应的本质就是:

[板书]ba2++so42-==baso4I

[教师]这种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板书]二、什么叫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教师]一个离子反应既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也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而离子

方程式更能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那么离子反应的发生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三、探究复分解反应中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探究实验1]

实验

反应前溶液中的

离子

由现象推断生成的物质

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

离子方程式

向3ml的cuso4溶液中加入

3ml的naoh溶液

[学生归纳]

[板书]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条件之------生成沉淀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离子反应都有沉淀生成呢?

[探究实验2]

实验

反应前溶液中的

离子

由现象推断

生成的物质

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

离子方程式

向3ml的na2co3溶液中加入

3ml的hcl溶液

[学生归纳]

[板书]条件之一---放出气体

[教师]刚才有些同学说除了放出气体外还有水生成,那反应中生成的水怎

样用实验验证呢?

[探究实验3]

实验

反应前溶液中的离子

由现象推断生成的物质

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

离子方程式

向3ml的naoh溶液中加入

几滴(2-3滴)酚麟溶液,

再逐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

[学生归纳]

[板书]条件之------生成水

[教师]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是两种电解

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这类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

气体、生成水、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离子反应就能发生。

[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电解质溶液间能否发生离子反应

①na2co3+cacl2②ba(no3)2+cucl2③k2co3+hcl

[教师]上面能发生的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怎样书写呢?

[板书]四、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一步骤

步骤

举例(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铜溶液)

“写”一写出化学方程式

“拆”一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电解质

写成离子形式,难溶或难电离的电解质

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删”一删去方程式两边形式相同的离子

“查”一整理方程式并检查两边各元素

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左电荷总数=右电荷总数(电荷守恒)

[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⑴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如:nh4cl固体与ca(oh)2固体混合加热,只能写化学方程式。即:

2nh4cl(固)+ca(oh)2(固)=cacl2+2nh3t+2h2o

(2)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一律拆写成离子

(3)单质、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

(4)弱酸(h2s、hclo、h2so3、ch3cooh等)、弱碱(nh3•h2o)等难电离物

质写成化学式;

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aco3、ageINbaso4>fe(oh)3>cu(oh)2等)一律写化

学式

练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k2co3+hcl2、ba(oh)2+h2so4

[教师归纳]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应注意:

1、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或化学规律

2、反应是否有该拆的没拆,不该拆的拆了。

3、栓查条件符号是否标好,等号两边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学生练习]课本34页第6题

[课堂练习]不同酸、碱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