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文化传承_第1页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文化传承_第2页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文化传承_第3页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文化传承_第4页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文化传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传承传统文化学校特别是艺术类学科需要全面、系统地推动学习传承、创新融合和繁荣发展。作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这些学校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只有在教学投入、教学方式和教学成效等方面下大力气,才能更好地履行其主体使命,培养出更多有才华、有创造力的人才,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关键词】传统文化;音乐教学;传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过程的积淀,是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是我们整个民族得以延续与长期生存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在政府以及社会人士群策群力的支持下,中国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并且不断创新融合、繁荣发展。音乐含有丰富的教育内容,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应该更好地寓传统文化于美育之中,不断领悟文化的绚丽之美,不断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并将它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甚至自觉地加入到保护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去。一、传统文化传承与音乐教学的相关性学校和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最佳场所和重要途径,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一)音乐教学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智慧,是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财富。在任何时代,我们都不能忽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而音乐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单纯地教授作品理解和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进行审美教育。通过音乐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并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表达情感、传递思想、凝聚共同价值观的工具。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音乐是一门需要个体与群体共同合作的艺术形式,它要求学生在集体演奏、合唱等活动中进行交流和协作。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将他们培养成具有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二)音乐教学作为文化传承的手段有着良好的融入途径音乐教学作为文化传承的手段,具有良好的融入途径。音乐是一种跨时代、跨文化的语言,它能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通过音乐教学实现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音乐教学可以通过展示和演绎传统音乐作品来传承文化。传统音乐作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将这些作品引入音乐教育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感知到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文化特色。例如,教授中国古典音乐作品时,可以解读作品背后蕴含的哲理和思想,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化。音乐教学还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传统乐器演奏技巧、民间音乐表演等,真实地体验到传统音乐的魅力。此外,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使他们能够用当代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情感,推动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三)音乐教学作为文化传承的基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渠道。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劳动的歌》,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第五单元《小调集萃》,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雪域天音》、第五单元《国乐飘香》等等教学内容。把传统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传导至学生大脑,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既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涵养艺术气质,提高自身素养,还能产生爱国情怀,甚至把传统文化融入工作生活,感化感悟身边的人,这应该成为我们音乐教学的最高目标追求。二、当前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传承的困难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在音乐教育教学方面也明显加大了投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引起重视。(一)社会风气认识不足,对音乐教育教学带来伤害社会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认识不清,对文化的珍重感在下降。绝大部分人甚至从事文化工作的人文化精神普遍淡化,文化不是追求的对象,而是成了谋生的工具。多数学生家长从小开始让学生报各种文化培训班的目的只是为了多一样技能以至于不被同龄孩子超越,真正为了传承发扬文化的寥寥无几。(二)学校面临升学压力,给音乐教育教学带来困扰在大的教育环境下,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尽管各地教育部门出台了多种支持文化艺术类课程发展的举措,但现实教学过程中真正能坚持和实现的实在太少。现阶段中学教学,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分给了三大核心学科,再加上还有其他各类学科,真正分到音乐的少之又少,尽管音乐不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唯一途径,但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学校、家长、学生甚至音乐教师对于这一课程都心照不宣、流于形式,大家都乐得自在,这一现状导致中学生对音乐教学淡漠处之,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三)综合保障能力不足,对音乐教育教学带来挑战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弘扬方面,社会层面重视程度和参与度还不够高。各级政府尽管有传承保护的意愿,但在其他事业面前显得又不那么强烈,同时又都普遍面临地方财政窘迫的问题,更不要说欠发达地区,加之传承保护传统文化不能够做到成效立显,就造成了缺意愿、缺资金、缺人才,形不成全社会的合力。我们还是要认清一个现实,仅靠学校是不可能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承这个重任的。毕竟学校的力量还是有限的,而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的力量就更加薄弱了,师资力量、能力水平、课程量、教学设施器材等的全面缺乏对传统文化传承都起到了桎梏作用。三、如何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传承传统文化尽管面临诸多的困难,但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信心不能变也不会变。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还是要在现有条件下专注于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传承传统文化,实现个人的传承价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营造传统文化氛围音乐教师应在课堂中营造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教学环境,以凸显出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求知欲。比如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长江之歌》,较能体现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众所周知,长江被誉为我们的母亲河,而《长江之歌》是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事先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将《话说长江》中航拍的震撼人心的镜头通过景、声、形等形式把氛围营造出来。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长江的地理位置、历史意义和文化象征,并引导学生思考长江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性。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并感受到《长江之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长江之歌》是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音乐特色的作品,它融合了中国民歌的形式和风格。通过教授相关的声乐技巧,如正确的发声方法、咬字准确、节奏感等,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和传递这首歌曲所包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此外,《长江之歌》以其宏大磅礴的音乐氛围和豪迈激昂的旋律而闻名,适合进行合唱。学生可以分组参与合唱排练,通过合作学习和共同努力,将音乐教学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同时,可以结合舞蹈元素,设计相应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美形态。总之,《长江之歌》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通过在音乐教学中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首歌曲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历史背景介绍、声乐教学、合唱和舞蹈等群体活动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二)创新传统文化教学传统文化有其特有的形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出于保护的意识,一般采用填鸭式的教学。但有时我们还是要摒弃以往传统,创新教学的形式,转变课堂教学关系,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将课堂交给学生。在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京腔昆韵》中的《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将京剧文化融入音乐教学,并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从而实现对京剧艺术文化的深入探究。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视频片段或图片展示介绍京剧和黄忠等相关背景信息,激发学生对京剧文化的兴趣。通过观看精选的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感受京剧的唱腔、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分析表演者的情感表达、身体语言和音乐元素的运用。同时,教师可以将自己扮演成老将黄忠,并身着战袍、背上靠旗、戴上髯口等服饰,通过手眼身形法展示黄忠的特点和表演风格。这样的互动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对京剧角色的理解。此外,教师引领学生一起学习《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中的唱腔。通过分析曲调、音域和节奏,教授学生正确的演唱技巧。同时,也可以选择其中适合学生参与的部分,让学生自己进行唱腔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京剧唱段,并结合课堂所学的表演技巧进行排练和展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由发挥,并给予其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京剧的起源、历史和发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选取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或一部经典剧目进行深入探究,并进行展示。在課堂结束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京剧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一步拓宽对京剧文化的认识。(三)注重传统文化体验教师在音乐教学当中,要有条件地走出课堂,利用当地文化特色和资源条件,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比如在我们昆山,大多学校都经历过昆曲进校园的活动,昆剧团的表演艺术家们来到学校,为同学们现场表演。在活动开始前,应先深入地为其讲解昆曲的来历与发展,这样学生在现场观看时,才会感受更加深切,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才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四)重视传统文化的交融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要注意与其他传统文化的融合。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息图像。仅就其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就有诗词歌赋、历史名人典故、神话、医学、心理学、人文地理、礼仪典制、园林艺术、饮食烹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不同曲目、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展现其蕴含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四、结束语自古以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