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主岭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我评估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吉林省公主岭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我评估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吉林省公主岭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我评估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吉林省公主岭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我评估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吉林省公主岭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我评估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朱绍侯在《中国古代史》中指出,“隋炀帝即位后,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一方面,这加强了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另一方面,因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大运河可用来转运南方的物资”。由此可见,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A.使南方地区得到了开发B.推动了运河沿岸城镇的形成C.提高了南方的政治地位D.适应了国家巩固统一的需要

2、“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该诗体现了()A.分封制度的血缘和等级特点B.科举制度的公平和机会均等C.行省制度的首创和高效特点D.长安景色的优美

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是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重用人才B.增加赋税C.创立科举D.取消刑罚

4、《新唐书》记载,开元十三年,国家富强……道路旁边的酒肆都准备好酒食等待路人享有,店内还有驿驴,行路千里不用带防身的武器。材料反映出(

)A.隋文帝完成南北统一B.唐太宗时期社会安定C.唐玄宗前期社会安定D.唐都长安商业的发展

5、“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朝诗人是(

)A.王建B.元稹C.李白D.白居易

6、从如下图中我们能得到的直接信息是(

A.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B.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C.南方地区出现十个政权D.宋灭后周和北汉实现全国统一

7、下列人物具有的共同点是(

隋文帝

宋太祖

元世祖

明太祖A.盛世局面的开创者B.结束分裂的统一者C.中外交流的推动者D.崭新王朝的缔造者

8、以下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是宋代(

A.经济的繁荣B.手工业的兴盛C.印刷技术的先进D.海外贸易繁荣

9、某同学进行单元复习时整理了部分典型图片资料,由此判断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0、

七年级某研究型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宋代(

宋代《耕获图》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清明上河图(局部)A.农业的发展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的繁荣D.社会经济的发展

11、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元灭南宋

②蒙古灭西夏

③元统一全国

④蒙古灭金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

12、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结束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B.在前代农民起义中建立的朝代C.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D.我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

13、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古代中国历史。那么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A.黄河流域B.珠江流域C.长江流域D.海河流域

14、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B.宋代苏轼、辛弃疾的词豪迈奔放C.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D.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关汉卿

15、司马光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任相不到一年便尽罢新法。同时他学识渊博,精于史学研究,著有(

)A.《史记》B.《资治通鉴》C.《梦溪笔谈》D.《四库全书》

16、读中国历史年表(局部),符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代特征的朝代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嘉峪关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这里修建的嘉峪关城楼(如下图),称为“天下雄关”或“天下第一雄关”,据你推测,这座城楼是

A.松赞干布迎接文成公主的地方B.明代长城的最西端C.“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驿站D.李自成首先起义处

18、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给它们制定一个合适的主题,恰当的是(

A.中外佛教文化交流B.唐朝时期的中外友好交流C.古代中国的中外友好交流D.古代航海史上的壮举

19、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政权,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统治长达276年。明朝政权灭亡的标志是(

)A.郾城大捷B.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占北京城C.清军入山海关D.台州之战

20、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由此可见元朝时期A.出现了民族交融现象B.注重减轻人民负担C.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D.采取民族歧视政策

21、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人A.继续禁止对外贸易B.实行闭关锁国C.加强思想控制D.鼓励商业发展

22、下列属于中国的“三大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的是(

)A.川剧B.秦腔C.汉调D.京剧

23、通过所示历史课上的学生笔记,可以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方位史实东南地区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西南地区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西北地区平定噶尔丹和大、小和卓等叛乱,设置伊犁将军东北地区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二、综合题

24、七年级下册历史记述了从隋朝建立(581年)至清前期(1840年前)的中国历史,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从繁盛走向辉煌,但是最终脱离了世界发展的大潮。请你逐一回答下面的问题。

(1)学习历史我们首先要掌握历史的时序性(朝代沿革等),请填写下面隋朝至清朝朝代更替示意图。(按序号填写朝代或政权名称)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从隋至清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下图示:

①材料一中的两个示意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两个王朝的哪两项制度?请任选其中一项制度作一简评。材料二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楼下“雍正七年,用兵西北,以(因为)内阁在紫禁城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身,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②材料二反映了明清两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你怎样认识清朝的这一措施?

③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人们对宋代的认识存在偏差,提到宋代,人们想到的词总是蛮族入侵、积贫积弱等,但学术界对宋代社会文明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请你分别从宋代社会检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文化四方面各列举一项史实来证明宋代高度的社会文明。

(4)如图,隋唐至明清时期完成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宏大工程。请标出示意图或图片所代表的工程名称。

隋______

明清______

明______

25、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加强集权】材料一

如下图示

(1)结合材料一,写出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材料二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即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清代史学家赵翼《檐曝杂记》

(2)材料二中军机大臣应属于清朝哪位皇帝设置的哪一机构?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机构的职责。【边疆管理】材料三

大事年表时间事件1653年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17世纪末期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1713年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1727年设置①,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②管辖新疆地区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3)结合所学知识,补全材料三中大事年表①②的内容。

(4)根据材料三,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并分析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6、探究历史材料一: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同时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材料二:明朝时期,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