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听课笔记20篇-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范文-_第1页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20篇-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范文-_第2页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20篇-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范文-_第3页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20篇-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范文-_第4页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20篇-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20篇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范文听课是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老师必需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下面是有学校数学听课笔记,欢迎参阅。

学校数学听课笔记范文1

一、发散思维,引出课题

例题:将-4,+3,+4,-3分成两组。

1将-4、-3分在一组,将+4、+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

2我将-4,+4分在一组,将-3,+3分为另一组,就是把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

3我把-4与+3分在一组,把+4与-3分在另一组。理由是两个数的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也不相同。

二、比较概括,提炼定义

一般地,一个数由两部分构成,即符号和刚才提到的"符号后面的数',考虑这两个方面,大家也就采纳了三种不同的分法。两个方面都不相同是一种分法,把"符号'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的是已经学过的一组正数和一组负数,把"符号后面的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了-4与+4、+3与-3这样成对的数,那么它们又应当叫什么数呢?

这就是见天我们这节课需要你学习的内容:相反数。

为什么叫相反数而不叫别的数呢?

一个正数,一个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所以叫相反数。

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一个数前面添上不同的符号后得到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师:请你举例说明。

如5前面添上"+'"-'得到的+5和-5是相反数。

课本上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说明其它的都相同,包含了"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言外之意是"符号不同',与课本上的说法是全都的。由此可见,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在数学学习中,对此我们应当多加留意。需要说明的是,课本用"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好处是使相反数的概念更精炼,同时也避开了使用"符号后面的数'这一说法简单引起的误会,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们还将看到。

师:"互'就是"相互'的意思,如+4是-4的相反数,也可以说-4是+4的相反数,即+4与-4互为相反数。请大家一起把"+3与-3互为相反数'的意思说详细一点。

课本上特殊指出(板书):0的相反数是0。

口答练习:说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7,-0.5,0,6,+1.5

三、数形结合,深化争论

例请在数轴上标出表示+4的相反数的点.

04

从数轴上看,相反数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表示每一对相反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相反数的概念中"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着其它的相同,就是"符号后面的数相同',在数轴上就是距离相等。

把握了老师提到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关于相反数,我们是从"符号'和"符号后面的数'两个方面去讨论的,这两方面的特点既包含在相反数的概念中,又体现在数轴上,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将有助于以后的数学学习。

到现在为止,关于零的特别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众: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的相反数还是零;零不能作除数。

练习及解答(略)

附(部分板书)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还是零。

符号相反相反分居原点两侧

到原点距离相等

通过这次七班级(三)班李红鸽老师的课,发觉了自己的不足,加油!

愿全部的人快乐欢乐!!!!

学校数学听课笔记范文2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熟悉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同学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熟悉了角,能用自己灵活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预备好的白纸折角)

3.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看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长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智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伴侣,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现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伴侣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现,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慧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事这么棒,最终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现题目。同桌争论后在班内沟通。

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足,打算带小伴侣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现一下你今日学到的本事,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

1.引导同学擅长从日常生活中发觉教学问题,激活生活阅历。

让同学充分体验数学学问,理解数学学问,并将数学学问应用于实践活动。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同学觉得数学与生活亲密联系,增进了同学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熟悉,激发了同学学习数学的热忱。

2.引导同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促进数学思索。

注意引导同学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学问,进展思维。一改老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老师演示为同学自己动手,调动同学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关心同学在数学活动中熟悉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爱好较为深厚,也有效地培育了同学的观看力量、操作力量、表达力量及分析、概括力量。

学校数学听课笔记范文3

第一次行动(教学)

1、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里面的内容精彩吗?今日老师给大家讲个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花果山看它的孩儿们,它给孩儿们带来礼物桃子,分桃子时,它想和孩儿们玩一玩,孙悟空说: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子吧!下面的孩儿们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孙悟空就说:那好吧,把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怎么样?。小猴们得寸进尺,挠挠头皮,摸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孙悟空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就把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你们总该满足了吧?小猴子们笑了,孙悟空也笑了。

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慧的一笑,为什么?

生1:猴王的笑是聪慧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慧的一笑。由于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

2、探究规律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师随机板书:

82=4

8020=4

800200=4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这3个算式,看看你发觉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同学开头小组活动。

生1:依次扩大10倍,商还是4;

师:你是怎样观看的?

(接下来的汇报中有不少同学汇报并没有根据我备课的思路去回答,整个支配全部打乱,耽搁了很多时间,在汇报中有的同学还发生了错误。)

反思

根据我的备课思路,自认为这一环节的教学应当很顺畅,同学应当能够顺当完成此环节教学的,怎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这样呢?在反思与本组老师的评课过程中我逐步熟悉到:自己的支配看似合理,其实没有仔细考虑到同学已有的阅历水平,没有站在同学的立场考虑,没有做到与同学生活世界的沟通。由于自己提出的问题过大,导致在此处的教学铺张了许多的时间。在课堂上我虽然蹲下来扶同学,同学还是够不着。看来我的熟悉与同学在某些方面的差距是很大的。

改进策略

不要焦急让同学解决这一问题,给他们一根拐杖,要结合同学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抛出的问题适当并准时地引导、点拨。由于这是一堂走出校外的观摩课,所以我依据本组老师的看法,结合自己的反思,在经过乐观和独立的思索后,我对第一次的行动方案再次进行了改进,进行了其次次教学。

其次次行动(教学)

在讲了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后,提问:

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慧的一笑,为什么?

生1:猴王的笑是聪慧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慧的一笑。由于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的?

※引导同学列出算式:

①82=4

②8020=4

③800200=4

※引导同学进行有序地观看并探究出规律:二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二式比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0倍,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询问同学:还有什么发觉?(从下往上看,又有什么规律呢?)此环节让同学在小组沟通完成。

整节课的反思

接下来的教学,我与孩子们之间相处得特别融洽。同学经受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同学熟悉规律,还有利于培育同学初步的规律思维力量,以及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关注了同学主体性的发挥,让同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做一个新学问的发觉者、讨论者、探究者。

在这连续两次的教学中,使我的教学品质得到了整体提升。在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