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知道质点的概念及条件;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作用。
2.驾驭坐标系的简洁应用。
过程与方法
1.体验质点的条件及意义,初步驾驭“科学抽象”这种探讨
方法。
2.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可用不同的方法
设计试验并体会比较。增加学生发觉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
和实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相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
育学生酷爱自然,关切科技发展,勇于探究的精神。
2.通过分析不同参考系中的运动现象不同,帮助学生建立辩证
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质点、概念的建立。
2.明确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质点模型的条件推断。
2.坐标系的建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如图所示,
静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
静止没动,路旁的孩子赞美他前
进得真快。一个说他静止,一个
说他运动,谁说的对呢?通过这
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新课教学
一、物体和质点
老师演示1:老师将课前打算好的羽毛举高后释放,让同学
们细致视察羽毛的运动情景。
提出问题:羽毛在下落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学生细致思索后回答:一方面有自转;一方面整体下落。
老师演示2:将美丽的竹蜻蜓双手一搓,竹蜻蜓便飞到同学
们中间。
提出问题:竹蜻蜓的运动跟羽毛的运动一样吗?它又有什么
特点?
学生合作探讨:既有向前的飞行,又有自身的转动。
课件展示:通过大屏幕播放各种各样的物体的运动:雄鹰拍
打着翅膀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火车在田野里高速
行驶,刘翔箭一般冲向终点线……
结论归纳:具体描述的困难在于物体有自己的大小和形
态。
探讨沟通:是不是我们探讨的全部问题,大小和形态都起关
键作用而不行忽视呢?
创设情景(PPT展示)
情景一:地球绕太阳公转(flash动画模拟)
情景二:远洋航行的轮船,指挥部要确定它在海洋中的位置
情景三:从斜面上滑下的木块
情景四:火车在从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
老师引导:引导学生对比以上所看到的物体的各种运动,并作
对比,探讨在什么状况下物体的大小和形态可以忽视,即探究可
看作质点的条件。
老师设疑:哪些物体可以看作质点呢?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总结:
视野拓展:课件展示阅读材料:《质点与志向化模型》
内容:质点是一个志向化的物理模型,尽管不是实际存在的
物体,但它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是为了探讨问题的便利而进
行的科学抽象,它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征,抓住了主要因素,忽
视了次要因素,使所探讨的困难问题得到了简化。
方法指导: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视次
要因素,建立志向化的“物理模型”,将其作为探讨对象,是常
常采纳的一种科学探讨方法。
课堂训练
有人说:“当一列客车从芜湖开往北京
时,如图所示,就可以把这列车看成质
点。”这种说法正确吗?当探讨这列火车经
过芜湖长江大桥时,火车能看做质点吗?
二、参考系
马路上向左匀速行驶的汽车如图甲,经过一棵果树旁边时,
恰有一颗果子从上面自由落下,图乙是其运动的轨迹.地面上的
视察者看到的运动轨迹是C,车中人以车为参考系看到的果子的
运动轨迹却是B.(不计阻力)
甲乙
同样的苹果落地,为什么会视察到不同的轨迹呢?
学生分组主动思索探讨:是因为视察者所处的位置,即视察
角度不同。
师生活动:找一位同学站到讲台前面,站好不动。老师从讲
台一侧走向另一侧,同时问该同学:“我是静止的还是运动
的?”该同学回答:“老师是运动的。”其次次与该同学并排同速
走动,再次询问:“我是运动的吗?”该生回答:“我没有看到老
师运动。”但是坐在教室里的其他同学说老师运动了,为什么?
老师设疑:为什么对于同一物体的同一状态,关于运动和静
止的说法不一样呢?
学生合作探讨:是因为视察的角度即所选参考系不同。
总结: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确定静止的
物体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确定的.运动又具有相对性.因此,要描
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参考,视察物体
相对于这个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更,以及怎样变更。
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另外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课堂沟通:下述物理过程中选择什么为参考系较恰当?
课件展示问题:
1.“嫦娥一号”从地球表面对月球放射的过程中,若要探讨
“嫦娥一号”的运动状况,各应选择什么为参考系?
参考答案:都可以。但描述不同。一般的说,放射时一地球
为参考系,被月球捕获后,一月球为参考系。
三、坐标系
学习了参考系后,我们就能定性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状
态,但是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军事中对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更
有更具体的要求。
问题:如图所示,某人从学校门口A处起先D
漫步,先向南走了50m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
100m到达C处,最终又向北走了150m到达DA/------
50
处,则A、B、C、D各点的位置如何表示?B\--------\c
100u
学生分组探讨,可能说法较多,如B点在A
点南面50m处、C在A的东南方向等.
老师点评:学生的描述在日常生活中是能够简洁表明意思
的,但严格地说是不精确的。对于上述问题有下面的解决方式:
可以A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向,向北为y轴正向,
则各点坐标分别为:A(0,0)、B(0,-50m)、C(100m,-50
m)、D(100m,100m)。
总结归纳:一般说来,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
变更,须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在坐标轴上,刻度应匀
称分布。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质点概念的建立,能够看作质点的条件推
断;参考系及坐标系的建立.本节课不仅对运动的描述奠定了学
问基础,而且确立了物理模型的思想.本节主要内容包括:
1.质点的概念;2.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推断;3.参考系;4.
坐标系.
布置作业《名师一号》
其次节:时间和位移
【教学目标】
知道时间与时刻的含义及它们的区分,学会用时间轴来描述物体
运动过程中的时间与时刻
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分和联系
知道矢量和标量,能区分矢量和标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分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分.
教学难点
1.正确相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怀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状况并了解了学生的怀疑,使教学具有了
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要探讨物体的运动自然离开不了时间,我们的生活与时间这个词
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常常这样说“汽车的开出时间是12
点50分”“汽车在某站停留的时间是10分钟”。那么这两句话
中的“时间”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呢?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时间与时刻
师:不是,第一句中的“时间”是某一时刻,某一瞬时;其次句
中的“时间”是指一段时间。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用物理学严谨的语言对时间定义
时刻:指某一瞬时,是事物运动发展变更所经验的各个状态先后
依次的标记。
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用来表示事物运动发展变更
所经验的过程长短的量度我们可以用一个时间轴来表示
pI—一?彳f)
理解记忆:时刻对应于时间轴上一个点,时间对就于时间轴上两
点之间的线段时间=末时刻-初时刻。
关于时间的几种说法:
第3秒末=第4秒初;第2秒=第2秒内(夸大记忆,如第2秒可
以记成第2天,第2年);前3秒=前3秒内
放大理解法:如有同学不知道第2秒是时刻还是时间,那我们可
以将秒放大至天或月或年,学生就简洁理解了。比如学生确定知
道第2年是第2个一年,是一年时间,不是时刻。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辰表示时间很长。
某人跑步成果13秒是时间。
作息时辰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刻[
I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例2、正确的是(AC)
物体在5秒时指的是物体在5秒末时,指的是时刻
物体在5秒内指的是在4秒末到5秒末这1秒的时间
物体在第5秒内指的是在4秒末到5秒末这1秒的时间
第4秒末就是第5秒初,指的是时刻
二、位移
师:运动表示物体相对位置的变更,前
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如何在数学坐标系中
表示物体的位置,今日我们就来探讨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更该如
何表示?
定义: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用S表示。单位:米(m)
位移与路程的比较:
路程位移
定义物体实际运动轨迹从初位置指向末位
的长度置的一个有向线段
大小有有
方向无有
联系1位移路程当物体单向直线运动时才等
于
从一点到另一点位移确定,但路程却有多
数个
三、标量与矢量
物理学中把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位移)叫做矢量,以前我
们学过的有大小无方向的量叫做标量。
举例:矢量:力、位移;标量: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等
不同点:矢量有方向而标量没有。运算法则不同
写出法则并举例:
先正东走3米,再向正北走4米,求整个过程的位移(作图得
S总=56*7加以此说明运算法则不同)
例3、正确的是(BCD)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其位移可能相同
例4、一支队伍前进时,通信兵从队尾赶到队首又马上返
回,当通信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经前进了200m,求整个过程中
通信兵的位移。(200m)
四、一维坐标系中如何描述位移
ACB
IIIIII
-2-12103
A--->B----->6位移分别为SAB=4m,方向与正方向相同;
SBC=2m,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细致视察发觉:位移=末位置坐标-初位置坐标:
SAB=XB-XA=3-(-1)=4m;SBC=XC-XB=l-3=-2m
大家可以看到,算下来结果有正负之分假如是正的就表示跟正方
向相同,假如是负就表示跟正方向相反。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一速度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了解如何描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2、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
3、能区分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
4、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区分。
5、会计算质点的平均速度,相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
6、知道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述方法的探究,体会如何描述一个有特点的物理量,
体会科学的方法。
2、同时通过实际体验感知速度的意义和应用。
3、会通过仪表读数,推断不同速度或变速度。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各种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
2、养成对科学的爱好,坚决学习思索探究的信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教学方法】
老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索,探讨、沟通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怀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状况并了解了学生的怀疑,使教学具有了
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质点的各种各样的运动,快慢程度不一样,那如何来描述物体
运动的快慢?
老师活动: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中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
要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本节课将会学到那些概念(物理量)?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思索,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象,
知道这些概念都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引入的,要探讨物
体运动的快慢还要学好这些基本概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更量
老师活动:指导学生细致阅读“坐标与坐标的变更量”一部分,
同时提出问题:
1、以你骑自行车上学为例,假设你经过的某短路时平直的,你
能说明"坐标”与“坐标的变更量”有何不同,又有何联系?
2、视察教材的图示,用数轴表示坐标与坐标的变更量,能否用
数轴表示时间的变更量?
3、教材上“思索与探讨”中的两个问题应怎样回答?
学生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主动思索,然后每
四人一组绽开探讨,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提出问题。
老师活动:帮助总结并回答学生的提问。
二、速度
老师活动:指导学生细致阅读“速度”一部分,同时提出问题: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有哪些方法?结合你身边的实例
加以说明。
2、什么是速度?为什么用速度就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表示速度的单位有哪些?它是矢量还是标量?
学生活动: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教材,寻求答案;然后
四人一组沟通探讨,初步建立起速度的概念。
问题1:对于同一个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也不是
AJC
V=—
每时每刻都一样。我们用公式7计算出的速度,能否精确
描述物体在任一时刻运动的快慢?
问题2:怎样精确描述物体在任一时刻运动的快慢呢?。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老师活动:指导学生细致阅读“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和速
率”两部分,同时提出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说到的''速度”是
指什么?请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教材,寻求答案;然后
四人一组沟通探讨,选出代表发表见解。
老师活动:倾听学生回答,点评。
老师活动:1、指导学生视察教材图片,相识汽车速度计的表盘
并练习读数。
2、指导学生视察教材18页表格,了解表格中常见物体的速度;
3、就课本“说一说”中讲解并描述的故事,绽开探讨,回答图
1.3-3中的问题。
学生活动:思索P20”问题与练习”第1、2题,探讨后回答。
老师活动:倾听学生回答,点评。
四、速度和速率
1.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2.日常生活和物理学中说到“速度”,有时是指速率。
思索: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吗?
提示:平均速度是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需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率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的比值。由于物体在通过
一段位移时,位移的大小一般不等于路程,故平均速率一般也不
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特例:只有当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
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平均速度的大小才与平均速率相等。
【典例分析】
【例1]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m/s的速度运动60m,又以
2m/s的速度接着向前运动60m,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
是多少?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第四节:试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
息(时间、位移)。
2.会安装并运用打点计时器,理解依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
量瞬时速度。
3.明确速度一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
出该试验中的速度一时间图象,能从图象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看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培育学生独立学习的实
力。
2.通过试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信息,用数学方法表述出来。培育学
生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实力,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
间接测一些不能干脆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3.通过画速度一时间图象培育学生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实力,体
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
4.体验试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既要动手,更要动脑。
5.经验科学探究过程,相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
的方法探讨物体运动。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感受打点计时器的奇妙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原理在解决实际问
题中的指导作用,增加将物理学问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2.经验试验过程,体验科学试验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并乐于探究
自然界的奥妙。
3.养成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意识。以及实事求是、敢于创
新的科学看法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打点计时器。
2.能依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教学难点
处理纸带的方法,用描点法画图象的实力。
【教学过程】
(-)电磁打点计时器
老师布置学生比照仪器看说明书,引导学生留意其重点:视察打
点计时器并阅读其运用说明书,明确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各
部分的名称、工作原理及运用方法。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运用沟通电源的计时仪器,如图所示。工
作电压为4V~6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
打一次点。通电以前,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
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当接通电源时,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使振
动片(由弹簧钢制成)磁
化,振动片的一端位于永久
磁铁的磁场中。由于振动片
的磁极随着电流方向的变更
而不断变更,在永久磁铁的
磁场作用下,振动片将上下振动,其振动周期与线圈中的电流变
更周期一样,即为0.02s.位于振片一端的振针就跟着上下振
动起来。这时,假如纸带运动,振针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
点。
(二)电火花计时器
老师布置学生比照仪器看说明书,引导学生留意其重点:视察打
点计时器并阅读说明书,明确两种
正脉冲输入插座
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各部分的名
称、工作原理及运用方法。
电火花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的外形
如图所示,它可以代替电磁打点计
时器运用,也可以与简易电火花描迹仪配套运用。运用时电源插
头干脆插在沟通220V插座内,将裁成圆片(直径约38mm)的
墨粉纸盘的中心孔套在纸盘轴上,将剪切整齐的两条一般有光白
纸带(20mmX700mm)从弹性卡和纸盘轴之间的限位槽中穿
过,并且要让墨粉纸盘夹在两条纸带之间。这样当两条纸带运动
时,也能带动墨粉纸盘运动,当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放电火花
不至于始终在墨粉纸盘的同一位置而影响到点迹的清楚度。也可
以用上述尺寸的白纸带和墨粉纸带(位于下面)做试验,还可以
用两条白纸带夹着一条墨粉纸带做试验;墨粉纸可以运用比较长
的时间,一条白纸带也可以重复运用,应留意降低试验成本。
(三)练习运用打点计时器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试验步骤提示。
指导学生动手练习运用打点计时器,并引导学生思索:纸带上的
点与小车的位移和时间是如何对应的,怎样将纸带上的点变成相
关的数据?
沟通与探讨
针对问题,学生探讨实践后回答。
问题1.电磁打点计时器中怎样安放复写纸和纸带的位置?
问题2.振针打的点不清楚或打不出点可能是哪些缘由?怎样调
问题3.开启电源打点完毕后要刚好关闭电源,这样做有什么好
处?
投影展示:电火花计时器的纸带安装方法(让学生阅读):
学生亲自手拉纸带练习运用打点计时器,自己设计表格,记录测
量数据.
(四)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思想方法: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粗略代表这段时间内的某点
的瞬时速度。所取的时间间隔越接近该点,这种描述方法越精确.
更示例:如图1一4一4,测量出包括E点在内的D、F两点间
Ar
的位移Ax和时间At,算出纸带在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E点时的瞬时速度。
包可以大致表示E点的瞬时速度,D、F两点离E点越近,算
Ar
出的平均速度越接近E点的瞬时速度。然而D、F两点距
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应当依据实际状况选取这两个点。
学生依据粗略表示某点瞬时速度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计数点,测
量包含这个点的一段时间内的位移Ax,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
t,填入教材第23页中设计好的表1中。
Ar
依据S=17算出刚填完的表1中各点旁边的平均速度,把它当作
计时器打下这些点时的瞬时速度,抄入教材第24页表2中。从
该表中能粗略看出手拉纸带运动的速度变更状况。
(五)用图象表示速度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粗略看出我们自己手拉纸
带运动的速度变更状况,图象是表示变更规律的好方法,我们可
以用图象来描述物体的速度变更状况,那么怎样用图象来表示物
体运动的速度呢?
探讨沟通:在方格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用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
的速度,用横坐标表示时间,依据表中各时刻的速度,将(v,
t)作为一组坐标在图象中描点,将点连线后得出的图象称为速
度一时间图象(v-t图象)。学生具体操作描点。
(六)课堂小结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记录运动物体在确定时间间
隔内位移的仪器.v—t图象:表示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
变更的规律.某段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值表示该段时间
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大小.形态一样的图线,在不同图象中所表示
的物理规律不同.
第五节:速度变更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驾驭其定义公式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更量方向一样.
3.区分加速度、速度、速度变更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值定义法,进一步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2.通过对速度变更快慢描述的探究过程,体会一个量的变更
与变更快慢的区分。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感受物理学思想的博大精深
2.提升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和加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2.加速度是速度的变更率,它描述速度变更的快慢和方向。
教学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更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更量及速度的变更率。
3.利用图象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通过课件展示图两
幅vt图象,供同学
们沟通探讨,并设
疑对比思索。指导
学生对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细致视察,找出速度随时
间的变更规律。
学生归纳总结出:甲图中,物体的速度每秒变更5m/s。
乙图中,物体的速度每5s变更5m/so
引导学生体会速度的变更有快有慢,加速度这一概念就是用
来描述速度变更快慢的物理量,很自然地引出本节学习的内容。
影片导入
利用课件视频资源,依次大屏幕播放下列影片片断:
万吨货轮起航,10s内速度增加到0.2m/s火箭放射时,10s
内速度能增到约100m/s;以8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在急刹车
时2.5s内能停下来以8m/s的速度飞行的蜻蜓能在0.7s内停
下来。在以上片断中,各物体的速度都发生了变更,你怎样才能
比较速度随时间变更的快慢呢?
一、加速度
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赛车、高速列车、自行车、运动员等录
像,提出问题,让学生思索探讨.谁的速度“增加”得快?如何
来表示增加的快慢?
课件展示:依次展示三个速度表格,分析比较速度变更的快
慢。
表一:
0
时刻/s51015
甲V/
20253035
(m•s-l)
乙v/
10305070
(m•s-l)
丙v/
35302520
(m•s-l)
「v/
5035205
(m•s-l)
沟通探讨:若物体在所用时间一样的状况下,速度变更大的
物体速度变更得快。
表二:
初速度末速度所用时间
(km/h)(km/h)(s)
轿车启动20507
5吨货车启动205038
10吨货车启
205050
动
学生认知视察表中数据并沟通探讨,若在速度变更相同的状
况下,可以比较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速度变更得越快。
老师接着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提高学生依据数据表来概括总
结规律的分析实力。
老师设疑:若如下表所示,既无法用第一种方法,又无法用
第三种方法比较,怎样比较它们速度变更的快慢?细致视察表
三,通过计算说明这四个物体哪个速度变更得快。
表
所用时间
初速度(m/s)末速度(m/s)
(s)
A自行车下坡2114
B公共汽车出
063
站
C火车出站020100
D飞机在空中
30030010
飞行
指导学生回忆怎样描述物体运动位置的变更.例如在匀速直线运
动中,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可以用A、B两点坐标的变更除
以所用时间即速度的大小来描述位置变更的状况。
1.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更跟发生这一变更所用的时间
的比值。
2.表达式:a=t
3.单位及符号
米/秒2m/s2(国际单位制)
厘米/秒2cm/s2
阅读体会:课件展示阅读材料,让学生细致阅读并体会计算
加速度。
老师引导学生类比加速度与位移,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
学生归纳出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说明:当物体加速时,则△v=v2-vl>0,时间At是标量,
加速度a的计算值为正值,假如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初
速度vO取正值),a为正值则可表示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
同,或反过来说,若加速度a与初速度同向时,则这个直线运动
为加速运动。
当物体是减速时,则Av=v2-vl<0,时间t是标量,加速度
a的计算值为负值,假如仍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初速度
vO取正值),a为负值则可表示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或反过来说,若加速度a与初速度反向时,则这个直线运动为减
速运动。
问题探究
问题1:“上海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430km/h,它的加
速度确定很大”。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
问题2:运载火箭在点火后的短时间内,速度的变更很小,
它的加速度确定很小吗?
归纳总结:1.不对,当匀速运动时,尽管速度很大,加速度
可以为零。
Av
2.不对,由公式a=Af可知,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更量和时
间的比值,因而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更率。所谓某一个量对
时间的变更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该量变更的数值。变更率表示变
更的快慢,不表示变更的大小。
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分:
1.速度大,加速度不确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不确定大。
2.速度变更量大,加速度不确定大。
3.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
为零。
二、从V-t图象看加速度
老师指导学生细致视察课本中的V-t图象,并思索:速度一
时间图象描述了什么问题?怎样建立速度一时间图象?
老师引导,学生探讨后回答.学生在没有学习斜率概念前,
可以用陡度的“平缓”或“陡”来表述。
学生总结归纳:a直线的倾斜程度更厉害,也就是更陡些,
而b相对较平缓。所以,a的速度变更快,即a的加速度大,b
的速度变更慢,加速度小。
学问小结:速度一时间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变更关系的图
象,它以时间轴为横轴,以纵轴为速度轴,在坐标系中将不同时
刻的速度以坐标的形式描点,然后连线,就画出了速度一时间图
象。
我们可以从直线上随意选择间隔较大的两点来找到这两个点
间的速度变更量Av,时间间隔At。
Av
这样就可以定量求加速度了,用加速度的定义式a=五就行
了。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其次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讨
第一节:试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更规律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依据相关试验器材,设计试验并娴熟操作.会运用已学学
问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2.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
3.驾驭画图象的一般方法,并能用简洁语言进行阐述。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依据试验要求设计试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
法。对打出的纸带,会用近似的方法得出各点瞬时速度。
2.初步学会依据试验数据进行揣测、探究、发觉规律。
3.直观地运用物理图象呈现规律,验证规律。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养成主动主动思索问题的习惯,并熬炼思索的全面性、精
确性与逻辑性。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能敏捷地运用科学方法来探讨问
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由试验数据得出v-t图象。
2.由v-t图象得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更的规律。
教学难点
试验探究过程留意事项;试验数据的处理.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想方法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小明同
学利用频闪相机在马路旁拍摄了摩托车运动的情景,他拍摄的照
片如图所示:
甲乙丙
依据照片分析出摩托车的运动状况。你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新课教学
一、进行试验
要探究一个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更的规律,必需知道物体在
一系列不同时刻的速度。干脆测量瞬时速度是比较困难的,本试
验中我们用打点计时器先记录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再通过对
纸带的分析,计算得到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问题探究
问题1:假如探究得到小车在祛码拉动下在平直的长木板上
运动,纸带上打出的点与点的间隔距离近似相等,那么小车做什
么运动?
结论猜想:纸带上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相同,而点与点间的
距离近似相等,则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问题2:在探究小车带动纸带运动时,纸带上的点与点间的
距离不等,那么小车做什么运动?
结论猜想:纸带上点与点间的距离不相等,说明相同时间内
位移不相等,小车做变速运动。
1.试验目的: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更规律。
2.试验器材:①附有滑轮的长木板②小车③带小钩的细
线④25g的钩码3个,也可以用50g的钩码或用沙子和小桶
代替钩码,用弹簧秤或天平称量⑤打点计时器⑥纸带⑦刻
度尺⑧学生电源、导线
3.试验原理
把纸带跟运动的物体连接在一起,并穿过打点计时器。这样
纸带上的点不但记录了物体的运动时间,而且相应地表示运动物
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探讨这些点的状况,就可以了解物体的运
动状况。
4.试验步骤多
(1)如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
板平放在试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
合适的钩码,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衡地加速滑行,然
后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
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
点,再按同样的方法(不变更钩码)打出两条纸带。从这三条纸
带中选用一条点迹清楚的,计为纸带I。
(4)增加一个钩码,按上述方法打出纸带H。
(5)在打纸带I的基础上削减一个钩码,仍按上述方法打
出纸带m。
(6)整理器材。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本节课探究了小车速度随时间变更的规律。通过对试验原理及目
的的探究得出试验器材及试验步骤,通过纸带分析可以得到物体
的运动规律,最终得出小车速度时间图象为一条倾斜直线。
规律方法总结:1.因为打点计时器结合纸带能记录物体在一
系列不同时刻的位置,所以通过纸带分析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规
律,电火花计时器及闪光照相的原理与之类似,也可以应用。
2.求纸带上某点速度时一般用一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
替,在学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后,还有更精确的方法。
其次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D—图象。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DT图象,概念和特点。
3、驾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O+at,
并会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UT图象,概念和特点。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O+at,并
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会用DT图象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vO+ato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加速度的概念,及表达式a="
导入新课:
上节课,同学们通过试验探讨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小车运动的u
-t图象。设问:小车运动的u-t图象是怎样的图线?(让学
生画一下)学生坐标轴画反的要更正,并强调调,纵坐标取速
度,横坐标取时间。
u-t图象是一条直线,速度和时间的这种关系称为线性关系。
设问:在小车运动的U—t图象上的一个点P(tl,vl)表示什
么?
学生画出小车运动的u-t图象,并能表达出小车运动的
u-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学生回答:tl时刻,小车的速度为V1。
精讲点拨:
0
tt/s
1、匀速直线运动图像
向学生展示一个u—t图象:
提问:这个u—t图象有什么特点?它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有什
么特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又有什么特点?
在各小组陈述的基础上老师请一位同学总结。
2、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
提问:在上节的试验中,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v-t图象是一
条倾斜的直线,物体的加速度有什么特点?直线的倾斜程度与加
速度有什么关系?它表示小车在做什么样的运动?
从图可以看出,由于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速度随着时间
渐渐变大,在时间轴上取取两点则tl,t2间的距离表示
时间间隔&=t2—tl,tl时刻的速度为vl,t2时刻的速度为
v2,则v2-vl=加即为间间隔At内的速度的变更量。
提问:△/与是什么关系?
学问总结: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
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提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线的斜率表示什么?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v-t图线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什么?
展示以下两个V-t图象,请同学们视察,并比较这两个V-t图
象。
学问总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假如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匀称
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假如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
匀称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分小组探讨
3、匀变速直线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提问:除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外,是否还可
以用公式表达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老师引导,取t=0时为初状态,速度为初速度V0,取t时刻为
末状态,速度为末速度V,从初态到末态,时间的变更量为△1,
则At=t—0,速度的变更量为8,则小'=V—V0
提问:能否干脆从图线结合数学学问得到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学问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是
V=VO+a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O+at可以这
样理解:由于加速度a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更量,
所以at就是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更量;再加上运动起先时
物体的速度VO,就得到t时刻物体的速度V。
4、例题
例题1、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s2的加
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加速后经过多长汽车的速度
达到80km/h?
例题2、某汽车在某路面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6m/s2,
假如必需在2s内停下来,汽车的行驶速度最高不能超过多少?
假如汽车以最高允许速度行驶,必需在1.5s内停下来,汽车刹
车匀减速运动加速度至少多大?
课堂小结
利用V-t图象得出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并进一步利用V-t图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工IO
布置作业
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4、理解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
内运动的位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微元法的特点和技巧,
能把瞬时速度的求法与此比较。
2、感悟一些数学方法的应用特点。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养成自己动手德习惯,增加物理情感。
2、体验胜利的欢乐和物理方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1、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
动的位移
2、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怀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状况并了解了学生的怀疑,使教学具有了
针对性。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老师活动:干脆提出问题学生解答,培育学生应用所学学问解答
问题的实力和语言概括表述实力。
提出问题:取运动的初始时刻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写出匀速直线
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并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学生思索,写公式并回答:x=vto理由是:速度是定
值,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老师活动:(投影)提出下一个问题:同学们在坐标纸上作出匀
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猜想一下,能否在V-t图象中表示出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呢?
学生活动:学生作图并思索探讨。不确定或能。结论:位移Vt
就是图线与t轴所夹的矩形面积。
总结:培育学生从多角度解答问题的实力以及物理规律和数学图
象相结合的实力。
老师活动(展示目标):探讨了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可用V-t图
象中所夹的面积来表示的方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在V-t
图象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匀速直线运动
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老师活动:
启发引导,进一步提出问题,但不进行回答:对于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位移与它的V-t图象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思索。
老师活动:我们先不探讨是否有上述关系,我们先一起来探讨课
本上的“思索与探讨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思索,分组探讨并回答各自见解。最终得出
结论:学生A的计算中,时间间隔越小计算出的误差就越小,越
接近真值。
把过程先微分后再累加(积分)的定积分思想来解决问题的方
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常常用到。比如:一条直线可看作由一个个
的点子组成,一条曲线可看作由一条条的小线段组成。
老师活动:(投影)提出问题:我们驾驭了这种定积分分析问题
的思想,下面同学们在坐标纸上作初速度为vO的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v-t图象,分析一下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是不是也表示匀
变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的位移呢?
学生活动:学生作v-t图象,自我思索解答,分组探讨。
老师活动:(投影)学生作的v-t图解,让学生分析讲解。
学生活动:依据图解分析讲解,得出结论:V-t图象中,图线与
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在t时间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
移。
2、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公式
老师活动:(投影)进一步提出问题:依据同学们的结论利用课
本图2.3-2(丁图)能否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
关系式?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推导,写出过程:
C_-(OC+AB)OA%=l(v0+v)z
3面积=2所以2。
12
又丫=吗+,解得2
老师活动:(投影)展示学生推导过程并集体评价后老师说明:
12
x=vJ+—at
公式2就是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
公式。
老师活动:(投影)进一步把问题进行扩展: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也可以用图象表示,这种图象叫做位移-时间图象,即x-t图
象。运用初中数学中学到的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学问,你能画出
12
x-vt+—at~
匀变速直线运动n2的x-t图象吗?(vO,a是常数)
学生活动:学生在坐标纸上作x-t图象。
老师活动:展示学生画的草图,让学生分析作图的过程。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讲解。
3、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公式的应用
老师活动:(投影)例题:引导学生阅读题目,进行分析。
学生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在练习本上写出解答过程。
老师活动:(投影)学生的解答,进行适当点评。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名师一号》
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2.驾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会用公式解决匀变直线运动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提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析实力,着重物理情景的过程,从而得
到一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德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位移与速度关系的公式的推导。
2.会运用公式分析、计算。
教学难点
具体到实际问题当中对物理意义、情景的分析。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1.通过下面一道题目,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一题多解,拓
展学生的物理思维。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驾驶员发觉前方道路施工,紧急
刹车并最终停止。已知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是5m/s2,
假设汽车刹车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从起先刹车经过
5s所通过的位移是多少?
2.通过物理情景1的分析,让学生找寻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
与速度的关系。
【情景1]射击时,火药在枪筒中燃烧。燃气膨胀,推动弹头做
加速运动。若把子弹在枪筒中的运动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
枪筒长0.64m,子弹的加速度5X105m/s2,我们依据已知条件能
否求出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问题1:能否依据题意,用前面的运动规律解决?
12
x--at,v-at
[学生活动]用公式2得出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问题2:在这个问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的结果都不涉刚好间
t,它只是一个中间量。能否依据前面学习的运动规律,得到位
移x与速度v的关系呢?
2
v=vo+at,x=vot+-at
[学生活动]用公式2进行推导。(请一位
学生板演)
[老师活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假如说问题的已知量和未知
量都不涉刚好间,利用/一疝=2。尤求解,往往会使问题变得简
洁、便利。
[学生活动]用公式$一诏=2,比求解上面的问题,并与前面的方
法进行比较。
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例题]驾驶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在以80km/h的
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m的距离内刹住;在以48km/h的速率行
驶时,可以在24m的距离内刹住。假设对这两种速率,驾驶员的
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运用刹车,车速不变)与
刹车产生的加速度都相同,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老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汽车在整个过程中运动规律,如何解决
问题。
[学生活动]依据题意的分析,正确选用运动规律求解。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
3.驾驭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加强感性相识,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相识。
2.类比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感受实践出真知,试验见规律的物理学思想。
2.养成去伪存真的科学看法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2.驾驭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演示试验和探究试验的技巧及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得出.
【教学过程】
活动引入:
老师在课前须要设计制作好“测反应时间尺”(在一约50cm长
的尺有刻度的一面标上自由下落对应长度所用的时间)嬉戏
提问:一般状况下,刻度尺是用来测量什么物理量的?
学生思索回答
演示试验
1、将一张纸和一张金属片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结果金
属片先着地。
老师不发表看法,接着做试验。分别将试验内容和试验结
果板书在黑板上。
2、将刚才的纸片紧紧捏成一团,再次与硬币同时释放,
结果两者几乎同时落地。
3、将两个完全一样的纸片,一个捏成团,一个平展,则
纸团下落快。
猜想、探讨、沟通
二、自由落体运动
提问:物体若在没有空气阻力的状况下由静止下落,它的受力状
况有什么特点?
物理学中把这种只受重力作用,由静止起先下落的运动叫
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在只受重力的状况下,由静止
起先下落的运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下,自由落体运动是不存在的,只
是一种志向运动模型。近似条件:一般状况下,密度较大实心物
体的下落都可以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六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讨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了解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讨思路和方法;
2.能够合理设计试验,并将试验数据用图线法处理。
过程与方法
1.经验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讨方法,感悟科学探究的方
法;
2.分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完成试验操作;
3.学习和驾驭进行数学推理和图象处理数据的实力。
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1.学习伽利略敢于向权威挑战,擅长视察思索,知难而进的优
秀品质;
2.养成耐性细致的意志品质,创新思想和相互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重现重大发觉的历史过程,让学生亲临其境探究伽利略对自
由落体运动探讨的试验,学习其科学思维方法和奇妙的试验构
思。
教学难点
(1)当无法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时,如何引导学生奇妙设计斜面试验间接验证;
(2)引导学生在试验过程中怎样进行合理猜想、数学推理、合
理外推等重要方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怀疑
1、老师提问:我们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起先下落的运动)
(2)实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老师指出:纸张比石头下落得慢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但
使人误以为“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这正是统治了两千多年的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我们用手拿一个小球和一张纸片,放开后,小球和纸片从静止起
先下落。我们可以看到,小球先落地,纸片后落地。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宏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Arestotle)依据与我们类似的视察,干脆得出结论:重的物
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经验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讨过
程,领悟这位大师的科学精神、物理思想、探讨方法,得其精
髓,有所借鉴。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一)绵延两千年的错误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越重,下落越快。
公元前,人们对物体下落的探讨很少,靠着视察认为重的物体比
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当时,闻名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经过了视察
和总结认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力成正比”。这一观点正好应
和了人们潜意识里的想法;同时,它又是宏大的亚里士多德提出
的论断,人们深信不疑。从那以后,人们推断物体下落的快慢,
甚至给孩子们上课时始终坚持这一观点,这一观点始终持续了2
000多年,从没有人对它提出异议。
沟通与探讨:为什么会有错误的相识呢?
错误相识的根源在于不留意探究事物的本质,思索不求甚解。
(二)逻辑的力气
学生阅读教材:
问题:伽利略是怎样论证亚里士多德观点是错误的?
猜想:既然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状况与物体质量无关,那么为
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落体运动,下落快慢不同呢?我
们能否猜想是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造成的呢?假如没有空气阻力
将会怎样呢?
学生探讨后回答.
(三)猜想与假说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洁的变速运动。最简洁的变速
运动的速度应当是匀称变更的。但是,速度的变更怎样才算匀称
呢?他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更对时间来说是匀称
的,即经过相等的时间,速度的变更相等;另一种是速度的变更
对位移来说是匀称的,即经过相等的位移,速度的变更相等。
(四)试验验证
桌面上有打点计时器、小车、木板,每两位同学为一组,设计试
验,探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并
设计表格记录试验数据.
学生活动:探讨并设计试验方案,5分钟后进行沟通.
参考方案:
时间飞R
位移(cmX
0.020.040.060.08.......
倾角
30°
45°
60°
.......
(五)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对现象一般视察一提出猜想一运用逻辑推理一试验对推理验证一
对猜想进行修证(补充)一推广应用。
伽利略的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试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
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科学相识的发展。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老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对科学家的了解;对伽利略科学方法
的学习.这两个方面主
要是由学生通过查资料、预习,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
体,进行学习的。学问讲授的同时,给学生介绍物理学家、讲
授物理学史.不仅让他们了解物理学家的工作,物理科学的发展
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科学发展的曲折性,以此撼动学生的
心,让他们从中获得启迪。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争取设计的更科
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珍贵看法,共同完
善,共同进步!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目标】
1.知道重力产生的缘由及其定义。
2.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能用重
锤线检验一条线或一个面是否竖直或水平。
3.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4.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识力能
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更。
5.知道力的三要素
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更
教学难点
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2、重心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都平常都习惯这样说,我们班要数某某同学的力气最大,
某某同学脚部的力气最强,一脚可以把足球开出五、六十米。这
种对力的说法符合物理角度对力的定义吗?本节课我们将着手探
讨这个问题,并学习几种简洁的力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
(一)力和力的图示
1、力的描述:力是物体与物体的作用。(即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发生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运动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客运驾驶资格证考试试题题库
- 2024年暑假音乐辅导班安全协议书
- 2024年工程承包协议之一
- 2024年停车场租赁协议
- 2024年运输承揽合同
- 港航实务 皮丹丹 教材精讲班课件 48-第2章-2.4.1-底部垫层与地基处理
- 港航实务 皮丹丹 教材精讲班课件 21-第1章-1.9.1-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
- 个人公积金贷购房合同2024年
- 2024年与家长协议书范文
- 2024年酒店转让居间协议
- 【公开课课件】6.4.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 旅游系关于导游回扣论文
- 油气回收施工方案
- 会计科目分类明细表及借贷方法
- 广域同步相量测量技术
- 圆振动筛技术协议
- 年产2000万只胰岛素可行性研究报告
- 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钻床主轴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说明书
- 电仪施工方案_图文
- 白话易经六十四卦图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